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摘要:开展英语学科研究性学习,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自主的、全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拥有一个实践的机会和一片创造的时空,鼓励他们带着任务和目标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去探求知识和规律,去发掘自我,去发现真、善、美,以提高其听、说、读、写素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42
新一轮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客观地位。中学时期正是从潜意识到自觉意识,从感性到理性,培养兴趣及发展个性的关键阶段,假如此时所进行的只是被动学习而非主动学习,只是接受式学习而非探究式学习,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必将被极大地压抑,这样不仅限制了短期的学习效果,对他们一生的良好人格、个性及素质的形成都是会造成极大影响的。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和学生都在为考试分数而奋斗,教师教得太累,学生学得太累,这其实是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的许多弊端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
人才,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实施研究性学习方式。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的一个领域,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也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它的特点就是问题性和实践性,能充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全面提高英语能力。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作为对学生的一生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学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及课程改革已是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应先列出教材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及相关知识的结合点,以此寻找教学中的知识切入点,并做到讲课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多角度“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实施过程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把课堂研究作为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主旋律
所谓课堂研究,就是内容在课本,研究在课堂。既可以是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研究,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准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它不是简单的问答,也不是一般的讨论,而是有课题、有研究、有总结、有报告的研究学习的过程。整个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指导者通常不是提供一篇教材,让学生理解、记忆,而是呈现一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专题或课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
二、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唤醒学生的心灵。教师综合教材对内容作出限定,而形式完全由学生决定,借助一定实践或其他的媒体,创设出生动的情景,将学生置于有现实的未知问题的气氛中,由他们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研究性学习中,问题多来自学生生活着的现实世界,内容涉及的面可以相当广泛教材、校园以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学生学习途径、方法不一,最后研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各异,它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教育就是
唤醒”,学生一旦被吸引,才能和作者的心灵碰撞,产生共鸣,从而发现问题,尤其是提出一些彼此似乎存在矛盾的事实,将他们的思维激发到主动、活跃的状态。提出议题,自主探索。
三、研究性学习过程主要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在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后,通常采用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解放学生的思想,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敢说、敢做、敢研究。学生应由依赖教师到依靠教师,由独立学习到对学习有所独创;教师由保姆式到师傅式,再到导师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成为某一个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他对课程目标的达成负有主要的责任。由学生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各种设想,此中思维的角度会大有不同,而后又由学生进行讨论,将其中的设想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整个课程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最后的表现形态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的努力,在这一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将各种知识融汇贯通。
四、教师应适度介入,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
由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讲解,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思维,他们又会发现新问题,提出新假设。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尽可能多地从启
发诱导入手,设计一个个有梯度、有意图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出语言知识点。学生归纳正确,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归纳不正确时,分析原因,指明正确的用法,让学生在“原来如此”的情感体验中加深对此英语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学生归纳之后,教师再给予相应的操练,以期收到触类旁通和巩固的效果。在学生归纳分析过程中,教师适当讲评、补充。这一过程始终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起指导作用。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的确如此,一名教师的教学观点、教学思维是否足够活跃、开放、具有创新性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本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体验中锻炼思维,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在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养成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