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精选9篇)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精选9篇)《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篇1教学内容:第五册 P43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1---4教学目标:1、经过探究与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增加对数学爱好和信念,初步形成独立思索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画线图表示和分析数量问题,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变式题教学步骤老师活动过程同学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班上谁平常最讲究卫生,衣着最干净吗?(不提美丽,避开同学盲目攀比),的确,衣着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重要事情。
那么,××同学你知道吗,你的衣服是谁给你买的呢?你知道它们的价格吗?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个有关衣服的问题。
(板书:实际问题)从同学的日常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既自然又能吸引同学的留意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老师活动过程同学活动过程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1)课件出示妈妈带芳芳买衣服的情景衣服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问:从上面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想想芳芳的妈妈对营业员会说什么?(出示问题)”一套衣服“的意思是什么?(2)在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有很多能干的小助手,它们的作用可大呢。
今日,老师就请来了一位,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长短依据详细状况确定)表示裤子的28元(师边说边画)那么表示上衣的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同桌争论)为什么?请一名同学板演,其余在书上画。
要求一套衣服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钱一共是多少元,那么该怎样表示这个问题呢?可以这样表示(师生边说边板演)(3)现在线段图画完了,你能指着线段图说说每一部分的意思吗?(1)同学依据教学情境,说说了解到的有关信息,加深对题意的理解。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他们还缺乏一定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情境,如购物、做饭等场景。
2.准备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题目,用于学生练习。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购物、做饭等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妈妈买了2个苹果,又买了3个香蕉,一共有几个水果?”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如:“小明有3个橘子,小红给了他2个,小明现在有几个橘子?”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解题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题目,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育教学设计
①他这种方法是先用了哪2个条件求出了什么,再求什么?
②为什么“用原来的34人先加上上车的人数18人”用加法?算出的得数减下车的15人用减法呢 ?
方法3:还可以用上车的18人减去下车的15人,再加上原来的34人,最后也能求出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教师追问:
①他这种方法是先用了哪2个条件求出了什么,再求什么?
(1) 出示主题图问: 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把条件和问题摘录在黑板上,并向学生说明:我们把数学信息也叫解决这道问题的条件。
(3)问题中的“离站”是什么意思?
2.确定解题思路
(1)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2)小组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②“上车的18人减去下车的15人”算出来是什么?算出的得数为什么要加上原来的34人?
3.列式计算
(1)同学们想了很多的方法,现在请按自己的想法选一种方法在学习单上列出计算。
(2)同桌交流:说说你的算式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3)全班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汇报时,师板书并规范书写格式,追问学生:你第一步先算的什么?第二步呢?
3.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倾听、表达、思考、检验的学习习惯,为后续的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材简析: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是在学生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乘坐公交车”这一生活情境,根据条件解决“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解释每一步的含义:为什么用加法,为什么用减法,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同时关注学生出现的不同解题思路。让学生初步了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结构,感受解决两步加减法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即“整理条件和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列式计算—检验”。在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养成按规范的步骤解题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检验的方法并养成检验的学习习惯,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43~44页。
教学目标:1. 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具准备:作业纸,课件,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画一画。
(1)在横线上画,的个数是的4倍。
说一说:你画了多少个圆?你是怎么想的?(2)在黑带子的后面继续画,画出的长度是黑带子的2倍。
说一说:你在画的时候,带子的长度是以谁的长度为标准来画的?那么在画带子前你要先做什么呢?(量一量前面带子的长度)量好后请学生标出量出的长度。
然后独立画图。
(投影学生作业)算一算:那白带子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呢?你能列个算式算一算吗?根据计算的结果测量验证学生作业。
讲述:刚才,我们用画图的方法回忆了一些关于“倍”的知识,你觉得,这样的方法对你学习数学知识有帮助吗?有些什么好处呢?今天,我们就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 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授1.出示准备题:(1)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一件上衣多少钱?元?(3)如果我们要想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画呢?能真的画件衣服吗?那样方便吗?该用什么来代表上衣和裤子的价格画起来才又方便又清楚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线段图(在课题的后面)2.指导画线段图。
(1)根据图上告诉我们的信息,你觉得,要想知道上衣的价钱,我们应该先画出谁的价钱?(2)请学生拿出练习纸,带领学生操作,详细指导画图。
边示范边讲述,在“裤子”两个字的后面,画一条线段。
请大家在自己的练习纸上也画好。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说明
1 .使学生经历探索用乘法和加 ( ) 减 法两 步计算解决 实 际 问题 的过 程 , 会利 用 已有 学 的知识经验思考解题 方法 、 定解题 思路 , 确 初
出示算 式 :6 —6 3 ÷6 。
【 说明 : 创设 大猴 和 小猴 采 桃 的情 境 , 引
导学生主动获取信 息, 出不 同的数 学问题 , 提
以从问题 想 起 , 求 “ 只 猴 一 共 采 了 多 少 要 两 个 ” 就要 知 道大 猴 和小 猴各 采 了多少个 , , 而
师生一起书写答句 。
3 .对 比反 思 。
比较 : 例题和“ 试一 试” 这 两道题 在解题 ,
方法上有什么 相 同 和不 同 的地 方? ( 道题 两
大猴采的个 数不 知 道 , 以要 先 求 出大 猴采 所
的个数 。以后在 解 决 问题 时 , 们 既可 以从 我
问题 )
课件完整地 出示例 1 。
学生 中可 能 提 出 以下 问题 ( 根据 学 生 的
谈话 : 小朋 友们 仔 细想 一 想 , 求 “ 请 要 两
只猴一共采 了多少 个” 要 先求 出什 么?先 自 , 己想一想 , 再把 你 的想 法和 小组 里 的 同学说
一
回答课件逐一 出示) :
培养提 出 问题 、 析 问题 的能 力 , 展 数 学 分 发
思考 。
1 .改变条件 , 习例题 。 学
课件显示例题 的主题 图, 并把 “ 大猴采 了
3 个桃 ” 6 改为 “ 大猴采 了 3 , 筐 每筐 1 个” 2 。 提 问: 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从
根据学生 回答 , 教师整理板书 : 大猴 : 筐 , 3 每筐 1 个 。 2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两步计算的加减法来求解。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是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需要通过实例的引导,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对于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逐步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和操练。
2.准备分组合作学习的材料,让学生在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张图片或者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张水果摊的图片,问学生:“如果你有2元钱,你想买哪些水果?还剩多少钱?”2.呈现(10分钟)通过呈现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多少个苹果?”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巩固对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并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来解决。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来解决。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2.能够应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求解实际问题;3.提高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主要围绕“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展开。
1. 加减法的复习在进行实际问题的求解前,需要对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进行复习。
2. 实际问题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学习和应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
在实际问题训练中,我们将分步进行:步骤一在黑板上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最初有10元,他花了3元买了一根冰棍,又花了4元买了一瓶可乐,问他还剩多少钱?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口算方法进行计算,然后再按照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方法进行求解,即先用10减去3,得到小明花了7元,再用7减去4,得到小明还剩3元。
步骤二再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最初有12元,他买了一本20元的书,然后向他的朋友借了8元,问他目前还欠多少钱?引导学生按照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方法进行求解,即先用20减去12,得到小明需要支付的钱数为8元,再将这8元和借的8元相加,得到小明目前欠了16元。
3. 巩固练习为了巩固学生对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应用,可以出示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并要求学生分别用自己的口算方法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方法进行求解。
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以课堂讲解、黑板书写、板书讲解、问题引导和示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互动及实例操作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口算和计算能力;2.结合实用性的问题解决判断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3.给学生练习机会,检验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和思考的能力。
总结通过本教学设计的实施,学生可以从理论和实际问题中深刻体会到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实际应用,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口算和计算能力,初步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赛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63-64也例3和“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能联系加减法的含义理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和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解题经验谈话:小朋友们坐过公交车吗?看,1路车来了,点击(下车7人),发现到站后比原来少了7人。
2路车也来了,点击(上车5人),比原来还少7人吗?现在车上的人数比原来只少了2人?怎么想的?提问:再来看看 5路车,有18人上车,15人下车,现在车上的人比原来变多了还是变少了?你说?怎么想的?如果告诉你车上原来有34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也就是“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新知,寻求解题方法1.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启发:要解决问题,我们先来整理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根据回答依次板书。
提问:根据整理的信息,你能想出办法吗?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自己先想一想,和同桌小声地说一说。
根据你的想法,列出算式。
交流不同解题思路。
①先减去下车的15人,再加上上车的18人。
②先加上上车的18人,再减去下车的15人。
③先求出上车比下车多的3人,再用原来的人数加上多出的3人。
2.回顾反思,学会检验提问:那结果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查?启发:①不同的解法得出相同的结果,是一种检验的方法。
②再算一遍。
③从结果出发,现在是37人,想想,上车的18人原来在不在车上,不在,就把它去掉,37-18=19人,那下车的15人,原来在车上吗?在,就加回来。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学生 可能 出现下面两种想法 : f个 ) (
了 3 每筐 1 个, 筐, 2 可以算出大猴采 I6 63 ( — = 0个) 3 l 了多少个;再联系小猴采了6 就 l 提问: 个, 你是怎样解答的?能把你 {
《 教学 与 管理
3 成 练 习十 四第 3题 。 . 完 地球 的 表面 大部 分 被 海 洋 覆 盖 。 平 太
2 1 年 5月 1 01 5日
洋大约 占地球表 面的 ,大 西洋大约 占
地 球 表 面 的 。 这 两 个 洋 的 面 积 一 共 约
]
占地 球 表 面 的 几 分 之 几 ?
过 程 ,感 受 从 已 知 条 件 或 问 题 开 I 提 问 :从 对 话 中你 获 得 了 哪
四 课 堂 小 结 ( ) 略
总评 :
学会分 I 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 能提 1 节课 把 复 习铺 垫 与 情 境 创 设 有机 始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 , . 本 减 法两 I 出哪些 数学 问题 ?( 学生可能提出 融合 , 辅 相成 。学 生在 解 决 实际 问题 中 , 步列式解决 用乘法 和加( ) 相
、
3学生在学 习数 学知识的 同时 , . 进行 分几步 ?( 总共分三步 , 第一 步把 I 重要 的 是帮 助 学生理 解题 意 , 充
转 化 思 想 的 渗 透 。 异 分 母 分 数 加 、 法 的 减
计 算 是 转 化 成 同分 母 分 数 的加 、 法 进 行 减
冰箱 门打开 ,第 二步把大象 放进 1 分体会 到 实际问题 的条件 与问题
复 习 同分 母 分 数 加 、 法 。 课 刚 开 始 就 减 使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练习题。
3.小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小华买了一支铅笔5元,一块橡皮3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尝试解答,引导学生发现这是一个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几个典型的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如:妈妈买了2个苹果3元,又买了1个香蕉2元,她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需要计算的两个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几个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例如:小猫有5条鱼,小狗有3条鱼,它们一共有多少条鱼?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
例如:小明有2个橙子,妈妈给了他3个苹果,他一共有多少个水果?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如:小华买了4支铅笔和2块橡皮,一共花了15元,每支铅笔和每块橡皮各多少元?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强调找出需要计算的两个数的重要性。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11——13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含有除法的混合运算题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结合现实情境体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对同一问题运用多种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谈话:前面几节课我们采访果品包装车间,在那里解决了许多含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对解答两步计算数学问题你有哪些认识?(结合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1.含有除法混合运算顺序。
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
2.解答两步计算数学问题方法。
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仔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确定每一步的计算能解决什么问题。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解答两步计算数学问题的歌谣两步计算应用题,读题审题要仔细。
解题一环扣一环,中间问题是关键。
数量关系要找准,计算步骤要理清。
抓住中间带两头,准确答题乐悠悠。
师小结:同学们对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混合运算知识学习很扎实,这节课我们来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你们有信心上好这节练习课吗?(板书课题)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口算友情提示:先独立进行口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2)计算:出示课本自主练习第9题:友情提示:①自我展示。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育研究与评论 ・ 小学教育教学
的解题 习惯 。 】
2 .提 出 问题 。
方法 , 并引导学生通过 交流, 时把 经验上升 及
为数学思考 , 利 于学生初 步 体会 用 综合 思 有
路 分析数 量 关 系, 确定 解题 思路 的过 程 和方
提问: 根据上 面的条件 , 能提 出哪些数 你
小猴 采 了 6个 桃 。两 只 猴 一 共 采 了 多 少
个桃 ?
的信 息进 行有 序地 整 理 , 不仅 能 帮助 学 生正
确地理 解题 意, 有利 于学生初 步感 受整 理 还 实际问题 中条 件 的基 本 方法 , 步养成 良好 逐
提问 : 谁会 列式解答?
2l年第 6 o1 期
3 +6 2 个 ) 6 =4 (
利于提 高学生参与探 究的积极性 ; 另一 方面 , 提 出问题 的过程也是 学生思考 、 分析 的过 程 , 可以帮助 学生 初 步 感知 条 件 与 问题之 间 的
联 系。 】
再 问 :2 1×3算 出的是什么? 3+6算 出 6
的是什 么?
的情 境 , 能有效地激活 学生 已有 的 生活经验 ,
引起 学生进 一 步探 索 的愿 望; 习简单 的 乘 复
法和加法 实际 问题 , 帮助 学生 回忆相 关 的数 量关 系, 找准 了知识的“ 最近发展 区” 为学 生 ,
1 _使学生联 系现 实的 问题情 境 , 步感 初
知两步计算 实 际问题 的结构 特 点 , 解 和掌 理
理解, 高分析问题 、 提 解决问题 的能力。 】
谈话 : 我们过 去在解决 问题 时 , 都是 口答 的, 以后 解决 问题 时 , 要 写 出完 整 的答语 。 都 ( 教师示范答 语的书写格式 。 ) 揭题 : 刚才我们解决这个 问题时用 了几 步 计算?( 书课题 : 板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析问题、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 探究新知-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究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
-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尝试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3. 巩固练习- 出示巩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 集体订正,总结解题规律。
4. 应用拓展- 出示应用拓展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 集体交流,分享解题经验。
5. 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 强调分析问题和找到正确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可以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与家人分享解题过程。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探究新知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交流。
2. 在巩固练习和应用拓展环节,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3. 课后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分组讨论、巩固练习和应用拓展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两步计算应用题数学教案
两步计算应用题数学教案
标题:两步计算应用题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方法,能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概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新知讲解:
-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和类型:先让学生观察题目,总结出这类问题的特点,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和引导。
- 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步骤:首先明确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待求量;然后分析问题,确定解题策略;最后是解答问题,写出答案并检验。
3. 练习巩固:设计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供学生练习,包括基础题和挑战题,以此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深化理解。
4. 小结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关键知识点,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困惑。
四、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包括复习今天所学内容和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加减两步应用题教案
加减两步应用题教案加减两步应用题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加减两步应用题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加减两步应用题教案1教材分析: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减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时学习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是由求总数和求剩余两个一步计算应用题合并而成的。
教材通过两道有联系的一步计算应用题过渡到例题,由于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应用题情节的发展顺序一致,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教学处理:情境导入时,从学生日常的生活问题坐公车出发,贴近学生,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新课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充分发表的自己的意见,做到反馈交流;练习时,安排了两种类型:1、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题;2、提高练习,通过补条件,加深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理解。
练习中,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思路和方法。
2、能正确地分步列式解答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生活中,许多地方都要用到数学。
今天老师在上班的路上也遇到了,出示例1(改编)公交车上有乘客40名,开到武林广场下车16人,上车8人。
现在车上有乘客多少人?独立解答。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解决例1没有什么困难。
2、板书:各种情况(1)40-16=2424+8=32(2)40-16+8=32(3)40+8=4848-16=32(4)16-8=840-8=323、弄清每一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1)(2)同一思路,只是一个分步列式、一个综合列式。
(3)先求上车后,再算下车的。
请学生按生活实际,一般先下后上。
(4)不做特别要求,16-8即抵消了8位上下车的乘客。
4、选择一种你认为最为合适、简单的方法再进行解答。
5、组织讨论:读题后要先想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式计算。
小学数学二年级《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例1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元旦快到了,你们高兴吗?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游园活动。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参加?好!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游园活动,我们唱着歌出发好吗?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出示动画:1解决问题2、3页情景图谈话:我们来到了游园点,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提问:你从这幅图上看懂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
(二)主动探索,协作交流,领悟解法1.同学们,你们看得真仔细,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
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戏?(2)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
还剩多少人?对于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提出后很快就解答。
(3)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
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4)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又走了6人。
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对说出(3)(4)两题的学生给予表扬。
2.整理信息。
把你刚才在图中看到的和想到的完整地说一说。
3.小组交流讨论。
(1)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2)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彼此的想法。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 35-6=29 (人)(2)22-6=16 (人) 16+13=29(人)5.比较上述几种方法的异同。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7~88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受可以从已知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会分步列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好吗?课件出示小猴摘桃的情境。
小猴乐乐说:我一共摘了42个桃。
小猴飞飞说:我也摘了42个桃。
同时出示乐乐家和飞飞家的情境,乐乐说:我吃了3天,每天吃9个。
飞飞说:我第一天吃了9个,第二天吃了12个。
提问:看了刚才的动画片,你知道了什么?(乐乐摘了42个桃,吃了3天,每天吃9个;飞飞摘了42个桃,第一天吃了9个,第二天吃了12个。
)再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乐乐还剩多少个桃?飞飞还剩多少个桃?)谈话: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揭示课题: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评析:创设学生喜欢的小猴乐乐和飞飞摘桃、吃桃的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愿望。
让学生在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中,处理、加工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既能使学生体会到实际问题的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初步感受两个实际问题的联系,为进一步探索解题方法作必要的准备。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小猴乐乐摘桃、吃桃的情境。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怎样求小猴乐乐还剩多少个桃呢?请小朋友在下面试一试,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中可能出现的解法有:(1) 42-9-9-9=15(个);(2)93=27(个),42-27=15(个)。
反馈:你是怎样列式的?列式时是怎样想的?如果出现第一种解法,则先交流这一解法,明确因为每天吃9个,吃了3天,所以要从42里连续减去3个9。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 【教学方案】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第3课时)guc
六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3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3~64页的例3和“想想做做”第1~5题。
1.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会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分析和解决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
▍流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下列各题。
53+36= 19+18= 37+13= 32+29=86-23= 34-15= 50-15= 42-25=2.出示问题,请学生解答明明有24支铅笔,用了13支,还剩多少支妈妈又给他买了10支,现在有多少支让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并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能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吗(根据什么求的还剩多少支根据什么求的现在有多少支)3.揭示课题。
我们之前学过连续两问的解决实际问题,知道可以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解决第一个问题,再用算出的第一个问题的得数和另一个条件求出第二个问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解决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流程二: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
(1)提问:同学们,都坐过公共汽车吧汽车到站后,总有人要下车,也有人要上车。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例题图。
(2)请学生完整地说说图意,提问:你从题目里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又是什么呢(3)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根据题目里的条件,可以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汇报交流:可以怎样解答说说你的想法。
让学生说出思路,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①先减下车的15人,再加上车的18人;②先加上车的18人,再减下车的15人;③先算出上车比下车的多几人,再用34人加上多的几人。
(4)选择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写在数学书第63页上。
结合呈现的算式,引导学生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加深对解题思路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形成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
难点: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和解决。
今天,老师准备带同学们去生活中转一圈,你们愿意吗?好,那我们出发吧!
2、电脑出示:第一处—车站
谈话:我们先到车站去看一看。
出示例3的情境图。
提问:(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3)你能把刚才了解到的信息和这个问题边起来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说题意,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完整出示例3.
提问:这道题中的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引导比较:这一题与我们以前学习的实际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提问:“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示范点数学书上写一写。
写好后在四人小组内充分地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了解情况。
2.提问: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法。
(1)方法一:34-15=19(人)
19+18=37(人)
答:离站时车上有37人。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同时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电脑闪烁表示图意。
提问:34表示什么?18呢?“车上原来有34人”和“又有18人上车”这两个条件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接着求什么?
追问: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可能有学生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3)方法三:18-15=3(人)
34+3=37(人)
答:离站时车上有37人。
提问:18表示什么?15呢?18-15=3(人)算的是什么?(上车的比下车的多3人)
追问:这时车上的人数变多还是变少了?多了几人?34+3=37(人)算的是什么?
指出:这种方法的道理比较难理解,在想不通的情况下尽量不用这种方法。
3.讲述:对于一道实际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你喜欢哪种就用哪种方法。
同学们还可以用另外两种方法来检查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
4.揭题: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刚才解决的是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吗?(板书课题: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
(学生齐读课题)
三、深化提高,积累经验
1.电脑出示:第二处—小华家
谈话:小华是个喜欢收集画片的孩子,我们来看看他的画片发生了哪些变化。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你能把题意说完整吗?哪两个条件是有直接联系的?可以先求出什么?
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答案,重点说一说先算的是什么。
2.电脑出示:第三处—游泳馆
谈话:游泳馆里可真热闹啊!这里又藏着什么数学问题呢?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说明题意,然后独立列式解答,指名学生说说不同的解决方法。
3.电脑出示:第三处—建筑工地。
谈话:工人叔叔正在运水泥,准备盖楼房。
听一听,他们在说什么?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问题,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4.电脑出示:第四处—果园。
谈话:农民伯伯种的西瓜获得了大丰收,瞧!他们从果园里摘了很多西瓜。
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各自读题后,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完成。
展示一两个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5.电脑出示:第五处—二(1)班。
谈话:丁丁在自己班进行调查,得到了这样的一些数据。
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他们班不会游泳和不会溜冰的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说法来提这个问题吗?
学生在数学书上完成,全班交流。
提问:你先算的什么?你是怎样想到先算这个问题的?
学生讨论后归纳:一种想法是从问题出发去思考,另一种想法是从条件出发去思考,这两种想法都很好。
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要先理解题意,然后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多观察、勤动脑,你一定会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