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凉州词》教学设计5篇

《凉州词》教学设计5篇

《凉州词》教学设计篇5教学目标:1.学会6个一类生字,认识3个二类生字,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诵读古诗,感受古代诗韵律美。

3.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将士们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难点:感悟、体会将士们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音乐背景,课件。

基础知识:区别字:琵()琴()葡()战()琶()瑟()萄()站()教学过程:一、解题:凉州词:乐府旧题。

作者王翰,字子羽,唐并州晋阳人,睿宗景云元年进士及第,直言谏诤,被贬为道州司马,现存诗篇不多,但都属绝妙之作。

二、学习生字、新词。

三、配乐朗读诗。

1.范读。

2.练习读。

3.指名读。

4.齐读。

四、听音乐,读古诗,想象诗的意境,了解诗意。

五、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六、作业:1.写生字、古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搜集长城资料。

4.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引导学生认识这类词语的特点。

这是连绵词,不能拆开来理解,单个汉字没有意义。

(澎湃、玫瑰、蚂蚁、玻璃、叮咛)(2)讨论交流。

学生可以根据前两句,展开想象,画一画边关将士在一起举行盛大筵席的情景;根据诗的后两句,想象将士们在一起互相劝酒的语言,写一段话;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之间互相解答。

(3)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会发现三句诗都是渲染了战争的残酷无情,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在战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战争令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带给人们无尽的灾难。

《凉州词》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课文中的图画展开联想,理解诗句意思,感受世人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恶战争的情怀。

3.借此课的学习,对唐代边塞诗人及其作品作一些了解和积累。

(二)过程与方法:1、释题,整体感知。

2、自读感知,理解诗句3、再读感悟,以画悟情4、感情朗读,背诵古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少年真诚的情怀。

凉州词的优秀教案设计

凉州词的优秀教案设计

凉州词的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凉州词》。

(2)理解《凉州词》的创作背景、词语的含义和诗句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凉州词》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关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理解战事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弘扬和平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凉州词》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凉州词》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1. 诗句中生僻字的书写和理解。

2. 分析《凉州词》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凉州词》的原文和译文。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播放音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凉州的图片,让学生对凉州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教师简要介绍《凉州词》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凉州词》,感受诗句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诗句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凉州词》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凉州词》的情感体验,感受作者的敬意和关怀。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战事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弘扬和平思想。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凉州词》的优秀品质和意境。

五、课后作业:1. 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凉州词》。

2. 写一篇关于《凉州词》的感悟文章,不少于300字。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以便对后续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凉州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作业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战事和和平思想的认同和感悟。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凉州的历史文化资料,拓宽知识面。

《凉州词》教学设计

《凉州词》教学设计

《凉州词》教学设计《凉州词》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①学习本诗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古诗大意,背诵古诗。

②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同学想象,读懂诗意,体会是人的情感。

③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将士们的豪情。

④了解更多的边塞诗,体会其特点,激发同学学习诗歌的爱好。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诵读,想象画面,边读边悟。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凉州词》,谁来给大家背背指名背——齐背2、这是一首边塞诗,边塞诗在唐朝时期尤为兴盛,进入它进展的黄金时代,《全唐诗》中所收录的边塞诗就有两千多首。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把目光拉回到遥远的唐代去看一看——(配乐,师朗读)3、这些都是唐代的边塞诗歌,他们有的倾诉离别的思念,有的描写边关的风光,有的叙述战斗的残酷……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体会一种别样的情怀:二、读题、解题1、生齐读课题2、通过预习,你对诗题“凉州词”和诗人王翰有了哪些了解呢(指名回答)3、师补充:凉州词是一种曲调名,是为唐朝很流行的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

王翰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性格豪爽,无拘无束,他的诗大多都豪放壮丽。

而最出名的就是他的《凉州词》,我们赶快去读读吧!三、初读古诗1、打开书,自由读诗,把字音读精确。

2、指名读(出示全诗),相机识字“琵琶”“葡萄”“催”3、读诗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读得有板有眼,读出节奏,谁再来试试4、师生合作读(师四生三、生四师三、师读题生读全诗)四、理解诗意1、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要想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你有什么好方法指名答出示:①多读;②先理解字词再理解一句话;③查工具书;④结合解释。

2、现在请大家结合课后的解释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和同桌沟通或请教老师都可以。

(生自学师巡察)五、品读感悟1、一、二句(出示图画及一、二句)①师:有人说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而诗词更多的时候是一幅画。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2《凉州词》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2《凉州词》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2《凉州词》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诗歌描绘了边塞风光的雄浑壮丽,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接触古诗词的良好素材。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文学才华,感受到边疆将士的英勇无畏,同时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古文句子。

但对于这首诗的背景、意境和深层次的含义,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逐步领悟。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边疆生活的了解相对匮乏,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补充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凉州词》,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了解诗人王之涣及古代边疆生活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边疆将士的英勇无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凉州词》,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难点:领悟诗歌的深层次含义,了解古代边疆生活的相关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诗歌全文、注释、图片、音乐等。

2.资料:收集关于诗人王之涣及古代边疆生活的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边塞风光的图片,配以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及《凉州词》的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凉州词》教学设计

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凉州词》教学设计

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凉州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凉州词》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读懂《凉州词》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3.学会欣赏古诗的语言、意境和审美价值。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理解《凉州词》的内容和意境。

难点:学生理解和把握古文中的意蕴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文《凉州词》。

2.多媒体设备。

3.课堂小组讨论活动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图片、音频等方式呈现凉州的地理和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教学内容做铺垫。

2. 学习课文(15分钟)老师领读《凉州词》,让学生跟读,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意思,并解释生僻词语。

3.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凉州词》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4. 分析讨论(1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分享各小组的讨论成果,促进学生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5. 欣赏赏析(20分钟)老师和学生共同欣赏《凉州词》,品味其中的意境和语言之美,引导学生对古诗的审美。

6. 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回顾今天所学内容,布置课后阅读《凉州词》,并写一份感想和解读,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否读懂《凉州词》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3.学生在欣赏中是否能领会古诗的意境和艺术价值。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教学设计,我发现学生对古诗《凉州词》的兴趣大增,他们表现出了对古诗的热爱和对文字的理解,但也发现有些学生仍会对古文中的生僻词语产生困惑。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注重对词语的解释和情感的引导,希望能让每个学生都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和价值。

以上是本次《凉州词》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朓对您有所帮助。

《凉州词》教学设计

《凉州词》教学设计

《凉州词》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凉州词》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凉州词》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写了边塞的荒凉,情感深沉,风格悲壮苍凉,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千古名作。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朗读、背诵这首诗。

了解诗歌大意。

学习作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初读感知,细读品味,感悟理解,朗读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戍边将士豪迈之情,体会诗歌悲而不失其壮的气概,热爱古诗,感受母亲河之气势。

教学重点:感悟体会,朗读展示。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背诗引入、初知边塞诗。

1、同学们,我们读过不少古诗,老师想让同学们展示一下,我开个头,看谁能接下去,好吗?2、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这些诗都是反映什么的?(战争)以歌咏边塞军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异风光为主要内容,这类诗我们称为边塞诗。

边塞,也就是边疆地区的要塞。

如阳关、玉门关等就是著名的要塞。

在古代,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称中原地区,长城以外称塞外或塞北,主要指今天的甘肃、内蒙古一带。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拓土开疆,许多文人或投笔从戎,或漫游边塞,诗人常常为戍边战士英勇杀敌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也深深地知道战士们痛苦而又寂寞的生活却而又无可奈何!诗人将种种强烈的情感诉诸笔端,从而使得这类诗作蔚为大观。

边塞诗以其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典型地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风貌,尤其它悲壮、雄壮的境界,使人耳目一新,令人感喟不已。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凉州词》,就是这样一首。

二、初读古诗,了解作者。

教案《凉州词》教案设计

教案《凉州词》教案设计

教案《凉州词》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凉州词》的背景和意境。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准备
准备《凉州词》的课文和相关的注释资料。

准备一些与《凉州词》相关的图片和音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10分钟)
通过展示《凉州词》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景色,引发他们对《凉州词》的思考。

《凉州词》的背景和意境学习(20分钟)
给学生讲解《凉州词》的背景和作者王之涣的生平。

引导学生理解《凉州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如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和表达(30分钟)
让学生阅读《凉州词》的课文,并帮助他们理解其中的诗意和表达。

鼓励学生进行诗歌鉴赏,让他们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创作活动(40分钟)
设计一些与《凉州词》相关的创作活动,如写一首自己的凉州词。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活动,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评价和反馈(10分钟)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提出关于诗歌鉴赏和创作的建议和改进。

四、延伸活动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和欣赏诗歌,通过阅读和创作巩固诗歌鉴赏和表达能力。

《凉州词》教学设计4篇

《凉州词》教学设计4篇

《凉州词》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结合诗后注解,自学古诗,了解大意。

2、抓住重点字词,启发学生联想,读懂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教师的评价,引导学生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西域沙漠,人烟稀少,战争频发,这就是唐朝的边塞重镇,凉州。

当地歌曲中夹杂有少数民族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许多诗人以此为曲,以边塞的生活见闻为词,写下了一首首豪迈大气的边塞诗。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

2、齐读课题。

二、分环节教学,确定学习古诗的标准。

1、读古诗,正字音(确定读的标准:节奏分明)(1)、自由读古诗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2)、生试读,师相机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更正字音,读准节奏;(3)教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

(4)男女分读,全班齐读;2、说古诗,明诗意(确立理解古诗的标准:结合注释,适当想象)(1)请学生分句解释诗句意思,师相机引导;(2)同桌互说整首诗意思;(3)请一位学生当堂展示,并总结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

(借助注释,适当想象)3、抓诗眼,悟诗情(确定明悟诗情的标准:抓诗眼,品悟诗情)(1)品味“酒美”a、同学们,经过刚刚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第一行诗写的是庆功宴上热闹欢乐的气氛,那么这种气氛是通过诗中的哪一个词写出来的?b、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酒美?c、酒在我们中国的诗歌文化里,是一种重要的意象,就是助情物,它往往是作者情感宣泄的出口,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酒在不同的环境里,分别代表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d、对于戍边的战士来说,美酒意味着什么?(大胜之后的庆贺,以酒助兴。

越是美酒越是说明将士们的心情非常高兴,越是高兴就更该喝更好的酒)(2)品味“催”a、多好的美酒啊,战士们喝到了吗?那是因为一个字:催。

从这个字里,你能联想到什么?(战争开始了,胡人犯边,劫掠百姓)b、是啊,一个催字,写出了边疆战事的无常。

《凉州词》教学设计9篇

《凉州词》教学设计9篇

《凉州词》教学设计《凉州词》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凉州词》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凉州词》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个生字及文中3个注音字,学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春日》和《凉州词》。

3、感悟古诗的意境。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曾经学多那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背一背。

2、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自由读→看图想意思→朗读背诵二、学习《凉州词》:1、出示第二首古诗,用上面的方法自学。

2、检察自学情况。

指名朗读,纠错互评。

3、质疑问难,诗中哪个词的意思你不太懂?点拨:万仞、杨柳、玉门关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5、启发感情,了解作者及其边塞的风格。

简介:王之涣,盛唐边塞诗人。

这首《凉州词》描写了边塞怎样的环境?你能想象当时戍边战士的生活吗?6、有感情地按七绝节奏朗读诗歌。

7、组织背诵。

三、学习写字:1、出示要写的3个字。

提出好的写字建议。

2、练习写字。

3、互相评价。

四、小结。

五、作业:请收集王之涣的其他边塞诗,读一读。

第二课时一复习,激趣。

1、背诵《凉州词》。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宋代朱熹的古诗《春日》。

板书诗题,齐读。

二、学习古诗《春日》:1、出示全诗。

指名试着读一读。

2、放录音,生认真听。

3、自学古诗中的生字。

4、小组内互读互听。

5、逐句简析诗意。

等闲—随便注意:风和日丽时,到泗水边游赏,一望无际的风光恍然一新。

随处可见春风的面目,万紫千红的花儿都是他的姿容啊。

6、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想象一下美丽的春天。

7、按节奏朗读古诗,鼓励当堂背诵。

三、练习写“闲”字。

四、请同学们课后积累描写春天的古诗。

五、作业:1、背诵《春日》2、完成课后习题2《凉州词》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①学习本诗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古诗大意,背诵古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学设计第1篇】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昨天,我们已经学过了一首新的边塞诗——《出塞》,这首诗主要讲述了诗人王昌龄赴西域所作,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生活的渴望与期盼。

请同学来一起来有感情,并且有节奏地朗读《出塞》。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王翰的一首边塞诗——《凉州词》,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己来读一读,并想一想《凉州词》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二、解诗题,知作者1.【解诗题】请同学们联系诗文和注释,想一想《凉州词》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教师提示:《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

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

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2.【知作者】人王翰和王昌龄一样,是唐朝时期闪写边塞诗的诗人,关于作者王翰,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三、明诗意、悟诗境1.请同学边读边思考,读准字音试着给这首诗划分节奏。

2.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划分的节奏有感情地读一读,教师在旁边提示。

3.【明诗意】请同学们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借助课本上的注释帮助理解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学习提示:在概括诗意的时候,可以将注释带入诗中思考,书中注释如下:【凉州词】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

【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

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谈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

【沙场】战场。

例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诗意: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诗句,思考一下,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从这句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了将士们举起酒杯,正要痛饮葡萄酒时,马上就听到了催人出发的琵琶声和战马的嘶鸣。

《凉州词》教案

《凉州词》教案

《凉州词》教案一、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欲饮、琵琶、羌笛、玉门关”等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王之涣的豪迈情怀。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习通过朗读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韵味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王之涣的豪迈情怀。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描绘的景象。

三、教学难点学习通过朗读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韵味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及有关《凉州词》的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诗人王之涣及《凉州词》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创造了美妙的传说。

这些传说中有很多是关于我们中华民族英雄的故事。

你们都知道哪些英雄的故事?(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英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英雄故事的诗歌,它就是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题中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

齐读课文,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情况。

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自悟诗句的意思。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进行评价和补充。

齐读课文,注意重音和节奏。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体会重音和节奏。

指名学生根据配乐朗读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划出有关诗句并做简单批注。

引导学生从景、情等方面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和感情。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对学生交流的内容进行点拨和梳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抓住“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等诗句进行品读。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凉州词》教学设计[5篇模版]

《凉州词》教学设计[5篇模版]

《凉州词》教学设计[5篇模版]第一篇:《凉州词》教学设计《凉州词》教学设计(鄂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简析:《凉州词》这首诗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第三单元“母亲河”的第三篇课文,其中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了戍边士兵的还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

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没有丝毫的颓废消沉,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

以“黄河”为主题的诗,学生接触的比较少,教学这首诗,一方面在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描写黄河的源远流长和塞外戍边将士艰辛的诗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教学设想:根据课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本课的教学重点我放在反复诵读上,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我将教学难点定位在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凉州词》虽然表现了边塞将士生活的凄苦,但悲而不失其壮,我也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训练:背诵古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一首好诗,往往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现在,就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记忆的大门,背诵一些你所积累的古诗词吧。

学生自由背古诗。

师总结:只要大家持之以恒多积累,多背诵,一定能“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

21古诗三首凉州词(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1古诗三首凉州词(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凉州词(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主要内容包括三首古诗:《凉州词》、《登鹳雀楼》和《望洞庭》。

这三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所写,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英勇形象,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敬佩之情。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另一篇名作,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篇,通过对洞庭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三首诗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对它们的解读和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理解和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学习三首古诗《凉州词》、《登鹳雀楼》和《望洞庭》,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唐代诗歌的美,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1)理解三首古诗的背景和内容,掌握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3)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感悟。

2.教学难点(1)诗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汉语语法,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

(2)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欣赏。

(3)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多样,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

(4)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朗读和背诵。

针对上述难点,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突破,如通过多媒体展示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意的理解和感悟;提供古诗的注解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难点;设计朗读和背诵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凉州词》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凉州词》教案、教学设计
-创作一首以边塞为题材的短诗,不少于四句,体现边塞的特色。
2.口头作业: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诗词背诵,要求熟练掌握《凉州词》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边塞文化,了解边塞诗人的生平事迹,激发孩子对边塞文化的兴趣。
3.实践作业:
-观察生活中与边塞相关的元素,如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等,用画笔或相机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分享。
3.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4.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布置实践性作业,如观察生活中的边塞元素,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多媒体展示和故事讲述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凉州词》的情境。
1.多媒体展示:利用课件展示边塞风光,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边塞的壮美。同时,播放一首具有边塞特色的歌曲,让学生在听觉上体验边塞的韵味。
2.诗词解析:逐句解析《凉州词》的诗意,让学生体会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通过对比、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
3.背诵指导:教授学生正确的背诵方法,如分句背诵、反复朗读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诗词意境、生字词等方面进行讨论。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
2.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学习《凉州词》过程中的感受,体会边塞诗词的魅力。
3.价值观引导:强调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2024年凉州词 王之涣教案

2024年凉州词 王之涣教案

2024年凉州词王之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凉州词》。

(2)理解《凉州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思想。

(3)分析《凉州词》的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凉州词》。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关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理解友谊、忠诚、勇敢等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凉州词》。

(2)理解《凉州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思想。

(3)分析《凉州词》的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把握《凉州词》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思考和感悟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吟诵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3. 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法:以《凉州词》为例,分析诗词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魅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凉州词》的内容,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等。

(2)准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3)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凉州词》,了解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思想。

(2)查阅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凉州词》的背景图片。

(2)引导学生回顾《凉州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凉州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课前准备,分享自己对《凉州词》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凉州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1)以《凉州词》为例,分析诗词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魅力。

《凉州词》王之涣教案

《凉州词》王之涣教案

《凉州词》王之涣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凉州词》。

(2)理解《凉州词》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3)分析《凉州词》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凉州词》。

(2)学会欣赏古诗词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边疆将士的敬意。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凉州词》。

(2)理解《凉州词》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3)分析《凉州词》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2.2 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意境。

(2)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边疆将士的敬意。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及其作品《凉州词》。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3.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凉州词》,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3.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凉州词》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边疆将士的敬意。

3.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凉州词》的韵律特点和意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4.1 背诵《凉州词》。

4.2 结合课下注释,深入了解《凉州词》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4.3 写一篇关于《凉州词》心得体会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5.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5.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5.3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

王之涣《凉州词》教学设计范文

王之涣《凉州词》教学设计范文

王之涣《凉州词》教学设计范文
王之涣《凉州词》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学认2个生字,练习写好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通过读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品读悟诗情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乐曲、课件、边塞诗等。

学生准备:边塞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画时尚导入。

1、老师播放两段有特色的乐曲,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再根据情境联想古诗。

2、学生交流汇报并背诵相关诗句。

3、提醒新课,板书课题,读题,解题。

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

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

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二、初读感知。

⑴、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⑶、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汇报。

⑴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⑶质疑。

《凉州词》教学预设

《凉州词》教学预设

《凉州词》教学预设《凉州词》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代表作,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这首词的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凉州词》的教学进行预设,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排。

1. 教学内容《凉州词》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词的背景和作者介绍、词的赏析、词的鉴赏等部分。

通过对词的背景和作者介绍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内涵和意境;通过词的赏析和鉴赏,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凉州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背景,理解词的主题和意境;(2)掌握词的基本内容和表达手法,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和解读词的内容;(3)培养学生对诗词的赏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语文素养。

3. 教学方法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朗诵、分组讨论等。

具体安排如下:(1)首先通过讲述《凉州词》的背景和作者介绍,引导学生进入词的主题和情感;(2)然后通过学生朗诵和教师解读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词的意境和表达手法;(3)最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词的内涵和价值,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深度。

4.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环节:通过引言,激发学生对《凉州词》的兴趣和好奇心;(2)学习环节:讲解《凉州词》的背景和作者介绍,带领学生进入词的世界;(3)运用环节:通过学生朗诵和教师解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词的内涵和情感;(4)总结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词的主题和意境,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以上的教学预设,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凉州词》这首古诗时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词的内涵和艺术特点,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凉州词》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凉州词》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凉州词》教学设计(精选15篇)《凉州词》篇1教材分析:《凉州词》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二首》中的一首诗,古诗前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后两句写的是戍卒的离愁。

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王之涣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士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不得还乡的同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

写景雄奇壮阔,抒情含蓄深永,短短的28字,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成为千古绝唱。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阶段目标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本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古诗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体现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在教学中以“情”为突破口,以“读”为依托,根据学生的读诗感受,由古诗的意象入手,采用“四步读诗法”,即“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读出感觉——读出意境”,引导学生以读悟情,以读入境,加深体验,培养语感。

深入挖掘文本,扎扎实实进行听说读写训练。

适当进行课外拓展,丰富文本,深化古诗内涵,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有板有眼、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4、引导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读出古诗蕴含的情感。

《凉州词》精品教案

《凉州词》精品教案

《凉州词》精品教案一、课题导入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

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

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二、初读感知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汇报。

(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质疑。

三、感悟诗意,朗读体会1.一、二句(出示图画及一、二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师:有人说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而诗词更多的时候是一幅画。

那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答。

(出示: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声、战马、将士)把这些事物联系起来,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指名描述这样的画面使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板书:热烈)指名读一、二句,把这种气氛读出来。

出示音乐琵琶声,——你们听,琵琶声传来了,此刻,军旗烈烈,战马嘶鸣,出征在即。

谁再来试试?指名读。

2.品三、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样难得的盛宴,这样难得的气氛,将士们开怀畅饮,似醉非醉之时好像在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们在说什么呢?指名答。

(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又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呢?)是啊,从古至今出去打仗又有几个人能活着回来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边关的战场吧!(课件展示)这战场怎样?(板书:残酷)师:而此时他们仍在高兴的喝酒,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举杯消愁、视死如归、将生死置之度外)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三、四句。

师:此刻,在将士们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也许面对残酷的战争他们想举杯消愁,但更多的是即将奔赴沙场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壮烈与豪迈。

(板书:豪迈)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读后两行(引读)是啊,这一醉,(板书:醉)醉在这热烈的气氛,还有什么不能看开呢?这一醉,醉在这残酷的现实,在潇洒中实现自己悲壮的辉煌;这一醉,醉在这豪迈的气概,“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读正确,读通,读有节奏,即字正腔圆的读好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想象画面,体会戍边战士的思乡但不能回乡的情感以及戍边将士豁达的情怀。

读出诗意境,唱出感受,达到自然成诵。

3课外拓展王翰《凉州词》,渗透两首《凉州词》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
感受王之涣的《凉州词》的古诗意境,读出自己对这首古诗蕴涵的情感(感受诗悲中不失其壮的基调)。

教学过程
一、教学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阶段目标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体现自主学习。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迄今1000多年的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颠峰时期.盛极一时的边塞诗,确乎前无古人,这其中当首推王之涣的《凉州词》。

板书:王之涣《凉州词》。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么?
预设:生提问:凉州在哪儿?词是什么意思?题目什么意思?为什么两首诗一样?(师及时鼓励学生会动脑筋,想问题.)
1出示唐代地图(标注:黄河,凉州)。

师随机介绍凉州:地名,指墩煌附近,今甘肃武威。

地处西北,十分荒凉。

2词呢?唱词。

3释题:(可以先请学生说)预设:其实凉州词准确的说,不是诗题。

它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为它填词,便有许多首凉州词了。

4作者简介:师:你们了解诗人王之涣么?
预设:(1)可以随机指名,请学生说,
(2)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或没有查好资料,师介绍。

师:其实《登鹳鹊楼》就是他写的,正是一曲《登鹳鹊楼》和我们今天要学的《凉州词》,使他跻身于唐一流大诗人行列。

出示幻灯片(指名读作者简介)。

过渡:想读读这位人称小官员,大诗人的作品么?
(二)初读古诗:出示幻灯片,提出读的具体要求:
1自由读(至少两遍)。

2指名读,听后评读。

(老师或学生评)
过渡:如果说初读古诗的第一步,那么读出感觉,读出味道那才是我们读好诗的更高境界。

(三)感悟诗句前两句
1轻声读前两句诗,找出自己读的感觉,并且或写或勾做上自己习惯的学习标记。

2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自己感觉到的。

3指名读。

(要求说感受,读出感受。

)
4师或生听后评议。

学习前两句诗预设:学生可以从第一句里找感觉,也可以先从第二句谈起。

课堂师要随机引导。

若学生先体会第一句,则重点点拨:
(1)解决远上的意思。

老师用手势和眼神带。

(自下而上)
(2)听音乐,师:提到黄河用什么词语可以形容它?(自由抢答:汹涌澎湃、磅礴、气势宏大)
(3)谁带着你的想象再来读,其他同学闭眼听想象画面。

(4)听后评读。

(5)你听了这样的朗读后,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高远辽阔感)
(6)想象画面,同桌加动作自由读,听后说说他哪读的好?
若先体会第二句,则重点点拨:
(1)谈自读后的感觉。

(孤)孤什么意思?师及时鼓励孩子的感受。

(2)你们也这样读读,体会孤的感受。

(3)解疑(胡兴业同学提出的疑问):片的意思是什么?师:是呀,为什么写一片而不是一座呢?
预设:a学生自己争取解决。

b师引导。

进情境诗人由高远辽阔的黄河,笔锋一转,把视角拉下来,远望,不觉咏出个人接读第二句。

c如果读不出片(单薄,小,)的感受,师随机指导这个学生:再远些,再远些看,边读边想象它的样子。

此时,再说你(你们)的理解。

指名说或自由说。

(师注意捕捉学生的零散感受。

(座呢,城比较高大,厚实的感觉。

写片更突出了城的孤,单薄,小。

犹如一片小小的树叶。

更加有种悲凉,危险的感觉)
4师:想看看这片城么?(课件)
5配乐《凉州曲》创设情境:(师语速缓慢地)茫茫戈壁,假如你是戍边战士,盛夏骄阳似火,大漠之上(生接读:一片孤城万仞山。

);秋风飒飒,中秋月挂梢头,(生接读:一片孤城万仞山。

);冬夜北风寒,雪花漫天飘(生接读:一片孤城万仞山。

)。

此情此景,身处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用一两个词说说。

(指名说,生:凄凉,苍凉,寂寞,孤独)
6小结:前两句诗,如果说首句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黄河的气势磅礴和天空的高远,用一个字壮(板书壮),那么第二句则更侧重的守城战士环境和内心的描写,我们也用一个字概括:悲,(板书悲)。

这真是壮中有悲,悲中有壮呀!
7自己再读读,体会体会这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8个人展示读。

(ppt)(师再评:我听出你在突出一和万,对比读中,反衬了城的孤单薄和战士内心的凄凉感。

真是用心在读啊!
过渡:如果说前两句是画意,那么后面的诗情又是什么呢?
(四)学习三、四句。

1轻声读三、四句,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么?(预设:谁怨谁?何须怨又是什么意思?)
2解疑。

出示ppt
(1)何须什么意思?
(2)何须怨呢?(不必怨。

)谁不必怨谁?(羌笛不必怨杨柳)。

(3)看着大屏幕诗句,学生试着说诗句大意。

追问:为什么不必怨呢?(怨也没用,无可奈何的感受。

)[
(4)试着读出这种感受。

(5)指名读。

(6)师生评读。

(师随机评:我还听出了你的怨愤之情。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怨愤朝廷的漠不关心;所以突出春风一词的朗诵。

)
3师:然而,一个何须怨,道出了将士心声保家为国,(板书:保家为国),表达了他们豁达的胸怀。

怎么读出这情怀?自由读指名读范读指名读学生自评。

4回读全诗:同桌互读,读后评议他哪读的好?展示个人读大家评议。

5学唱古诗。

播放视频《凉州词》。

古诗是可以唱的,想唱么?让我们唱中表达心中的感受。

1遍:轻声学唱。

2遍:自由大声唱。

3遍:起立,加动作,眼神,有滋味的吟唱。

(自然课堂呈现熟能成诵的感受。

)
(五)课外拓展:师过渡:同学们,还有一首与此题目相同,内容相同,感情相近的诗,但表达将士的情怀直接,更豁达。

出示ppt王翰《凉州词》,相信你们用刚才的方法,一定能很快进入角色的。

1自由读,找感受。

2小组交流感受或读出感受。

3小组赛读。

形式自己设计。

读后学生互评,或者老师评议。

4试着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可以从题目,作者,诗表达的情怀,内容都是边塞诗...)这些都要因学生学情而定。

也可以提问质疑,师随机解疑。

(六)作业: 把两首《凉州词》朗诵(也可以唱)给家长听。

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不超过300字)
一、尊重学生个体感悟: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自读自悟自批,让学生用几个词来表达读完前两句诗的感觉,再引导学生静心轻读《凉州词》,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学生会在古诗词句中捕捉感受的来源。

二、紧扣诗眼,从带给学生感触最深的孤字入手,以质疑片,加深对意境的感受,再配乐朗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三次接读,让学生在哀怨悲壮的音乐感染下,为情所动,随情而读!成为课堂的一大亮点。

三、朗读指导有目标,分层次,讲实效:定了三步读诗法,即字正腔圆读出感觉读出意境。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

四、大量课外拓展,如课前题目的理解等,直至课后的拓展阅读王翰的《凉州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