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读文+解题)

合集下载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公耸,凤属,神鸟也。

……江中有公耸,似兔而大,赤目。

”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暤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

”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

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暤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汇编王文付整理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汇编王文付整理

2013年高考语文18套试题现代文阅读汇编(全解版)【散文类】(1、全国大纲卷)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林肯中心的鼓声木心搬到曼哈顿,与林肯中心几乎接邻,听歌剧,看芭蕾,自是方便,却也难得去购票。

开窗,就可望见林肯中心露天剧场之一的贝壳形演奏台,那里每天下午、晚上,各有一场演出。

废了室内的自备音响,乐得享受那大贝壳中传来的精神海鲜。

节目是每天和每晚更换的:铜管乐、摇滚乐、歌剧清唱、重奏,还有时髦得名称也来不及定妥又变了花样的什么音乐。

我躺着听,边吃边喝听,比罗马贵族还惬意。

但夏季没过完,我已经非常厌恶那大贝壳中发出来的声音了:不想“古典”的日子,偏偏是柔肠百转地惹人腻烦;不想摩登的夜晚,硬是以火爆的节奏乱撞耳膜。

不花钱买票,就这样受罚了。

所以每当雷声起,电光闪,阵雨沛然而下,我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

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大雷雨,只能时候一到,关紧窗子。

如果还是隐隐传来,便开动自己的音响与之抗衡,奇怪的是,但凡抱着这样心态的当儿,就也听不进自选的音乐。

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强求是不会快乐的。

某夜晚,灯下写信,那大贝壳里的频率又发作了,看看窗外的天,不可能下雨,窗是关紧的,别无良策,管自己继续写吧……乐器不多,鼓、圆号、低音提琴,不三不四的配器……管自己写吧……写不下去了——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疾更疾,忽沉忽昂,渐渐消失,突然又起翻腾,恣肆癫狂,破石惊天,戛然而止。

再从极慢极慢的节奏开始,一程一程,稳稳地进展……终于加快……又回复严峻的持续,不徐不疾,永远这样敲下去,永远这样敲下去了,不求加快,不求减慢,不求升强降弱,唯一的节奏,唯一的音量……其中似乎有微茫的变化,变化太难辨识,却使听觉出奇地敏感,出奇的敏感的绝望者才能感觉到它。

之后鼓声似乎有所加快,有所升强……后又加快升强,渐快,更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到不像是人力击鼓,但机械的鼓声绝不会有这“人”味,是人在击鼓,是个非凡的人,否定了旋律、调性、音色,各种记谱符号。

2013年高三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五

2013年高三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五

2013年高三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五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2),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3),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4)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6)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 题。

薛显,萧人。

赵均用据徐州,以显为元帅,守泗州。

均用死,以泗州来降,授亲军指挥,从征伐。

南昌平,命显从大都督硃文正守之。

陈友谅寇南昌,显守章江、新城二门。

友谅攻甚急。

显随方①御之,间出锐卒搏战,斩其平章刘进昭,擒副枢赵祥。

固守三月,乃解。

武昌既平,邓仲谦据新淦,久不下,显讨斩之。

因徇下未附诸郡县,以功擢江西行省参政。

从徐达等收淮东,遂伐张士诚,与常遇春攻湖州。

别将游军②取德清,攻升山水寨。

士诚遣其五太子盛兵来援,遇春与战,小却。

显帅舟师奋击,烧其船。

众大溃,五太子及硃暹、吕珍等以旧馆降,得兵六万人。

遇春谓显曰:“今日之战,将军功,遇春弗如也。

”五太子等既降,吴人震恐,湖州遂下。

进围平江,与诸将分门而军。

吴平,进行省右丞。

命从大将军徐达取中原。

濒行,太祖谕诸将,谓薛显勇略冠军,可当一面。

帅马步舟师取德州、长芦。

败元兵于河西务,又败之通州,遂克元都。

分兵逻古北诸隘口,略大同,获乔右丞等三十四人。

进征山西,次保定,取七垛寨。

与友德将铁骑三千,略平定西,取太原。

邀击贺宗哲于石州,拔白崖、桃花诸山寨。

与大将军达会平阳,以降将杜旺等十一人见,遂从入关中。

抵临洮,别将攻马鞍山西番寨,大获其畜产,袭走元豫王,败扩廓于宁夏。

复与达会师取平凉。

张良臣伪以庆阳降,显往纳之。

良臣蒲伏③道迎,夜劫显营,突围免。

良臣据城叛,达进围之。

扩廓遣韩扎儿攻原州,以挠明师。

显驻兵灵州,遏之。

良臣援绝,遂败。

2013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教师版)

2013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教师版)

目录1. (2013辽宁,11,25分)圣诞夜的歌声( [匈牙利]约卡伊·莫尔) …………………2. 一个幸运的贼( [法]莫泊桑)…………………3. 幸福的玫瑰( 阿·戈登(美国))…………………4. 抚摩( 胡炎)…………………5. 莲池老人( 贾大山)…………………6. 特别的礼物( 郁葱译)…………………7. 谁能看见鹭鸶的腿…………………8. 原始胡杨林( 周涛)…………………9. 摆渡( 叶仲建)…………………10. 公园里的星期天( (美)贝尔·考夫曼)…………………11. 别难过,妈妈( 【加拿大】莫·卡拉汉)…………………12. (2013大纲,11—17,22分)林肯中心的鼓声( 木心)…………………13. (2013重庆,14—18,23分)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14. (2013四川,15—18,22分)负重的河流( 黄毅)…………………15. (2013广东,16—18,15分)过岭( 师陀)…………………16. (2013福建,13—15,15分)瓦( 王剑冰)…………………17. (2013江西,16—19,21分)平常的沈从文( 黄永玉)…………………18. (2013湖南,15—18,21分)未婚妻( [法]奥杜)…………………19. (2013安徽,11—14,24分)樱桃( 黄裳)…………………20. (2013浙江,11—15,20分)牛铃叮当( 李清明)…………………21. (2013江苏,11—14,20分)何容何许人也( 老舍)…………………22. (2013山东,19—22,18分)活着( 余华)…………………23. (2013天津,16—21,21分)胡杨人家( 刘之蔚)…………………24. (2013北京,17—20,16分)浙江的感兴…………………25. (2013课标Ⅱ,11,25分)峡谷( 阿城)…………………26. (2013课标Ⅰ, 11,25分)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阿根廷]莱·巴尔莱塔)…………………1.(2013辽宁,11,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 —(4) 题。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详细解析分类汇编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详细解析分类汇编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
7. (浙江卷阅读下面,完成21— 22题。(7分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9.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3. (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②白苎(zh ù :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 “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
(2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6. (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201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涵盖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三个部分。

以下将按照试题的顺序进行详细的解析和答案解释。

一、文言文阅读(共3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0题。

夫妻之善合,如弦与柱,盖系心而不离也。

若夫有贤者,而未知其贤;有无不肖子,而未知其不肖;有人而未知其君子可也。

故善人无善人之称,恶人无恶人之别。

1)第一句话中的“如弦与柱”是什么意思?
A) 夫妻关系坚固如同弦与柱
B) 夫妻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C) 弦与柱是夫妻之间的比喻
D) 夫妻合奏如同弦与柱之间的共鸣
答案:B
解析:根据文字可以理解,夫妻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如同弦与柱之间的关系。

2)善人和恶人之间有什么的不同?
A) 善人受到称赞,恶人受到指责
B) 善人和恶人在道德行为上有区别
C) 善人无法被称为善人,恶人没有被称为恶人
D) 善人可以自己认识到善行,恶人可能没有自知之明
答案:C
解析:根据最后一句可以看出,善人无法被称为善人,恶人也没有明确的称呼。

3)下列哪项最能体现“夫妻之善合,如弦与柱”的主题?
A) 两人关系稳定
B) 两人之间有共同目标
C) 夫妻关系需要相互扶持
D) 夫妻之间关系复杂多样
答案:C
解析:根据第一句话可以看出,夫妻之间的善合需要相互扶持。

题目太长了,2000个字已经不够了,就写到这里吧。

2013年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必看高分)

2013年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必看高分)

2013年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必看高分)2013年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客观实在)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高考直通车”联合衡水毕业清华北大在校生将于2013年5月中旬推出的手写版高考复习笔记,希望对大家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该笔记适合2014年、2015年、2016年高考生使用。

凡2013年5月中旬之后购买的高一、高二同学,每年指定日期可以免费更换一次最新一年的笔记。

另外,所有笔记使用者将被加入2014年高考备考专用平台,每周定期提供最新资料和高考互动。

笔记对外公开时间:5月20日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013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详细解析

2013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详细解析

试用五类题型答题规律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以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为例指导高三复习时,笔者对现代文阅读,带领学生总结出了“夸、抓、挖、发、结合”五类题型的答题规律,并提炼成文,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第6期上。

现试着运用其答题规律解析2013年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以检验其答题效果。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①)③“诸位,敝人十分愿意应邀在此介绍一种奇迹,迄今无人能窥见其奥妙。

近年来,敝人深入自己影子的心灵,努力探索其需求和爱好。

兄弟十分愿意把来龙去脉演述一番,以报答诸位的美意。

请看!我至亲至诚的终身伴侣——我的影子的实际存在。

”(信息②)一个炸雷般的声音回答说:“给,给它吃这块火鸡肉冻(物品①)。

”一阵哄堂大笑。

他伸手接过递来的菜盘,走进墙壁。

他的影子随即自如地从天花板上缩了回来,几乎贴近他的身子。

人们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身子并未挪动,那影子却将纤细的双手伸向盘子,小心翼翼地抄起那块肉,送到嘴里,嚼着,吞着……“简直太神了!”“嗯,你信吗?”“天哪!夫人,我可不是三岁的小孩!”“可是,您总不会否认这把戏确实很妙,是吗?”“给它这块鸡脯(物品②)。

”“梨(物品③)!看着它如何吃梨一定妙不可言。

”“很好。

诸位,现在先吃鸡脯。

噢,劳驾哪位递给我一条餐巾(物品④)?谢谢!”所有人都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这场娱乐。

“再给它吃点饼(物品⑤),你这影子可有点干瘦呵!”“喂,机灵鬼,你的影子喝酒(物品⑥)不?给它这杯酒,喝了可以解愁。

”“哎呦,我笑得实在受不了喽。

”)他一本正经地说道:“诸位,敝人深知这般玄妙的实验颇易惹人嘲讽、怀疑,但这无关紧要。

总有一天,这项旨在使自己的影子独立于本人的实验,必将得到公认和奖励。

临走前,敬请凡有疑问者前来搜一下敝人的衣服,以便确信我绝没有藏匿任何物品。

诸位的慷慨惠赠,无一不为我影子所食。

2013江苏高考语文详细答案解析

2013江苏高考语文详细答案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语文试题语文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D)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

【答案】D【解析】A项读音分别为kàng háng kàng hàng;B项读音都为láng láng làng láng;C项读音分别为hái hài hái gāi;D项读音都为kuì。

【点评】1.从考查内容看,今年考查的只有3个多音字(亢、吭、阆)读音,其余都是形声字读音,没有涉及同音字、形近字读音的考查。

2.从考查形式看,今年共考查4组16个字的读音,而2012年是12组24个字读音。

3.从以上分析看,今年语音题考查难度大大降低,3个多音字也是考查常见的读音,因而一开始就给考生坚定了信心。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B)⑴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⑶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

【答案】B【解析】第1句中的“故事”与“热情”、“朴实”与“悲痛”很明显二者之间有主次之分,暗含“取舍不当”之意。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新课标)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新课标)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臵,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2013届高三年级语文试卷及详解

2013届高三年级语文试卷及详解

2013届高三年级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船坞.wū煊.xuān赫曲.qū笔喁.喁yú私语B.开涮.shuàn 弱冠.guàn谂.rěn知一哄.hōng而散C.氛.围fān 接种.zhòng名媛.yuàn 一语成谶.chènD.尽.jǐn管鸭肫.zhūn臀.tún围雪泥鸿爪.z huǎ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此联表明了曾国藩破釜沉舟的坚决态度,不流于俗的雄心壮志:只有做圣贤一条路可走,否则便坠落为禽兽!B.使用鼠标时,总是反复、集中、机械地活动一两个手指,结果累及手腕韧带,进而蔓延到前臂、肘部甚至肩部,这被称为电脑综合征。

C.在众人皆叹这个社会物欲横流或被权欲遮避时,能以真实的笔触为困顿和迷惘的人群提供心灵抚慰或灵魂庇护的作品,便是最好的创新。

D.在镁光灯下,成功和顺遂伴随着他,他成绩蜚然,声名显赫,但从没把自己当成苦情励志的偶像,认为自己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问江南晴为何物?直叫人哭哭啼啼。

”连绵阴雨笼罩着江南的三月,不见了晴日,反而..淅沥得让人断魂。

B.他走进旷野,被黄昏裹挟而去,他的背影越来越单薄..,仿佛一枚枯黄下坠的松针,就算落了地,也不会有半点声息。

C.很多同学在这次以“劳动为光荣”为主题的班会课上,谈起劳动的意义不以为意。

在最后总结时,班主任的一番话犹如晨钟暮鼓....,使许多同学对劳动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D.把女性送上太空在冷战时期的宇宙探索中被赋予了政治色彩,兼具社会与技术的双重宣传效应。

当历史和政治的尘埃落定....,这些女性必然回到地球,重新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201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题5分,共15分)在春天的田野上,麦苗青青,油菜花金黄,蜜蜂忙碌地在花间穿梭。

农民们在田间劳作,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希望。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希望的开始。

1. 文中描述的是哪个季节?2. 农民们在田间劳作时,他们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3. 春天在文中象征着什么?(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每题5分,共15分)秋天的果园里,果实累累,苹果、梨子挂满枝头。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成熟的果实上,散发出诱人的光泽。

孩子们在树下嬉戏,老人们在树荫下闲聊,享受着秋天的宁静与丰收。

4. 文中描述的是哪个季节?5. 果园里有哪些果实?6. 秋天在文中象征着什么?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9题。

(每题5分,共15分)《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8.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什么?9.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二)阅读下面这段古文,完成10-12题。

(每题5分,共15分)《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0. 这段古文的作者是谁?11. 文中描述的岳阳楼位于哪个湖泊?12. 岳阳楼的景色有哪些特点?三、语言知识运用(共20分)1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每题2分,共10分)(1)他_______地走进了教室。

A. 蹑手蹑脚B. 大摇大摆(2)她_______地看着窗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A. 目不转睛B. 左顾右盼14.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找出并改正病句。

(每题3分,共10分)(1)他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

(2)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3)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

四、写作(共20分)15. 根据题目所给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013年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2013年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2013年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李清照非常痛苦,因为这么多变故——国家的变故,家庭的变故,爱情的变故都降临在她的头上。

她不可能像鲁迅笔下的阿Q 那样,麻木不仁,用精神胜利法来掩盖失败。

因为她毕竟是个知识分子。

李清照之所以会有这些痛苦,就是因为她有着与一般封建社会妇女不同的理想和追求。

这又必然注定了她的孤独和悲哀是双倍的。

李清照的痛苦还包括她对自己境遇的清醒认识。

从她的诗可以看出来,她时时不忘自己是宋朝遗民,也难忘故土。

有人分析她南渡之后写的这首《菩萨蛮》:“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说这两句是说“我天天在思念故土。

”恐怕不完全对。

这两句诗是说:“故乡在哪里呀?只有在大醉之后才能忘记自己身在异乡。

”言外之意就是在清醒的时候,她没有一刻忘记自己身在异乡,所以她的痛苦是没有间断的。

可以说,她的痛苦是与她的生命同时开始的。

李清照是恪守“诗言志,歌永言”古训的。

她在词中所歌唱的主要是一种情绪,而在诗中直抒的才是性情与志向。

因为她的词名太甚,所以人们在承认她是一位词人的同时,还应该承认她是一位女诗人,一位女文学家,而不仅仅是“贤妻良母”。

1. 下列关于李清照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清照作为知识分子,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

B. 李清照的痛苦源于她对国家、家庭、爱情的变故的敏感。

C. 李清照的孤独和悲哀是双倍的,因为她有不同于一般封建妇女的理想和追求。

D. 李清照的词中所歌唱的是一种情绪,而诗中直抒的是性情与志向。

答案:B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李清照的痛苦与她的生命同时开始,因为她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境遇。

B. 李清照的词作中,她歌唱的是一种情绪,而在诗中直抒的是性情与志向。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汇编教师版(有答案案和解析)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汇编教师版(有答案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牛铃叮当李清明①水乡多水牛。

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

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

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

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垸落。

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

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

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干草便能果腹。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

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

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耙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

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有时淹得只看见顶部的烟囱,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

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

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个不停。

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最好的“游泳老师”。

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

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

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

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

等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

骑在牛背上的我们,头上扎着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剑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梳理之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梳理之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梳理之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一、全国大纲卷(广西)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林肯中心的鼓声木心1搬到曼哈顿,与林肯中心几乎接邻,听歌剧,看芭蕾,自是方便,却也难得去购票。

2开窗,就可望见林肯中心露天剧场之一的贝壳形演奏台。

那里每天下午、晚上,各有一场演出。

废了室内的自备音响,乐得享受那大贝壳中传来的精神海鲜。

节目是每天和每晚更换的:铜管乐、摇滚乐、歌剧清唱、重奏,还有时髦得名称也来不及定妥又变了花样的什么音乐。

我躺着听,边吃边喝听,比罗马贵族还惬意。

但夏季没过完,我已经非常厌恶那大贝壳中发出来的声音了:不想“古典”的日子,偏偏是柔肠百转得惹人腻烦;不想摩登的夜晚,硬是以火爆的节奏乱撞耳膜。

不花钱买票,就这样受罚了。

所以每当雷声起,电光闪,阵雨沛然而下,我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3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大雷雨,只能时候一到,关紧窗子。

如果还是隐隐传来,便开动自己的音响与之抗衡,奇怪的是,但凡抱着这样心态的当儿,就也听不进自选的音乐。

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强求是不会快乐的。

4某夜晚,灯下写信,那大贝壳里的频率又发作了,看看窗外的天,不可能下雨,窗是关紧的,别无良策,管自己继续写吧……乐器不多,鼓、圆号、低音提琴,不三不四的配器……管自己写吧……5写不下去了——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疾更疾,忽沉忽昂,渐渐消失,突然又起翻腾,恣肆癫狂,破石惊天,戛然而止。

再从极慢极慢的节奏开始,一程一程,稳稳地进展……终于加快……又回复凝重的持续,不徐不疾,永远这样敲下去,永远这样敲下去了,不求加快,不求减慢,不求升强降弱,唯一的节奏,唯一的音量……其中似乎有微茫、偶然的变化,变化太难辨识,却使听觉出奇地敏感,出奇敏感的绝望者才能感觉到它。

之后鼓声似乎有所加快,有所升强……后又加快升强,渐快,更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到不像是人力击鼓,但机械的鼓声绝不会有这“人”味,是人在击鼓,是个非凡的人,否定了旋律、调性、音色,各种记谱符号。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公耸,凤属,神鸟也。

……江中有公耸,似兔而大,赤目。

”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暤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

”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

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暤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详细解析分类汇编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详细解析分类汇编

201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16 1. (全国卷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 雕鞍驰射, 谁记当年豪举① ?酒徒一半取诸侯, 独去做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 低篷三扇, 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数闲人, 又何必官家赐予!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 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9.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2. (全国卷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一
朱熹
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
3. (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7分。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文学类刘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文学类刘

绝密.启用前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文学类阅读考前复习指导答题指导现代文阅读我们要求同学答题前,都要默想一下现代文阅读之口诀。

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一篇文章看开头和结尾,一个段落看第一句和结尾句。

当然,至于如何看句子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过渡句过渡段,什么承上启下,什么铺垫烘托,还是要理解的,平时脑子里还是记一些有关文章理论的术语。

边读边划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词、句,划出文中表明文章结构的词、句。

议论性文章特别要注意论点和结论,叙事性文章看划出的词句就能理清这篇文章的情节结构。

第二遍阅读时可以只看这些划了的词句,寻找答题的区位,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位置,根据分值和字数限制来组织答案。

第三遍主要是核对答案是否符合主旨和题旨。

一.答题基本知识:1.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

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则:①题眼(答题重点)是:短暂而愉快;②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③设问的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④句式应为: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①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②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③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阅读题答题应掌握的基本方法及需要注意的细节①留意信息提示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一般程序一、整理一图:全文结构图读文时标注出各段关键词句,或写旁注旁批,随时记录明晰自我感受:名词/代词-主语-明确各段写作对象动词/形容词-人事物的情态及特点等连词-句句间,段段间逻辑关系,明确重点句段看句子位置: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看句子内容:议论抒情句-表现作者情感态度标出自然段,明确各段关系逻辑关系以合并同类项,选重要,删次要,整理全文大致结构图,不求分段统一标准,但求理解到位。

二、明确三问一问写作对象是什么?该对象有什么特征?二问作者观点情感态度是什么?(写了什么人事物景,表达作者对什么人事物景的什么看法,持有什么态度,怀有什么情感;或借助所写的什么人事物景,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什么看法态度情感)三问文中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技巧?——找出最显著的即可(语言表达层面:修辞手法-常见8种;选材组材层面:材料的典型真实新颖,如引用古诗文、插入史实等;结构布局层面:总起、总结,过渡,对照、伏笔、铺垫、悬念;写作技巧层面:象征、抑扬、衬托,对比、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寓情于景、联想想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表达方式层面: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三、答题四步1、几个问题?标出答题序号(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几个问题当成一个问题来回答)2、什么题型?回忆做题方法,在文章哪里如何找答案?3、罗列归纳关键词,合并组织成主谓语齐全的句子,注意表达的准确、完整。

4、回读答案以确保准确、完整。

回读各类题型答案注意要点判断:在文中划出相应的句子,与选项表述严格比对。

注意6个“W”-适用于一切选择题【who/what-“谁”-人事物景(对象)—看名词代词,when-时间、顺序-看定语状语介宾短语Where-地点、范畴-看定语状语介宾短语Why-因果关系-看关联词Twist-“扭曲”-古文句子翻译和文意理解中都会有故意的错误译文Wu-“无”-无中生有-大小阅读、古文、诗歌中都会有】理解:“什么意思”则“问题”是说“答案(一层或几层,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意思概括:“哪些那几个”,则有“答案”这几个(看分数猜数量,看关键文段、句子、词语数量猜数量)理解+归纳:“为什么”,则连读-因为“答案1-2-3”所以“问题”。

作用:“问题”有“答案(这几个方面的几种作用)”延伸:文内(作者的观点评价情感态度)+文外(社会现实事例及自己的观点评价情感态度)现代文阅读题型-概括归纳一、解题步骤1、审题干,找出“提示词”,在原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并用“()”标注。

2、划定答题区域,确定关键词句。

3、尽量用文中原句作答,依据“提示词”适当做增删调整。

4、尽量使用主谓句回答,并分条列述。

5、检验:连读题目与答案。

二、作答方法1.涉及要点明确——直接摘录2.涉及归纳总结——抽象提炼3.涉及长句、句群——抽取主干4.涉及全文、主旨——高度概括方法详解:1、直接摘录根据题目的指向,在一定的范围内,找出相应的词或短语,稍加整合,做出答案。

如《乡村的风》: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6分)答案:①风拂炊烟图②风吹莲荡图③风摇树木图2、抽象提炼在若干个概念中抽象提炼出一个更高一级的概念,并使后者能统领前者,两者是所属关系。

如《阳台上的遗憾》:“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这说明现代城市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加以概括。

(4分)答案:(1)趋同化(2)①生活空间的一致②生活方式的相似③思想感情的相近3、抽取主干如需概括的内容为长句,则找句子的主干(即主、谓、宾)。

如需概括的内容为句群。

组成一个句群的若干个句子往往有主次之分,撇开那些包含次要信息的句子,抓住包含主要信息的句子,做法同“压缩语段”。

如:《麦天》: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6分)答案:女看娘的交通工具变了;麦客少了;收麦子用收割机了;收麦子的时间缩短了。

4、高度概括此法适用于概括文段主旨类题型,要求高屋建瓴,总揽全篇,宏观把握,要透过表层的语言材料,分析蕴藏其中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

如《乡村的风》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

(6分)答案:①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

②对给予自己温情的故乡的感激。

③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

④对故乡纯朴的风格人情的赞美。

⑤对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敬畏。

做这类题应注意概括文意要准确、全面,组织答案时可根据文体采用一定的格式。

一般说来,散文主旨的概括可以按照“通过……,表现了……,表达(抒发)了……”的格式进行。

现代文阅读题型-理解词语、句子一、理解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词的深刻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句子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对此类命题,需要先弄清手法上的特点,进而借助前后文来界定句子的含义。

要求理解的句子一般有以下特点:(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结合上下文翻译关键词(分析复句,理解单句,明确关键词)(2)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去除含蓄,还原本义(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段首总起句、段末总结句及过渡句等)——写出结构作用(4)统摄全篇的句子(文眼或揭示中心主旨、情感态度的句子)——明确文章中心、作者情感态度。

常见的命题形式:(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

(2)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3)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

三、答题原则:着眼于句子本身的分析,将思维指向句子的内部,对句子的内容进行理解和阐述。

通常的做法: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或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现代文阅读题型-手法作用一、在表达方式方面设题时空的局限,非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情就无法写进去。

②第二人称: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接对话,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抒情。

但有环境限制,有明确的倾诉对象。

③第三人称:它的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写作对象,写作空间阔大,表现自由灵活,便于客观描述,但缺少真切感。

)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

(2)白描手法:能使文章语言朴实,格调清新,平中见奇,含义深邃,真实感人。

(3)写人叙事类散文一般不写景物,如果整局甚至整段的描写景物,那么,景物描写往往构成环境或背景,所以写景的基本作用就是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某种气氛。

而景物更重要的作用是以景衬人,它又可细分为两类①正衬:即以景物之优美衬托人物心灵之美好,或以景物之凄凉衬托人物命运之悲惨。

(2)如果是抒情议论的句子,其作用一般是:直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或直接阐明作者的某种观点。

(3)如果某一句话或相似的语句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其作用一般是: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更紧凑;强调突出中心,强化感情。

二、从选材组材方面设题②具有例证的作用。

,,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

②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

插入史实一般是为了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如果在史实前后有总括性语句或总结性语句,那么,插入的史实往往就具有例证的作用。

插入某一事件一般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在写人的散文中,依据,命题者常常从散文的物象入手设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1)联系全文,指出某物象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2)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种题型应该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

(2)对内容的充实作用。

(3)主旨的暗示深化升华作用。

(4)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从表现手法方面设题主要从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借景抒情等手法的好处,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作用等方2、寓庄于谐。

能使文章行文活泼,幽默风趣3、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

4、对比:用什么与什么构成鲜明的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

5、象征: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其表达效果是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被象征对象的什么特点。

6、渲染: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重彩浓墨的描写,以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

7、伏笔:在文章的前边将下文要表现的人物或时间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8、前后(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密,中心更加突出。

9、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或者人物命运急切期待,从而引起下文。

10、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从人们熟悉的实体写到蕴含哲理的象征体,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便于读者的理解逐步深入。

掌握了这个基本作用,再结合具体语境,把“实体”和“象征体”变换成具体的写作对象,答案便呼之欲出。

四、从结构安排方面设题(适用于作文主体段构思)主要在文章开头结尾是否各有特点,结构是否严谨和完整匀称,以及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或引出下文。

或为下文作铺垫。

(3)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4)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在叙事记叙文或小说中,篇首的作用:(1)如果首段是描写,其作用是: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某种意境,渲染某种气氛,奠定某种感情(3)设置悬念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

此外,既然这一句放在末尾,又被命题人相中,那么,根据“卒章显其志”的传统技法,说明它可能与揭示主旨有关,只不过因其含蓄,所以它的作用不再是点明题旨,而是暗示主题。

除了上述两点,最后一句往往还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