艺术手法
2.什么是“艺术手法”?
2.什么是“艺术手法”?艺术手法是文学艺术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法,又称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含表达手法(技巧),它是构成文学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
如文学作品中的: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常用的表述方法主要有五种,即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解说(说明)。
表达技巧也可以说是写作技巧,是指作者熟练而巧妙地运用各种写作手法,来完美地表达思想感情,也可称为艺术技法。
表达技巧可以分为一般技巧和辨证技巧两大类。
一般技巧又可以分为:比兴(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对比、映衬(分为正衬和反衬)、悬念(包括设悬和释悬两方面)、巧合(巧合的关键是一个“巧”字,“合”是基本要求,要“合”得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之外。
“合”得新颖别致,方见其“巧”。
)、象征(由象征体和象征义两个要素构成。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意识流与拼贴画。
辨证技巧又可以分为:虚与实(实就是实写,虚就是虚写。
)、疏与密(疏就是略写,密就是详写。
)曲与直(直就是平直,曲就是曲折。
)、动与静(有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两种主要方式。
)、除此以外,辨证技巧还有“抑与扬、张与弛、隐与显、少与多、庄与谐、断与续”等等。
古诗常见的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1.用典:用典分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形式。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除了回顾作者南下的经历外,全是用事。
2.虚实结合: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情感。
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上阕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下阕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
3.想象: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想象是经验向未知出发,是经验重新组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的魅力。
如李白的诗雄奇壮丽,奔放飘逸,往往是充满丰富的想象。
运用想象时,常常把瑰丽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精妙的比喻结合起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何等雄奇壮美的景象。
4.联想: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在诗歌创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
如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人在易水送别友人,联想到荆轲刺杀秦王之前在易水壮别的场面,既表达了对荆轲的一片崇敬,也借此抒发了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
5.以乐写哀:乐者,快乐之景也;哀者,悲伤之情也。
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写闺怨,却先从“不知愁”写起,春日高高兴兴登楼观景,不料见到阡陌之上的依依杨柳,不由勾起了当初与夫君的惜别之情,见他人对对双双,赏玩春景,于是兴尽悲来,悔恨叫丈夫万里觅封侯了。
第三句与第四句形成了强烈的心理反差,使兴与悲突然逆转,更强烈地表现出闺怨主题。
6.烘托:用对其他事物的描绘来间接表现所要表达的对象,从而使这一对象的情态和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高中语文常用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艺术特色)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议论: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常见的总分式,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对偶(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比喻(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拟人(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借代(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排比(作用: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反复(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对比(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反问(作用: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设问(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引用(突出主题,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同时也能展示作者的读书功底与阅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双关(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顶针(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便于抒发气势贯通的感情)通感(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4、写作技巧赋比兴伏笔(表现手法):衬托铺垫对比照应(呼应)渲染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烘托借景抒情用典借物喻人白描开门见山蒙太奇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画龙点睛心理刻画以小见大寓庄于谐语序倒置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以虚衬实\以实衬虚)象征正侧一语双关留白点面(以点代面\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声衬静\以静衬声)5、艺术风格: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1。
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三个方面: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虚实、动静)、抒情、议论、铺陈等。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化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二)“情”、“志”的区别: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
例如,xxxx“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元人xx《xx》“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xx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
(三)“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常用的表达程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技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熟悉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xx渡,铁马xx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xx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常用的艺术手法
常用的艺术手法1.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这在古诗中比比皆是,如以“梨花”喻“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落红”、“沉舟”、“病树”等自喻(《己亥杂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以“浮云”比喻“保守势力”,以“最高层”比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登飞来峰》)等;《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既是实写塞上秋景,也是以蓬、雁自比;《过零丁洋》颔联用“风飘絮”来比喻国家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坎坷的政治命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运用拟人的手法,“明月”和“风”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
《望岳》中“造化钟神秀”,用拟人的手法,将大自然写得有情,既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又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
《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以“甲光向日金鳞开”隐喻守军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景。
2.引用典故。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
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
如《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燕昭王设黄金台招贤”的典故,既与战争地名吻合,也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
“闻笛赋”表现对许多已经去世的旧友的怀念;“烂柯人”说明自己贬谪的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
《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引用了“窦宪北击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
其它如李白的《行路难》、李商隐的《无题》、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引用了典故。
3.以小衬大。
艺术手法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 暝》)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 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举 例
七、白描
♣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 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 物、事物与景物的情态面貌。 ♣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 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 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练笔触,对所描写 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 ♣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要求作者用简笔作粗线勾画,组成生动 的画面。
♣ 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心理思维过程。联想是联系眼前的 事物与以往曾接触过的相似、相反或相关的事物之间 的纽带和桥梁。通过联想,可以从眼前的事物生发开 去,由一点发散到另一点。 ♣ 联想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 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
举 例
如《月光曲》一文中的“……她仿佛也看到了……” 这句话就是皮鞋匠在月光下听着贝多芬的琴声,并 且看着她妹妹脸上的神情后产生的联想。
五、铺垫
♣ 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 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 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 ♣ 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 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 从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有正铺、反铺。正铺 是铺垫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做 正面铺垫。反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 完全相反,出乎意料之外,又叫反面铺垫。
1.如峻青的《黎明的河边》,对年轻战士小陈的肖 像作了如下的描写:“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 不过十八岁。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 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
艺术手法有哪些
艺术手法有哪些1托物言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借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动静相衬、大手笔、层递、深化主旨、以小见大、点面结合、主次、远近、通感、白描、绘声绘色、对比、设置悬念、联想、想象等。
2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虚实、动静)、抒情、议论、铺陈等。
2、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化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3、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3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具体)。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艺术手法有哪些
艺术手法有哪些艺术手法是艺术家在创作作品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技巧和方法。
艺术手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绘画、雕塑、摄影、音乐、舞蹈、戏剧和文学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绘画艺术手法:绘画是利用色彩、线条和纹理等元素在平面上表现形象或抽象概念的艺术形式。
在绘画中,常见的手法包括油画、水彩画、素描、丙烯画等。
艺术家可以利用颜色、线条、明暗对比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雕塑艺术手法:雕塑是利用材料创造三维形象的艺术形式。
在雕塑中,艺术家可以运用切割、凿刻、塑造等手法来创造出具有立体感和纹理的作品。
常见的雕塑手法有浮雕、雕凿、塑造、组合等。
摄影艺术手法:摄影是利用相机记录影像的艺术形式。
在摄影中,艺术家可以运用光线、构图、景深等手法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常见的摄影手法有长曝光、快门优先、景深调节等。
音乐艺术手法:音乐是利用声音和节奏创造美感的艺术形式。
在音乐中,艺术家可以运用音符、和弦、节奏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常见的音乐手法有和弦的转换、调子的变换、节奏的变化等。
舞蹈艺术手法:舞蹈是利用身体的肢体动作和节奏创造美感的艺术形式。
在舞蹈中,艺术家可以运用动作、姿势、空间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常见的舞蹈手法有舞姿的转换、身体的协调、舞蹈的编排等。
戏剧艺术手法:戏剧是利用表演和台词创造故事情节和艺术效果的艺术形式。
在戏剧中,艺术家可以运用表演技巧、舞台布景、灯光音效等手法来表达角色和情节。
常见的戏剧手法有表演的语调、动作的表情、舞台的切换等。
文学艺术手法:文学是利用语言创造形象和构建故事的艺术形式。
在文学作品中,艺术家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叙事结构、语言的抒情等手法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常见的文学手法有隐喻的运用、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意象的表现等。
除了上述介绍的艺术手法,不同艺术形式还有许多其他特定的手法和技巧。
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创作目的选择适合的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
通过使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触动人心的艺术作品,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艺术手法的名词解释
艺术手法的名词解释艺术是一种表达感情、思想和审美情趣的创作活动。
而艺术手法则是艺术家在创作时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艺术手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着作品的形式和效果,使观者得以感受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本文将从绘画、雕塑和音乐等艺术领域中,解析几种常见的艺术手法。
一、透视透视是绘画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它通过调整视角和线条运用,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透视分为线性透视和气氛透视两种。
线性透视是通过绘制垂直和水平线,使远处的物体看起来较小,近处的物体看起来较大,从而创造出远近不同的效果。
而气氛透视则通过颜色的变化和光线的亮度对比,使画面呈现出更深的层次感。
二、立体感立体感是绘画和雕塑中常见的手法,通过刻画物体的体积和质感,使其看起来更真实、更有形。
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阴影和明暗的对比、明暗过渡的处理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而在雕塑中,则通过塑造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来表现立体感,使观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
三、明暗对比明暗对比是绘画和摄影中常见的手法,通过对画面中明亮和暗淡部分的对比,给予作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明暗对比可以突出画面的主题和焦点,加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通过调节画面中的明暗程度和色彩对比度,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和鲜明。
四、色彩运用色彩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艺术家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表达情感、创建氛围和营造画面效果。
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色彩的明度、饱和度和色调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主题。
在音乐中,艺术家则通过音符和音调的组合,创造出不同的音色和音乐效果。
五、构图布局构图布局是艺术创作中重要的手法,它决定了画面或作品中各个元素的相对位置和比例关系。
艺术家通过构图布局的安排,可以使作品更加有秩序和美感,引导观者的目光和情感。
在绘画中,构图布局可以通过调整元素的大小、位置和间距来实现。
在音乐中,构图布局则体现为乐曲的节奏和旋律的安排。
总结艺术手法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运用的技巧和方法,它们在不同艺术领域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艺术手法简单分类
艺术手法简单分类一般来说包括这样几类: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特点.一、表现手法包括:象征,对比、托物言志,衬托、烘托渲染,用典,借古讽今(讽刺),联想想象、以小见大、欲扬先抑、铺垫、伏笔、呼应、赋比兴、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虚实相生等等。
二、表达方式只要就五种: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其中常用的抒情又有这样集中: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1)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抒怀。
(2)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白描、烘托、渲染。
写景常用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
三、修辞手法有这样的一些: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四、语言风格特点例举(1)雄奇豪放(李白、苏轼)(2)沉郁顿挫(杜甫)(3)慷慨悲壮、苍凉雄健(曹操、辛弃疾、范仲淹、陈子昂)(4)婉约细腻(柳永、欧阳修、李清照、李煜的词)(5)清新自然(孟浩然)6恬淡自然、醇厚隽永(陶渊明)7明快晓畅或简练生动(马致远)(8)形象如画,恬淡含蓄(王维)(9)雄浑奇拔(岑参)(10)诙谐有趣、幽默辛辣(11)典雅庄重(12)通俗晓畅(13)朴实自然(14)含蓄蕴藉答题步骤:(1)明特色: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或结合全诗分析。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效果评价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牢记语言风格术语及效果词。
效果词如:简练传神、生动形象、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入木三分、炼字精巧、庄谐俱见、深沉隽永、准确精练、简洁生动、辞藻华丽、通俗易懂、节奏感强、富有韵律、准确传神、绘声绘色、词藻优美、平字见奇、色彩丰富等等。
艺术手法例子
艺术手法例子
艺术手法是指在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表现手法,它能够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例子:
1. 对比:通过对比来突出作品的主题或情感,例如通过对比悲伤和欢乐来强调悲伤,或者通过对比黑暗和光明来强调黑暗。
2. 象征:通过象征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例如用鸽子象征和平,用玫瑰象征爱情。
3. 隐喻:通过隐喻来暗示或表达某种意义,例如“他是商业领域的一头狮子”,意味着他在商业领域非常成功和有影响力。
4. 比喻:通过比喻来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例如“她的皮肤像牛奶一样白”。
5. 夸张:通过夸张来强调或放大某个特征或情感,例如“他的声音大得可以震碎玻璃”。
6. 排比:通过排比来列举一系列相似的事物或情感,例如“我爱春天,爱她的花,她的草,她的鸟鸣”。
7. 倒装:通过倒装来改变句子的正常顺序或表达方式,例如“我喝酒,故我在”。
8. 借代:通过借代来用某物代替另一物,例如用“杏花村”代指酒馆。
9. 反语:通过反语来表达相反的意思或情感,例如说“你真是个天才”,实际上是在讽刺对方。
10. 幽默:通过幽默来引发笑声或愉悦感,例如用双关语或滑稽的动作来逗笑观众。
以上这些是常见的艺术手法例子,不同的艺术手法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
艺术手法的特点
艺术手法的特点
艺术手法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及其特点:
1. 象征: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暗示、代表某种抽象的意义或概念。
2. 隐喻:使用一种事物来暗喻另一种事物,以增强作品的意义和深度。
3. 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主题、情感或思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4. 夸张:对事物的某些特征进行夸大或强调,以达到强调、突出或讽刺的效果。
5. 变形:改变事物的形状、比例或结构,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6. 构图:通过安排元素的位置、大小、比例等来营造作品的视觉平衡和美感。
7. 色彩:运用色彩的冷暖、明度、饱和度等特性来表达情感、氛围和主题。
8. 透视:运用透视原理来表现空间、深度和距离,使作品更具立体感。
9. 节奏:通过重复、变化和对比等方式来营造视觉或听觉上的节奏感。
10. 韵律:类似于节奏,但更强调元素之间的和谐和流畅,给人以美感和舒适感。
艺术手法
表现手法) 艺术手法 (表现手法)
指作家运用语言反映生活、 指作家运用语言反映生活、表达思想 感情所采取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感情所采取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也叫 表现手法。主要是指叙述、描写、抒情、 表现手法。主要是指叙述、描写、抒情、 议论等各种表达方式 以及语言的修辞方 表达方式,以及语言的 议论等各种表达方式 以及语言的修辞方 结构手法等等 式和结构手法等等。在写作时,各种手法 结构手法等等。在写作时, 受内容和体裁的支配、交互使用。 受内容和体裁的支配、交互使用。
三、修辞方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 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 而强烈的印象。 而强烈的印象。
(4)讽刺手法 4 运用比喻、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 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 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 使语言辛辣幽默。 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联想、 (5)联想、想像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 的陶冶。 的陶冶。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 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 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艺术手法四大类
艺术手法四大类一、色彩手法色彩是艺术作品中最直观、最显著的元素之一,它可以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和调和,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1.对比色运用对比色指的是相互排列在色相环相对位置的两种颜色。
在艺术作品中,通过对比色的巧妙运用,可以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对比效果,使作品更加鲜明突出。
2.冷暖色调运用冷色调和暖色调具有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通过运用冷暖色调的转换,艺术家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氛围,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3.单一色调运用单一色调是指整个作品只使用一种色调进行表达。
这种手法常常被用于表达特定的情感或主题,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氛围。
4.明暗对比运用明暗对比是指通过调整作品中的明暗度,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和视觉层次感。
艺术家可以通过明暗对比,强调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二、构图手法构图是指艺术家在作品中对元素的安排和组合方式。
通过合理的构图安排,可以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1.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将作品中的元素沿对角线排列,使作品具有动感和秩序感。
这种构图方式常常被用于表达运动、变化或冲突的主题。
2.黄金分割构图黄金分割是一种比例关系,即将作品划分为两部分,比例接近1:1.618。
这种构图方式能够产生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被广泛运用于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中。
3.平面构图平面构图是指将作品中的元素平面化排列,强调平面效果和图案感。
这种构图方式常被用于装饰画、平面设计等艺术形式,可以创造出独特而有趣的视觉效果。
4.对称构图与非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将作品中的元素按照某种对称关系进行排列,形成一种平衡和稳定感。
非对称构图则是指元素的排列不遵循完全的对称关系,给人一种活泼和生动的感觉。
三、造型手法造型手法是指艺术家对形象和形态进行组合和创造的方式。
通过不同的造型手法,可以创造出各种形象和形态,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1.夸张造型夸张造型是指将事物的形态进行夸张和放大,以达到强调某种特性或表现情感的效果。
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抒情——直抒胸臆/借景(物)抒情、寓情于景、以乐景写哀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议论说明2.修辞手法:比喻、象征、比拟、夸张、排比、借代、对偶、用典、互文、设问、反问、顶针(真)、反复、双关……3.写作技巧(表现手法):赋比兴、衬托、烘托、对比、白描、渲染、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寓庄于谐、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4.结构形式:首尾照应(前后呼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5.艺术风格: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婉约、沉郁、悲慨……比拟有拟人和拟物两种。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叫拟人。
1. 春天是花枝招展的姑娘,笑着,走着。
2. 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河岸上。
3. 疯狂的火魔带着嘲讽的狞笑,气势汹汹地步步紧逼。
拟物——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1. 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酒已经醒透了。
2. 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那堆烂苹果像一只只无精打采的苍蝇一样,趴在桌子上。
借代:说话或者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一、部分代整体。
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二、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三、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四、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榆钱饭》)五、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双关就是利用语音和语义的条件,有意使用某些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构成双重意义。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手法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手法文学作品是作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文学语言进行表达而创作的艺术形式。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以独特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刻画情节,达到传达主题和情感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艺术手法,以便我们更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1. 描写手法描写是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手法之一。
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作家能够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物、场景和事物。
描写可以通过形象、色彩、声音等多个维度展现,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例如,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常运用“天马行空”、“身法如电”等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到武侠人物在战斗中的形象,增强了作品的可阅读性。
2. 对比手法对比是一种常用的艺术手法,通过将不同或相反的事物或人物放在一起,以突出其特点和差异。
对比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和生动,产生戏剧性冲突,加深读者的印象。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中,他通过对比阿Q和其他角色的形象、行为等方面来表达对旧社会的讽刺和批判。
对比的手法使阿Q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了他的幼稚和懦弱,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残酷和不公。
3. 隐喻手法隐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比喻、象征和暗示来达到揭示深层含义的目的。
隐喻常用来表达抽象概念、情感或思想,使作品更有诗意和哲理。
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他使用“月色如水”来形容荷塘中的月亮,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隐喻手法使作品中的月景更加具有浪漫的氛围,引发读者对美的思考。
4. 叙事手法叙事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手法之一,通过一定的时间、空间和事件顺序来讲述故事。
不同的叙事手法可以带来不同的效果,如线性叙事、倒叙、插叙等。
在杨绛的小说《家》中,她采用了倒叙的叙事手法,先描写主人公年老后的生活,然后再逐渐展开他的一生经历。
这种叙事手法增加了故事的悬念和吸引力,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家庭的思考。
5. 比喻手法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说明事物的特质和意义。
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三个方面: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虚实、动静、抒情、议论、铺陈等;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化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二“情”、“志”的区别: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例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 三“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常用的表达程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技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熟悉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结构形式:常见的术语有首尾照应、呼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浑然天成、卒章显志,过渡、做铺垫、埋伏笔等; 常见的修辞: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起兴、虚实结合等;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9、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的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10、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常说的表现手法:比兴、象征、比喻、夸张、比拟、借代、双关、衬托、烘托、渲染、对照、用典、叠词、点化化用、互文、想象、联想、曲笔、逆笔、照应、倒装、铺垫、铺排、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动为静以动衬静、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卒章显志、言此意彼、意在言外、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画龙点睛、重章叠句、意象组合、白描与工笔、以乐景写哀情等; 1、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2、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华的流逝,种种哀情都借迷蒙空寂之景表达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穷; 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象征就是作者在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言志的对象;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全词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惨遭遇,喻托作者报国无门、屡受排挤与打击的不平心境;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中包含着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3、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如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诗人叙事时只写淫乐不写败亡,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4、铺排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它指的是对事物的特点不厌其烦的多角度地进行铺排陈述;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兰芝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 5、渲染渲染就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如:雨霖铃上片描写送别的环境,作者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6、烘托烘托属侧面描写,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后用于写作技法,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作者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7、衬托衬托是烘托的一种,指的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陪衬,一种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 8、以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9、化动为静就是在诗中将动景化为静景来写;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将富有动态的瀑布化为静态来写,一个“挂”字,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大的赞颂; 10、动静结合指在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的尾句与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11、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为了使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如元曲“沛公,大风,也得文章用;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云梦;驾驭英雄,能擒能纵,无人出彀中;后宫,外宗,险把炎刘并;”先写刘邦的种种神威,临末才说到后宫外宗之乱,欲杨先抑,讽刺性极强;“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12、白描与工笔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采撷生活中的两个小景,以白描手法加以表达,融情于景,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美感; 13、意象组合意象组合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电影导演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影片;诗歌中的意象组合是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将一些意象按照生活的逻辑,有机地组合在诗中,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由前三句九个名词组成不同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了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是意象俱足的佳句; 14、曲笔曲笔是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就是曲笔,因为商女是侍侯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诗作最后两句于婉曲轻丽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表达了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15、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即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16、以小见大指写的是小题材反映的是大问题的一种写法;.如司空曙的江春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春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全诗以小见大,通过“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表现江村宁静幽美的自然环境和主人公悠闲安逸的情调;我们透过诗的画面和形象感受到的是一种单纯朴实的社会生活; 17、比兴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在诗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出后面的正文;如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就是运用了兴的手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孔雀因顾恋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兰芝的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最后双双徇情的故事;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的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有恨;比兴常在诗歌中连用,能更好地收到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效果; 18、铺垫既以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必要的铺垫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如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子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19、虚实实写是指对事物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是指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和描写;虚实结合,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如唐朝诗人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三四句“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艺术手法也叫艺术技巧、艺术特色,它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1.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2.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3.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画、寓庄于谐、联想和想象、对比、衬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开门见山等等;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但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哀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欲扬先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烘托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本诗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 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船 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 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 显得十分滋润。颔联和颈联虽未直接写雨,但烘托
五、虚实结合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 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 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五、虚实结合
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 衬静。 毛泽东的“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 以动写静。
五、虚实结合
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 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 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 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 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 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 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 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 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
五、虚实结合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虚实结合:眼前夜雨之景为实, 夫妻欢聚乃想像之辞,故而为虚。 主题是抒发对亲人的思念
手法的运用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 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
衬托、对比、烘托辨析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 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 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 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 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 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 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 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衬托、对比、烘托辨析
王冕《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 对比, 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 洁守志。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 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四、动静结合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 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 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 孙自可留。
古诗词常见艺术手法
一、对比
诗歌中的“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 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 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 情感。
一、对比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 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 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 考。 (夕胜今衰的感慨)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通 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 追忆江南美景的。
七、抑扬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 “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 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 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 的主题。 (以乐景写哀情,先扬后抑)
一、对比
《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芥菜花。
通过城中桃李的“愁”与乡野溪头 芥菜花“迎风开放”的对比,表达 了一种对不屈精神和顽强生命力的 崇敬和追求。
二、衬托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 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 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是 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
二、衬托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所要 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 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 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 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 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 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四、动静结合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 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 静。
四、动静结合
六、色彩的渲染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 反衬思归的感伤, 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 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 新,赏心悦目,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 光,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 以乐景写哀情)
六、色彩的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