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1. 引言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份或资产,以扩大自身规模、拓展业务领域或实现战略目标的行为。

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日益频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浅析。

2. 并购背景及概述2.1 并购的背景和动因2.2 并购的基本概念及分类3. 上市公司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1 并购信息披露不透明3.1.1 并购信息披露缺乏详细和准确的内容3.1.2 并购信息披露的时效性问题3.2 并购价值评估不准确3.2.1 并购前的资产负债表调整问题3.2.2 并购对目标公司的估值问题3.3 并购决策缺乏独立性和公平性3.3.1 并购决策中存在利益输送问题3.3.2 并购决策的合规性问题3.4 并购后的整合难题3.4.1 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的整合问题3.4.2 业务整合和协同效应的实现问题4. 解决上市公司并购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和建议4.1 完善并购信息披露制度4.2 加强并购交易的价值评估4.3 强化并购决策的独立性和公平性4.4 提升并购后的整合能力5. 结论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只有充分认识到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才能推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持续健康发展。

附件:1. 相关统计数据和报告2. 并购案例分析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并购:指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份或资产的行为。

也称为兼并和收购。

2. 信息披露:指上市公司依法公开披露与公司证券发行和交易有关的信息,以保证市场信息的公平、公正和有效。

3. 资产负债表:是会计报表中记录了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一张表格。

4. 估值:指对企业或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以确定其合理的价值范围。

5. 利益输送:指在并购过程中,控制人或相关方将自身利益转移给其他利益相关方,从而损害其他股东或公司整体利益。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价 , 个 指标分别为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 7
产报酬率 、 主营业务利润率 ( 3项指标反 映财务收益状况 ) 、流动 资产周转 率 、 存 货 周转率 ( 两项 指 标反 映 资产 运 营状 况 ) 现金流动负债 比 ( 映偿债能力状 、 反 况) 、总资产增长率 ( 反映发展能力状
况 ) 。
会 计指标 容易受到 上市公 司操 纵 ( 铮 孙
中予 以公告 ,以确保并购 是对 公司 发展
产生重要影响的重大决策 ;
数据 可 比性 不强 。 此外 ,“ 并购 ” 我 国 在
不是一个界定清楚的概念, 国外研究 它与 中所 通用 的 “ egr cusi ”还有 M re &A qit n io
较 为理想 的综合 评价方法是 主成分 分析 法 。这种方 法的核心是对若干 个指标进 行 主成分分析并提取公共 因子, 再计算每
个 因子 的得 分 ,最后 以每个 因子的方差 贡献率 为权重与该 因子 的得分乘 积的和
并 以及 导致控制权 变化的股权 或资产的
购买或转移 。 本文通过 比较 2 0 0 2年发生 狭 义并购的上市公 司并购前后 五年的绩
购 的效 果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 一 研究方法设计 、 指标的确定和 样本 的选取
析 ,样 本通过 K MO检 验 和球形 B re att lt
检验 , 适合采 用主成分分析 , 提取 四个公
在样本选取上 , 本文根据 《 中国并购
报告 》 和巨潮资讯 网站 ( w . io OI w w n fCI cn.I .
维普资讯
■—■■■ 经济工作・C N M CP A TC E O O I R CIE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掏空、政府支持和并购重组成为热门话题。

本文将基于大量的经验及实证研究,对掏空、支持和并购重组现象进行剖析,探讨背后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掏空现象。

掏空是指控制股东将上市公司财产转移为个人或其他关联企业财产的行为。

掏空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其手段多种多样,如虚构交易、资金转移、关联交易等。

掏空行为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利益,削弱了公司财务状况,损害了股东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市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信心。

其次,我们来讨论政府支持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尽管政府的支持可以帮助企业渡过经营困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研究发现,政府支持水平与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有一定关联,治理不善的公司更容易依赖政府支持,而政府支持会增加公司的政治风险,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扭曲市场竞争。

最后,我们来探讨并购重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并购重组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合并或重组其他企业来实现成长和扩张。

研究显示,并购重组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有正面影响,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然而,一些并购重组也存在风险,如交易价格过高、整合困难等。

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选择合适的并购重组时机和对象至关重要。

那么,上述现象和影响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中国的市场环境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是导致掏空、政府支持和并购重组现象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薄弱,信息透明度不高,也为这些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

针对上述问题,政府需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市场的公平竞争程度。

同时,上市公司需加强内部治理,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股东权益保护意识。

此外,投资者也要加强风险意识,理性投资,减少投资风险。

综上所述,掏空、政府支持和并购重组是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

虽然这些现象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合理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可以消解这些问题,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综上所述,掏空、政府支持和并购重组是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与重组摘要:并购重组,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快发展速度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产业领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本文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优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并购重组财富效应借壳上市一、企业并购重组类型企业并购重组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复杂经济现象,是企业控制权转移和产权交易的重要形式。

上市公司或迟或早都有对存量资产再次优化配置的需要,并购重组是满足这一需要的重要途径。

一般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分为如下三大类:一是收购方获取上市公司控制权与对上市公司重组同时进行;实践中常因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导致股价的上涨。

二是收购方获取上市公司控翩权与对上市公司重组分开进行;二方面的优点,收购方可以采用灵活方式获取控制权以及对收购方资产与上市公司资产的完整性要求相对较低。

二方面缺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过程中造成股价上扬,给后续资产注入带来潜在损失以及收购方后续注入资产的价格与时间难以控制。

三是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与上市公司重组二者取其一。

一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弱,而其大股东有盈利能力较强的资产,大股东愿意将其优质资产与上市公司的资产进行置换,即只发生重组而没有并购。

另外一些并购案例中,收购方只是为了获取上市公司控制权,没有对上市公司进行重组,收购的目的仅是为了财务性投资,即只发生并购而没有重组。

二、并购财富效应并购的财富效应指市场对并购的反应导致股票价值的变化,从而引起股东财富的变化,它侧重于从微观层面研究并购对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

几乎所有的实证研究表明,公司并购的确为目标公司的股东创造了财富,效率的增加来源于更换了不称职的管理者,重新定位了公司的经营战略或实现了规模经济。

三、影响并购财富效应的因素并购绩效与并购动因密不可分,经理处于私利甚至会损害股东价值,影响绩效。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增值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增值的实证研究
显著 的结论 。然 而 ,张 新 ( 0 3 、张瑞 稳 和冯 杰 20 )
(0 7 运 用不 同 的样 本却 得 出了完 全 相反 的结论 . 20) 即并购 重 组为 目标公 司创 造 了巨大价 值 , 对 收 购 但

李 婷 婷 。 涛 : 国上 市公 司 并 购 价 值 增 值 的 实证 研 究 孙 我
发现 , 对 并 购 能 否带 来 价 值 增 值 这 一 问题 , 术 针 学 界 并 没 有 形 成 统 一 的 结 论 。 洪 锡 颐 和 沈 艺 峰 (0 1 、 善 民和 陈 玉罡 (0 2 分别 通 过 案例 研究 20 )李 20 ) 和 实证 研究 两种 方 法 , 出并 购 能给 收 购方 股 东带 得 来显 著 的财 富增 加 , 而对 目标 公 司股 东 财 富影 响不
公 司 产 生 了 一 定 的 负 面 影 响 。 冯 根 福 和 吴 林 江
(0 1 、 兆 延 和王 晓 雪 (0 8 对 并 购绩 效 的 时 间 2 0 )杨 20 ) 性 进行 了研 究 , 现并 购 绩 效从 整 体 上 呈现 出先 升 发 后 降 的过程 , 购存 在严 重 的短 期效 应 。 并 二、 样本 选 取与 模型 构建
( ) 一 样本 选取 本 文所 用数 据 , 全部来 自于 wn id中国金融 数 据 库 。在 w n id中国金 融数 据库 的重 大 事项栏 中 , 照 按 首 次 并 购公 告 日在 2 0 0 5年 1月 1日到 2 0 0 7年 1 2 月3 1日这 个 标 准 ,收 集兼 并 收 购 类并 购 事 项 共 计 14 2 9件 。 为 了 取得 合 理有 效 的数据 , 文根 据 以下 标 准 本
了研 究 ,发 现在 大 多数 情况 下 并 购总 收益 为正 , 并 购 活动倾 向于价值 创造 。 由于 我 国企业 相 对特 殊 的 内外 部环 境 , 于 经 基 济 发 达 国 家企 业 的研 究 结 论 不 能 简 单 移植 到经 济 欠发 达 国家 。因此 , 针对 我 国上市 公 司并 购 的特征 . 国 内学 者也 进行 了大量 的研 究 。通 过 国内文献分 析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方股东财富受到损失 。 我 国陈信 元 , 田余( 9 9 研究表 明 , 场对资产重组有 张 19 ) 市
整体上看有一个先 内业绩 不相 一致 。张新 ( o ) 2 3 选用每股收益、 o 净资产收
理解 , 以减少系统运行后 出错 的可能性 。在 系统运行前对有关 人 员进行的培训 , 不仅仅是 系统 的操作培训 , 还应包括让 这些 人 员了解 系统投入运行后新 的内部控制制度 、 计算机会计系统
维普资讯
A N o M A R X E II l
中 国 民营 上 市公 司并 购 绩效 的 实 证 分 析
荣 蓉
天 津 商业 大学 管理 学 院 天 津 3 0 3 0 14
摘 要 :民 营上 市公 司在 我 国社 会 发 展 中发挥 着越 来越 重要 的 作 用 , 营上 市公 司的 并 购 绩 效 问题 成 为 研 究 的 重 点 。 民
关 键 词 :民 营上 市公 司 并 购 绩效 因子 分 析 实证研 究
近几年 , 国民营经 济得到迅猛 的发展 , 为民营经济载 我 作 体 的民营企业也取得 了很 大的突破 。到2 0 年底 , 06 在深 沪两市
上市的 民营企业 已经达  ̄3 6 ,而且越来越 多的民营上市公 J 14 家 司积极投入到 了并 购活动 中。民营上市公 司的并 购行为是否
本 文 以沪 深 两 - 0 3 20 年A股 民营 上 市公 司(  ̄2 0 、0 4 目标 公 司) 的股 权 并 购 事件 为样 本 , 用 财务 指 标 法研 究 并 购 前 后 5 的 利 年
长 期 绩 效 , 过 S S 1,统 计 软 件 进 行 因子 分 析 , 算 综 合 因子 得 分 , 一 步研 究 并 购 行 为 是 否 能提 高 目标 公 司 的绩 效 。 通 P S4 0 计 进

《2024年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范文

《2024年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并购活动的日益频繁,上市公司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并购活动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并购后的绩效表现。

因此,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指导企业并购实践、提高并购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并购活动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市场反应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包括并购双方的实力、并购支付方式、并购后的整合能力等。

同时,国内外学者也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如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对并购绩效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本文假设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具有积极影响,且并购绩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并购双方的实力、并购支付方式、并购后的整合能力等。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近五年内完成并购活动的公司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于公开的财务报告和市场数据。

(三)变量定义与测量本文选取了财务绩效、市场反应等指标来衡量并购绩效,同时考虑了并购双方实力、支付方式、整合能力等因素作为解释变量。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通过构建模型、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一)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市场反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样本公司在并购活动完成后,财务绩效和市场反应均有所改善。

其中,财务绩效指标如净利润、总资产等在并购后得到提升;市场反应则通过股票价格变化来衡量,表现为短期内股价上涨。

(二)回归分析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发现并购双方实力、支付方式、整合能力等因素对并购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纵向并购效率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纵向并购效率实证分析
纵 向并购绩效进行验证 。 中国人民大学的方芳 (0 3 对 20 )
购 战略的风险率 有正 的影响 。 清华大学经济 管理 学院 的朱宝宪 、朱朝华在 ( 0 4 2 0 )选取了 1 9  ̄2 0 年 之 98 0 1 间完成的 1 起上市公 司并购 案例为样本 ,以偏最小 二 1 乘回归的计 量方 法进行 证明 , 发现 当并购企业的资产负 债 情况发生恶化时 , 收购企业更易采用横向和纵向并购 溢价 ,这 与国外公 司一般情况相反 。 在国内对上市公司纵向并购绩效问题所做的零星实 证研究 中,主要存在 以下问题 : 样本的数量太少 ,样本 覆 盖的年份 比较短 ,样本 的不足导 致检验结 果各不 相 同 ,难 以推广延伸 。
我 国 上市 公 司纵 向并购 效 率 实证 分析米
刘 斐 , 贺 文哲
[. 1 综合开发研 究院 ( 中国 ・ 深圳 ) ,广东 2 新兰德投资咨询 公司 ,广东 . 深圳 5 82 ; 10 9 深圳 5 8 0 ] 100
[ 摘要] 本文采用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 上市公司纵向并购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
明:纵向并购 虽然在并购 当年和并购后一年对企业的正 面影响不 大, 但在并购后 两年开始业绩就有 了 大的提升 。 很
[ 关键词] 纵向并购 并购效率 财务会计法 [ 中图分类号]8 2 [ F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46 2 20 )0- 170 10-63(06 30 0- 4
[ 作者简介] . (96 , 河南南阳人, 1刘斐 17~) 女, 综合开发研究院 ( ・ 中国 深圳) 研究人员, 在读博士: . 2贺文哲 (97 17一)
河南人 ,新兰德投资咨询公司研究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 研究方向 : 资融资 。 投

企业兼并研究分析

企业兼并研究分析

企业兼并研究分析企业兼并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合并为一个新的企业或一个企业收购另一个企业的过程。

企业兼并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越来越常见,对于企业来说,兼并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对企业兼并进行研究和分析。

首先,企业兼并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兼并可以实现规模效应,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并降低成本。

通过合并两个企业的生产线,企业可以共享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企业兼并可以扩大市场份额。

通过收购竞争对手,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并增强竞争力。

此外,兼并还可以获得技术和专业知识。

通过收购具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企业可以获得创新和研发能力,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然而,企业兼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文化冲突可能会影响兼并的成功。

合并的企业往往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这可能导致员工不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影响企业的运作和绩效。

其次,兼并也可能导致管理混乱。

两个企业的管理层可能具有不同的管理风格和决策方式,需要时间来协调和整合。

另外,兼并还可能面临监管和法律问题,特别是在涉及到垄断和反垄断法规的行业。

针对企业兼并的挑战和风险,企业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以确保兼并的成功。

首先,企业应该进行尽职调查,了解被兼并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情况。

这包括评估被兼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状况,以及了解其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其次,企业应该制定详细的整合计划。

该计划应该包括整合企业文化,协调管理层和员工,并解决潜在的冲突和问题。

此外,企业还应该考虑到监管和法律方面的风险,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

在最近的企业兼并案例中,亚马逊收购了全食超市,这是一个经典的成功案例。

亚马逊通过收购全食超市,进一步扩大了在零售行业的市场份额,并获得了全食超市的实体门店和供应链网络,提高了亚马逊的服务和速度。

亚马逊成功地整合了全食超市的业务和员工,并利用了全食超市的品牌和专业知识。

这个案例表明,企业兼并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但也需要企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

接管市场与上市公司治理:对我国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实证研究

接管市场与上市公司治理:对我国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实证研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司治理 的核心是实现外部投资 细致的实证研究。这些实证研究主要
探讨 了公司接管市场在何种情况下会
取代其他公司治理机制( 特别是内部治
前者主要是通过股东会、董事会对经 理机制) 发挥关键 的治理作用 :一是行
特别是独立 是:当某公司因管理不良导致业绩和 理层 的约束和控制实现 ,外部监督机 业因素 ,二是董事会组成(
好时 ,董事 会就 发挥 不 了应有 的作 用 ,而此时实现撤换管理人员功能的
是公司接管市场上的敌意接管 。原 因 是全行业同时面对 的困境与单个公司 自身的问题不同,内部治理机制( 例如 董事会) 很难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
系,发现以外部董事为主的董事会 比 以内部董事为主的董事会更容易撤换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而外部董事为主 的公司被兼并收购的比例远远低于以
多,大多数是在研究公司治理时附带
提及 的。少数研究接管活动 的学者主
市公司发生治理作用的路径上有几个
关键 机制 :一是 并购 方取 得控股 地 位 ,二是新的控股股东改组董事会 、
治理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所 场所 。作 为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 ,兼 谓接管市场(koe a e ,又称公 t evr r t a m k)
并收购和公司接管市场这两个名词实
司控制权交易市:( a ef cr r e 际上是相通的 ,只是国外的研究更多 段 ,特别是在其他治理机制不能发挥 l m r to o oa  ̄ : k r p t
,三是无形资产存量,四是 形象恶化时 ,股东会抛售或寻机转让 制 一般包括产 品市场的竞争 、经理 市 董事占比) 公司股票,股价会下跌 ,公司从证券 场和公司接管市场。
市场上融资的成本会提高。这时新 的 管理层 特征 。Moc 、S eefr rk h lie和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经营业绩实证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经营业绩实证研究
置 的重要 渠道 。
关 键 词 : 市 公 司 ; 购 ; 营 业 绩 上 并 经
中 图 分 类 号 : 8 0 9 F3.l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9 5 (0 2 0 l0 7 3 2 0 ) 7—0 3 0 0 4— 5
Em p r c St dy n t M e g r & Ac i ii n Per or anc o Lit Com pa e i i ial u o he re qu s to f m e f sed ni s n C h na i ZH A NG De — pi g n
是 : 量 且 频 繁 发 生 的 上 市 公 司并 购 活 动 , 否 真 大 是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是 产 业 结 构 、 业 结 构 和 产 品结 企 构 不 断 发 展 和 变 动 的 过 程 。在 今 天 , 论 是 国 外 还 无 是 国 内 , 权 变 动 和 产 权 交 易 都 十 分 活 跃 。从 企 业 产 产权 变 动 来 说 , 形 式 是 多种 多 样 的 , 兼 并 、收 其 如 购 等 聚 变 型 产 权 变 动 ;剥 离 、出 售 、 立 等 裂 变 型 分 产 权 变 动 ; 换 发 盘 、 票 回 购 等 股 东 结 构 变 动 型 交 股 产 权 变 动 , 这 种 变 动 亦 可 称 之 为 内 变 型 产 权 变
f colo n gmet X n Ja tn nvr t, ia 1 0 9 C ia h o f Ma a e n, in i o g U i sy X n 7 0 4 , hn S o ei J
A bs r t: The p pe m a e n e p rc sud on t n e g r & t ac a r d a m iial t y he l r e a qu sto p ro m a c o lse c mpa e i c iiin e r n e f itd o f nis n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定 无 收 购 公 告 影 响 的那 段 时 问 内股 票 的 正 常 收益 E ( R)进 行 对 比 ,从 而得 出反 常 收益 率 AR= R-E ( R) 。一般 通 过 三 并购 绩 效 的 实证 分析 一 区 间 内 股 价 的 变 化 计 算 实 际 收 益 R ,通 过 “ 场 模 型 法 ” 来 ( )并 购前 后不 同年 度经 营 业绩 对 比分 析 市
1 、获 利 能力 指 标分 析 。通 过 分 析 可得 在 2 0 年 ( 购 08 并 估计E ( R) ,即通 过 个 股 收 益 与平 均 市 场股 票 收 益 的 关 系 当 年 )这 三 个 指 标 都 有 不 同程 度 的 降 低 ,其 原 因可 能 是 企 构 造 回归 模 型 ,估计 有 关参 数 后 通过 模 型来 计 算E ( R) 。 业 之 间进 行 并购 ,这 需 要 一 定 的 并购 成 本 ,并 购 的 整 合 也 2 会计 研 究 法 。会 计 研 究法 指 的是 通 过对 公 司 并购 双 、 方 长 时 期 的 观 察 ,利 用 企 业 公 开 的财 务 信 息 ,考 察 公 司 并 表 1 财务指标体系 指标 购 前 后 绩 效 的变 化 。具 体 的 ,该 方 法 主 要 通 过 财 务 报 表 和 会 计 数 据 , 以考 察 获 利 能 力 的 每 股 收 益 、净 资 产 收 益 率 、 资 产 净 利 率 、 资 产 报 酬 率 、 主 营 业 务 利 润 率 以 及 考 察 营 运 能 力 的净 资 产 周 转 率 、 总 资 产 周 转 率 等 指 标 ,考 察 公 司 并 购 绩 效 的变 化 。 虽 然 该 方法 具 有一 定 的 可行 性 ,但 由于财 务 数据 是 历 史 数 据 ,反 映 的 是过 去 的绩 效 ,会 产 生时 滞性 影响 。

我国上市公司兼并和收购的实效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兼并和收购的实效分析
企 业并 购 都 是成 功 的 , 业并 购 也 是一 把 “ 刃剑 ” 企 双 关键词 : 企业 并 购 ; 市公 司 : 营 绩 效 上 经
中 图 分 类 号 : 2 66 F 7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 9 9( 0 i 0 -0 2 -0 i 7 -1 9 2 1 ) 4 1 4 2
两种 方 法所 要求 的 有效 资 本 市场 和理 性 参 与者 两个 前提假 设条件 。 营业绩 对 比研究 法 的优 势在 于能够 经 客观 、连续地 反 映并 购前 后公 司业绩 的变 动情况 , 其
不 足 主 要 是 会 计 指 标 容 易 受 到 上 市 公 司 操 作 , 管 会 尽
司 的财务 出具尽 量真 实可靠 。
最终 根 据样 本 选取 原 则选 取 出 了符 合要 求 的并
购 上市 公 司 , 由于数据 较多 , 每年 随 机选 取 了 6 但 故 0 个 随机 样本 。 中 由于 2 0 其 0 2年数据 采取 不足 , 以样 所
本 的 的选 取 数 量 要 相 应 的 少 些 。
作者简介: 祝媛 媛 ( 9 6 ) 女 , 徽 人 , 徽 财 经 大 学 ( 18 一 , 安 安 安徽 蚌 埠 2 3 4 ) 究 生 院硕 士 研 究 生 。 301研
收 稿 日期 : 0 0 1 0 2 1 —1 -3


研 究 方 法
上 市 公 司, 于 2 0 并 0 2年以前上 市 , 在考察 期 内的数 据 可以获 得 。 ) 市公 司开展 的并 购活动 在年报 中予 以 (上 2 公告 , 以确保 并购是 对公 司发 展产生 重要影 响 的重大
确 定关 系பைடு நூலகம்。通 过模 型 的确 定 , 可掌握 变量之 间 的 回归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呈现出较为活跃的态势。

并购重组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其他企业,实现资源整合、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的行为。

它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也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首先,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有利于促进企业资源的整合。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可以整合相关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可以获取到其他企业的技术、人才、品牌、渠道等资源,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并购重组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其次,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有助于拓宽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扩大市场份额。

通过收购、兼并可以迅速进入到其他行业或市场,拓宽企业的经营领域。

同时,收购或兼并也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

不只能够增加企业的市场影响力,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稳定企业的盈利能力。

再次,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可以实现规模效应,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实现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规模的扩大而导致的单位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可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此外,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挑战。

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可以整合相关资源,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压力。

并购重组还可以通过扩大企业规模,实现风险的分散,提高企业的抵抗风险能力。

然而,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并购涉及到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需要解决各种业务障碍和文化冲突。

这对企业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其次,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制约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发展。

政策调整对企业的决策和运营产生了影响,需要企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做好政策风险的应对。

关于收购、兼并的实证研究——兼谈中国石油发展的近、中期策略

关于收购、兼并的实证研究——兼谈中国石油发展的近、中期策略
P A T EDS U SO 匮园圜圈 R C I IC S IN C
对于收购兼并 战略 重点的确定是一个不 断更新 、调整 的过 程 。为此 ,需要建立一个专 门的战略决策委 员会 ,定期审视既 定 战略 ,考察 外部环境 的变化 ,以决定是否需要对 既定战略进 行 适 当地 调整
关于收购 兼并的实证研 究
慢和 不确定 的过 程 ,通过 收购兼并 发展 够 再 为 目标 企 业 股 东提 供一 定 的股 份 更 多 的 回报 则要迅 速得 多 ,尽 管 它会 带来某些风 险 溢 价 。
了对新 收购的企 业进行有效 地强制 管理
开发 、炼 油化工 管道运输 、油气及 石 而 且 风 险较 小 ,对 于 国 际 扩 张 来 说 尤 为 的 主 动权 。 由于 有 实 力 的高 层 管 理 人 员
油石化产 品销售 、石油工程技 术服务 、
如此。
是一 种 稀 缺 资 源 如 果他 们 对 新 企业
的生 产效率也就 可 以得 到提高 。共 同的
面临着通过 内部 扩张 和通过 收购兼 并发
对协 同效 应 的预 期 使 得 企 业 能 够 广 告 宣 传 产 品 促 销 活 动 以 及 原 有 的 良
展 的两种选择 。内部扩张 可能是一 个缓 承 担 收购 兼 并 产 生 的 费 用 ,而 且 还 能 好 声 誉 ,都 可 以 使 每 一 单 位 的投 入 产 生
资源 协 同 (eore yeg )— — R sucs snry
如 果企 业希望将 经营活 动扩张到 另
个地理领 域 ,也可 以通过 收购兼并 来 这 种 效 应 主 要 来 源 于 对 厂 房 、机 器 设
大 公 司 的 要 求 .通 过 对 中 国石 油 天 然 气 促 进发展 。企业 的市 场可能 在国 内某个 备 、安 装 维 修 原 材 料 以及 研 究 开 发 成 总 公 司业 务 进 一 步 重 组 成 立 的 。 中 国石 区 域 ,但 希 望 发 展 到 国 内其 他 市 场 .比 果 、销售网络 等资源进行共享的机会 。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动因理论与案例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动因理论与案例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动因理论与案例分析
我国现在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社会投资理念尚欠理性,但我国公司并购的发展速度却非常的迅速。

公司兼并收购历史虽然不足十年,却不乏创新的模式以及经典的案例,成了资本市场上最为靓丽的风景。

在并购动因方面,我国公司与西方发达国家呈现出明显的不同,这与我国上市公司的历史成因和现实经营状况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本文从公司并购这种经济行为中选择了“公司并购的动因”作为研究的对象,全文围绕着“我国公司并购的动因是什么”这个核心而展开。

在理论部分,首先分析公司并购的相关理论,包括公司产权理论、公司并购理论、公司并购动因理论。

并结合中外公司并购的历史,分析了不同国家在各个时期并购的特点和动因。

其中并购动因包括效率动因、战略动因、功利性动因以及政策性动因等多种。

所有这些并购动因可以分为财务型并购和战略型并购两种,前者只改变现有社会有限资源存量的分配,但很难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而后者可以产生一体化协同效应,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

在案例分析部分,新桥投资并购深发展属于典型的财务型并购,清华同方并购鲁颖电子则是典型的战略型并购。

通过这两个案例中鲜活具体的财务数据和详实的并购过程描述,来印证我们在理论分析中得出得结论:正是并购动因的不同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并购绩效。

总之,本文紧紧抓住我国公司并购动因这条主线,运用理论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找出了我国公司并购在并购动因上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并购动因对并购绩效的决定性作用,针对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尽快推出相关的政策和办法来规范并购市场,为我国并购市场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我国上市企业并购驱动IPO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企业并购驱动IPO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企业并购驱动IPO的实证研究摘要:并购驱动ipo理论有两类——市场反馈假说和融资假说,但这些理论大都用于国外上市公司的研究。

本文采用1993-2005年ipo的数据和1998-2010年并购的数据,运用logit模型验证市场反馈假说和融资假说是否适用于我国上市企业。

结果表明,市场反馈假说和融资假说在我国都是成立的,价值突变越大,ipo成本越高,ipo后5年内进行并购的可能性越大。

而对于ipo后5年内进行并购的公司来说,ipo筹集的资金越多,ipo后在股票市场再融资的金额越多,现金并购的可能性越大。

关键词:ipo;并购;市场反馈假说;融资假说一、引言ipo与并购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两个热点话题,国内学者在研究ipo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ipo的发行抑价,新股定价,新股初始投资收益和ipo长期市场表现。

并购问题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并购绩效,控制权市场,金融中介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和跨国并购等方面。

国内学者都是孤立地研究ipo与并购,并未注意到ipo与并购之间的联系,而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ipo与并购是紧密相关的,ipo能够便利企业并购。

此类研究结论可分为两类:市场反馈假说和再融资假说。

那么,我国企业的ipo与并购是否存在联系?我国企业是否也存在为了并购而进行ipo的动机?再融资假说和市场反馈假说是否也适用于我国的上市企业?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借鉴lyandres(2008)以及hovakimian和hutton(2009)的模型,利用我国1993-2005年ipo数据和1998-2010年并购数据分析了两者间的关系,验证市场反馈假说和再融资假说,以期为ipo和并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理论分析lyandres等(2008)提出了市场反馈假说,若收购方是私有的,不知自身的真实价值,收购企业也就无法执行最优的并购策略从而获得并购价值的最大化。

若企业公开上市,真实价值通过股票市场反映出来,消除了价值不确定性,进而企业可以在最佳时机执行并购决策,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财务协同短期效应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财务协同短期效应实证分析



绪 言
本 数据 ,该数 据 来 源 于北 京 交通 大 学 兼 并 重组 研 究数 据 库 ( C h i n a M e r g e r D a t a b a s e ) ;另一部 分数 据是样 本上市 公 司的金 融 财务数 据 , 该金融、 财务 数据 来 源于 国泰 安 C S M A R数 据库 以及北大 C C E R金融研 究数 据库 ,此外 依据 如下标 准对 初选 样 本进行 了筛选 : 1 、由于金 融类 企业 的 财务 报表 项 目和 格式 与 一般 上市
应, 但 是 对 于并 购 协 同效 应 的研 究 , 大 多 数 文献 还 停 留在并
购 中管 理 协 同效应 和经 营协 同效 应 的研 究 上 , 而 较少 从 纯并 购财务 协 同效 应就 公 司并 购问 题进 行深 入 分析 , 即使部 分学 者提 出并 购 的财务 协 同效应 , 但 是相 关研 究 只是 停 留在 并 购
指标选 取 的角 度不 同 主要 可以 分为 两种 , 一 种是 基 于企 业股 价 这一 指 标 的视 角 , 由B r a d l e y等人 ( 1 9 8 8 ) 使 用 的在 异 常收益 的基础 上计 算 协 同效应 ; 另 一种 是基 于企 业 会计 财 务 指标 视 角, 由H e a l y等 人 ( 1 9 9 2 ) 提 出 的从 业 绩 改 变 着 手 评 估 协 同效 应 。后 来 的学 者在 此 基础 上提 出 了许 多改进 意 见, 包 括异 常 收 益计 算 方法 的改 进, 计 算 基 准的 改变 以及业 绩 改 变指 标 的 选 择等 等 。 总 体 来 说 ,国 内外 的 理 沦界 热 衷 于 研究 并 购 的 协 同效
财 务 协 同效 应 确 认 的 层 面 , 较 缺 乏对 并 购财 务协 同效应 计量

上市公司并购效应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并购效应实证分析
( ) 市 公 司并 购模 式 发 展 趋 势 分 析 二 上 我 们 对 19 9 7年 一2 0 0 0年 中 国 上 市 公 司 发 生 的
企业 ) 相交换 资产 。 互
以扩 展 营业 范 围甚 至改 变 主 营 方 向 。 ( ) 产 剥 离 。 2资 是 指 上 市 公 司 出售 自有 资 产 或 持 有 的对 其 他 企 业 的
构 得 到 了优 化 。 关 键 词 : 市 公 司 ; 购 ; 模 效 应 上 并 规
中 图 分 类 号 :8 2 5 文 献 标 识 码 : F 1 、 A
文 章 编 号 :0 5—10 ( 0 2 0 0 4 —0 10 0 7 2 0 19— 0 1 4
Absr c Th o h a p yngt e o ta in a l ss me o h i ril k sa l ssa d r s a c n t e M &A ’ de t a t: r ug p l i he d m nsr to nay i t d,t sa t e ma e nay i h c n e e r h o h smo l
a fe ti u o nty’ itd c r r t n nd e c n o rc u r s lse opo a o s i

Th o c u i n i ha l o g e M &A o s tb n b iu go h i e e c n l so s t tat u h t h h d e n’ r g a o vo s r wt n t i n h


上 市 公 司 不 同 并 购 类 型 的 效 应 分 析
( ) 国上 市公 司 的 并 购 模 式 一 我 上 市 公 司 并 购 行 为 按 照 方 式 不 同 分 为 以 下 几

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绩效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绩效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绩效研究全球范围内的五次并购浪潮产生了一大批大型的跨国公司,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为国际经济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使我国与国际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加之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期,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不断完善的资本市场导致了并购市场的繁荣。

其中并购重组的特殊形式—吸收合并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战略性合并方式,已成为国内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虽然,已有很多理论认为合并活动能够给企业带来种种正向效应,但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之后的绩效表现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

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动机、现状和绩效变化,对于企业的合并交易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首先对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作了归纳,对企业吸收合并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介绍,在国内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对吸收合并相关理论进一步阐释,主要理论有效应理论、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资源重新分配理论和风险分散理论等,使我们对其有更直观的认识。

其次对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交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并提出了现阶段合并交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实证部分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特征,以我国A股市场上近百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构建合并绩效评价体系,对合并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不同合并交易方式下的合并绩效进行分类研究。

最后针对合并交易的现状和绩效表现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研究结论主要有:一是吸收合并提高企业绩效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政府行为时常参与其中,并且有时候并没有为合并活动提供合理引导。

二是长短期绩效表现不相同。

短期内可能具有良好的效果,长期来看,并没有完全使合并双方做到优势互补。

吸收合并作为股权资本运作的高级形式,操作过程较复杂,整合难度更大。

短期绩效方面,整体样本公司在事件期内企业股东的价值得到了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对公司接管市场治理效果的检验研究
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司接管市场在公司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实证研究。
这些实证研究主要探讨了公司接管市场在何种情况下会取代其他公司治理机制特别是内部治理机制发挥关键的治理作用一是行业因素,二是董事会组成特别是独立董事占比,三是无形资产存量,四是管理层特征。
、和1988对1980年《财富》杂志500家公司在1981~1985年间发生的兼并收购进行了抽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业绩大大低于行业水平时,董事会撤换最高管理人员的可能性就提高了;但是当全行业都发展不好时,董事会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而此时实现撤换管理人员功能的是公司接管市场上的敌意接管。
公司兼并收购的治理效果的统计分析
各种研究显示,在接管市场对上市公司发生治理作用的路径上有几个关键机制一是并购方取得控股地位,二是新的控股股东改组董事会、更换高管人员,三是治理结构改变所产生的治理效果体现在业绩变化上。
围绕接管市场作用机制的关键点,参考国外研究的一般方法并结合国内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选取了1997年至2001年5年间发生了第一大股东变更的392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选取1997年以后的数据主要是由于在此之非常重要和核心的作用,而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董事长是董事会的核心人物,其人选的变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我们主要关注这些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的变动情况。
我们把董事长的变动情况分为三种一是无变化,即原董事长继续担任原职;二是温和变化,即董事长发生了变更,但是董事会的变化比例小于50;三是剧烈变化,即董事长发生了变更,而且董事会变化比例大于50。
我们所选定的样本公司在并购当年所发生的高管变动如表1所示。
表1
发生并购公司的高管变动情况
第一大股东
高管无变化
作为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兼并收购和公司接管市场这两个名词实际上是相通的,只是国外的研究更多地愿意使用公司接管市场这一概念,使其更协调地和经理人市场等其他外部市场并列在一起,构成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
二、公司接管市场与其他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实现外部投资者有效的监督,实现这种监督的机制包括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
这时新的投资者通过收购公司股票或收集其他股东的代理权来接管公司的控制权,并调整董事会和经理人层,整顿公司业务。
因此,公司接管市场并不是一个实际意义上的市场,而是特指发生公司间收购兼并活动的一个虚拟的领域,它既包括证券二级市场,也包括场外股权交易市场,还包括一切可以实现产权转让的有形或无形的方式或场所。
最后,、和指出,管理层的特征对于兼并收购是否能够发挥治理效用也很重要。
如果管理层中存在创始人家族的成员,那将减少被兼并收购的可能性。
1988所做的一项研究检验了内、外部董事在监督高层管理者方面的不同行为以及与兼并收购的关系,发现以外部董事为主的董事会比以内部董事为主的董事会更容易撤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而外部董事为主的公司被兼并收购的比例远远低于以内部董事为主的公司。
此外,还有少数学者开始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研究接管市场所发挥的治理功能裴武威,1999,并通过实证分析初步揭示了兼并收购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但未能深入剖析接管市场在我国发生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其治理功能的因素。
因此,考察我国接管市场的治理功能方面的研究仍然是处于空白状态,本文研究这一问题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接管市场发挥治理功能的决定因素,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前者主要是通过股东会、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约束和控制实现,外部监督机制一般包括产品市场的竞争、经理市场和公司接管市场。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各国的监督机制也各有特色。
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国家较多地是借助于股票市场的评价和外部接管市场的制约,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国家更多地是依靠法人间的相互持股和银行持股。
收购兼并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从市场上逐步买入小股东的股票,也可以是从大股东手中批量购入。
通过接管市场可以形成对不良管理者进行替代的持续性外部威胁,这种外部威胁在美英模式的公司治理体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司接管市场一般的作用机理是当某公司因管理不良导致业绩和形象恶化时,股东会抛售或寻机转让公司股票,股价会下跌,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融资的成本会提高。
原因是全行业同时面对的困境与单个公司自身的问题不同,内部治理机制例如董事会很难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因为董事会很难判断公司经营不好是因为管理人员的问题还是行业的系统风险造成的。
这时外部的收购兼并者就有机可乘了,当他们成功入主后,通过带入新的管理因素或业务内容来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市场价值。
、和的研究还发现,那些拥有大量无形资产而近期发展低于行业水平的公司,更加可能成为兼并收购的对象。
这两种体制应该说各有优劣,但当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体制出现问题时,有研究者将其部分归因于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即缺乏接管市场的作用。
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接管市场尽管存在一些缺陷,但仍普遍被视为约束和控制公司管理层的根本性手段,特别是在其他治理机制不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投资者只能借助于这种成本昂贵的机制。
国内专门研究接管市场的文献不多,大多数是在研究公司治理时附带提及的。
少数研究接管活动的学者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讨论兼并收购对提升公司绩效所起的作用龚玉池,2001;二是讨论兼并收购对上市公司股价变动的影响高见、陈歆玮,2000;冯根福、吴林江,2001,或是上述两种研究兼而有之万朝岭、储诚忠、李翔、袁国良,2000。
高管温和变化
高管剧烈变化
发生变更的公司1997
47
32
7
81998
对我国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实证研究
兼并收购活动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一、公司接管市场与收购兼并活动
公司治理的内外部机制都是用于激励、监督管理者,甚至更换不合格的管理者。
其中外部接管市场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
所谓接管市场,又称公司控制权交易市场,它是指通过收购兼并取得对企业的控制,达到接管和更换不良管理层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