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学2010年未就业毕业生专题调研报告-批注版
2010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doc
2010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1、高学历,却敲不开企业的大门本科生遍地都是,硕士生也没那么稀罕,博士都扩招了,所谓的高学历还能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吗?不看学历看能力,学历只不过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很久以前人们这样说。
时过境迁,曾经被人们看好的高学历在今天似乎怎么也敲不开企业的大门。
研究生白送都没人要根据麦可思对考研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34%的人选择考研的理由是就业前景好,在众多考研理由中位居榜首。
然而,研究生的就业前景真如学子们想像中那么好吗?在论坛上,有一位网友发表了我是研究生,白送都没人要的帖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其他网友的共鸣。
在各大媒体不时爆出研究生找工作屡吃闭门羹的事件,学子这边手持高学历期盼企业能够多看自己一眼,企业那边挑挑拣拣到头来还是弃之门外。
就学历来讲,研究生在求职中处于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位置。
同样在论坛上,一位HR这样说:我们公司只有研发部门才招研究生,其他的岗位还真是没有这个必要;如果要读研究生,那就读到博士,这样出来才会有销路。
选择考研,学子们本想以此为就业拓宽道路,期待获得可以给自己增重的学历砝码。
然而,当他们走出象牙塔再次面临就业的时候,却发现学历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已大大缩水。
招聘洗碗工,要求本科学历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要招聘一名高学历的洗碗工,其条件之高被网友怒称这是对国家学历的藐视!虽然在舆论的压力之下,招聘方修改了苛刻的招聘条件,丰富了工作内容,可被伤自尊的网友还是穷追不舍。
相比之下,有些网友则显得淡定自如,51job论坛网友时间换空间回帖说:听到这样的消息,15年前愤怒,10年前麻木,5年前呵呵一笑!另有网友则在高唱你伤害了我,我一笑而过,你要求贪婪我只能懦弱。
这一事件,不仅直射学子就业难,同时也使学历贬值的问题凸现出来!学历贬值,大学真的无用?当所有看似残酷的事实集中呈现我们眼前时,人们很容易草率的得出结论,读完大学,有了学历依然很难找到工作。
学历贬值、大学无用论便在学子们的脑海中应运而生。
2010《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的 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的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就业蓝皮书)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已由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于2010 2010年 日起正式对外发布。 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于2010年6月2日起正式对外发布。 该报告是基于麦可思2010年初完成的2009 2010年初完成的2009届 该报告是基于麦可思2010年初完成的2009届大学生毕业 半年后的抽样跟踪调查撰写,抽样达到约50万人, 50万人 半年后的抽样跟踪调查撰写,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 问卷24.5万份,有效问卷22万份, 24.5万份 22万份 问卷24.5万份,有效问卷22万份,主要内容包括就业与 月薪,去向分布,失业与预警分析,工作能力、 月薪,去向分布,失业与预警分析,工作能力、核心知 职业任务,求职分析,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 识、职业任务,求职分析,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专 升本,高考志愿填报,满足度分析,就业弱势群体分析, 升本,高考志愿填报,满足度分析,就业弱势群体分析, 振兴产业对应的专业分析。 振兴产业对应的专业分析。这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 查、借助于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来研究高等 教育的全新报告,也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评价系统。 教育的全新报告,也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评价系统。
www.1ppt.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
LOGO
蓝皮书指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 蓝皮书指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 约为86.6% 86.6%, 2008届高 个百分点,但仍比2007 届高1 约为86.6%,比2008届高1个百分点,但仍比2007 届低0.9个百分点。 0.9个百分点 届低0.9个百分点。 其中, 211”院校 院校( 其中,“211 院校(我国重点建设的百余所高等 学校和重点学科) 学校和重点学科)毕业生就业和正在国内外读研 的约为91.2% 91.2%, 211”本科院校毕业生约为 的约为91.2%,非“211 本科院校毕业生约为 87.4%,高职高专院校约为85.2% 85.2%。 87.4%,高职高专院校约为85.2%。
未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未就业情况调研报告未就业情况调研报告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前的未就业情况并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我们以一些大学生和毕业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和信息。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未就业率在年轻人中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大约有45%的受访者是未就业的,其中有34%的人是大学毕业生,11%的人是在大学期间辍学或未能完成学业的。
剩余的55%的人是已经就业的。
进一步分析未就业者的原因,我们发现以下几个主要的原因。
首先是技能匹配度不足。
很多受访者表示自己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了就业困难。
第二是经验不足。
毕业生通常缺乏实践经验,而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许多岗位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三是就业机会不足。
尽管国家对就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就业市场仍然相对匮乏,岗位的供需失衡现象比较严重。
除了这些主要原因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是个人素质问题。
调查中有些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差,这对找到合适的工作造成了困难。
其次是社会对待未就业者的态度问题。
有部分受访者在调查中表示,他们遭受了就业歧视和压力,这导致他们更加没有信心去找工作。
最后,还有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缺乏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支持,这使他们在职业选择上感到困惑和无助。
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政府、学校和个人都有责任和作用。
政府应该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控和调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个人同时也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总结来看,未就业情况严重影响了年轻人的生活和未来发展。
政府、学校和个人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充满信心地迎接就业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毕业生未就业情况调查问卷.docx
毕业生未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博士生)亲爱的同学,您好!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为深入了解未就业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就业意向,为学校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以便更好地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特开展此次调查活动。
本调查问卷共有45道题目,大约占用您10分钟时间,谢谢合作!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中科院研究生院就业指导中心[ 填写说明 ] :本问卷共一页,请选择相应的选项。
如无特殊说明,每个问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 、你的性别: ( 请在相应的框中选中) :男女2 、你的年龄段:18 岁以下18-21岁22-24岁25-29岁30 岁以上3 、您的政治面貌:共青团员中共党员民主党派群众4 、您就读学校所在省/ 市北京江苏上海河南湖北广东辽宁陕西四川5 、您所学的专业名称是:所属学科类别为理学类工学类经营类法律类文史哲教育类外语类医学类农学类其它6 、您的毕业学历:高职 / 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7 、您的生源地(省份)8 、入学前您的家庭户籍所在地为: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或县城乡镇/农村9 、您家庭人口数(指生活费收支在一起的家庭成员):人10 、您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除您之外,兄弟姐妹共人, 在校就读共人)11 、请估计您的家庭2009年全年总收入(含奖金补贴等)为:万元12 、上述家庭经济状况在您当地的水平属于: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13 、您父母的文化程度: 父亲;母亲(请将编号填在横线上)1.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2 .小学3 .初中 4 .高中5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6. 大专7. 本科8 .研究生14 、您父亲的职业:;您母亲的职业:(请将编号填在横线上)1.行政管理人员(处级或县乡科级以上干部) 2 .企业管理工作(如经理、董事等)3.专业技术人员(如律师、医生、教师等) 4. 技术辅助人员(如技术员、护士等)5.一般管理人员及办事人员(包括行政人员,无专业职称的管理人员、无职称的公务员和其他办事人员)6.人员私营企业主11.家庭主妇7. 个体户8.农(林、渔、牧)民9 .退休人员10.无业、失业、下岗、内退12.工人(包括生产一线工人、运输工人, 餐饮、销售、保安、售票、维修等服务人员,含进城务工人员)13.其他,请注明:15 、您目前未就业的主要原因:准备来年继续升学出国未成行,准备继续申请出国目前没有接收单位有单位接收,但薪酬待遇不满意有单位接收,但不能落实户口问题有单位接收,但专业不对口有单位接收 , 但地点不满意因其他原因暂无就业打算16 、您最频繁使用的求职渠道:(将编码填写在横线上):第一;第二;第三1 .网申 2. 参加校园招聘会 3. 参加社会招聘会 4. 亲朋好友、老师推荐 5. 其他17 、您认为下列哪些因素是造成您未能顺利就业的主要原因?1.专业不对口 A 非常同意B 比较同意 C 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2.专业面太窄 A 非常同意B 比较同意 C 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3.学校教育内容与实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脱节 A 非常同意 B 比较同意 C 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4.学历层次不高 A 非常同意 B 比较同意 C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5.外语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 A 非常同意 B 比较同意 C 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6.计算机应用能力差 A 非常同意 B 比较同意 C 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7.专业领域的实践动手能力薄弱 A 非常同意 B 比较同意 C 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8.缺乏相关工作经验 / 实习经历 A 非常同意 B 比较同意 C 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9.人际沟通能力差 A 非常同意 B 比较同意 C 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10.缺乏相关职业技能证书 A 非常同意 B 比较同意 C 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11.求职能力不足 A 非常同意B 比较同意 C 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12.缺乏社会关系 A 非常同意B 比较同意 C 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13.形象气质欠佳 A 非常同意B 比较同意 C 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14. 户籍问题引起的不公平竞争 A 非常同意 B 比较同意 C 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15.性别歧视 A 非常同意B 比较同意 C 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16.求职的经济成本(包括本地及异地交通、通讯费、服装费、材料等等)太高A非常同意B 比较同意 C 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17. 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不愿将就(或者仍在等待更好的机会) A 非常同意 B 比较同意 C 不太同意 D 非常不同意18 、为了找到满意的工作,您认为您最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1.专业相关知识能力 A 需要 B 比较需要 C 不太需要 D 不需要2.专业相关的操作动手能力 A 需要 B 比较需要 C 不太需要 D不需要3.沟通表达能力 A 需要 B 比较需要 C 不太需要 D 不需要4.团队协作能力 A 需要 B 比较需要 C 不太需要 D 不需要5.社会活动能力 A 需要 B 比较需要 C 不太需要 D 不需要6. 职业转换、职业适应能力 A 需要 B 比较需要 C 不太需要 D 不需要7.创新能力 A 需要 B 比较需要 C 不太需要 D 不需要8.独立学习能力 A 需要 B 比较需要 C 不太需要 D 不需要9.综合分析能力 A 需要 B 比较需要 C 不太需要 D 不需要10.创业能力 A 需要 B 比较需要 C 不太需要 D 不需要11. 对职业发展前景和行业特点的了解 A 需要 B 比较需要 C 不太需要 D 不需要12.求职策略与技巧 A 需要 B 比较需要 C 不太需要 D 不需要13.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 A 需要 B 比较需要 C 不太需要 D 不需要14.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A 需要 B 比较需要 C 不太需要 D 不需要15.自我管理能力 A 需要 B 比较需要 C 不太需要 D 不需要16. 构建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能力 A 需要 B 比较需要 C 不太需要 D 不需要19 、您所在院校是否提供以下培训指导以及您对这些培训指导的评价:1. 学生职业发展培训或课程 A 非常有用(有经历) B 有用(有经历) C 不太有用(有经历) D 没用(有经历)E 没有经历2.就业指导相关课程 A 非常有用(有经历) B 有用(有经历) C 不太有用(有经历) D 没用(有经历) E 没有经历3. 提供充足的就业信息 A 非常有用(有经历) B 有用(有经历) C 不太有用(有经历) D 没用(有经历) E 没有经历4.求职技巧指导培训 A 非常有用(有经历) B 有用(有经历) C 不太有用(有经历) D 没用(有经历) E 没有经历A 非常有用(有经历)B 有用(有经历)C5 .职业素养提升培训或课程(如沟通能力、职业礼仪)不太有用(有经历) D 没用(有经历) E 没有经历6.实习机会的提供 A 非常有用(有经历) B 有用(有经历) C 不太有用(有经历) D 没用(有经历) E 没有经历7.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或课程A 非常有用(有经历)B 有用(有经历)C 不太有用(有经历)D 没用(有经历)E 没有经历8.毕业生就业政策解读 A 非常有用(有经历) B 有用(有经历) C 不太有用(有经历) D 没用(有经历) E 没有经历9.一对一的职业咨询 A 非常有用(有经历) B 有用(有经历) C 不太有用(有经历) D 没用(有经历) E 没有经历10. 与用人单位沟通交流 A 非常有用(有经历) B 有用(有经历) C 不太有用(有经历) D 没用(有经历) E 没有经历11. 校友求职经验介绍与座谈交流 A 非常有用(有经历) B 有用(有经历) C 不太有用(有经历) D 没用(有经历) E 没有经历12.求职心理调适 A 非常有用(有经历) B 有用(有经历) C 不太有用(有经历) D 没用(有经历) E 没有经历20、您的实习经历:A有,在学期间一共实习大约天没有(请跳至问21)B您曾经参加实习的场所是(可多选):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校办企业外资(合资)企业私营企业政府部门 / 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他(请注明)21、请根据您的感受,对实习进行评价:1.参与了核心的工作内容或生产过程A 完全符合 B 比较符合 C 不太符合 D 不符合2.提高了相关岗位的操作动手能力A 完全符合 B 比较符合 C 不太符合 D 不符合3.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A 完全符合 B 比较符合 C 不太符合 D 不符合4.明确了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 A 完全符合 B 比较符合 C 不太符合 D 不符合5.提供了未来的就业机会 A 完全符合 B 比较符合 C 不太符合 D 不符合6.拥有了相关工作经验,增加了就业资本A 完全符合 B 比较符合 C 不太符合 D 不符合7.耽误了课业学习和找工作 A 完全符合 B 比较符合 C 不太符合 D 不符合22、毕业后,您最希望去的是哪些单位?(请将编号填在横线上)1党政机关2国有企业 3 民营企业 4 三资企业5金融机构6高等院校7科研院所8参加西部基层就业项目9 参军入伍10自己创业11其他23 、毕业后,您最希望去的是哪里就业?1.地区: A 东部 /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B 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2.地域: A 直辖市 B 省会城市 C 中小城市 D 县镇 E 农村24 、您能接受的最低月收入是?(包括工资、奖金、各种津贴等)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 —2500元2500元—3500元3500 — 4500元4500 — 6000元6000 —8000元8000元以上25 、您在选择工作时,主要看重的因素:(请将编码填写在横线上)第一:;第二:;第三:1专业对口 2 职业声望3工作地点4收入待遇 5 福利保障 6 发展机会7单位前景8 工作压力9工作强度10工作稳定11 学习机会12 其他26 、在校期间,你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无规划?很认真地规划有一些简单规划不知怎样规划没做过无所谓27、求职过程中,您投出简历的份数:3 份以下3-10 份10-20 份20-50 份50-100 份100 份以上28、您参加单位面试的次数:3 次以下3-8次8-15次15-20次20 次以上29、为了找工作,您的花费(包括做材料费、通讯费、路费和用于服饰等)大约为:500 元以下500-1000元1000-1500元1500-20002000-3000元3000 元以上30、您做过以下哪些职业准备?(多项选择)参加就业有关培训参加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有关的课程及讲座实习和职场人士交流通过阅读书籍、查找网络资料等方法提升求职的知识和能力31、与周围的同学相比,您对自己求职过程的评价:非常努力比较努力一般比较懈怠非常懈怠32、您做过以下哪些职业准备?(多项选择)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就业困难学生就业帮扶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都不了解33、您对国家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态度很支持,会积极参与能够理解,会考虑选择性参与不了解,无法决定没什么实际效果,不会参与34、您是否愿意赴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非常愿意愿意无法决定不愿意35、您是否愿意赴中小企业就业:非常愿意愿意无法决定不愿意36、如果符合条件,您是否愿意应征入伍:非常愿意愿意无法决定不愿意37、您是否有过自己创业的打算?没想过有,但是没试过有,而且尝试过先就业,以后再创业38、您认为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应该做哪些扶持?(多项选择)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小额贷款及税收减免等方面优惠政策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推宣传鼓励进创业教育开展创业能力与实务培训其他(请说明)39、离校后,您打算:请您在左侧选择您打算的居留地,并在右侧相应选择符合您的去向计划居留地A“漂”在一线大城市B回生源地C到二、三线城市D其他去向计划A寻找工作机会B继续准备升学C继续准备出国D自主创业E其他40 、离校后,如果您选择“留在一线大城市”,其原因是:大城市学习深造发展机会多大城市工资高、福利好父母家人的期望为日后子女教育打算其他(请说明)41、您在校期间的主要经济来源:家里资助助学贷款自己赚钱其他42、离校后,您的主要经济来源:家里资助自己赚钱自己赚钱的同时,部分依赖家里资助没想过,到时候再说其他43、您对自己的现状的满意度如何?很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
对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作者:叶必辉来源:《职业》2008年第06期未就业毕业生是每年 7月之后尚未找到工作而形成的一个群体。
这个群体的就业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因此,政府和社会要关注这个群体的发展态势,通过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提供后续的就业服务、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等措施,来促进该群体的充分就业。
一、调查的基本概况1.调查的目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每年都有一批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成为未就业毕业生。
而这些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切身利益。
目前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这个群体的就业状况和发展态势。
因此,本次调查希望通过对2007届未就业毕业生的状况和需求的了解,来寻求解决他们就业问题的途径和渠道,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2.调查研究的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取了电话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时间跨度:2007年7月至9月;对象: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存档的 2007届北京生源的未就业毕业生 8307人,电话联系的学生达到 6613人,占样本总数的79.6%。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就业(实习)状况良好2007年 7月以后,毕业生的档案从学校转到“中心”,从 7月至9月,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在职的(分为已经就业或者正在实习两类)的毕业生有 3849人,占58.2%。
这表明,未就业毕业生从学校毕业后,没有闲着,一是争取直接就业,二是争取先实习,后就业。
这是非常可喜的一面。
2.选择“继续深造”的出路数据表明有 106人选择“出国”,占 1.6%;473人实现“升学”,占7.15%。
两项合计 8.75%。
未就业毕业生通过选择“继续深造”作为自己的出路,主要目的是避开目前的就业竞争,通过继续增强个人的就业竞争力,获得未来的就业竞争优势。
3.向“自由职业者”的转变就业是给别人“打工”,做个“自由职业”者,则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未就业学生原因分析报告
未就业学生原因分析报告引言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未就业学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旨在分析未就业学生的原因,希望能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社会背景近年来,就业难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规模就业压力的背后是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
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也加剧了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经济原因经济原因是导致未就业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经济下行周期使得企业招聘计划减少,就业岗位稀缺。
其次,在当前的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毕业生们需要面临的就业压力巨大。
工资待遇水平也无法满足他们的期望,造成很多毕业生宁愿选择待业或者继续深造。
教育体制问题教育体制问题也是导致未就业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传统的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缺乏对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使得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适应问题。
另外,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导致毕业生就业难。
还有一些高校缺乏与企业合作的机会,无法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职业素养不足除了教育体制问题外,职业素养不足也是导致未就业学生的原因之一。
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践经验,不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沟通能力。
这使得他们在应聘过程中缺乏竞争力。
此外,一些学生对职业规划缺乏认识,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也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未就业学生问题,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方法。
首先,应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其次,需要改革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强化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更好地符合社会需求。
此外,学校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结论未就业学生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通过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经济原因、教育体制问题和职业素养不足是导致未就业学生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改革教育体制和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等。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经济学基础》项目训练四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指导老师:xx老师市场营销专业(一)班实训项目组第一组组长:xx组员:xxxxxxxx时间:2010-11-20至2010-12-24目录一、引言 (1)(一)调研的背景与目的 (1)(二)调研的内容 (1)(三)调研的方法 (1)二、基本评述与分析 (2)(一)2009届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1、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 (2)2、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薪 (3)3、2009届大学生的失业分析 (4)(二)总结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6)1、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着误区 (6)2、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存在着缺陷,不能完全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6)3、学校闭门造车、一厢情愿 (8)三、建议 (9)1、大学生要认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 (9)2、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 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9)3、学校要改革教学过程与教育方法 (10)4、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 (10)附录一:小组分工情况 (10)【内容摘要】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成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
本文通过对二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指出了2009届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然后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建议,从而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对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2009届大学生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建议一、引言(一)调研的背景与目的经过《经济学》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学习之后,我们了解了失业的含义和种类,为了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掌握以及学会应用这些理论,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本次实训活动。
2010年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
数学系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研报告今年我系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均达到100%。
我系2010届毕业生共计192 人,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本科专业119人,信息与计算科学73 人,中共党员54人(28.2%),共青团员138人(72.8%)。
本届毕业生中,考上研究生的人(11.5%),录用为三支一扶的10人,考取福建省选聘生(大学生村官)的5人。
为了进一步做好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及时总结2010年就业指导工作的经验教训,我们对2010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一)、就业率:我系2010年192位毕业生(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年底就业率达到100%。
在全校名列前茅。
(二)、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流向: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流向看:(1)到基层就业和民办学校的仍然占主流,(2)升学人数创历史新高,共有人被录取为研究生,研究生录取率达11.5%。
(3)到私立学校就业的比例有所提高。
(4)到省外就业的人数有所增加。
二、毕业生反馈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寄发《莆田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及跟踪调查表》、《莆田学院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调查表》和《莆田学院毕业生家长对学校评价调查表》,电话访问,现场访问等形式进行。
就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满意度,就业服务满意度,对自己专业应用情况,工作业绩,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就业岗位满意度,希望的薪金值等十个方面作出调查。
以便从纵向的发展线来反映我校大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状况;同时根据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及对我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来作调查分析,为学校的专业培养方向及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要求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参考。
(一)各指标状况:1,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就业服务较为满意。
从调查中可看出,95%以上的毕业生表示对学校就业指导较满意,大部分毕业生建议加强系部就业网站的建设,近90%的毕业生对我校就业服务工作表示满意或较满意。
有关我国2010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一、毕业生当年就业率2007年整体来说全国的情况不是很好,也就大约70%左右,相比之下,全国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
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说。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
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
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
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1、客观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现行就业制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结构、用人单位现状及用人单位的陈旧观念、以及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等等。
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
(1)政策方面的原因第一,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
企业 的发 展 .也 涉及 原本 就不 堪重 负 的 就业 市 场 。 业 倒 闭 、 产 , 企 破 企 业裁 员 、减 薪 .企 业无 力发 展 等现 象 .致使海 外就 业市 场至今 仍处 于
低 迷 状 态 为 此 , 方 面 。 国 的 出 ~ 我
全 球 的 金 融 危 机 .直 接 影 响 到 许 多
能减 排 等 因素 新 产 生 的 失业 人 员 .
全 国 城 镇 需 要 安 排 就 业 的 总 人 数 将 超 过 3 0 万 人 .就 业 压 力 进 一 步 增 00
根本 改 观 , 停 留在知 识型教 育 、 仍 研 究 型教 育的传 统教 育阶段 .素 质教 育 、 能教 育 、 业 教 育 , 其 是 创 技 就 尤 业 教育 至今未深 入 开展起 来或 开展
毕业 生 8 0 0 万人 . 中 、 中毕 业 后 初 高
未升 学 的5 0 人 .创 近年 来新 高 . 2万
加上 90 失业 人员 和结 构调 整 、 0万 节
2 1年 的人 员需求 将会 大大 减少 00 3海 外就 业 市 场低 迷 . 量 出 . 大 国留 学人 员将 归 国寻求就 业 席 卷
相关 部 门必 须进 一 步创 新 、完 善 上
占 整 个 就 业 队 伍 的 1 -% 上 升 到 73
述 政策 措施 .并 宣传 到 家 .落 实 到
位 . 而确 保 现有 企业 不裁 员 、 减 从 不 薪 : 助 企 业 攻 克 时 艰 . 力 稳 定 工 帮 努
热点 透视 I 辩 E
一
{
2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0 1 0 抵 l s ; i 强 藏
2010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2010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场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导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各校大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各方面的调查,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调查结果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1 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经济知识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人才;三是心理素质,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问题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忧虑的是它反应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面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
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客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因素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室必要的。
未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未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未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马上要毕业了,我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找不到工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未就业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我们在学校里随机抽取了100名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
首先,大约有70%的学生还没有找到工作。
他们中的大多数
表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缺乏工作经验:许多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参加过实习或兼职经历,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使得他们在找工作时面临较大的困难。
2. 岗位不匹配: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他们所学的专业与目前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他们在找工作时被淘汰。
3. 招聘过于苛刻:一些学生认为一些公司对毕业生的要求过高,需要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能,这使得他们在面试环节中失去了竞争力。
其次,调查显示,大约有20%的学生准备继续深造,选择攻
读硕士学位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这些学生认为继续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同时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更高的期望。
最后,调查中还有10%的学生表示他们已经有了一份工作,或者已经确定了下一步的职业发展计划。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找到工作。
对于未就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尽早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竞争力。
同时,学生们也需要更加了解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专业和职业方向。
此外,政府和学校也需要加大对学生就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相关培训。
希望我们的调研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应对未就业问题,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
2010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2010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系部:建筑工程系时间:2010年6月2010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07级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基本快要结束,通过对07级毕业生的就业问卷反馈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当前的就业形势也是相当严峻的。
根据07级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及就业趋向现对我系就业工作作出如下分析总结:一、认真做好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一)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07级能班68人全部皇明就业;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07级毕业生有68人。
因为本专业为皇明联合办学专业,所有毕业生都定向为皇明培养,毕业生在2009年11月去皇明参加顶岗实习并确定就业岗位,经过半年多的工作,目前有46人仍留在皇明公司,其他人员都相继离职。
留在皇明公司人员情况如下:生产:徐燕赵恩厚等22人销售:陆伟苏文源等19人售后:陈伟伟刘娟皇明商学院:刘轶敏洁能事业部:赵雷李宗博生产部的工资待遇根据当月产量进行考核,一般工资在1500元左右。
销售部的工资待遇为基本工资800元,另外按照当月销量进行考核加绩效奖金,以及驻外补助,大约在2000元左右。
其它部门工资在1200元左右。
工作较突出的同学比如赵雷,一直在皇明公司洁能事业部工作,工作繁琐,而且经常加班,工资待遇低,但他从不抱怨,报着一颗学习的心态积极工作,多次受领导表扬。
还有谷江龙,在市场做销售,二月份、三月份销量排名均在前五名,比皇明一些老的业务员业绩更突出,曾经代表区域经理在公司大会上发言。
其他辞职同学工作很分散,大部分都是回生源地找工作,比如李雨修在兰州公安局做文员、陈朝婷在安徽鑫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做文秘,柴军英在聊城一个小太阳能厂从事质检等等,也有同学在山东稍发达地区就业,比如伊鹏鹏在青岛安普泰克电子厂做质检。
分析其人员流失原因:离家太远,家里人让回家工作;在皇明生产线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低,也是一项重要原因。
反映问题:1.皇明公司对我们学校学生比较认可,但是,因为公司规模大,产量高,产品社会需求量大,不得不进行连续性作业,劳动强度很高,有些同学体力不支,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只能选择离开。
2010年大学毕业生专业就业率工作社会调研报告(共五则范文)
2010年大学毕业生专业就业率工作社会调研报告(共五则范文)第一篇:2010年大学毕业生专业就业率工作社会调研报告2010年大学毕业生专业就业率工作社会调研报告小组:黎亭,黄俊高就业率一直都是大学生所关注的问题,我们09届也即将面临着外出实习的时间,也就是说相当于准备就业了,所以我们小组在出去之前做好了充分的社会调查,了解大学生就业率是多少,下面和大家分析下本次调研的情况:截止2010年6月1日,全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百分之五十五点七。
而大学生毕业率也取决于专业。
专业就业率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什么是强劲专业?家长首选就业率,就业率高的专业就是强劲专业。
麦可思公司2009年本科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本科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
其中,工学就业率为90%,位居榜首。
另一项调查显示,截止今年1月,2010届本科大学生签约率排名前10位的专业为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
这几类专业集中在工学专业大类和管理学专业大类之中。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能源动力类的代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专业方向分为两类,一类是动力机械。
包括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等。
汽车发动机就是热力发动机的一种。
目前很多学校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都是热力发动机方向。
动力机械的毕业生多进入各大汽车厂家作发动机的研发设计工作。
另一类是动力工程。
包括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
动力工程方向的毕业生主要去电厂、空调生产厂担任技术、管理、销售工作。
由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丰富,毕业生还可进入电力、化工、航天、机械等行业的设计院或者设计公司,做设计工作。
化学类的代表专业是应用化学应用化学包括三个方向:精细化工、分析化学、材料化学。
这三个方向涵盖了整个化学行业的工作内容。
精细化学是精细化学品工业的简称,杀虫剂、染料、酒精、涂料、药物、化妆品、盥洗卫生品、洗衣粉里的非表面活性剂都是精细化工产品。
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4月份)
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4月份)
本研究报告基于“腾讯-麦可思-2010届大学毕业生流向月度跟踪调查”的2009年10、11、12月及2010年1、2、3、4月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是2010届大学毕业生,调查方式是挂网调查,无随机抽样。
收回独立IP地址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有效答卷共149687份,其中本科78101份,高职高专71586份。
数据收集由腾讯教育频道负责完成,问卷设计、数据分析与解读由麦可思(MyCOS)负责完成。
签约率、签约薪资的月度变化
签约率、签约薪资的同期对比
期望雇主类型
实际签约雇主类型
主要教育省本科毕业生签约雇主类型
主要教育省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雇主类型
主要专业(中类)本科毕业生签约率和薪资
主要专业(中类)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和薪资
主要行业本科毕业生签约率和薪资
主要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和薪资。
2010级学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商贸经济系2010级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商贸经济系一、调查方式利用网络、访谈的调研方式,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电话访谈。
三、调研背景在我系就业难度系数增大的状况下,针对2010届毕业生,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系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所反映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我系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提供科学的依据,使毕业生以后在今后更具竞争力,同时,向毕业生广泛征集对母校的意见建议,使学校更好的发展进步,通过实地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2010级名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
四、调研目的(一)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了解市场、物流、电子商务等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状况;(二)了解毕业生就业稳定性、专业对口性等问题,进而立足教育教学,发展就业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三)搜集毕业生对母校的意见建议,促进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五、调研结果(一)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良好。
一、调研过程访谈调查阶段-每个专业有针对性地选择5家用人单位和10名毕业生进行了电话访谈。
通过访谈,结合国内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的相关研究资料的分析,形成我系学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的现状的感性认识,为随后阶段调查问卷的科学设计奠定基础。
问卷调查阶段——设计调查问卷,以我系2010届毕业生为抽样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08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数195份,有效回收率89%。
整理资料、形成报告阶段——根据调查的情况和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完成报告。
二、调查概况1、在接受调查的220名毕业生中,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占23%,市场营销专业占29%,物流管理专业占48%。
因此,本调查中2009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占的比例最大。
2、被调查的毕业生中男生占38%,女生占62%;这和市场营销及物流管理专业的男女比例有关,基本维持在1:2的比例。
3、在被调查毕业生目前工作的单位所属的行业时,制造业8%;建筑业7%;物流、仓储业35%;批发和零售贸易业43%;金融保险业5%;其他行业2%。
未就业的学生现状分析报告
未就业的学生现状分析报告引言如今,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大量的学生毕业后迅速进入就业市场,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机会,面临长期的待业状态。
本报告旨在对未就业的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造成未就业的原因,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未就业的学生现状就业压力增加未就业的学生现状中,首先面临的是巨大的就业压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大,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竞争变得激烈。
许多就业岗位需要更高的技能和经验,而刚毕业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此外,不同专业所需的就业岗位数量也不均衡,导致一些专业的学生更难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缺乏工作经验缺乏工作经验是影响未就业学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大多数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注重学业,很少有时间参加实习或兼职工作,因此缺乏实践经验成为他们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雇主往往更倾向于雇佣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候选人,这导致了毕业生的竞争劣势。
行业结构调整随着经济转型和行业结构调整,一些传统行业就业机会减少,导致一些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比如,随着互联网和科技行业的崛起,许多传统行业的需求下降,这给某些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就业困扰。
未就业学生问题的解决措施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的力度。
通过提供详细的就业市场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目标行业和职位的需求和趋势。
同时,引导学生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路径,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加强实习和培训机会学校应积极促进学生参与实习和培训计划,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培训机会。
此外,政府也可以通过推出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提供实践机会,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加强行业专业对接学校和行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是解决未就业学生问题的关键。
学校应与企业建立更多的合作项目,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并加强与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变化,从而调整和优化教学计划,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2010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
一、调查研究背景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0多万人,加上大量往年没有实现就业的大学生,今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而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其吸纳高层次人才就业的能力和空间有限,特别是2008年底开始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一定影响,导致2009年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增长不足,甚至还有减少之势,难以满足人数大幅增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
2009年大学生就业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2009年6月5日,温家宝在视察西安市莲湖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时,对前来求职的大学生表示,就业涉及民生,是“天大的事”,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也关系个人前途。
因此,面对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开展针对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深入研究,是摆在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部门面前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关键是要把握住问题形成的原因,目前国内研究主要是从总量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三个方面来解释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在三种成因中,由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是一直以来长期困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核心问题,也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现实中较难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会长期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
谢作诗、杨克瑞(2007)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大量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但现实的人力资本供给却与这样的需求结构不相吻合,这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存在的唯一合理的解释。
杨河清(2007)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研显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比较高的期待,但实际上大学生还做不到。
为更好地了解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中关村地区企业接收毕业生状况,探索目前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在就业能力方面的差异,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本文作者开展了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希望有助于政府人事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并为高校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提供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大学2010年未就业毕业生专题调研报告为及时了解今年未就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学校和学院对就业生就业指导与帮助咨询的有效性及需求所在,分析了解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困难所在,以提高上海大学毕业办工作质量及服务水平,探索今年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及解决对策,我们对2010年7月所有毕业离校前未就业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4份,回收率为94%。
图表的格式请各位同学统一一下(每个图表的格式都要按以下要求核对一下):一、柱状图格式统一为:1、图中阴影、网格线都要去掉。
2、图的标题:学院和比例等要去掉,因为图表的名称都已标在下面3、横轴、数轴全部都统一为10号,宋体。
4、各学院的排序要按比例排序,不是数量。
5、全部统一为柱状图,图9要改为柱状图。
二、饼图格式统一为:1、请全部统一为饼图,图7要改为饼图。
2、饼图全部统一为分散型的。
3、饼图各块的图例和比例要标在各块旁边,打印出来才能看清楚,如本文中的图6这种方式是不行的。
一、未就业毕业生基本情况1、未就业毕业生学院分部情况中,法学院学生所占比率最高。
图1 未就业毕业生学院分布情况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就业困难的学院以法学院为首,并且与其它学院差距较大,将近20个百分点,其次为文学院、理学院、生命学院。
剩下的其它学院未就业人数差距较小,差距控制在5%之内。
看来,法学院学生就业形势较其它学院来说相当严峻。
2、未就业毕业生女生多于男生图2 未就业毕业生性别比例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未就业女生人数多于男生,但差别不是很大。
去年,未就业毕业生女生比例为78%,男生为22%。
今年较去年来说,虽然女生还是在就业中比男生承受的压力大,但是这种压力已经在减少,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就业中性别的歧视已经在慢慢减少,女生在就业中的劣势已不那么凸显。
3、未就业毕业生政治面貌团员居多图3 未就业毕业生政治面貌未就业毕业生团员大致居半数,党员和群众人数基本相等,非党员人数占77%,可见,政治面貌也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因素,党员身份对就业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筹码。
4、未就业毕业生生源地调查中,我们发现69%为上海的学生,其次依次是8%的江苏学生,7%的浙江学生,5%的江西学生等。
5、未就业毕业生学历调查中,我们发现89%为本科学历,4%为高职学历,2%为硕士研究生。
可见,高学历对就业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可是鉴于现在社会上技术型人才紧缺,加之高职学历学生就业挑剔度低于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学生,高职生未就业比例仅为4%。
二、求职意向1、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意向,以求职为主图4 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意向在接受调查的未就业毕业生中,虽然目前工作还遥遥无期,但大多数人还是以求职为主要意向,可见,大多数未就业毕业生还是积极投入找工作求职的行列中,虽然客观上就业并不理想,但是主观上还是努力就业,精神可嘉;选择公务员这个稳定职业的人还是有一定比例的;选择考研、出国的人数并不多,可见高学历并不在未就业毕业生中占很大的吸引力。
2、以上海为主要的就业考虑地图5 期望的就业地未就业毕业生中,就业地还是首选上海,其次为江苏、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北京、港澳台、国外等比较有吸引力的城市。
中部、西部等经济不发达省市即便需要大量人才引进,但由于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毕业生还是没有很大的吸引力。
而沿海地区即使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还是愿意努力留在这些城市。
3、在求职过程中,未就业毕业生首先考虑的因素图6 求职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因素在求职过程中,未就业毕业生优先考虑的是薪酬与福利,其次为个人发展空间,再次为地域,最后为单位性质和其它因素。
未就业毕业生不能就业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眼界比较高,低薪酬与福利并不能吸引毕业生。
单位性质并不是毕业生首先考虑的因素,可见,国有企业等国家控股企业较其它企业并无太大的吸引力。
若薪酬与福利好,是否为经济发达省市等地域条件对未就业毕业生来说也并非一个重要的因素。
4、在对未就业毕业生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较学校推荐和依托亲友关系找工作来看,70%的毕业生还是倾向于自己找工作,可见,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还是持有积极的态度。
5、期望的薪酬图7 期望的薪酬范围大部分毕业生期望的薪酬范围在2500—3500RMB之间。
太低的薪酬(800—1500RMB)或者太高的薪酬(5000RMB以上)所占比例并不高,可见,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还是具有一定客观性的,并不盲目追求高薪酬。
6、对从事工作的行业要求并无太大的差别图8 对从事工作的行业要求各个行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并无太大的差距,但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等为主。
综合上诉提到的薪酬与福利来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因为薪酬与福利较好,所以成为毕业生的首选,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看重的也是薪酬与福利。
7、缺乏实践经验是求职、工作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图9 将来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众所周知,各单位需要的最重要的并不是毕业生的专业学识,而是是否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的工作,是否具有实践经验。
而缺乏实践经验却恰好成为求职、工作中毕业生的瓶颈。
性别歧视并不是一个大问题,这与图2中的数据显示不谋而合。
8、是否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图10 是否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将近80%的毕业生都愿意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可见,先就业后择业是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思想。
9、大多数毕业生希望从事管理类和服务类的工作图11 希望从事的工作性质管理类职业成为毕业生首选的工作类型。
随着当今社会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加速,服务类职业对毕业生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三、求职准备情况1、何时为自己做过职业规划图12 为自己做职业规划的时间从上面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未就业毕业生为自己做职业规划的时间较晚,基本上为学历快要完成的最后1、2年,甚至有一大部分同学并未为自己做过职业规划(以研究生和高职生为主)。
可见,在求学过程中,没有一个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也是就业中一个很大的瓶颈。
2、73%的未就业毕业生对自己的求职目标基本明确,仅有2%的未就业毕业生对求职目标非常迷茫,可见,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并不是都是盲目的。
3、从投放的简历数量上来看,在接受调查的600位未就业毕业生中,有305位(占总人数的一半)未就业毕业生投过3份及以上简历,可见,未就业毕业生在主观上还是非常积极的,这与图4中显示的数据相吻合。
并且,仅有6%的未就业毕业生还未制作自己的简历,1%的未就业毕业生简历马上制作完毕,而60%的未就业毕业生已经制作了一份简历,33%的未就业毕业生已有多份简历。
4、从参加过面试的数量来看,参与调查的学生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都参加过2—5次不等及5次以上的面试,仅有60位毕业生还未参加过面试。
5、在面试求职过程中,以工作能力、沟通能力为主要因素图13 面试、求职过程中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未就业毕业生认为在面试、求职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为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其次才是专业知识,特长及爱好对于就业生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因素。
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最显示一位毕业生综合能力的强弱与否的指标,因此就业单位也最看重的是这两点。
6、就参加过实习的次数来看,大多数接受调查的未就业毕业生在在学期间参加的实习次数还是以2—5次居多,在整个大学期间,参加过的实习数较少必然会影响到自身的实践沟通能力,而这些因素反而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素。
且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一般,而这与图13显示的求职面试过程中专业知识也是很大一部分因素恰好不相配。
7、求职中的优势图14 自己的求职优势图表显示,大多数人认为自身的英语及计算机并不是自己的优势,而在当今国际化、技术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中,缺乏英语及计算机技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趋向。
但我们也应看到,就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这些客观性标准我们的毕业生还是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的。
8、就我们本次调查发现,过半的同学在大学期间并不了解学校开设的相关就业指导活动,或者只参加过一次。
并且对学校就业网的使用率也很低,很多同学只登陆过一次或从未登陆过。
可见,信息的闭塞也是毕业生之所以未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学院就业帮扶情况1、截至目前,获得学院提供的就业信息条数图15共获得学院提供的就业信息总数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获得学院提供的20—50条就业信息的人数较多,基本上没有获得过任何信息的人只有9人,但是获得信息条数较少的比例也并不小。
2、获得学院就业推荐机会的次数图16 获得学院就业推荐机会次数大多数人只获得1—10次,甚至还有142个人从未获得过推荐,而获得过10次以上的只占总人数的27%。
3、获得学院就业指导的次数图17 获得学院就业指导次数60%的同学只获得过1—5次甚至从未获得过,只有少数同学获得过5—10次或以上的就业指导。
一方面可能是学院的原因,但更大一方面是毕业生自身的原因,就如图12显示的数据一样,很多同学很晚才为自己做职业规划,甚者从未做过职业规划。
4、63%的毕业生表示,关于就业问题,学院辅导员找过自己谈话,但是还是有37%的毕业生表示没有和辅导员交流过。
5、学院就业专职教师或辅导员对毕业生做的就业指导表格显示,学院就业专职教师或辅导员主要是在简历制作、职业规划、面试技巧上给毕业生们做指导,可见学院还是下过一定功夫的。
就学院主要突出的这几方面来看,这几方面也是毕业生在求职面试过程中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或难关。
五、期望的求职帮助对于学校就业指导,自己最想获得的帮助或信息表2 最希望获取信息或帮助(降序排列)从此表可以看出,未就业毕业生最渴望获得的信息和帮助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求职及面试技巧和职业规划指导。
从以上两表对比可以看出,学院提供的就业指导信息与未就业毕业生最希望获取的信息与帮助基本相同。
学校可以根据这一结果制定最切合实际就业指导计划。
六、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与解决对策1、从以上数据显示,就业困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毕业生眼高手低89%的未就业毕业生为本科学历,这些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主要看中的是薪酬与福利,薪酬与福利稍低的单位就不为他们考虑的对象,而且大家都跻身上海等沿海发达省市,内陆地区也不在毕业生考虑的范畴之内,这是导致毕业生未就业的一大重要原因。
2)、缺乏实践经验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需求中,用人单位看中的毫无疑问是所录用的毕业生是否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是否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经验,而这点在我们上述的调查中发现,有近400位毕业生认为自己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恰好就是缺乏实践经验。
3)、信息闭塞就我们本次调查发现,过半的同学在大学期间并不了解学校开设的相关就业指导活动,或者只参加过一次。
并且对学校就业网的使用率也很低,很多同学只登陆过一次或从未登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