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使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为数学思维模式打下基础.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1—4单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1—4单元)【导语】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一切重大科技进展无不以数学息息相关。
没有了数学就没有电脑、电视、航天飞机,就没有今天这么丰富多彩的生活。
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三单元】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2、长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如图: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 能滚动。如图: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 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 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 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一、 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 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 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 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语文)上册全册知识要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一、认识数字1. 学习认识0-5的数字及其数量。
2. 学习认识数字的书写和书写顺序。
二、认识点和线1. 学习认识点和线的基本概念。
2. 学习画点和线的基本方法。
三、认识图形1. 学习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
2. 学习识别和画出各种基本图形。
四、认识长度1. 学习认识长度,并使用手指、手掌等进行长度比较。
2. 学习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五、认识重量1. 学习认识重量,并使用手感、比较重量等方式进行重量的比较。
2. 学习使用秤称量物体的重量。
六、认识时间1. 学习认识时间的基本概念,如朝、午、晚等。
2. 学习使用钟面和指针读时间。
七、认识金钱1. 学习认识元、角的基本概念。
2. 学习使用零钱进行简单的购物和计算。
以上是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要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初步认识数字、图形、长度、重量、时间和金钱等基本数学概念,并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方法。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要点一、语音1. 学习认识声母、韵母及声调。
2. 学习正确书写和读音拼音、声调。
二、词语1. 学习认识一些生字词语。
2. 学习通过图画和注音学习一些简单词语。
三、语法1. 学习认识一些简单的语法规则,如主谓一致、时态等。
2. 学习通过简单句子的构成和变换学习一些语法知识。
四、文学1. 学习朗读一些简单的诗歌、儿歌和故事。
2. 学习画图、表演等形式学习背诵一些文学作品。
五、书写1. 学习正确握笔、书写汉字、标点符号等书写基本知识。
2. 学习通过练习提高书写技巧,书写规范。
以上是一年级上册语文的主要知识要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初步掌握拼音、词语、语法、文学和书写等语文基础知识,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总结一年级上册数学和语文的知识要点包括了数字、图形、长度、重量、时间、金钱、声母、韵母、声调、词语、语法、文学、书写等内容。
这些知识内容涵盖了数学和语文这两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并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数字0-9的认识和书写
2. 数字0-9的大小比较
3. 数字0-9的数目意义和数位意义
4. 数字的顺序排列
5. 数字的加法运算(没有进位)
6. 数字的减法运算(没有退位)
7. 数数字,将数字与物体进行对应
8. 掌握基本的数学符号:加号、减号、等于号
9. 通过观察、绘制、数点等方式进行数数活动
10. 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如推理数的大小关系
11. 认识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12. 通过观察和画图研究二维图形的特点与性质
13. 进行简单的空间位置、方位的描述
14. 认识物体的形状特点,如圆的圆心、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等
15. 进行简单的图形模仿和延伸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教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最后数到几,就是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前、后上、下的含义: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2、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
注意:一般情况下都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若题目指明图中人物的左、右,就要以图中人物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二、比大小1、左、右两边的数相等,就用“=”表示,如5=5,读作:5等于5。
左边的数大于右边的数,用“>”表示,如5>3,读作5大于3。
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用“<”表示,即2<3,读作2小于3。
2、填“>”或“<”时,哪边数大,开口就对着哪边。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数,数到几,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个数,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梳理(全册)
RJ版一年级:第一单元。
本单元知识盘点:1.数数。
数出10以内物体的数量,根据物体的个数,用1~10这十个数来表示。
2.数数的方法。
数一种物体的数量时,从1开始,按照一定的顺序点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多种物体混放时,边数边做标记不容易出错。
3.比多少的意义。
有两种物体,当把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时,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少。
4.比多少的方法。
一一对应的方法。
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数数要有方法,用手或笔尖点着物体,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几,就用数(shù)几来表示。
2.多种物体放在一起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边数边做标记,避免重数或漏(lòu)数。
3.比较物体的多少时,要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不能只看物体的首尾是否对齐。
本单元重难点内容:1.掌握数数的方法,能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重点)。
2.能有序地进行数数(难点)。
3.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重点)。
4.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难点)。
本单元知识重要考点:1.数数。
2.比多少。
第二单元。
本单元知识盘点:1.确定上、下的标准。
位置在高处的就是“上”,与“下”相对;位置在低处的就是“下”,与“上”相对。
2.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
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3.确定前、后的标准。
一般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前”和“后”是相对的。
4.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
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5.确定左、右的标淮。
以自己的左、右手为标准,与左手对应的一边是左边,与右手对应的一边是右边。
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上、下位置关系是相对而言的,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孤立存在。
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说“谁在谁的上(或下)面”或者“谁的上(或下)面是谁”。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目录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2)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5)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6)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8)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 (10)第七单元找规律 (14)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和会画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 8 )块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1-9=□方法一:破十法11-9=2先算:10-9=1,再算:1+1=2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11-9=2因为:9+2=11,所以:11-9=2方法三:连减法11-9=211-1-1-1-1-1-1-1-1-1=2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12-7=5(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子分大人孩子人数8 42、按男女分男女人数 6 6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1. 数一数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
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比如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来数数。
各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
比如1面红旗,2本书,3块面包等。
但有时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量的同一种事物分成的几类或几个整体。
比如1群大雁,4个小组的学生,3袋糖果等。
2. 比多少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描述物体多或少时,不能只说谁多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1. 认识上、下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 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上面或下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3. 认识前、后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4. 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前、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前面或后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面或后面。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因此,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5. 认识左、右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要点提示:(1)在确定左右时,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当观察者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左边和右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但始终和左手、右手所在的一边保持一致。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上册)
(上册)(人教版)
知识点 梳理
内容
一、位置 二、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五、认识钟表 六、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三、认识图形
四、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单元 位置
位置
分清前后左右上下 设计路线 (从A-B的路线进行表述)
第二单元 1-5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5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认识并会读写1、2、3、4、5, 比较大小:(1)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2)从多少理解大小 2、会排名 3、理解分与合 4、加法 5、减法 6、认识0 7、0的加减
第三单元 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利用立体图形组合新的立方体
第四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法
6-10的认识和加法
1、读写6、7、8、9、10 2、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3、连加 4、连减 5、加减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 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
1、认识时针和分针 2、看图读时间 3、看时间画时针和分针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1-20各数的认识
1、借数进行进位加法 2、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谢谢您的欣赏
Hale Waihona Puke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第一单元数一数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读数、写数1.读20以内的数。
①正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 18 19 20.②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③ 2个2个的数: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无论是正数、倒数还是从指定中间数开始数都要会)。
④ 5个5个的数:0 5 10 15 20(无论是正数还是倒数都要会)。
⑤单数:1、3、5、7、9 ……⑥双数:2、4、6、8、10 ……(注: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①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10个“一”就是1个“10”,一个“十”就是10个“一”。
如: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2个“1”表示的意义不同。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
②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2位是十位。
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十。
③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3.“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观察图中的16个图形,从左数第三个和从右数第二个分别是哪个图形?这种题目需要注意方向和位置,同时要知道“几”和“第几”之间的区别。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数的认识1、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3、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0——20各数。
4、能说出个位、十位数位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初步了解进制。
5、认识符号“=”“>”“<”的含义,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二、数的运算1、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2、比较熟练地计算(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比较熟练地计算(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常见的量1、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图形的认识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五、分类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六、数学乐园1、《数学迷宫》一是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二是为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对口令》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10以内数的组成。
3、《送信游戏》让学生理解基数、序数的意义。
4、《投掷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直观地比多比少和两数相差多少,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习了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的知识点一、生活中的数1、100以内数的认识2、100以内数的读写3、100以内数的比较4、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二、加减法(一)1、整十数加减法计算2、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doc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正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2个2个的数:0, 2, 4, 6, 8, 10,12, 14,16, 1& 20(正数、倒数或从指定中间数开始数都要会) 5个5个的数:0, 5, 10, 15, 20 ((正数、倒数都要会)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
)2、两位数(1)我们生活屮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10个“一”就是1个“10”, 一个“十”就是10个“一”。
如:A : 11里冇(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2个“1”表示的意义不同B :看数字卡片(1广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出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I •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 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2里有 (1) 个十和 (2) 个一;12里有 (12) 个一14里冇 (1) 个十和 (4) 个一;14里有 (14) 个一15里有 (1) 个一 I •和 (5) 个一;15里有 (15) 个一19里冇 (1) 个十和 (9) 个一;或者说, 19里冇(19)个-20里有 (2) 个十;20里有(20)个-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全册知识要点及重难点题型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1. 数一数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
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比如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来数数。
各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
比如1面红旗,2本书,3块面包等。
但有时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量的同一种事物分成的几类或几个整体。
比如1群大雁,4个小组的学生,3袋糖果等。
2. 比多少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描述物体多或少时,不能只说谁多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1. 认识上、下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 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上面或下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3. 认识前、后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4. 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前、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前面或后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面或后面。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因此,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5. 认识左、右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要点提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知识要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数一数一、主要内容1.数出10以内的数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数数方法: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相关人或物体的数量。
2.根据情境图,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认真细致的观察、一定的数数经验和方法以及量词的使用。
例如:图中小飞机有8架,有7朵花等等3.将物体与点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或人,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第二单元比一比一、主要内容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2.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和轻重(1)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使两个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
(2)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借助简易天平,重的一方下落,轻的一方上升。
3.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多个物体比较长短、高矮、轻重时,进行简单推理和灵活的比较策略。
如:(1)比较方格图中线的长短,需要数一数(2)比较水的多少,综合考虑水面的高度和杯子的粗细水面高度相同,杯子越粗,水越多第三单元分一分一、主要内容1.体验分类的含义和好处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分类的好处是整洁、有条理。
2.按统一种标准给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分类的基本要求:分类标准要清晰,分类结果要不交叉不遗漏。
如:按照色彩分类,黄色的有……分成一类,红色的有……分成一类。
3.把一些物体按照不同标准依次分类,分类的标准要前后一贯让学生体会到,同样的物体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由于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如:一些物体既可以按照颜色分类,也可以按照形状分类。
4.题形式:动手分,说一说,连一连,圈一圈,涂一涂第四单元认位置一、主要内容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引导形成良好的语言惯,例如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XXX的上面是鸡蛋,鸡蛋在XXX的上面。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比多少】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1. 数一数
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
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比如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来数数。
各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
比如1面红旗,2本书,3块面包等。
但有时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量的同一种事物分成的几类或几个整体。
比如1群大雁,4个小组的学生,3袋糖果等。
2. 比多少
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描述物体多或少时,不能只说谁多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1. 认识上、下
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 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上面或下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3. 认识前、后
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4. 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
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前、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前面或后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面或后面。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因此,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5. 认识左、右
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要点提示:
(1)在确定左右时,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当观察者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左边和右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但始终和左手、右手所在的一边保持一致。
(2)要确定图中人物的左、右位置关系,可以把自己假设为图中人物来判断。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1. 1~5的认识
(1)含义:每个数都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数量。
(2)数序:(从前往后)1,2,3,4,5
(3)写法:根据每个数的形状,在田字格中工整地书写
2. 比较大小
当两个数相等时,用“=”连接;当两个数不相等时,用“<”或“>”连接。
3. 第几
(1)含义:表示事物的排列顺序。
(2)确定第几的方法: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这个事物的顺序就是“第几”。
4. 2~5的分分合合
(1)2的组成:
(2)3的组成:
(3)4的组成:
(4)5的组成:
5. 1~5的加减法
(1)加法的意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
(2)减法的意义: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3)计算:利用数的分与合进行计算。
6. 0的认识与加减法
(1)0的意义: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2)有关0的加减法:任何数加0都得这个数;
任何数减0都得这个数;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要点
1. 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
2. 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3. 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端是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圆的、平平的圆面。
把圆柱横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就不能滚动。
4. 球的特征:圆圆的,表面是曲面。
把球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 立体图形的拼组
(1)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可以拼组成不同的立体图形。
(2)用小的圆柱可以拼组成更大的圆柱。
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
数位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 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20 里面有2 个十,也可以说 20 里面有20 个一。
3、10 里面有1 个十,也可以说 10 里面有10 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列式计算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
减法计算。
(-)
比大小多少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
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
认时间
1、时针短,分针长。
1 时=60 分 60 分=1 时 1 刻=15 分
2、分针指着 12 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3、分针指着 6 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
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
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
仔细看分针。
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
拆大数,凑小数。
认识人民币
1 元=10 角 1 角=10 分 1 元=100 分
认识位置
头在上,脚在下,胸在前,背在后,左手按,右手写,上下楼梯靠右走,位置认清不能错!加减列竖式
数位对齐,先个(位)后十(位)。
写上加减,再算数值。
其他
1、最小的一位数是 1,最小的两位数是 10,最大的一位数是9。
2、尺子上的起点用 0 来表示。
3、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 1,再用这个数减 1,得到的结果就是它的相邻数。
-
4、求数字前面的那个数减1,求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加 1。
5、任何数加 0 都得这个数,任何数减 0 都得这个数。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了几,
和也增加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了几,和也减少几。
6、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差是 0。
7、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