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食品风味化学1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食品风味化学.PPT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4.味觉生理学(taste physiology)
主要是味蕾,其次是自由神经末梢。
产生味感的途径
呈味物质溶液——口腔内味感受体——神经感
觉系统——大脑味觉中枢——大脑综合神经中
枢系统——产生味感。
.
18
第二节 食品的滋味化学
一、概述 4.味觉生理学(taste physiology)
3.振动理论 气味特性与气味分子的振动特性有关。
.
9
第一节 概 述
三、风味化合物的分析
Introduction
1.感官分析
食品风味的感官总体评价 特征化学成分的感官评价 2.仪器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等
.
10
风味物质的仪器测定
风味仪器分析简介
• 前处理
气质联用
定性定量
前处理即风味物质的提取
• 这种刺激有时是单一性的,但是多数情 况下是复合性的。
.
7
第一节 概 述
一、引 言
3.风味的分类 风味(Flavor)、香味(Aroma)、口味(Taste)、物理 味、化学味、心理味 国别分类 中国:酸、甜、苦、咸、辣、鲜、涩 日本:酸、甜、苦、咸、辣 印度:酸、甜、苦、咸、辣、淡、涩、不正常味 欧美:酸、甜、苦、咸、辣、金属味
5.影响味觉的因素(factors of effect on taste)
温度:在10-40℃之间较敏感,在30℃时最
敏感。
温度对味觉的影响
.
22
第二节 食品的滋味化学
一、概述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几种物质的味的阈值
名称
食品风味化学食品的风味转化.最全优质PPT
想起各种食品的香气,经过热加工的食品 物时鉴定出的香味物质分别是250种和150种,正好增加了1倍。
2、类胡萝卜素:
,尤其是经过烹调和烘焙加工的食品都具 通过不同的加热方式,食品会呈现不同的香味物质,如煮马铃薯和大麦时被鉴定出的香味物质分别是125种和75种,但当烘烤这二种食
物时鉴定出的香味物质分别是250种和150种,正好增加了1倍。
时伴随着形成多种香气物质,即这个反应 3.硫胺素(VB1):
许多化学变化发生在茶的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茶的发酵和以后焙制(干燥)步骤,这是形成茶的特殊香味所必需的。
所生成的风味物质非常好闻,可以使人联 它似乎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在发酵过程中,借助于干涉酶的活性或微生物的功能来形成中间前体。
通过不同的加热方式,食品会呈现不同的香味物质,如煮马铃薯和大麦时被鉴定出的香味物质分别是125种和75种,但当烘烤这二种食
有形成这种香气的特征。所以,这个反应 醛类进一步发生硫化和氨化反应生成重要的香味化合物。 在形成“加热香气”时特别受到重视。
Maillard反应可以分为三个反应阶段 和三条主要反应路线。三个反应阶段为初级 、中级和第三阶段Maillard反应。
初级Maillard反应不引起褐变,也不产 生食品香味,其中关键的一步是Amadori重 排, Amadori重排产物是极为重要的不挥发 的香味前驱物。
第二条反应路线从烯醇式Amadori产物 在1—2位置烯醇化,并消去C—3上的羟基 而生成3-脱氧-己糖酮,然后脱水生成2-糖 醛类香味成分。
上述二条路线生成的中间产物及以后发 生的反应是相当复杂的,此过程中包括了醇 醛缩合、醛-胺聚合,以及生成诸如吡咯、 吡啶类等含氮杂环化合物,加热食品具有的 烤香、烘焙香和坚果香与此类杂环化合物有 密切关系。
2、类胡萝卜素:
,尤其是经过烹调和烘焙加工的食品都具 通过不同的加热方式,食品会呈现不同的香味物质,如煮马铃薯和大麦时被鉴定出的香味物质分别是125种和75种,但当烘烤这二种食
物时鉴定出的香味物质分别是250种和150种,正好增加了1倍。
时伴随着形成多种香气物质,即这个反应 3.硫胺素(VB1):
许多化学变化发生在茶的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茶的发酵和以后焙制(干燥)步骤,这是形成茶的特殊香味所必需的。
所生成的风味物质非常好闻,可以使人联 它似乎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在发酵过程中,借助于干涉酶的活性或微生物的功能来形成中间前体。
通过不同的加热方式,食品会呈现不同的香味物质,如煮马铃薯和大麦时被鉴定出的香味物质分别是125种和75种,但当烘烤这二种食
有形成这种香气的特征。所以,这个反应 醛类进一步发生硫化和氨化反应生成重要的香味化合物。 在形成“加热香气”时特别受到重视。
Maillard反应可以分为三个反应阶段 和三条主要反应路线。三个反应阶段为初级 、中级和第三阶段Maillard反应。
初级Maillard反应不引起褐变,也不产 生食品香味,其中关键的一步是Amadori重 排, Amadori重排产物是极为重要的不挥发 的香味前驱物。
第二条反应路线从烯醇式Amadori产物 在1—2位置烯醇化,并消去C—3上的羟基 而生成3-脱氧-己糖酮,然后脱水生成2-糖 醛类香味成分。
上述二条路线生成的中间产物及以后发 生的反应是相当复杂的,此过程中包括了醇 醛缩合、醛-胺聚合,以及生成诸如吡咯、 吡啶类等含氮杂环化合物,加热食品具有的 烤香、烘焙香和坚果香与此类杂环化合物有 密切关系。
食品风味化学味感及呈味物质一PPT课件
第26页/共46页
7/18/2021
1、某物质的味感会因另一味感物的存在而显 著加强,此现象叫作味的相乘作用。如①谷氨 酸钠(MSG)与5´-肌苷酸(5´-IMP)共用能相互增 强鲜味;②麦芽酚几乎对任何风味都能协同, 在饮料、果汁中加入麦芽酚能增强甜味。
2、有时由于几种味感物质的共存也会对人的
感觉或心理产生影响,称为味的对比作用。如
第22页/共46页
7/18/2021
(四) 时间
易溶解的物质呈味快,味感消失也快; 慢溶解的物质呈味慢,但味觉持续时间长。
第23页/共46页
7/18/2021
(五) 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味感的关系 (relationship of structure with taste)
化学上的“酸”呈酸味, 化学上的“糖”呈甜味, 化学上的“盐”呈咸味, 生物碱及重金属盐则呈苦味。
曾氏认为味感始于呈味物质与味受体的结合引起受体构象改变产生量子交换受体所处板块的振动受到激发产生特殊频率的低频振动通过其他相似板块的共振传导形成神经系所接受的信息2021384262021按照这个低频振动理论不同结构的呈味物会产生相同味感在于它们能使相同的受体板块产生相同的振动频率范围
历史上与味觉有关的故事
第31页/共46页
7/18/2021
五、味觉机理学说
1、处于探索阶段。先后有定味基和助味基理论、生物酶理论、物理吸附理论、化 学反应理论等。除酶理论证据不足以外,其它几种学说大都过于强调味觉是化学 感这一方面,因而虽各有所见,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2、定味基与助味基学说(若用近代化学键理论予以重新解释较好)认为:酸、咸、 甜、苦的定味基是指能分别形成质子键、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4类不同化学键 的结构,其他与受体结合的键合结构便通称为助味基。这种看法过于简单。
食品化学风味
5′-肌苷单磷酸( 5 ′-IMP)
5 ′-核糖核苷酸( 5 ′-GMP)
对鲜味受体还未了解,有人认为可能是 膜表面的多价金属离子
食品化学风味
28
§3风味化合物形成的途径
食品化学风味
29
一、生物合成
1、植物中脂肪氧合酶对脂肪酸的作用
– 这是经常发生的反应,如食用香菇的特征 香味物质有1—辛烯—3—醇,1—辛烯— 3—酮,2—辛烯醇等。Wuren—berger等人 实验证明亚油酸裂解途径可以如下图,能 生成1—辛烯—3—醇。
l (3)没有考虑甜味分子在空间的卷曲和折 叠效应等。
食品化学风味
15
最近为了将此理论的有效性延伸至强甜味物
质,又在这个理论中增加了第三点,即在甜
味分子中存在着一个具有适当立体结构的亲 油区(常以γ表示) ,它与味觉受体的类似 亲油区域可以相互吸引。甜味分子的亲油结 回本节 构为次甲基(—CH2—),甲基(—CH3) 或苯基(—C6H5)。强甜味分子的几何形状使 其所有的活性单元(AH,B和“γ”)都能与受 体接触,形成一个三角形构象,见图:
食品化学风味
18
根据这种设想,在特定的受体部分中AH/B单 元的取向决定分子的甜味与苦味,而这些特 定的受体部位则位于受体腔的平坦底部。有 些受体部位的取向只适合苦味分子,当分子 能与这样的受体部分相匹配时,它产生苦味 回本节 感,而那些能与甜味部位相匹配的分子产生 甜味感。如果一个分子的几何形状使它能按 上述两种方向取向,就能产生苦或甜感。这 种模式对氨基酸似乎特别适合,D型氨基酸 是甜的,L型则是苦的。由于甜味受体的疏 水部位(即γ点)的亲油性是无方向性的, 它既可以参与产生甜味,也可参与产生苦味。
食品化学风味
食品风味化学ppt
17
三、苦味(Bittertaste) 和苦味物质
1.苦味机理
苦味物质的化学结构多种多样,生物碱类化合物 一般多具有苦味,其中奎宁是典型的苦味代表物。 苦味化合物与味觉感受器的位点之间的作用类似于 甜味化合物,不过苦味化合物分子中的质子给体 (DH)一般是-OH、-COHCOCH3、-CHCO2CH3, 而质子受体(A)为CHO、-COOH、-COOCH3, 并且DH和A之间距离只有0.15nm.
11
Shallenberger的学说解释不了同样具有AHB结构的化合物为什么甜味强度相差许多倍的 原因,因而后来Kier等对AH-B学说进行了补 充,他们认为在强甜味化合物中还具有第三个 性征,即具有一个适当亲脂区域γ,γ通常是 CH2CH3或C6H5等,γ可以增强甜度。补充后的 学说称为AH-B-γ学说。
18
苦味物质的化学结构多种多样,一般都含有下 列任何一种原子团:-NO2、≡ N、-SH、-S-、 S-S-、-SO3H、=C=S、无机盐类:Ca2+、M g2+、NH4+、生物碱、黄酮类、单宁类、蛋白质水 解产生的苦肽、盐类、胆汗、脲类、蛇麻子等都是 苦味物质。
2
1 食品的滋味与呈味物质 2 食品的香气与呈香物质
3
1.食品滋味与呈味物质
一、食品滋味的形成
1.味觉的生理学 食品中的味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由于食品中可溶
性成分溶于唾液或食品的溶液刺激舌表面的过大脑的分 析产生味觉。
4
味蕾 ①味蕾是一种微结构,具有味孔,并与味觉神经 相通。正常成人口腔中约有9千个味蕾,主要在 舌头表面的乳头中,另有一个部分在上颚、咽喉、 会咽等部位。它的味孔与口腔相通。 ② 数目:成人约有九千多个味蕾。大部分布在 舌头表面的味乳头中;少部分颁布在软颚、咽喉 和会咽处。
三、苦味(Bittertaste) 和苦味物质
1.苦味机理
苦味物质的化学结构多种多样,生物碱类化合物 一般多具有苦味,其中奎宁是典型的苦味代表物。 苦味化合物与味觉感受器的位点之间的作用类似于 甜味化合物,不过苦味化合物分子中的质子给体 (DH)一般是-OH、-COHCOCH3、-CHCO2CH3, 而质子受体(A)为CHO、-COOH、-COOCH3, 并且DH和A之间距离只有0.15nm.
11
Shallenberger的学说解释不了同样具有AHB结构的化合物为什么甜味强度相差许多倍的 原因,因而后来Kier等对AH-B学说进行了补 充,他们认为在强甜味化合物中还具有第三个 性征,即具有一个适当亲脂区域γ,γ通常是 CH2CH3或C6H5等,γ可以增强甜度。补充后的 学说称为AH-B-γ学说。
18
苦味物质的化学结构多种多样,一般都含有下 列任何一种原子团:-NO2、≡ N、-SH、-S-、 S-S-、-SO3H、=C=S、无机盐类:Ca2+、M g2+、NH4+、生物碱、黄酮类、单宁类、蛋白质水 解产生的苦肽、盐类、胆汗、脲类、蛇麻子等都是 苦味物质。
2
1 食品的滋味与呈味物质 2 食品的香气与呈香物质
3
1.食品滋味与呈味物质
一、食品滋味的形成
1.味觉的生理学 食品中的味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由于食品中可溶
性成分溶于唾液或食品的溶液刺激舌表面的过大脑的分 析产生味觉。
4
味蕾 ①味蕾是一种微结构,具有味孔,并与味觉神经 相通。正常成人口腔中约有9千个味蕾,主要在 舌头表面的乳头中,另有一个部分在上颚、咽喉、 会咽等部位。它的味孔与口腔相通。 ② 数目:成人约有九千多个味蕾。大部分布在 舌头表面的味乳头中;少部分颁布在软颚、咽喉 和会咽处。
食品化学-食品风味物质PPT参考课件
品 酶
吡嗪
氨基酸
化
酒类
学
酯、醇
糖、氨基酸
反
硫化物、醇、
应 酱、酱油
酸、酯
糖、脂肪
氨基酸
21
第三节 食品的颜色
色素
眼睛能看到的 有色物质
本来无色,在 加工过程中呈 现颜色的物质
22
食品中天然色素的种类
天然色素
吡咯色素
血红素 叶绿素
多烯色素
胡萝卜素 叶黄素
酚类色素
茶多酚
32
花青素
性质不稳定
光、热 氧、酶 金属盐
褐色 褪色 灰紫色
羟
羟
颜色与结构有关 基
基
少
多
颜色随pH值改变
33
花黄素 鞣质
• 黄酮类衍生物,呈微黄色
•碱
鲜黄色
• 金属
蓝绿色
• 具有涩味,一般无色
• 氧、金属
黑褐色
• 生物碱、蛋白质、重金属 沉淀
34
本章需掌握的内容
风味、风味物质、味感、基本味感、淀粉 糖浆、果葡糖浆、嗅感、天然色素的概念
模块四 食品风味化学
1
第一节 概述
食品的功 能
营养保健
六大营养素 功能性成分
感官刺激
颜色、香气 味道、形状
2
视觉(色、形状等) 嗅觉(香、臭等) 味觉(甜、酸、咸等) 触觉(硬、粘、热等)
风味
3
一、风味及风味物质
风味是指食品在摄入前、后刺激人的 所有感官而产生的各种感觉的综合效 应
风味物质指能体现食品风味的化合物
O2 △
高铁血红素
(Fe2+,红色)
(Fe3+,褐色)
吡嗪
氨基酸
化
酒类
学
酯、醇
糖、氨基酸
反
硫化物、醇、
应 酱、酱油
酸、酯
糖、脂肪
氨基酸
21
第三节 食品的颜色
色素
眼睛能看到的 有色物质
本来无色,在 加工过程中呈 现颜色的物质
22
食品中天然色素的种类
天然色素
吡咯色素
血红素 叶绿素
多烯色素
胡萝卜素 叶黄素
酚类色素
茶多酚
32
花青素
性质不稳定
光、热 氧、酶 金属盐
褐色 褪色 灰紫色
羟
羟
颜色与结构有关 基
基
少
多
颜色随pH值改变
33
花黄素 鞣质
• 黄酮类衍生物,呈微黄色
•碱
鲜黄色
• 金属
蓝绿色
• 具有涩味,一般无色
• 氧、金属
黑褐色
• 生物碱、蛋白质、重金属 沉淀
34
本章需掌握的内容
风味、风味物质、味感、基本味感、淀粉 糖浆、果葡糖浆、嗅感、天然色素的概念
模块四 食品风味化学
1
第一节 概述
食品的功 能
营养保健
六大营养素 功能性成分
感官刺激
颜色、香气 味道、形状
2
视觉(色、形状等) 嗅觉(香、臭等) 味觉(甜、酸、咸等) 触觉(硬、粘、热等)
风味
3
一、风味及风味物质
风味是指食品在摄入前、后刺激人的 所有感官而产生的各种感觉的综合效 应
风味物质指能体现食品风味的化合物
O2 △
高铁血红素
(Fe2+,红色)
(Fe3+,褐色)
[课件]食品风味化学-第一章PPT
• 绿色食品(green food) 、无公 害食品(harmless effects food):
绿色食品是指经国家专门机构认定、 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 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的通称;绿 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
我国对绿色食品的规定: • 产品及原料产地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食 品中不能含有对身体有含的物质。 • 原料作物的栽培管理必须执行农业部颁发 的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规定; 灌溉水符合水质标准;家畜家禽的饲养必 须符合国家标准局颁布的饲料标准。 • 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 必须符合我国食品卫生法要求,最终产品 经食品检测机构依据绿色食品有关标准检 测合格。
⑶、食品或其原料有固体、液体、 胶体或多相混合物,任何一种 提取或分离方法,几乎不可能 获得与天然风味相同的风味物 质。 ⑷、不论是天然食物或加工食品, 它的风味成分很难保持恒定。
首先要了解风味物质的成分 和组成,即要对风味物质进行 成份分析,结合感官评定加以 研究分析。
其方法总程序如图所示:
含 有 风 味 食 品 样 品 遇 氮 气 或 真 空 分 离 风 味 成 分 用 溶 剂 吸 收 萃 取 风 味 成 分 蒸 馏 浓 缩 风 味 成 分 气 相 色 谱 ( G C ) 分 级 分 离 气 相 色 谱 ( G C ) 再 分 级 分 离 仪 器 分 析 ( G C - M S , I R , N M R ) 加 上 感 官 鉴 定 鉴 定 风 味 成 分 有 机 合 成 或 生 物 合 成 合 成 风 味 成 分
• 味觉(Taste):
食品中的可溶性成分溶于唾液 或食品的溶液刺激舌表的味蕾, 再经过味神经纤维达到大脑味觉 中枢,使人感知甜、酸、咸和苦 等,这就是风味中的“味觉”。
风味化学食品化学优秀课件
O
-十一内酯(桃香)
-壬内酯(椰子香)
➢酸:低级脂肪酸有刺鼻的气味.
2. 芳香族化合物:
此类化合物多有芳香气味。
CHO
CHO
CH=CHCHO
H3CO-
苯甲醛
OH
桂皮醛
(杏仁香气)香草醛(香草香气)(肉桂香气)
OCH3
OH
CH=CHCH3 茴香脑
CH2CH=CH2 丁香酚
(茴香香气)
( 丁香香气)
醚类及酚醚多有香辛料香气。
➢ 既具有水溶性(才能透过嗅觉感受器的粘 膜 层),又具有脂溶性(才能通过感受细胞 的脂膜);
➢ 分子量在26~300之间,分子量太小,脂溶 性不好,太大则挥发性不好。
任何一种食品的香气都并非由一种呈香 物质单独产生,而是多种呈香物质的综合 反映。对香气贡献大的物质,被称为“头 香物”。
呈香与否还与呈香物的含量有关。
动物的鼻腔中有嗅觉感受器,其中的嗅 细胞发生直接感受。嗅细胞的表面为水样的 分泌液的分子依极性按一定方向排列,当挥 发性物质分子吸附到嗅细胞表面后就使表面 的部分电荷发生改变,产生电流,使神经末 梢接受刺激而兴奋,传递到大脑的嗅区。
二 气味分类
基本气味与代表性化合物
基本气味
代表化合物
薄荷香 薄荷醇、环己酮、叔丁基甲醇
食品中香气形成的途径大体分为:生物合 成、酶直接作用、酶间接作用、加热分解、 微生物作用等。
一.生物合成:
➢
直接由生物体合成形成的香气成分,
如:萜类,酯类。人工催熟的水果的香气不
如自然成熟的水果香。
➢ 由脂肪酸经脂肪氧合酶酶促生物合成的挥发物 具有独特的芳香。
➢ 作为前体物的脂肪酸多为亚油酸和亚麻酸,产 物为C6和C9的醇、醛类以及由C6、C9脂肪酸所生成 的酯。
-十一内酯(桃香)
-壬内酯(椰子香)
➢酸:低级脂肪酸有刺鼻的气味.
2. 芳香族化合物:
此类化合物多有芳香气味。
CHO
CHO
CH=CHCHO
H3CO-
苯甲醛
OH
桂皮醛
(杏仁香气)香草醛(香草香气)(肉桂香气)
OCH3
OH
CH=CHCH3 茴香脑
CH2CH=CH2 丁香酚
(茴香香气)
( 丁香香气)
醚类及酚醚多有香辛料香气。
➢ 既具有水溶性(才能透过嗅觉感受器的粘 膜 层),又具有脂溶性(才能通过感受细胞 的脂膜);
➢ 分子量在26~300之间,分子量太小,脂溶 性不好,太大则挥发性不好。
任何一种食品的香气都并非由一种呈香 物质单独产生,而是多种呈香物质的综合 反映。对香气贡献大的物质,被称为“头 香物”。
呈香与否还与呈香物的含量有关。
动物的鼻腔中有嗅觉感受器,其中的嗅 细胞发生直接感受。嗅细胞的表面为水样的 分泌液的分子依极性按一定方向排列,当挥 发性物质分子吸附到嗅细胞表面后就使表面 的部分电荷发生改变,产生电流,使神经末 梢接受刺激而兴奋,传递到大脑的嗅区。
二 气味分类
基本气味与代表性化合物
基本气味
代表化合物
薄荷香 薄荷醇、环己酮、叔丁基甲醇
食品中香气形成的途径大体分为:生物合 成、酶直接作用、酶间接作用、加热分解、 微生物作用等。
一.生物合成:
➢
直接由生物体合成形成的香气成分,
如:萜类,酯类。人工催熟的水果的香气不
如自然成熟的水果香。
➢ 由脂肪酸经脂肪氧合酶酶促生物合成的挥发物 具有独特的芳香。
➢ 作为前体物的脂肪酸多为亚油酸和亚麻酸,产 物为C6和C9的醇、醛类以及由C6、C9脂肪酸所生成 的酯。
《食品风味化学》课件
风味物质的相互作用影响因素:研究影响风味物质相互作用的因素,如温度、pH值、离 子强度等
风味物质的相互作用应用:研究风味物质相互作用在食品加工、贮藏、风味改良等方面的 应用
风味物质的提 取和分离技术
风味物质的合 成和修饰技术
风味物质的检 测和分析技术
风味物质的应 用领域:食品 添加剂、调味 品、食品加工
食品保鲜:使用抗氧化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延长食品保质期 防腐剂:使用防腐剂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 抗氧化剂:使用抗氧化剂可以防止食品氧化,保持食品新鲜度 食品包装:使用食品包装可以防止食品受潮、受热、受污染,延长食品保质期
食品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特性 食品风味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 食品风味物质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食品风味物质的安全性和法规要求
生物合成:通过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产生 化学合成: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如化学合成香精、香料等 物理转化:通过物理方法如加热、冷却、干燥等改变食品的风味 酶催化反应: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使食品中的风味物质发生变化
水溶性化合物:如糖类、氨 基酸等,具有甜味和鲜味
非挥发性化合物:如氨基酸、 糖类等,具有持久的香气
等
局限性:需要样品 具有一定浓度的核 磁共振活性,对某 些样品不适用
调味品种类:包括盐、糖、醋、酱油、辣椒等 调味品生产工艺:包括发酵、提取、混合等 调味品品质控制:包括原料选择、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测等 调味品包装与储存:包括包装材料选择、包装方式、储存条件等
香精香料的定义和分类 香精香料的生产工艺 香精香料的应用领域 香精香料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
感官评价:通过品尝和嗅觉来评价 食品的风味
原理:利用不同溶剂对不同风味物质的溶解度差异进行提取 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缺点:提取效率较低,可能存在溶剂残留 应用:常用于提取咖啡、茶叶、香料等食品的风味物质
风味物质的相互作用应用:研究风味物质相互作用在食品加工、贮藏、风味改良等方面的 应用
风味物质的提 取和分离技术
风味物质的合 成和修饰技术
风味物质的检 测和分析技术
风味物质的应 用领域:食品 添加剂、调味 品、食品加工
食品保鲜:使用抗氧化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延长食品保质期 防腐剂:使用防腐剂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 抗氧化剂:使用抗氧化剂可以防止食品氧化,保持食品新鲜度 食品包装:使用食品包装可以防止食品受潮、受热、受污染,延长食品保质期
食品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特性 食品风味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 食品风味物质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食品风味物质的安全性和法规要求
生物合成:通过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产生 化学合成: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如化学合成香精、香料等 物理转化:通过物理方法如加热、冷却、干燥等改变食品的风味 酶催化反应: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使食品中的风味物质发生变化
水溶性化合物:如糖类、氨 基酸等,具有甜味和鲜味
非挥发性化合物:如氨基酸、 糖类等,具有持久的香气
等
局限性:需要样品 具有一定浓度的核 磁共振活性,对某 些样品不适用
调味品种类:包括盐、糖、醋、酱油、辣椒等 调味品生产工艺:包括发酵、提取、混合等 调味品品质控制:包括原料选择、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测等 调味品包装与储存:包括包装材料选择、包装方式、储存条件等
香精香料的定义和分类 香精香料的生产工艺 香精香料的应用领域 香精香料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
感官评价:通过品尝和嗅觉来评价 食品的风味
原理:利用不同溶剂对不同风味物质的溶解度差异进行提取 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缺点:提取效率较低,可能存在溶剂残留 应用:常用于提取咖啡、茶叶、香料等食品的风味物质
《风味化学》PPT课件
《风味化学》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章提要
根本味的呈味机理;几类呈味物质及其在食 品加工中的应用。
9.1 概述
1 原味 酸、甜、苦、咸 2 呈滋味物质的特点 多为不挥发物 能溶于水 阈值比呈气味物质高得多
3 味觉生理学
舌頭上有許多的乳突〔papillae〕,如下圖a,其 可分為四種:
A. filiform papillae:成錐狀,分布於舌頭的 全面,是造成舌頭粗糙外表的主因。
5 物质的化学构造与味感的关系 化学上的“酸〞呈酸味 化学上的“糖〞呈甜味 化学上的“盐〞呈咸味 生物碱及金属盐那么呈苦味
9.2 甜味与甜味物质
1 呈甜机理
Shallenberger的AH/B理论
风味单位是由共价结合的氢键键合质子和位 置距离质子3A的电负性轨道产生的结合
化合物分子中有相邻的电负性原子是产生 甜味的必须条件
无苦味,无发泡性,溶解性好
〔4〕其它甜味剂 甜蜜素 甜味素〔阿斯巴甜,
二肽衍生物〕 二氢查尔酮衍生物 糖精 三氯蔗糖
9.3 苦味物质
1 呈苦机理
大多数苦味物质具有与甜味物质同样的 AH/B模型及疏水基团
受体部位的AH/B单元取向决定了分子甜味 和苦味
沙氏理论认为苦味来自呈味分子的疏水基, AH与B的距离近,可形成分子内氢键,使 整个分子疏水性增强,这种疏水性是与脂 膜中多烯磷酸酯的苦味受体结合的必要条 件
长链脂肪酸或长链烷基磺酸钠中阴离子产 生的肥皂味可完全掩蔽阳离子的味道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章提要
根本味的呈味机理;几类呈味物质及其在食 品加工中的应用。
9.1 概述
1 原味 酸、甜、苦、咸 2 呈滋味物质的特点 多为不挥发物 能溶于水 阈值比呈气味物质高得多
3 味觉生理学
舌頭上有許多的乳突〔papillae〕,如下圖a,其 可分為四種:
A. filiform papillae:成錐狀,分布於舌頭的 全面,是造成舌頭粗糙外表的主因。
5 物质的化学构造与味感的关系 化学上的“酸〞呈酸味 化学上的“糖〞呈甜味 化学上的“盐〞呈咸味 生物碱及金属盐那么呈苦味
9.2 甜味与甜味物质
1 呈甜机理
Shallenberger的AH/B理论
风味单位是由共价结合的氢键键合质子和位 置距离质子3A的电负性轨道产生的结合
化合物分子中有相邻的电负性原子是产生 甜味的必须条件
无苦味,无发泡性,溶解性好
〔4〕其它甜味剂 甜蜜素 甜味素〔阿斯巴甜,
二肽衍生物〕 二氢查尔酮衍生物 糖精 三氯蔗糖
9.3 苦味物质
1 呈苦机理
大多数苦味物质具有与甜味物质同样的 AH/B模型及疏水基团
受体部位的AH/B单元取向决定了分子甜味 和苦味
沙氏理论认为苦味来自呈味分子的疏水基, AH与B的距离近,可形成分子内氢键,使 整个分子疏水性增强,这种疏水性是与脂 膜中多烯磷酸酯的苦味受体结合的必要条 件
长链脂肪酸或长链烷基磺酸钠中阴离子产 生的肥皂味可完全掩蔽阳离子的味道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味与舌的部位关系 :
口腔内的味感受体主要是味蕾,其次是自 由神经末梢。味蕾是分布在口腔黏膜中极其 活跃的结构之一。人的味蕾数目随着年龄的 增长而减少,对味的敏感性也随之降低,即 味觉衰退。 成人对甜味的阈值为1.23%,儿童为0.68 %。 年龄到50岁敏感性显著下降,对不同的味 敏感衰退有差异,对酸味的敏感性衰退不明 显;甜味降低50 %,苦味30 %,咸味仅有 25 %。
A:咸味
C:苦味
B:甜味
D:酸味
图
味觉的四面体
三、味觉生理学
☆ ☆ ☆
1、味与舌的部位关系 2、味与温度的关系 3、味的各种现象
首先是食品中可溶性成分溶于唾液 或食品的溶液刺激口腔内的味感受体, 由舌头上的味蕾感受,味蕾中的味觉 细胞与感觉神经网相连,神经感觉系 统会把味蕾感受到的味觉信息传递到 大脑的味觉中枢;同时,其他神经把 舌头感受到的温度、质地等信息以及 食物发出的气味通知大脑,大脑收到 这些信息后,经过综合判断、分析才 能知道是什么滋味。
二、化学味觉
味觉
化学味觉
嗅觉 化学物质作用于味觉的感觉器官而 引起的味觉和嗅觉称为化学味觉。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化学味觉又分 为甜、酸、苦、咸四种基本味觉 。
日 本 中 国 印 度 哈勒 林纳可可 海宁
咸、酸、甜、苦、鲜 咸、酸、甜、苦、辣 咸、酸、甜、苦、辣、淡、涩、 不正常味。 甜、苦、酸、烈性味、发酸味、 香味、咸、尿味、酒精味、呕吐 味。 甜、香、油味、粘液味、咸、收 敛味、苦、酸、滋润味、干缩味。 甜、酸、苦、咸
阈 值 甜味, 卫矛醇 17 35 42
阈 值 酸味
温度
17
阈 值
35
42
温度
阈 值
奎宁,苦味
咸味, 氯化钠
温度 17 35 37 42
15 20 25 30 35
温度
从图上可以看出,不同的味 觉受温度影响的程度也不相同, 其中对甜味的影响最大,对酸 味影响最小。 食品的美味以味感为基础, 味感与食品的温度密切相关。
不同的味觉物质在味蕾上 有不同的结合部位,尤其是 甜味、苦味和鲜味物质,其 分子结构有严格的空间专一 性要求。这反映在舌头上的 不同部 端)对甜味最敏 感;舌尖和边缘 对咸味最敏感; 靠腮两边对酸味 最敏感;而舌根 部位则对苦味最 敏感。但不是绝 对的,会因人而 异。
• 辣味仅是刺激口腔黏膜、鼻腔 黏膜、皮肤和三叉神经而引起 的一种痛觉。 • 涩味则是口腔蛋白质受到刺激 而凝固时所产生的一种收敛的 感觉。
颜色有红、黄、蓝三种原色,只要 具备这三种原色,一切色彩都可以调 配出来。味觉也有四种原味的假设, 即:甜、酸、咸、苦是四种基本味觉。 因此,德国人海宁提出了所有味觉都 可以用空间任意一点的位置来说明的 “味觉四面体”学说。 他认为:一切其它的滋味都可由这 四种基本味掺合而成。
愉 快 感 觉 不 愉 快 感 觉
甜味 浓度 酸味 咸味 苦味
2、味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对味觉有影响,所以相同数 量的同一种物质往往因温度不同其 阈值也有差别。实验表明,最能刺 激味觉的温度在10~40℃之间,其 中以30℃时为最敏锐,低于10℃或 高于 50℃各种味觉都会大多变得迟 钝。甜味在50℃以上时,感觉会显 著的迟钝。
各种物质的呈味阈值 名 称 味 道 阈值(mol/L) 蔗糖 食盐 盐酸 硫酸奎宁 甜味 咸味 酸味 苦味 0.03 0.01 0.09 0.00008
★ 浓度对味的影响: 味觉物质在适当浓度时通常会使人 有愉快感,而不适当的浓度则会使人 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即浓度对不同味感 的影响很大。例如任何浓度的甜味物 质都会给人带来愉快感;单纯的苦味 物质差不多在任何浓度都带来不愉快 的感觉;而酸味和咸味物质在低浓度 时有愉快感,高浓度时则产生令人不 愉快感。
7苦味 6鲜味
4酸味
5酸味
2咸味 3咸味 1甜味
味觉从刺激味蕾开始到感受到滋味,仅需 1.5~4.0毫秒,比人的视觉(13~45毫秒)、 听觉(12.7~21.5毫秒)或触觉(2.4~8.9毫 秒)都快的多。 从人对四种基本味觉的感觉速度来看,以咸 味的感觉最快,苦味的感觉最慢。所以一般当 食品中带有苦味时总是在最后才觉察到。但从 人对味的敏感性来看,人们对苦味物质的敏感 性往往比其他味觉物质更大,更易被觉察到。 这涉及到味感强度问题,即衡量味的敏感性的 标准——阈值,指能感受到该物质的最低浓度 ( mol/L)。
第二章 食品的滋味
• •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味觉 咸味及咸味调味剂 甜味和甜味调味剂 酸味及酸味剂 鲜味及鲜味剂 苦味 辣味、涩味及其它味
第一节
• •
•
味觉
一、味的概念及分类 二、化学味觉
三、味觉生理学
一、味的概念及分类
味:是指食品进口 后人的感觉。 通常说能用鼻嗅 到的为香气,在 口内咀嚼时能感 受到的为香味。 心理 味觉 物理 味觉
化学 味觉
形态、色泽和光 泽等
软硬度、粘度、 冷热、咀嚼感、 口感等 酸味、甜味、苦 味、咸味等
味觉的分类
食品的质构(Texture)
机械 特性 具有硬度、凝结性、弹性、附着性 以及组合了这些特性后第二次感觉 的脆性、咀嚼性和胶性。
几何 特性 触觉 特性
是与构成食品颗粒大小、形态和微 粒排列方向有关的性质。 脂肪和含水量的问题。
*变味(调)现象:先摄取的食物的味对
后摄入食物的味带来持续影响,造成 质的变化的现象叫变味现象。 *味的消杀现象:由于某一个味的存在使 另一个味明显减弱的现象较为叫味的 消杀现象。 *味的疲劳作用:当较长时间受到某味觉 物的刺激后,再吃相同的味觉物质时, 往往会感到味感强度下降,这种现象 称为味的疲劳作用。味的疲劳现象涉 及心理因素。
★ 溶解度对味的影响:
呈味物质只有溶解后才能刺激 味蕾。因此,味的强度还与其水 溶性有关。呈味物质其溶解度大 小及溶解速度快慢,也会使味觉 产生的时间有快有慢,维持时间 有长有短。
3、味的各种现象 *对比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呈味 物质适当调配,使其中一种呈味物 质的原味得以改变,称为味觉的对 比现象。 *相乘作用:两种有相同味觉的物质 共同作用,其味感觉强度超过其两 者分别作用时的相加,而是相乘的 效果。这种现象叫味觉相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