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一、总体概况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启动后,华东交通大学以“卓越计划”的实施为契机,积极探索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将卓越人才计划定位为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工程型人才”。

学校遴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通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作为第一批试点专业,起步阶段在轨道交通特色专业进行试点,成熟后再逐步扩大培养规模与范围。

二、组织管理

(一)“卓越计划”实施组织机构的建立

1、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领导小组

“卓越工程师培养”领导小组作为学校实行“卓越计划”的领导、决策机构,总体领导、决策和协调“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问题。“卓越工程师培养”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成员由教务处、人事处、学工处、计财处、科研处、招就办及各试点学院负责人等组成。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审定和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研究配套制度与机制、提供“卓越计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重要事项的协调和落实工作。

2、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办公室

与教务处合署办公,具体负责“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日常事务的组织协调。

3、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专家指导委员会

由校企合作的行业协会专家和企业高管、试点专业负责人、教学科研及工程

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组成,负责审议培养方案,指导课程体系改革和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探索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途径,研究工程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4、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小组

由“卓越计划”试点学院的院长、教学副院长担任正、副组长,企业资深工程师、系主任、专业负责人、教授专家组成,负责本学院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具体的教学组织工作,落实“卓越计划”的具体教学活动。

三、政策措施

1、人事部门牵头制定“卓越计划”师资建设相关制度

为加强“卓越计划”师资队伍建设,调动教师工资积极性,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保障“卓越计划”优质师资质量,我校人事部门牵头制定了《华东交通大学教师工程实践锻炼的规定》,对我校在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提出具体要求和做法、《华东交通大学企业师资聘用和管理办法》,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兼职教师的聘任资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同时,为保障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效果,人事处专门为卓越计划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如为卓越班专门配备专业导师,并提供岗位津贴。

2、教务部门牵头制定“卓越计划”教学及学生管理相关制度

为加强“卓越计划”班级学生管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企业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保障学生培养质量,我校教务处牵头制定了《华东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管理暂行办法》、《华东交通大学学生实习安全管理办法》《华东交通大学校外实习(培养)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四、培养模式

强化专业、优化课程、创新交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卓越人才的培养是需要通过教学来实现的,学校重视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为确保学生有累计一年的企业实践学习时间,学校积极推进“卓越计划”专业课程整合,构建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对“卓越计划”专业的主要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进行探索性改革。主要做法是减少“卓越计划”班部分公共基础课的课时或单独进行教学安排、或改部分公共基础课为实践课程;同时,对“卓越计划”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上课“满堂灌”的单一方式变为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加专业课程中相关的工程实例的讲授,布置作业结合工程实例,并改革专业课的考试形式,突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交通运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的“卓越计划”专业制定了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一种全新的交通运输行业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卓越计划”专业主要定位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理论水平的、能在铁路运输行业和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从事相关工程及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应用、技术创新与研究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围绕培养目标,各试点专业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校内外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构建了创新和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按照“3+1”培养模式改革了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学生本科4年中累计3年时间在校集中学习,主要学习基础学科知识、核心工程基础知识以及专业工程基础知识三方面的知识、培养工程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另外累计1年的时间在企业实习并做毕业设计,按照行业要求,学生要在交通运输行业学习阶段掌握铁路运输行业、轨道交通行业相关工程的核心技术,能运用专业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

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交通运输工程中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修、技术创新与研究等实际问题。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个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协调能力的培养,强调个人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工作的综合工程能力的提升。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具体做法

思路:定位准确,特色明显,做到“学时总量减少,特色环节增多;传统教学减少,应用创新增多;课堂时间减少,校外实践增多”。目标: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项目,大幅度地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真正培养出服务于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是铁路、工程机械和汽车行业制造业的“卓越工程师”胚胎。课程体系:分为学校理论和实践教育以及企业实践教育两大类,学校理论和实践教育主要由通识教育、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工程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组成,企业实践教育在企业分阶段进行,有认识实习、专业基础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特色课程设置:通过特色课程的设置,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学生既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大特色,又具有明显的交通特色,定位更明确。特色实践环节设置:大致分为生产实践、设计实践、创新实践、工作实践和素质实践,每一个环节都是递进式发展。双语教学课程:替代了第二学年的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要求学生作业和考试时使用英语答题,锻炼和提高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为了避免学生走向不会用中文表达专业术语的极端,每学期至少一门双语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和主要用中文教学。双语课程主要由出国留学的教师讲授,他们同时可以把国外技术发展最新动向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合作外籍教授讲授课程:由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主要侧重制造方向,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