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_乳酸高产突变株_米根霉NAF_032

合集下载

米根霉发酵产乳酸原理

米根霉发酵产乳酸原理

米根霉发酵产乳酸原理以米根霉发酵产乳酸原理为标题,本文将介绍米根霉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米根霉的发酵过程米根霉(Rhizopus)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

它以糖类为主要碳源进行代谢,通过发酵过程产生乳酸。

米根霉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pH条件下能够快速生长,并且在厌氧条件下更有利于乳酸的产生。

二、米根霉发酵产乳酸的原理米根霉发酵产乳酸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其代谢特点和酶系统。

米根霉能够通过糖酵解途径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这是一种无氧代谢过程,不需要氧气参与。

乳酸是米根霉代谢过程中的主要产物,其生成速率与菌株的类型、培养条件等因素有关。

在米根霉的酵解过程中,首先将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再经过酶催化作用,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

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两个酶:乳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能够催化丙酮酸的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乳酸。

而乳酸脱氢酶则催化乳酸的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丙酮酸。

这两个酶的作用相互呼应,使得米根霉能够在发酵过程中维持乳酸的生成。

三、米根霉发酵产乳酸的应用米根霉发酵产乳酸的应用非常广泛。

乳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食品工业:乳酸可作为食品的酸味剂、防腐剂和调味剂。

例如,酸奶、发酵蔬菜和酸豆等食品中的酸味就是由乳酸提供的。

2. 医药工业:乳酸可以作为药物的溶剂和稳定剂。

同时,乳酸还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功效,可用于制备一些药物。

3. 化妆品工业:乳酸可作为化妆品的酸性调节剂和保湿剂。

它有助于调节皮肤的酸碱平衡,维持皮肤的健康状态。

4. 环境工程:乳酸可以被用作生物降解塑料的原料,制备环保型材料。

除了上述应用外,乳酸还可以用于制备乳酸聚合物、乳酸盐和乳酸酯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米根霉发酵产乳酸的原理是利用其代谢特点和酶系统,在适宜的条件下将糖类转化为乳酸。

乳酸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和环境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L_乳酸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

L_乳酸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

Abstr act: The mutant FH2-8-9 with high acid-producing capacity was obtained through the mutation of lactobacillus casei FH2.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strains, it was concluded that: 1. the acid-producing capacity of mutant FH2-8-9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lactobacillus casei FH2, and the conversion ratio of glucose of FH2-8-9 was higher and its acid-pro- ducing time was longer; 2. mutant FH2-8-9 had better tolerance, its entry in the logarithm growth period was earlier, its ul- timate bacteria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and its bacteria density was 55 % higher than that of FH2. Key wor ds: microbe; L- lactic acid bacteria; mutation; breeding
乳酸 (2- 羟基丙酸 ) 广泛应用于食品、 医药、 化工、 环 保和农业等诸多领域 [1~3]。目前 , 全世界的乳酸产量已超 过 10 万 t。预计到 2010 年 , 产量可突破 100 万 t[4]。 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乳酸生产的主要方法 , 其中以 德氏乳杆菌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的发酵产率最高 , 因 此 应 用 也 最 多 。 也 有 用 嗜 热 脂 肪 芽 孢 杆 菌 (Bacillus srearothermophilus) 和 凝 结 芽 孢 杆 菌 (Bacillus coagulans) 生产 L- 乳酸的报道。在乳酸发酵中 , 产物 ( 乳酸 ) 抑制是 限制乳酸发酵过程的主要因素 [5]。采用常规诱变育种手 段 , 提高菌种耐乳酸的能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对 L- 乳酸细菌的选育进行了研究 , 提高了菌株的产酸速率 及酸的耐受性。 北奥胜公司保藏。 主要仪器 724 可见分光光度计 , 上海光学仪器厂 ; CH- 2 生物 显微镜 , OLYPUS 公司 ; PHS- 2C 型酸度计 , 萧山科学仪 器厂 ; SBA- 4OC 生物传感分析仪 , 山东科学院生物研究 所。 1.3 培养基 1.3.1 菌种活化培养基 11 %脱脂奶粉液体培养基 , pH 自然 , 115 ℃ , 20 min 进行灭菌。 1.3.2 MRS 液体培养基[6] 1.3.3 种子培养基 葡萄糖为 50 g, 蛋白胨为 10 g, 酵母膏 10 g, 乙酸钠 0.5 g, 柠 檬 酸 二 铵 0.2 g, MgSO4・ 7H2O 0.2 g, MnSO4・ ・ 4H2O 0.01 g, FeSO4 7H20 0.01 g, K2HPO4 0.2 g, 蒸馏水 1000 mL, 灭菌前 pH6.5。

细菌发酵生产L_乳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细菌发酵生产L_乳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 L - 乳酸 , 紫外线
Breeding of L-lactic Acid Producing Bacteria
Xiaojie Le , Changlu Wang , Xiaobo Gu , Xiuxia Wang ,Yuru Cheng
(Lab. of Food Biotechnology ,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Tianjin 300222)
将诱变菌液在高锰酸钾 - 溴化钾平板 、高葡萄 糖平板 、乳酸梯度平板 、纯乳酸平板上涂布分离 ,挑 出一株耐高糖 、高酸且不分解利用乳酸的产酸菌株 进行奶管保藏 。
由于乳酸菌是兼性厌氧菌 ,一类可在分子氧存 在下进行厌氧生活的厌氧菌 ,其在液体培养基中生 长比在固体培养基中好 。因此先在高乳酸浓度的 液体培养基中筛选出耐高酸的突变株 ,再从乳酸梯 度平板上得到乳酸菌落 。步骤如下 : 出发菌株 → 10mlpH6. 2 液体培养基中 →10mlpH2. 56 液体培养 基中 (种子培养基 + 10g/ L 乳酸) →10mlpH2. 52 液 体 培 养 基 中 ( 种 子 培 养 基 + 20g/ L 乳 酸 ) → 10mlpH2. 40 液体培养基中 (种子培养基 + 30g/ L 乳 酸) →10mlpH2. 28 液体培养基中 ( 种子培养基 + 40g/ L 乳酸) →10mlpH2. 16 液体培养基中 (种子培 养基 + 50g/ L 乳酸) →涂布于乳酸梯度平板上 →挑 取平板上的菌落接于奶管保藏 。 1. 3 分析方法 1. 3. 1 pH 值 的 测 定 采 用 METTLER - TOLEDO MP220 pH 计测定 。

米根霉复合诱变筛选高产L乳酸的形态突变菌株及碳代谢流分析

米根霉复合诱变筛选高产L乳酸的形态突变菌株及碳代谢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1. 1. 1 供试菌种 米根霉( Rhizopus oryzae) 出发菌株 NRRL 395ꎬ由台州学院生物质资源研究所保藏ꎮ 1. 1. 2 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potato dextrose agarꎬ简 称 PDA) 培养基:称取 200 g 去皮马铃薯ꎬ切块煮沸 30 minꎬ用 双层纱布过滤ꎬ向滤液中添加 20 g 葡萄糖和 20 g 琼脂ꎬ补水 至 1 000 mLꎬ于 121 ℃ 灭菌 30 minꎮ 种子培养基:30 g / L 葡萄 糖ꎬ4 g / L 蛋白胨ꎬ0. 2 g / L KH2 PO4 ꎬ0. 2 g / L MgSO4 ������7H2 Oꎮ 发酵培养基:100 g / L 葡萄糖ꎬ4 g / L 蛋白胨ꎬ0. 2 g / L KH2 PO4 ꎬ 0. 2 g / L MgSO4������7H2 Oꎮ 1. 2 试验方法 1. 2. 1 培养条件与方法 将米根霉 NRRL 395 接种于 PDA 斜面培养基上ꎬ置于 30 ℃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7 dꎬ取培养好的 斜面菌种ꎬ用无菌生理盐水洗脱孢子ꎬ接入三角瓶中ꎬ30 ℃ 、 200 r / min 振荡 30 minꎬ打碎孢子团块与孢子囊ꎬ使孢子充分 散开ꎬ经无菌脱脂棉过滤ꎬ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并调整孢子浓度 为 106 个 / mLꎻ取 1 mL 孢子液接入装有 50 mL 种子培养基的 250 mL 三角瓶中ꎬ于 30 ℃ 、200 r / min 恒温摇床中培养 24 h 得到种子液ꎻ种子液接入 5 L 发酵罐( 购自上海保兴生物设备 工程有限公司) 进行发酵ꎮ 发酵条件:温度为 30 ℃ ꎬ搅拌转 速为 200 r / minꎬ 装 液 量 为 3 Lꎬ 接 种 量 为 10% ꎬ 通 气 量 为 1. 0 L / minꎬpH 值用 CaCO3 控制在 5. 5 ~ 6. 0 范围内ꎮ 1. 2. 2 复合诱变选育 采用紫外线与 NTG 进行复合诱变选 育ꎬ具体参考文献[13] ꎮ 首先取 0. 5 mL 孢子液ꎬ均匀涂布在 直径为 90 mm 无菌培养皿上ꎬ用无菌风风干后ꎬ在 30 W 紫外 灯下照射 20 minꎬ照射高度为 20 cmꎻ然后用 0. 5 mL 生理盐水 洗脱ꎬ洗脱的孢子悬浊液用浓度为 100 g / mL 的磷酸盐缓冲液 ( pH 值为 7. 0) 在 30 ℃ 条件下处理 60 minꎮ 最后把反应液均

高产L-乳酸米根霉的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研究

高产L-乳酸米根霉的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研究

高产L-乳酸米根霉的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研究邱静;罗水忠;姜绍通;郑志;杨培周【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1(032)009【摘要】为建立原生质体融合法选育高产L-乳酸米根霉(Rhizopus oryzae)菌株,对米根霉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研究.考察酶种类、酶质量浓度、时间、温度、pH值、渗透压、预处理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制得量及再生率的影响,获得原生质体制备及其再生的优良条件:不添加甘氨酸,渗透压稳定剂为0.6mol/L的NaCl缓冲液,按1.5mg/mL组合酶质量浓度,蜗牛酶、纤维素酶和溶壁酶质量浓度配比为1:1:1进行混合,35℃、pH6、酶解2h,可获得原生质体制得量最大为2.74×10<'6>个/mL,再生率最高为6.8%.【总页数】5页(P174-178)【作者】邱静;罗水忠;姜绍通;郑志;杨培周【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5【相关文献】1.L-乳酸生产菌根霉菌的原生质体化及再生条件的研究 [J], 庄文容;陈海晏2.L-乳酸高产突变菌株一米根霉NAF-032菌种培养条件的研究 [J], 朱晓红;乔长晟;汤凤霞3.米根霉发酵甘薯淀粉制备L-乳酸的最适条件 [J], 李兴江;潘丽军;姜绍通;潘利华;郑志4.高产L-乳酸米根霉RE3303菌株特性研究 [J], 古绍彬;葛春梅;周秀红;姚建铭;潘仁瑞;余增亮5.离子注入选育高产L-乳酸的米根霉突变株及其酵特性研究 [J], 杨英歌;郑之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米根霉在不同条件下产酸情况的研究

对米根霉在不同条件下产酸情况的研究

对米根霉在不同条件下产酸情况的研究张燕;柴振波;蔡高伟【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1(000)001【摘要】乳酸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3大有机酸之一,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制革、纺织、环保和农业等诸多领域.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乳酸可以达到较高的纯度要求.根霉属中的米根霉(Rhizopus oryzae)是目前发酵生产L-乳酸的重要菌株,本课题研究的是从自然界选取的米根霉在不同条件下的产酸情况.采用分析方法包括还原糖的测定,pH测定,NaOH滴定确定乳酸产量.通过对不同条件下产酸情况的分析,可以优化产酸条件,提高产酸率.最终确定出在葡萄糖浓度为130g/L,氯化铵作为氮源,其浓度在2.og/L的条件下,实验室菌株的最佳产酸量是44.2g/L,葡萄糖的转化率是40.1%.【总页数】4页(P91-94)【作者】张燕;柴振波;蔡高伟【作者单位】山东格兰百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100;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山东济南250104;济南大学,山东济南,25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1【相关文献】1.不同地形条件下闽楠幼林生长情况研究 [J], 汤行昊;林秀琴;范辉华;黄建华;张娟2.不同干燥条件下单板层积材含水率变化情况的研究 [J], 胡够英;沈钰程3.不同栽培基质条件下香菇氮磷钾运转情况研究 [J], 张锁峰;李青;韩鹏远;柴美清;王伟仁;赵毅;李云霞;4.不同栽培基质条件下香菇氮磷钾运转情况研究 [J], 张锁峰;李青;韩鹏远;柴美清;王伟仁;赵毅;李云霞5.不同条件下豆天蛾卵的发育情况研究 [J], 李晓峰;郭明明;廖怀建;邓盼;李大维;李俊领;樊继伟;陈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米原料根霉发酵制L-乳酸的发酵条件研究

大米原料根霉发酵制L-乳酸的发酵条件研究

大米原料根霉发酵制L-乳酸的发酵条件研究
刘娟;刘昊智;陈海晏;许杨;刘晓华
【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年(卷),期】2001(023)003
【摘要】对几种产L-乳酸的根霉菌进行了筛选,根据其产酸水平及稳定性筛选出一株高产菌,并就其发酵条件对产酸水平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从5株购得菌中筛选出了少根根霉As3 2893,并确定发酵条件如下:氮源采用硫酸铵,浓度为0.6%,装液量40~50 mL/250 mL锥形瓶,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 h.在摇瓶培养条件下,其产酸水平稳定在5.8~6 5g/100mL.
【总页数】6页(P99-104)
【作者】刘娟;刘昊智;陈海晏;许杨;刘晓华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中德联合研究院;中德联合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921+.3
【相关文献】
1.几种产L-乳酸根霉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 [J], 刘娟;刘昊智;陈海晏;许杨;刘晓华
2.耐氨米根霉菌株ST50-2产L-乳酸发酵条件研究 [J], 唐莹;姜绍通;吴学凤;李兴江;罗水忠;郑志
3.米根霉L-乳酸发酵菌丝球形成条件的研究 [J], 蒋雪薇;罗晓明;盛灿梅;高必达
4.米根霉HZS6生产高光学纯度L-乳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J], 张晗星;孟武;封文涛;李十中
5.L-乳酸米根霉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J], 汤凤霞;乔长晟;蔡慧农;杨秋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通气条件下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的代谢调控

不同通气条件下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的代谢调控

不同通气条件下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的代谢调控1姜绍通,郑志,罗水忠,潘丽军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E-mail: jiangshaotong@摘要: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是一个好氧的代谢过程,供氧程度直接影响到葡萄糖对乳酸的转化率。

本文研究了不同摇瓶条件对米根霉发酵体系中LDH与ADH的酶活变化,以及乳酸和乙醇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装液量从10%增加到30%,乳酸的产量及相应的LDH活力呈下降趋势,而乙醇浓度及ADH活力随着装液量的增加而提高。

摇床转速为220 r/min时,乳酸产量最大,对应的LDH活力也最大;摇床转速为160 r/min时,乙醇产量与ADH活力较高。

单膜封口发酵乳酸浓度与LDH活力分别比双膜封口发酵提高64.4%和49.9%,而双膜封口发酵时乙醇最大浓度与最大ADH活力分别比单膜封口发酵提高30.0%和25.5%。

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在装液量20%,摇瓶转速220r/min下可得到摇瓶下的最大乳酸转化率,此时乳酸含量为68.14g/L,LDH活力为5.97U/mL,乙醇浓度为16.28 g/L,ADH 活力为15.44U/mL。

关键词:米根霉;不同摇瓶条件;乳酸;乙醇中图分类号:TQ921+. 31.引言好氧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菌体对氧的消耗速率往往会很高,因此,氧的供应是影响发酵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供给水平会直接影响到目标产物形成的效率,是代谢控制发酵中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调控技术[1]。

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是一个较复杂的代谢过程,发酵产物主要有乳酸和乙醇。

但供氧程度的不同,会影响到目标产物乳酸与主要代谢副产物乙醇的分配,降低乳酸的转化效率[2]。

较低的通气条件会使得菌体生长受到抑制,酒精发酵程度提高,使得乳酸产量降低;较高的通气条件会使得兼性厌氧发酵过程受到抑制,因此在发酵过程中菌株能够正常生长,保持菌体活力,能持续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3]。

L乳酸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L乳酸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 , ?@":,・ >8#:
+&$ , 尿 素 $&# ,
$&$,, , CDC:) ;8#3:,
高 乳 酸 平 板 (9 ) 葡 萄 糖
$&$* , =6":,・ >8#:
%$ ,琼脂
(9 )
$&$#+ , ?@":,・ >8#:
尿素
$&$,, ,乳酸
#&$ , 78*&$ ; $&# , ;8#3:,
# , 78*&$ ;
$&$#+< ?@":,・ # , 78*&$ ; $&# ,
$&# ,
!"#$%&’$
!"#$% &’ ()$ #(*"+’ ,*$$%+’- ()$&*. "’% /$(",&0+1 $’-+’$$*+’- ()$&*.2 ()$ #$0$1(+&’ "’% ,*$$%+’- &3 " 4 50"1(+1 "1+% 6*&%71+’- /7("’( 8$*$ #.#($/"(+1"00. #(7%+$% +’ ()+# ()$#+#2+’107%+’,*$$%+’- "’% 4 50"1(+1 "1+% 3$*/$’("(+&’ 6*&1$## ,. "660.+’- 70(*"9+&0$( 0+-)( (& /7("-$’+:$ ;<<45 =>?@A3($* 3$*/$’(+’- 3&* BC )&7*# ()$ /7("’( #("+’ -"9$ " 4 50"1(+1 "1+% &7(67( &3 D=@C?- E 42=D@?FG )+-)$* ()"’ ()"( &3 ()$ 6"*$’( #("+’ "’% #("60$ 0"1(+1 "1+% 6*&%71$% +# 453&*/@ ()* +,%-# !"#$%&’( %)*$+, H 450"1(+1 "1+% ; ,*$$%+’-H

米根霉Fp-6利用红薯发酵生产L-乳酸

米根霉Fp-6利用红薯发酵生产L-乳酸

米根霉Fp-6利用红薯发酵生产L-乳酸黄筱萍;黄国昌;印培民【摘要】以高产淀粉的优质红薯品种为原料,采用生产菌株米根霉Fp-6研究不同的红薯预处理方式对高光学纯度L-乳酸发酵的影响,并进行了50 L发酵罐放大试验.结果表明:用制备的红薯淀粉为原料,产酸和发酵周期均与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相同.当红薯液化液中的有机N含量高于0.25 g/L时,产乳酸量和糖转化率明显下降,副产物富马酸和甘油浓度明显增加,菌体量显著增加.无机N对发酵产酸有促进作用.用去除红薯中部分有机N的液化液进行发酵,在50 L罐中其产乳酸量达91.3 g/L,糖转化率为81.28%,发酵周期48 h.【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3(039)012【总页数】5页(P114-118)【关键词】米根霉Fp-6;红薯;乳酸发酵【作者】黄筱萍;黄国昌;印培民【作者单位】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正文语种】中文乳酸是世界上三大有机酸之一,在化工、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目前,工业化生产L-乳酸多发玉米、大米和木薯淀粉糖为原料。

随着粮食来源食物作物的淀粉糖价格不断攀升,乳酸发酵工业的利润逐渐降低,因此开发低成本发酵工艺,尤其是采用各种廉价非粮生物质原料进行发酵生产是降低乳酸生产成本,促进聚乳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技术趋势。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以红薯为原料进行L-乳酸发酵的报道,主要以细菌发酵菊芋、木质纤维素、木薯原料的研究居多,但是L-乳酸光学纯度不如以米根霉生产菌高[1-3]。

我们通过引进高产优质的红薯品种进行栽培,筛选出高淀粉产量的红薯品种,并以之为原料进行了L-乳酸发酵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菌种米根霉Fp-6(Rhizopus oryzae Fp-6),由江西省科院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分离保存。

L_乳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L_乳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21No. 1. 2004食品技术L(+-乳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徐子钧1 李剑1 马建芳2 王淑芳2 刘如林1 (1.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 2.天津南开戈德集团天津・300071摘要:以代谢调控发酵理论为依据,利用紫外线、亚硝基胍、DES 等理化因子对乳酸菌进行复合诱变,再用高浓乳酸钙平板、纯乳酸平板、琥珀酸平板筛选得到一株高产L(+-乳酸的正向突变株M 7,平均发酵产量为90g/L ,比原菌株产量提高30%,对糖的转化率为88.9%。

关键词:乳酸菌;L-乳酸;菌种选育中图分类号:TS2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989(200401-0021-03Breeding of L (+-Lactic acid bacteriaXU Zi-jun 1 LI Jian 1 MA Jian-fang 2 WANG Shu-fang 2 LIU Ru-lin 1(1. Life Colleg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2. Tianjin Nankai Guard Co.,Ltd, Tianjin, 300071Abstract: Multiple mutagenesis(U.V., NTG, DES were applied and the L(+-lactic acid producing mutant was selected based on the pathway analysis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 theory. After fermentation for 72 hours, the mutant strain gave a L(+-lactic acid output of 90g/L, 30% higher than the parent strain and sucrose conversion of 88.9%.Key words: lactic acid bacteria; L(+-lactic acid; breeding0 前言乳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可分为D 型和L 型乳酸,人体只能代谢其中的L 型乳酸,而且L-乳酸及其盐类和衍生物在医疗、农业等许多部门都有广泛的用途[1]。

对米根霉在不同条件下产酸情况的研究

对米根霉在不同条件下产酸情况的研究

L-乳酸可作为能源降低胃内物质的pH值,促进乳蛋白质的吸收,抑制肠道病原微生物生长,具有防癌、抗癌、治癌及抗衰老作用,被称为“肌乳酸”[1];L-乳酸稀溶液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被誉为“黏膜组织的清洗剂”;L-乳酸锌对提高儿童智商、加速生长发育、促进食欲、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增强创伤组织的再生能力以及维护性器官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开发L-乳酸对人类生命健康非常重要[2]。

一般食品工业用含量为50%的乳酸作酸味剂、防腐剂(代替苯甲酸钠)、pH值调节剂和食品强化剂[3];在医药和化妆品工业方面,乳酸本身含有天然润肤成分,刺激皮肤细胞再生效果明显,在皮肤、头发的护理中起到保湿滋润,替代甘油作保湿剂,调节酸碱性、抗微生物等作用,对皮肤无刺激性,兼有剥离性能、抗菌性能和增白性能,对改善皮肤组织结构,消除皱纹、色斑,治疗皮肤干燥、痤疮等有显著疗效[4]。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菌种来源从发霉的馒头上挑取霉菌,通过溴酚兰平板和KMnO4-KBr平板筛选到能直接分解淀粉并产乳酸的根霉菌。

1.1.2主要试剂葡萄糖、琼脂、磷酸氢二钾、硝酸、MgSO4·7H2O、硫酸铵、乳酸、溴酚兰、磷酸二氢钾、无水乙醇、盐酸、硫酸、高锰酸钾、溴化钾、次甲基蓝、酒石酸钾钠等均为国产分析纯。

1.1.3主要仪器低度速台式离心机,电热鼓风干燥器,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全温振荡箱,电炉,数显pH计,电子天平,普通天平,层析缸等。

1.1.4主要培养基及试剂配制马铃薯斜面/平板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5g~20g,水1000mL,pH值自然。

将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糖及琼脂,溶化后补足水至1000mL,121℃灭菌30min。

高锰酸钾-溴化钾平板:高锰酸钾0.2%,溴化钾0.25%,琼脂2%,pH6.0。

溴酚兰平板培养基:100g/L土豆汁培养基,溴酚兰0.1g/L,琼脂2g/L,脱氧胆酸钠0.1g/L。

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烟草废弃物生产高浓度L-型乳酸

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烟草废弃物生产高浓度L-型乳酸

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烟草废弃物生产高浓度L-型乳酸乳酸(Lactic acid)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能够使用生物方法从可再生碳源中发酵得来。

近年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L-型乳酸的需求量日益高涨。

L-型乳酸生产的传统底物是纯糖或者可食用的粮食作物,然而全球粮食资源的紧缺,使得利用纤维素物质生产L-型乳酸显示出了巨大的工业化潜力。

烟草废弃物富含纤维素,是一种由烟草工业产生的的固体废弃物,若将烟草废弃物绿色高效地转化为高附加值的L-型乳酸,就能够实现生物资源的回收循环利用,这不仅能够满足L-型乳酸市场需求,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故此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探讨和社会意义。

本文使用对营养要求低和能够同时利用葡萄糖和木糖生产光学产物的丝状真菌——米根霉进行发酵生产L-型乳酸,以期从烟草废弃物中高效地生产高浓度的L-型乳酸。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有几个主要的问题需要解决:1)需要去除烟草废弃物中的果胶和木质素物质以提高糖化效率;2)米根霉细胞的木糖代谢水平远远低于葡萄糖代谢;3)烟草废弃物含有的大量的水溶性组分会干扰糖化过程。

首先,针对去除烟草废弃物中的果胶和木质素问题,采用了稀酸、蒸汽爆破和氧化技术联用方法。

氧化祛除病毒是我们实验室的专利技术,再采用稀酸-蒸汽爆破法处理,最终选为烟草废弃物的预处理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烟草废弃物的糖化效率并且保留了半纤维素部分。

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烟草废弃物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相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55.4%和86.6%,而木质素减少了61.0%,果胶减少了38.3%。

其次,针对提高米根霉的木糖代谢水平,发明了利用烟草废弃物的水溶性组分作为固定化米根霉的种子培养基。

这种新型的种子培养基能够代替昂贵的传统葡萄糖种子培养基并能有效提高固定化米根霉的木糖代谢水平。

结果表明,烟草废弃物萃取液加入5 g/L的葡萄糖和0.1 g/L的维生素C后最高提高了木糖2.12倍的吸收速率和1.73倍L-型乳酸的转化率。

米根霉发酵木薯淀粉产L-乳酸的工艺优化

米根霉发酵木薯淀粉产L-乳酸的工艺优化

米根霉发酵木薯淀粉产L-乳酸的工艺优化黄玉龙;石鹏霞;武泽;孙若诗;康三江;张芳【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8(037)011【摘要】以培养基配方(糖化液、蛋白胨、酵母膏、麦芽粉添加量)和培养条件(培养温度、pH、培养时间、接种量)的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选取糖化液质量分数、培养时间、pH和培养温度4因素,以发酵液中L-乳酸含量为评价指标,基于Box-Behnken试验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了米根霉发酵木薯淀粉产L-乳酸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参数为糖化液26%、蛋白胨6g/L、酵母浸膏4g/L、麦芽粉10g/L、KH2PO4 0.3 g/L、MgSO4· 7H2O 0.4 g/L、ZnSO4·7H2O 0.3 g/L、CaCO3 45 g/L、培养时间80 h、培养温度29℃、初始pH 5.5、接种量6%.该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L-乳酸的含量可达84.33 g/L,发酵液中葡萄糖对L-乳酸的转化率为71.34%,其光学纯度为75.62%,比旋光度为+2.12.【总页数】7页(P95-101)【作者】黄玉龙;石鹏霞;武泽;孙若诗;康三江;张芳【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相关文献】1.米根霉发酵产L-苹果酸的工艺优化 [J], 刘亚;杨英;孙婷;汪海涛;张旻;潘丽军;姜绍通;李兴江2.米根霉发酵甘薯淀粉制备L-乳酸研究 [J], 潘丽军;李兴江;潘利华;郑志;余赟3.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体系中淀粉酶的研究 [J], 潘丽军;张志英;姜绍通;潘利华4.米根霉发酵甘薯淀粉制备L-乳酸的最适条件 [J], 李兴江;潘丽军;姜绍通;潘利华;郑志5.玉米淀粉双酶水解糖米根霉L-乳酸发酵的研究 [J], 吴清林;郭宝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根霉生料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

米根霉生料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

米根霉生料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
吴清林;邹水洋;陈雁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15(036)014
【摘要】为降低生产成本,以大米粉为原料,采用米根霉NRRL395生料发酵生产L-乳酸.考察了青霉素钠、青霉素V钾、硫酸链霉素、土霉素等4种抗生素在生料发酵中的作用及不同接种方式等对发酵产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4种抗生素都能起到较好的抑制杂菌、促进乳酸发酵的作用,其中以160万单位/L青霉素钠效果最为显著.采用菌丝体接种的乳酸产量高于孢子液接种, 采用同步糖化发酵法的生产成本及乳酸产量均优于常规的分步糖化发酵法.在初步优化的培养条件下,120 g/L大米粉发酵后乳酸产量最高达到67.80 g/L,相应的乳酸转化率为76.45%,展示了米根霉生料发酵技术生产乳酸的实践可行性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页数】4页(P63-66)
【作者】吴清林;邹水洋;陈雁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东莞523808;东莞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东莞523808;东莞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米根霉直接发酵玉米粉生产L-(+)-乳酸的研究 [J], 吴清林;邹水洋;陈雁
2.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产酸速率的研究 [J], 姜绍通;陆香庆;郑志;朱羽
3.米根霉HZS6生产高光学纯度L-乳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J], 张晗星;孟武;封文涛;李十中
4.利用两种反应器发酵米根霉生产L-乳酸的研究 [J], 史延茂;董超;阎静辉;张丽萍;崔慧霄;杨光
5.耐氨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 [J], 匡群;孙梅;施大林;刘淮;胡凌红;陈秋红;陆茂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卷第5期2001年9月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Wuxi U 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Vol.20 No.5Sep. 2001 文章编号:1009-038X (2001)05-0459-07 收稿日期:2001-07-29; 修订日期:2001-09-01.作者简介:乔长晟(1969-),男,吉林长春人,工学学士,讲师.L 2乳酸高产突变株———米根霉NAF 2032乔长晟1, 汤凤霞1, 贾士儒2, 李航1(1.宁夏农学院食品科学系,宁夏银川750105;2.天津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天津300000)摘 要:运用正交试验理论,对L 2乳酸高产突变株NAF 2032的优化摇瓶发酵条件作了初步研究,确定了优化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发酵培养基为(g/L ):葡萄糖140,氯化铵1,KH 2PO 40.3,MgSO 4・7H 2O 0.25,ZnSO 4・7H 2O 0.08;优化培养条件为:34℃,摇床转速200r/min ,装液量50mL (250mL 容积三角瓶),一次性添加CaCO 380g/L 调节p H 值.米根霉NAF 2032的摇瓶发酵L 2乳酸积累量可达94.28g/L.关键词:L 2乳酸;米根霉;优化;培养基中图分类号:TQ 921.3文献标识码:AOptimal Shake 2Flask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Rhizopus oryzae NAF 2032Q IAO Chang 2shen 1, TAN G Fen 2xia 1, J IA Shi 2ru 2, L I Hang 2(1.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Ningxia College of Agriculture ,Y inchuan 750105,China ;2.Department of Food Engineering ,Tianji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Tianjin 300000,China )Abstract :The optimal production medium an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a mutant strain of NAF 2032with a high and stable yield of L 2lactic acid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an orthogonal design.From theshake 2flask experiments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medium consisted of the following composition (g/L ):glucose 140,N H 4Cl 1,KH 2PO 40.3,MgSO 4・7H 2O 0.25,ZnSO 4・7H 2O 0.08.The optimal fer 2mentation conditions were :34℃,200r/min ,50mL in 250mL total volume ,CaCO 380g/L.CaCO 3was added to the broth to control the p H value.The yield of NAF 2032in the shake 2flask experiments can be up to 94.28g/L in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K ey w ords :L 2lactic acid ;R hizopus oryz ae ;optimization ;production medium 乳酸是一种常见的羟基羧酸,广泛存在于人体、动物体、植物和微生物中,乳酸按其旋光性可分为D (-)2乳酸,L (+)2乳酸和DL 2乳酸3种[1~4].人体只能代谢利用L 2乳酸,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倡L 2乳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和内服药,以取代目前普遍使用的DL 2乳酸[5~8].此外,L 2乳酸,L 2乳酸盐及其聚合物还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和化学工业.尤其近几年,人们利用L 2乳酸聚合生成的聚L 2乳酸制造生物可降解塑料、绿色包装材料及农用薄膜,以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应用前景广阔[9~14].作者利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模糊转换等设计方法对经紫外诱变选育出的L 2乳酸菌米根霉NAF 2032的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菌种1米根霉NAF2032.1.1.2 培养基1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L,煮沸30min,双层纱布过滤取清液.加水补充至1L,再加琼脂20g. 基础发酵培养基(g/L):葡萄糖100,尿素2.0, KH2PO40.3,NaH2PO40.08,MgSO4・7H2O0.25, ZnSO4・7H2O0.08,CaCO350(单独灭菌).1.2 方法1.2.1 培养基的灭菌方法1以上培养基均采用121℃、15min湿热灭菌.其中葡萄糖采用:0.05 MPa、30min;尿素采用:0.075MPa、3min;碳酸钙灭菌后加入,其灭菌条件是:150℃干热灭菌2h. 1.2.2 培养方法斜面培养:34℃,培养5~7d.摇瓶发酵培养:取一新鲜的斜面活化菌种,加入20mL生理盐水,用接种环打下孢子,制成孢子悬浮液,取1mL孢子悬浮液接种于装有60mL发酵培养基的250mL容积三角瓶中,添加CaCO3以调节PH值,34℃,200r/min摇床培养60h.1.2.3 分析方法1)L2乳酸的测定定性测定采用纸层析法.展开剂:正丁醇+甲酸+水(体积比5∶3∶1).显色剂:0.2%溴钾酚紫+ 0.05%甲基红+0.5%NaOH(体积比1∶1∶0.15).定量测定采用ED TA定钙法.2)发酵液中残糖的测定残糖以葡萄糖计.将发酵液离心(3500r/min, 10min),取上清液,采用DNS显色法测定葡萄糖的浓度.1.2.4 玉米淀粉预处理1将玉米淀粉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5%的淀粉乳,加入大于100μg/g的钙离子以保证α2淀粉酶的稳定性,调整p H至6.0~7.0,加入液化型α2淀粉酶(7~8U/g干淀粉),80℃作用30min左右,至碘液检查呈红棕色,100℃灭酶活10min,得到液化液,再加入发酵培养基的其他成分.2 结果与讨论2.1 优化摇瓶发酵培养基2.1.1 碳源的影响1)不同碳源对L2乳酸发酵的影响在发酵培养基中,按相同的碳氮比分别添加140g/L的玉米淀粉,155g/L的葡萄糖,155g/L 的蔗糖,200g/L的玉米粉(除葡萄糖外的其它碳源先经α2淀粉酶液化),进行摇瓶发酵,测定乳酸产生量,结果见图1.图1 不同碳源对L2乳酸发酵的影响Fig.1 E ffect of various carton sources on fermentation 由图1可知,米根霉NAF2032可以利用淀粉产生乳酸,虽然选择的是相同的碳氮比,但利用不同碳源时,在同体积发酵液中的底物相对浓度不同,且米根霉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率不同,造成了产酸量的差异.当以葡萄糖为碳源时产酸和转化率均最高,其它几种碳源的产酸量和转化率相对较低,都不具有利用价值,因而本试验选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淀粉中葡萄糖的质量浓度(g/L)=淀粉的质量浓度(g/L)×1.11×粉糖实际转化率(%)1份重的淀粉完全水解后,由于水的参与,生成1.11份重的葡萄糖,1.11是粉糖理论转化率.玉米粉中葡萄糖的质量浓度(g/L)=玉米粉的质量浓度(g/L)×70.05%×1.11×粉糖实际转化率(%)经测定,玉米面中含淀粉70.05%.2)不同碳源质量浓度对L2乳酸发酵的影响选择了不同的葡萄糖质量浓度进行发酵,分别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60.0,80.0,100.0,120.0, 140.0,160.0g/L葡萄糖,检测其对于米根霉NAF2 032对L2乳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见图2.可知,L2乳酸发酵产率随碳源质量浓度升高而升高.当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0g/L,转化率最高,原料利用充分,但产酸量偏低;当葡萄糖质量浓度至160g/L时,产酸量最高,但转化率有所下降.综合考虑,试验选用160g/L的葡萄糖质量浓度.064 无 锡 轻 工 大 学 学 报 第20卷图2 不同碳源质量浓度对L 2乳酸发酵的影响Fig.2 E ffect of various glucose concentration on fer 2mentation2.1.2 氮源的影响1)不同氮源种类对产L 2乳酸的影响以发酵培养基为基础,根据一定的碳氮比添加不同种类氮源,分别为氯化铵1.6g/L 、硫酸铵2.0g/L 、尿素0.9g/L 、蛋白胨2.8g/L ,而后进行发酵,研究其对于米根霉NAF 2032对L 2乳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见图3.图3 不同氮源种类对产L 2乳酸的影响Fig.3 E ffect of various nitrogen sources on fermentation 由图3可知,米根霉可利用有机氮源又可利用无机氮源产L 2乳酸,但对各种氮源的利用率有所不同,比较发酵结果后发酵产酸率和转化率可知,氯化铵作为氮源优于其它的几种氮源,更有利于米根霉的生长和产酸.因此,试验最终选用氯化铵作为培养基中的氮源.2)不同氮源质量浓度对L 2乳酸发酵的影响以发酵培养基为基础,根据试验结论将葡萄糖质量浓度调整为160g/L ,分别添加0, 1.0, 2.0, 3.0, 4.0g/L 的氯化铵,进行发酵,观察氯化铵质量浓度对L 2乳酸的发酵的影响,结果见图4.图4 不同氮源质量浓度对产L 2乳酸的影响Fig.4 E ffect of various nitrogen sources concentrationon fermentation 由图4可知,当氯化铵质量浓度为2.0g/L 时产酸率和转化率均最高,因此确定培养基中氯化铵的最适质量浓度为2.0g/L.氮源质量浓度对菌体生长影响明显,不添加氮源或氮源质量浓度低于2.0g/L 时,菌体生长缓慢,从而影响产酸量;当添加量高于2.0g/L 时,则菌体生长旺盛,耗糖多而产酸少,转化率有所下降.2.2 发酵培养条件2.2.1 发酵培养基最适p H 值 菌体在合适的p H 下可以获得最佳培养效果,而米根霉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乳酸而使培养基p H 下降.本试验中以碳酸钙作为p H 调节剂.由于实验中产酸最高达到90g/L ,而碳酸钙中和乳酸反应摩尔比为1/2,为达到好的调节效果,故碳酸钙最低添加量定为50g/L.分别选择50.0,60.0,70.0,80.0,90.0g/L 添加碳酸钙,进行发酵,观察对L 2乳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见图5.图5 碳酸钙添加量对产L 2乳酸的影响Fig.5 E ffect of various C aCO 3concentration on fer 2mentation164第5期乔长晟等:L 2乳酸高产突变株———米根霉NAF 2032 如图5所示,碳酸钙添加量在50g/L 时就能够很好地调节p H 值,增大添加量并不能有效地提高乳酸产量,因此选择50g/L 的碳酸钙添加量较为合适.2.2.2 不同通风量对L 2乳酸的影响1采用基础发酵培养基,在250mL 容积的三角瓶中分别装30, 40, 50, 60, 70mL 培养基,旋转式摇床发酵培养,测定产酸率和转化率.结果见图6.图6 不同通风量对L 2乳酸发酵的影响Fig.6 E ffect of various volume on fermentation 由图6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培养基装液量提高时,产酸率也随之升高,故在本试验中选择250mL 容积的三角瓶70mL 培养基的装液量.2.3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前面研究了各种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单因素对于米根霉NAF 2032对L 2乳酸发酵的影响,但是,单因素试验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各组分及条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试验中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进一步确定摇瓶发酵最佳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选用七因素二水平正交设计试验,确定各因素对L 2乳酸发酵的综合影响,根据前面的各组试验结果确定各因素所选水平,见表1,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 表4,方差分析见表3、表5.以产酸率和转化率分别作检验指标做正交检验,结果如表2、 表4所示.分别作方差分析,查F 分布表可得:F 0.90(1,3)=5.54, F 0.90(1,2)=8.53,则在这两项指标下的显著性因素分别为表3, 表5中3号所示各项.两指标下的正交试验结果并不完全吻合,而生产中应综合考虑产酸率和转化率的影响,因此,对产酸率取权重为0.6,转化率取权重为0.4,对两指标下的平方和进行模糊转换,得到一组新的平方和,作方差分析可得表6.表1 L 8(27)正交试验设计表T ab.1 Orthogonal design plan水平因 子葡萄糖质量浓度A /(g/L )氯化铵质量浓度B /(g/L )(A ×B )通风量C /mL碳酸钙质量浓度D /(g/L )发酵时间E /h空白1140 1.050606021602.0708070表2 L 8(27)正交试验结果ⅠT ab.2 The f irst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ABA ×BCDE空白产酸率/(g/L )1111111179.22111222288.43122112275.794122221191.852********.286212212176.427221122180.058221211269.66M 1335.19342.3317.31333.32300.07338.94327.4782.45M 2324.41317.3342.29326.28359.53332.13338.77m 183.885.5779.3383.3375.0284.7481.87m 281.179.3385.5781.5789.8883.0384.69R j 10.782524.987.0459.46 6.8111.3s j29.0578.12786.2441.935.815.96264 无 锡 轻 工 大 学 学 报 第20卷表3 方差分析ⅠT ab.3 The f irst result of analysis of variance方差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 值显著性A 29.05129.05 3.12B 78.12178.128.383A ×B 781788.373C 6.21D 441.931441.9347.423E5.81误差15.961误差△27.9639.32表4 正交试验结果ⅡT ab.4 The second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ABA ×BCDE空白转化率/%1111111169.522111222264.33122112253.984122221166.585212121261.46212212149.327221122152.458221211252.53M 1254.38244.54238.8237.35225.35250.03237.8758.76M 2215.7225.04231.28232.73244.73220.05232.21m 163.59561.13559.759.337556.337562.507559.4675m 253.92556.2657.8258.182561.182555.012558.0525R j 38.6819.57.52 4.6219.3829.98 5.66s j187.0247.537.072.6746.95112.354表5 方差分析ⅡT ab.5 The second result of analysis of variance方差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 值显著性A 187.021187.0256.083B 47.53147.5314.253A ×B 7.0717.07 2.12C 2.671D 46.95146.9514.083E112.351112.3533.693误差414误差△6.6723.335表6 方差分析ⅢT ab.6 The third result of analysis of variance方差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 值显著性A 92.24192.2411.553B 69.88169.888.753A ×B 49.63149.63 6.21C 4.791D 283.941283.9435.563E48.42148.42 6.06误差11.181误差△15.9727.985364第5期乔长晟等:L 2乳酸高产突变株———米根霉NAF 2032 由表6可知,综合考虑产酸率和转化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的因素为A ,B 和D.各因素对发酵的影响由大到小为:D >A >B >A ×B >E >C ,结合两指标下正交试验结果,可得到最佳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为(g/L ):葡萄糖140,氯化铵1,KH 2PO 40.3,MgSO 4・7H 2O 0.25,ZnSO 4・7H 2O 0.08.最佳培养条件为:34℃,摇床转速200r/min ,装液量50mL (250mL 容积三角瓶),一次性添加CaCO 380g/L ,用于调节p H 值.2.4 对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验证试验通过以上的一系列试验确定了最优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这一结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试验采取了前面正交试验确定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验证,结果如图7所示.图7 验证试验结果Fig.7 Fermentation conf irm ation experiment 由图7可知,以最优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做验证试验,可得到与正交试验设计结果吻合的较高的产酸率和转化率,由此可以验证所确定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是较为合适的.2.5 米根霉NAF 2032的L 2乳酸发酵培养进程采用上述确定的最佳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进行摇瓶发酵试验,定时取样测定产酸和残糖量,统计可得如图8所示的摇瓶发酵进程.图8 摇瓶发酵进程Fig.8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NAF 2032in flasks 由图8可知,摇瓶发酵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细胞生长延迟期,约15h 内细胞生长较慢,产酸量基本为0,延迟期的长短与菌种的遗传性、菌龄以及接种前后所处的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生产实践中为了缩短延迟期,通常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接种量,采用最适菌龄以及选用繁殖快的菌种等措施;第二阶段为细胞生长期,细胞迅速生长,产酸量逐渐增大,同时发酵液中糖质量浓度迅速下降;第三阶段为细胞生长稳定期,当发酵45h 后,产酸量的增长速度下降,至60h 左右达到稳定值.由此可见,乳酸的生成与米根霉细胞的生长密切相关.2.6 生物素的影响通过对米根霉发酵产L 2乳酸的代谢途径分析,初步认为在发酵过程中通过控制生物素的添加量,将使L 2乳酸的产量有一定的提高.但因为在国内外的有关资料中都没有找到与发酵产L 2乳酸的生物素添加量有关的信息,所以暂时选择大剂量的添加,以确定生物素是否对发酵有影响.生物素的添加量为1mg/L ,试验结果见图9.图9 生物素对发酵产酸的影响Fig.9 E ffect of various biotin concentration of fermen 2tation 由图9可知,大剂量添加生物素对发酵产酸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和未添加生物素的对比试验的结果相似,初步判断生物素的添加对产酸没有影响.考虑到资料的限制和试验时间不足,有关生物素影响的试验将在以后作进一步细化.3 结 论1)确定了摇瓶发酵最佳培养基为(g/L ):葡萄糖140,氯化铵1,KH 2PO 40.3,MgSO 4・7H 2O 0.25,ZnSO 4・7H 2O 0.08.最佳培养条件为:34℃,摇床转速200r/min ,装液量50mL (250mL 容积三角瓶),一次性添加CaCO 380g/L (单独灭菌),用于调节464 无 锡 轻 工 大 学 学 报 第20卷p H 值.2)在最适发酵条件下,米根霉NAF 2032的摇瓶发酵L 2乳酸积累量可达94.28g/L.3)米根霉NAF 2032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发酵60h ,碳源耗尽,产酸94.28g/L ,对糖的转化率为67.96%.参考文献:[1]金其荣,张继民,徐勤.有机酸发酵工艺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9.339~406.[2]RA THIN DA TTA.Hydroxycarboxylic acids[J ].E 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onogy ,1995,13:1042~1062.[3]齐宏秀.乳酸的应用及生产情况[J ].辽宁化工,1996(1):20~21.[4]曹本昌,徐建林,匡群.L 2乳酸研究综述[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3(3)56~61.[5]PEIMIN YIN ,NAO KI N ISHINA ,YUU KO KOSA K AI ,et al.Enhence production of L (+)2lactic acid from corn starch in aculture of Rhizopus oryzae using an air 2lift Bioreactor[J ].J Ferment bioeng ,1997,84:249~253.[6]DAV ID P MOBL EY.Plastics from Microbes ,Hanser/G ardner Publications [M ].New Y ork :Cincinnatic Munich Vienna ,1994.93~137.[7]YU R C ,HAN G Y D.K inetics of direct fer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to L (+)2lactic acid by Rhizopus oryzae[J ].Biotechnol lett ,1989,11(8):597~600.[8]SUN TORNSU K W ,HAN G Y D.Strain improvement of Rhizopus oryzae for production of L (+)2lactic acid and glucoamylase[J ].Lett Appl Micrc ,1994,19:249~252.[9]曹本昌,徐建林,匡群.根霉发酵L 2乳酸[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1(1):37~40.[10]蒋明住,吴芷萍,许孟琴等.L 2乳酸发酵的研究[J ].微生物学报,1991,31:41~47.[11]杨虹,林宇野,史美榕.L 2乳酸生产菌的选育[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2(2):103~106.[12]杨虹,林宇野,史美榕.L 2乳酸生产菌的选育[J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6):339~342.[13]杨虹,林宇野,史美榕.固定化根霉乳酸发酵的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2(6):121~125.[14]HAN G Y D ,H ,WOODAMS E E.Production of L (+)2lactic acid by Rhizopus oryzae immobilized in calcium al 2ginate gels[J ].Biotechnol Lett ,1989(11):119~120.(责任编辑:杨萌 秦和平)564第5期乔长晟等:L 2乳酸高产突变株———米根霉NAF 20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