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整理--名词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批评史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资料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一、古代经传里保存的文学理论批评资料(次重点)1美刺说:出处《诗经》。

美是赞美,刺是讽刺,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2言志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器)从之。

《礼记乐记》3观志观风说:出处《左传》《国语》。

实际是与诗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4三不朽: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还提出三不朽的说法。

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其次有立功(立边功和武功),其次有立言(著书立说,指文化学术类的),以其为不朽。

5理解:春秋时代所谓的“赋诗言志”的内涵: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诗的怨情说的源头)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言志的意思是:诗歌的本质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达,人们可以通过诗来表达对社会生活的观点和态度。

后世儒家学者特别把言志的“志”解释为与政教有关的思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礼记、乐记》关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开后世儒家文论的传统先秦时代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认识:诗是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通过诗歌可以宣导民情,补察时政,对统治者起箴规劝谏的作用。

这种见解开后世儒家文论的传统。

二、儒家的文学观(一)孔子的文学观(重点)识记:1“文质彬彬”:出自《论语.雍也》。

孔子对文学的形式和内容都很重视。

孔子认为就一个人来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引申到文学作品也是同样。

(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一.先秦时期1.《尚书·尧典》(背):诗言志、诗缘情、“诗乐舞”三位一体2.诗言志:“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诗经》的作者关于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这种观念的萌芽。

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

后来“诗言志”的说法就更为普遍。

《尚书·尧典》中记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篇云:“《诗》言是其志也。

”诗言志的发展上述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不完全一样。

《左传》所谓“诗以言志”意思是“赋诗言志”,指借用或引申《诗经》中的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的某种政教怀抱。

《尧典》的“诗言志”,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志向。

战国中期以后,由于对诗歌的抒情特点的重视以及百家争鸣的展开,“志”的含义已逐渐扩大。

孔子时代的“志”主要是指政治抱负,这从《论语》中孔子要观其弟子之志就可看出来。

而庄子“诗以道志”的“志”则是指一般意义上人的思想、意愿和感情。

《离骚》中所说“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弭节”,这个“志”的内容虽仍然以屈原的政治理想抱负为主,但显然也包括了因政治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激之情及对谗佞小人的痛恨之情在内。

至于他在《怀沙》中所说“抚情效志兮,冤屈而志抑”,“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这里的“志”实际上指的是他内心的整个思想、意愿、感情。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先秦“诗言志”的内容是有发展变化的。

到汉代,人们对“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这个诗歌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基本上趋于明确。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情志并提,两相联系,比较中肯而客观。

诗言志的当代阐释由于“志”本身内容的丰富和各人理解、取舍的侧重点不一,导致了后代诗论中“言志”与“缘情”的对立。

[笔记]中国文学批评史-简单

[笔记]中国文学批评史-简单

基本知识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

“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资料

中国⽂学批评史复习资料资料⽂学批评史摘录绪论1.中国⽂学批评史发展历史2.中国⽂学史特点A形态灵活多样a专著:“话”《六⼀诗话》欧阳修b散件:序跋、书、信、笔记c特殊形态:评点(章法)、选本《古⽂观⽌》B.受儒释道⽂化的影响(⽂化背景)诗教说意韵说的内容贯穿始终意境“兴”C.思维⽅式与批评⽅法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征a.直觉思维,形象阐释⽂学关联b.范畴批评⽓c.主观性强先秦⽂学批评1⽂史哲部分—创作、批评2.诗、乐、舞⼀体3.⽚断⽂,⽂学,泛指学术、⽂化。

①⾃然之⽂,纹理→⼈⽂→学术孔门四科3.以乐为核⼼的礼治、诗教观念。

P13《季扎观乐》⽤社会、政治的眼光去看“诗”三百,看做是社会和政治的反映。

诗渐渐独⽴于乐之外,歌词本⾝具有独⽴的作⽤,⽽教化的观念仍被延续。

⼦⽈诵诗三百,援之以及,不达;使于四⽅,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诗⾔志—是⽐较完整的观念表达,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普遍观念。

最早见于《今⽂尚书-尧典》“诗⾔志,歌⽤⾔,声依永,律和声……”P11⼀、关于志的内涵—1前⼈关于志的观点①排斥个⼈情感因素、与政治教化相关联的志,意思想怀抱。

②及=即情,情志⼀体,泛指⼈的情感。

(郭绍虞)2.⽂字训诂志,怀抱之意。

3.志的内涵随社会⽂化发展⽽变化①上古时期诗乐舞⼀体时代。

志,群体,普遍观念。

②礼乐制度确⽴后,“志”与政教、⼈伦规范相关的志向怀抱。

《墓门》P10③个体表达情意的突出,从屈原开始,“⼀⼰之穷通出处”⼆诗⾔志的内涵1作诗陈志王使公卿献诗以测其志。

—左传例⼦。

硕⼈清⼈黄鸟2赋诗⾔志,断章取义P11 3.以诗观志P12 4.教诗明志,引诗证志三诗⾔志的意义1,。

内容丰富,反映了普遍观念2.作为纲领,贯穿先秦两汉的诗学①创作论,物感说:思⽆邪。

发乎情⽌乎礼②审美效果和社会公⽤⽅⾯来说,诗教,社会责任兴观群怨③达志的⼿段,《诗⼤序》-赋⽐兴④从读者⾓度看如何正确接受诗中所⾔之“志”,孟⼦的知⼈论世。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文学批评分期:文学观念演进期——周秦至南北朝文学观念复古期——隋唐至北宋文学批评完成期——南宋、金元至现代前两时期为文学批评分途发展期,前一期:批评风气偏重文,重在形式;后一期:偏重于质,重在内容。

·儒家孔子孔门文学观的重要两点:尚文(与墨家不同处)尚用(与道家不同处)“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思无邪:“无邪”即“归于正”,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思想到内容尽量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露。

“志”有三解:◆1. 作者之怀抱。

◆2. 讽谏之意。

(献诗陈志)<《诗经》中提到作诗的地方,作诗的意图不外乎讽与颂。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献诗的诗都有定指,全篇意义明白】◆3. 在公共场合的某种交流意图。

(赋诗言志)【赋诗却往往断章取义,随心所欲,即景生情,没有定准。

断章取义只是借用诗句作自己的话。

所取的只是句子的文义,就是字面的意思】孔门文学——文章、博学就典籍性质而言,分为“诗”“书”二类;就文辞之体而言,别为“诗”“文”二类文学指文献之学;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诗的政治功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不学《诗》,无以言。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

成于乐。

”※兴观群怨: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孔安国曰“引譬连类”,朱熹:“感发意志”。

)可以观,(郑玄曰:观风俗之盛衰。

)可以群,(孔安国曰:群居相切磋。

)可以怨,(孔安国曰:怨刺上政。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是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

“兴”: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感发感情,在感情涌动中获得审美享受。

反映了文学的艺术特征,可不可以兴是诗与非诗的区别。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及习题与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及习题与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及习题与答案绪论基本知识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

“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文学批评史整理笔记

中国文学批评史整理笔记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一、古代经传里保存得文学理论批评资料(次重点)识记:美刺说:出处《诗经》。

美就是赞美,刺就是讽刺,当时得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与歌颂两大功能,尤其就是认识到文学得批判功能。

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得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言志说: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得普遍认识。

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与声.观志观风说:出处《左传》《国语》。

实际就是与诗言志说与美刺说紧密相连得,就是从统治者得角度对前两种学说得解释。

观志就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得思想感情;观风就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三不朽: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还提出三不朽得说法. 原文就是:太上有立德(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就是指治国),其次有立功(立边功与武功),其次有立言(著书立说,指文化学术类得),以其为不朽。

理解:春秋时代所谓得“赋诗言志”得内涵: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得普遍认识。

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与声.诗言志得意思就是:诗歌得本质就是人得思想感情得表达,人们可以通过诗来表达对社会生活得观点与态度。

后世儒家学者特别把言志得“志”解释为与政教有关得思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得影响。

“断章取义”方法:当时人们赋诗言志得时候,往往不管原诗得内容,只取其某一点得相同或类似吴公子季札评论诗乐所表现得文艺观:吴公子季札在鲁国听乐观风,她能从诗乐中听出各国民情风俗与周政得盛衰,(《周南》、《召南》).她提倡“中与之美”,这种中与之美得审美理想,逐渐发展成儒家诗乐理论得一个重要内容。

《礼记、乐记》关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得论述开后世儒家文论得传统先秦时代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得认识:诗就是人民思想感情得抒发,通过诗歌可以宣导民情,补察时政,对统治者起箴规劝谏得作用。

这就就是《礼记、乐记》中关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得论述.这种见解开后世儒家文论得传统。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一)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一)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一)简介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是一部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进行回顾和梳理的著作。

作者汇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阐述。

北方学派北方学派是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该学派主张“文以意为本”,注重对文学中的思想性进行探索和解读。

在该学派的影响下,不少文学理论家开始对文学的社会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行为主义批评行为主义批评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较为前卫的流派。

该学派主张将文学作为行为的反映,通过对文学中人物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来揭示文学的意义和内涵。

该学派对于文学创作中的行为倾向和社会背景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新时期批评新时期批评是近年来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热点。

该批评致力于解读和评价当下文学中的新现象和新趋势,关注文学与社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同时,新时期批评也面临着来自文化多元化和个体化的挑战。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是一部对中国文学批评发展态势的全面梳理和回顾。

通过对各个学派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批评的演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文革时期批评文革时期是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

在这一时期,许多作家和知识分子在政治运动的影响下被迫离开文坛,文学创作受到了极大限制。

批评也被限制在一定的框架内,批评文学作品的重点转向了形式和意识形态的问题上。

“后现代”批评“后现代”批评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相对新兴的流派。

该学派主张重新审视和挑战传统的文学范畴和权威,关注文学领域中的多元性和异质性。

该学派的出现,反映了当代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化环境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东方主义批评东方主义批评是中国文学批评中的一个较为特殊的流派。

该学派关注中国文学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试图借鉴西方文化批评的现代方法,挖掘中华文化中的共性和特殊性。

该学派对于文学与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探索。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通过对百年来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和梳理,展现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笔记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笔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两汉文学批评一、概论文学:“先王典文”、“古代文献:诗、书、易”,即指古代文献典籍。

士人人格独立,自身有价值~形成思想~创作文学~文人拥有独立地位。

诸子以哲学家、政治家为本位,文学乃工具。

立说之意越强烈,对文学越重视。

章学诚《文史通义》:“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

二、儒家文学批评1、诗言志:中国文学批评开山纲领,“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2、孔子:(1)思无邪:“思无邪,思马斯徂”,本指牧马人专心致志的神态;引申为发挥诗歌教化作用而使人归之于正,同时强调语言音调的中和之美。

(“郑声淫”,思无邪的对立)(2)兴观群怨:兴指引譬连类、感发志意;观指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交流思想、调和感情、协调群体);怨指怨刺上政,表达怨情。

具有知识层面、政治层面、社会层面的功能。

(3)文质彬彬:质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文指人的礼乐文化修养。

引申为内容与形式、朴素与文采的协调。

(六朝形成完整文质说)善与美:善指艺术作品的内容,美指艺术作品的形式。

与文质彬彬彼此发明。

三、道家文学批评(庄子)庄子是道家思想集大成者,与孔子相似,出身底层,生活贫困,但精神自足而富有。

《庄子》亦名《南华真经》。

1、庄学与孔学之关系:孔子集中于诗与乐,庄子美学与哲学合二为一。

《庄子》很多地方肯定孔子,出世思想相似: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庄子在自然山水中安顿自身。

孔子以仁、礼为核心,庄子少谈礼,但同样重仁。

矛盾所在:礼。

要达到“仁”,孔子以“礼”为中心,压制人的自然天性;庄子则将人置于首位,保全人的性情之真。

关键在于物我关系孰高孰低。

、庄子文艺观2.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第一篇诗论专著。

1、时代与作者四家诗:齐、鲁、韩毛今文,列于学官,先后亡佚古文,郑玄笺,立足于文学本身,流传至今各篇前均有小序,述作者、创作背景、题旨、艺术;《关雎》小序后有大序,述诗歌性质、作用、内容等。

(完整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本笔记整理

(完整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本笔记整理

中国文学批评史纲要(张少康本)一、孔子的文艺思想孔子的文艺思想可以用“诗教”来概括,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1、文艺与道德修养: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的基本原则。

“兴于诗”。

“兴”是兴起之意。

修身要先从学诗开始。

从学习《诗经》到掌握礼的各种原则规定,就是从具体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使自己立身行事,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

“成于乐”。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最后的完成,还要通过音乐的陶染。

这个“乐”,是浸透了仁的精神的先王之雅乐。

2、文艺与政治外交:孔子对文艺在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当时人们在政治、外交活动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体现一定的礼节,都需要借助于赋诗来实现。

(二)文学批评的标准:“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孔子借此句来概括《诗经》的特征。

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

“思无邪”从审美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他赞美《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就是一种“中和”之美。

(三)文学的社会作用:“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孔子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等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做了充分的肯定。

(四)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1、文质彬彬说:“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质”是指人的内在品格,“文”指人的外在仪表。

“文质彬彬”要求人既具备“仁”的品格,又有“礼”的文饰。

还提出“辞达而已矣”。

(《卫灵公》)孔子主张要文质合一,文质相符。

2、尽善尽美观:“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批评史名词解释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用现代的话说,兴,就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瞧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与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与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一种艺术与美的最高境界。

它揭示出,最完美的文艺作品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

“象”的本原意义就是什么?就是“道”或“道理”。

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

应解释为“最大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瞧不见行迹”3、《论语》的“尽善尽美”说: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就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其主要观点即就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与,这就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瞧,就就是提倡一种“中与”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与就是一种中正平与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题1、简述庄子关于“言”与“意”的关系答:庄子认为言不尽意,反对言教。

如《知北游》: “道不可言传”。

言的目的在于得到意,但语言本身并非是“意”,只是帮助我们得到“意”,如果我们只拘泥于“言”本身,那就得不到真正的“意”,所以必须“忘言”。

“得意忘言”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而又要运用语言文字的矛盾的基本方法。

如《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2、发愤著书说答: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

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

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兴观群怨答:“兴”,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之思想受到感发,激发人并使之精神兴奋,情感波动,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观”,是指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政治得失、道德风尚状况和诗人的主观意图的作用。

“群”,则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和谐人际关系,能起到团结的作用。

“怨”,强调了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不良的社会政治现象。

以下是网上简答题资料,为避免答案相同,供大家参考:兴:意谓诗歌对于人们思想情感有启发感染作用,可以引起联翩的想像。

[想象力]。

观:指通过诗歌可以考察社会状况、政治得失、人民愿望,还包括赋诗者的品性、志向等。

[观察力]。

群:指诗歌可使人们借以交流思想,促进感情融洽,起到协和群体的作用。

例:孔子与学生间便是这么一个群体。

[亲和力]。

怨:意谓诗歌可以抒写不满,疏导人情。

“怨刺上政”,批判现实作用,但要求“怨而不怒”。

当然“怨”情并不限于政治方面。

孔子从“用诗”角度方论,其“兴观群怨”全面地总结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但其实精神却接触到诗歌的一些本质特征,如诗歌的抒情性、感染力和认识作用、社会效果等。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责备史》名词解说《中国文学责备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 说:孔子提出的对于文学责备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责备标准就是倡导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可以过于强烈,应尽量做到委宛波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说为:兴,指诗歌生动详细的艺术形象能够激发人精神之喜悦,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取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重视诗歌所反应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俗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偏向与感情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涉现实、责备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如人意”说:这是孔子在评论“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 ,原由是由于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能够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责备的要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论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其对于文质的论述,以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满一致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责备史的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责备方法论,是孟子对遍体鳞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认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类文学责备方法论,为中国文学供给了较客观实在的责备原则,后代大批的诗话、词话,大略是在此原则下睁开文学谈论的。

6、“知言养气” 说:这是孟子对于文学责备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一定第一使作者拥有内在精神品行之美,养成浩然之气,而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类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重申一个作家第一要从人品涵养下手,拥有崇高的道德质量,而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1、“温柔敦厚”: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

它的提出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这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

温柔敦厚作为儒家的传统诗教,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运用这一诗教来调整本阶级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的。

但另一方面,由于它规定怨刺必须“温柔敦厚”强调“止乎礼义”和“主文而谲谏”只允许“怨而不怒”地委婉劝说,不允许尖锐地揭露批判因而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又常常起着消极的作用。

2、“诗无达诂”:古代诗论的一种释诗观念,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华》。

“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

“诗无达诂”即是说“《诗》无定形,读《诗》者亦无定解”,这原是针对春秋战国策士谋臣在政治外交场合往往断章取义,截《诗》以托己意的现象而发的,但又因鉴赏主体的不同,对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审美理解,因而逐渐成为中国审美鉴赏中的理论术语之一,这与西方接受美学中伊塞尔所谓作品“空白点”,“召唤结构”有相似之处。

3、刘勰——风骨说:语出刘勰《文心雕龙》。

风即情志,骨则是指事义充实、条理连贯、文辞精炼三者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有力的气势和逻辑力量。

刘勰风骨说的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有力的文风。

其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

风骨说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子昂的“风骨”论:是吸收了六朝在诗歌格律上的成就的,因而也就体现了唐代“风骨”论的特点,它直接启发了殷璠关于盛唐诗“声律风骨均备”说的提出。

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

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

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

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
说明代文人真是“空疏不学”吗?明人的“空疏不学”也自有它的特点,因
为明代是阳明学派流行的时代。阳明学派从理学转变为心学,正和南宋蹈常习故
的风气绝不相同。理学精神是传统的,所以当时象薛这样,甚至谓“自朱子后
斯道大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心学精神是反抗传统的,所以当时象李贽这
样,甚至以为“《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由于这种
清人说来无不求其着实,求其切实,决不是无根据的游谈,无内容的浮谈。
而清代的文学批评,其成就也正在于是。对于文集诗集等等的序跋,决不肯
泛述交情以资点缀,或徒贡谀辞作为敷衍,于是必根据理论作为批评的标准,或
找寻例证作为说明的材料。尽管他所根据的理论可能是不正确的,所找寻的例证
也可能是不全面的,但是他的方法他的态度总是比较切实而着实的。至于论诗论
隋唐到北宋,是文学观念复古期。这两个时期造成中国文学批评分途发展的现象。
前一时期的批评风气偏于文,重在从形式上去认识文学;后一时期的批评风气又
偏于质,重在从内容上去认识文学。因此,这两个时期的批评理论,可以说是跟
着它对于文学的认识而改变它的主张的。至于以后,从南宋一直到清代,才以文
学批评本身的理论为中心,而文学观念只成为文学批评中的问题之一,我们假使
这样讲,是说文学批评必须在文学相当发展之后,才能产生,才能发展,才
能完成。可是,事实又不完全如此。文学批评和文学又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
这两种都是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生的。所以文学批评的产生虽在文学之后,但
是只须文学在发展中有一点缺点,自然会有人看到而指出、而纠正。同时,也只
须文学在社会中发生了一些作用或影响,也自然会有人肯定它的成绩的作用。所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文学观念:关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学观念是不同的,如文学价值观、文学本质观、文学历史观等。

文艺观念:关于文艺的思想和认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艺观念是不同的,如文艺价值观、文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等。

第二章“兴、观、群、怨”:“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郑玄注曰“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曰“考见得失”。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

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

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知人论世”即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以道制欲”是一个哲学上的命题,也是一个美学和文艺学上的命题。

从哲学上讲,是不允许人性的自由发展,抑制人的个性,只能让它按照礼义的方向发展。

从文艺和美学上讲,要求文艺创作严格地以礼义为基本内容,把礼义作为审美的前提条件,不允许有越出礼义的文艺创作和审美观点。

“乐合同,礼别异”是儒家关于以礼节外,以乐和内的思想。

“礼别异”即用儒家的礼仪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乐合同”即用符合儒家伦理思想的诗乐作用于人心,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平和中正,不生非分之想,使人们的思想感情都统一在儒家的共同原则上。

“温柔敦厚”:儒家的诗教。

2022年中国文学批评史整理笔记

2022年中国文学批评史整理笔记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一、古代经传里保存旳文学理论批评资料(次重点)识记:美刺说:出处《诗经》。

美是赞美,刺是挖苦,当时旳人已经结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特别是结识到文学旳批判功能。

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旳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言志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旳普遍结识。

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观志观风说:出处《左传》《国语》。

实际是与诗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旳,是从统治者旳角度对前两种学说旳解释。

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测作者旳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测民风民情。

三不朽: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还提出三不朽旳说法。

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德指建立一种民族、一种政权,重要是指治国),另一方面有立功(立边功和武功),另一方面有立言(著书立说,指文化学术类旳),以其为不朽。

理解:春秋时代所谓旳“赋诗言志”旳内涵: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旳普遍结识。

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言志旳意思是:诗歌旳本质是人旳思想感情旳体现,人们可以通过诗来体现对社会生活旳观点和态度。

后世儒家学者特别把言志旳“志”解释为与政教有关旳思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旳影响。

“断章取义”措施:当时人们赋诗言志旳时候,往往不管原诗旳内容,只取其某一点旳相似或类似吴公子季札评论诗乐所体现旳文艺观:吴公子季札在鲁国听乐观风,她能从诗乐中听出各国民情风俗和周政旳盛衰,(《周南》、《召南》)。

她倡导“中和之美”,这种中和之美旳审美抱负,逐渐发展成儒家诗乐理论旳一种重要内容。

《礼记、乐记》有关“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旳论述开后世儒家文论旳老式先秦时代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旳结识:诗是人民思想感情旳抒发,通过诗歌可以宣导民情,补察时政,对统治者起箴奉劝谏旳作用。

这就是《礼记、乐记》中有关“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旳论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刺说:①出自《诗经》。

美是赞美,刺是讽刺。

②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③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

言志说:①出自《尚书•尧典》和《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②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③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④所谓的赋诗言志是指借“诗三百”中现成的诗篇表达自己的看法。

而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赋诗言志时,经常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

观志观风说:①出自《左传》、《国语》。

②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③实际是与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三不朽:①出自《左传》。

②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以其为不朽。

”③立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立功,即立边功和武功;立言之“言”指有关政教的言辞,后世泛指文化学术类。

④其中“立言”又在“立德”、“立功”之下。

这一认识成为后世儒家文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诗教①出自《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②“诗教”是古代文学理论术语。

意谓《诗经》中虽然对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讽刺,但态度温和委婉,即所谓的“温柔敦厚”。

③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其实强调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诗歌宣达心志;其二是诗歌的政治功用;其三是诗歌的教化功能。

“兴观群怨”说:①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②即诗有启发感染的作用;诗有认识社会,了解政治得失的作用;诗在社会生活中有交流感情的作用;诗有讽刺和批评不良政治的作用。

“文质彬彬”:①出自《论语》。

②原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③意思是: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

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④引申到文学作品,要求内容与形式兼备。

“思无邪”:①出自《论语》②原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③意思是:总而言之,学习诗三百篇就是要使人归之于正,“无邪”即纯正没有邪念。

④“思无邪”是孔子删诗的标准,也是他进行文学批评的标准。

言不尽意、得意忘言①出自《庄子·外物》②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

③用筌是为了得到鱼,语言是为了表达意蕴。

领悟了意蕴的人觉得一切言语都不能准确传达他所体会到的意蕴,是谓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④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影响深远。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①老子提出的命题。

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

②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

③“大象无形”由此类推。

④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

对后世的“意境”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意逆志说:①语出《孟子》。

②“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③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

说诗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该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本意,这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④孟子这段话对于正确领会作品的内容提出了较好的见解。

知人论世:①语出《孟子》。

②“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③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还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结合这些方面来对作品进行考察,这是较正确的批评方法。

养气说/知言养气:①语出《孟子》②“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③“养气”是一种道德修养功夫,它需要配义与道才能获得。

“知言”指辨别言辞的能力。

“养气”,才能“知言”。

即: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④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作家的人格修养,培养崇高的道德品格。

《礼记.乐记》①《礼记·乐记》是经长期积累而得出的儒家音乐理论,其音乐思想由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②这两个交织着的系统主要从三个方面讲解乐:a 阐明声、音、乐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音乐产生于人心感物,提出了“物──心──声──音──乐”的发生模式;b 阐明音乐与政治的关系。

乐能通政,须审乐知政;“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c 阐明音乐的社会功用,音乐可以移风易俗,具有教育功能。

③由于古代诗乐舞三位一体,所以《乐记》的音乐思想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心斋”、“坐忘”。

①庄子文论的哲学基础是“道”。

②而要“得道”则必须做到“心斋”、“坐忘”。

作者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耳—心—气—虚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

作者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身心欲求就是“坐忘”。

③“心斋”、“坐忘”即要求作者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

④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来说,此说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诗六义":《诗大序》对《诗经》的体制进行了概括,提出了“诗有六义”说:“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风雅颂":关于诗三百的三种题材:①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音乐曲调,十五国风160篇;②“雅”即正,指朝廷正乐,雅分为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小雅共74篇;③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赋比兴:①赋:铺陈直叙而言之。

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②比:以彼物比此物。

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③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主文而谲谏"①是《诗大序》提出的诗歌风格的理想标准。

②要求诗歌有密切联系现实、讽刺时政的积极意义,又强调诗歌风格必须温柔委婉,不能直言统治者的过失,不能触犯统治者的尊严。

③这为后世封建文人排斥风格粗狂、富有战斗精神的作品提供理论依据。

《诗大序》:①汉代传诗,鲁、齐、韩、毛四家,后毛诗独存。

于毛诗305篇的题目下面,各有一段类似题解式的简要文字,简述诗的题旨或述及时代背景与作者,称作《诗序》。

②其中,《关雎》的题旨,广泛的吸取了先秦学者及汉代经师对《诗经》的评论,比较全面的阐述了诗经的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方法和社会作用等问题,可以看做《诗经》的总序言,称作《大序》,其他的题解均称为《小序》。

③“诗大序”的中心内容是提倡诗歌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通过诗乐的感化作用进行政治和道德教育。

"发愤著书"①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②司马迁认为,《诗经》、《离骚》等著作的作者们都是在遭遇不幸、“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的情况下才发愤从事著述的。

③此说实际上要求作家直面惨淡的人生,抒写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把著书立说当作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情感表现的重要途径。

④此说以历史经验为基础,加上他自身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典论.论文》①是曹丕《典论》中的一篇,从评价作家角度出发,论及各种文体的特点,文章的社会地位、社会作用和文学批评应有的态度等。

②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篇开新风气的作品。

a 开篇就提出文学批评的态度问题。

b 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气为主”c提出了本同末异,四科八体之说。

d在文章末尾提出了文学价值论。

③局限和不足之处:a 表现出了一定的形式主义的倾向;b 讲文学价值是闭口不谈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讲兴观群怨;c 谈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关系时,只注重天赋气质的影响,而不讲文学风格同作家的社会实践、文艺修养的关系。

“四科八体”说①曹丕提出的文体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②曹丕的“四科八体”认为文体各有不同,风格也随之各异。

③是最早的、比较细致的文体论和风格论。

标志着文体分类及其特征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文气说/文以气为主①出自《典论.论文》②“气”,一指作家的才情气质,二指作品的艺术风格。

③认为作品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决定于作家的才性气质,并且是天然生成的,是不可改变的。

④这里忽略了文学风格和作家的社会实践、文艺修养的关系。

魏晋玄学:①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

②它所讨论的中心为“本末有无”问题,即有关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问题,也就是说关于远离“世务”和“事物”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问题。

"陆机《文赋》①是一篇用赋体写成文学论文,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文学价值。

②《文赋》中的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

在言意关系上,他主张言不尽意;在创作心理上,主张虚静;在陶炼文思上,主张顺应自然天机;在创作技巧上,主张妥善处理好物、意、言的关系,做到意称物,文逮意。

③《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比较完整深入地论创作的文章,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思:①神思是刘勰的《文心雕龙》的一个篇名,《神思》是专论艺术想象的。

②“神思”一词,从魏晋以后逐渐被用于形容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中的想象活动。

从理论上对它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总结,则是刘勰。

③神思即艺术想象,具有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它受到“志气”和“辞令”两个因素的制约。

"诗缘情”①出自陆机《文赋》②原文:“诗缘情而绮靡”。

“诗缘情”即诗歌因情感激动而发;“绮靡”即美好。

即诗歌因情感的动人而呈现出美好的整体风貌。

③缘情说确立了创作主体的情感在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注重情感的传统。

"文笔之辩"①文笔之辨发生于宋齐。

“文笔”之分也叫“二分法”,是“文学”与“文章”尚未分家时的一种粗略的分类方法。

②区分文笔,正是区分文学与非文学③对于文笔之分,时人有三种观点:刘勰就声律来区分文笔;萧统就有无文采来区分文笔;萧绎就有无情感来区分文笔。

"永明声病说"/永明声乐论①南朝永明年间,王融、谢眺、沈约等作家主张诗文创作,要分别平上入去四声,避免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等八种声韵不谐的病犯。

此主张被后人称为“永明声病说”。

②永明声律论反映了南朝人对于声音和悦、文辞魅力的追求所达到的新高度。

永明体:①南朝永明年间王融、谢眺、沈约等创造的一种新诗体。

②这种诗体的特点是:从文字的四声出发,区别平上去入;避免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等八种声韵不谐的病犯。

③诗歌的体制大都短小,讲求押韵和对仗,追求文辞优美,声律和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