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2001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第三单元 大家动手做乐器 1 奇思妙想——设计篇》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六年级科学上册3.1《奇思妙想__设计篇》 精品优选PPT课件2大象版

大象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我们都来做乐器
我们用什么方法使鼓发出声音?
鼓面振动发出声音
琴弦和琴筒上蒙的蛇皮面在振动 发出的声音
猜一猜,琴弦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琴弦振动发出声音。
里面的空气 在振动
请你观察、思考:在 实验中,发声的物体相同 同吗?发出的声音相同吗? 这些物体发声时,有什么 相同的现象?
默默的等待是一场默默的徒劳 若付出必有回报,投入必有结果 那是不是,我还没有投入 是不是付出太少,我默默等待பைடு நூலகம்默默考量自已的信心和爱的程度的做法 是否令我错过适当的机会? 愿你今夜能有一个好梦 如果你在梦中也露出甜美的笑容 那是我托明月清风祝福你 爱上你,毕竟也是淡淡的哀愁
。
思考:怎样让物体 发出的声音立即停 止?为什么会立即 停止?
现在你知道了 吗?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产
生的。
计划与组织
• (一)、确定目标。 • (二)、可行性分析 • 1、制作乐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具备很多条件,
否则,是不会成功的。想一想,我们到底需要哪些条件? 写在“科学资料本”上。 • 2、小组怎样合作才能成功? • 想一想,制作自己的乐器,我们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需 要解决的困难有哪些? • 如果有些困难是无法解决的,那恐怕得重新确定制作目标 了。预测一下,制作过程中存在着不可解决的困难吗? • (三)、制订计划
谢谢指导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摇摇头。"历史,地理怎样?"青年还是摇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父亲的朋友接连发问,青年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那你先把住址写下来吧。"青年写下了自己的住址,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你的名字写的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要一些小优点,但由于自卑常被忽略了。其实,每个平淡的生命中,都蕴涵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就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爱因思念而美丽 我曾以为,爱一个人 可以是在心里暗暗的 并不需要对方清楚 我发誓,要把这份美好的感情 珍藏在记忆中,只是记忆 若不是,想到可能永远失去你 永远失去,这份自已如此看重的感情 若不是,又一次在梦中呼喊你的名字 并且从梦中惊醒,或许 这份感情会永远是一个秘密 在默默地想念和为你祝福之中 我从来都是幸福的 等待,我不清楚这样的结果是什么 或许,根本就没有去考虑什么结果 我一直希望 能以一种默默等待的姿势告诉你 我对你的感情是认真的 可以经受时间和距离的考验 那些过往的曾经共同拥有的细节 一一变得无比清晰 仿佛触手可摸,却明明相隔万里 是不是藏得越久 感情就会更加浓呢? 你不在的日子里 思念象野草一般疯狂生长 也许是因为终于不甘这样失去可能的机会 终于不甘刻骨铭心的思念和等待 会随岁月的流逝而染上灰尘 我鼓励自已说,释放自已 我不相信 从物理的距离到心灵的距离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我不相信 经过岁月沉淀以后的爱依旧不堪一击 我不相信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大家动手做乐器教案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大家动手做乐器教案课件www.5y大家动手做乐器教材分析本内容选自大象版六上第三单元。
本单元以制作乐器为教学平台,突出技术特色。
教师将引导学生确定制作项目,对制作中的困难及效果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展开深入的研讨,排除知识和技能上的障碍,最终实现制作、演奏乐器的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动手实践能力。
教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三年科学课的专门教育,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比较熟悉,初步掌握了探究的基本技能。
到了六年级上学期,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巩固探究技能。
教学目标.会搜集和整理资料,能预测结果并进行验证;2.会动手制作、改进并演奏简单乐器;3.知道有关声音的基础知识;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用具.信息:录像(交响乐合奏、自制乐器演奏)、书籍、联网电脑2.制作材料:橡皮筋、吸管、树叶、尼龙线、金属管、金属片、玻璃杯、易拉罐等等3.制作工具:剪刀、胶水、细线4.实验材料:直尺、橡皮筋、队鼓、锣、钗、三角铃、口琴、塑料泡沫颗粒5.医疗用品:创可贴、红药水、碘酒教学用时:五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主要任务:确定目标,制订计划一、揭示主题◇设计说明利用多媒体再现优美的合奏场景和旋律,帮助学生感知乐器的类型及其不同的音效,激发学习兴趣,揭示“大家动手做乐器”的单元教学主题。
◆模拟课堂(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交响乐团的合奏录像。
)师:羡慕这些演奏者吗?我们也用自制的乐器来办个音乐会,好不好?生:好!(教师板书课题)二、确定目标◇设计说明由于平时较少接触此类资讯,学生不知道自己可以制作的乐器有哪些。
教师此时向他们提供一些自制乐器的品种,供他们参考、选用,从而确定制作目标。
同学们可以模仿已有的乐器,也可以自己发明一种乐器。
◆模拟课堂.拓展视野师:自己做的乐器肯定比不上专业乐器精良,但一样能发出优美动人的乐音。
请大家欣赏一段演奏各种自制小乐器的录像。
(教师播放录像,包括:业余音乐爱好者吹树叶、拉锯琴、弹橡皮筋、敲玻璃杯等自制乐器的情景。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大家动手做乐器教案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大家动手做乐器教案课件www.5y大家动手做乐器教材分析本内容选自大象版六上第三单元。
本单元以制作乐器为教学平台,突出技术特色。
教师将引导学生确定制作项目,对制作中的困难及效果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展开深入的研讨,排除知识和技能上的障碍,最终实现制作、演奏乐器的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动手实践能力。
教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三年科学课的专门教育,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比较熟悉,初步掌握了探究的基本技能。
到了六年级上学期,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巩固探究技能。
教学目标.会搜集和整理资料,能预测结果并进行验证;2.会动手制作、改进并演奏简单乐器;3.知道有关声音的基础知识;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用具.信息:录像(交响乐合奏、自制乐器演奏)、书籍、联网电脑2.制作材料:橡皮筋、吸管、树叶、尼龙线、金属管、金属片、玻璃杯、易拉罐等等3.制作工具:剪刀、胶水、细线4.实验材料:直尺、橡皮筋、队鼓、锣、钗、三角铃、口琴、塑料泡沫颗粒5.医疗用品:创可贴、红药水、碘酒教学用时:五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主要任务:确定目标,制订计划一、揭示主题◇设计说明利用多媒体再现优美的合奏场景和旋律,帮助学生感知乐器的类型及其不同的音效,激发学习兴趣,揭示“大家动手做乐器”的单元教学主题。
◆模拟课堂(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交响乐团的合奏录像。
)师:羡慕这些演奏者吗?我们也用自制的乐器来办个音乐会,好不好?生:好!(教师板书课题)二、确定目标◇设计说明由于平时较少接触此类资讯,学生不知道自己可以制作的乐器有哪些。
教师此时向他们提供一些自制乐器的品种,供他们参考、选用,从而确定制作目标。
同学们可以模仿已有的乐器,也可以自己发明一种乐器。
◆模拟课堂.拓展视野师:自己做的乐器肯定比不上专业乐器精良,但一样能发出优美动人的乐音。
请大家欣赏一段演奏各种自制小乐器的录像。
(教师播放录像,包括:业余音乐爱好者吹树叶、拉锯琴、弹橡皮筋、敲玻璃杯等自制乐器的情景。
六年级科学上册 3.1《奇思妙想--设计篇》课件3 大象版

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热瓦普
热瓦普
扬琴
月琴
筝
拉弦乐器
艾捷克
板胡
二胡
高胡
革胡
京胡
马头琴
中胡
讨论
• 乐器有很多种,他们都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呢?
• 交流 • 汇报 • 总结
• 大量的事例都说明,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 生的。
• 振动又规则的、又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 震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 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音。
奇思妙想—设计
• 你去过音乐会吗? • 你听过交响乐吗? • 你所知道的乐器有哪些?
乐器的分类
• 弦乐器:小提起 • 管乐器:小号 • 打击乐器:木琴
• 注意:并不不是所有的乐器都可以归入这 三类乐器,如口琴
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分三
弦乐器 类:
(如小提琴)、
管乐器(如大号)、打击
乐器(如架子鼓)。但也并不是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主观因素 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 乐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但对 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 人可能是一种噪声。即使同一种声音,当 人处于不同状态、不同心情时,对声音也 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 为噪声或乐音。因此,从生理学观点来看, 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 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 声污染。
音乐瓶制作方案 示范小组 10月9日 目的:用玻璃瓶做一个打击乐器。 器材:6个相同的玻璃瓶、水、小木棒。 步骤:1、把这6个玻璃瓶整齐地、均匀间隔 地摆成一排。
2、依次递增给每个瓶加入清水。 3、用小棒敲打试音,再根据情况增减 水量,直到音准基本合适。 4、用小棒敲击调好的音乐瓶,奏出乐 曲。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奇思妙想——设计篇》大象版

《奇思妙想——设计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奇思妙想——设计篇》通过欣赏音乐引入制作乐器的计划,接着探究乐器产生声音的秘密,先根据观察提出关于声音产生的猜想,然后寻找证据加以验证。
最后利用探究的结论分小组设计出制作乐器的方案,并展示给大家。
学情分析学生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中,无论何时何地学生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城市的车马喧嚣,乡间的蛙鸣悠扬。
学生对于声音的感知,从胎儿起就开始了。
虽然许多家庭都有一些乐器,但对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乐器仍然十分感兴趣。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会制定书面的制作计划。
3.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制定出制作乐器的计划。
评价任务1.通过实验认识声音的产生原因。
2.能制定制作乐器的方案。
教学准备录像(交响乐合奏、自制乐器演奏)、橡皮筋、吸管、直尺、队鼓、二胡、竹笛、米粒等。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音乐是流动的诗篇,美妙的音乐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在这节课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卡门序曲》和中国民乐交响乐《步步高》(播放音乐会实景)。
2.资料链接:我国古曲《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外太空。
二、观察与提问1.请大家小组讨论学习:演奏一些乐曲时,要用到哪些乐器?(我会合作,别人发言时,我认真倾听,并能及时补充。
时间:3分钟。
)2.乐器展示: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向大家展示相关的乐器,有:编钟: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古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骨笛:世界上最早的乐器。
二胡、古筝、小提琴、扬琴、笛子、大鼓、小鼓、长号、短号、大号、小号、中号、架子鼓、葫芦丝、竖琴、编钟、骨笛、古琴。
3.给看到的乐器总结归类。
(独学:先自己想,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时间3分钟)4.补充小资料: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如小提琴;管乐器,如小号;打击乐器,如木琴。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1 奇思妙想---设计篇一填空1. 音乐是流动的诗篇,美妙的音乐给人以音乐享受。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小提琴;________ ,如小号;______ ,如木琴。
但并不是所有的乐器都可以归入这三类乐器,如口琴。
3. 世界上最早的乐器是_____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乐器,_____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
4. _______________ 我国古曲《》被录为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携带的镀金品牌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外太空。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琴发声时是由口琴里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动是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___________ 。
二判断1. 人说话时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V )2. 所有的乐器都可以归入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三类。
(X )3. 打击桌子时,发出了声音,但是声音没有振动。
(X )4. 吹军号时,军号发出了瞭亮的声音,但是军号里面什么都没有振动。
(X )5. 刮风时,我们听见呼呼的风声,那是空气在振动发出的声音。
6. 美妙的音乐在任何时候都是乐音。
( x ) 三 选择2.钢琴在弹奏时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是()振动发出的A 里面的簧片B 琴键C 演奏者的手指 3. 制作音乐瓶时,相同的部分是()A 水B 玻璃瓶C 打击的器材 4.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 录的是( )o A 古琴 B 二胡C 钢琴2心灵手巧---制作篇1. 一件乐器只能发出声音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声音的 大小和_高度—发生变化,这样才能演奏音乐 。
小学科学大象社版六年级上第1课《奇思妙想—设计篇》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科学大象社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奇思妙想—设计篇》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根据自己使用各种乐器地体验预测结果并进行验证,识记相关知识点。
2、会动手制作、或改进乐器。
3、知道有关声音的基础知识。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有关声音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会动手制作、改进乐器。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进入新课
一、进入新课。
先让学生读相关课文,讲述声音的产生,识记相关内容。
1、识记后播放三种乐器的录音,意在利用录音机再现优美的合奏声音和旋律,帮助学生感知乐器的类型及其不同的音效,激发学习兴趣,揭示“大家动手做乐器”的单元教学主题。
2、把自己喜欢的乐器说出来,我们也用自制的乐器来办个音乐会,好不好?
教师板书课题。
2【讲授】教学过程。
【精选】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1《奇思妙想 设计篇》 |大象版

《奇思妙想――设计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会制定书面的制作计划。
3.能大胆想象,同学之间能相互合作。
教学难点探究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教学重点分组制定书面研究计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交响乐视频,各种乐器:如二胡、小提琴、琵琶、小军号、笛子、小军鼓、碰铃、三角铁、口琴(去掉外面的盖板)等。
2.学生准备:方便携带的小乐器。
教学过程一、引入第一课时主要任务:确定目标,制订计划1、揭示主题◇设计说明利用多媒体再现优美的合奏场景和旋律,帮助学生感知乐器的类型及其不同的音效,激发学习兴趣,揭示“大家动手做乐器”的单元教学主题。
◆模拟课堂(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交响乐团的合奏录像。
)师:羡慕这些演奏者吗?我们也用自制的乐器来办个音乐会,好不好?生:好!(教师板书课题)2、确定目标◇设计说明由于平时较少接触此类资讯,学生不知道自己可以制作的乐器有哪些。
教师此时向他们提供一些自制乐器的品种,供他们参考、选用,从而确定制作目标。
同学们可以模仿已有的乐器,也可以自己发明一种乐器。
3.引导到探究声音的产生和制定制作计划的主题。
(1)可能有的同学会感到有疑虑,觉得制作乐器太难了。
其实,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制作出了很多乐器,我们来看一下(出示骨笛,编钟,古琴PPT),简介,进行爱国教育。
(引导策略:1.教师提问:关于自制乐器,你们有什么问题吗?由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梳理问题,使问题归结为两个方面,即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和怎么制作自制乐器; 2.教师直接讲述:要自制乐器,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它们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谈话:常见的乐器大致分为三大类。
弦乐器,如小提琴;管乐器,如小号;打击乐器,如鼓。
但也不是所有的乐器都可以归入这三类,如口琴。
看来乐器有很多种,它们都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2.把教师准备的一些乐器分发到小组中去。
(如果条件允许,每个小组的乐器尽量多一点,最好是每一个小组都有三大类的乐器的一种;如果乐器数量不够,则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交换乐器进行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思妙想——设计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奇思妙想——设计篇》通过欣赏音乐引入制作乐器的计划,接着探究乐器产生声音的秘密,先根据观察提出关于声音产生的猜想,然后寻找证据加以验证。
最后利用探究的结论分小组设计出制作乐器的方案,并展示给大家。
学情分析
学生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中,无论何时何地学生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城市的车马喧嚣,乡间的蛙鸣悠扬。
学生对于声音的感知,从胎儿起就开始了。
虽然很多家庭都有一些乐器,但对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乐器仍然十分感兴趣。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会制定书面的制作计划。
3.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制定出制作乐器的计划。
1.通过实验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
2.能制定制作乐器的方案。
教学准备
录像(交响乐合奏、自制乐器演奏)、橡皮筋、吸管、直尺、队鼓、二胡、竹笛、米粒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音乐是流动的诗篇,美妙的音乐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在这节课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卡门序曲》和中国民乐交响乐《步步高》(播放音乐会实景)。
2.资料链接:我国古曲《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外太空。
二、观察与提问
1.请大家小组讨论学习:演奏一些乐曲时,要用到哪些乐器?(我会合作,别人发言时,我认真倾听,并能即时补充。
时间:3分钟。
)
2.乐器展示: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向大家展示相关的乐器,有:编钟: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古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骨笛:世界上最早的乐器。
二胡、古筝、小提琴、扬琴、笛子、大鼓、小鼓、长号、短号、大号、小号、中号、架子鼓、葫芦丝、竖琴、编钟、骨笛、古琴。
3.给看到的乐器总结归类。
(独学:先自己想,然后在全班实行交流。
时间3分钟)
4.补充小资料: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能够分为三大类:弦乐器,如小提琴;管乐器,如小号;打击乐器,如木琴。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乐器都能够归入这三类乐器,如口琴。
三、猜想与假设
同桌对学:乐器有很多种,它们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时间:2分钟)
四、实验验证
1.在鼓面上放一些米,再敲打,你看到了什么?
2.拉拉二胡,用手放在胡箱上,感觉到了什么?
3.吹吹竹笛,把手放在吹孔一头,你感到了什么?
4.还有呢?当微风吹过树林,当……
五、实验结论
1.大量的事例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振动有规则、有准确高度的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音。
六、计划与组织
知道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开始试着做乐器吧!先想一想,你准备制作什么乐器,要用什么器材,然后制定一个制作方案。
可单独制作,也能够几人合作。
方案参考书上34、35页。
(设计时间10分钟。
)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课堂气氛也非常的好,回顾整个过程,我有做的较好的地方,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现将这两个方面略说一说。
一、教具的使用,能让课堂学习氛围有很大的改观。
因为学校条件的限制,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亲自动手做实验的器材和场所,加之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也不一样,所以,让他们每个人带一两样乐器来上课也很不现实,更不好操控。
但是,如果不做实验,这节课的重难点又很难突破。
于是,我选择在课堂上做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们眼见为实,思想不再停留在猜测与不确定之中。
通过教具的使用,确实为这节课平添了很多的动力,也让后面的教学变得轻松与自然。
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很大。
在分组制定书面研究计划书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要被书中的制作方案禁锢了自己的创作思维,帮他们
树立创作的自信。
通过作品的展示,我发现学生们的创作是非常有新意的,有相当一部分小组表现出的作品非常的棒,完全没有受到课本上的限制与影响。
三、时间的掌控不是很理想。
通过乐器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体验,让学生们真正理解到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随后,又让学生们了解了制定书面制作计划的基本格式,因为前面的各个环节做的比较好,所以在交流如何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的投入,但因为时间的关系,只有将近一半的同学文字与图片都完成了。
另一部分同学,可能就是因为时间不够,考虑与交流得还不够完整,加之,周边有些小组已经完成了作品。
也许这就是使他们不能快速完成作品的原因,为此也或多或少地挫伤了他们的创作信心!这也是我在巡视的过程中不够仔细造成的,没有即时地协助他们。
四、评价学生的用语比较单一。
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说的非常的好,而我给予的评价比较简单,不是非常的具有针对性的表扬或肯定;对于一些说得不够好的同学,我没有做到:在指出他表述的不够完整的同时,也要肯定他说的好的地方。
作为老师,我没有向同学们表明一种学习态度:学习需要自信,也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