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一中原经济区简介1)发展背景中原经济区是党中央确定的国家发展战略,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之后,又一经济发展区域,是带动中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大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题,还包括安徽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山东菏泽、聊城,河北邯郸、邢台,山西的晋城、长治、运城等周边省份约12个地级市。
建设大中原经济区以郑州为核心和龙头,以郑州、洛阳、开封为骨干,以中原城市群为依托,沿三线(陇海线、京广线、京九线)、两河(黄河、淮河)和高速路网推进。
依托中原经济区把郑州建设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把商丘、安阳、南阳分别建设为辐射豫鲁苏皖、豫冀晋、豫鄂结合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中原地处中国的心脏腹地、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
中原经济区地理位置重要,经济总量大,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京广通道纵轴的交会处,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于2010年由豫鲁苏皖冀晋鄂7省28市组成的经济区域,该区域定位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2)空间布局中原经济区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形成放射状、网络化空间开发格局。
核心带动:提升郑州交通枢纽、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推进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发展,建设郑(州)洛(阳)工业走廊,增强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带动能力。
轴带发展:依托亚欧大陆桥通道,壮大沿陇海发展轴;依托京广通道,拓展纵向发展轴;依托东北西南向、东南西北向运输通道,培育新的发展轴,形成“米”字形重点开发地带。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局意义、历史机遇及优劣势分析
*
课题组组长: 贾康� 钱国玉; 课题组副组长: 苏明� 刘尚希� 刘荃 ; 课题组成员: 赵全 厚� 张超 英� 赵 福昌� 刘 微� 张立
承� 许文� 程瑜� 郭鸿勋�
2
2011 年第 4 3 期( 总第 2387 期 )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局意义
�
历史机遇及优劣势分析
一� 中 原经 济 区 建设 具 有全 局� 战略 意义和重大创新� 示范效应 中原经济区 是一 个区 域性概 念, 主要 是指 以 河 南 省 为 主 体 的 综 合 性 经 济 区� 中原经济区作 为国家 层面 重点开 发区 域, 位于全国"两 横三 纵 " 城市 化战 略 格局 中 陆 桥 通 道 和 京 哈� 京广通道纵轴的 交会 处, 包括河南省 以郑州 为中 心的 中原城 市 群部 分地 区� 中 原经 济 区 是 沿海 地 区 发 展 的重 要 支撑, 是 中 部崛 起 的 重要 基 地, 是继" 长三角" � "珠三 角 " � "京津 冀" 三大 经济 区之 后 的 重 要经 济 区 域�该 区 域 定 位为全国重要的 高新 技术 产业� 先进制 造 业 和现 代 服务 业 基 地, 能源 原 材料 基 地� 粮 食主 产 区� 综合 交 通枢 纽 和 物流 中 心, 区域性的科技创 新中 心, 中 部地 区人口 和 经济密集区, 是 支撑全 国经 济又 好又快 发 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中原经 济 区 开 创以 不 牺 牲 农 业 和 粮 食� 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的新型"三化" 发展 模式, 具 有 重大 全 局 意义, 推 进 中原 经 济 区建设是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 1. 新型工业化 � 新型城镇化和 农业现 � � 代化在 中 国 典 型区 域 的 创 新 式 结 合� " 三化 " 协 调� 中原 经济 区 以不 足全 国 国
中原经济区建设心得体会
中原经济区建设心得体会中原地区作为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和国家中西部地区开发的战略布局,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在逐步展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发展。
本文将从经济、文化、人才等角度来阐述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心得体会。
一、经济发展中原地区早期以农业和资源产业为主导,但随着新经济、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兴起,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崭新的机遇。
首先,中原地区的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中原地区作为黄河流域的核心区域,交通资源丰富,交通枢纽相对集中,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相互衔接。
这为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其次,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中原地区地处中国大陆中部,紧邻华东、华北、西北、西南四个经济区,是连接东西南北的中心区域。
这意味着中原地区既有便利的物流条件,更有对外开放的天然优势,同时也有更广阔的市场和资源。
最后,中原地区的人文资源也是不可忽略的。
中原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这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的人才非常有益,也为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文化传承中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地区人民智慧和心灵的结晶,中原文化传承和发扬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也至关重要。
在加强中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加强对于中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
中原地区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但绝大部分还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因此做好中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工作显得十分紧迫。
只有在加强文化研究和挖掘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原文化,为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文化支撑。
三、人才培养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如何培养和吸引优秀的人才一直是中原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教育投入。
中原地区的教育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但仍需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是对科研经费和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的投入。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支撑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
同频共振促崛起——省政协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献计出力纪实
网推 进 ” “ 、 提升 全 省 民 营经 济 整 体 发展 水 平 ,更 好 地发 挥 民 营经济 存 中原 经 济 区 建 设 中 的 重 要 作 用 ” 、 “ 建 中 原 经济 区建 设 管 理 领 导 机 组
构 和办事 机构 ,积极 推动 建 立 中原 经济 区协 调 发展 的机 制体 系”等 建 议 ,已作 为 省政 协建 议案 正式 呈 报 省委 、 省政 府 。 建设 中原经 济 区是事 关 中原 崛
他经 济区的经济区域 。 按照不 以牺牲农业 和粮食 、 生态
笔 。他利用多个会议 和多种 场合 , 一
遍遍强 涮建设 中原 经济 区 的必要性 和重要性 , 一条条列举河南建设 中原
个 时期 以来 , 河南 日报》 在《 开设 的“ 协 商 与议政” 专栏 上 , 在河南 电台开播的 “ 政府在线 ・ 委员访谈 ” , 里 经常可以看
和环境为代价 ,推进新 型] 业化 、 一 城
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 打造全 “ 三化” 协渊发展示范 区 、 国重要 的经 济增 全 长板块 、 国综合交通枢纽 币物 流中 全 l l 心、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核心 的战略 定位 , 快建设 中原 经济 区 , 利于 加 有
潜力 巨大等优 势。宣 传这些优势 , 用 好这些优势 , 力使 之发挥更大 的效 努 用, 既是将 中原经济 区纳入 “ 十二五 ”
界 、 系广泛 的界别优 势 , 联 自觉 在各
国家 区域经 济 布 局 的进 一 步 完善 ,
有 利 于国家统筹 协调 梯次推 进 发展
努 力使建 设 巾原经 济 区的规划 更加
完善 、 图更加 精美 。 蓝 7月 2 9日,省政协 召集委 员 中
的 部 分 专 家 学 者 和 省 直 有 关 部 门 的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现实意义及路径分析
中共河南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作 出了建设 中原经济区的战 略决策 , “ 把 建设 中原经济 区 、 加快 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 为全 作 省“ 十二五 ” 时期发 展的总 战略 。国家《 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 国
十二个五 年规划纲要 》 明确 提 出, 要大力促进 中部地 区崛起 , 重
出, 在全 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处于承东启西 、 连南贯北的重要 类企业用工方面的行 为监察 , 以保障大学生的劳动权 益。其 次 , 政府及有关 部门应通 过法 律 、 行政法规 , 建立健全与高校毕业生
业权 的概念 和范围 , 设专章对保 障大学生就 业权进行规 定。第 三, 大学 毕业生就业 市场建设 不充分 。各级 政府要开放 毕业生
上, 从而更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首先 , 完善大学生就业争议的
调 解制度 。强化 劳动争 议调解 委员会 预 防劳动争议 发生 的职 能, 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争议 调解组织 , 建立健全有效的劳 动 关 系协 调机 制 。其次 , 完善 大学 生就业 争议 的行 政 救济 制 度 。扩 大劳动争议 仲裁的受案范 围 , 大学 生所在的高校 和教 育 主管部 门也应承担起 控诉的职能 , 对大! 劳动争议仲裁进行 学生 法律援 助 , 建立和完善仲裁监督 机制 、 劳动保障政务公 开制度 。 第三 , 完善 大学生就业争议 的司法救济制度 。改变我 国现有 劳 动处 理模式 的种 种弊端 , 劳动争议 处理 向专业化 、 业化 发 使 职
裴 东升
义 。目前 , 国已设立 了上海浦东新 区 、 我 天津滨海新 区 、 庆两 重
江新 区3 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区, 但它们 的区域都相对较
小; 国家还 围绕统筹城 乡发展 、 构建 “ 型社会 ” 资源型经济转 两 、 型等 , 四川 、 庆 、 南 、 在 重 湖 湖北 、 山西设立 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建设中原经济区与河南省党建工作
建设中原经济区与河南省党建工作摘要: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当前河南省党和政府最大的政治。
党的建设应以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最大的政治,而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关键在党,建设中原经济区离不开党的领导,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直接关系到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兴衰成败。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党的建设在2011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原经济区被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原经济区战略也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推进,应该逐渐认识到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必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卢展工书记作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的第五部分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肩负起带领全省人民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历史使命。
因此,全面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是河南省“十二五”阶段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的坚强保证,同时也是提高河南党建水平以及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水平的重要举措。
一、河南省党的建设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辩证关系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阶段,是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
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河南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以要首先要充分认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奋斗目标,离不开党的建设。
二者相得益彰,统一于加快中原崛起的宏伟事业中。
建设中原经济区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心得体会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河南科学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入实践,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积极探索的重要成果,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
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是明晰定位、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
中原经济区是客观的存在,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历史的必然,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河南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区位优势,二是基础优势,三是文化优势,四是人口优势,五是粮食优势,六是后发优势。
万丈高楼平地起,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的重要成果,是对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
建设这样一个跨省区经济区,意义很多,比如,打破行政区的限制,可以使得空间布局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更加有利于中原地区承接东部产业的转移。
可以说,这是一项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重大战略。
建设中原经济区,事很大但绝不空泛,它与我们普通民众息息相关。
比如,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医保,这些都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所关注的内容;再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所带来的“政策红利”、“品牌红利”等效应,一定会惠及方方面面……幸福生活要靠双手去创造,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是做,你、我、他,只要从现在做起,从能够做的事情做起,幸福生活就一定能实现!。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 王珏[1]
作者机构: [1]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02
出版物刊名: 学习论坛
页码: 39-4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中原经济区;中原崛起;对策与建议
摘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原经济区就从构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必须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的目标要求,突出科学发展、"三化"协调、载体建设、改革开放、改善民生、服务大局等六项原则,着力建设十大支撑体系,勇于创新、持续运作,力争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国内外已有区域性规划的成败得失,善于取他人之长,走好捷径;适时明确中原经济区所涵盖的范围,筹建相关的合作论坛或组织;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加速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在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上树立样板;及早对中原经济区的产业布局进行系统规划和整合;加快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将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富民强省有机地结合起来,细化为具体项目。
建设中原经济区 助推中部崛起
二 是要 突 出 经 济 区概 念 。经 济 区 是 在 劳 动 地 域 分工基 础 上形成 的不 同层 次和 各具 特色 的地 域经
济 单元 。一 般来 说 ,是 以中心城 市为 核心 ,以农业 为基础 ,以工业 为主 导 ,以交通 运输 和商 品流 通为
体 化新 格局 。 中原经济 区规 划应 当把促 进 区域协
— —
中华 民族 文化 发展 中有 着重要 的地位 。建 设中原经
济 区 ,有利 于传承 中原传 统文 化精髓 ,增加文 化影
响力 ,推 动社会 主义文 化大发 展大繁 荣 ;有利 于发
挥华 夏 民族根 文化 的优势 ,增 强华人华 侨归属感 ,
天 水经济 区 ,向西南有 成渝统 筹城 乡发展试验
区,向南则有 皖江经 济带承接 产业转 移示 范区 、武
汉两型 社会试 验区和长 珠潭两 型社会试 验 区,唯独
Hale Waihona Puke 提升 中华 民族 凝聚 力 ,促进 祖 国统一 ,实现 中华 民
族伟 大复兴 。 二 、建设 中原经 济 区必 须 明确 战略定位
中原地 区 尚无 国家层面 的战略 规划 。在 我 国东西部
本 刊 专稿 进 中原 城市 群与粮 食 生产核 心 区 、现 代城 镇体 系和
现 代产 业体 系建 设 ,在加快 工业 化 、城镇 化进 程 中
发展 的思 想 ,尊重 市场经 济规 律 ,加强 与 国家主体
功 能区规 划 、土地 利用 总体规 戈 、水 资源 综 合规划 0
提 高粮 食综 合生产 能 力和 比较 效益 ,走 出一条 “ 三 化 ”协 调发 展新 路 ,为 中西 部地 区科 学 发展探 索道
是有利 于保 障 国家粮 食安 全 ,实现 “ 三
中原经济区名存实亡_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加速发展河南省对外贸易
中原经济区名存实亡_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加速发展河南省对外贸易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需要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需要中原经济区平台的构筑。
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的河南省,深入剖析其对外贸易发展的内在问题,才能构筑起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体系,真正从根本上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河南;对外贸易。
一、对外贸易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一)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中原经济区是在国际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不断增强,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加快实施的新形势下,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地区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要求。
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人口优势、文化优势、粮食优势、基础优势和后发优势,在全国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对外贸易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重要性。
作为内陆地区的河南,在运输成本与东部地区相比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对外贸易平台的构筑成为河南融入全球经济的突破口,开放带入是发展的必然路径。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就筑造起了这样一个平台,它确定了强化核心,拓展外延;提升两轴,对接周边;贯通东西,服务全局的总体发展态势,有助于实现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对外开放又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途径,这首先表现在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上。
1937年,英国学者罗伯特逊首先发起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专门论述,并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
源于要素禀赋差异的比较优势是贸易产生的基础,通过国际贸易促进贸易国资源的优化配置,并能过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获得增长。
对外贸易不仅可以增加世界贸易总量,而且可以加速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使贸易参与国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水平都得到提高,使先进国家的技术和人力资本的资源能够逐级传递和扩散到落后国家,从而产生“外溢效应”,正是通过这种要素的外溢效应,一个国家或地区才实现了产业升级。
略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全局意义
交通 主干线虽不十分完 整 , 但雏形 已经形成 且具一 定
的规模 , 干线则 开始 向四周 延伸 ; 支 生产 要 素 已开始
长三角 的安徽 皖江城市带 、 湖北 和湖南“ 两型社会 ” 综 合配套改革实验 区 、 经济 区等重 点 区域 的经济 隆 成渝 起带 。在沿 陇海铁路 地带 , 河南位 于陇海兰 新经济 带 的核心 区域 , 商丘 、 开封 、 州 、 阳 、 门峡 等市具 有 郑 洛 三 较强 的发展优势 , 陇海 兰新经济带 的整体 发展 和提 对
有利于河南在全 国经济发展 大局 中发挥 自身优 势和明晰发展 定位 ; 有利于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 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 三化”
协调之路 ; 有利 于遵循 经济发展规律 ,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关 键 词: 中原 经济区; 河南省 ; 建设 ; 全局意义
中图 分 类 号 :17 文献 标 识 码 i 文 章 编 号 :0852 ( 0 1 0 -040 F2 A 10 - 4 2 1 ) 10 4 -7 4
1 .强化 内陆经济 战略 支撑 。从 全 国 的生 产力 布 局来 看 , 沿海 、 江 、 京广 、 陇海 兰新 经 济带 构成 沿 沿 沿
了我国区域经济带 的主体 。 中原地 区位 于京 广 、 陇海
能充分发挥各 种要素 的比较 优势 。构 建 中原 经济 区 , 加快 中原崛起进程 , 以使 中部地 区成 为一个各 种要 可 素及 资源充 分发 挥协 作作 用 的载体 。 中原地 区 的产
布局悄然展开 。 中原地 区是 我 国 内陆 战 略 腹地 , 设 中原 经 济 建
加快中原崛起进程, 有利于全国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
中原经济区
• 中原经济区组成城市表 • 中原经济区区域 • 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商 丘市、焦作市、三门峡市、济源市、安阳 市、濮阳市、鹤壁市、新乡市、平顶山市、 许昌市、漯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南 阳市、信阳市。 • 安徽省:淮北、宿州、亳州、阜阳。 • 山西省:晋城市、运城市、长治市。 • 山东省:菏泽、聊城。 • 河北省:邯郸、邢台。 • 湖北省:襄阳市
• 只有在中原经济区的组织框架内,各种交通运输 方式才能结为更为强大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才 能增强沿陇海经济带实力,发挥亚欧大陆桥的优 势,扩大东中西部互动、交流与协作,保证对内 对外开放;才能发挥郑州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 培育形成郑汴洛工业走廊,壮大能源原材料、现 代制造业、汽车等支柱产业,实现老工业基地振 兴;才能提升沿京广经济带水平,培育并壮大沿 京九经济带,进一步巩固加强与京津冀、珠三角 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 和支撑作用,形成联南通北的通道。
• 无论从历史演进角度,还是从现实经济联 系的实际,以河南为主体,涵盖周边的中 原地区,都是一个山水相连、血缘相亲、 文脉相承、经济相联、使命相近、客观存 在的 中原经济区的空间范围涉及7个省,涵 盖29个地级市,即河南省全部,河北省的 邯郸,山西省的长治、晋城、运城,江苏 省的徐州,山东省的菏泽,湖北省的襄樊, 安徽省的淮北、阜阳、宿州、亳州。中原 经济区总面积29.2万平方公里,区域人口 1.7亿左右。改革开放以来,中原经济区经 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已经具备较 好的产业基础。从其自身发展和在全国的 地位看,这一区域具有以下特征:
• 3、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互动要求构建中原经济区。 • 全国要形成东中西部互动协调、优势互补、相互 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必须建立沟通的桥梁与 纽带。特殊的区位优势使中原经济区完全可以发 挥这一重要作用。为了加快构建沿陇海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沿京广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加 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发达地区的 对接,并密切联系成渝、关中-天水等西部重点 开发地区,中部地区必须形成能够促进东中西、 南北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中原地区拥有以铁 路、公路为主的庞大的交通运输力量,形成了全 国少有的交通区位优势。
郑州核心区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拉动作用
殊功能构 成要素并且密切 联系 的经 济综 市的规模相对较小 , 需要在城市发展过程 州、 洛阳、 开封为核心 区中原经济连 片发 合体, 通常是 以经济 中心或特定区域为核 中综合考虑各方面 因素, 根据实 际情况适 展 。 提升 中原 经 济 区 整体 经济 实 力 , 应进
心, 以大 中城 市 为 辅 助 , 以交 通 运 输 和 要 时适度地扩大城市规模 。 素流动为纽带, 以地 区专 门化 部 门为 特 征
( 三) 推动连线发展辐射腹地城 市。 按
市基础设施建设 、 强化产业支撑和推动能 模 , 需 要 考 虑 下 列 因素 : 区域 稀 缺 资源 , 主 照 《 中 原 城 市 群 总体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向心
力、依 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人 才促进发展 、 要包括土 地资源 、 水 资 源 和 能源 等 ; 城 市 布局 、 集 群 发展 的要 求 , 构 建“ 一 极 两 圈三
发 挥 财税 激励 作 用 助 力 产 业 转 型 、 为郑 州 经济集约度 , 城市经济集约程度 的提高意 层 ” 格局城市群 , 提 升 郑 州 的 辐 射 带 动 能 ( 核 心 区 )发挥 拉 动 促 进 作 用 营造 良好 环 味 着 城 市经 济 规 模 扩 大 使投 入 系 数 减 少 ; 力, 形 成 以郑 州 为 中 心 , 中 小 城 市 和 中心
本, 如城市规模 扩大 , 会 增 加 居 民交 通 费 峡 、 安阳 、 商丘、 信 阳、 周 口、 驻 马 店 等 周 边
地价、 房 价 等 也会 提 高 。 目前 , 郑 9 所 谓 经济 区 , 就 是经 济 活 动 在 经 济 中 用支出, 个省辖市 。 郑州是中原经济区 的龙头与 心 或特 定 区域 而 客 观 存 在 , 具 有 地 域 或 特 州 的城 市 规模 比其 他 发 达 经 济 区 同 级 城 核 心 ,郑 州 连 线 发 展 主 要 是 指 推 动 以郑
中原经济区生态城区建设的意义与途径探析
河南 崛起 的载 体和平 台 ,是 明确 定位 、整合 优势 、凝 聚合 力 的载 体 和平 台,是河 南 扩大 对外 开 放 、 ‘ 加强 交 流合 作 、 实现互利 共赢 的载体 和平 台。 ”建设 中原 区 ,在实现 中原 经 济崛 的 同时 ,有 利于 实现全 国经 济增 长新 突破 ,保 障 国家 的粮 食安全 ,完 善全 国范 围 内的经济 布局 ,促 进建 立生 态
( 二 )生 态城 市 区 的 主要 特 征
津冀 。南 临长 江中游经 济带 ,具 有 自身特点 、独特优势 、经 济 向边 、使命相 近 ,是客观存 在 的经 济区域 。 ” 中原 的广阔 区域 自古 以来就 是全 国 的粮 仓 ,是 中华 民族传 统 的主要 发 祥地 , 也是重 要的军事 战略要 地 。“ 中原经济 区是 中原崛起 、
经 济 区主 体 城 市群 变得 更 和 谐 , 生 态 宜居 的 水 平 得 到 更 快 的提 升 。
【 关键词 】中原经济 区;生态城 市区;和谐发展
一
、
中原经济区生态城 区建设现 状分 析
( 一 )中原 经济区生态城 区建设的 背景 中原 自古 以来就是非 常重要 的区域 ,“ 中原经济 区是 以 河南省为 主体 ,顾及周边 ,支撑 中原 ,东承长三角 ,北依京
湖滨 、海滨等地 区 , 集 多种 功能于一体 ,因以绿 色生态 为其 主要特点 ,很多生态旅游 区的开发对 于生态环境 的保 护有其 独到之处 。中原拥有丰 富的 自然 景区 ,伏 牛山脉、太行 山脉 纵穿河南境 内, 形成 了许多气候宜人 、 风景优美 的 自然景观。 旅游业是 自然 的馈赠 ,在发展旅游景 区的过程 中要 注意对景 区原生态 的保护 ,形成人与 自然融洽相处 的旅游模式 ,从单 的观光旅游 向参与式旅游转变 ,使游客充分体会 到回归大 自然的乐趣 , 达 到在保护生态环境 的前提下经济效益的实现。
合理规划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区的必要性及其建设思路
杜庆 霞
( 黄河科技学院商贸学院,河Leabharlann 郑州 4 5 0 0 0 5 )
【 摘 要 】新形 势下中原经济 区国土开发 问题面临诸多挑战,如工业化、城镇化 、人口增加等都增加 了用地需求 ,因此,科 学解决区内国土开发 问题迫在眉 睫。本文即结合 中原 经济 区的发展特点与国家 的主体功能区规 划意见 ,指出对 中原经济 区进行科 学的主体功能区规划设置的必要性,从而坚定主体 功能区规划
策略 ,推动中原经济 区稳健发展。
【 关键词 】特点;必要性;主体功能区;规划
2 0 1 1 年初 ,国务 院印发 《 全 国 主 体 功 能 区规 划 》 , 中 原 经 济 区 正 式 纳入 规划 ;2 0 1 1 年1 0 月 ,国务 院制定下发 《 国 务 院 关 于 支 持 河 南 省 加 快建 设中 原经济 区的指 导意见 》;2 0 1 2 年l 1 月1 7 口 , 国务 院 正 式 批 复 《 中 原 经 济 区 规 划 》 , 中 原 经 济 区 己正 式 上 升 为 国 家 战 略 。 因此 , 分 析 中 原 经 济 区 问题 具 有 重 要 的 现 实 意 义 。 中原 经 济 区 具 备 良好 的 发 展 优势 ,但新 形势 下中原经 济 区国土开发 问题面 I 临诸 多 挑 战 , 为 应 对 挑 战 ,应 科 学 解 决 国 土 开 发 问 题 , 即要 科 学 规 划 区 内主 体 功 能 。 中 原 经 济 区 包 括 河 南 省 全 境 ,河 北 省 邢 台 市 、 邯 郸 市 , 山 西 省 长 治市 、晋 城 市 、运 城 市 ,安徽 省宿 州 市 、淮北 市 、阜 阳市 、一 毫州 I 市 、蚌 埠 市和 淮 南市 风 台县 、潘 集 区 ,山东 省聊 城 市 、菏泽 市 干 ¨ 泰 安 市东 平县 ,区域 面积 2 8 . 9 万平 方公 里 ,2 O l 1 年 术总 人 口 1 . 7 9 { / , , 地 区生 产总 值4 . 2 万亿 元 ,分 别 占全 国的 3 %、 l 3 . 3 % 和9 % 。 中 原 经 济 区 地 处 中 国 中 心 地 带 , 是 中 华 民 族 和 华 夏 文 明 的 重 要 发 源 地 ,是 全 国 主体 功 能 区明 确 的重 点开 发 区域 ,其 范 围涵盖 河南 伞 省 、延及 周 边 地 区的 经 济 区 域 ,地 理 位置 重要 ,市 场 潜 力 巨大 , 文化 底 蕴 深 厚 ,在 全 国改 革发 展大 局 中具有 重 要战 略地 位 。 中 原 经 济 区 发 展 特 点 首 先 ,具有 明显 的区位 优 势 。它是 全 国重 要交 通枢 纽 中原经 济 区地理位 置适 中 ,自然条件优 越 ,交通 四通 八达 ,具有承 东启西 、 实 现中部 崛起 的最佳地 理位置 ,是全 国 “ 两横 三纵 ”城 市化 战略格局 中 陆桥通道 和京广 通道 的交汇 区域 。2 O u年末 区 内铁路 营业里程 、高 速 公路通车 里程分 别达  ̄ } U 6 9 6 5 公 里 、8 3 2 3 公 里 , 占全 国 的 7 % .  ̄ 1 1 9 . 8 % , 运 营 民用机 场达  ̄ } l J 7 个 ,在 全 国综合 交通运 输 网络 中具有 重要 的枢纽 地 位 。 郑 州 航 空港 区位 优 势 特 别 明 显 , 在 已有 的 陇 海 、 京 广 、 焦 枝 、 新 菏 等 铁 路 和 公路 交 通 的 基 础 上 , 随 着 国 家 大 通 道 连 霍 、京 珠 、 阿 深 等 高 速 公 路 的 贯 通 ,综 合 交 通 的 区 位 优 势 更 加 突 出 ;它 还 是 我 国 重 要 的通 信 枢 纽 之 一 , 现 有 管 道 运 输 条 件 较 好 , 西气 东 输 和 南 水 北 调 中 线 工 程 的 建 设 , 也 势 必 极 大 地 改 善 本 区域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条 件 。 第 二 ,具 有 较 好 的 资 源 条 件 。 首 先 农 产 品 资 源 丰 富 。农 业 生 产 条 件 优 越 ,农 产 品 资 源 在 全 国 占 有 重 要 地 位 ,是 我 国粮 食 和 经 济 作 物 的 主要产地 。粮食产量超过 1 亿 吨 , 占全 国 的 1 8 % 以上,其中小麦产量5 4 0 0 万 吨,接近 全 国的5 O % :棉花 、油料 、畜禽产 量分别 占全 国的1 8 . 4 % 、 2 O . 5 %、1 4 . 8 9 6 ,特色农林产 品在全 国 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 ,中原经济 区 是 矿 产 资 源 的 富 集 区域 ,其 中钼 矿 、铝 土 矿等 在 全 国 占据 明 显 优 势 。 第 三 , 具有 一定 的产 业基 础 中原经 济 区矿产 资源 丰 富 ,煤 、 铝 、钼 、 金 、 天 然 碱 等 储 量 较 大 ,是 我 国 中西 部 地 区乃 至 全 国重 要 的 能 源 、原材 料和 装备制造业基地 。同时 ,工业 门类齐全 ,装备 、有色 、食 品产 业 优 势 突 出, 电子 信 息 、汽 车 、轻 工 等 产 业 规 模 迅 速 壮 大 ,形 成 了 比较 完 备 的 产 业 体 系 。如 郑 州 的汽 车 、 电子 信 息制 造 业 、铝 工 业和 商 贸 流通业 等有 比较优势;洛阳的装备制造 、铝 电等产业 占有重要地位 ;平 顶 山、焦 作是大型能源基地 ;新乡 的轻纺 、电器工业基础较好 ;漯河 的 食 品工 业 、许 昌 的 电力 装 备 制 造 业 等 皆是 全 国闻 名 。 第 四,具有广大 的市场空间 。首先 ,它城镇化进程较快且具有较 多 的城镇 。中原经济区是我 国中部地 区城镇最为密集 的地 区,城镇化 率达 到4 0 . 6 % ,正处于 工业化 、城镇 化加速推进 阶段 ,投 资和消费 需求 空间 广 阔,市场优 势 日益显现 。同时 ,其人 口总量大 ,劳动力素质 也在不 断 提 升 , 是 全 国 劳 动 力 资 源 最 为 丰 富 的 区域 之 一 。再 者 , 其开 放 型经 济 也 在 快 速 发 展 , 全 方 位 开 放 格 局 逐 步 形 成 。这 些 都 促 使 其拥 有 巨 大 的 市 场 空 间 ,释 放 更 多 的 市场 能量 。为 经 济 增 长 打 下坚 实 的基 础 。 最 后 , 历 史 文 化 底 蕴 厚 重 ,旅 游 资源 丰 富 。 中 原 地 区是 中 国 古代 先进文化 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富有开拓进取和 兼容并 蓄的优 良文化传 统 。北宋 以前 ,中原经 济 区区域长期 为古代 中国政治 、经济 、文化 中 心 ,洛 阳、开封、郑州在 中国第八大古都之列 。该区域 具有 共同的历史
产学研合作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义研究
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以及劳动力、原材料和
能源等 价格 的 明显 上 涨 ,中原 经济 区建 设 的 资源 环 境压 力 加重 ,这促 使 中原经 济 区建设 必 须 实现 向集
关键词 :产 学研合作 ; 中原 经济 区;创新 能力 ;意义
D I1.9 9 ji n 17 5 3 .0 2 0 . 1 O :0 3 6/.s .64— 0 5 2 1 .4 0 7 s
中图分类号 :C 3 92 0 一 o4一o 64— 0 5 2 1 ) 4 o6 4
第2 7卷 第 4期 21 0 2年 8月
洛 阳理工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Ju a o uyn stt f c neadT cnlg ( oil cec ) or l f oa gI tueo i c n eh ooy Sc ine n L ni Se aS
V0. 7 No 4 12 .
程。其核心是通过优化组合各方资源 ,培育科学研 市场 变化 的速度 。产 学研合 作各 方经 过 联合 形 成 的 究— — 新 技 术 开 发— —新 产 品 生 产—— 市 场 销 合作体 ,综合 了各方分别拥有 的技术 、设 备、人
售— — 利润 分 成 的产 业链 条 ,促进 科 技产 业 化 、技 才、市场、信息等优势 , 以实现优势互补 ,从而 可 术 产 品市场 化 和技术 信 息效 益化 的快 速实 现 ,使 产 形成 更大 的优 势 ,具 有更 强 的生存 和发展 能力 。 学 研合 作各 方 能够共 享 利益 和共 同发 展 。产 学研 合 作 对 于 中原 经 济 区建 设 ,具 有重 大 的意义 。
( 一) 优势互补 性
产学 研合 作各 方 ,各有 优势 又 各有 不 足 。一方 面 ,高校 和科 研 院所有 大批 高水 平 的科 研 人才 ,学
新型工业化: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分点左右 , 市化是 河南经 济 的短板 , 城 不加 大城 市化
的力 度把短板补起来 , 势必拖 累工业 化。城市可 以提
供基 础设施 , 工业 经济活 动 的成本 , 降低 支撑第 三产
业 的发展 。城市还可 以容纳大量农 民转 移人 口, 为农 业发展腾 出空 问 , 进农业 的规模化 和 现代化 经 营。 促 所 以, 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持续保 持增 长活力的有生力量 。 中原经 济 区的提 出将更 加有 助 于统筹全省城市布 局 , 促进 要素 向城 市聚集 , 提升 城 市对 辖区内经 济的支撑 能力 。 我们 说 , 一个 国家或 地 区从 不 发达 状态 向发达 状 态推进 的核心 内容 是工业 化和城镇 化 。针 对河南
展先 进制造 业 , 大战 略支撑产业 ; 壮 其次 是优先发展 高新 技术产业 , 育战 略性新 兴产业 ; 次是大力发 培 再 展现 代服 务业 , 提高 辐 射 带 动 能力 。 ( ) 快产 业 2加
集聚 区建设 , 优化城市 生产 力 布局 ; 3 加 快城 镇化 ()
进程 , 升城市 综合承 载能 力 ; 4 加快 城 乡一体 化 提 () 发展格 局 的形 成 ;5 加 快 自主创新 步伐 , 强发 展 () 增
6
、
一
加快 传 统 优 势 产 业优 化 升 级
是促进 传统优 势产业 高端化 。引导传 统优势
国家 战略 视 阈 下 的 中原 经 济 区建 设 ( 笔谈 )
第 9期
产业 根据产 业链 、 价值链 和 技术链 的现状 , 瞄准产 业 价值链 高端 , 整合 资 源 、 引进 技术 、 联合 攻关 , 成一 形
河南省三大战略规划专题
河南省三大战略规划专题1.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战略意义为了贯彻落实好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不辜负中央领导同志的殷殷重托,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始终把粮食生产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
全省粮食产量屡创新高,先后迈上800亿斤、900亿斤和1000亿斤三个大的台阶,连续4年超1000亿斤,用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0%以上的粮食,不仅解决了近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300亿斤的原粮及加工制品,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同志明确指出,要把河南粮食核心区规划建设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对待,切实做到以粮为基、促进三农、带动全局,要求高效率、高水平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2.从粮仓到厨房——推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产业升级目前,食品工业已成为河南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三,步入“黄金增长期”。
2005年,河南规模以上食品企业销售收入达1509亿元,两年间翻了一番。
用占全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十分之一的粮食,河南“粮仓”之称名不虚传。
但在粮食生产辉煌的背后,一些产粮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粮袋子”越背越沉。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河南提出“围绕农业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战略,把农副产品加工增值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让“粮袋子”变成“钱袋子”。
1斤小麦能卖多少钱?目前市场价是1.2元,而一旦变成面粉,可以卖到1.6元钱,再变成速冻手工面、刀削面,可以卖到4.8元。
靠着对从田间到厨房这个巨大产业链的持续开发,10多年间,在中原大地,长出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业“大树”,仅粮食加工量就占总产量的60%,实现了由卖“原字号”农产品到卖“成品”的历史性转变。
河南食品工业靠技术和市场创新崛起,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厨房”。
过去,大多数百姓习惯于在集贸市场的“肉摊”买肉,自从全国最大的火腿肠生产企业双汇集团转向冷鲜肉生产后,许多人告别了“肉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视角2011年第5期
摘要:我国的中原经济主要指的是以河南省为主,连带其周边的广大中原地区。
是一片山水相连、文化共融、经济发展相互关联的经济发展区域。
不断的开发和挖掘我国中原区域的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主要是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展开叙述,进而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吴彩云,女,郑州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
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区,一般来说,都指的是按照一定的劳动区域进行分工,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各种不同层次以及以各种不同特色为代表的地域经济发展单元。
中原经济区指的是以我国河南省为主体单元,并以其为散射元向周边整个的中原地区进行覆盖,这其中包括经济、文化、血脉等各个方面,进而形成一片发展速度同步,发展目标相近的经济区域。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必要性
中原经济区在空间范围内一共涉及到7个省,涵盖29个地级城市。
中原经济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我国由东到西三大地带的交界处。
在自然环境方面拥有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优势,开发潜力巨大。
不仅如此,中原经济区承载我国将近八分之一的人口数量,劳动力资源相当充足。
但是与之相反的是,中原经济区由于自古以来都是农业重地,由此导致该地区在城乡二元结构方面的矛盾显得异常突出,因此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任务尤为严峻。
众所周知,中原经济区在狭义上来说,主要指的是以河南省为主要发展中心,并向其周边延伸,形成一个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的良好发展局面。
因此,要想彻底实现我国在中原地区在地区优势上面的桥梁作用,就必须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崛起。
只有尽全力建设中原经济区,才能够保障我国在交通运输方面结合成更加全面的、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只有尽全力建设中原经济区,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发挥欧亚大陆桥的作用,实现我国由东到西的经济交流与互动,增强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只有尽全力建设中原经济区,我国才能够从根本上带动老工业基地实现振兴,才能够进一步发挥核心带动周围的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长廊的目标,联通南北经济发展。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大力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我国在中原地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实现我国在中部地区的崛起,而且还有利于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和交流。
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会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大力发展和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可以对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带来优势,而且中原经济区处于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地位,大力发展中原经济区,将会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方式的改变,增加当地农民收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方法,增强我国农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作用。
除此之外,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还将进一步推进我国中原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淡化我国在行政区域方面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势头。
中原经济区地处东西部的交界处,在经济发展史上一直扮演着链接东西、贯穿南北的重要战略角色。
进一步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力度,将会有利于我国在市场经济区域的整合,促进和带动我国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我国在经济区域上的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总而言之,大力发展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将会使我国在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缩短,实现经济、物资等资源的共享力度,为实现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发展和协作打下良好经济基础。
按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具体要求,我国大力发展中原经济区将会促进“两横两纵”的经济发展水平模式尽快形成,这样最大限度地带动我国经济向东部融合、向西部大发展的总体要求。
只有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做足功课,我们才能够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凝聚成一股合力,强化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大局意识,进一步带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总而言之,我国大力发展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建设,将会逐步起到支撑中部区域崛起、进一步强化东西部联动发展、大力发展和服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局的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文海.“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J].红旗
文稿,2010,(02).
[2]刘树成.我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分析[N].人民日
报,2010—03—30.
[3]刘勇.201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展望与对策[N].中国经济
时报,2010—04—19.
[4]王胜金、吴昊、于萧.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几个战略
[J].求是,2009,(06).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吴彩云
(郑州广播电视大学,河南郑州450007)
经济论坛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