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优化训练:第17课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 第17课 解放战争 讲义附专项练习Word版含答案
本课测评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了哪些努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又有什么意义?答案提示:(1)①争取和平民主斗争阶段。
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参加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协议,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争取中国的和平与民主。
②战略防御阶段,军事上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政治上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③战略反攻阶段,千里跃进大别山。
④进行战略决战和渡江作战,基本解放全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
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学习延伸联系现实讨论,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有什么深远意义?答案提示:(1)首先需要了解提出“两个务必”的背景。
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新的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此时如果任由党内产生和蔓延骄傲情绪,贪图享乐情绪,则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就可能被“不拿枪的敌人”所征服,就无法完成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
(2)需结合历史和现实来考虑其意义:①历史上:“两个务必”是我们党总结中国历史上历代政权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对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深刻认识。
长期执政的环境易使执政党产生官僚主义、懈怠、奢侈、僵化等脱离求偶中的危险。
②就现实来说,我国面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任务,只有谦虚谨慎,才能与时俱进;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永不懈怠,也才能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本课测评“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有哪些新变化?解析:注意从“冷战”结束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及“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表现来回答。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精选备课作业及教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
第17课解放战斗导学刚要【学习目标】1.把握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时间和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粉碎国民党进攻、三大战役名称和意义、渡江战役作用。
2.中共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缘由,理解新民主主义成功的意义。
【资料补充】《双十协定》内容:①和平建国;②坚决避开内战;③召开政协会议;④保证人民权利。
《双十协定》意义:《双十协定》的签订,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人民面前表明白争取和平的诚意;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旧政协会议”):(1)召开:1946年重庆(2)内容: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例如:《和平建国纲领》确定建立统一、自由、民主的新中国,保持国家的和平进展;规定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并拥有用人权;规定政府委员名额的一半由国民党以外的人士充任,而全部涉及施政纲领之变更须有出席委员的三分之二赞成始得议决,等等。
假照实行这样的政府改组,国民党虽然在其中仍占有主要地位,但它已经不能为所欲为。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放战斗经过指出对应年月重大大事,并填好表格。
1、为什么战略决战首先在东北战场开放?2、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
”认为这里的“门”是指:a、辽宁b、沈阳c、长春d、锦州3、有同学方案实地考证有关解放战斗时期淮海战役的史实,你认为他们应当去:a、徐州b、扬州c、苏州d、连云港4、三大战役的意义。
合作探究:成功缘由解放战斗以解放军的成功而告终,这时的毛泽东可以回答蒋介石出的算术题了,假如你是当时的毛泽东,你将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公式来应对蒋介石的算术题?整理提高:完成本课学问框架图课后感悟:。
2021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
第17课解放战斗
1.(2021·北京文综·18)表1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名目。
依据所学推断,表中空白处应当是()
表1
名目
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论长期战》
二十三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
三十二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筹建新中国
A.五四大潮的洗礼B.长征
C.上井冈山D.重庆谈判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斗、解放战斗(重庆谈判)
【解析】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应当远在“二十”之上,故A项错误;长征发生在1934—1936年,应当在“指导敌后抗战和《
论长期战》”之前,故B项错误;上井冈山时间大约是1928—1934年,在长征之前,故C项错误;重庆谈判发生于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1940年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提出后,在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前,故D项正确。
【答案】D。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自我小测:第17课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
自我小测1蒋介石在一封电报中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北平和谈 B.七七事变 C.三大战役 D.重庆谈判2在重庆谈判中,未能达成协议的主要问题是( )①召开政治协商会议②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③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④是否要进行内战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3解放战争初期,人民军队的主要作战方式是( )A.游击战 B.运动战 C.攻坚战 D.大决战4下列事件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5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
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6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美帝国主义:“滚进来吧,别人还等着出场呢!”A.美国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不满B.抗战期间美国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溃败不满C.1945年美国企图在中国搞两党轮流执政D.三大战役失败后美国企图在中国扶持新的代理人7下图是1949年4月23日总统府的国民党青天白日旗被降下,其透露的史实是…()A.国民党在大陆的军队被彻底歼灭B.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C.国民党举行正常的降旗仪式D.三大战役结束8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9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整齐地睡在了马路上。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小题专练:第17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
第17课小题专练1、杨奎松评价近代某事件时说:“双方一个力图以承诺民主为掩护,将国家重新统一在一党的控制之下;一个则必欲以事实上割据的办法来保存自己的军队和干部,完全是背道而驰。
”该事件是( )A.辛亥革命时期的南北和谈B.国民党“一大”实现了国共合作C.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谈判D.1949年的北平和谈2、1945年9月,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
……警备阜阳、沈邱、商城、霍邱间地区,清剿各该地区奸匪。
……除警备交通及剿匪外,并注意防范邻近战区之奸匪流窜。
”该密令发出的背景是( )A.抗日战争进入决胜阶段B.蒋介石正积极筹备内战C.国共已经达成和平协定D.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3、1946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解放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南京进行谈判。
谈判破裂后,国民党要求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鲇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延安。
材料表明( )A.美国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支持B.中共赢得了美国的舆论支持C.中共在内战中处于弱势地位D.国共关系紧张引起美国高度关注4、1949年,美国政府在发表的《白皮书》中写道:(1947年)国民党军攻占延安曾被宣扬为一场伟大的胜利,这实则是一场既浪费又空虚的、华而不实的胜利。
其判断依据是这次行动( )A.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B.给了人民解放军以喘息之机C.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军事力量D.有利于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5、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口号。
“后方挖蒋根”是指( )A.国统区的民主运动B.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D.中共在国统区的地下斗争6、观察下表,导致1946年、1947年国共军队兵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抗战结束,国共军队休整B.内战爆发,国民党精兵简政C.中共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成功进行战略反攻D.中共粉碎国民党的进攻,准备进行战略决战7、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
高中历史 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
高中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1945年底,中国政局的特点是( ) A.国共双方都积极争取和平建国B.国共双方都不要和平C.共产党积极争取和平民主,国民党加紧备战D.处于全面内战状态答案:C2.1945年10月12日,西安《秦风日报》发表社论说:“分裂内战的阴霾可望由此扫清,和平建国的时代可望于兹开始……”。
它出现的背景是( ) A.《双十协定》的签署B.《国内和平协定》的签署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从题干时间来判断,A项正确。
答案:A3.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
”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 ) A.开始战略反攻B.进行辽沈战役C.进行淮海战役D.进行平津战役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直出大别山”,再结合该电令的时间,即可判断发布在刘邓大军南下后不久。
答案:A4.1948年底,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B5.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③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④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注意全面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答案:C6.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②太平天国定都天京③中华民国定都南京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③④答案:CB组(能力题)7.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历史人教版高一必修1练习:第17课_解放战争_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第17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长沙高一检测)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沪江大学对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国内战的相关调查:这说明当时导学号89910505()A.学生对和平与战争的走向分歧很大B.和平是当时国共两党的共同愿望C.国统区民众对国民政府不抱幻想D.国共内战是违背民意的非正义战争解析:学生对内战是否可以避免、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结果如何都存在很大的分歧,因此选A项。
B 项不符合史实,C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D项表述不正确。
答案:A2.(2016·广东学业水平模拟)1945年5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党,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而8月份他却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
其真实用意是导学号89910506()A.争取时间准备内战B.继续维持国共合作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D.把内战责任转嫁给共产党解析:题干材料中对于蒋介石前后态度的变化表面看是矛盾的,实际上是一致的。
1945年5月讲话反映了其主要目的,而8月份邀请毛泽东商讨和平表面上是为了和平,实际上是为反共发动内战做准备工作,借此争取时间准备内战。
答案:A3.(2016·山西学业水平模拟)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演说,他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这说明了导学号89910507()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B.“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C.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了团结合作的新篇章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重庆谈判期间中共方面对时局的看法。
A项与史实不符;仅从毛泽东的演说并不能说明“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排除B项;抗战胜利后,中国希望建立联合政府,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故C项符合题意;D项与史实不符。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优化训练第17课《解放战争》(人教版必修1)
历史·必修1(人教版)第17课解放战争基础达标1.下图是一部电视剧中出现的一个画面。
图中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革命要胜利了”是指()A.抗日战争开始转入大反攻B.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C.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D.开始准备发起渡江战役答案:B2.1948年底,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故宫、颐和园等都在北京,由此判断该战役应为平津战役,故选B项。
答案:B3.文献纪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了一根白头发。
毛泽东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延安的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国民党政权所在地南京答案:C4.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其主要内容中得以真正实施的是()A.国共坚决避免内战B.贯彻和平建国纲领C.保障人民民主权利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分析能力。
1946年6月内战爆发,故A、B两项错误;国民党建立的是一党专政、独裁的政府,故C项错误;1946年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故D项正确。
答案:D5. 报纸既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
下图报道的头条新闻对当时民主革命的深远影响是()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B.宣告国民党政府统治被推翻C.表明国民党军队被彻底消灭D.标志着全国获得完全的解放解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获取能力。
根据“南京解放”判断新闻反映的是渡江战役,故选B项。
答案:B6.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揭开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序幕D.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高一历史必修1同步测控:第17课解放战争 含解析 精品
同步测控我夯基我达标1.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实行土地改革B.发动武装斗争C.建立革命根据地D.采取议会斗争方式解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革命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始终面临国内外敌人的军事威胁,中国近代并不存在进行议会斗争的条件。
答案:D2.在重庆谈判中,未能达成协议的主要问题是( )①召开政治协商会议②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③解放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④是否要进行内战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解析:《双十协定》明确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
可见,①④不属于“未能达成协议”的问题。
答案:C3.解放战争初期,人民军队的主要作战方式是( )A.游击战B.运动战C.攻坚战D.大决战解析:“大决战”不属于具体的作战方式,也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要求,可以直接排除。
解放战争初期的战略目标是粉碎敌人的进攻,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游击战难以达到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攻坚战多用于进攻作战。
可见,A、C两项也不符合解放战争初期的时代特点。
答案:B4.大决战首先开始于(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中原地区D.长江以南解析:大决战主要是指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最早打响的辽沈战役是在东北进行的。
答案:A5.下列事件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解析:无论粉碎全面进攻还是重点进攻,解放军都处于防御态势;挺进大别山是向敌人的腹地展开反攻作战;三大战役是在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进行的战略决战。
答案:C6.建立于1927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中国长达( )A.21年B.20年C.37年D.22年解析: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是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因此1949减去1927年等于22年。
答案:D我综合我发展7.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挥员整齐地睡在了马路上。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精选备课作业及教案:第17课 解放战争1 Word版含答案
《解放战争》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治任务是
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2、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
3. 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的睡在马路上。
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
”这主要是指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D.人民解放军战争取得了决战胜利
4、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与巨变。
下列发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标志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 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附答案)
第17课解放战争2009年,影片《建国大业》热播,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句句经典的台词,一个个熟知的人物让观众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中出现了下图的镜头。
仔细观察,你认为当时毛泽东和蒋介石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这次谈话?双方谈话围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提示: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进行谈判。
和平建国。
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抗战胜利后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________________”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2)概况:①为争取________,1945年8月底,毛泽东赴重庆。
②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________》,规定:________,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2.政协会议1946年初,政协会议在________召开,会议通过了有利于________的政协协议。
二、解放战争1.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1)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________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人民解放军采取________方式,集中优势兵力,重点打________,八个月歼敌70多万,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2.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1947年春,国民党对________和________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很快被人民解放军所粉碎。
3.战略反攻1947年6月,________、邓小平率军渡过黄河,挺进________,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4.战略决战(1)概况:①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
解放军首先攻占______,接着解放____。
11月初,解放沈阳,东北全境解放。
②淮海战役以________为中心,先后歼灭了黄百韬、黄维兵团和________部,于1949年1月发起总攻,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③________和华北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
在攻克________和天津以后,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________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
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练习:第17课解放战争含解析
第17课解放战争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内战的爆发1.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题为《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评,其中说道:“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
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该社评反映出当时国人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共产党人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C.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建立新中国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答案:A解析:1945年8月,正值国共重庆谈判前夕,全国人民希望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共建新中国,故A项正确。
2.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曾经发表演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这表明了() 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B.“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C.中共维护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团结合作的新篇章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由“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等关键信息分析可知,抗战胜利后,中共积极维护两党合作,希望实现和平民主,C项正确;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A项说法错误;和平、统一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B项说法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
3.右面这幅照片是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
它反映的时代焦点是()A.国共再次合二为一B.实行何种国体、政体C.实行普遍的土地改革D.建立多党政治答案:B解析:重庆谈判期间,国共双方协商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建国,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党人主张和平民主建国,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打着和平民主的幌子,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以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故B项正确。
4.国共重庆谈判中,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但国民党始终不承认()A.人民的民主权利B.共产党的合法性C.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的合法地位D.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答案:C解析: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的合法地位威胁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根本利益,这是其实行专制独裁的障碍,因此国民党始终不承认。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7课 解放战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17课解放战争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
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A.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B.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C.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答案:D2.1946年10月10日,著名爱国人士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导致“和平已经死了”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和谈B.国民党不断扩大内战规模C.美国等国际势力的插手D.中间派无法左右国民政府答案:B3.右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下列描述与其符合的是( )A.“攻占锦州,关门打狗”B.“分割包围,瓮中捉鳖”C.“百万雄师,三路渡江”D.“千里跃进,逐鹿中原”答案:D4.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
”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 )A.进行战略反攻B.进行辽沈战役C.进行淮海战役D.进行平津战役答案:A5.山东莱东县农民唐和恩老人使用过的一节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路线:莱东—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等地,包括了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的有关城镇和乡村的地名。
从以上路线可知,老人参加了( )A.孟良崮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答案:D6.“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引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这首诗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B.诗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与国民党展开战略决战C.“天翻地覆”是指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D.占领南京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答案:C7.右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它在此作为历史的见证定格为永恒。
最新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时随堂练习卷:第17课 解放战争-word文档
解放战争一、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5年8月28日,《大公报》记者子冈在报道中说:“没有口号,没有鲜花,没有仪仗队,几百个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却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以下各项中,与报道中的“喜讯”关系最密切的是A.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B.毛泽东抵达重庆参加谈判C.国共两党达成了和平协议D.中国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国【答案】B2.如图是中国著名漫画家沈同衡在抗战结束后创作的一幅漫画(漫画题目《欢迎会》。
对该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党希望以军事来商谈和平建国问题B.重庆谈判之中的军事威胁的气氛较浓厚C.国民党借和平之名赢得部署内战的时间D.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答案】C3.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答案】C4.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
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A.消极抗日,积极反共B.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C.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D.发出“求和”声明【答案】C5.中共中央军委电文:“整个形势即将改变,你们及陈邓即有可能向徐蚌线迫进,那时蒋介石可能将徐州及其附近的兵力撤至蚌埠以南。
如果敌人不撤,我们即可打第二仗,歼灭黄维、孙元良,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
”这次战役实施A.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B.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C.标志着长江以北战事结束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答案】B6.《古城新情调》一文写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货店挂起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
2021-2022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四单元 第17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
第17课解放战斗[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生疏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宏大意义。
一、内战的爆发1.背景(1)“假和平、真内战”:抗日战斗成功后,________面临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特殊是内战预备尚未完成,实行“________________”策略,电邀________赴重庆共商国是。
(2)重庆谈判:①目的:争取____________,揭露美蒋阴谋。
②时间:1945年8月底~1945年10月10日。
③结果:签订《________________》。
(3)政治协商会议:①时间、地点:1946年初,__________。
②结果:通过了有利于________的政协协议。
2.概况(1)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____,全面内战爆发。
(2)战况:①人民解放军实行____________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
②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________、________两大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几个月后,又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947年6月,________、________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________,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战略决战(1)辽沈战役:①时间:____________年9月,辽沈战役首先打响。
②战况: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________,解放__________。
11月初,解放军乘胜攻下__________。
③战果:解放________全境。
(2)淮海战役:①解放军以______为中心先后歼灭________兵团和________兵团。
②国民党“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率军弃徐州南逃,解放军快速将其包围,于________年1月发起总攻,全歼敌军。
淮海战役成功结束。
(3)平津战役:①部队:________解放军和________解放军。
②解放军攻克张家口、天津后,________接受改编,1949年1月________和平解放。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
第17课解放战争一、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1)背景: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2)成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3)不足: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政协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3.内战爆发(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战况:①全面进攻: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②重点进攻:从1947年春开始,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2.战略决战(1)背景: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2)概况:①辽沈战役:攻占锦州、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②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先后歼灭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以及杜聿明兵团。
③平津战役: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3)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谈判(1)背景: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
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
(2)结果:国共两党代表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
2.渡江战役: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3.追歼残匪: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4.胜利意义(1)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独立、统一的新中国。
(2)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概念阐释]1.“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解放战争5分钟训练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没有立即发动内战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进步势力的压力B.内战准备不充分C.接受共产党和平民主的主张D.民主党派的斗争答案:B解析: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虽然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但并没有立即发动内战,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立即发动全面内战还有困难,于是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
2.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A.尽力争取国内和平B.表明中共的和平诚意C.揭穿国民党的假和平阴谋D.争取中间力量的支持答案:A解析:此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都是目的,但最主要的目的是尽力争取国内和平。
3.全面内战爆发于()A.1945年夏B.1946年夏C.1947年春D.1947年夏答案:B解析: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4.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是()A.刘伯承、邓小平B.陈赓、谢富志C.陈毅、粟裕D.贺龙、关向应答案:A解析: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南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随后,陈赓、谢富治率部挺进豫陕鄂边区;陈毅、粟裕率部进攻豫皖苏地区。
三军成“品”字阵势,像三把尖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中原防御体系,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
5.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按民国纪年应是()A.民国22年B.民国23年C.民国37年D.民国38年答案:D解析:此题属于易错选择题。
民国元年是1912年,1949年应是民国38年。
计算时应两者相减再加1。
6.判断题:(1)全面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和全面进攻,第二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2)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答案:(1)×(2)√10分钟训练1.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内国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与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C.雅尔塔会议D.北平和谈答案:B解析:从“倭寇投降”可知是发生在抗战胜利后,“惠临陪都”可知是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国际各种重要问题”,由此可知是重庆谈判。
2.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于()A.北平B.南京C.重庆D.上海答案:C3.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A.陕北、山西解放区B.陕北、山东解放区C.陕北、华北解放区D.华北、山东解放区答案:B解析: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后,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
4.战略决战中的首场决战是()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1948年秋,中共中央经过分析,认为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连续发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中共中央首先发动辽沈战役的主要原因有:有必胜的把握;能从根本上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同时,可以为解放战争赢得巩固的大后方。
若先在华北地区决战,我军必受东北、华北敌军的夹击;若在华东决战,敌军必实行战略收缩;而辽沈战役的胜利,解放了东北全境,使东北成为全国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人民解放军数量首次超过国民党军队;共产党掌握了东北重工业基地,为全国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5.1949年蒋介石元旦“求和”声明的直接意图是…()A.缓兵之计B.屈服求和C.划江而治D.国共合作答案:A解析:由于国民党在三大战役中的失败和国内舆论的压力,蒋介石被迫于1949年元旦发出了“求和”声明,其真正目的是以和谈为掩护,作缓兵之计,等待时机。
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三大战役②国共两党北平谈判③渡江战役④《双十协定》签订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答案:B解析:①是1948年秋,②是1949年4月,③是1949年4月21日,④是1945年10月,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B项。
7.阅读下列材料: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
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
渡江歼灭了敌人40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
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将再不会遭遇到更严重的抵抗了,肃清残余敌人的时间不远了,最后解放全国的时间也不远了。
——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请完成:(1)三大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2)渡江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3)渡江战役胜利的政治意义是什么?(4)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任务将是什么?参考答案:(1)基本歼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使其无法再组织有力的抵抗。
(3)国民党政权覆灭。
(4)肃清残余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
解析:此题所提出的几个问题都很直接,要认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
30分钟训练1.抗战胜利后国共关系的总特点是由合作走向决裂,造成这种局面的最基本的原因是()A.中共的政治、军事力量得到了迅速壮大B.国民党顽固地坚持一党独裁制度C.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主次地位发生变化D.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答案:C解析: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国共两党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抗日;抗战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而阶级矛盾则上升为主要矛盾,由于国共两党分别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两党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导致国共关系的破裂。
2.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曾经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得好,不要当陈独秀。
”言下之意是()A.必须与蒋介石集团决裂B.代表人民利益,不再犯右倾错误C.不当陈独秀,拒绝参加政治协商议D.将革命进行到底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白不要像陈独秀那样犯右倾主义错误。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独秀犯右倾主义错误,把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拱手让给了蒋介石,最终导致大革命的失败,故毛泽东这样告诫全党同志。
3.20世纪4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
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A.中共积极争取合法地位B.民主党派要求参政议政C.反对美帝对蒋介石的军事援助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答案:D解析:解题时注意“过渡”二字,特指从日本宣布投降到内战全面爆发这一时期,在这一时期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争取国内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4.淮海战役的中心是()A.郑州B.蚌埠C.徐州D.锦州答案:C解析:辽沈战役刚刚结束,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在徐州地区进行决战,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打响。
5.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三次重大战役,这三次重大战役的先后顺序依次为…()A.淮海、辽沈、平津B.辽沈、平津、淮海C.平津、辽沈、淮海D.辽沈、淮海、平津答案:D解析: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早,是从1948年秋开始,至1948年11月结束;淮海和平津战役是从1948年底开始,至1949年1月结束。
6.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实施的战略是()A.全面进攻解放区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C.抢占战备要地和交通线D.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答案:B解析: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当时是1947年夏,而此时国民党军正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7.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是()答案:A解析:此题所列的四幅图中,后三幅是三大战役形势示意图,第一幅是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形势示意图。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这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举行的和平谈判有()①重庆谈判②北平谈判③南北议和④西安谈判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举行的谈判主要有1945年8——10月的重庆谈判,会谈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二是1949年4月举行的北平谈判,双方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A项。
9.关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曾先后肩负起民主革命使命B.划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依据是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D.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民主革命任务的彻底完成答案:D解析:此题中A、B、C三项所述都是正确的,只有D项不正确,新中国的成立只能说标志着民主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不能说“彻底”完成,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所进行的如土地改革等仍然属于民主革命的任务。
10.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答案:A解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一任务最终是由中国共产党来完成的。
11.阅读下列材料:战争结束后不久举行之政治商谈之目的固在和平,即动员戡乱之目的亦在于和平。
但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亦非我同胞对政府片面的希望所能达成。
须知这个问题的决定,全在于共党。
国家能否转危为安,人民能否转祸为福,乃在于共党一转念之间。
所以我们同胞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问明共党对和平之意向究竟如何。
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诚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办法。
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败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人民能够维持其自由生活方式与目前最低生活水准,则我个人更无复他求。
——《蒋介石新年文告》(节录)1949年1月1日请完成:(1)蒋介石文告中说:今日时局为和为战,其关键不在于政府,全在于共党。
这个观点是否正确?(2)为什么说蒋介石的文告是假和平?参考答案:(1)不正确。
因为:①全面内战是蒋介石集团不顾人民的和平愿望和共产党的和平诚意,一手挑起来的。
②蒋介石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奢谈“和”“战”,实际上是为自己和国民政府开脱战争责任,企图嫁祸于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