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2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严复——“性无善恶论”
梁启超——“个性中心论”
第二节 需要、动机和行为
一、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 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 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第二节 需要、动机和行为
(二)、需要的种类
1、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自然需要(生物学需要):由有机体内部某些生理的 不平衡状态所引起,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在 重要意义的需要。 社会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需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的 要求,对维系人类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意 义。
生理性动机:由有机体的生理性需要产生的动机。 社会性动机:由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产生的动机。
2、原始动机和习得性动机 原始动机:生而具有的以人的本能为基础的动机。 习得性动机:通过学习产生和发展的动机,即后天习 得的动机。
第二节 需要、动机和行为
3、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 有意识的动机:能意识到自己行为活动的动机,即能意 识到自己活动的目的的动机。 无意识的动机: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清楚意识到的动机。
第三节 价值观与行为
二、价值观的分类 (二)罗克奇的价值观调查 1、终极价值观 2、工具价值观
第四节 知觉与行为 一、感

(一)感觉及其种类 感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 性的反映。 种类:眼、耳、鼻、舌、皮肤(触、痛、冷、温觉) 按刺激的来源分类—— 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运动、平衡、机体觉(内脏觉--饿、 胀、渴、窒息、恶心、性、疼痛)
第四节 知觉与行为
(五)听觉 适宜刺激 20-20000赫兹空气振动(声波) 次声波:小于20赫兹 超声波:大于20000赫兹 (六)其他感觉 1、嗅觉 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2、味觉 能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 3、皮肤感觉

自考组织行为学(二)主要人物和经典理论2

自考组织行为学(二)主要人物和经典理论2

自考组织行为学(二)主要人物和经典理论2自考组织行为学十一、斯隆(美):1、事业部制(分权组织)的首创人之一,曾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长。

“斯隆模型”事业部型首创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杜邦化学公司。

2、1963年出版《我在通用汽车公司的年代》一书。

3、1921—1922年期间,提出了一种叫做“集中政策控制下的分散作业”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以后发展成为事业部制。

十二、亨利-明兹伯格(加拿大):1、经理角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

2、主要著作:《经理工作的实质》、《组织的结构:研究的综合》。

3、经理担任的角色:(3类10种)人际关系方面——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方面——监督人、信息传播人、发言人。

决策方面——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十三、“霍桑试验”:1、20世纪20年代—30年代间,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所进行的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旨在讨论影响人的积极性因素的一次试验,它是西方国家中企业管理行为学派早期研究的一项重要活动。

2、代表人物:梅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在这项实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早期的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

3、霍桑试验的两个阶段:A.研究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的关系;B.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4、人际关系学派的观点:a.人是复杂的人;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员工士气的主要因素;c.非正式组织影响着员工的行为;d.通过提高员工的满足度来调动积极性。

4、根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梅奥于1933年发表了《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一书,正式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1945年发表了《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进一步阐明了他的观点。

十四、“权变理论”:权变理论是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种企业管理理论,它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权宜应变,没有什么普遍使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其主要内容为:(一)企业的结构模式选择。

组织行为学第2章

组织行为学第2章

18
第二章 个性
(二)五大个性特质(FFM、BF)
外向性 情绪稳定性024
自测题
19
第二章 个性
对大五的分析:
大五研究的个性维度跟工作绩效 相关
大五对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意义
1/31/2024
20
第二章 个性
(四)梅耶-布瑞格斯个性类型指标
第二章 个性
第一节 个体行为的概念
一、行为的含义
行为是指人或动物表现的和生理、心理 活动紧密相联的外显的运动、动作或活 动。
人的行为的基本单元是动作。 所有的行为都是有一连串的动作组成。 行为就是人的活动。
1/31/2024
1
第二章 个性
二、组织行为
1、组织行为定义
组织行为是指人们在作为组织成员(不管 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时表现出的行 为。但组织成员的行为并不完全属于组织 行为。组织成员下班后的业余活动不是组 织行为。组织行为必须是组织成员在工作 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因此,准确地说, 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 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行为。
1/31/2024
8
第二章 个性
四、任职时间
任职时间(在某项工作持续的时间) 与生产率:正相关
任职时间与缺勤率:负相关 任职时间(在某项工作持续的时间)
与离职率:负相关 任职时间与满意度:正相关
1/31/2024
9
第二章 个性
第三节 个性(Personality)(人格)
一、个性的概念
❖ 个性是一个人在其先天生理素质的基 础上,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 有一定意识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的总和(决定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共 性和差异性)。
(一)气质论 1、气质内涵

组织行为学第2章

组织行为学第2章
第二章 个体心理行为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相关概
念、特征、关系,掌握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知觉.、气质、性
格、情绪的概念、分类以及其与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掌握组织承诺的
基本内容,理解个体心理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组织承诺对组织公民
行为的影响等内容。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四、知觉偏差 重点考察 名词解释
• (一)首因效应 • (二)近因效应 • (三)晕轮效应 • (四)投射效应 • (五)心理定势 • (六)对比效应 • (七)刻板效应
五、归因理论与倾向
(二)归因理论
1.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 • 海德(F.Heider)是归因研究的创始人。1958 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
(三)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 1.态度影响认知和判断 • 2.态度影响行为效果 • 3.态度影响忍耐力 • 4.态度影响相容性 • 对态度进行测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量表法,这是一种较为准确的测量方法,二是自由
反应法。
三、工作满意度
(一)工作满意度是指人们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或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人们通过 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验进行评价而产生的。 (二)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 1.挑战性的工作 • 2.公平的报酬 • 3.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 4.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
突,进而提高个体的道德感和自我效能感,以便在组织中保持和维护自己的尊严。 • 第四,价值观会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趋向。 • 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知觉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意向成分,这三者合称为态度的
ABC模型。 • 态度中的情感成分分为两类:一类是情境性的情绪,是情感过程在外部表现中可以测量的部分,

组织行为学2

组织行为学2

1、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 )。

A. 改变行为B. 改变态度C. 引进新的知元素D. 不予理采E. 重新进行角色定位错误:【A;B;C】2、激励理论可划分为哪几大类( )。

A. 内容型激励理论B. 过程型激励理论C. 改造型激励理论D. 强化理论E. 需求层次论错误:【A;B;C】3、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研究程序的公开性B. 收集资料的客观性C. 分析方法的系统性D. 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E. 所得结论的再现性错误:【A;B;C;D;E】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 调查法B. 面谈法C. 实验法D. 个案研究法E. 观察法错误:【A;C;D;E】5、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哪几种?( )。

A.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B. 弗罗姆的期望理论C.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D.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E.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错误:【B;D】6、社会知觉主要包括:( )。

A. 对人知觉B. 人际知觉C. 角色知觉D. 因果关系知觉E. 自我知觉错误:【A;B;C;D】7、气质差异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气质绝对原则B. 气质互补原则C. 气质合理安排原则D. 气质发展原则E. 阈值原则错误:【A;B;D】8、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 )。

A. 理智型B. 内倾型C. 情绪型D. 意志型E. 中间型错误:【A;C;D;E】9、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 )。

A. 心理学B. 社会学C. 人类学D. 政治学E. 生物学错误:【A;B;C;D;E】10、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

B. 群体C. 组织D. 集体E. 环境错误:【A;B;C;E】二、判断(共计35分,每题2.5分)11、德尔文法使匿名会议式的决策模式。

()A. 正确B. 错误错误:【B】12、团体建设包括角色分配、成员的塑造、信任感的建立、团队精神的培养等重要内容。

组织行为学(二)各章简答、论述题重点

组织行为学(二)各章简答、论述题重点

组织行为学(二)重点《组织行为学》(二)复习资料注:★为重点掌握其他考过的题专题一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1,对组织含义的理解P1;何谓狭义与广义的行为(J)P2;2,简述人的行为特点P2;3,何谓组织行为和组织行为学P2,P6;★4,简述组织行为特征P3;★5,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P5;★6,谈谈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P8;★L7,简述研究方法的类型P10;8,试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L) P24;★9,试述企业组织设计的内容P33;★10,简述企业组织设计中的权变因素(J)P33;★11,试述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内容P34;12,简述法约尔经营六职能和管理五要素P36;★13,试述组织设计九项原则P39;14,何谓权变理论P50;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观点(J)P4915,简述企业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J)P53;★16,简述汤普森提出的三种技术类型P57;专题二组织结构1,何谓组织结构P60;2,简述组织结构要素P62;3,简述组织机构类型P66;★4,简述管理跨度的影响因素P71;★5,简述集权组织及特点P73;6,简述分权组织及特点P73;7,简述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P74;★8,简述职能分析的步骤P77★事业部制的特点(J)P849,简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J)及各自优缺点P92;★10,简述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及各自优缺点P93;★11,使用流动劳动力的优缺点P101;★12,简述蜂窝状结构与母性结构P104;13,简述“三叶草”组织及优缺点P105;14,简述日本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道路P108;★15,简述日本式现代管理的主要特点P109;★专题三组织群体1,简述个体、群体与组织的概念P112;2,试述引起疲劳的原因P114;★3,简述伦西斯•利克特的四种制度组织理论P117;★4,试述霍桑试验的结果P120;★5,简述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类型(An)P121;6,简述个体力量与群体动力之间的关系(J)P124;7,简述群体发展阶段模型P125;8,简述群体发展的间断¬—平衡模型P127;9,简述地位及地位结构P133;10,简述地位结构的内容P133;11,简述权利结构P135;★12,简述领导者与领导结构P143;13,简述群体规范P144★简述从众行为(J)P145;14,简述影响群体规范重要性的因素P145;★15,简述群体规模、群体构成P146、148;16,试述宝尔斯人类行为分类系统理论P150;★17,试述拜尔宾的团队角色理论P153;★18,简述正式沟通网络及特点P157;★19,简述非正式沟通网络P158★20,何谓群体影响与群体促进P160;★21,简述群体规范的制定P161;22,简述群体社会化与群体约束P162;23,简述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P163;★24,简述群体效能和群体满意P165;25,试述影响群体行为的因素P166;★26,简述团队与群体的区别和了解(J)P168;★27,简述设计有效团队的步骤(An)P169;28,简述群体凝聚力(J)P170;专题四领导1,简述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与了解P174;★2,试述管理者的工作将涉及的10种角色P175;3,简述领导者的一般职能P176;★4,简述管理的四项职能P178;★5,试述领导理论的发展阶段P183;6,简述领导者的六种特质P187;★7,简述X理论对人的本性的假设及管理要点P194;8,简述Y理论对人的本性的假设及管理要点P194;★9,简述权变方法及特点P196+P52 ★10,简述途径-目标领导理论及基本观点P196;★11,简述途径-目标领导理论领导方式的4种类型P198;12,简述影响领导方式选择因素及所要达到的效果P19813,试述不同领导方式的适用范围(J)P199;14,简述赫塞-布兰查德领导模型的基本观点(J)P201★15,简述下属成熟度的四个阶段及应采用的领导类型(L)P202;16,简述Z理论及组织特点P204;★17,何谓敏感性训练P205;★18,试述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的代表性模式P206;19,简述领导风格及具体类型(J)P208;20,简述管理方格理论的5种代表性领导类型P213;21,简述领导的五种权利来源(J)P213;★22,简述企业文化及意义P215+217;★23,简述群体研究涉及的要素P217;24,简述定规维度和关怀维度P219;★25,试述支持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P221;26,试述利克特划分的领导方式类型P221;★27,简述菲德勒对领导环境的描述P223;★28,简述有关领导方式的若干结论P226;★29,试述妇女领导者面临的问题P229;★专题五沟通1,谈谈对沟通概念的理解P231;2,简述口头沟通及优缺点P232;★3,简述非口头沟通及类型P232;★4,简述非言语沟通及类型P233;5,简述沟通渠道及类型P236;★6,简述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P236;7,简述正式沟通及渠道P238;8,简述非正式沟通及渠道P240;★9,简述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P242;10,简述沟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P246;★12,影响沟通方法选择的因素(J)P249;14,简述会议沟通的类型P251;★15,简述面谈技巧P254;★16,简述讲演沟通的准则P255;★17,简述如何选择恰当的讲演方式P255;★18,简述选择沟通方法应当遵循的原则P256;★19,何谓沟通障碍P257;20,谈谈发送者与接收者的障碍P258;21,试述沟通双方存在的障碍P260★;了解实际谈对“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的理解(L)P260;22,试述沟通链条上存在的障碍P264;★23,简述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J)P265;★24,简述沟通网络及类型P269;★25,简述小道消息传播形式P270;26,简述小道消息传播的原因及减少小道消息消极影响的建议(L)P272;专题六激励1,何谓激励和激励理论P274;2,简述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及三要素P275★;3,简述激励-绩效模型P276;4,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J)P279;★5,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激励的指导意义(An)P281;6,试述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P281;7,简述三种需要及具备特点P282;★8,简述双因素理论(主要观点J)P284与传统观点的比较P286;9,简述生存型和激励型的人P287;10,简述ERG需要理论P289;★11,简述科学管理的激励思想P290;★12,简述金钱作为激励工具的注意问题P291;★13,简述认知评价理论P292;★14,试述期望理论P293;★15,简述期望理论涉及的三种关系P294;★16,简述综合激励理论P296;17,试述公平理论及基本观点P297;★18,简述公平理论参照对象的选择P297;了解实际谈员工应对不公平的办法(L)P298;19,简述目标制定理论及基本观点P300;20,简述归因理论P302;★21,简述强化理论P304;了解实际谈强化行为方法(L)P305;举例说明连续强化(J)P306;22,如何理解学习及社会学习理论P308;★23,试述社会学习理论的应用P309;★24,简述组织行为修正的方法P313;★25,简述汉默尔的行为修正步骤P314;★26,简述工作设计及方法P316;27,简述工作扩大化与工作延伸P317;28,试述影响工作满意的因素P320;★29,简述员工表达不满的方式P323;★专题七决策1,何谓决策及特征P325;★2,简述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决策P328;3,简述决策过程P329;★4,简述确定决策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P332;★5,简述选择行动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P333;★6,简述最优化模型的几种假设P337;例行例外问题(J)P3397,简述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P340;8,掌握确定性决策的几种计算方法P344;9,掌握风险型决策的几种计算方法P346;★10,掌握不确定决策的几种决策方法P350;(会计算)11,简述群体决策(J)过程阶段及影响因素P352;★12,简述个人价值系统对决策的影响作用P355;★13,简述群体决策的利弊P355;★14,简述群体思维(现象J)P359与群体转移P357、360;15,试述弗鲁姆和耶顿的五种决策方法(L)P360;★16,简述选择决策方式的标准P361;★17,简述群体决策的几种类型(J)P362;18,简述头脑风暴法P363;★19,简述名义群体法P364;20,简述德尔非法P365;★21,简述质量圈方法P366;22,简述电子会议法P367;23,简述决策面临的问题P368;24,试述理性假设的局限性P369;★25,简述决策中的道德标准问题P372;★专题八压力与冲突1,简述压力及其两重性P375;2,简述潜在压力变成现实压力的条件P375;★3,简述压力模型的含义P376;★4,简述工作上的压力P377;★5,简述产生压力的组织上的原因P378;★6,简述产生压力的其他(环境、个人)因素P379;★7,简述影响压力反应的因素P383;★8,简述压力反应的表现形式P385;★9,何谓压力缓和剂P386★影响压力缓和剂的因素(J)P386; 10,简述压力的后果及与工作绩效的关系P388;11,简述员工个人减轻压力的途径P390;★12,简述组织方面减轻压力的途径P391;★13,谈谈对冲突的理解P394;14,简述冲突的层面P395;★15,试述群体内部冲突的表现形式P396;★16,简述冲突的类型(L)(正常与失调的含义及判别标准)P398;17,简述冲突的原因与后果P399;18,简述冲突过程的几个阶段P400;★19,简述冲突发生后可能产生的行为意向(L)P404;★20,简述调和-冲突模型对冲突过程的划分P409;★21,简述组织中的差异表现P410;★22,简述群体内部的调和措施P412;★23,简述处理冲突的步骤P414;★24,简述处理冲突的方法P417;★25,简述激发冲突的方法P418;预防冲突的技术(An)P419; 26,简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措施(避免有害冲突An)P420;27,简述分配性谈判和综合性谈判P421;28,试述阻碍有效谈判的偏见P423;29,提高谈判技能策略(J)P425;30, 简述影响谈判成功的因素P426;★专题九组织变革1,何谓组织变革P428;2,试述影响组织变革的原因P428;★3,简述变革的动机P435;★4,简述组织权变模型的基本观点P437;5,简述变革的类型及方式P439;★6,简述变革过程的一般程序(J)及构成要素P442;★7,简述组织需要变革的征兆P442;8,简述识别原因的具体做法P442;★9,简述实现变革过程的五个步骤+注意问题P445;★10,简述变革战略方案的选择P445;11,试述管理变革的战略P447;★12,简述非正式群体关系变革的主要内容P450;★13,简述组织结构变革P451;14,简述库尔特•卢因的力场分析P542;★15,简述大为•格雷彻的变革公式P452;16,试述埃克尔斯成功变革的前提条件P453;★17,试述伯纳德•泰勒的成功变革八大战略P454;★18,简述变革中的政治P455;19,试述文化变革的要点P456;★20,简述变革中的创新P457;★21,试述变革阻力的类型P458;★22,简述变革阻力的表现形式(L)P460;23,简述抵御变革的四类共性原因分析P461;★24,简述利益相关者阻力分析P462;25,简述库尔特•卢因变革三步骤(L)P465;★26,简述科特和斯拉森格克服变革阻力的策略P466;★27,试述人力资源计划的内容P468;★28,简述混沌理论的主要观点P469;29,简述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特征(J)及步骤P471;★30,简述分权管理的趋势及基本思路P472;★31,简述组织结构扁平化和模块化管理P473;32,简述团队组织及企业再造P4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答案组织行为学二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24分)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2.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3.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是个体知道并在选择任务后能够按要求完成程度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和管理方式是什么?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提出来的。

这一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交往需要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认同感的主要因素(2)工业革命以来,专业化分工和机械化使劳动失去了内在的乐趣而趋于单调,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意义上寻找安慰 (3)非正式组织通过人际关系所形成的影响力,比正式组织的管理措施和奖励对人具有更大的影响 (4)组织领导者应该满足职工归属、交往和友谊的需要,工作效率会随着职工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而提高根据这一假设,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首先,管理人员不能只考虑如何完成工作任务,应当关心人、体贴人,爱护、尊重员工,致力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组织士气。

其次,对员工的奖励应当尽量采取集体奖励,而不能单纯采取个人奖励。

最后,管理人员要由单纯的监督者变为上下级之间的中介,鼓励交流、沟通,经常倾听员工意见并向上级发出呼吁。

2.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具有内隐性特点,总是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动机(外在)表现的方式为行为。

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2)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的动机;3)好的动机可以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4)错误的动机可能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代表人物为俄国生理 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
即习得条件反射包括了建构条件刺激与无 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使中性刺激物(条 件刺激物)拥有无条件刺激物的性质。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操作条件反射理论(Operant Conditioning)
操作条件反射是人为了影响环境 而作出的反应,换言之,操作条 件反应是行为(反应)先于刺激产 生的,刺激是行为的结果。
➢自控(Self-monitoring)是指个体 能够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 的能力。
➢自控水平不同的个体差异及其影响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2 能力差异
所谓能力( ability), 是直接影响活动 效果,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般认为能力可包括两大类内容: 科学 智能(physical ability)和情绪智能 (intellectual ability)。
✓ 第二,一般最大性测验都会有时间限制。 ✓ 第三,人们可以进行类似题项的训练, 以期望
在测评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成绩。 • 典型的最大性测验类似高考。 在研究生入
学考试、公务员考试中也是采用的最大性测验。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典型性测验 所谓典型性测验 (type test),
是指在测评中, 让被试尽可能真实 地反应自己的意向, 然后根据反应 结果区到被试类型, 此类测评称为 典型性测验。
➢不同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所表现出的人格差异 及其影响。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3)自尊(Self-esteem) •
➢自尊(Self-esteem)指的是人们喜 爱或不喜爱自己的程度。
➢自尊心强、弱程度不同导致的个体差 异及其影响

组织行为学(2)组织结构

组织行为学(2)组织结构


借助语言媒体沟通的信息会发生理解上的偏差 上下之间归纳概括和理解阐释过程导致信息失真 由人传递的信息有意识无意识地会修饰加工 信息沟通的渠道越长,失真的程度越高
信息沟通在组织中借助于一定的结构和框架进行。组织 机构和制度框架是信息沟通的正规渠道和规则 沟通手段对信息沟通过程有很大制约作用

22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 Behavior
Larry E. Greiner的企业组织发展阶段模型图
? 危机 第四次危机 官僚主义危机 第三次危机 控制危机 5.通过合作 的成长
规模 大
第二次危机 自主危机 第一次危机: 领导危机 3.通过 分权的 成长 2. 通过 指令的 成长 1.通过创造 性的成长 小
按照不同的工作任务类别将组织中的人员进行分工 的过程 1、按职能 2、按产品 3、按顾客 4、按地区 5、按利润
7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 Behavior
按 照 职 能
8
9
10
11
1、业务
经营机构 2、职能 管理机构 3、行政 事务机构 4、领导 决策机构
12
13

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相互作用
人与人之间除了按照正式确定的组织关系发生
工作上的交往外,工作同时,工作之余,还会 发生工作之外的接触和交往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往、相互影响会给个人 的感受、情感、态度等心理因素以重要影响。 长期的社会性接触和影响会形成具有一定同质 性的心理状态。会给这些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行 为方式赋予一定的组织化、体系化特征 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 地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组织行为学二(1-2)

组织行为学二(1-2)
明兹伯格的主要著作有《经理工作的实质》和《组织的结构:研究的综合》
专题二
1试诉组织机构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组织机构是企业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组织行为的载体。根据各组织机构所从事的活动以及其目的关系不同,从行政业务角度可以将企业的组织机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业务经营机构。业务经营机构是指直接从事实体业务活动的机构,又可以称为直线机构。工厂的原料供应科、产品销售科和生产车间均为业务经营机构;商场的采购科、销售门市部、储运科和仓库等也属于业务经营机构。与业务经营机构相对应,直接从事业务经营活动的人员被称为直线型人员。
12试述法约尔的主要贡献
法约尔的主要贡献概括为经营6职能,管理5要素和14条管理原则
经营6职能 A技术活动 B商业活动 C财务活动 D安全活动 E会计活动 F管理活动
管理5要素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协调 F控制
14条原则 A分工 B权利与责任 C纪律 D命令的统一 E指挥的统一 F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G职工的报酬 H集权 I管理层次 J秩序 K公正 L保持人员的稳定 M发挥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N集体精神
B职能管理机构。职能管理机构是指直接从事指导和监督企业业务经营活动的机构,又被称为参谋机构或者职能机构。如财会科、统计科、物价科、质量检验科、技术管理科、市场调查科、人事劳动科等都是职能管理机构。与职能管理机构相对应,直接从事指导和监督企业业务经营活动的人员被称为参谋人员。
C行政事务机构。行政事务机构是指从事行政事务活动、以提供服务为宗旨的机构,又被称为服务机构。这类机构既不直接从事业务经营活动,又不直接指导和监督业务经营活动,仅仅是为业务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间接的服务,如企业的安全保卫科和活动管理科等。与行政事务机构相对应,从事行政事务活动的人员被称为服务人员。

组织行为学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

组织行为学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

03
知觉与个体行为
知觉过程
知觉选择性
人们只能选择有限的信息进行加工,而忽 略其他信息。
知觉理解性
人们根据已有知识对知觉对象进行解释和 推断。
知觉整体性
人们将知觉对象视为整体,并依据经验对 信息进行整合。
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发生变化时,人们倾向于保持 对它的原有认知。
知觉偏差
01 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对后续认知的影 响。
通过分析员工的离职率,评估激励实 践对员工保留的效果。
工作满意度调查
通过工作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对激 励实践的感受和评价。
组织文化氛围评估
通过评估组织文化氛围,了解激励实 践对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价值观与个体行为
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事物价值的判断和看法,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之 一。
个体的价值观会影响他们的目标设定、决策方式、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等 方面,例如有的人更注重个人成就,有的人更注重团队合作。
管理者的任务之一是了解和尊重员工的价值观,并创造一个符合员工价值 观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
差异性
个体行为因个体差异而异,不同个体在行为方式、 偏好和决策上存在差异。
可塑性
个体行为受到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可塑 性和适应性。
复杂性
个体行为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心理、 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具有复杂性。
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
个体的生理特征、健 康状况和遗传基因等 生理因素对个体行为
通过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措 施,引导员工的行为方向 和努力程度。
工作设计与职业发展 员工参与与授权
通过合理的工作设计和职 业发展规划,满足员工的 内在需求和职业发展期望。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二、观察法 定义:观察者以自己的眼,耳,鼻,舌和皮肤等感觉 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 为的分析去推测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 分类: 第一种按照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来分类, 可分为参与分析法和非参与分析法. 第二种按照观察情景的差异来分类,可分为自 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 (其优缺点可以参考书P29-30)
四、相关分析 这种方法是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 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五、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方法应用于分析受多种因素影 响的现象。
一、集中趋势分析:
*算术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 X= 加权算术平均 X=
∑X n ∑j X n
*中位数 中位数用M表示:它是把全部测量数值按大小次序 排列后,最中间的点的数值。 两种情况: 1.n为奇数
N+1 2
项的数为中位数
2.n为偶数 须将数列最中间两项数据相加,除以2
二、离中趋势分析 为了要了解一组测量结果靠近算术平均值或中位 数分布状况,需要分析他们离中趋势。 度量离中趋势常用指标是标准差。 d=
五种 一、案例研究法 定义: 是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 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和说明. 优点: 是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历史与现实, 教学与研究,科学与艺术五统一的极好方法.它提供了许 多研究建议,为解决未来的实践和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 做了许多准备. 缺点:无法证明答案的正确与否,研究成果的信度,效 度和普遍性无法得到确切说明,另外工作人员本身的主 观性也会影响对案例的不同分析.
研究方法是揭示研究对象的手段。任何一门以 某种客观规律性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都有其与之相 适应的一套合乎科学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与其 他科学一样,也具有作为揭示其客观规律性手段的 科学方法

江苏开放23秋组织行为学作业2

江苏开放23秋组织行为学作业2

1非正式群体是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指定的群体。

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互动虽然是非正式的,却能够显著影响他们的行为和绩效。

2完全的自我管理型团队甚至可以自主挑选队员以及让队员相互进行绩效评估。

于是,当这种类型的团队建立时,以前主管的职位的重要性就下降了,有时甚至可以取消这个职位。

3社会惰化指的是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时不如单独工作时那么努力的倾向。

其直接质疑了无论群体规模大小,群体的整体生产率至少等于成员个体的生产率之和这一假设。

4团队在挑选成员时,应当确保所有必要的角色都得到分配。

应该让最有能力、最有经验且最有责任心的员工扮演团队最核心的角色。

5群体的领导者可以通过外部的正式任命产生,也可以从群体内部自发产生。

6变革型领导者关注员工个体的利益和需求;他们帮助下属用创新的视角来看待老问题,从而改变下属对问题的看法;他们能够激励、调动和鼓舞下属为实现群体目标付出更多的努力。

7群体指的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组合到一起并形成互动和相互依赖关系的两个或更多个体。

单选题1有研究表明,那些感到被团队成员包容和尊重的人更愿意为团队努力工作。

当团队认同感很强时,受绩效目标高度激励的团队成员更有可能将自己的努力导向()。

A个人目标B个人成长C工作成就D团队目标2()是指人们对于在某个社会单元中占据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A角色C群体D领导3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的社会心理现象。

A重复B一致C反抗D相反4()是利用电脑技术把分散在不同地方的成员联系起来以实现某个共同目标的工作团队。

A多团队系统B跨职能团队C问题解决型团队D虚拟团队5群体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向群体成员分配目标、提供工作指导、解释规章制度、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提供工作绩效反馈时使用的都是()。

A平行沟通B上行沟通C下行沟通D交叉沟通多选题1自我管理型团队中团队成员的职责范围包括哪些方面?A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B制定一线的工作决策C与供应商和顾客打交道D计划和安排工作日程E给各成员分配工作任务2哪些关键特征会使人们相信某个领导者值得信任?B能力C仁慈D资源3有效团队的关键成分可以分为哪几类?A资源和其他外界条件B团队的类型C过程变量D团队的构成4以下哪些属于早期领导理论?A特质理论B权变理论C领导——成员交换理论D行为理论5如果成员觉得群体中存在地位的不平等,就会引起群体内的失衡,并导致他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纠正这种失衡。

组织行为学Ⅱ

组织行为学Ⅱ

2. 气质的概念最早源于古希腊的“四体液说”,其提出者是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德尔菲柏拉图没有不满意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没有满意19. 下列对于A型人格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型人格者生活节奏慢B型人格者重量不重质,创造性低A型人格者适合做推销员B型人格者对业绩有很高的要求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 A型人格者适合做推销员20. 下列对能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能力是个体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知觉| 态度| 思维方式| 情绪与情感| 气质与性格5. 常见的态度改变理论包括平衡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参与改变理论马太效应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平衡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 参与改变理论没有不满意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没有满意标准答案:没有满意5.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能实现能力与工作的恰当匹配有效的人员选拔程序对工作进行微调凭借资历晋升职位对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0.0用户解答:对工作进行微调标准答案:凭借资历晋升职位惩罚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消极强化标准答案:消极强化15. 对组织文化的研究属于微观组织行为中观组织行为宏观组织行为不是组织行为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0.0用户解答:不是组织行为标准答案:宏观组织行为监狱实验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拉绳实验标准答案:拉绳实验20. 下列领导理论中,哪一种使用了LPC问卷 ;费德勒模型情景领导理论路径-目标理论魅力型领导理论生理需要权力需要尊重需要社会需要自我实现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标准答案: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5. 下列因素中,哪些能够对群体凝聚力产生重要影响群体规模群体成员相处时间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人格具有独特性和整体性标准答案:人格具有独特性和整体性2. 路径-目标理论的提出者是豪斯西蒙罗宾斯查尔斯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豪斯标准答案:豪斯3. 超事业部制相当于给事业部又设立了个“领导部门”,使管理体制5. 下列沟通渠道中,丰富性最强的是微信信件书面报告面对面沟通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面对面沟通标准答案:面对面沟通6. “一白遮百丑”,这种社会知觉的偏差属于晕轮效应8. 下列描述中,哪一项不属于胜任特征模型的构成要素胜任特征的名称胜任特征的定义行为指标的等级行为指标的权重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行为指标的权重标准答案:行为指标的权重9. 质量圈是一种典型的形式;员工参与员工认可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倒U型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倒U型标准答案:倒U型12. 管理者对下属的期望值越高,下属的绩效就越突出,这是利用了彼得原理皮格马利翁效应蝴蝶效应工作责任工资和奖金利益和权力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工作任务标准答案:工作任务15. 网络问卷调查法与现场问卷调查法相比前者成本较低二者回收率一样前者回收率较高前者准确率更高斯金纳实验巴甫洛夫实验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阿希实验标准答案:阿希实验18. 斯堪的纳维亚研究中,新提出的一个维度是结构维度关怀维度发展维度变革维度女性的工作绩效更低女性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更低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女性的缺勤率较高标准答案:女性的缺勤率较高1. 根据工作特征模型,下列哪些因素有助于提升工作激励水平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任务重要性反馈工作自主性内向型-外向型感知型-知觉型思考型-感觉型判断型-认知型长期型-短期型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内向型-外向型| 感知型-知觉型| 思考型-感觉型| 判断型-认知型标准答案:内向型-外向型| 感知型-知觉型| 思考型-感觉型| 判断型-认知型4. 罗克奇的价值观分类包括终极价值观经济型价值观成就型价值观2. 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项目经理制,使用的是哪一种组织结构形式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团队结构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矩阵制15. 最早提出离差智商的心理学家是比奈西蒙推孟韦克斯勒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韦克斯勒16. 要想获得完整的信息,必须具备下列哪项因素言辞声音达夫特和费根堡姆坦南鲍姆和施密特罗伯特和奥斯特洛姆威廉姆森和钱德勒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坦南鲍姆和施密特二多选题4. 下列对群体凝聚力的描述正确的是正式群体比非正式群体的凝聚力更强封闭性群体的凝聚力更强同质群体比异质群体凝聚力更强进入群体的难度越大,凝聚力越强外部压力越大,群体的凝聚力越弱,甚至会瓦解群体的凝聚力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封闭性群体的凝聚力更强| 同质群体比异质群体凝聚力更强| 进入群体的难度越大,凝聚力越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道问题所提供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在括弧里1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 B ;A梅奥 B马斯洛 C赫兹伯格 D泰罗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B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C麦克利兰 D波特3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A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4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C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5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C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B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C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D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6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 CA需要层次论 B成就需要论C E R G理论 D双因素理论7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 D ;A成就需要 B权力需要C社交需要 D安全需要8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波特—劳勒模型表明:职务工作中的实际成绩 D ;A主要取决于所作的努力B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做该项工作的能力知识和技能C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所做工作的理解力对目标、所要求的活动以及任务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D在很大程度上受所作的努力的影响9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A ,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 A ;A期望理论、公平理论B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C X理论、Y理论D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10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B ; A增加自己的投入 B减少自己的投入C努力增加B的报酬 D使B减少投入11、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A ;A.惩罚B.正强化C.自然消退D.消极强化12、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 C ;A.惩罚B.正强化C.自然消退D.消极强化13、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 CA.固定比例的强化B.可变比例的强化,B.个人本身能力有限C.个人过于狂妄,目标太高D.个人思维不灵活16、提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D ;A.马斯洛B.麦克利兰C.赫兹伯格D.弗隆姆二、多项选择题可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需要层次论的内容有:ABC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需要 B尊重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工作和工作条件的需要E文艺、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2根据奥德弗的ERG理论,员工的相互关系需要主要包括ACDE ;A社交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安全需要D人际关系和谐的需要 E相互尊重的需要3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ADE ;A成就需要 B生存需要 C 安全需要D权力需要 E社交需要4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哪几种BD ;A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B弗罗姆的期望理论C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D亚当斯的公平理论E斯金纳的强化理论5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ABCE ;A工作本身的特点 B责任感 C提升和发展D工作的物理条件 E上司的赏识6激励理论可划分为哪几大类ABC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C改造型激励理论 D强化理论 E需求层次论7下列制度中属于采用固定间隔强化方法的有BDE ;A计件工资 B计时工资 C计件超产奖D月度奖 E年终分红8以下做法中,属于消退强化方法的有BDE ;A员工出现失误时,给以记过处分B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C员工表现出色时,给他发奖金D对请客送礼者,关门拒之E对喜欢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9在我国,员工产生不公平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ACDE ;A奖励分配制度的不完善 B情感偏向 C领导者的管理素质较差D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E人事管理制度的不合理10具有普遍意义的激励方式有ABDE ;A思想政治工作 B奖励 C积极强化D工作内容丰富化E职工参加管理一单选题1. 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罚积极强化忽视消极强化麦克利兰奥尔德弗赫兹伯格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赫兹伯格7. 一个国家的人民对于各个需要层次的分布,和哪项因素直接相关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科学技术面谈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实验法13.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会影响到对心理账户收入的来源收入的支出对心理帐户核算的频率对心理账户核算的方法心理契约组织承诺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角色冲突标准答案:角色冲突17. 最早进行领导权变理论研究的学者是 ;费德勒石川馨德斯勒本尼斯粘液质抑郁质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多血质标准答案:多血质1. 根据霍夫斯塔德文化维度系统的研究,对中国的描述正确的是权力距离较高集体主义倾向很高极高的长期倾向不确定性规避较高4. 下列选项中,哪些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公司的品牌和知名度融洽的同事关系挑战性的工作人格与工作相匹配报酬的公平性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0.0用户解答:公司的品牌和知名度| 融洽的同事关系| 人格与工作相匹配| 报酬的公平性标准答案:融洽的同事关系| 挑战性的工作| 人格与工作相匹配| 报酬的公平性1. 容易形成部门和项目的双重命令链,造成员工的角色模糊和冲突,这种组织结构是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抑郁质标准答案:抑郁质3. 有限理性决策的标准是最优原则满意原则直觉原则无原则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满意原则标准答案:满意原则4. 群体对成员有促进、提高绩效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6. 人际沟通中,最普遍使用的形式是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群体沟通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口头沟通标准答案:口头沟通7. 1980年代,中国学者对PM领导行为理论进行了改进和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因素——C 因素,这一新的因素是指9. 下列对情绪的描述中,正确的是情绪是持久的情绪没有明确的指向对象情绪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一种心理活动,在生理上没有表现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情绪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标准答案:情绪是一种强烈的情感10. 领导方格理论的提出者是波特和劳勒12. 最早提出胜任特征概念的心理学家是马斯洛麦克利兰奥尔德弗布兰查德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麦克利兰标准答案:麦克利兰13. 内容型激励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是需要动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抑郁质标准答案:抑郁质16. 冲突的传统观点认为,所有的冲突都是积极的不良的、消极的有价值的心理支配行为行为支配心理行为隐藏心理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心理支配行为标准答案:心理支配行为19. 第五项修炼一书的作者是彼得•圣吉罗纳德•科斯丹尼尔•卡尼曼亨利•法约尔观察者的专业观察者的态度观察者的经验观察者的情绪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观察者的兴趣| 观察者的专业| 观察者的态度| 观察者的经验| 观察者的情绪标准答案:观察者的兴趣| 观察者的专业| 观察者的态度| 观察者的经验| 观察者的情绪2. 对完全理性假设的前提条件描述正确的是问题清晰所有选项已知4. 在中文里,与“自我实现”含义类似的的词语是鹏程万里志向成功抱负自视甚高面谈法问卷调查法电话调查法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0.0用户解答:电话调查法标准答案:问卷调查法5.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被称为大五模型大七模型MBTI16PF有意愿无能力有能力有意愿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0.0用户解答:有意愿无能力标准答案:有能力无意愿9. 根据MBTI的测试结果,成功企业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具有NTSTSFNFE低×V高=M低E低×V低=M低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0.0用户解答: E低×V高=M低标准答案: E高×V低=M高15. 以下做法中,属于“忽视”的强化方法是员工出现失误时,给以记过处分对请客送礼者,举报纪委,通报批评员工表现出色时,给他发奖金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PM型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 PM型标准答案: PM型19.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提出者是西蒙霍桑梅奥卡尼曼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西蒙标准答案:西蒙变化的快慢重复次数的多少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0.0用户解答:强度的高低| 对比性的强弱| 变化的快慢| 重复次数的多少标准答案:形状的大小| 强度的高低| 对比性的强弱| 变化的快慢| 重复次数的多少3. 下列对于自我监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高分者适应环境能力较强低分者更容易成为管理者高分者倾向于关注他人的活动低分者的行为更符合习俗低分者在各种环境下都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性情和行为的一致性1. 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围绕工作流程而不是职能来建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形式被称为事业部制横向组织结构矩阵制无边界组织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横向组织结构标准答案:横向组织结构2. 下列对胜任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4. 根据目标设置理论,下列观点错误的是明确的目标能够提高绩效有反馈比无反馈能够带来更高的绩效目标越高绩效水平也越高困难的目标能比容易的目标带来更高的绩效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目标越高绩效水平也越高标准答案:目标越高绩效水平也越高5. 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关系是一成不变7. 与未婚的职工相比较,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已婚的员工流动率更高已婚的员工工作绩效更高已婚的员工责任感更强已婚的员工工作满意度更低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已婚的员工责任感更强标准答案:已婚的员工责任感更强8. 根据对强化程序的分类,差别计件工资制属于固定时距强化10. 下列哪种职业需要付出情绪劳动空乘人员机要员保安技术员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空乘人员标准答案:空乘人员11. 情绪体验强烈、来得快、去的也快,精力旺盛,生气勃勃,勇敢、刚强、表里如一;这是对哪一种气质类型的描述胆汁质13. 人们在判断某事发生的几率时,倾向于仅仅从他们可以回忆和记起的信息作出判断,而不去致力于挖掘更多的信息;这被称为预期理论选择性知觉易得性偏差风险偏好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0.0用户解答:选择性知觉标准答案:易得性偏差14. “入乡随俗”,反映的是角色知觉16. 通过认同与内化方式,使组织成员形成新的态度和接受新的行为方式,这是卢因三阶段变革模型中的解冻冻结改变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改变标准答案:改变17. 光荣榜是一种典型的形式;员工参与19. “战略-结构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管理学家泰勒梅奥德斯勒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钱德勒标准答案:钱德勒20. 在马斯洛的理论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尊重需要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0.0用户解答:自我意识| 自我管理| 自我激励| 感同身受标准答案:自我意识| 自我管理| 自我激励| 感同身受| 社会技能2. 直觉决策在哪些情景条件下是适用的信息量大不确定性高备选方案相当没有先例时间紧急价值观会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价值观是完全天生的因素价值观包含着判断成分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价值观淡化了客观性和理性| 价值观会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 价值观包含着判断成分标准答案:价值观淡化了客观性和理性| 价值观会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 价值观包含着判断成分5. 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关键的因变量包括流动率工作满意度传记特征。

组织行为学2简答

组织行为学2简答

专题一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1,对组织含义的理解P1;何谓狭义与广义的行为(J)P2答:组织有广泛的含义,从动态上看,组织是指安排分散的人和物使其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此时的组织相当于组阁、组合的意义。

从静态上看,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群体,如党团组织、企业组织等。

答: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来的能被观察到得一切外显的活动。

例如,人饿了就会产生吃饭的行为,天气冷了就会增加衣服的行为等。

广义的行为除了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

这种内隐的行为只有当事人才能意识到,别人很难进行直接的观察或者预测。

因此,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2,简述人的行为特点P2;答:(1)适应性(2)多样性(3)动态行(4)可控性(5)人的行为实质上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3,何谓组织行为和组织行为学P2,P6;答:组织行为是指社会组织(包括企业),为实现其创立时的宗旨,自行发出的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效果的过程,它是动机、行为、效果的统一。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的运行和其规律的学科。

作为一门学科,组织行为学在很大程度上用到了社会学、工业心理学和组织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4,简述组织行为特征P3;答:1、组织行为是整体行为、不是组织成员的单独个人行为2、组织行为的动机是根据这个组织建立的宗旨产生的,带有明确的目的性3、组织行为的效果是双重性4、组织行为是全体组织成员共同活动的行为5、组织行为是通过成员的个体行为来实现的,反过来又影响成员的个体行为6,谈谈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P8;答:学习组织行为学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组织由人组成,有效的管理者必须能够把个人的需要、群体的需要同组织的需要相联系。

综合来看,加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于改进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对于培养和选拔各类管理人才,对于提高领导与群众以及各种人际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增强群体凝聚力和整个组织的活力,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个性心理特征——指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 独特结合。其中包括兴趣和能力、气质、 性 格。
•个性心理 结构
•个性的心理结构
•个性倾 • 向性
•需要 •动机 •兴趣 •理想 •信念 •世界观
•个性心 •理特征
『思考题』:归因理论对我们企业管理有什么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个性与行为
重点: 个性特点以及对组织管理活动的影响。
一 个性的内涵
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 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
和。
个性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的积极特征,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和 世界观等。
是指当人们知觉某一对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加深理解,并 做出解释。 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某些变化时,而知觉的映象 仍然保持不变。( 有利于我们正确地、不断地适应变化的环境。)
你看见是什么?
看见六个杯子还是六对不同态度的脸 ?
•你看到了老人深邃的眼睛,我却看到了一对男女桀傲不驯的长发; 你看到了老人紧抿的双唇,我却看到了他们交缠的双臂;你惊叹老 人胡须的茂密,我却在欣赏他们长长的披风和飘逸的长裙。
外在的

稳定性
稳定
能力
工作难度
不稳定
努力
运气
归因理论的现实意义
归因理论认为:我们对个体行为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行 为归因何种意义的解释。因此,归因理论在激发成就动机、促进继续努
力的行为方面有重要作用。
如果行为者把工作、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 等稳定的内因,则不会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
定型效应:是指人们在头脑中把形成的对某些知觉对象的形象 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杜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 。 如:“无奸不商”、女性在管理角色上的定型等。

组织行为学二历年真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二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心人物进行信息沟通,这种信息沟通网络类型是( A )。A.轮式
B.链式 C.Y式
D.圆圈式
15、当群体确立了被强制执行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后,有必要通过沟通
使群体的新成员了解和执行这些行为规范,这样一种沟通活动被称为(
D )。A.群体影响 B.群体约定C.群体压力 D.群体社会化
16、按照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分类,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C
四、论述题
1、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P24
第2章 组织结构
一、单选题
1、在组织机构的类型中,下列名称中属于业务经营机构的是( C )。 A.财会科 B.技术管理科 C.采购科 D.安全保卫科 2、管理层次是组织中建立的授权级别的数量,是企业纵向管理的等级 层次,又称为( D )。 A.组织结构 B.管理跨度C.控制幅度 D.组织层次 3、某公司有作业人员64人,假设管理幅度为8人,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应 为(C)。A.10人 B.9人C.8人 D.7人 4、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的关系是( C )。A.正相关关系 B.等比关 系C.反相关关系 D.互动关系 5、命令的统一性的基本含义是( A )。 A.一个下级只服从一个上级的直接指挥B.命令由上级作出C.命令由专门 部门拟订D.命令必须执行 6、按照组织结构的分类,集权制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 )。 A.直线型结构 B.职能型结构C.事业部型结构 D.矩阵型结构 7、在组织形式选择中,经营多样化,产品品种多,产量大,各种产品 有独立稳定市场的大公司,以及适宜独立自主经营的部门等,一般适宜 选择( C )。 A.职能型组织结构 B.矩阵型组织结构C.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D.网络型 组织结构 8、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同按产品(或工程项目、服务项目等)划分的 小组结合成的一种纵横交错的组织形式是( C )。A.职能型结构 B.参谋型结构C.矩阵型结构 D.直线型结构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管理学)组织行为学 (2)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管理学)组织行为学 (2)

1.“顾客是上帝”这是一种( )。

A.理性价值观B.政治性价值观C.集体价值观D.社会价值观答案:D2.人们的价值观一部分是遗传的,其余则受到( )因素的影响。

A.教育因素B.家庭因素C.社会环境D.自然环境答案:C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强调( )对人际吸引的重要性。

A.接近性B.熟悉性C.相似性D.互补性答案:C4.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驱使人们产生某种行为,这体现了动机的( )。

A.始发机能B.选择机能C.导向机能D.强化机能答案:A5.人脑对客观事物综合整体的反映是( )。

A.感觉B.知觉C.社会知觉D.自我知觉答案:B6.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 )。

A.人生观B.世界观C.价值观D.信仰答案:C7.宗教性价值观,以信仰、教义为中心,强调经验的( )及对宇宙和自身的了解。

A.一贯性B.确定性C.一致性D.差异性答案:C8.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 )在人脑中的反映。

A.个别部分B.特殊部分C.各个部分D.特色部分答案:C9.“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提出来的。

这一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 )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A.工作B.生活C.工作生活答案:A10.员工心理契约关注员工对于( )中相互责任和义务的知觉和信念系统。

A.合作关系B.领导关系C.雇佣关系D.工作关系答案:C11.美国组织行为学家( )提出了群体对持异议者施加压力的方式。

群体对他施加压力的方式有四种:理智讨论、怀柔政策、铁腕政策和开除政策。

A.皮尔尼克B.泰勒C.罗宾斯D.莱维特答案:D12.人们能够把分散而又有一定联系的知觉对象的反映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是因为( )。

A.连续律B.接近律C.相似律D.闭锁律答案:D13.态度一旦形成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不轻易改变,在这方面起着突出作用的是( )。

A.认知B.情感C.意向D.行为答案:B14.在群体的凝聚力较高、绩效规范低的情况下,群体的生产率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社会人假设
梅奥 霍桑试验 观点: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 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主要内容: (1)(2)(3)(4) 管理人员的职责和管理方式: (1)(2)(3)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自我实现人假设
行为科学和人力资源学派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三种职业的人对价值观重要性的排序
排序
1 2 3 4 5 6
牧师
宗教 社会 唯美 政治 理性 经济
采购代理商
经济 理性 政治 宗教 唯美 社会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工业工程师
理性 政治 经济 唯美 宗教 社会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价值观影响当前及将来员工的行为,价值观及其变 化有助于塑造组织的未来。
需要(愿望、欲望、动力)
行为
目标
反 馈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激励的模式
从心理和行为过程来看,激励主要指由一定 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股内在的动力, 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
未满足 的需要 心理紧张(愿 望、驱动力) 动 机 目标 导向 目标 行为 需要满足 紧张解除 产生新 的需要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激励机制
Mn=m(Bn-1,Go) Bn=f(P,Mn) B——反应变量 P ——机体变量 M ——刺激变量 Go ——组织目标 f ——勒温的行为函数 m ——激励机制 n =1,2,3,……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 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 一种行为可能为多种动机所推动 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 为 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激励机制
激励的概念 激励的模式 激励机制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复杂人假设
埃德加· 沙因 约翰· 摩尔斯和杰伊· 洛希 “超Y理论” 权变学派理论基础 观点:人是复杂的、多变的,不能把所有的 人归为一类。 主要内容: (1)(2)(3)(4)(5)(6) 管理人员的职责和管理方式: 因环境随机应 变,审时度势,灵活机变。
The Individual Level in the OB Model (个体行为)
Bi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传记特点 Productivity Absence Motivation 动机 Learning 学习 Individual decision making Turnover Job Satisfaction
指为了达到目标所表现的行为。有了坂凡要选择 和寻找目标,目标导向行为代表寻求、到达目标 的过程。
指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也即完成目标达到满足的过程。
与当前目标暂无关系,为将来满足需要作准备的行为。
由优势动机引发的行为由目标导向行为与目 标行为两部分构成。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中国古代关于人性、人的需要的理论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也” 世硕:“性善恶混论” 告不害:“性无善恶论” 孟子:“性善论” 荀子:“性恶论”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需要、动机与行为
需要与行为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
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组织发展动力的核心 问题。 其关键是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的兼容,在具 体的工作任务安排上,必须将组织目标纳入 其中或将组织希望出现的行为列为目标导向 行动,使成员只有在完成组织任务后才能达 到个人的目标。 同时,目标设置必须是受激励者所迫切需要 的。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激励的实质
要使职工产生组织所期望的行为,可以根据 职工的需要设置某些目标,并通过目标导向 使职工出现有利于组织目标的优势动机并按 组织所需要的方式行动。 通过对员工动机的激发、强化,改造、改进 员工行为,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激励机制:将激励的机理贯穿于组织的制度 安排中,就是激励机制。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人性假设理论
经济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 假设 复杂人假设 麦格雷戈 梅奥 X理论 经济利益 人群关系理论 良好人际关 系
马斯洛 行为科学和人 发挥自己的 阿吉雷斯 力资源学派理 潜力 麦格雷戈 论
埃德加· 沙因 约翰· 摩尔斯和 杰伊· 洛希
权变学派理论 人是复杂的、 多变的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的观点看,激励就是将外部适 当的刺激(诱因)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从 而强化(增强或减弱)人的行为。
刺激(内 外诱因)
个体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
反 馈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激励的模式
从内容状态来看,激励即指人的动机被激发 起来,处在一种激活状态,对行为有强大的 推动力量。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 主要论点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两重性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需要层次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需要层次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人性假设与需要层次
自我实现人假设 (Y理论) 社会人假设 (参与管理理论) 经济人假设 (X理论)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华北煤炭医学院 心理学系 应用心理学教研 室 高志华 victoria_gzh@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关于人的理论 需要、动机与行为 价值观与行为 知觉与行为 态度与行为 个性与行为 意志与行为 情感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激励的概念
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就 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 的过程。 人的积极性:是一种能激发人在思想、行动 上努力进取的心理动力。 积极性的心理基础:人对客观事物所具有的 生理或社会的、物质或精神的需要,这些需 要是个体思想、行为的基本动力。
组织价值观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知觉与行为
感觉与知觉 社会知觉 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归因理论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感觉与知觉
感觉: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即对 客观事物赋于意义并做出解释。 共同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当前事物在脑中 的反映,所产生的主观映象都是具体的感性 形象。
反 馈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指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方法、 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 激励机制具有内在地按组织目标来进行动作、 管理、调节、控制的功能。 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处理好刺激变量、机体变 量及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Personality 人格 Values and Attitudes 价值观/态度 Ability 能力
Perception 知觉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关于人的理论
人性假设理论
经济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
需要层次理论 中国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影响对其他个人及群体的看法,从而影响到人与人的关 系; 影响个人所选择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影响个人对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法; 影响工作态度和有关行为的道德标准; 影响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和组织压力的程度; 影响对个人及组织的成功和成就的看法; 影响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选择; 影响组织中激励机制的建立和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经济人假设
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 西方经济学和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 提出人:麦格雷戈(D. McGregor) X理论 观点: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 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主要内容: (1)(2)(3)(4)(5)(6) 管理人员的职责和管理方式: (1)(2)(3)(4)胡萝 卜+大棒
需要到一定程度,产生满足需求的愿望; 需要对象(目标)的确定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需要与动机的转化关系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动机结构与强度
强 度
优势动机
动机类型 O A B C D E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行为的分类
目标导向行为
目标行为 间接行为
以金钱 满足其需求 以社会承认 满足其需求
以工作的合理安排 满足其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要 受人尊敬的需要 感情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人际关系学说)
复杂人假设 (权变管理理论)
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中国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中国古代关于人性、人的需要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的理论在中国 的应用和发展
马斯洛 需要 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 阿吉雷斯 “成熟不成熟—成熟的个性” 麦格雷戈 Y理论
观点: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 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 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主要内容: (1)(2)(3)(4)(5) 管理人员的职责和管理方式: (1)(2)(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