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心理疾病
心理学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

心理学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引言心理学是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关注的一门学科,因为人们开始认识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然而,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以及可以用来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
1. 抑郁症1.1 症状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特点是情绪低落、兴趣缺失、精力不足以及自我评估的严重下降。
患有抑郁症的人可能会感到无助、无望和沮丧。
1.2 治疗方法治疗抑郁症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通过与心理医生的对话,了解和处理他们内心的痛苦。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化学平衡,减轻抑郁症状。
2. 焦虑症2.1 症状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特点是持续的焦虑和担心。
患有焦虑症的人可能会经历心悸、呼吸急促、头痛等身体症状。
2.2 治疗方法治疗焦虑症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教育患者正确的认知方式和应对技巧,帮助他们改变焦虑的想法和行为。
此外,舒缓技术如深呼吸和冥想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
3. 进食障碍3.1 症状进食障碍是一类心理疾病,包括厌食症和暴食症。
厌食症患者常常限制自己的食物摄入,导致体重过低和身体状况不佳。
暴食症患者则会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并常常感到缺乏控制。
3.2 治疗方法治疗进食障碍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营养咨询。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和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观念,以及处理潜在的心理问题。
营养咨询可以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4.1 症状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失眠症、过度入睡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症等。
失眠症患者往往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白天容易疲劳和困倦。
过度入睡症患者则表现为长时间的睡眠和昼夜颠倒的生活习惯。
4.2 治疗方法治疗睡眠障碍的方法包括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加,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
这些压力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并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孤独感和抑郁症孤独感和抑郁症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在大学期间,许多学生会感到与家人和老朋友的关系变得疏远,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环境和社交压力。
这些因素使得他们更容易感到孤独和沮丧。
原因•离家:大学通常远离学生的家乡,使得学生无法与家人和亲友保持密切的联系。
•高学业压力:大学的学习压力往往很高,学生需要在各个科目上取得好成绩,这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焦虑和压力。
•社交压力:大学生面临着与不同背景和兴趣的人交流,这可能使他们感到难以适应和融入。
解决方法•寻求帮助:如果感到孤独和抑郁,大学生应该主动寻求心理咨询服务。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支持和建议,并帮助学生应对困难。
•培养爱好:大学生可以尝试参加一些社团或活动,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
参与兴趣爱好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新的社交圈子并减轻孤独感。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大学生应该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以减轻压力和提高情绪。
焦虑症焦虑症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和未来的压力可能导致他们过度担心和焦虑。
原因•学业压力:大学生需要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和考试压力,这可能使他们感到不安和紧张。
•就业压力:大学生担心自己的未来就业前景,这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感到焦虑和紧张。
•自我要求过高:一些大学生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希望在学业和生活中表现出色,这会增加他们的焦虑。
解决方法•学会放松:大学生可以尝试一些放松和减压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瑜伽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恢复平静。
•分解任务: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大学生可以将其分解为更小的部分,并逐步完成。
这样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
•寻求支持:大学生可以与朋友、家人或导师分享自己的压力和焦虑。
常见心理疾病概要

2分 1分 0分
自己过去一个月内的情况 12.与人倾谈时,打断对方的话题 13.上床后觉得思潮起伏,有很 多事情牵挂,难以入睡。 14.工作太多,不能每件事做到尽 善尽美。 15.当空闲时轻松一下也会觉得 内疚。 16.做事急躁、任性而事后感到 内疚。 17.觉得自己不应该享乐。
2分 1分 0分
——压力太大时会怎样?
例“完美妈妈”
累己伤儿
这个孩子是被爱所伤的典型。
• 别做完美妈妈,不要为孩子包 办一切,完美妈妈只会累己伤 儿。
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 恐惧症
目前有400多种
1亿
疑病症 躁狂症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失眠症
神经衰弱 紧张性头痛…
心理障碍的层次:3个层次
轻度心理障碍 心理问题
中度心理障碍
神经症
严重心理障碍
抑郁发作——核心症状 情绪低落(2周以上)
内心体验:
•
抑郁发作——主要症状
思维迟缓
(
• 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 量的减少和困难 • 患者自觉脑子变笨,反应慢, 思考问题困难。患者感到“脑
子不灵了”、“脑子迟钝了”
抑郁发作——主要症状
活动减少
• 活动减少,动作缓慢
• 严重则可表现为木僵,或亚木僵 • 激越者表现为紧张,烦躁不安,难以控制自己, 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④躯体症状:
如头晕、头痛,疲乏无力,食欲、性欲减退,消瘦等。
⑤性格改变: ⑥记忆减退:
判若两人。
以上种种表现使人感觉此人同以前
可惜病人的这种早期信号,往往不为病人家属或同事所认识,而
看成思想问题、脾气不好等错过最佳治 疗期,影响康复。
应想到心理障碍所致,应立即找精神、心理 医生诊治。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
常见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育PPT

焦虑症—“忧”
主要表现
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整日心烦、失眠、坐 卧不安而惶惶不可终日,自感十分痛苦,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其他常见心理疾病
失眠症
主要表现
患者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的状况,包括难以入眠、睡眠不 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能再睡,醒后不适、疲乏或白天困 倦,严重妨碍工作、学习和生活。
情绪变化
行为改变
性格改变
记忆减退
以上种种表现使人感觉此人同以前判若两人。可惜病人的这 种早期信号,往往不为病人家属或同事所认识,而看成思想 问题、脾气不好等错过最佳治疗期,影响康复。应想到心理 障碍所致,应立即找精神、心理医生诊治。以便早发现、早 诊断、早治疗、早治愈。
忧郁症
忧郁症
躁狂症 焦虑症 失眠症
抑郁发作以情感低落为主
主要表现为
三低
1 情绪低落 2 思维迟不可让灿烂的生命之花猝然凋落这种病往往袭击那些最有抱负,最有创意,工作最认真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史培勒
01
缺乏兴趣,缺乏自信心,易怒,焦虑。
02
悲观失望,入睡困难,早醒。
03
体重、食欲、性欲、工作效率都下降
心理障碍体现
知晓率低 治疗率低 致残率高 服药率低
心理疾病类似发烧感冒样常见
虽然吃、喝、拉、撒、睡都 与心理卫生有关,但对心理 疾病的偏见、歧视重,讳疾 忌医,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认 知还十分有限,存在误区。
心理障碍体现
您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能力下降
突然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思 考困难, 不想去上班/上课,效率下降,自我评 价变低;
难于治愈。 需要借烟酒、药物、零食等抑制不安的情绪。
需要借助安眠药去协助入睡。 与家人/朋友/同事相处时,总想发脾气。 与人倾谈时,打断对方的话题 上床后觉得思潮起伏,有很多事情牵挂,难以
心理障碍的分类

心理障碍的分类
心理障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可以涵盖多种不同的心理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类型:
1. 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症、社交焦虑症、恐慌症等。
这些障碍的特点是持续的紧张、不安、恐慌或恐惧,以及过度担忧和身体反应,如出汗、颤抖、呼吸急促等。
2. 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等。
这些障碍的特点是情绪波动、情感低落或高涨,以及伴随的生理和心理症状,如食欲改变、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
3.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是一种由于经历创伤事件(如战争、暴力犯罪、自然灾害等)而导致的心理障碍。
PTSD的症状包括噩梦、回避、过度警觉等。
4. 分离性障碍:包括分离性失忆症、多重人格障碍等。
这些障碍的特点是自我身份认同的混乱、记忆丧失、身份转换等。
5. 强迫症:这是一种以无法控制的强迫思维和行为为特征的障碍。
患者会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行为,如不停地洗手、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等。
6. 进食障碍:包括厌食症、贪食症等。
这些障碍的特点是对食物的强烈欲望和恐惧,以及伴随的身体和心理症状,如体重波动、营养不良、情绪不稳定等。
7. 人格障碍: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
这些障碍的特点是持续的、稳定的、病态的人格特质,如自我中心、冲动、冷漠等。
这只是一部分常见的心理障碍类型,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心理障碍,每种障碍也有其独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有任何关于心理障碍的问题或困扰,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心理疾病的常见类型与症状

心理疾病的常见类型与症状心理疾病是指在个体的心理过程、情绪状态以及行为表现上出现异常的一类疾病。
心理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相关。
本文将介绍心理疾病的常见类型与症状,并探讨其对个体以及社会的影响。
一、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或反复出现的抑郁情绪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
患者常感到无望、无助,失去兴趣与快乐感,丧失自信,并出现食欲减退、睡眠问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有时候,抑郁症也可能导致患者有自杀的念头。
抑郁症对个人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负担。
二、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以持续或反复出现的焦虑情绪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
患者常常感到紧张、不安,伴随着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身体症状。
焦虑症可能导致患者避开一些平常生活中的事物或场景,如公共场所或社交活动,并严重影响其社交功能。
三、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
患者常常困扰于无意义的念头和反复出现的行为,如反复洗手、检查等。
这些强迫的念头和行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甚至影响到参与日常活动的能力。
四、恐慌症恐慌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恐慌发作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
患者在发作时常常出现突然而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感,伴随着心悸、出汗、呼吸困难等身体症状。
恐慌症的发作不易控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五、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和情感功能的严重紊乱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
患者常常出现妄想、幻觉、语言和情绪表达的混乱等症状。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交流和社交能力,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六、进食障碍进食障碍是一类以饮食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包括厌食症和暴食症。
厌食症患者常常对自己的体重和外貌有过度的担忧,限制进食并出现明显体重下降。
暴食症患者则常常出现暴饮暴食的行为,感到失控,并随之产生自我厌恶的情绪。
总结:心理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疾病,常见类型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慌症、精神分裂症以及进食障碍等。
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呢?

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呢?由于人们在平时生活中压力比较大,那就很容易会导致他们出现一些心理疾病,如果人们出现一些心理疾病的话就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所以在出现心理疾病的时候需要及早的进行治疗,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并且能够帮助你尽快摆脱疾病所带来的困扰,那么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呢?(一)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往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造成,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常见的表现为持续地高兴不起来,兴趣明显减退,感生活没有意义,乏力、记忆减退,反应迟钝,自卑,失眠早醒、食欲下降、体重明显减轻,消极言行等。
目前国内外业界公认的抑郁症治疗策略为系统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目前抑郁症在系统科学的治疗下多数患者能治愈,治疗不充分或不科学是导致抑郁症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二)焦虑症焦虑症是常见的情绪障碍,往往找不到具体的病因,查体多正常,患者经常出现过分担心、紧张害怕,但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还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病状多隐渐起病,呈持续发展,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带来巨大的痛苦,由于对焦虑症的认识不足,往往患病后多在综合医疗机构就诊。
焦虑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多数患者经过科学系统的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抑郁症和焦虑症就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出现这种疾病时需要立刻去医院进行治疗,建议广大的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平时的时候尽量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平时应该多与人沟通,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话仍然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
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心理疾病有哪些?

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心理疾病有哪些?一、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特征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责任感和自尊心下降。
此外,抑郁症还会伴随着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以及自杀倾向等症状。
人们普遍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生理和心理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生活事件、个人性格、思维方式和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
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
二、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情感紧张、持久忧虑、过度紧张和害怕等症状的心理疾病。
焦虑症患者会因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而过度担忧,无法摆脱对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恐惧感。
焦虑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心悸、出汗、手抖、胃痛、头痛、肩颈酸痛等。
这些症状使得焦虑症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疾病。
治疗焦虑症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三、躁郁症躁郁症又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绪波动的心理疾病。
躁郁症的特征是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交替出现。
躁郁症患者在躁狂期会情绪高涨,精力旺盛,话多,创造力增强,但行为易冲动。
而在抑郁期,患者则会感到极度悲伤、自责、乏力等。
这两种状态的改变往往是突然且没有明显的原因。
治疗躁郁症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四、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心理疾病。
强迫症患者会出现反复不断的强迫性念头,为了减轻这些念头带来的焦虑,他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强迫行为。
强迫症患者常常需要重复检查事物,清洗身体或物品,甚至反复计数等。
这些强迫行为虽然暂时减轻了焦虑感,却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治疗强迫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
五、恐惧症恐惧症是一种过度恐惧特定对象或情境的心理疾病。
恐惧症患者会因为特定的事物或情景而感到极度的恐惧不安,从而导致他们避开与之相关的经验或活动。
常见的恐惧症包括社交恐惧症、闭所恐惧症、恐高症、恐蛇症等。
这些恐惧症不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还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
治疗恐惧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等。
心理医生全书_第四章 常见的心理疾病

1、儿童缄默症儿童缄默症是让家长十分头痛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是:有的儿童在一些场合,比如聚会或是陌生人较多的场合会表现得十分沉默。
他们不会主动和别人说话,当有人和他们说话的时候,也表现得很冷漠,常常只用一两个字来回答,如:是、不是、可以、不要、知道了等,或者只是用点头摇头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意图。
更有甚者只会用字条来传递消息。
家长们通常认为这是孩子过于内向的表现,但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
这种患有儿童缄默症的儿童,通常除了不爱说话以外,还伴有某些行为异常,如长时间静坐,不爱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或长时间的发呆,性格比较孤僻,依赖性强,独立生活的能力也非常的差。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这种消极的情绪和不健康的心理呢?研究表明,主要有以下原因导致了儿童缄默症的产生。
家庭环境不好家庭环境不好主要是指:一是父母不和,经常吵架,让孩子受到惊吓。
比如一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受到过某种程度上的惊吓,或者其父母的脾气不好,经常在孩子面前发怒,或常常打骂孩子,从而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十分害怕父母甚至害怕大人。
二是父母长期工作在外,孩子从小缺乏家庭温暖,缺少父母的疼爱、照顾和教育。
三是生长在单亲家庭或父母双方亡故的不健全家庭。
父母教育不当或者和父母沟通不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科学或者对孩子缺少教育,也是导致儿童缄默症产生的原因之一。
而从小和父母沟通不良,交流出现问题,没有话说也导致了孩子不爱说话,久而久之发展成为儿童缄默症。
和同龄人接触较少身边没有什么同龄的朋友,孩子从小在一个比较孤单的环境长大,也是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之一。
长时间的孤单状况造成孩子不爱说话不知道怎样和别的孩子接触,久而久之变成儿童缄默症病人。
缺乏自信因为年龄的原因,孩子时常会缺乏自信心,他们不敢正确的、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看上去十分的内向。
那么,如何防治儿童缄默症的发生呢?心理学家给我们如下建议。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的父母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温馨的家庭环境。
十大常见心理疾病有哪些

十大常见心理疾病有哪些女生和男生相比更容易感性,也是容易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的,出现心理疾病的种类也是比较多的,那么,你知道十大常见心理疾病有哪些吗?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这方面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看看吧。
十大常见心理疾病有哪些?一:抑郁心理表现: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兴趣,明显的表现:懒得理你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兴趣,就连最基本的“今天中午吃什么”这样的话题都觉得很无聊,对工作、生活和恋爱等等都觉得没意思二:强迫心理表现:对无关紧要的小事必须以自己的原则或者习惯去做,否则觉得很难受强迫症这个词,一开始是用来黑处女座的,后来大家不避讳的开始说这个词,很多人都表示自己有强迫症:颜色强迫,韩剧《没关系,是爱情啊》里面的男主就有颜色强迫症;物品强迫,所有的东西必须按照自己的方式放,用完之后得物归原地;行为强迫,不能看见书本卷边折角,不能看见衣服气球,等等,表现形式比较多。
三:焦虑心理表现:对所有问题表现的焦急,紧张,不知道如何是好,遇到的问题也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四:分裂心理表现:分裂可不只是大双子座的特性,如今很多人都有这个情况。
对身边亲近的人表现外向,大大咧咧,对陌生人表现内向,不愿意沟通;情绪反复,一会儿一个样,上一分钟开心,下一分钟难过。
五:恐婚心理表现:未婚改为已婚,接受不了,宁愿爱情长跑,或者长期单身,都不愿意结婚六:适应障碍表现: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所产生的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七:社交恐惧症表现:惧怕和外界人和事务,内向的人觉得自己不合群,不会和别人说话;外向的人觉得自己的张扬让人嫉妒,有人会暗中加害,猜不透别人的心,好像都是自己的错八:选择困难症表现: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无法正常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在几个选择中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很恐慌,惊慌失措,甚至汗流浃背,最后还是无法选择,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程度上的恐惧。
《天生购物狂》里面,刘青云扮演的就是典型的有选择恐惧症的人,明明会多种擒拿格斗术,却在每次跟人打架的时候,都被别人打,因为不知道是要选择跆拳道还是空手道~九:习惯性否定心理表现:否定别人,否定自己,否定全世界,做错事情不会承认,一味的找借口,对美好的人和事物视而不见,只看见不足的地方,一味的找不足,太过于要求完美十:应激性创伤心理表现:面对天灾人祸,离别失去,会将悲伤情绪放大,觉得一切不幸的事物离自己太近,每天的积极努力都没有意义其实,心理疾病并不是什么可怕或者可耻的疾病,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比较普遍的,而且心理疾病具有阶段性。
心理疾病的常见类型及症状

心理疾病的常见类型及症状心理健康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扰逐渐增加,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类型及其主要症状,以提高大家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关注。
一、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经常感到过度担心、紧张和不安的心理疾病。
患者常出现多种症状,如心跳加快、气短、干嘴、肌肉紧张、头痛等。
焦虑症患者容易出现过度担心或恐惧的情绪,尤其是对于日常事务中的小事容易产生不合理的担忧和害怕。
二、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情绪低落、丧失兴趣和愉快感的心理疾病。
患者常常感到无法改善的悲伤和苦闷,丧失对生活的兴趣和热情。
常见的抑郁症症状包括心情低落、失眠或嗜睡、食欲改变、体重变化、注意力不集中、自责等。
三、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反复出现的固定思维和行为的心理疾病。
患者会出现频繁的强迫性想法或恐惧,并且为了缓解这种内心的不安,会进行一些无意义的、重复的行为,例如反复洗手、核对门窗是否关好等。
强迫症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困扰和痛苦,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
四、恐慌症恐慌症是指出现无法预料的、反复出现的恐慌发作的心理疾病。
恐慌发作时,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心跳加快、出汗、颤抖等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同时还会伴随着深深的恐惧和无法控制的感觉。
患者常常会因为害怕下一次发作而回避某些或全部社交场合,严重影响其社交功能和生活质量。
五、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人的个性与社会要求相悖,造成行为和情绪的异常。
人格障碍包括多种类型,如边缘型人格障碍、避障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等。
患者的典型症状包括情绪不稳定、对他人容忍度低、自我中心、不负责任等。
人格障碍多数源于个体早期的心理创伤和发展障碍。
六、进食障碍进食障碍是指与进食行为相关的心理疾病,主要包括厌食症和暴食症。
厌食症患者往往拒绝摄入足够的食物,造成体重严重减轻和营养不良。
暴食症患者则表现为暴食大量食物后产生内疚和自责的行为。
这些进食障碍往往伴随着身体形象的失真和对体重的过度关注。
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心理问题的关注我国现在还没有太普及,大家大多把心理问题和精神病挂钩,以至于很多心理病人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判断周边人的心理状况,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呢?儿童抑郁症:极易被忽视。
症状不典型。
女性抑郁症:极易被误诊。
更年期症状易与抑郁混淆。
二:焦虑症1.广泛性焦虑2.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发作三:恐惧症1.社交恐惧(社交焦虑障碍)2.场所恐惧3.特定的恐惧症四:强迫症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两者的尖锐冲突使病人焦虑、痛苦。
病人意识到这种观念或冲突来源于自我,但违背自己的意愿,遂极力抵抗,但无力摆脱。
常用仪式化的动作来减轻痛苦,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涤等,社会功能受到损害。
强迫症可包括: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强迫动作、强迫行为等,往往一种为主,几种情况并存。
五:疑病症患者担心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躯体疾病,并反复就医,述说躯体疾病。
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消除疑虑,进行不必要的就医,毫无意义的诊断检查。
表现出持久的先占观念,常伴有各种躯体症状.因疑病而焦虑、抑郁,痛苦不堪。
六:躯体形式障碍持续时间较久,多种多样、反复出现并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
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部位。
患者已多次就诊,有许多阴性检查结果,甚至一无所获的手术探察。
我国关于心理疾病的意识还没有完全普及,也造成过很严重的后果。
所以我们大家更应该主动的了解并学习相关心理知识,一但发现自己的家人朋友有相关预兆就一定要劝服其就医咨询,以免酿成大祸。
心理疾病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人的爱护下与药物的控制下,是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常见心理疾病医学PPT

常见心理疾病的危害
01
02
03
影响生活质量
心理疾病可能导致个体在 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 出现困难,影响生活质量 。
增加自杀风险
心理疾病可能导致个体产 生自杀念头,增加自杀风 险。
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心理疾病可能引发其他身 体症状,如失眠、头痛、 消化系统问题等。
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
预防心理疾病的关键在于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人际关系。
病理机制
疯狂购物症的病理机制可能与大脑化学物质 失衡有关,特别是与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有关 。这些神经递质在大脑中调节奖赏和愉悦感 ,当其失衡时,可能导致个体对购物产生过 度依赖和无法控制的欲望。
诊断与治疗
诊断
疯狂购物症的诊断通常需要专业的心理评估和诊断。医生会询问患者的购物历史、症状 表现、家庭和环境因素等,以确定是否符合疯狂购物症的诊断标准。
常见心理疾病医学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常见心理疾病概述 • 忧郁症 • 抑郁性神经症 • 疯狂购物症 • 癔症 • 恋爱挫折综合征 • 其他常见心理疾病
01
常见心理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理疾病是指由于大脑功能失调 ,导致个体在情感、认知、行为 等方面出现异常反应。
分类
心理疾病有多种分类方式,常见 的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 虑症等。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忧郁症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生物化学、环境和心理社会 因素等多方面。
病理机制
目前认为,忧郁症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的不平衡、神经内分 泌系统的异常、免疫系统的失调等有关。
诊断与治疗
诊断
常见的心理疾病

常见的心理疾病常见的心理疾病是当今社会中一个严重的问题。
心理疾病是指人类心理活动在种种因素影响下发生异常的病理状态。
它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困扰,也对患者的社交和家庭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症状。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病人通常表现出沮丧、无助、迷茫等消极情绪。
他们可能无法享受平日喜欢的事物,出现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身体症状。
抑郁症往往会导致患者自我封闭,对外界社交活动失去兴趣。
焦虑症是另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
焦虑症患者常常表现出过度的担心和恐惧感,无法自控情绪。
他们可能经常出现紧张、心慌、恐惧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身体不适。
焦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使其无法正常应对日常压力。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心境波动极大的疾病。
患者会出现两个极端的情绪状态,即抑郁和极度兴奋(称为躁狂)。
在抑郁期间,患者可能感到沮丧、无助和自责;而在躁狂期间,患者可能表现出过度自信、冲动和多动。
这种情感的剧烈波动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关系困难重重。
进一步讨论心理疾病时,不容忽视的是强迫症。
患者会出现无法抑制的强迫想法和行为,他们不得不反复执行特定的动作或者思考特定的念头,以减少焦虑感。
比如,他们可能反复洗手,检查门窗是否锁好,并且对某些数字或顺序有强烈的固定追求。
强迫症患者会感到困扰和无助,而这些强迫行为又使他们无法自由地参与正常的日常活动。
除了上述疾病外,还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人格障碍、进食障碍等等。
这些心理疾病都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和社交关系。
他们可能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或心理疏导来缓解症状。
心理疾病的出现有多种原因。
一方面,遗传和家族因素在某些心理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一个人的家族中有患有心理疾病的成员,他们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环境和心理创伤也可能促使心理疾病的发生。
儿童时期的虐待和忽视,以及严重的创伤经历,都可能使人对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
心理疾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干预。
了解常见的心理疾病

了解常见的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出现情绪、思维和行为上的异常,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需寻求专业帮助进行治疗。
了解心理疾病是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并提供支持和帮助。
本文将详细探讨几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以及了解这些心理疾病的步骤。
1. 抑郁症- 表现:长期的低落情绪、对活动失去兴趣、睡眠和食欲改变、自卑感、无助感等。
- 步骤:- 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 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
-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
-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睡眠、饮食和适度的锻炼。
2. 焦虑症- 表现:持续的紧张和担忧、害怕特定事物或情境、失眠、心跳加快等。
- 步骤:- 学习关于不同类型焦虑症的知识,如广场恐惧症、社交焦虑症等。
- 找到安静的环境,尝试深呼吸和放松练习来应对焦虑感。
- 寻求专业帮助,如与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进行面对面或在线咨询。
- 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
3. 人格障碍- 表现:以固定和不健康的方式处理情绪和人际关系、自我意识、情绪不稳定等。
- 步骤:- 了解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如边缘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等。
- 寻求专业帮助,进行评估和诊断。
- 参加个体或群体心理疗法,帮助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 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解决冲突。
4. 精神分裂症- 表现:幻觉、妄想、思维混乱、社交和情绪功能受损等。
- 步骤:- 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和特征。
- 寻求紧急帮助,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并尽快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 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
- 寻求家人和社区的支持,提供安全和稳定的环境。
5. 儿童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表现: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冲动、学业和人际问题等。
- 步骤:- 了解ADHD的症状和影响,认识到儿童可能面临的挑战。
心理疾病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心理疾病的分类和治疗方法心理疾病的分类与治疗方法导语: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心理疾病的分类和治疗方法也愈发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心理疾病的分类以及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自身或他人可能面临的心理困境。
一、心理疾病的分类1. 焦虑类障碍焦虑类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外界或内在因素引起持续性或间歇性的过度紧张、害怕及与事件无关联却感觉到强迫行为必须进行具有特定目标行为等精神异常状态。
常见焦虑类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惧性障碍、社交恐惧障碍等。
2. 心境类障碍心境类障碍又称情感性障碍,是指个体在情感上出现异常,表现出明显但不夸张或剧变可逆干扰(Hypo-mania或Mania)的无力、沮丧或混乱情绪状态,在多种疾病时起到组合的作用。
常见的心境类障碍有抑郁症和躁郁症。
3.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思维失调和感知干扰的精神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妄想、幻觉等症状。
此外,还存在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如妄想障碍、急性发作型精神病等。
4. 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交替出现抑郁和躁狂两种截然不同情绪状态的心理疾患。
患者在躁期表现出亢奋、冲动甚至易怒,而在抑郁期则呈现出情绪低落、自卑等典型特征。
5. 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指以身体上某些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并未完全可归因于确知生理过程或身体疾病的障碍。
常见的躯体形式障碍包括躯体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躯体形态畸形等。
二、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愈和改善心理疾患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疾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例如,抗焦虑药物可用于缓解焦虑类障碍引起的过度紧张和害怕;抗抑郁药物能帮助改善抑郁类心境障碍。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通过与医生或心理咨询师交谈来处理问题和找到解决方案的过程。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精神分析、家庭系统学派等。
常见心理疾病有哪些呢

常见心理疾病有哪些呢工作繁忙和生活压力或者是其他方面的问题都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那么常见心理疾病有哪些?比如神经衰弱,或者是自闭症等都属于心理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的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让我们拥有一个正常的心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常见心理疾病有哪些呢?常见的心理疾病分很多,你举例的这些大多属于轻性心理疾病:1、神经症,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抑郁症2、癔症3、人格障碍,如:偏执性、情感性、分裂样、冲动性、强迫性、表演性、反社会性、依赖性、边缘性、其他类型等4、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常见的如:病理性偷窃、病理性纵火、病理性网瘾等)5、性心理障碍,如: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易性症等另外还有重性心理疾病1、功能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应激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2、器质性精神障碍,如:意识障碍综合征、痴呆综合征、遗忘综合征等心理疾病,是一种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
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
长期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使人产生精神病变。
心理疾病是很普遍的,只不过存在着程度区别而已,而且现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类愈发脱离其自然属性,污染、生活快节奏、紧张、信息量空前巨大、社会关系复杂、作息方式变化、消费取向差异、在公平的理念下不公平的事实拉大、溺爱等,都使心理疾病逐渐增多并恶化。
心理疾病种类很多,表现各异,而且有可能出现更多的以前都没有注意到,或已经合理化(不认为是心理疾病)。
随着时代变化新发现的心理疾病也不少。
随着社会的变化,各种心理疾病的人们的生活当中,因此我们就要多注意常见心理疾病有哪些这方面的问题,从问题的源头进行预防,这样我们也可以不惧怕疾病,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对于我们来说,拥有健康的心理是无比重要的,当发现自己心理压力过大的时候,最好是去医院进行积极治疗和检查,早治疗早痊愈。
心理学上五种病

心理学上五种病心理学上五种病是指人类精神世界中出现的五种症状,它们分别是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心理创伤和荒唐症。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思维和行为,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五种病的常见症状和应对方法。
1. 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它的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和对自我价值的贬低。
其他症状包括身体疲劳、失眠或过度睡眠、食欲减退或增加、注意力不集中和意志力减弱。
抑郁症可能导致人们感觉无望和无助,使他们很难找到积极的生活价值观。
应对抑郁症的方法包括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以及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增加运动、饮食和社交活动。
2. 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情绪障碍,它的主要症状是持续的焦虑和担忧。
焦虑症可能导致人们感到害怕、惊恐和不安全感,甚至出现恐慌发作的情况。
其他症状包括心慌、出汗、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和难以安静。
应对焦虑症的方法包括接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放松练习或心理治疗技术(例如冥想、深呼吸或渐进性放松)和修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焦虑障碍的类型,它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出现的强迫行为和强迫想法。
这些强迫行为和想法可能会导致个人感到沮丧和困惑,并且给人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应对强迫症的方法包括接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的目的是改变不健康的习惯,减少行为强迫的频率和强度。
例如,借助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强迫想法,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强迫行为和想法。
4. 心理创伤心理创伤是指人们经历生命事件(例如自然灾害、婚姻破裂、战争)等多种形式的创伤后可能出现的精神障碍。
常见的症状包括恐怖、愤怒、麻木和疏离感。
心理创伤可能会导致那些经历过这些事件的人陷入长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或紧张性情绪障碍中。
应对心理创伤的方法包括接受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眼动脱敏和再处理方法)和药物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加强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增强其抵抗创伤央码和情感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异常的总称。
通过对咨客心理症状的分析,可首先做出医学诊断,进一步做心理学诊断,便于选择心理治疗的方法。
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精神病、神经症及其它心理障碍:1、精神病:是一类严重的心理疾病,需精神科专科医生来治疗。
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2、神经症:是公认的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是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
根据ICD-9中规定,分为十类:A焦虑神经症、B歇斯底里(我国译为癔病)、C恐怖症、D强迫症、E抑郁症、F神经衰弱、G人格障碍、H疑病症、I其它神经症性障碍、J未定型;3、其它心理疾病:A性倒错、B性变态(包括露阴症、窥阴症、挨擦症、恋物症、异装症),以上病症又叫性偏移。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复杂的一种,是脑的严重、慢性、致残性疾病。
曾被认为是心理疾病,现划为大脑疾病。
有关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统计资料根据美国国立精神健康研究所的资料:●每年有200万以上的成年美国罹患精神分裂症,其中有1/10承认有过自杀行为。
●在美国,尽管仅1%的人群患有谨慎心理性疾病,然而,光精神分裂症所占用的消耗费用占所有精神心理性疾病费用的22%。
●精神分裂症病人所占用的病床数占所有因精神心理性疾病住院的22%。
哪些人患精神分裂症?尽管男女均可发生精神分裂症,但男性起病比女性早,通常在10~20岁起病,而女性常在20岁以后至30多岁起病。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哪些?以下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但每个患者表现有差异,症状包括:●对现实的歪曲知觉●意识混乱●多疑●错觉●幻觉●思维紊乱●情绪失控●感情平淡(情感表达)●工作和学习困难●缺乏密切的人际关系/社交退缩●夸大自身价值和/或不现实自我评价过高精神分裂症最突出、迷惑的特征是精神症状的突然出现。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可能与其它精神疾病相似,必须就医诊断。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是什么?目前所知精神分裂症不是单一病因引起,可能有许多因素,如遗传、行为和环境等在发病中均起作用。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医生根据患者的以下情况决定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患者年龄、健康狀況和病史●疾病的程度●对特殊藥品、检查和治疗的耐受性●對病情的估計●病人对治疗的意见和选择由于病因不清,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复杂。
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包括临床研究性治疗和经验性治疗,总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包括抗精神病和抗抑郁剂)●心理治疗(包括家庭的参与)●康复治疗●自助和支持治疗焦虑症的诊断标准一、在过去六个月中的大多数时间里,对某些事件和活动(比如工作进度、学业成绩)过度担心。
二、个体发现难以控制自己的担心。
三、焦虑和担心与至少下面六个症状中的三个(或更多)相联系(至少有某些症状至少在过去六个月中的大多数时间里出现)。
1、坐立不安或者感到心悬在半空中;2、容易疲劳;3、难以集中注意力,心思一片空白;4、易激惹;5、肌肉紧张;6、睡眠问题(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或不踏实)。
注意:在儿童中,有上述症状之一即可。
四、焦虑和担心的内容不是其他障碍的特征内容。
也就是说,焦虑和担心的内容,不是关于被细菌感染(强迫症)、惊恐发作(惊恐症)、当众出丑(社交恐怖症)、长胖(神经性厌食症)、严重疾病(疑病症),等等。
五、焦虑、担心和躯体症状给个体的社交、工作和其他方面造成了有临床显著意义的困难。
六、上述症状不是由于药物的生理作用(例如,服药,吸毒,酗酒)或者躯体疾病所引起(例如,甲状腺分泌降低),也不仅仅是发生在情绪障碍、精神病性障碍、或普遍发展障碍之中。
广泛性焦虑症什么是广泛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表现慢性、过度的、没有现实根据的担忧和紧张。
广泛焦虑症患者通常过分担忧健康、经济、家庭或工作和想象的灾难。
尽管广泛性焦虑症可以伴有抑郁、物质滥用或其它焦虑症,但损害通常很轻。
通常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不会出现以下表现:●感到社会活动过分受限●感到工作过分受限●回避某些的场所有关广泛性焦虑症的統計数据据美国国立精神病研究所統計:約有1,600万,年齡介乎18至54岁的美国人患焦虑症。
其包括恐怖障碍、强迫障碍、外伤后应激障碍、社交恐怖及广泛性焦虑症。
这些病症可以伴有抑郁、物质滥用或抑郁症。
病人可以患一种或多种上述的疾病。
广泛性焦虑症的特征是什么?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通常能意识到自己感到的焦虑比现实中的严重,但是并不能除去其不合理的观念。
以下是广泛性焦虑症的最常见的症状,但是不同的患者可以有不同的表现。
这些症狀包括:●入睡困难或早醒●震颤●抽搐●肌紧张●头痛●焦躁●出汗●发热●头晕和/或呼吸困难●恶心●尿频●胸口感到受压迫●疲劳●专心困难●容易受惊●肠激惹综合症●不能放松广泛性焦虑症的症状可以与其它精神疾病相似,需就医诊断。
哪些人患广泛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通常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逐渐起病,但也可以起病于成年。
女性更常见,有家族聚集发病的现象。
每年有2~4%的美国人患此病。
怎样诊断广泛性焦虑障碍?如果有人过分担心每日的问题达6个月以上,即可诊断广泛性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医生根据以下情况决定广泛性焦虑症的特殊治疗:●患者年龄、健康狀況和病史●疾病的程度●对特殊藥品、检查和治疗的耐受性●對病情的估計●病人对治疗的意见和选择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精神治疗●放松技巧●生物反馈--控制肌肉的紧张性什么是强迫障碍?强迫障碍是一种焦虑症,患强迫障碍者有害怕或担心,以抵抗焦虑。
有关强迫障碍的統計数据据美国国立精神病研究所統計:美国每年约有330万人患强迫障碍(亚洲地区统计资料目前尚未有)。
因此,單于1990年,美国在這方面的社会經濟約高達84億。
与强迫障碍有关的症状有哪些?强迫症状是频繁发生的不合理的思维、害怕或担心,引起强烈的焦虑,常见的强迫症状有:●极端的脏和细菌●强迫性穷思竭滤(例如关闭炉灶的开关)●特殊顺序●有暴力或攻击他人的思想●花大量时间触摸或数算物件●过份注意顺序和对称性●持续厌恶性行为的思想●与个人信仰相背的观念尽管强迫症患者认识到其强迫思维是不合理,与现实生活问题无关,但这不能以使其克服不必要的想法。
为克服强迫想法,强迫障碍患者产生强迫行为。
与强迫障碍有关的强迫行为有哪些?强迫行为是重复、仪式化的行为,用以降低强迫观念所致的焦虑。
强迫观念的例子包括:●重复洗手(通常每天超过100次)●重复检查(反复多次)大門或炉灶的开关是否已锁上●按照特殊顺序做一些无意义的小事情(例如衣服或厨房用品按照特殊的顺序排列,假如其它人改变此顺序,患者会感到不自在和心煩意乱)哪些人易患强迫障碍?强迫障碍通常起病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但也可以发生于儿童期。
男女同等受累,有家庭聚集现象。
常伴有其它疾病,如焦虑、抑郁、进食障碍或滥用药物。
患者会回避引起强迫的处境或徒劳地试用酒精或药物镇静自己。
怎样诊断强迫障碍?必须有以下表现时才诊断强迫障碍:●每天至少1小时●非常痛苦●影响日常生活强迫障碍的治疗:医生根据以下情况决定强迫障碍的特殊治疗:●患者年龄、健康狀況和病史●疾病的程度●对特殊药品、检查和治疗的耐受性●对病情的估計●病人对治疗的意见和选择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人格障碍的表现和防治人格障碍是指人格适应不良,即不伴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
此类人的内在体验和行为具有持续的明显偏离文化期望范围的倾向。
最初人格障碍指的是使他人不便、烦恼或蒙受损害者,如反社会人格障碍;后来Sckneider以“害人害己”来概括此类人;近年发现有的人格障碍患者并不贻害他人,仅自己经受痛苦,如强迫型人格障碍。
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偏执型、分裂型、强迫型、表演型、反社会型、焦虑型等。
各型均有一些特征,目前认为人格障碍是异源性的集合体。
1.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敏感多疑,常将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过分警惕与防卫,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往往将自己的挫折或失败回咎于他人。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以社会隔绝和感情疏远为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他们缺乏亲密的人际关系,缺乏性兴趣,体验不到愉快,情感平淡,沉默寡言,孤单。
2.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或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这类人以情绪不稳定为特征。
他们具有过分的情绪表达以引起他人注意,对人情感肤浅,说话装腔作势,诱惑或挑逗行为却缺乏性欲,易受他人或环境影响,以自我为中心,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择手段,不断渴望受到赞赏。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此类人的特征是经常发生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患者在儿童少年期(15岁以前)即见端倪,表现为品行障碍如离家外出,与人斗殴,伤害动物,毁坏他人财物,经常说谎、偷窃等。
成人(18岁以后)出现不负责在的或违犯社会规范的行为。
他们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吸取教训,无自知之明。
4.焦虑型人格障碍:又称回避型人格障碍,此类人的特征是长期和全面的脱离社会关系。
他们回避社交,特别是涉及较多人际交往的职业活动,害怕被取笑、嘲弄和羞辱。
自感无能,过分焦虑和担心,怕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
人格障碍患者对周围环境可带来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易发生违犯社会法纪行为。
据对监狱和少教所的调查资料显示,青少年和成年人罪犯中,反社会人格占半数左右。
人格障碍父母以其偏离行为必然对子女产生有害影响,但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患者对子女的影响是不一致的。
父母患表演型人格障碍者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适应。
父母一方患强迫型人格障碍,其子女常表现有间歇性排便控制不良,反社会人格双亲的子女有较高的精神科转诊率。
父母间感情不和和家庭暴力所致的有害作用已得到公认。
反社会人格父母的男孩常有品行障碍和严重违纪犯罪行为;他们的女孩性不检点,过早成婚,对所生的孩子缺乏热情,表现焦虑,常责骂或殴打自己的孩子。
精神上扰乱儿童的父母有焦虑者并不少见。
如父母患有恐怖症,子女也可出现怕上街和夜惊。
人格障碍的治疗是困难的。
他们较少主动求医,而且目前的治疗仅可改善一时性的精神病发作,减轻社会和情绪功能不良或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对他们进行管理。
药物治疗时,人格障碍的一些症状有效,然而没有哪一种药物是普遍有用的。
心理治疗必须个别化进行,而且不同类型人格障碍应采用不同种类的心理治疗。
人格障碍的预防应从儿童开始。
父母的爱护、悉心照料和正确教养以及良好的环境,可减低人格障碍的发生。
儿童大脑有较大的可塑性,一些性格倾向经适当的教育可以纠正,如听之任之,发展下去可出现不正常人格。
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调查显示:全球真正健康的人约占5%;经医生诊断患有疾病的人约占20%。
显然,其余75%的人都处于一种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
中国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总人口的73—77%。
显然,这一数据与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的数据高度吻合。
这里牵扯一些值得每一个现代人思考的、非常关键的问题:为什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保持真正的健康会如此不容易?大多数人都不从主观上希望自己完全健康吗?所有希望自己完全健康的人都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吗?很多人,年年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