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新铁德奥道岔培训-转换装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将专用排气管和下拉装置排气嘴相连,将液压驱动器侧面开关打到 OFF即不自动回流状态,电动操作液压驱动器直至排气管连续排出 液压油为止,说明所有气体已排出
6. 拆下排气管保存备用,将液压驱动器侧面开关打至正常ON状态,电 动操作测试下拉装置功能
2011-10-25 Rev 2.0
59
15
42号岔下拉装置
• 根据德国标准,仅在尖轨一动和心轨一动处测试4mm,其它为5mm
2011-10-25 Rev 2.0
44
2011-10-28
下拉装置
Wheel Wing Rail
Tip of frog nose
2011-10-25 Rev 2.0
45
2011-10-25 Rev 2.0
46
Revision 2.0
Basic position: wing rail / Frog nose = one Unit
52
18号岔下拉装置
2011-10-25 Rev 2.0
54
Revision 2.0
18号岔下拉装置
2011-10-28
2011-10-25 Rev 2.0
53
基本下拉状态
0 mm
3 mm
6 mm
2011-10-25 Rev 2.0
13
2011-10-25 Rev 2.0
14
Revision 2.0
2011-10-25 Rev 2.0
15
4
2011-10-28
2011-10-25 Rev 2.0
16
2011-10-25 Rev 2.0
17
2011-10-25 Rev 2.0
18
Revision 2.0
2011-10-25 Rev 2.0
锁闭量
[mm] 73 73 73 73 75.5 53.6
转换速度
[mm/s] 38 38 38 38 38 26-38
转辙机转换力
[N]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公差
尖轨(心轨)行程 锁闭量 * 转辙机转换力
±10 mm ±10 mm +10/-5 mm + 500 N
翼轨
心轨
翼轨
弹性基板
2011-10-25 Rev 2.0
47
12
2011-10-28
2011-10-25 Rev 2.0
48
2011-10-25 Rev 2.0
49
2011-10-25 Rev 2.0
50
Revision 2.0
2011-10-25 Rev 2.0
51
13
2011-10-25 Rev 2.0
55
14
解锁状态
3 mm
2011-10-25 Rev 2.0
56
18号岔下拉装置调整要求
2011-10-25 Rev 2.0
58
Revision 2.0
0 mm
3 mm
油缸顶起3mm状态
2011-10-28
3 mm
0 mm
0 mm
2011-10-25 Rev 2.0
57
18号岔下拉装置调整步骤
1. 紧固底部六角螺栓,扭矩700Nm
截流阀VA: 控制是否回流
止回阀VDr: 控制回流速度
限压阀VD: 控制油压
2011-10-25 Rev 2.0
65
下拉装置常见问题
故障:连接杆固定螺栓断裂 原因:紧固螺栓时连接杆没有 保持水平导致螺栓受力不均!
17
下拉装置常见问题
下拉装置常见问题
Revision 2.0
故障:排气嘴变形漏油 原因:油缸转动导致排气嘴 和机械部分接触受力
• 为保证功能,每6年必须更换液压油
2011-10-25 Rev 2.0
64
下拉装置功能测试
• 电动转换道岔,观察油缸能 正常顶起,心轨转换到位后 能正常拉下
• 断开下拉驱动器的电动开关, 电动转换道岔,心轨应无法 转换
2011-10-25 Rev 2.0
66
Revision 2.0
2011-10-28
上部偏心螺栓 跟部支撑块
≈0.3 mm
下部偏心螺栓
1. 调整上部偏心螺栓使跟部支撑块恢复到初始零位置 2. 调整下部偏心螺栓使跟部支撑块和辊轮间隙为0.3mm
2011-10-25 Rev 2.0
38
Revision 2.0
2011-10-28
锁闭量调整
锁闭状态
20 10 0
• 调整动作杆长短使两侧锁闭量均匀(±2mm)
2011-10-28
下拉装置常见问题
• 清远#5
故障:夹持装置连接螺栓断裂 原因:紧固螺栓时螺母没有对准 平口槽,导致夹持装置没有紧固, 在高速震动下对螺栓造成剪切力!
工电联调
信号 系统
电力 系统
道岔系统
2011-10-25 Rev 2.0
71
18
工电联调流程
分析原因,如有必
要更换跟部支撑块



• 动作杆螺纹螺距为3mm
• 动作杆上检查孔内应能看到螺纹,保证最小搭接长度
2011-10-25 Rev 2.0
37
锁闭量
锁闭装置调整
千分表
≤0.3mm
3. 调整上部偏心螺栓使基尖轨(心轨和翼轨)间隙不大于0.3mm 4. 调整上部偏心螺栓,通过千分表控制跟部支撑块往外移动1.5mm
2011-10-25 Rev 2.0
41
H1 H2 220 150 78 38 52 33* 38 26-38 4000 6000
HRS工具箱
2011-10-25 Rev 2.0
43
11
4mm测试
• 锁闭装置调整完成后,应进行4mm测试:在锁闭装置处的基尖轨之 间、心轨翼轨间或相邻的顶铁处插入4mm厚铁板并电动扳岔,若锁 闭装置不锁闭则4mm测试成功,说明锁闭装置功能正常
锁闭位置编号.
Z1 Z2 Z3
动程
[mm] 220 220 150
尖轨(心轨)行程 [mm] 120 114 72
锁闭量
[mm] 72 74 53
转换速度
[mm/s] 38 38 26-28
转辙机转换力
[N]
4000 4000 4000
公差
尖轨(心轨)行程 锁闭量 * 转辙机转换力
±10 mm ±10 mm +10/-5 mm + 500 N
2011-10-25 Rev 2.0
0
尖轨辊轮
2011-10-25 Rev 2.0
2
Revision 2.0
目录
尖轨辊轮 HRS锁闭装置 下拉装置 工电联调介绍
2011-10-25 Rev 2.0
1
尖轨辊轮
2011-10-28
根据尖轨移动量的不同,辊轮分三种
• CZr 1ev
(2 辊轮) – 在尖轨跟端,位移小于60mm的区域
2011-10-28
挤岔事故
• 转辙器和辙叉状态不同步 • 道岔处于曲股状态,施工车辆从岔后直股驶入 • 道岔处于直股状态,施工车辆从岔后曲股驶入
2011-10-25 Rev 2.0
73
Copyright © 2011 CNTT. All rights reserved.
2011-10-25 Rev 2.0
39
10
2011-10-25 Rev 2.0
40
1-42号道岔主要电务参数
VRC60–10119/4100/∞–1:42 fb
锁闭位置编号.
Z1 Z2 Z3 Z4 Z5 Z6
动程
[mm] 220 220 220 220 220 150
尖轨(心轨)行程 [mm] 120 120 120 120 114 72
2011-10-25 Rev 2.0
60
42号岔下拉装置
2011-10-28
2011-10-25 Rev 2.0
61
2011-10-25 Rev 2.0
62
Revision 2.0
2011-10-25 Rev 2.0
63
16
液压下拉驱动器
• 额定油压为15±0.5MPa
• 只能使用规定的Renolin MR 520 TT液压油,不能混用
2011-10-25 Rev 2.0
42
H1 H2 H3 240 220 150 94.6 71.1 37.1 51.2 50 34.5* 38 38 26-38 4000 6000 6000
Revision 2.0
2011-10-28
1-18号道岔主要电务参数
2011-10-25 Rev 2.0
VRC60–1100–1:18 fb
2. 检查下拉装置翼缘与连接杆之间的间距为6mm(上图Y),拉紧螺 栓和下拉夹具的翼缘之间的间距约为3mm(上图X)
3. 如间距不合格,拆卸下拉夹具,更换调整衬垫直至间距合格,调整 偏心螺栓Ebo 5(第11项)使连接杆和弹性辊轮之间的间距为3mm+/0.5(上图Z)(紧固扭矩 400 Nm)。
4. 连接下拉装置和液压驱动器油管
Revision 2.0
• 当尖轨打开时,轨底 与滑床板间隙应大于 0.7mm
• 当尖轨闭合时,与滑 床板间隙应不大于 0.5mm
6
2011-10-25 Rev 2.0
• 辊轮固定螺丝只需要两个, 取掉被尖轨盖住的一颗螺丝 便于辊轮的拆卸和调整
• 辊轮只有在正确的位置才能 发挥作用
5
辊轮调整步骤
1. 将两侧尖轨均摇到中间位置,用塞尺检查辊轮处尖轨轨底与滑床板 间隙是否大于0.7mm
• 任何时候都应保证道岔转辙器和辙叉处于同步状态,杜绝相反情况
• 设定道岔默认状态为直股状态,道岔工作完成后应恢复至直股状态
• 加强施工期间不同单位的沟通与协调,任何施工车辆在进入岔区前 均应派遣专人提前检查道岔状态,并同道岔施工单位共同确认后方 可通过
2011-10-25 Rev 2.0
74
Revision 2.0
• CZr 2e 11-00
(3辊轮) – 位移大于60mm小于105mm的区域
• CZr 3e 11-00
(4辊轮) – 位移在105 到165mm之间的区域
2011-10-25 Rev 2.0
3
1
2011-10-28
2011-10-25 Rev 2.0
辊轮部件分解图
4
辊轮调整要求
2011-10-25 Rev 2.0
2011-10-25 Rev 2.0
8
组件
HRS锁闭装置组件
连接杆
锁闭辊轮
锁紧夹
提升元件
2011-10-25 Rev 2.0
Revision 2.0
弹性辊轮
10
2011-10-28
组件
HRS锁闭装置组件
固定螺栓 及紧固板
基本轨
锁闭件
连杆销接支架BKL 80
尖轨
偏心 衬套
盘簧
拧松螺栓 只用于施工阶段的辅助工作 !
19
5
2011-10-28
2011-10-25 Rev 2.0
20
2011-10-25 Rev 2.0
21
2011-10-25 Rev 2.0
22
Revision 2.0
2011-10-25 Rev 2.0
23
6
锁最终位置
2011-10-25 Rev 2.0
锁闭过程
24
2011-10-28
2011-10-25 Rev 2.0
31
8
2011-10-28
2011-10-25 Rev 2.0
32
2011-10-25 Rev 2.0
34
Revision 2.0
2011-10-25 Rev 2.0
33
HRS锁闭装置组件
2011-10-25 Rev 2.0
35
9
辙叉区锁闭装置
2011-10-25 Rev 2.0
36
调整
锁闭装置调整
25
2011-10-25 Rev 2.0
26
Revision 2.0
2011-10-25 Rev 2.0
27
7
2011-10-28
2011-10-25 Rev 2.0
28
2011-10-25 Rev 2.0
29
2011-10-25 Rev 2.0
30
Revision 2.0
2011-10-25 Rev 2.0
2. 如间隙小于0.7mm,在尖轨和辊轮之间临时插入调整片调整间隙大 于0.7mm
3. 拆卸辊轮,将相应的调整片安装到辊轮上 4. 重新安装装好调整片的辊轮,注意辊轮的安装位置,并取掉三颗辊
轮固定螺栓中的一颗 5. 扳动尖轨,用塞尺重新检查尖轨与滑床板间隙
2011-10-25 Rev 2.0
7
2
HRS锁闭装置
75
19


岔滑
线床
型 精
板 及



完辊
检 查
调 整 尖 轨 辊 轮
检 查 调 整 下 拉 装 置
查 锁
闭 量 及
尖 轨 开





量 合

整 锁




检 查
调 整 表 示 杆
测 试
成轮

4mm/5mm
锁 闭 装
置 锁


收 归 档档

2011-10-25 Rev 2.0
否 调整动作杆
72
避免挤岔事故的建议
2011-10-25 Rev 2.0
9
组件
HRS锁闭装置组件
跟部支撑块
2011-10-25 Rev 2.0
下部偏心螺栓
上部偏心螺栓
11
3
锁闭状态
实际锁闭量
P1 = 横向力
理论锁闭量
2011-10-25 Rev 2.0
R = 锁闭力
12
2011-10-28
2011-10-25 Rev 2.0
解锁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