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

广西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
广西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

广西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德班世界气候大会于2011年11月28日再次召开,使环保理念更加引发全球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回归自然是人们共同关心的课题,绿色革命也席卷到物流行业。由于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无不与环境休戚相关,从而“绿色物流”这一代表生命和环保的字眼,成为广西物流行业发展改革之必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造,形成一种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关键词]绿色物流理念;包装;流通加工;运输环节的绿色物流

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经济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对环境的索取和破坏也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人类的行为已经威胁到了自身的安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存在冲突的,这也是“要gdp还是要未来”诘问的由来。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保护日益重视,相应的,物流过程中五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从天到地对环境产生着全方位的影响,绿色物流呼声日益高涨。绿色物流是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通过在物流过程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环节引入环保措施,达到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发展物流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无论从政府层面规划物流园区时,还是从物流企业层面进行运输时,均需要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平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

一、绿色物流基础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过程构成威胁。这一基本概念表明,可持续发展应当是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现代物流的过程中消耗能源、噪音等诸多方面都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影响的程度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加剧,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致力于形成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达到物流与环境的共生。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涉及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联系的桥梁。经济效益主要涉及目前和局部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到宏观与长远利益,现代绿色物流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绿色物流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环境与物流运作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三)生态伦理学理论

生态伦理学迫使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

反思,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义务感与社会责任感。这是人类对自然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绿色物流正是从生态伦理学中得到了道义上的支持。其基本要求是:在发展物流的过程中,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谋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物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 运输活动中,不合理的运输方式

返程或起程空驶,空车无货载行驶,可以说是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

对流运输、隐蔽的对流运输,亦称“相向运输”、“交错运输”,指同一种货物,或彼此间可以互相代用而又不影响管理、技术及效益的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叠交错的运输称对流运输。

迂回运输,是舍近取远的一种运输,可以选取短距离进行运输而不办,却选择路程较长路线进行运输的一种不合理形式。

重复运输,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但是在未达目的地,或目的地之外的其他场所将货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或者,同品种货物在同一地点一面运进,同时又向外运出。重复运输的最大毛病是增加了非必要的中间环节,增加费用,增大货损,浪费资源。

倒流运输,是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其不合理程度要甚于对流运输。其原因在于,往返两程的运输都是不必要的,形成了双程的浪费。倒流运输也可以看成是隐蔽对流的一种特殊形式。

过远运输,是指调运物资舍近求远,近处有资源不调而从远处调,这就造成可采取近程运输而未采取,拉长了货物运距的浪费现象。

过远运输占用运力时间长、运输工具周转慢、物资,占压资金时间长,远距离自然条件相差大,易出现货损,增加费用支出。

运力选择不当,未选择各种运输工具优势而不正确地利用运输工具造成的不合理现象,常见有以下若干形式:弃水走陆,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上述不合理的运输方式产生资源浪费、燃油消耗浪费,噪音和废气,交通堵塞、事故等等问题,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2. 仓储活动中,有些商品的特殊养护方法(如喷洒杀虫剂)会污染环境;一些易燃易爆物、化学危险品,爆炸或泄漏时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3. 搬运过程中,不当操作会损坏商品,而废弃物也有可能污染环境。

4. 包装过程中,过多过度包装造成造成资源浪费,被扔掉的包装严重污染了环境。

5. 在流通加工过程中,不合理的流通加工方式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由消费者分散进行的流通加工,资源利用率低,浪费能源;分散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难以集中和有效再利用,造成废弃物污染。

6. 信息处理活动,错误的信息也会给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如错误的定货信息会使工作无效,造成人力、运力的浪费。

三、广西绿色物流的现状

目前广西物流行业还是一个比较稚嫩的行业,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还比较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主要表现在:

1. 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区域运输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缺乏投入。水运、民航运输的潜在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运输系统尚未实现周密科学的设计。

2. 库容容积小而分散,仓储设施落后,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规划或利用程度不高或规模效应不明显,存在着较严重的人、财、物的浪费。

3. 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影响物流效率。南宁的一些大型的物流园区,如安吉物流园、高新区物流园,使用自动分捡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巷道堆垛起重机等设备的企业并不多,不少企业仍然使用人工搬运车、手推叉车。

4. 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不高。绿色物流是循环型物流,要使物流材料得到再降解利用和重复利用,必须有先进的技术,但是目前广西物流材料的再降解利用和重复利用技术都不过硬。许多新兴的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5. 绿色物流的研究理论与应用实践脱节。由于广西提出绿色物流的概念较晚,对它的研究也是刚刚起步,研究的内容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是很强,存在理论与应用实践的脱节。

四、广西如何实施绿色物流管理

绿色物流是人民群众非常关注的民生问题,政府有必要调动相关部门的力量,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一)政府层面绿色物流措施

1.对发生源的管理

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导致大气污染加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如,现广西区公路运输管理局在广西南天物流有限公司推广的甩挂运输是政府对绿色物流所采取的一项有效举措。汽车挂车的原理和船舶拖带、火车加挂基本相同,都是在充分利用动力能力的基础上,增加运输能力。

2.对交通量的管理

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如,广西桂华物流有限公司积极筹备的“城市货的”若能在南宁成功实行,无疑是绿色物流与企业运营的最佳结合点。

3.对交通流的管理

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

保的目的。

(二)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绿色运输管理

绿色运输首先是要从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的“五要素”上实现合理运输合理化,就能取得预想的环保结果。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有:

(1)配载运输,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提高实载率可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资源浪费。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如,广西超大运输集团购买部分“托头”运输白糖,不仅提高了实载率,企业也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运输的投入主要是能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尽量减少能源投入就是对环境的保护。打破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的状况,发展社会化的运输。

(3)开展中短距离“以公代铁”的运输。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500公里内,或经论证可行也尽量利用公路。

(4)发展直达运输,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直达运输通过减少中转过载换载,从而提高运输速度,省去装卸费用,降低中转货损。复合一贯制运输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各种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衔接。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各种工具连结的通用媒介,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实现。

(5)“四就”直拨运输。“四就”直拨,就厂或就站(码头)、就

库、就车(船)将货物分送给用户,勿需再入库。“四就”直拨是减少中转运输环节,力求以最少的中转次数完成运输任务。

(6)开展共同配送,发展第三方物流。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效率低下、环节繁琐、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

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如,2011年11月20日成立的广西聚邦物流有限公司本着“资源整合,合做共赢,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通过“统一运营管理、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集约化经营,将加盟企业的运营优势与市场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挖掘运营成本潜力,降低运营成本支出;在联盟运营模式中,通过资源整合,特别是运营资源整合,可以最大限度提高运营车辆的有效载荷与周转率,减少运营车辆行驶数量,既降低了车辆使用的运营成本,又缓解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净化了城市环境。

2.绿色包装

大量的包装材料在使用一次后就被遗弃,从而造成环境问题。例如,广西现在比较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就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导致的后果。现阶段,广西逆向物流仅限于废旧物资回收、生活垃圾分类等初级行为,作为企业自身行为的逆向物流活动还不多见。

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 包装模数化,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标准的、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采用集装箱、托盘等集装方式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物,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如,采用通用包装,采用周转包装。以及一次使用后的包装物,用完后转作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后制作新材料。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

3.绿色流通加工

绿色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以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最终产品。流通加工是在产品出厂后在流通环节中进行的加工,对环境保护大有作为。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实行专业化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钦州保税港区的流通加工,加工后再进行物流实现了物流环节增值);另一方面,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分散加工造成的废弃物污染,如大型超市对蔬菜的集中加工,减少了居民分散扔垃圾造成的环境治理问题。

4.逆向物流的管理

逆向物流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或仍有使用价值但被顾客退回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回收修理,或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形成的从顾客到生产者的物品流动。为此,企业要从整个供

销供应链的角度来组织物流,设计回收、废弃物流的路径,建立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循环系统。循环型物流追求物流全过程的效率化,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这将是未来绿色物流管理的一个重点。

五、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is14000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现进入广西的不少外资物流企业都以绿色物流作为其担当社会责任的宣传点,广西本土物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绿色物流将是它们赢得市场空间和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物流作为一种良好的环保理念,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广西物流行业相关参与者必须从绿色物流

“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在两者的支撑下,将绿色物流推向深处。

[参考文献]

[1]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2]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卜浩健.邓楠出席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j].科协论坛,2008,(1).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绿色物流论文和低碳生活论文:发展绿色物流 创建低碳生活

绿色物流论文和低碳生活论文:发展绿色物 流创建低碳生活 摘要: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树立绿色物流理念,制定绿色物流政策法规,实施绿色物流管理,选择绿色供应商,实现物流活动的绿色化,并重视逆向物流。 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逆向物流 一、绿色物流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全球兴起一股绿色浪潮,如绿色制造、绿色消费等等。绿色物流正是这种绿色化运动的结果。我国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绿色物流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外部成本内部化理论,以及物流绩效评价理论基础之上的物流的新的发展观。从总体上来说,绿色物流具有资源节约、低能量消耗、可循环利用等特点。 1.绿色物流是循环型物流 传统物流为“正向物流”,只重视从资源开采到消费需求,而忽视废旧物品、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所形成的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产品退回、物料替代、产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

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这是一种讲究低成本,因而经济、高效的从消费点返回到物流起点的过程,以实现回收和适当处理为目的的物流活动,通过资源循环利用、能源转化,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 2.绿色物流是共生型物流 传统物流往往以对环境与生态的破坏为代价,实现物流的效率化。绿色物流则注重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求得环境与经济发展共存。绿色物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止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形成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 3.绿色物流是资源节约型物流 绿色物流不仅注重物流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强调对资源的节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应关注流通和制造的成本,还应关注物流环节产生的成本,利用市场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 二、传统物流对环境影响的副作用 1.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活动。运输过程中燃油消耗和油料污染及交通运输产生的大量噪音、交通事故(如油轮触礁导致原油泄漏等)是物流作业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不合理的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布局,会导致货物迂回运输。即时配送(JIT)虽能增强敏捷性,实现零库存,但实施JIT必然会使运输从铁路转到公路,大量使用汽车运输,以实现“门到门”服务,而汽车运输存在诸多影响环境与生态的问题。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策略 摘要 低碳环保逐渐成为21世纪的发展主题,从而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更好的推动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应正确认识到绿色物流的主要内容,并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及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现状,制定出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目标及措施,完善物流管理体制,制定物流环保法规,构建新型绿色物流系统。 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现状发展 正文 一.绿色物流的含义及内容 所谓绿色物流,就是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在我国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绿色物流建立在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集约资源。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企业能够提高

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这正是可持续发展所提倡的,也 是我国发展绿色物流亟待逾越的障碍。 (2)绿色运输。是指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 流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色运输首先是要对货运网点、 配送中心的设置做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缩短路线和降低空载率,实 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绿色运输的另一个要求是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 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绿色运输还应当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问题,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3)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建设前还应当进行相应的环境 影响评价,充分考虑仓库建设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 (4)绿色包装。包装是商品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大量的包 装材料在使用一次以后就被消费者遗弃,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绿色包 装要求提供包装服务的物流企业进行绿色包装改造,包括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 用制度等。 (5)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指所有与资源循环,资源替代,资 源回用和资源处置有关的物流活动,它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 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常被发达国家作为建设循环型经济的重要举措。 实施逆向物流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有完善的商品召回制度,废物

中国食品冷链物流现状问题

中国冷链物流下游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国内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在加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下游产业来看,除行业规范的缺乏外,传统物流观念以及冷链物流较高的成本是目前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1.果蔬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缓慢 从产品来讲,果蔬产品从采收、贮藏、包装、运输、销售都需要冷链物流的支持,一方面可以减少果蔬因腐坏变质而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果蔬产品的质量水平,在国外发达国家,80%的果蔬是通过冷链物流来运输的,而中国目前则只有5%。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上的果蔬产品每年在流通环节造成的损失占果蔬总产量的20%~30%,而由于受到传统的常温及自然物流、商品化处理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物流费用高等因素影响,果蔬产品冷链物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难以获得较快的发展。 2.肉制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效应难以实现 目前,国内大约90%的肉类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除外贸出口的部分外,肉制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冷链物流多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致使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同时由于国内肉制品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肉制品流通系统提供有效的低温保障,加上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协调,均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肉制品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肉制品零售商虽然希望提高冷链的可靠性,但由于零售点密度不足,分布范围较大,导致物流配送成本的大量提升,使肉制品冷链物流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3.水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 目前我国水产品处于冷链物流阶段(21世纪初),是在冷藏库阶段(上世纪80年代)、冷藏链阶段(上世纪末)两个阶段基础上建立,建立了信息网络,维护良好资源、生态环境,且更重视冷链物流整个体系的成本核算。 目前我国水产品市场的主要特点是腐败量减少,变质量增加,首先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包括限时加工再入库规定的难以实行;其次批发市场(配货中心)的交易(配送) 场所没有温度控制要求,水产品出库后在没满足规定低温控制的条件下滞留时间较长,影响了产品鲜度;而水产品冷链物流配套机制的缺乏,也使得对水产品难以实现有效的监控措施。

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规划

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规划 (征求意见稿)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 二○一三年十二月

前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南临北部湾,毗邻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西连大西南,是中国与东盟之间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中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华南通向西南的枢纽,是全国唯一的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美丽的八桂之地。十万大山的壮美,蕴藏了丰富的农业资源;千百条河流的秀美,形成了无尽的海洋资源;亚热带雨林气候,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广西农产品资源独具魅力。 广西区位优越,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中,背靠大西南。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现代化、生态文明化的重要基础支撑。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产品冷链物流布局,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展开“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尤为重要。 根据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颁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广西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83号要求,结合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经自治区商务厅批准,由广西财经学院组织专家学者开

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规划》的编制和研究工作。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指导下,在广西各地市商务局、发改委、交通局、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项目编制单位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组成了以教授和博士为专家组的项目团队,针对研究内容、采取理论学习、实地调研、与协助单位的通力合作、外地调查学习等方法,精心安排、合理组织,顺利完成了规划的编制。 本次《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规划》的编制研究工作,自始至终得到了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规划》项目组

论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物流活动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和桥梁,广泛渗透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伴随着物流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必然会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在物流活动日益增多的今天,如何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破坏,确保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绿色物流的内涵出发,针对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物流的基础上,从观念、政府、企业、循环经济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物流;问题及对策 一、绿色物流的含义、特征及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绿色物流的含义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现代绿色物流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全新的物流形态。(二)绿色物流的特征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物流作

为经济发展的动脉,与环境联系最为密切,往往是生态涨落的最大制造者。由于传统的物流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从而使得物流与环境不协调,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建立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绿色物流系统是对传统物流的一种否定,与传统物流相比,绿色物流具有如下特征: (1)环保性:传统物流只注重实现物流的高效化和利益最大化,而往往造成了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绿色物流将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物流系统,更加注重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求得物流与环境的共生,通过绿色物流技术进步,减少或消除物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物流与环境的共同进步。 (2)低熵性:熵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总呈现出的有效能量减少无效能量增加的一个不可逆过程,它是衡量系统无序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熵越高,系统越无序。所谓低熵性,就是指绿色物流系统中,资源、能源消耗少,产出高。由于绿色物流是一种资源节约性和环境友好性物流,要求在物流的各个操作环节都要做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有序、有度使用,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因此在物流的实施过程中呈现出系统的低熵性特点。 (3)循环性:绿色物流在传统正向物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在发展正向物流的同时,发展由废旧物品回收,再生资源循环使用等所形成的逆向物流,形成从“原材料——产品——消费——回收——再生产”的循环物流系统,实现了物流全生命周期的物质闭环运动,从而

冷链物流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报告编号:160386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013571892.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03865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9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认为,目前,中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5%、15%、23%,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5%、30%、40%。长期以来,中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15%,因此每年带来的损失将分别高达4807万吨、555万吨和730万吨,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而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入冷链系统流通的在95% 以上。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以及居民消费质量和食品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 《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对冷链物流市场的分析由大入小,从宏观到微观,以数据为基础,深入的分析了冷链物流行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冷链物流市场动态、冷链物流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冷链物流相关政策以及冷链物流产业链影响等。 《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还向投资人全面的呈现了各大冷链物流公司和冷链物流行业相关项目现状、冷链物流未来发展潜力,冷链物流投资进入机会、冷链物流风险控制、以及应对风险对策等。

发展低碳经济打造绿色物流.doc

发展低碳经济打造绿色物流 发展低碳经济打造绿色物流 (市交通运输局) 前言:在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人类生存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保护家园、爱护环境”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焦点话题。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既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是我们的共同呼唤和美好愿景,让我们携起手来,担当起拯救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树立低碳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打造绿色物流的途径: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主要途径:1、公路运输以发展厢式运输、甩挂运输为目标,鼓励货运车型逐步向多轴化、重型化、厢式化方向发展,提高运输效率和节约能源消耗。2、铁路运输以创新运输组织模式、增加列车重量、加快列车运行速度、发展多式联运,提高信息化水平为手段,节能降耗。3、水路运输减少船舶的废气排放、严格控制含油污水的任意排放、妥善处理船舶垃圾;加快船舶专业化、标准化、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港口航道的防污染能力,是发展绿色航运的重点。4、航空运输要走技术性道路,通过引进更先进、燃油效率更高的飞机和更新发动机,来有效降低燃油消耗。

物流企业三条举措打造绿色物流:1、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利用先进物流技术对物流过程的各个环节所消耗的资源进行控制,节约成本,使资源消耗降至最低。2、科学选择运输方式。根据客户物流需求量身订做运输模式,发展多式联运服务,节能降耗。3、倡导使用环保型运输装备。通过使用新型环保运输装备,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将造成的污染降至最低。 发展低碳经济打造绿色物流 (市交通运输局) 前言:在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人类生存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保护家园、爱护环境”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焦点话题。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既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是我们的共同呼唤和美好愿景,让我们携起手来,担当起拯救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树立低碳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打造绿色物流的途径: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主要途径:1、公路运输以发展厢式运输、甩挂运输为目标,鼓励货运车型逐步向多轴化、重型化、厢式化方向发展,提高运输效率和节约能源消耗。2、铁路运输以创新运输组织模式、增加列车重量、加快列车运行速度、发展多式联运,提高信息化水平为手段,节能降耗。3、水路运输减少船舶的废气排放、严格控制含油污水的任意排放、妥善处理船舶垃圾;

绿色物流在国外发展及我国差距知识分享

绿色物流在国外发展及我国差距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的同时,创建我国的现代绿色物流,提倡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尤其是进入WTO后,我国的物流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这意味着未来的物流业将有一场激烈的竞争。我国物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笔者在此介绍发达国家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国内的差距,以引起业界的重视。 美国经济高度发达,也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推行自由经济政策,其物流业务数量巨大,且异常频繁,因而就决定了美国对绿色物流的更大关注。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近景远景目标十分明确。美国在其到2025年的《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的,性质是环境友善的”。一般企业在实际物流活动中,对物流的

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应用诸多的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EDI)、准时制生产(JIT)、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为物流活动的绿色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提高物流绿色化的先锋。如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就开始探索一种新的联盟型或合作式的物流新体系,即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它的目的是实现最终消费者和最初供应商之间的物流与信息流的整合,即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改变原先各企业分散的物流管理方式,通过合作形式实现原来不可能达到的物流效率,从而减少无序物流对环境的影响。欧洲最近又提出一项整体运输安全计划,目的是监控船舶运行状态。通过测量船舶的运动、船体的变形情况和海水的状况,就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避免发生事故,或者是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这一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尽量避免或者减少海洋运输对环境的污染。欧洲的运输与物流业组织——欧洲货代组织(FFE)也很重视绿色物流的推进和发展,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制订出相应的绿色标准,加强政府和企业协会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同时鼓励企业运用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重点在于规划和兴建物流设施时,应该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要限制危害人类生态最烈的公路运输的发展,大力推进铁路电气化运输)来经营物流活动,加大对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理论及其发展路径探析

绿色物流理论及其发展路径探析

————————————————————————————————作者:————————————————————————————————日期: ?

绿色物流理论及其发展路径探析 内容提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程度加深,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就是21世纪的新的物流管理趋势。本文分析了绿色物流的三大理论基础,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诸项措施。 关键词:绿色物流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of economy,the environment depravation degreedeepens,is apart ofthe economic activities,the logisticsactivity faces an environmentproblem equally, need from environment of the angle carries on animprovement tothe logistics s ystem,becoming green logisticssystem,is the newlogistics trend for21 centuries.This textanalyzed thethree greatest theorieses of thegreenlogistics foundation,and jointhe government theangle ofmansion andbusiness enterprise to put forward carrying out a greenlogistics of various item measure. Key words:Greenlogistics Thegreen transports The green packs The green circulatesto process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1背景、目的和意义 1.1背景 物流活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然而,物流活动的频繁以及物流管理的变革,会增加燃油消耗、加重空气污染和废弃物污染、浪费资源、引起城市交通堵塞等,因此,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20世纪中后期,就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那就是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及资源的过度消耗,使我们后续生存环境和经济运行受到严峻的挑战,于是由有关国家和人士提出和发起,联合国倡仪和引导的一场旨在保护地球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绿色革命”在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应运而生,并渐渐风靡全球。当代物流营运作为商品贸易的重要环节,同样也存在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 强调保护生态环境, 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 绿色物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 代表了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绿色物流在我国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非常有限,绿色物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和经营者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倡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的同时,创建我国的现代绿色物流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尤其是进入WTO后,外国物流企业陆续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意味着未来物流业将有一场激烈的竞争,这要求我国的物流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

1.2目的 本文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以往国内外学者对绿色物流发展问题的经验,为解决我国绿色物流现阶段发展问题和建立健全完善绿色物流发展管理体系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目前,思想观念不更新,绿色物流观念较淡薄;政策规范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管理水平低;作业环节不科学,各种污染较严重;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绿色物流专业人才缺乏是我国绿色物流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素,本文希望对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问题的研究,能够提高我们物流企业自身素质,完善绿色物流作业体系,加强政府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扶持,从而实现解决中国绿色物流发展困难的目标。本文希望对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问题的研究,增强物流企业自身竞争力及建立绿色物流体制,强化企业对绿色物流日常管理和监督,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增强企业环保意识,从而实现解决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问题的目标。 1.3意义 当前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给人类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要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就必须协调好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关系。物流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活动,也要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绿色物流与处于供应链核心的制造业一起共同构建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系统,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探讨怎样解决我国绿色物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解决危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产方式,建立完善的绿色物流体系,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也有益于改善我国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单向关系,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2文献综述 2.1对绿色物流基本概念分析

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规划

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系 统规划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规划 (征求意见稿)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 二○一三年十二月

前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南临北部湾,毗邻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西连大西南,是中国与东盟之间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中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华南通向西南的枢纽,是全国唯一的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美丽的八桂之地。十万大山的壮美,蕴藏了丰富的农业资源;千百条河流的秀美,形成了无尽的海洋资源;亚热带雨林气候,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广西农产品资源独具魅力。 广西区位优越,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中,背靠大西南。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现代化、生态文明化的重要基础支撑。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产品冷链物流布局,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展开“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尤为重要。 根据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颁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广西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83号要求,结合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经自治区商务厅批准,由广西财经学院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规划》的编制和研究工作。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分析详解

其物流成本相对其他物品较高,冷链物流成本比普通要高出40—60% 冷链物流产业供应链 上游企业冷链设备制造商 冷链技术供应商 生产企业果蔬、肉品、家禽制品、海鲜等生产企业 医药制品企业 仓储环节冷库企业 冷藏中心 流通环节运输公司 配送中心 二、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全球冷链物流现状: 2013年全球冷链市场输入达到807.65亿美元,并预期在2017年实现收入1571.42亿美元,从2012年到2017年5年间实现13.2%的复合增长率。其中,北美市场对冷链市场贡献达总体收入的40%。有望在2012年至2017年5年间实现12%的复合增长率。欧洲市场贡献率为30%,预计周期复合增长率10.8%,亚太市场目前只占有22%的冷链市场份额,但预计其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惊人的17%。 冷链物流发展水平对比:

中国 亚洲区 东欧国家 美国、日本、西欧 0%20%40%60%80%100% 发达国家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已趋于成熟,以完善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 便利的交通为基础,信息化平台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依托,辅以完善的法 律法规和建设标准,并充分发挥政府调控扶持作用,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 运营模式。 2、国内冷链物流现状 国内冷链物流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较低。我国每年消费的易腐 食品将达10亿吨,需要冷链运输的超过50%,但只有10%左右的才能实现冷链运输。我国鲜果品腐烂达1200万吨,蔬菜 1.3亿吨。 在运输环节,易腐保鲜食品的冷冻冷藏运输只占冷藏运输的20%,其余80%—90%左右的食品、水产品、果蔬大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致使每年有100万吨的水果腐烂变质或贬值处理,捕捞的鱼类每年有40万吨左右烂掉。由于冷藏运输效率低,易腐保险食品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保险 食品成本的70%。按照国际标准,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 的50%。 冷链产业蕴藏着20%—30%需求的仓储方面的巨大商机,我国每年约有20%—30%的果品和30%的蔬菜在中转运输和存放中腐烂损坏,总量每年达

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其重要意义

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其重要意义 【摘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环境保护,致使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断增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绿色物流应运而生。依靠管理方式的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应用新设备,创新管理方式,以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和整合物流管理程序,重建适应绿色物流发展需要的高效管理流程。绿色物流的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并且具有重大意义。 【Abstract】 Since the 1960 s, the global economy developed with unprecedented speed sustainable. At the same time, oblivious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man pays the painful price.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o improv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society is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targets, green logistics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Depend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management mode, actively adopt new technology and use new equipment, innovative management methods, in order to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odern high technical reform and integr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gram, the reconstruction of green logistics development needs to adapt to the efficient management process.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logistics, become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物流管理、发展、中国、意义 【正文】 (一)、什么是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包括

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摘要:绿色物流是20世纪末才被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但是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绿色物流观念尚未普及、政策缺乏、技术落后、专业人才短缺等瓶颈。为此采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得出了适合我国的绿色物流发展战略。 关键词:绿色物流;SWOT分析法;战略 Abstract: Green logistics is a new idea that arose in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t is usefu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s a new trend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But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green logistics is not optimistic as it is held in by many problems such like ill-informed conception, insufficient policy and technique support, personnel shortage, etc.With a SWOT analysis, the paper raises the strategies for Chinese green logistics development. 近几十年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那就是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强调保护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应运而生。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在我国,绿色物流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非常有限,绿色物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通过分析我国绿色物流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来得出其发展战略。 一、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我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在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经济建设、资源及环境的利用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我国的基本国策就是可持续发展。在国策的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提出了不少绿色工程的方案,促进了企业对于绿色管理的实施。 2.我国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已开始形成。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已逐步形成。其中部分企业已具有环保意识,将生产绿色产品作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他们已经按环境标准实行清洁生产,比如海尔集团就已经建立了环境管理系统,并获得ISO14001标准认证。可见绿色环保意识已经得到企业和公众的普遍认可。[1] 3.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迅速。在近几十年里,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迅速,引进了不少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理念,为绿色物流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劣势(Weakness) 1.绿色物流的观念还未普及。虽然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但绿色物流的概念在我国还未能得到普及。很多群众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绿色物流。即使有部分企业已开始注重绿色生产,但绝大部分企业认为绿色物流只是一种环保理念,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还会增加物流成本,也有些企业认为绿色物流是政府的事情,和企业无关。 2.政府缺乏相关政策引导。一个国家的绿色物流发展还必须有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比如说绿色物流法。如今,在很多发达国家,其政府就制定了相关绿色物流的政策和法规,而且在布局上为物流的绿色化铺平了道路。在我国,虽说自20世纪90 年代以来,制定和颁布了许多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造成了物流法律中环保体系的缺失。很多运用到物流领域的环境法多是义务性规范,难以调动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积极性且无法以法律来强制企业执行。另外,物流活动涉及到众多行业和部门,但我国各相关部门间缺乏协调和沟通,政府也未大力进行宏观调控,导致物流资源的浪费,加剧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绿色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绿色物流在我国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体制政策、基础设施、信息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发展障碍。本文分析了阻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各种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绿色物流发展障碍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的高速发展,加之一直以来对问题的忽略,人为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益恶化。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应发展清洁生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以及发展绿色消费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发展绿色物流以减少商品流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消耗。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向生态文明的跨越,培育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目前,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绿色物流作为绿色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刚刚萌芽,还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其理论与实践都尚处于摸索阶段。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仓储、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全程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主体的盈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占有率等经济利益,它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 绿色物流的内容 集约资源。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绿色运输。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建设还应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 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的的包装方式,包括包装的绿色化、包装方式的绿色化、包装作业过程的绿色化三个方面。实施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 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总和。实施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与废弃物物流顺畅对接,降低废弃物污染及废弃物物流过程中的污染。

绿色物流理论发展路径分析

绿色物流理论发展路径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程度加深,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就是21世纪的新的物流管理趋势。本文分析了绿色物流的三大理论基础,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诸项措施。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转变。因此,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一、绿色物流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过程构成威胁。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提出,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这种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而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 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既包括物质循环利用、能量转化,又有价值转化与价值实现。因此,物流涉及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联系的桥梁。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了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经济效益主要涉及目前和局部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到宏观与长远利益。现代绿色物流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 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环境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三)生态伦理学理论 生态伦理学迫使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为了人类自身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为了千秋万代的切身利益,人类应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人类对自然应尽的权利与义务。绿色物流正是从生态伦理 学中得到了道义上的支持。 二、如何实施绿色物流管理 绿色物流管理作为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一)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 对发生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汽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我国自90年代末开始不断强化对污染源的控制,如北京市为治理大气污染发布两阶段治理目标,不仅对新生产的车辆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而且对在用车辆进行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