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商品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初探-最新范文
信息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信息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信息时代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快速发展: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变得更加快速、便捷和全球化。
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手机通讯等技术工具,人们可以实时获取和分享信息,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沟通和互动。
知识和文化的普及与多样化:
信息时代使得知识和文化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文化产品,推动了全球文化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
经济结构和模式的转型: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和商业模式,推动了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促进了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共享经济等新型商业形态的发展。
社会组织与活动的变革:
信息时代催生了新型的社会组织和活动形式,如虚拟社区、网络社交、网络公益等,为社会参与和公民行动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会。
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挑战:
信息时代的发展也带来了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挑战,随着个人信息的大规模收集和利用,个人隐私权受到了严重侵犯,数据安全问题成为全球性的关注焦点。
政治和社会运动的转型:
信息时代推动了政治和社会运动的转型,使得政治参与和社会变革更加多元化和去中心化。
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成为了组织抗议、传播声音和凝聚力量的重要工具。
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信息时代改变了教育和学习方式,推动了在线教育、远程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总的来说,信息时代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以推动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和发展,促进信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信息时代利弊发言稿范文
信息时代利弊发言稿范文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信息时代的利与弊”。
信息时代指的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科技发展迅速,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在这个时代里,信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那么,信息时代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利与弊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信息时代的利。
信息时代使得获取信息变得更加容易。
以前,我们要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现在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就能解决。
信息时代还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和在线学习平台来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来了更加高效的通讯手段,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沟通,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然而,信息时代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首先,信息过载问题严重。
面对繁杂的信息,我们有时会感到困惑和疲惫。
我们可能会因为花费太多时间在网络上浏览不相关的信息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事情。
此外,信息时代也给我们的隐私带来了威胁。
在网络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很容易被他人获取,如果我们的个人信息被滥用,将对我们造成严重的损害。
针对信息时代的利与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要合理利用信息。
我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不要盲目接受。
其次,我们要提高信息素养,学会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分析,把握信息的可靠性。
此外,我们还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意识。
总而言之,信息时代的利与弊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应该善于利用信息,同时也要警惕信息带来的问题。
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正确的方式,用好信息技术,让信息时代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利益。
谢谢大家!。
信息时代利弊发言稿范文
信息时代利弊发言稿范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向大家发表关于信息时代的利弊的演讲。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是通过互联网、手机、社交媒体还是电视电台,我们都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
信息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机会,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利益。
信息时代的最大好处之一是带来了便利。
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不论是新闻、资料还是娱乐内容,只需几秒钟的搜索就能找到。
这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有帮助。
另外,互联网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沟通渠道。
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和视频通话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这种便利和即时性为我们的交流打开了新的可能性。
其次,信息时代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轻松地创造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无论是文字、音乐还是视频,只要我们有一个平台,就可以分享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这种开放平台为我们的创意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我们的声音能够被更多的人听到。
此外,信息时代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再受制于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然而,信息时代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信息过载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信息的泛滥,我们很难筛选和辨别真假信息。
虚假的信息和谣言在互联网上泛滥,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此外,信息时代也增加了我们的依赖性。
我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和技术产品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这种依赖性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脆弱和容易受到攻击。
例如,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严重挑战,个人隐私权也受到了威胁。
信息时代还给我们的社交关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虽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渠道,但它们也让我们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薄弱。
我们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虚拟世界中,而忽视了真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
此外,社交媒体也增加了社交焦虑和自尊心问题。
现代高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
浅谈现代高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人类社会进步与科学技术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现代高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主要结合高技术的主要六个领域,阐述了其对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高技术社会经济发展科学上的新发现及其在技术中的应用,都以人们预料不到的高速度展现出来。
新技术不断突破,发明创造层出不穷。
越是尖端技术,其革新的速度越快,更新换代也越加显著。
新技术革命引起新的产业革命,促使世界产业迅速地朝着尖端技术化、知识密集化、高增殖价值化方向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领头的产业正在更替,以微电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为轴心的新型产业群将成为肩负世界未来的战略产业。
新技术革命不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也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信息技术1.1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使人们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运行效率。
1.2劳动力结构正出现巨变随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们的就业结构正从农业人口为主、工业人口为主向从事信息相关工作为主转变。
以美国为例,1956年,美国的“白领”人数第一次超过“蓝领”,到1980年,美国就业比例为:农、林、渔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38%,采矿业和建筑业占7.23%,制造业占22.09%,服务业占67.2%。
这种趋势进一步发展,到1997年其农、林、渔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2.63%,采矿业和建筑业占6.88%,制造业占16.08%,服务业扩大为73.34%。
服务业中,除了极少部分传统服务业外,绝大多数是从事与信息处理、信息服务有关的职业。
1.3信息技术已引起传统教育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以及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使学习者可以克服时空障碍,更加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速度。
论谈信息产业化的社会影响及发展对策
挖 掘 信 息 中蕴 藏 的大 量 财 富 等 等 。 针 对
这种情况应通过多种手段 、 多种形式 、 多
种 途 径 对 信 息 的重 要 性 加 以 宣传 .从 而 提 高 全 民 的信 息 商 品 意 识 , 充分 、 有效 、
息 技 术 产 业 所 提供 的 信 息 设 备 和技 术 条
件 .信 息 服 务 的 现 代 化 手 段 和 方 式 就 无 从获取 , 更 谈 不 上 实 现 产业 化 。可 以这 么 说, 在很大程度 上 , 信 息 技 术 产 业 的发 展
、
信 息 的 概念 及 基 本 特 性
信 息 是 随 着 科 学 技 术 的进 步 ,到 本 世 纪 初 才 成 为 人 们 所 关 心 和 研 究 的 问
个结论 : “ 凡 是 在 一 种 情 况 下 能 减 少 不
确 定 性 的 任 何 事 物都 叫做 信 息 。” 控 制论 的 创 始 人 维 纳 从 控 制 论 角 度 传 递 作
用 。他 指 出 : “ 信 息 这 个 名 称 的 内容 就 是 我 们 对 外 界 进 行 调 节 并 使 我 们 的调 节 为
科 学 地 开 发 利 用 信 息 资 源 ,更 好 地 为 国 家 的 经 济建 设 服 务 。 2 . 完善法规 . 改 革 管 理 体 制
解 释 也 就 不 同 。 信 息 论 的奠 基 者 美 国著
名 数 学 家 申农 从 研 究 通 信 理 论 的 角 度 出 发 ,认 为信 息 是 可 以用 来 通 信 的 消 息 和
件。 这 主要 包 括 信 息 咨 询机 构社 会 化 、 信
息 产 品商 品化 、 信息服务 系统化 、 信 息 价
关于信息时代的作文
关于信息时代的作文信息时代作文。
信息时代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时代,它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
信息时代的特点是信息的快速传播、信息的广泛共享和信息的高效利用。
在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资源,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过去,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书籍、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在信息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获取信息。
这种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了解世界动态,拓展视野,提升自我素质。
其次,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在信息时代,很多传统行业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许多工作也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比如,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购物,不再需要去实体店铺购买商品;随着远程办公的普及,人们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络完成工作,不再需要每天上班。
这些都是信息时代带来的工作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的工作更加灵活和高效。
再次,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在信息时代,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这使得人们的思维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和观念,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点,这些都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工作更加高效和灵活,思维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信息时代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积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抓住信息时代带来的机遇,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作文800字
在信息时代,社会生活受到技术进步和广泛获得信息的严重影响。
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以及与他人的互动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影响。
信息时代社会生活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人们的交流方式。
随着社交媒体评台、即时通讯和视瓶通话的兴起,个人现在能够随时与全球各地的其他人通联。
这使得可以加强连通性,更方便地维持长途关系。
共享信息已成为瞬间的事,使新闻和事件能够比以前更快地传到更广泛的受众。
然而,这种持续的连通性也导致面对面互动的减少和社会孤立的加剧。
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在电子设备上,这导致缺乏真正的通联,为维持有意义的关系而奋斗。
全球信息站互动的盛行还引发网络欺凌和错误信息传播,可能对个人和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信息时代社会生活的另一个方面是人们消费和处理信息的方式。
由于新闻来源丰富,而且能够用我们的手指获取信息,个人经常受到新闻、意见和广告的轰炸。
这导致了信息超载现象,人们因为信息量之大而不堪重负,为找出可靠和准确之处而挣扎。
许多个人对其遇到的信息更加怀疑,导致对传统媒体来源的信任减少。
信息时代也产生了"过滤泡沫"和"echo chambers"的概念,其中个人只接触与其现有信仰和意见一致的信息。
这导致两极分化加剧和误传的传播,因为人们不太可能遇到不同的观点并对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
网络约会应用的兴起,随着Tinder,Bumble,Hinge等评台的出现,个人现在能够根据几张照片和简短的生物资料与潜在的浪漫伴侣进行通联。
这大大改变了约会的面貌,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影响。
上线约会应用允许个人在社交圈外与人见面,也方便了寻找浪漫通联的更加多样和方便的方式。
另这些应用也导致了一种肤浅的约会方式,即个人往往只根据外表来判断,并且可以轻而易举地因为快速刷卡而被解雇。
信息时代无疑已在许多方面改变了社会生活。
虽然它允许更大的连通性、即时获取信息以及新的社会化方式,但它也带来了社会孤立、错误信息和两极分化等挑战。
论信息及其产业化、商品化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论信息及其产业化、商品化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理论是信息的本质或信息活动的规律的反映㊂没有信息理论指导的信息工作,是盲目的,失败的可能性就大㊂结合信息工作的实践来研究信息理论,有现实意义,也有学术价值㊂这里,就信息及其产业化㊁商品化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进行一些论述㊂一信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软要素信息同物质㊁能源一样是宝贵的资源㊂由于它能促进物质㊁能源在生产中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在使用中节约消耗和提高效益,而被称为软资源㊂与上述观点相对应,我认为,信息同生产力或生产的要素即劳动者㊁劳动工具㊁劳动对象相比,是一种依附于或渗透于这些硬要素之内的软要素,其作用在于提高硬要素的素质㊁功能㊁禀赋,以及促进它们之间的组合㊂因此,信息对生产力或生产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㊂关于生产力的要素问题,历来有不同的意见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1)两要素说㊂认为生产力指的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能力,由 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㊁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 ①共同组成㊂(2)三要素说㊂认为生产力指的就是生产总量,生产过程的要素也就是生产力的要素,因此还包括劳动对象,它的发掘与变革对生产力作用的增长正在使它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的事实明显化㊂(3)多要素说㊂认为生产力指的是劳动生产力,与生产率为同义语,因此除上述三要素外,还包括 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自然条件 ②,以及教育㊁信息等㊂我在这里不评论各种观点的是非,只想指出:生产要素也好,生产力或生产率的要素也好,如果撇开自然条件这个纯外生因素,那么从世界三要素(物质㊁能源和信息)实质上是两要素(物质㊁能源为硬要素,信息为软要素)的观点看,都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硬要素(实体性要素)和软要素(非实体性要素),软要素是通过硬要素及其组合而使各要素及其整体效应提高的要素,如果说硬要素是纯客观的物质要素,那么软要素虽非纯主观的精神要素,却是客观作用于主观㊁主观反映了客观㊁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要素㊂如果说硬要素是有限的,那么软要素则是无限的,硬要素的有限性要靠软要素的无限性来克服㊂我说的硬要素,包括劳动者㊁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软要素则包括科技㊁教育㊁管理和信息㊂信息既是一种有形的独立要素,如社会生产㊁信息系统的规模㊁水平㊁发挥作用的程度等,又是一种无形的内含于其他各要素中的非独立要素㊂下面就来分析信息对其他要素的制约和决定性影响㊂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㊂劳动力包括体力和智力㊂体力由劳动者的体质和能量所决定㊂智力由劳动者的经验㊁技巧㊁知识和智慧所决定㊂说到底,这是一种获取㊁传递㊁处理和运用信息的092乌家培集①②‘斯大林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42页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页㊂。
个人信息商品化引起的法社会学思考
个人信息商品化引起的法社会学思考作者简介:吕洪涛(1987—),男,汉族,河南人,西南财经大学2011级民商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民商法。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四川成都611130【摘要】2009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明确规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个人信息买卖行为本应该有所收敛,事实情况却是个人信息买卖行为以更加隐蔽的形态出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应得到法律人更为重要的关注。
【关键词】个人信息;商品化一、问题和材料新浪网2012年11月16号报道称,快递单号的信息被大面积泄露,甚至衍生出多个专门交易快递单号信息的网站、qq、论坛,快递单号信息的售价从一条0.4元至2元不等,已经成为一种“地下产业”。
笔者就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明确规定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后至2012年11月间司法实践案例作了梳理,四年间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涉及公民个人信息买卖刑事案件30余起,民事案件60余起。
此类案件大多是团伙作案,涉及金融保险、教育中介、医疗卫生、电子商务、电信交通等众多领域,信息内容极其广泛,包括个人身份、家庭成员、健康以及财产状况等等。
本文中笔者用作具体分析的个案材料是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1年8月5日判决生效的“京城最大买卖个人信息案”,刑法和民法学者都从各自部门法角度做出了相当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
但笔者的关注点不是这一案件本身,而是为什么公民个人信息会商品化?个人信息买卖行为在社会中为何如此盛行猖獗?个人信息自由流通与个人信息保护是否存在着冲突?我国社会及法律上应如何就公民个人信息买卖行为做出对策?二、公民个人信息何以商品化?这是本文的基本问题,也是研究的主要切入点。
经济学提出,资源相对于人类欲望是有限的,人在其生活目的满足方面是一个理性最大化者——我们称他为自利的。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信息已成为最具有价值的资源之一,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社会已经迈入了信息时代的轨道,社会道德却难以抑制到期间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各种风险代价,其中包括公民个人信息的买卖。
信息时代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影响
信息时代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影响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下,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经济关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模式,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首先,信息时代改变了我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
过去,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主要依赖于报纸、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
而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
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更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信息的自由获取使人们对市场经济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激发了创业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加速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此外,网络购物的普及也使消费者更加便利地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推动了电子商务的繁荣。
其次,信息时代带来了新的经济模式和商业机会。
互联网的兴起催生了新的经济形态,如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
共享经济通过共享资源和优化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如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等。
平台经济则通过拓展平台的边界和连接需求与供给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如滴滴、美团等。
这些新兴的商业模式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服务,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信息时代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互联网和物流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跨国公司和跨境电子商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购买国外商品,跨境支付也变得更加便利。
这种全球化的经济交流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体系带来了更多机会与挑战。
例如,中国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之一,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然而,信息时代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信息泛滥和信息过载给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过多的信息可能使人们难以区分真伪,容易误导和欺骗。
此外,信息的快速传播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网络暴力、隐私泄露等。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和判断能力。
信息经济的特点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信息经济的特点及其对市场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信息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信息的非物质性。
传统经济中,商品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而在信息经济中,信息是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
信息的非物质性使得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递、复制和共享,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
这种非物质性也使得信息经济的产品和服务更加便利和灵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其次,信息经济的特点之二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
在信息经济中,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是有成本的,而且信息的获取是有限的。
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市场参与者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而另一方缺乏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资源配置的失效,从而影响市场的有效运行。
第三,信息经济的特点之三是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指的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会随之增加。
在信息经济中,网络效应尤为明显,因为信息经济的产品和服务往往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平台提供的。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网络平台的价值会不断提升,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形成良性循环。
这种网络效应对市场的竞争格局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信息经济的特点之四是创新的驱动力。
信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推动了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信息经济也为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快的速度。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创造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在市场中取得优势。
信息经济的特点对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信息经济的非物质性使得市场的交易更加便利和高效。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并进行在线购物和支付。
这种便利性大大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的福祉。
其次,信息经济的信息不对称性对市场的竞争产生了影响。
浅谈会计信息的商品化和社会化
会计信息是广大会计人员运用会计知识,在当前会计法规的约束下,借助各种记录和计算工具,通过对经济业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所生产出来的一种产品。
但由于目前的会计人员是依附于各企业经济组织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及时传递,以及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因此,笔者认为,实行会计信息的商品化、社会化,即通过组建承担无限责任的会计服务公司,专门从事会计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递,实行会计信息的有偿使用,将是我国会计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会计信息商品化、社会化的重要性(一)实行会计信息商品化、社会化,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彻底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出路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各企业单位中普遍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有的单位领导为了个人利益或单位利益,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而会计人员因为怕打击报复或考虑到自身利益与单位利益之间的依存关系而“不敢顶”或干脆“听之任之”;有的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高造成的,如此等等。
如果实行会计信息商品化、社会化,由会计人员独立办理会计业务,行使会计职权,会计信息的生产就可免受他人干扰;实行会计信息的有偿使用,会计服务的双向选择,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否则随时有“失业”和被淘汰的可能,从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行会计信息商品化、社会化,可降低会计信息生产成本,促进会计技术进步在目前的会计实际工作中,企业无论规模大小,人员多少,都自行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信息的生产,使会计信息的生产呈封闭分散状况,提高了会计信息生产成本。
而且,要在那些小型企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实行会计信息商品化、社会化,就可使那些小型企业单位,尤其是个体工商户,通过接受社会化的会计服务,减少相应的办公设备购置费,相应办公场所的租赁费等,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生产成本。
同时,这些独立的会计服务公司为了能准确及时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须不断地采用先进的会计信息处理手段来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促进会计技术的不断进步。
信息商品化
信息商品化未来3-5年普通人副业收入的最佳赛道就是“知识付费”。
看懂这篇文章,会开启你人生的新模式。
首先:任何类型的商品流通越方便,它的市场化程度就越高,而随着通信科技的发展,“信息”作为“商品”实现“流通”功能的最佳途径就是知识付费。
我们父辈谁家要安灯泡、组装家具,大多会找邻居或亲戚帮忙;而伴随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我们这代人更愿意花钱解决,宁可花钱也不欠人情,越是发达地区就越是如此;而“社恐”背景下的当代年轻人,他们最希望的是不通过任何“人”来解决问题,遇到不会的就查一查学一学,宁可支付一点费用,他们更习惯用“信息”来解决问题。
这就是把“更多信息”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未来前景和市场空间。
大多数人都意识不到:自己的知识可以换钱。
普通人总觉得我会的东西别人也会,他凭什么跟我学。
其实所有知识的本质就是“人与时间”,一个人把时间花在哪,他获得的知识就是什么,一个人只要活着,就在以不同的形式获得知识。
而生命是有限的,人总是有想学但没时间学的东西。
这就得出了我常说的那个结论:“知识付费”的本质是为时间付费。
如果说“知识付费”是普通人做副业的机会,那么“认知付费”就是天才绽放自我的机遇。
知识付费很简单,只要你认清背后的逻辑,90%的普通人都能通过它赚钱。
与知识付费类似但是经常被混淆的叫做“认知付费”,认知付费与知识付费不同,它的本质不是为时间付费,而是为脑力付费,就是你花钱购买一个更加强大的大脑看到的世界。
知识付费花钱买经验、买教训、买心得体会、买操作方法。
而认知付费则是花钱买脑力成果,买创新思辨,买对方发现的世界本质与规律。
知识付费的服务者效率更高,而认知付费的服务者脑力更大。
只要时间允许,任何人都可以做知识付费,而认知付费的前提则是要拥有一颗比常人更强的大脑。
大脑是身体的器官,它属于“硬件”,“硬件”的好坏与读书学习关系不大,它更多由基因和天赋决定。
知识付费属于工具性服务,它和打车、叫外卖类似,最典型的知识付费是某登读书,别人帮你读书,节约你的时间;而认知付费属于创造性服务,它和私塾、世外高人类似,最典型的认知付费是一对一咨询,用另一个人更强大的脑力,高度集中的处理你的问题。
论个人信息之商品化
论个人信息之商品化引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已成为一种极具价值的商品。
很多互联网公司通过收集、分析和销售个人信息来获取巨额利润,这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探讨个人信息商品化的现状、影响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
个人信息商品化的现状在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被广泛收集和利用。
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等渠道,大量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地址、联系方式等被采集并存储在数据库中。
互联网公司借助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能够准确地预测用户行为、兴趣和偏好。
个人信息的商品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1.广告定向投放:互联网公司通过分析用户的个人信息,可以精确地将广告投放给特定的用户群体。
例如,一个购买了婴儿用品的用户可能会收到更多与育儿相关的广告推荐。
2.数据销售:互联网公司将收集到的用户数据出售给其他机构或广告商,以获取利润。
这些数据可能被用于市场研究、用户画像、产品设计等用途。
个人信息商品化的影响个人信息商品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包括个人权益、隐私保护、社会运作等方面。
个人权益受到侵犯个人信息商品化使得个人权益受到侵犯。
个人信息被滥用,可能导致个人财产、声誉、尊严等权益受损。
例如,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导致身份盗窃、信用卡诈骗等问题。
隐私保护面临挑战个人信息商品化对隐私保护构成了巨大挑战。
随着个人信息的日益普遍和精细化收集,隐私泄露的风险也越来越高。
许多互联网用户担心个人信息的滥用和泄露,因此加强隐私保护的需求与日俱增。
社会运作受到影响个人信息商品化对社会运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广告将个体利益与社会运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然而,广告定向投放也可能导致信息过滤和种族性别歧视等问题。
此外,个人信息的大规模收集和利用也可能导致市场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应对个人信息商品化的措施为了确保个人信息的合法、公正和安全使用,以下措施可以被采取:强化法律法规保护政府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
知识产品的商品化
知识产品的商品化知识产品的商品化是指将知识转化为商品并进行交易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知识被赋予了商品的属性,成为了可以交易和销售的产品。
知识产品的商品化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知识产品的概念、特点、价值及商品化的影响等方面对知识产品的商品化进行探讨。
一、知识产品的概念知识产品是指由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而产生的产品,它是一种非物质的产品,具有智力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
知识产品可以包括专利、版权、商标、专有技术、技能和服务等。
知识产品是以知识为基础,通过加工、整合和传播而形成的有用的产品,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知识产品的特点1. 非物质性:知识产品不具有实物形态,它是对知识的组织、加工和运用,是一种抽象的存在。
2. 不可分离性:知识产品不能脱离知识的载体而存在,它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传播和应用,才能发挥其作用。
3. 智力性:知识产品是由人的智力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智力劳动的痕迹。
4. 非排他性:知识产品的使用和传播不会减少其价值,可以被多方使用和享受。
三、知识产品的价值知识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知识产品在现代经济中具有重要的生产要素地位,它对于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知识产品能够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技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提升人类福祉。
知识产品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承载着人类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对于维护和传承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知识产品的商品化过程中,有一些具体的方式和方法。
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对于知识产品的商品化至关重要。
知识产权是保护知识产品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激励知识创造和保护知识成果,从而促进知识产品的商品化。
知识产品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是知识产品商品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知识产品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进行传播和交易,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产品的商品化。
知识产品的商品化
知识产品的商品化知识产品的商品化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知识产品的商品化也带来了商业机会和创新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文将从知识产品的定义、商品化的背后原因和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探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知识产品。
知识产品是指基于知识或信息的产品或服务,它可以是书籍、教育课程、咨询服务、软件程序等形式,是通过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的产品。
知识产品通常具有以下特点:知识产品具有不可见性,即它不像物质产品一样可以触摸或看到,而是以信息的形式存在;知识产品具有复制性,即可以通过复制或传播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服务;知识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因为它是基于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可以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价值。
知识产品的商品化是指将知识产品转化为商品并进行市场交易的过程。
这种现象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各种培训课程、教育软件等已经成为了知识产品的典型代表;在咨询服务领域,各种顾问公司提供的管理咨询、法律咨询等服务也属于知识产品的范畴;在医疗领域,各种医疗设备、药物治疗等也可以视为知识产品的一种。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产品的商品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知识产品的商品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知识产品的真实性和价值成为了一个问题。
由于知识产品的不可见性和复制性,一些低质量的知识产品也可能大量流通市场,给消费者带来了风险和损失。
知识产品的商业化可能会使一些公共知识和文化传统受到侵害。
一些具有公益性质的知识产品可能因为商业化而失去了其本来的价值和意义。
知识产品的商品化也可能加剧了知识产权和竞争压力,一些企业可能会通过垄断和侵权等手段来获取更大的利润,不利于知识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知识产品的商品化应如何发展呢?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和制度,鼓励创新和正当竞争。
浅谈公共信息资源商品化的成因与对策分析(一)
浅谈公共信息资源商品化的成因与对策分析(一)论文关键词:公共信息资源商品化原因对策论文摘要:公共信息资源商品化问题,不仅涉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范畴,还涉及到社会的公平、公正。
针对越来越多的公共信息资源的商品化的现象,本文分析公共信息资源商品化的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解决办法。
公共信息资源主要是针对私人信息资源而言的一种资源类型。
私人信息资源一般是指由私人生产和提供的信息资源,其生产成本由私人承担,并采取等价交换的市场供给方式,即采取“谁付费谁利用”的供给方式。
而公共信息资源一般是指政府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而向公众提供的信息资源。
由于公共信息资源与公共问题密切相关,所以通常我们认为,公共信息资源事实上反映的是社会公共问题,是涉及全体社会公众真实利益和需要的一系列活动及结果的信息,其基本内涵主要取决于社会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
在逻辑上,凡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与公共政策制定、相应的制度安排及一切相关的政策执行和事物的信息均可以纳人公共信息资源的范畴。
近些年来,公共信息资源商品化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引起了各界学者的普遍关注。
有的学者把这种滥用现象定义为“公共信息资源领域的“公有私化”、“公有虚化”以及“公有私用”等,也有的学者则定义为“公共信息资源的私有化”无论是把信息滥用归为哪一种解释,由于公共信息资源即是公共的信息又是特殊的资源,同时又是公共产品的多重特性,因此我们应该从公共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社会学的多个角度来思考与解释这个现象。
1公共信息资源商品化现象案例以下是一些公共信息资源商品化的典型的案例,从中我figf~,发现我国各个领域公共信息资源商品化现象的泛滥程度。
1.1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事业单位利用职权将公共信息资源商品化’(1)某市公安局就曾将公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有关数据向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单位出售,上述单位每卖出一个手机号码,就需要到该公安局核实买主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而每查询一条人口基础信息,就需要向该公安局缴纳5元查询费用。
信息社会对购物的影响
信息社会对购物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我们逐渐进入了一个信息社会。
在这个信息社会中,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购物方式的变革。
信息社会对购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购物渠道的变化到消费者行为的转变,都对整个购物体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信息社会改变了购物渠道。
传统的购物方式通常需要消费者亲自前往实体店铺购买商品,但现在,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在家里就能够轻松完成购物。
无论是购买日常商品还是奢侈品,消费者都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方便地浏览和选购商品,并且通过物流配送将商品直接送到家门口。
这种便捷的购物方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购物。
信息社会增加了购物的选择和透明度。
在过去,消费者的购物选择通常受限于当地实体店铺的商品种类和库存量。
然而,在信息社会中,互联网上的电商平台上汇集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品牌,都可以在网上找到。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在不同的电商平台上比较价格和质量,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商品。
此外,电商平台上的商品评价和用户评论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信息,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然而,信息社会也带来了购物安全和信任的问题。
在互联网上购物,消费者需要向卖家提供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这就需要消费者对卖家的信任。
然而,在互联网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虚假商家和欺诈行为,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面临着风险。
因此,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可信的电商平台和卖家,采取安全的支付方式,以确保自己的购物安全。
信息社会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
在过去,消费者购物通常是根据实际需求去购买所需的商品。
然而,在信息社会中,互联网上的广告和推荐系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浏览和购买记录,向消费者推荐相关的商品。
这种个性化推荐的方式可以引导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商品,并且往往会根据消费者的兴趣和偏好进行定制化推荐。
这种购物行为的改变使得消费者更容易受到诱惑和冲动购物的影响,需要消费者保持理性和克制,避免过度消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商品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初探所谓信息商品化,就是指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进行各种现实的产品和服务交换的基础上,逐渐把属于自身的、物品的和社会的各种信息也用来进行交换的过程。
信息作为商品与物质和服务作为商品相比有其特殊性质:1.非一次性转移。
物质和服务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从本质上说都是一次性转移的。
买主付了钱,就得到了物质或服务;对卖主来讲,就一次性地把一定量和质的物质或服务付给买主。
但“信息作为一种资源……最突出的性质是它的无限性和共享性。
”〔1〕因此,信息作为商品来交换时,卖主可以把信息卖给尽可能多的买主,而且卖主原来所拥有的信息一般并不会减少。
2.无法进行计划或调控。
大家知道,国家或地区对经济生活的计划和调控都是根据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测作为前提的,而信息作为商品从根本上说是无法预测其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因此任何人都无法对作为商品的信息进行计划和调控。
3.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为商品的物质和服务的成本可以进行定量计算,因而价格也很容易确定。
但作为商品的信息的成本则难以估算,甚至根本无法量化,所以信息的价格必须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由于信息这种商品与物质和服务这两种商品相比具有非常不同的性质,因而它的交换、流通、消费就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物质和服务这两种商品所不具有的特殊影响。
一、信息商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纵观社会发展史,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社会逐渐过渡的。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只能通过集体劳动勉强维持生存,根本不存在什么交换。
后来,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人们开始了社会分工,并有了少量剩余物品,这就为交换提供了必要条件。
然而这并不是交换的充分条件,要使交换能够现实地进行,用来交换的物品还必须属于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物品的不同所有者,而且这些物品还必须能满足其他人的某种需要。
当社会发展到这些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都具备的时候,商品交换就水到渠成了。
人类进入了封建社会后,商品交换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商品已经成了人们社会生活必需品的一部分。
不过此时的商品,从形态看,基本只限于有形的物品;从范围看,基本只限于像粮食、工具等维持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从来源看,基本是家庭或作坊的劳动产品;从数量看,商品在社会物质财富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这就是说,此时人类仍处于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商品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仍非常有限,当然更谈不上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军事等方面会产生什么影响了。
18、19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两次技术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水平,任何生产过程都成了整个社会生产链条中的一个链节,任何个人都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为他人或为社会而工作。
社会生产和社会职业的专业化使得商品的范围迅速扩大,商品的数量和类型迅速增多,商品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此时的交换已不仅仅限于物质产品,人们把属于自己的体能也用来进行交换。
这就意味着,不仅物质,而且能量也成了商品,劳动力市场的迅速崛起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人类进入20世纪,尤其是二次大战以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
正由于此,信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不少西方学者甚至提出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社会,信息化革命的概念以强调信息对现代社会的决定性影响。
例如,奈斯比特就认为,在“信息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的信息知识。
”〔2〕这样一来,信息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商品。
信息成为商品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越来越要依靠知识和管理,即信息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其次,由于商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商品类型的多样化,因此相距非常遥远的人们也能进行各种形式的商品交换,这就必然会促进通讯事业的发展。
再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维持正常物质生活所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相对来说越来越少,从而可以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金钱花在精神生活上,这样就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从事非物质性劳动来谋生。
因此,信息不仅已经成了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二、信息商品化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按大多数学者的意见,信息社会的标准主要是:1.从事信息业工作的人数超过总就业人数的50%;2.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约占或超过50%;3.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
按此标准,美国进入“信息社会”的时间大约是1967年,日本大约是1977年。
〔3〕从实际情况看,在信息社会中人们所从事的职业越来越多样化,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这种趋势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成了买主和卖主,每一个人都得依靠商品交换来维持生计。
这就意味着,随着信息的商品化过程整个社会必然要求商品的交换和流通应当做到公平化、合理化、有序化和规范化,否则它就将影响到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商品流通和交换的公平化、合理化、有序化及规范化呢?不言而喻,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做到这一点。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信息的商品化看作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巨大推动力。
此外,信息作为商品其分配、消费和价格也必须以市场调节为基础。
众所周知,在人们生活水平还较低,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国家可以通过对居民的各种物质需求进行粗略地统计,通过对社会劳动服务的报酬或劳动力总量的较有效地控制而对社会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进行预测和计划,并进而把居民的经济生活控制在一定的计划范围内。
然而,当信息成为商品后,国家就无法通过各种计划形式对居民的经济生活进行控制,因为国家实在无法确定信息这种商品的价格,更无法确定它的供应量和流向。
这样一来,国家就失去了对居民经济生活进行计划调节的最重要的基础。
事实上,计划经济之所以能够顺利地付诸实施,并在实践中还取得了很大成功,其主要原因就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商品的范围仍囿于物质和服务这两种类型,而信息还未成为商品,或者用人为手段使之未能成为商品。
换句话说,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及其在某些方面的成功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商品只限于物质产品和劳动服务,代价是信息不能作为商品,或至少不能作为重要商品在社会上流通,这当然会阻碍商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但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过程。
所以说,信息商品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一趋势正是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不断完善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三、信息商品化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4〕很明显,人的这些需要是从物质性需要向精神性需要逐渐过渡的。
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纯粹是物质性需要,而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则完全是精神性需要。
不过应当指出的是,至少从统计学角度上讲,人的不同层次需要的实现强烈地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
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古代社会,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勉强满足生理和安全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只是极少数人的“奢侈品”。
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层次的精神性需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目标,而信息商品化的出现不仅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且还成了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的一种巨大的刺激力量。
因此我们说,信息商品化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
(一)信息商品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人们把信息作为商品来消费,从总体上说是属于满足自己的精神性需要,如欣赏艺术作品,交流感情,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等等,即使企业把作为生产要素的信息看成是一种创造经济效益的生产投入,但在本质上这仍属于“精神变物质”的范畴。
不仅信息的消费和流通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社会上信息的急剧增加(所谓“信息爆炸”)和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信息的交换本身,也是精神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由于信息具有一种共享性,因而与人们的物质和服务消费不同,人们的信息消费不仅使买者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而且使卖者同样受到其信息内容的感染和熏陶。
所以说,作为商品的信息无论是买或卖,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信息商品化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
作为商品的信息的消费和流通,既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暂时需要,同时又会在人们的思想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而产生长期的影响。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消费将会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事实上,当今社会中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之所以越来越快,正是由于信息消费范围的不断扩大所致。
如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平等,相互信任;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协调和谐;市场竞争应当公平;政治生活应当民主;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等与社会发展趋势相吻合、相一致的健康积极的思想观念,随着信息的交换和流通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三)信息商品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之间进行着各种形式的竞争:对于生产者来说,他们之间进行着商品的质量、价格和品种等方面的竞争,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他们之间进行着就业的竞争。
市场主体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而不致于被淘汰呢?不言而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信息这种特殊商品。
“在信息经济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
”〔5〕科学技术知识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信息,无论对企业的生产、管理而言,还是对社会成员的就业而言,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说,随着信息的商品化,它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四、信息商品化促进社会的稳定概括地讲,信息商品化促进社会的稳定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信息商品化是现代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之一。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系统,它的稳定主要靠自身的调节功能来达到。
然而我们知道,系统的任何调节活动都必须以信息反馈为基础,没有信息反馈就不可能有系统的调节,当然也就不可能有系统的稳定。
〔6〕这就是说,社会系统的自身调节功能和稳定完全取决于社会信息的反馈。
而信息的商品化恰恰可以使社会中的各种信息能够在社会系统中作立体式的自由流动,信息的这种自由流动最终将以法律的、纪律的、道德的等途径影响社会的各种组织和各个成员,促使其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保持与社会的一致。
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对社会各种信息的能动反应,对社会规范的自觉遵守以及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从本质上说正是社会系统保持稳定的基础。
反之,如果没有信息在社会系统内的立体式流动,社会系统的调节功能就会大大削弱,这无疑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二)信息商品化使每个社会成员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