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第十三章
信息化管理制度(精选8篇)
信息化管理制度(精选8篇)信息化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含义管理制度是组织、机构、单位管理的工具,对一定的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
它是实施一定的管理行为的依据,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
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管理就没有约束。
在实际的管理当中我们发现,当团队在十个人左右的时候,靠的是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只要有一个有能力、有魅力的领导者就可以玩的风生水起。
但是当团队到几十个人、上百人的时候,靠的就是制度管理,只有制度完善才能更好的约束人的行为,规范人的行为,才能管理规范。
信息化管理制度(精选8篇)信息是一个组织的血液,它的存在方式各异。
当今商业竞争日趋激烈,来源于不同渠道的威胁,威胁到信息的安全性,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精选8篇),希望对你有帮助!信息化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河北圣源祥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信息化管理,规范公司的信息化管理行为,保障信息化系统的有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公司及所属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信息化管理体制第三条公司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统一领导:公司在信息化管理政策、规章制度、具体工作等方面做出统一安排与部署。
垂直管理:总公司对分支机构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实行垂直管理。
第三章、信息化管理机构第四条公司设立信息技术部,是具体承担公司信息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各分支机构配备网络维护人员第五条信息技术部岗位设置网络管理岗,主要对计算机软硬件进行日常检查维护,处理一般性的计算机故障。
软件开发岗,主要对代理业务系统、OA系统进行日常检查维护,开发一般性的功能。
第六条信息技术部部门职责1、负责制订计算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2、负责制订公司信息化建设及网络建设的规划;3、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网络设备及其他外接设备的采购提供建议及技术支持;4、负责制订公司业务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包括核心系统、OA系统、呼叫系统。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ppt课件
13
• 你认为以上算不算是个人力资源信息 管理系统,为什么?
• 信息共享 • 提供汇总信息,为决策服务
可编辑ppt
14
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HRIS是组织进行有关人及人的工作方面的 信息的收集、保存、分析和报告的过程,是获 得人力资源决策所需相关及时信息的有组织的 方法,它往往通过利用计算机或其他先进技术 来促进决策过程。
◆心理状况:兴趣、偏好、积极性水平、心理承
受能力等。
◆工作状况:目前所属部门、岗位、等级、直接
领导和下属、绩效及适应性等。
◆收入状况:工资、奖金、津贴及职务外收入等。
◆家庭背景及生活状况:爱好情况及偏好、家庭
职业取向及个人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设计等。
◆所在部门的使用意图:提、留、调、降等。
可编辑ppt
21
申请表信息(聘用后数据) 人 技能储备
工作业绩报告 人事变动资料 工资名单数据
辞职、解雇数据 医疗、事故记录
个人偏好 潜力评价 处分资料
培训成绩
力 管理人才储备
总裁报表
资
报酬报表
源
安全和健康报表
信 职工福利记录
息
人力资源开发报表
系
变动和旷工记录
统 人力资源计划
可编辑ppt
人力资 源规划
战略计划 经营计划 生产计划 营销计划 财务计划 人事计划
48
HRIS建立前的沟通
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事先要进行周密的筹划, 包括清楚地阐明目标,充分地分析系统的要求,并认 真研究细节。应该特别强调的是:要帮助管理者和全 体员工了解什么是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其用途是什么, 它将怎样有助于企业等等。还要强调的是,如果得不 到将受到新系统影响的那些人的全力支持与合作,几 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管理信息系统重点整理
第一章:信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信息的分类:1.按照管理的层次: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2.按照应用领域: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等;3.按照加工顺序: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4.按照反映形式:分为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信息的性质(属性):1. 事实性2. 时效性3. 不完全性4.等级性5. 变换性(转换性)6. 价值性7. 可压缩性8. 扩散性9. 传输性10. 共享性11. 增殖性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存储、信息的维护和使用诺兰模型: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区别与联系(简答):数据:是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和数字,指客观实体属性。
信息:是以一定规则组织在一起的事实的集合,这种组织方式可以具有超过事实本身以外的价值。
知识:是相关信息,以及经验、价值和洞察力等的动态组合,是对信息的理解。
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解释就转变为信息,数据通过应用知识变为有用的信息,而知识来源于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必考):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1.人与计算机各有所长,学会运用计算机的长处;2.在企业中,最有价值的财产不是技术,而是人的头脑;3.IT是一种能帮助人们加工处理信息的工具,但它只能在人的大脑支配下工作;4.精通技术的知识工作者懂得如何运用技术以及何时运用技术;5.作为一名精通信息的知识工作者,应当做到:确定自己的信息需求;知道如何获得以及在哪里获得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能够在信息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行动,以帮助组织获得最大的利益。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1.人机系统而非单纯的软件系统2.目标是用来解决组织所面临问题的系统3.以数据库和数据处理为基础的系统4.给管理活动的各个层次提供信息的系统;例:交易处理系统为操作层提供信息(订单处理、物流管理、现金管理、账面管理、员工记录)5.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se Planning)(名解):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管理信息系统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
管理信息系统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了规范企业内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MIS)的使用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安全,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的订立依据重要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使用MIS的员工,包含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等。
2.全部涉及MIS使用和维护的行为,均受本制度的管束。
第三条 MIS定义1.MIS是指企业内用于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管理相关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包含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设备等。
2.MIS的使用和维护是指对MIS进行正常的日常操作和系统维护工作。
第二章 MIS使用规定第四条 MIS使用权限1.依据岗位需求和工作需要,经过授权的员工可以获得相应的MIS使用权限。
2.管理人员应依据各岗位员工的职责和权限,进行合理的权限划分,并记录在权限管理系统中。
第五条 MIS使用规范1.员工在使用MIS时,应严格依照公司规定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进行使用,不得擅自修改系统配置和参数。
2.员工应保守公司信息,禁止向外界泄露公司机密和客户信息等敏感信息。
3.员工应依照规定的权限和流程进行系统登录和注销,不得冒用他人账号进行操作。
第六条 MIS数据安全1.员工在使用MIS时,应妥当保管个人账号和密码,不得将其泄露给他人。
2.员工应定期备份紧要数据,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3.员工发现MIS存在安全漏洞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刻向技术人员或上级报告,帮助解决问题。
第七条 MIS使用记录1.公司将对MIS进行使用记录和监控,以确保员工的合法和规范使用。
2.员工不得删除、修改或伪造使用记录,如有发现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第三章 MIS维护规定第八条 MIS维护责任1.公司将设立特地的技术团队负责MIS的维护工作,由指定的技术人员负责具体的维护任务。
2.技术人员应依照工作流程和维护计划,及时进行MIS的维护和升级,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第十三章
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第十三章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第十三章第十三章控制的方法与技术1.预算控制、审计控制和财务控制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点和缺点?(1)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从而使成本费用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
优点: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能够有效地协调组织内各方面、各环节的业务活动;用数量形式的预算标准来对照组织活动的实际效果,有利于绩效评估工作,使绩效管理更加客观可靠。
缺点:一方面,预算只能帮助企业控制那些可以计量的特别是可以用货币单位计量的业务活动,但对那些不能计量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活力等的改善却难以控制,而这些因素却可能对企业的成功具有关键作用。
另一方面,编制预算时通常参照上期的预算项目和标准,可能出现对本期活动的实际需要估计不足,容易造成资源不足或浪费。
再者,组织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会影响组织获取资源的成本支出或销售收入的实现,这些变化可能在编制时很难预测,从而使预算变得不合时宜。
(2)审计控制。
审计控制是指对反映组织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会计记录及财务报表进行审核、鉴定,以判断其真实性和公允性,从而起到控制的作用。
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实际上是对组织内部虚假、欺骗行为的一个重要而系统的检查,有利于揭发组织中存在的舞弊、虚假等违法、浪费或不经济行为,因此具有制约虚假、鼓励诚实的作用。
另外,由于审计是由组织外部的机构实施的,审计人员与组织管理当局不存在依附关系,也不会受到管理当局的影响,所以外部审计还可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公允性。
外部审计对于组织控制过程的作用主要是间接的,由于外部的审计人员不了解组织的内部结构、生产流程的经营特点等,在具体业务的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困难。
内部审计能够督促包括会计资料在内的各种管理信息真实、正确、合理、合法,推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适用和有效实施,从而维护组织财产的安全,促成管理目标的实现。
管理学基础-方振邦(第十三到第十五章)课后题
第十三章沟通及冲突管理1、沟通的原则在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中必须遵循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则。
2、克服人际沟通的障碍1)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根据沟通内容的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
重要事宜或是依照规章制度行事,则适宜选择正式沟通和书面沟通。
规章制度以外的问题或组织成员的琐事,则可选择非正式沟通或口头沟通。
2)简化语言3)积极倾听4)控制情绪5)注意非言语信息6)运用反馈3、改进组织沟通的效果管理者应该重视沟通;言行一致;沟通应该是双向的;强调面对面的沟通;鼓励员工报告坏消息;广开言路;共享信息;追踪沟通的效果;4、冲突的原因员工的个体差异情境因素组织因素5、个体冲突的管理回避(avoidance)迁就(accommodation)强制(competition)妥协(compromise)合作(collaboration) 6、组织的冲突管理﹣设立愿景﹣减少模糊和不公正﹣改进政策、程序和规则﹣增加或合理配置资源﹣改进沟通方式﹣人员轮换﹣改变奖励系统﹣提供培训1.请问有效沟通与达成共识有何区别?良好的沟通是指每个人都充分理解对方的观点和间接,而达成一致意见是指经过信息沟通之后,一方接受另一方的观点。
在良好沟通的情况下,信息发送和接受方既有可能达成一致意见,也有可能形成截然不同的观点。
因此,我们不能将有效沟通和意见一致等同起来。
2.请联系沟通过程说明可能存在的沟通障碍。
一沟通方式选择不当。
如果不根据沟通内容、沟通双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将会导致沟通效果下降。
二编码错误,虽然发送者的信息质量不多,但若他不能把信息正常的编码,把思想换成恰当的语言,便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三噪音干扰,物理噪音指沟通环境中存在的声音噪音会影响沟通效果,心理噪音是指影响沟通效果的心理问题或个人观念,如沟通恐惧以及偏见等也会影响沟通效果。
四是信息过滤,过滤是指故意操纵信息,使信息显得更易得到和被接受。
如果信息发送者有意操纵信息,使信息显得对接受方有利,则可能产生不良的沟通效果,例如员工经常会有报喜不报忧的心理。
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第一章系统概述1.1 系统简介1.1.1 系统名称1.1.2 系统目标1.2 系统功能1.2.1 客户信息管理1.2.2 客房管理1.2.3 预订管理1.2.4 入住管理1.2.5 结账管理1.2.6 损坏及丢失物品记录1.2.7 开锁管理1.2.8 治安巡查管理1.2.9 报警管理1.2.10 日志管理1.2.11 统计报表第二章系统安装与配置2.1 系统硬件需求2.2 系统软件需求2.3 系统安装步骤第三章用户管理3.1 用户角色与权限3.2 用户注册与登录3.3 用户信息管理第四章客户信息管理4.1 客户信息录入4.2 客户信息查询与修改4.3 客户信息导出与打印第五章客房管理5.1 客房信息录入5.2 客房信息查询与修改5.3 客房信息导出与打印第六章预订管理6.1 预订信息录入6.2 预订信息查询与修改6.3 预订信息导出与打印第七章入住管理7.1 入住登记7.2 入住信息查询与修改7.3 入住信息导出与打印第八章结账管理8.1 结账操作流程8.2 结账信息查询与修改8.3 结账信息导出与打印第九章损坏及丢失物品记录9.1 损坏及丢失物品登记9.2 损坏及丢失物品信息查询与修改9.3 损坏及丢失物品信息导出与打印第十章开锁管理10.1 客房开锁权限管理10.2 开锁记录查询与修改10.3 开锁记录导出与打印第十一章治安巡查管理11.1 巡查路径规划11.2 巡查点信息录入11.3 巡查记录查询与修改11.4 巡查记录导出与打印第十二章报警管理12.1 报警信息录入12.2 报警信息查询与修改12.3 报警信息导出与打印第十三章日志管理13.1 操作日志13.2 系统日志第十四章统计报表14.1 客户统计报表14.2 客房使用情况统计报表14.3 结账统计报表14.4 报警统计报表附件:附件一:系统安装文件附件二:用户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治安管理法:对公共场所、单位及个人的治安管理活动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
第十三章图书管理系统
(5)借阅书籍。借阅者可以通过图 书管理员借阅相关书籍。
(6)归还书籍。借阅者通过图书管 理员归还书籍,如果未按 时归还,需要交纳罚金。
创建系统用例模型
2.图书管理员用例图
图书管理员能够通过该系统 进行如下活动:
(1)处理借阅。借阅者可以 通过图书管理员借阅书 籍。当图书管理员处理 借阅时,需要检查用户 的合法性,如果不合法, 不允许借阅书籍。如果 之前该图书已经被该借 阅者预定,需要删除该 图书的预定信息。
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1.借阅者查找图书序列图和交 互图
工作流程如下: (1)借阅者希望通过系统查询某本
图书的信息。 (2)借阅者通过自助系统用户界面
SearchBookWindow录入图书的 ISBN/ISSN号请求查找图书信息。 (3)用户界面SearchBookWindow 根据图书的ISBN/ISSN号将Book 类实例化并请求图书信息。 (4)Book类实例化对象根据图书的 ISBN/ISSN号加载图书信息并提 供给用户界面 SearchBookWindow。 (5)用户界面SearchBookWindow 向读者显示图书信息。
第十三章 图书管理系统
学习内容
需求分析 创建系统用例模型 创建系统静态模型 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创建系统部署模型
需求分析
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学校图书馆用来进行图书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MIS)。 该信息系统能够方便的为借阅者提供各种借阅服务,也能够为图书管理员和系统 管理员提供方便的管理服务。
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包括以下内容: (1)图书管理系统能够为一定数量的借阅者提供服务。每个借阅者能够拥有唯一标
识其存在的编号。图书馆向每一个借阅者发放图书证,图书证中包含每一个借阅 者的编号和个人信息。系统通过一个单独的程序为借阅者提供服务,不需要管理 人员的干预,这些服务包括提供查询图书信息、查询个人信息服务和预定图书服 务等。 (2)当借阅者需要借阅书籍、归还书籍时需要通过图书管理员进行,也就是说借阅 者不直接与系统交互,而是图书管理员充当借阅者的代理与系统交互。当借阅者 借阅的图书数量超过限制时,不运行借阅者再进行借阅。当借阅者借阅的图书超 过一定的期限时,需要对其进行处罚。借阅图书时需要图书证作为凭据,归还时 不需要。 (3)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维护工作包括图书的添加、删除和修改, 书目的添加和删除,借阅者的添加、删除和修改,并且系统管理员能够查询借阅 者、图书和图书管理员的信息。 (4)查询图书可以通过图书的名称或图书的ISBN/ISSN号进行查找。
《管理学》习题第十三章控制(参考答案)
《管理学》习题第十三章控制(参考答案)第十三章控制(练习与思考)一、单项选择题1.“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卫生”。
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最重要?( )。
A. 直接控制B. 反馈控制C. 前馈控制D. 同期控制2. 具有监督和指导两方面作用的是( )。
A. 前馈控制B. 反馈控制C. 同期控制D. 直接控制3. 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其控制主体应该是( )。
A. 各级管理者B. 全体员工C. 监督机构D. 上级机关4. 一个工人每天或每周必须完成生产一定数目的零件,他必须保持不超过1%的废品率,他必须在指定的6个月内完成预定的工作,在生产特定数目的零件时不能超过所规定的物料消耗。
对于控制来讲,这是在( )。
A. 衡量实际绩效B. 进行差异分析C. 采取纠偏措施D. 明确控制标准5. 某企业制定劳动定额时,出现了以下四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比较正确?( )A. 劳动定额主要是为了考核用的,所以应该选择最先进的标准B. 定额标准的确定应该结合企业实际,并考虑有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C. 为使绝大多数员工能超额完成任务,应该选择最低的定额标准D. 考虑到员工操作水平的差异性,定额标准宜取最先进与最低标准的平均值6. 小李是一家合资企业的总经理助理,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总经理要求他研究提出一套加强企业的管理控制、建立企业有效管理控制系统的可行方案。
总经理在提出工作要求时提醒他一定要做到“牵牛要牵牛鼻子”。
小李分析了半天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牵“牛鼻子”和什么是“牛鼻子”。
你认为下面哪一条是总经理所说的“牛鼻子?”( )A. 确定控制对象B. 选择关键控制点C. 制定标准D. 采取纠偏措施参考答案:1.C; 2. C; 3.A; 4.D; 5.B; 6.B;二、多项选择题1. 下面哪些可以成为关键控制点?( )。
A. 实物标准B. 成本标准C. 计划标准D. 收益标准E. 无形标准2. 关于文化控制,以下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9024014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A(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学分:3学时:48 (上机:16 )适用专业:会计、审计、财务、工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建议修读学期:第5学期开课单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课程负责人:江雨燕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VB程序设计》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本课程考核采用闭卷形式,理论课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上机实验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管理信息系统江雨燕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出版2.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出版3.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出版4.管理信息系统王恒山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出版5.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贺超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出版6.管理信息系统肯尼斯C.劳顿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年出版内容概述:《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信息类课程。
该门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较强,课程内容涉及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技术。
该课程注重于开发满足用户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所依据的理论、方法、原则、技术和工具,并结合管理工作实际,对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技术基础,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
通过上机实验实现一个实际的MIS应用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an information class course which combining theories and practices strongly and includes management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methods to arranged, organize, coordinate and control the proces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The task of this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ethods of analysis, designing,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based knowledg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o master the methods of planning, analysis,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 on experiments to implement an actu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024014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A/(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学分:3学时:48 (上机:16 )适用专业:会计、审计、财务、工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建议修读学期:第5学期开课单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课程负责人:江雨燕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VB程序设计》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管理信息系统A》是一门信息类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物流工程、造价工程、会计、审计、财务、工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修的主干核心课。
管理信息系统答案(薛华成第五版)
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章1、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什么,它与一般得计算机应用有什么不同?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得,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她办公设备, 进行信息得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与维护,以企业战略竟优提高效益与效率为目得, 支持企业高层决策, 中层控制, 基层运作得集成化得人-机系统、计算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有计算机不一定有计算机就是个机器系统就是个人-机系统就是个技术系统就是个社会-技术系统主要内容为软硬件主要内容为信息专家队伍建造管理系统队伍建造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它就是由人组成, 而且有经济与政治运动得系统,另一方面有涉及计算机系统,因而它就是个社会-技术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有几种分类方法?它就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分类得?您认为有什么分类方法?依据信息系统不同得目标、特点,它可以分为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依据管理信息系统不同得功能与服务对象,它可分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与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等。
3、管理信息系统得开发特点就是什么?有几种开发方式?各有哪些长处与缺点系统开发方式有多种, 企业组织应根据其资源情况、技术力量、外部环境等因素选择自行开发:通过自行开发可以得到适合本单位需要得、满意得系统,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还可以培养自己得技术力量.缺点就是开发周期往往较长。
自行开发需要强有力得领导,有足够得技术力量,需进行一定得调研与咨询.委托开发: 委托开发从用户角度最省事, 但必须配备精通业务得管理人员参加, 经常检查与督促。
这种开发方式一般费用较高,系统维护比较困难。
联合开发:联合开发对于培养自己得技术力量最有利,系统维护也比较方便。
条件就是企业组织有一定得系统分析与设计力量, 合作双方要精密协作与配合。
购买现成软件: 购买现成软件最省事。
但很难买到完全适合本单位得软件。
购买现成软件包需要有较强得鉴别能力。
管理学基础-第十三章 控制系统和方法
第十三章控制系统和方法学习目标学完本章内容,你应该能够:了解人员控制系统的构成及控制方法掌握几种作业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区分不同类型的预算了解零基预算法的程序和方法了解全面绩效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明确财务控制在全面绩效控制中的作用关键术语全面质量管理成本中心经济订货批量零基预算法全面绩效平衡记分卡在管理实践中,控制的对象往往落在人员、预算、作业和全面绩效等方面。
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组织控制体系分为人员控制系统、作业控制系统、预算控制系统和全面绩效控制系统等。
人员控制主要集中于对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管理上,作业系统控制主要围绕质量、成本和采购等问题展开,预算控制是针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全面绩效控制系统则是一个综合性的、完整的控制体系。
不同的控制系统采用的控制方法也是不同的。
本章主要介绍这四种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第一节人员控制系统和方法组织控制本质上是由人来执行的,而且主要是对人的行为的控制。
在组织控制中,管理者可以制定纠偏措施,但这种措施要靠员工去实施,只有当员工认识到纠正偏差的必要性并具备纠正偏差的能力时,偏差才会真正被纠正。
通过控制工作,管理者可以帮助员工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指导他们采取纠偏的措施。
这样,既能达到控制的目的,又能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与物理、机械、生物及其他方面的控制系统不同,管理者不可忽视组织控制系统中人性方面的因素,组织控制系统首先是人员控制系统。
一、人员控制系统人员控制系统主要集中于对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管理上,控制主体就是各级管理者,控制客体就是组织中的各类员工及其行为,控制方式包括直接监督、人事调整、培训、报酬、绩效考评、文化建设等。
人员控制系统应成为提高员工工作能力的工具,即控制不仅仅是监督或绩效考评,更重要的是对下属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一)人员控制系统的构成1.控制主体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主体是各级管理者。
目前,有许多组织管理者认为,招聘、培训、报酬、绩效考评等人事工作应主要由人事部门负责,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案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1.1 课程介绍解释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强调实验课程的重要性1.2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定义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组成部分解释管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作用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概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1.4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探讨管理信息系统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2.1 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介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解释设计原则对系统成功的影响2.2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概述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讨论各种开发方法的优缺点2.3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解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阶段探讨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2.4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具和技术介绍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具和技术讨论工具和技术对系统开发的帮助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与运行3.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策略讨论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策略和方法强调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2 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解释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重要性探讨有效的运行管理方法和技巧3.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与升级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维护和升级的必要性讨论维护和升级的策略和方法3.4 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与风险管理解释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探讨安全与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方法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4.1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介绍ERP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分析ERP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4.2 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解释CRM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分析CRM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4.3 供应链管理(SCM)系统概述SCM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分析SCM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4.4 电子商务系统解释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电子商务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5.1 云计算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解释云计算的概念及其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探讨云计算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5.2 大数据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解释大数据的概念及其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探讨大数据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5.3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解释的概念及其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探讨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5.4 管理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管理信息系统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实现管理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第六章:数据库设计与管理6.1 数据库基本概念介绍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的概念解释数据模型、数据库语言和数据库设计原则6.2 关系数据库设计详细讲解关系数据库的概念和设计方法介绍实体-关系模型和关系模型的转换6.3 数据库管理解释数据库管理的重要性探讨数据库的存储、组织和维护方法6.4 数据库性能优化讲解数据库性能优化的目的和方法介绍索引、查询优化和数据库缓存的概念第七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7.1 信息安全概述解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介绍信息安全的风险和威胁7.2 安全策略与标准讲解企业安全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介绍信息安全标准和最佳实践7.3 安全技术讲解常见的安全技术,如加密、认证和防火墙介绍如何应用这些技术保护管理信息系统7.4 安全审计与合规解释安全审计的目的和过程探讨如何确保企业遵守信息安全法规和标准第八章: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8.1 项目管理基本概念介绍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解释项目生命周期和项目管理计划8.2 项目规划与组织讲解项目规划的过程和工具介绍项目团队组织和角色分配8.3 项目执行与控制解释项目执行和控制的重要性讲解项目进度跟踪和风险管理的方法8.4 项目评估与总结讲解项目评估的标准和方法介绍项目总结和知识传递的技巧第九章:企业应用集成9.1 企业应用集成概述解释企业应用集成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企业应用集成的方法和策略9.2 应用集成技术讲解应用集成技术,如消息中间件、服务总线和API管理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应用集成技术9.3 集成方案与实施讲解企业应用集成的典型方案和实施步骤介绍集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案9.4 集成案例分析分析企业应用集成的成功案例总结集成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第十章: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估与改进10.1 系统评估概述解释系统评估的目的和意义介绍系统评估的方法和工具10.2 系统性能评估讲解系统性能评估的指标和过程介绍性能改进的方法和策略10.3 用户满意度评估解释用户满意度评估的重要性讲解用户满意度调查和分析的方法10.4 系统改进与创新讲解系统改进的策略和方法探讨管理信息系统创新的方向和趋势第十一章:移动信息系统与物联网11.1 移动信息系统概述介绍移动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点解释移动信息系统在现代商业中的应用11.2 移动设备管理讲解移动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介绍移动设备管理的策略和最佳实践11.3 物联网与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解释物联网的概念及其与MIS的关系探讨物联网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案例11.4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讲解物联网安全的重要性探讨物联网安全挑战和解决方案第十二章:决策支持系统与商务智能12.1 决策支持系统概述介绍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和功能解释决策支持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12.2 数据仓库与决策支持系统讲解数据仓库的概念及其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介绍数据仓库设计和实施的最佳实践12.3 商务智能与数据分析解释商务智能的概念及其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探讨数据分析技术和工具在商务智能中的应用12.4 案例分析:决策支持系统与商务智能的成功应用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和商务智能在实际企业中的成功应用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第十三章:云计算与大数据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13.1 云计算概述介绍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解释云计算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13.2 云计算服务模型和部署模型讲解云计算服务模型(IaaS, PaaS, SaaS)和部署模型(public, private, hybrid)探讨选择合适的云计算模型的方法和策略13.3 大数据技术与管理信息系统解释大数据的概念及其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探讨大数据技术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13.4 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安全挑战讲解云计算和大数据面临的安全挑战探讨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第十四章:社交网络与协作工具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14.1 社交网络概述介绍社交网络的概念和特点解释社交网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14.2 社交网络与协作工具的应用讲解社交网络和协作工具在企业内部沟通和协作中的应用探讨这些工具的选择和实施策略14.3 知识管理与社会计算解释知识管理和社会计算的概念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知识管理和社会计算的方法和工具14.4 案例分析:社交网络与协作工具的成功应用分析社交网络和协作工具在实际企业中的成功应用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第十五章:未来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15.1 概述未来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讲解管理信息系统在未来企业环境中的发展方向探讨技术进步和社会变化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15.2 新兴技术与管理信息系统介绍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等)及其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探讨这些技术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和挑战15.3 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与变革讲解管理信息系统创新和变革的途径和方法探讨如何推动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与变革15.4 培养未来管理信息系统人才解释培养管理信息系统人才的重要性探讨教育和培训方法以及人才发展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的十五个章节,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开发、实施运行、应用案例分析到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统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保护信息资源的安全与完整,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策划、建设、维护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所涉及的定义如下:1. 计算机信息系统:指用于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输出各种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设备以及相关的人员和机构。
2. 信息资源:指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产生、存储、传输和处理的各类信息及其载体,包括数据、文档、程序、网络、设备等。
3. 信息系统管理: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的各项活动。
4. 信息系统管理员:指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或临时人员。
5. 信息安全:指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相关设备、数据的防护、保密和可控的状态。
6. 信息安全管理:指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相关设备、数据的安全。
7. 网络安全:指计算机网络在保障信息系统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能力。
8. 信息系统风险:指信息系统中可能出现的事件或行为,对信息安全或系统正常运行造成威胁或影响的潜在危险。
第四条本制度的遵守和执行是所有员工的义务和责任,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二章管理和组织第一节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第五条本企业应根据业务需要,合理规划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第六条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和信息资源的完整性。
2. 效率性原则: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工作效能。
3. 隐私性原则: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相关信息的机密性。
4. 可用性原则:确保系统和服务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满足用户需求。
第七条信息系统管理员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 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信息系统。
2.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用户和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劳顿《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_第13章_中文
《管理信息系统》第13版(Laudon/Laudon)第13章建设信息系统单项选择题1)最常见的IT驱动的组织变革是自动化。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22)程序合理化表明了对业务模式的根本性再思考。
参考答案: FALSE难度系数: 23)引入新系统后若未进行适当的组织变革,会引起原有运行的系统的崩溃。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24)全面质量管理(TQM)描述了对质量的衡量,表示每百万次检测出现3.4个废品。
参考答案: FALSE难度系数: 25)在基于组件的开发中,每次只开发一个应用的其中一部分,每部分具有独立功能。
参考答案: FALSE难度系数: 26)切换完成之前,系统不能正常投入使用。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27)文档能够表明系统满足组织目标的程度。
参考答案: FALSE难度系数: 38)数据流图为信息流提供了逻辑图形模型,将系统划分为具有可管理的详细程度的模块。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29)结构图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表格,表中显示了每一层的设计,每一层和其他层次的关系以及每一层在整个设计结构中的位置。
参考答案: FALSE难度系数: 210)对象按层次进行组织,层次又组织成类。
参考答案: FALSE难度系数: 211)面向对象的开发比传统结构化开发更具有增量性。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212)CASE工具可促进创建清晰文档和协调开发团队合作。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113)构建信息系统最传统的方法是原型法。
参考答案: FALSE难度系数: 214)原型法比传统的生命周期法更容易迭代。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215)用原型法构建系统,存在的问题是可能会很难适应存在大量数据的开发环境。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216)用终端用户开发法开发系统,能比传统生命周期法速度快。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117)响应式网页设计可以使网页排版,根据访问者的屏幕大小自动做出调整。
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集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规范使用,确保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资源高效、稳定、安全的运行,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控股公司”)及所属各公司全体员工。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包括相关和配套设备)为终端设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进行公司内信息化管理中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设备、技术、管理的组合,包含各类软件系统、即时通讯软件等,包含现有正在使用及将来预计使用的信息系统。
第二章系统运行管理第四条系统帐号管理系统帐号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至具体责任人。
1.各信息系统的信息管理人员必须遵守《集团信息人员保密管理规定》、《集团关键信息系统平台帐号集中管理办法(A)》。
2.账号开通:信息系统用户实行一人一帐号,各应用系统账号开通由使用人员所在部门提出申请,按流程审批通过后,应用系统管理员予以开通。
如使用者为决策层成员,由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申请。
下同。
3.权限增加:各应用系统操作权限的增加须由使用人员提出申请,审批通过后,应用系统管理员予以开通。
4.岗位调整:人员岗位调整后,原岗位直接上级领导要通知应用系统管理员,撤销该账号原有权限。
财务、审计岗位在1个工作日内、其它岗位在 3 个工作日内完成权限通知撤销工作。
5.账号关闭:人员离职前,原岗位直接上级领导要通知应用系统管理员,关闭离职人员的账号,注销其权限。
第五条如果系统需要登记完整的用户个人信息,使用人员要及时、完整地登记、更新个人信息,姓名、电话、邮箱等信息必须真实有效。
如账号为公用账号,需要登记该账号的使用人员范围和业务范围。
第六条系统使用人须认真学习与遵守系统的操作手册,严格按照系统运行要求及时处理业务并录入数据,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如有不明事项应当咨询系统管理员。
第七条如果其人员需要使用易遨或商海导航等业务系统,人资和信息部门要严格控制权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电子政务的定义
–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 将政府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 – 对政府需要的和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开 发和管理,改进、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业务 流程和工作方式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 制约; – 加强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管,提高政府的工 作效率、决策质量、调控能力、廉洁程度,节 约行政开支; – 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 的管理和服务。
26
4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
本节内容: 4.1 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4.2 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结构
27
4.1 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 – 为电子政务活动提供实现手段和保障支持的计 算机网络软硬件平台,包括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电子政务应用服务平台及提供上下衔接的电子 政务中间件平台等。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 保障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业务系统互联互通 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平台。对政府内部,政务网 络平台为实现同层次和上下级政府间资源共享、 信息应用、信息交换提供统一的安全、保密网 络平台;对政府外部,该平台实现将沟通政府 和公众之间的联系,是政府向社会发布信息、 28 提供信息服务的统一平台。
15
2.2 电子政务发展的社会背景
– 政府借助互联网络将原有的政府信息数字化后 以“无纸化”或“少纸化”的形式来开展业务, 从而大大降低了政府管理成本。 – 互联网络作为政府运作的一个平台,能够帮助 政府实现其现代改革目标,从而导致了世界各 国当前建设电子政务的浪潮。
16
2.3 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13
2.2 电子政务发展的社会背景
–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 用,使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和传播 变得更为便利,政府、企业及公民个人之间的 相对距离缩短了,管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信息 沟通和信息反馈变得密切了,从而增强了管理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 信息技术也增强了公民和社会在信息和知识方 面的占有量,从而削弱了传统政府的优势地位, 对于传统的政府官僚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使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共同管理、 民主管理、参与管理成为一种需求和可能。
29
4.1 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应用层
政务应用 系统
业务管理 系统
协同工作 决策支持
面向政务工作的领域应用框架 信息 交换层 数据 访问层 跨平台的消息通信、事件管理、流程控制等 数据访问、转换、提取、过滤、综合 数据资源 网络、 系统层 互联网 政府外网 软硬件基础设施 政府内网
电 子 政 务 统 一 安 全 体 系
– 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细胞, 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 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各级政府机构共同的 责任。 – G to B电子政务指政府(Government)与 企业(Business)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 作G2B。
23
3.2 G to B 电子政务模式
对政府来说,G to B电子政务的形式主要 包括以下几种: – 政府电子化采购 – 电子税务系统 – 电子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 电子外经贸管理 – 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 基于广域网的信息与服务发布阶段 – 不同行业的政务信息系统在独立运行的 情况下,实现它们有限的数据和信息交 换阶段
– 以重塑政府职能、实现政府再造为主要 特征的政府电子化阶段
17
2.3 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基于广域网的信息与服务发布阶段:
– 这阶段电子政务应用的特点是以单纯的信息 和服务发布为主,信息流向比较简单。
4
1.1 电子政务的定义
–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 将政府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 – 对政府需要的和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开 发和管理,改进、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业务 流程和工作方式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 制约; – 加强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管,提高政府的工 作效率、决策质量、调控能力、廉洁程度,节 约行政开支; – 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 的管理和服务。
4.1 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应用服务平台 – 指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的政务综 合应用服务平台。该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 应用、信息交换、应用服务等功能,为各级政 府、公务员、公民和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 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电子政务应用服务平台 之间,需要使用适于电子政务的中间件在不同 的平台之间共享资源。 – 通过中间件平台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电子 政务应用系统可以实现不同硬件和操作系统平 台上的数据共享和互操作应用。
9
1.3 电子政务的特点
–电子政务的建设依赖于政府各部门业务信息化 程度,政府各部门业务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前 提和基础; –以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为行为主体。政府的 业务活动主要是政府机关内部、政府机关之间、 政府与企业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 动活动;
10
2 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发展
本节内容: 2.1 电子政务产生的技术沿革 2.2 电子政务发展的社会背景
21
3.1 G to G 电子政务模式
G to G电子政务按其不同的职能部门及应用需求可 分为以下几大类应用: 政府内部网络办公系统 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电子公文系统 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垂直网络化管理系统 横向网络协调管理系统 城市网络管理系统 22
3.2 G to B 电子政务模式
– 此后,最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地被应用于政府办 公,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 (DSS)等被应用于政府的城市规划、建设、监 控、资源配置等特定部门的业务过程中和政府 基于海量数据的快速、准确的决策过程中。 – 到了20世纪90年代,当网络技术发展到成熟阶 段,尤其是当互联网普及之后,电子政务概念 被提出来并真正在技术上成为现实。
2.3 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11
2.1 电子政务产生的技术沿革
– 电子政务的最初雏形是产生于20世纪70 年代的办公自动化 – 70年代的中后期,基于管理信息系统 (MIS)技术的政务信息系统被应用于政 府工作中,成为办公自动化进一步发展 的产物。中国最早的政务信息系统是国 家经济信息系统。
12
2.1 电子政务产生的技术沿革
不同行业的政务信息系统在独立运行的情况 下,实现它们有限的数据和信息交换阶段。
–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政府机构之间以及整个部
门与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在一定的安全框
架下,实现数据共享、各类信息的自动交换。
18
2.3 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以重塑政府职能、实现政府再造为主要特征 的政府电子化阶段 – 该阶段的特点是实现政府政务以信息化 为主要特征的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各 部门信息和系统应用的高度集成。这阶 段的电子政务应用将业务流程重组和电 子政务建设结合起来,实现政府管理和 服务职能的网络化扩展。
19
3 电子政务模式类型与应用
本节内容: 3.1 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间的G to G模 式。 3.2 政府对企业间的G to B模式 3.3 政府对市民间的G to C模式
20
3.1 G to G 电子政务模式
G to G电子政务即政府(Government) 与政府(Government)之间的电子政务, 又称作G2G,它是指政府内部、政府上 下级之间、不同地区和不同职能部门 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
14
2.2 电子政务发展的社会背景
– 政府内在改革的需要,世界各国的政府改革主 要集中在政府职能和政府组织机构的优化,公 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政府管理成本的降低方面。 而互联网络用户的广域性、信息交换的实时性、 互动性、低成本性正好符合政府的改革需要, 特别是政府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络实现政府在组 织机构和职能上的柔性,使得互联网络能够成 为政府提升效率、完善服务、政府业务流程优 化的平台。
电 子 政 务 标 准 支 持 体 系
图13.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0
电子政务系统体系结构
4.1 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网络、系统层即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 它提供电子政务系统网络通信和系统服 务。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基础硬件由网 络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形成 了整个网络骨架,即网络层; – 硬件设施配以相应的系统软件和操作系 统、网管软件等构成了网络系统层,此 层向信息资源管理层提供数据存储和管 理所必需的基础设施。
24
3.3 G to C 电子政务模式
G to C电子政务是指政府 (Government)与公民(Citizen)之间的 电子政务,又称作G2C,是政府通过 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
25
3.3 G to C 电子政务模式
G to C电子政务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目 前主要的应用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 电子身份认证系统 – 社会保障服务系统 – 公民信息服务与电子民主管理系统 – 电子医疗服务系统 – 电子就业服务系统 – 教育培训服务
第十三章
主要内容:
电子政务
1. 电子政务的概念
2. 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发展
3. 电子政务模式类型与应用 4.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
5.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
1
1 电子政务的概念
本节内容: 1.1 电子政务的定义 1.2 电子政务的含义
1.3 电子政务的特点
2
1.1 电子政务的定义
从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来看: 浅层次上,电子政务是: – 政府在公共管理和服务等政务工作中,全面应 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进行办公、 管理和开展为社会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的一种治 理方式; 深层次上,电子政务: – 实质上是对现代工业时代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 是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来构造更适合 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 运行方式。
5
1.1 电子政务的定义
– 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 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 – 对政府需要的和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开 发和管理,改进、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业务 流程和工作方式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 制约; – 加强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管,提高政府的工 作效率、决策质量、调控能力、廉洁程度,节 约行政开支; – 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 的管理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