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改改改

合集下载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06章第0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02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06章第0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02

知识梳理
原因
土质? 植被? 自然原因: 降水? 坡度?土流失
壑支离
破碎
危害
对当地影响? 对河流影响?
严重
水土保
持措施
治理水土流失?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水土流失的危害 (2)对河流的影响: 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 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跳进黄河 也洗不清!
水土流失的危害: (1)对当地的影响: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 ,破坏了 农田和村庄,使得 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 (2)对河流的影响: 泥沙下泄导致 河流含沙量剧增 ,淤塞 下游河床、水库 ,给 防洪及河道整治 造成 了巨大困难。
2.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请你参加关于黄土高原退耕 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1)陡坡地应全部退耕,保留的缓坡耕地应修建梯田耕作。 (2)退耕结合植树种草,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好农民的生活出路。
(3)退耕的同时要控制人口的增长,减轻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的压力。
(4)退耕是一项综合举措,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而艰 巨的任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北方地区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2课时)
目标导航
01 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及其成因。 02 知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产生的危害。 03 理解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及其成因
黄土高原卫星影像图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2.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
小实验:不同地表植被、土质、地表坡度、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水土流失和地表植被的关系 2、水土流失和土质的关系

新人教版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新人教版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 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 跨的省级行政区。
长城
乌鞘岭
宁 夏
陕 西
山 西
太 行 山 脉


黄土塬: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 顶部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 作区。
读图6.34“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思考: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状况的关系 植被覆盖越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就越 弱 ,水土流失的状况 越严重 。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水土流 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 找出水 土流失 严重地 区的分 布,并 根据图 上信息, 分析这 些地区 水土流 失严重 的自然 原因。
1目前黄土高原存在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c) A.酸雨 B.沙尘暴 C.水土流失 D.沙漠化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 ) c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3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 D A.地表光秃,植被稀少 B.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人类不合理的开垦、采矿、修路
(1)地形
— 山区、坡度较大;
(2)降水 — 降水量较大、季节差异大。
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
人类活动加剧了这种脆弱
气候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平常年 16.6% 涝年 23.9%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旱年59.5%
延安1951~1991年旱涝灾害发生频率

最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改改改

最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改改改

3、独特的“黄土风情”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 型舞蹈艺术形 式,具有2000年 以上的历史。
二、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二、风吹来的黄土
阅读材料
黄土“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 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原来,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 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 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砾石残留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 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形成了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 风力减弱或遇到山脉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 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深厚的黄土层。
二、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上的川
黄 土 高 原 地 貌 的 形 成 过 程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1)自然原因:
黄土结构:黄土土质疏松,多 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地形特点:地面破碎,沟谷 纵横,平地少,斜坡多。
气候原因:降水集中在7、8 月份,而且多暴雨。
植被状况:地表裸露,缺少 植被保护。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情境荟萃
图释导学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一、文明的摇篮
1.从省区说明黄土高原的范围。 2.在图中找出黄土高原的边界。 3.说说黄土高原和黄河对于华夏文明的影响。 4.联系生活,了 区 第 二 级 阶 梯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阅读图6.37和 图6.38,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1.“打坝淤地”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沟谷中修筑 拦土坝 拦 截坡地流失的__表__土____,堆积形成肥沃的 田地 。 2.林草护坡的作用:植树种草,建设 护坡林草带 ,能够有 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 到 涵养水源 、 保持水土 的作用。

地理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6章第3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试卷及参考答案

地理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6章第3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试卷及参考答案

地理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6章第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分层作业(基础版)一、选择题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数字序号代表的河段中,出现“地上河”现象的是()A.①B.②C.③D.④2.甲地所在高原生态问题严重,其治理的生物措施主要是()A.修挡土坝B.打坝淤地C.植树种草D.建梯田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结合黄河干流及支流图,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现在看来,这“天上”是指()A.贺兰山B.巴颜喀拉山C.冈底斯山D.祁连山4.黄河河水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工业发达,污染严重B.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C.过度抽取黄河水,带走泥沙D.水中行船多,搅动河沙5.关于图中黄河各河段的忧患或措施,错误的是()A.河段①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B.河段②初春和初冬时节易形成凌汛C.河段③大力扩大农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D.河段④加固黄河大堤黄土高原是黄土沉积在原有地表岩石(基岩)表面,后经雨水冲刷而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形态。

图1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图2为黄土高原地表物质构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甲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为()A.26米B.44米C.56米D.64米7.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形部位描述正确的是()A.①为山脊B.②为山谷C.③为洼地D.④为山脊8.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的土石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现象,一般来说斜坡坡度越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越大。

下列最有可能出现山体滑坡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陕西延安市南部的洛川县是我国苹果的重要生产基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洛川县所处的温度带是()A.寒温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10.洛川苹果品质优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土质疏松B.日照稀少C.夏季多暴雨D.昼夜温差大11.当地种植果树的主要生态效益是()A.美化环境B.防风固沙C.保持水土D.减少污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积累区——黄土高原教案【课标要求】1.让同学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缘由。

3.让同学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同学生疏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难频繁的自然和人为缘由,并生疏相应的环境爱护与资源开发的方法与阅历。

【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八班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的第一节,是本册教材中重点分析的我国的一个地形区,格外具有典型性。

教材主要是让同学生疏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而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峻的缘由,争辩由此导致的严峻后果及解决措施,从而培育同学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培育同学的读图、析图、资料搜集和阅读力量。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形成缘由,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缘由,培育同学探究和综合分析的力量。

4、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懂得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同学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2、增加同学的环境爱护意识,树立可持续进展观念。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缘由【教学难点】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缘由。

【教学方法】读图观看、启发式叙述、同学活动、探究。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地理区域,假如从飞机上看这一区域,只能看到零星的几丝绿色,那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窑洞居住。

黄河也流经其中,因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这区域就是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引导读图:黄土高原在哪儿呢?请同学们P24“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明确其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

完整版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完整版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第二十一页,共28页。
三、严重(yánzhòng)的水
第二十二页,共28页。
读p28 图6.32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zìrán)原因:
1、黄土(huángtǔ)疏松,,许多多孔(隙xǔduō)物质易溶于水
2、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3、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 人为原因:
? 1、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度垦 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成 说
( 2)从东北(dōngběi)向西

粒越来越细

( 3)矿物(kuàngwù)成分不
( 4)有古土壤
( p27 活动)
第十六页,共28页。
黄土高原(huánɡ tǔ ɡāo yuán)的地貌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不同(bù tónɡ)的类型显示了黄土高原
区被侵蚀的不同(bù tónɡ)程度
第十七页,共28页。
具有(jùyǒu)200以0上年的历史。
第十二页,共28页。
陕北剪纸(jiǎnzhǐ)
第十三页,共28页。
二、风吹来的黄土(huángtǔ)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hòudù)一般在 100米左右,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
西侧,黄土(huángt1ǔ0)0厚米度--在200米之 间,最厚在兰州,达 300 米以上。
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乌鞘岭
长城

知识回顾:

2、说出黄土高原的

地形、干湿地区、
温度带和气候类型
秦岭
第七页,共28页。
北 方
地 区





第八页,共28页。
1、位置(wèi zhi)和范围: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主要介绍黄土高原这个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本节内容通过讲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现象和地理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生态环境等方面可能还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黄土高原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土高原的特点。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个独特的地理区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详细讲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和形成原因,让学生明白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3.分析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通过观察图片和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如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等。

4.探讨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讲解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特点,如土壤贫瘠、植被稀少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8.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1)人口的增长会导致 人均耕地减少和 燃料需求 增加,然后人们便无节 制地 破坏植被 ,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 频繁,从而导致农
作物产量 下降 。于是人们又以 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粮
食,从而又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3.黄土高原分布省区不包括( B )
A.山西省
B.山东省 C.甘肃省
D.宁夏回族自治区
4.读图,小华家在黄土高原,学校就在她家对面,但她每天却要绕道而 行,这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 D )
A.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D.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5.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C )
(2)你认为要改变本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使人地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治理水土流失
19.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
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
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1)读上图,说说戈壁、沙漠、黄土的分布规律。 黄土高原由北向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依次是戈壁——沙漠——较细的 黄土物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读“黄河干流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我国古籍中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这种
状况出现在黄河的什么河段( C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7.图示区域严重的自然灾害有( A )
①水旱灾害 ②台风 ③寒潮 ④水土侵蚀 ⑤火山爆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③④⑤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新版)新人教版PPT课件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新版)新人教版PPT课件
跨越省区:山西、陕西、宁夏、 甘肃、青海、河北、河南。
今华 陕夏 北先 的祖 黄黄 陵帝 县, 。传
说 就 生 活 在
陕西黄帝陵, 祭祀典礼,炎黄子孙聚集
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 祷丰年的场所,黄土位于坛上“五色土”的中央。
革命圣地延安
2021
麦 积 山 石 窟
法 门 寺
A.千沟万壑
B.陕北窑洞
C.白山黑水
D.信天游
4.下列对黄土高原的范围描述错误的是( )
A.东起大兴安岭
B. 西起乌鞘岭
C.北连内蒙古高原 D. 南抵秦岭
2021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3.分析认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知 道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后果。
4.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认识 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 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兴手法见长。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 型舞蹈艺术形式, 具有2000年 以上的历史。
陕北剪纸——十二生肖
民俗文化
秦腔 是陕西
最具代表性 的戏曲,被 人称为“中 国戏曲的鼻 祖”。
凤翔彩绘泥 塑
民 俗 民 风 展 示 会
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以面食为主,一天到晚三顿饭,天天离不开 面食,其中以面条和馒头为主 .陕西的面条厚、宽、长超出人们 的想象,其形状如同腰间所系的裤带 。锅盔也是山西的面食。
黄土的形成
科学家的假说
水成说 残积说 风成说
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
顺着风向,从戈壁—沙漠—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1、粗大砾石留在原地----戈壁 2、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沙漠 3、细小的尘土 东移南下 黄土层
还有哪方面证据可以支持“风成说”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34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34张)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承载课标: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地形类型,描述地形 特征;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 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根据资料,分析某区 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 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人教版教材)。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 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湘 教版)。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归纳某区 域的气候特征(商务星球版、中图版)。
高效、合理利用有 限的水土资源,提 高植被覆盖率,改 善生态环境
发展适合 石漠化地 区的特色 产业
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和 贵州石漠化治理有哪些异同? 相同:保护和恢复植被,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都是重要措施。 差异:修拦土坝(淤地坝)是治理 黄土高原的重要措施,石漠化治理 不适宜。
评价园地
秦始皇陵兵马俑
返 回
三、知地貌
黄土土质疏松的缺点是什么?
容易遭受水土流失
地表特征: 支离破碎
沟壑纵横
黄土塬
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部平坦,侵蚀 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区、居住区。
黄土梁
顶部狭窄,条状延伸的山梁
黄土峁
呈穹状或馒 头状的黄土 丘陵。
思考: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之间有什么 联系?
D
C
A
; 。
B
c
河流:D.

3.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植被: 土质: ; ; 气候: 人为:
全球最大的黄土区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 一般在100米左右,六盘 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黄 土厚度在100米~200米 之间,最厚在兰州,达 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 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 冠。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6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6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其独特的地貌形态和生态环境吸引了广大学生的兴趣。

本节内容以黄土高原为主题,通过对其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介绍,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对其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黄土高原的美丽和脆弱,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中国的地理分区,对于地理区域的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但黄土高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其地貌和生态环境的理解需要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掌握黄土高原的开发与保护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对其环境的影响,提高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使其认识到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

2.难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生动展示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黄土高原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黄土高原的了解,引出本节内容。

2.知识讲解: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相关图片和图表。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积累区——黄土高原》教案教学目标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黄土风情”;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缘由。

运用图文材料分析黄土成因水土流失严峻的缘由和危害;通过实例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环境整治理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2.运用图文材料分析黄土高原的位置、成因、水土流失的缘由及治理3.生疏到人与自然及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简单关系,从而培育同学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进展观。

教学重难点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缘由。

如何挽救黄土高坡的生态环境。

教学过程图片呈现讲解: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消灭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缘由是什么呢?感性生疏黄土高原的地貌和文化景观一、文明的摇篮读图6.25,在图中找出:内蒙高原、秦岭、太行山、鸟鞘岭。

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小结: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讲解: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土质肥沃,便于耕种。

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平原就消灭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提问: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小结:2、悠久的历史文化3、众多的名胜古迹师生活动,小组争辩,探究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看图片6.26 6.27体会地理环境对民风民俗的影响。

二、风吹出来的高原过渡:提问黄土高原深厚的黄土是怎么来的呢讲解: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说”。

该学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吹来的小结:1、形成图片呈现:各种黄土地貌小结:2、地貌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写出它们分别说明白什么问题。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3.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D) A.峰岭众多、地表崎岖不平 B.石灰岩广布,地表起伏不大 C.牧草覆盖,地面坦荡无垠 D.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
23
17
一、知方位
内蒙古高原
乌鞘岭
甘 肃
高青 原藏
宁 夏






城 长

山 西
西


18
二、感受黄土风情
讨论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白羊肚手巾当帽,带洋芋当饭不当菜 挖个洞洞当家宅,油泼辣子当作菜
秦腔不唱吼起来
19
合作探究: 三、知成因
小组讨论完成 课本27页活动 题
20
四、知地貌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本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3、举例说明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与黄土高 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4、探究黄土的来源。说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 地表形态并认识塬(yuan)、梁、峁(mao)、 川等黄土地貌。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
16
预习
看书23-25页图文
1、将你认为的重 点简单的勾画下来 (四至点,跨越的 主要省、四周的地 形)
2、完成练习册知 识点一
人教版地理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1
2
3
4
黄河之水。。。
5
6
7
安塞腰鼓
8
9
窑洞
10
窑洞
11
秧歌
12
秧歌
13
朴实的人
14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15
学习目标
1. 通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 增强民族自豪感 。

2024年春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年春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 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将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带来的泥沙沉积在黄河流域形成。风力堆积作用是指风把携带的沙尘沉积在某个地方,经过长时间的堆积和压缩,形成了黄土高原。
3.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主要有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等。黄土塬、黄土茆、黄土川等地形是黄土高原的典型地貌类型。这些地貌特征是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和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黄土高原的历史文化:介绍黄土高原地区的历史文化,包括古村落、古道、古城等,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
-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入了解,包括水土流失、沙漠化等,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方法。
- 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介绍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包括生态农业、绿色能源等,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实践案例。
- 学生可以研究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了解生态农业、绿色能源等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原理和效果。
-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黄土高原的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等,了解民间艺术的传统技艺和创作方法。
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一: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在哪里?请简要描述其地理位置的特点。
答案: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北方,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起长城,南抵秦岭。其地理位置的特点是东临黄河,西靠祁连山,北依内蒙古高原,南接华北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 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和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3.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难点:
1. 黄土高原形成原因的科学解释。
2. 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影响的深入理解。
3. 提出解决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创新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情境荟萃
图释导学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一、文明的摇篮
1.从省区说明黄土高原的范围。 2.在图中找出黄土高原的边界。
3.说说黄土高原和黄河对于华夏文明的影响。
4.联系生活,了解“黄土风情”。
1、位置与范围
北 方 地 区 第 二 级 阶 梯
四、水土保持
思考: 怎样才能改善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让 这里的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 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 题?首要工作就是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进行生态建设。
四、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变绿了——大规模植被建设前后对比
活动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二、风吹来的黄土
黄 土 高 原 地 貌 的 形 成 过 程
黄土高原上的川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1)自然原因: 黄土结构:黄土土质疏松,多 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地形特点:地面破碎,沟谷 纵横,平地少,斜坡多。 气候原因:降水集中在7、8 月份,而且多暴雨。 植被状况:地表裸露,缺少 植被保护。
1、位置与范围 范 围:
南北西东 抵抵至起 秦长乌太 岭城鞘行 。,岭山 连,, 内 蒙 古 高 原 ,
太 行 乌鞘岭 山

秦 岭
1、位置与范围 跨省区:
山西 陕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河北 河南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河 北


பைடு நூலகம்西 河南
青 海
西
一、文明的摇篮
黄 土 高 原 的 边 界
太 行 乌鞘岭 山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治理的成效
评价园地
1.下列省区不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域的是( D ) A.陕 B.晋 C.甘 D.苏
2.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D.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评价园地
3 .填注: 山脉:A. B. C. 河流:D. ; ; 。 。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阅读图6.37和 图6.38,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1.“打坝淤地”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沟谷中修筑 拦土坝 拦 表土 ,堆积形成肥沃的 田地 。 截坡地流失的________ 2.林草护坡的作用:植树种草,建设 护坡林草带 ,能够有 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 到 涵养水源 、 保持水土 的作用。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 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 易崩塌,而且以比较干燥, 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 作为居所。
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 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 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 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深受人们喜爱。
3、独特的“黄土风情”
窑 洞
气候干旱,降水少;黄土直立性好,不易崩塌。
活动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2.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请你参加关于 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采取任 何措施都要 掌握好 “度”,对 于黄土高原 来说,既不 能过分强调 经济发展, 也不能只求 水土保持。
成功的经验:
1)治理水土流失: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 工程措施:建梯田、 修挡土坝等。
3、独特的“黄土风情”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 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 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 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 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 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
3、独特的“黄土风情”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 型舞蹈艺术形 式,具有2000年 以上的历史。
二、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二、风吹来的黄土
阅读材料
黄土“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 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原来,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 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 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砾石残留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 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形成了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 风力减弱或遇到山脉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 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深厚的黄土层。
C A
D
B
4.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植被: ;气候: ; 土质: ;人为: 。
评注圈点
总结: 反思: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 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数量等。 3)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矛盾。
梳理归纳
位置范围
文明的摇篮
对古老文明及民风民俗的影响 风成说 黄 土 高 原
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后果 水土保持的方法

秦 岭
已早 经在 出六 现七 了千 原年 始前 的, 农渭 耕河 文平 明原 。一 代 就
陕西黄帝陵
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 祷丰年的场所,黄土位于坛上“五色土”的中央。
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3、独特的“黄土风情”
黄土高原古老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 特的民风民俗。
2、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人为原因:
人多地少,过垦过牧导 致植被、生态被破坏。
修路、采矿等活动破 坏地表。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思考: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村庄被破坏, 耕地面积减少;
向黄河下游输送了大量泥沙,给下游的河道整 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