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2中国今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总分析

合集下载

08年至今宏观调控政策总结

08年至今宏观调控政策总结

2008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稳健转向积极(11月份)随着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和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出现衰退,外需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进一步扩大内需就成为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所在。

同时公布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加大政府投资特别是中央投资力度,进而带动社会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财政政策具体措施:1.2008年4月24日起,财政部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0.3%调低至0.1%2.2008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至13%3.2008年9月1日起,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4.2008年9月19日起,股票交易印花税调整为单边征税5.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货币政策:适度从紧转向适度从宽货币政策取向从去年的“稳健”转为“从紧”后,不得不再次改变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总体上是宽松的政策,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在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使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使生产成本减少,促进生产积极性。

主要货币政策有:1、从1到6月,人民银行先后五次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从15%调至17.5%。

2、到下半年,各项利率也进行了相关调整3、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减少公开市场业务的卖出(即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4、宽松的货币政策。

9、10、11月连续四次下调基准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扩大投资与消费。

2009年,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回调的贸易政策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和四万亿政府刺激计划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避免经济衰退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效。

财政政策:积极。

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加快改革为重点,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配合金融政策和其他手段,来改善经济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现状分析讲解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现状分析讲解

,采取了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等一系
列措施,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成功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
的冲击。
一.财政政策
• 4.近年来我国实行的财政政策

针对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投资增长过快、通货膨
胀压力加大的问题,2005年到2008年上半年,国家实
一.财政政策
• 1.财政政策的基本含义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和任
务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
准则,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 、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
• 2.财政政策的种类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经济总量中的不同功能,可把
一.财政政策
• 3.财政政策的工具

③政府投资是指财政安排的用于生产性建设的支
出。通过财政拨款和引导社会性资金的流向、流量,
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调节产业结构的目的。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的项目主要倾向于具有垄断
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
作用的基础产业、公共设备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产业。
包括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主要通过预算收支规模及 平衡状态的确定、收支结构的安排和调整来实现财政
政策目标。可以采用三种形态来实现其调节作用,即 赤字预算、盈余预算和平衡预算。
一.财政政策
• 3.财政政策的工具

赤字预算体现的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有效需求不足时,可以对总需
求的增长起到刺激作用;盈余预算体现的是一种紧缩性财政政策,在总需求膨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现状分析
引言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 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 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 者既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 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准确 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 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 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

我国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

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分析点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是这次会议的一大主题词。

在分析明年经济形势时,会议强调,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

会议同时指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新常态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变了,决策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也在调整,宏观经济目标将会呈现多元化趋势。

”明年经济工作,既有稳字当头的不变,也有着力点的变化。

会议提出“两个坚持”,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稳中更有进。

会议提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

分析点二、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会议强调,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

同时,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增长不稳,调结构就缺乏基本前提。

”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只有经济保持一定增速,就业和民生才有保障,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才能正常维持,才能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和全面深化改革等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由弱转稳的趋势,出口、消费、投资均有望实现平稳增长,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将支持经济向新常态平稳过渡。

分析点三、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步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再靠以往大规模投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及外部需求,难以继续维持健康增长。

08年以后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08年以后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007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确定了2008年“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末,在经受国际金融海啸冲击和国内特大自然灾害影响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200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先后经历了从“双稳健”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接着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过程。

2008年以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年初至2008年11月,这一阶段是07年双稳健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为了控制国内经济过快过热增长,国家采用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第二阶段: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中国经济受到波及,遭受重大的挫折,为了保增长,国家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第三阶段:2010年初至2010年12月,中国基本走出来经济危机的困境,为了促进经济继续平稳快速发展,国家继续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第四阶段:2011年初至今,由于经济危机时采取的适度宽松政策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08年初,提出“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政策目标为“两防”,即在继续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同时,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08年中,在国际能源和粮食价格处于高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针对沿海地区出现出口和经济增速下滑苗头,及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并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财税金融措施。

9月份后,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明显加重,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又转到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上来,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暂免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6
+
财政支出——公共投资
我国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
同时推出“家电、汽车下乡“等补贴、消费优惠政策。
•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7161.4 亿元)
社会事业的建设
• 教育医疗卫生等
• 铁路、公路
基础设施建设
• 机场和港口等 • 保障性住房建设
其它
•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和 服务业发展等
7
1
2008年9月至12月,中央银行连续五 次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降 幅达21.7%
18
财政赤字缺口急剧扩大,政府负债大幅增加。
通货膨胀和“滞涨”风险
资源低效率利用,产能过剩加剧
20
+
一、财政赤字缺口急剧扩大,政府负债大幅增加。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意味着财政支出必定大于财政收入,从而形成财 政赤字。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以财政收支不平衡为代价。依靠扩张性 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靠的是牺牲 财政平衡,靠的是财政赤字。
23
+
三、资源低效率利用,产能过剩加剧
财政投资的行为、方式、领域和目的都带有明显的非市 场化特征。 长时间地政府配置资源,资源过多地流入公共经济体系, 市场化改革方向相悖,阻碍我国经济改革的纵深发展。 政府行为主导经济资源配置过分追求规模效益和项目的 大型化使经济结构、使产业结构不平衡的状况难以得到 改观。
为起点,先后主要发布关于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税收优惠政策、证券交易印花税单边
征收、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免征存款利息税。2009年1月1日全国推行增值税转型 和实施新成品油消费税政策、修订增值税条例并配套修订消费税条例和营业税条例、 大范围提高商品出口退税率、调整烟产品消费税政策、实施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 格核定管理等等。

2008年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2008年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2008年中国货币政策分析2008年是中国经济急剧动荡的一年。

上半年,受制于通胀持续走高影响,所以财政政策采取的是稳健的方式,货币政策则是紧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大量发行央票,紧缩货币供应。

下半年,尤其9月份以后,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财政政策开始转向积极,大幅增加支出,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相继出台,货币政策名义稳健,实际宽松了,大幅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减少央票发行。

2008年,货币政策在存款准备金率上的表现:上半年央行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了3个百分点至17.5%,CPI指数也从年初的7.1%下降到8月份的4.9%,通胀得到大幅抑制,经济回落。

然而进入9月以来,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这种情况下,央行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大型金融机构累计下调2个百分点至15.5%,中小型金融机构则下调了3个百分点至14.5%。

11月26日,对大型、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下调1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的调控力度尤其罕见。

货币政策的180度转向使得2008年的存款准备金率坐上了“过山车”。

2008年,货币政策在贷款利率上的表现:不足百日连降5次。

“降息”,无疑是2008年货币政策中最亮眼的关键词。

从9月中旬至年底,央行密集下调存贷款基本利率:9月15日,央行6年来首次降息0.27个百分点,紧接着10月8日又下调0.27个百分点,10月29日0.27个百分点,11月26日1.08个百分点,12月22日0.27个百分点。

不到百日,连降5次,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累计下调198个基点,从年初的7.47%一路降至12月底的5.31%,活期存款利率也由0.72%降至0.36%,被市场诠释为刺激经济的“猛药”。

其中最大一次调低108个基点的幅度更是历史罕见,足见中央“保增长”的决心。

利率的密集调降,作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涵,是提高民间资本的投资意愿,制造宽松的货币环境,确保市场流动性的传统手段,与新出台的积极财政政策相辅相成,旨在竭力为经济回温铺路。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受到了巨大冲击。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以稳定市场、促进经济增长。

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一、财政政策的应对措施1. 减税政策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后迅速推出了一系列减税政策。

这些减税政策主要包括降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增值税等税率,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税负,同时提高了市场活力。

减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回暖和稳定。

2. 增加财政支出为了稳定市场信心,中国政府大幅度增加了财政支出。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以及民生事业等领域,以提升国内需求和扩大就业机会。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中国成功地促进了内需的增长,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

3. 加强财政监管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中国政府在2008年后加强了财政监管。

这包括完善财政审计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以及强化风险防范机制等措施。

通过加强监管,中国成功地降低了金融风险,稳定了金融市场。

二、货币政策的应对措施1. 降息政策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中国央行在2008年后采取了一系列降息政策。

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中国央行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贷款和投资,从而促进了经济活动。

降息政策有效降低了资金成本,刺激了消费和投资。

2. 放宽信贷政策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央行在金融危机后放宽了信贷政策。

通过扩大信贷供应,降低利率和提高流动性,中国央行鼓励银行积极发放贷款,以支持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这一政策措施有效地改善了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 稳定人民币汇率在金融危机后,中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人民币汇率。

通过采取积极的汇率政策,中国确保了人民币的稳定,降低了外汇市场的波动性。

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有助于提高外贸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综上所述,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稳定市场、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自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我国自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阶段:一、08年7月以来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二、08年9—12月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09年10年12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三、11年—1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具体工作2008年7月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形势,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

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央行要求:2011年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11年财政货币政策转向一松一紧,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转为稳健,是应对新形势下通胀预期和压力所必需的总量调控措施,财政政策方面应予以必要的配合。

具体措施:1.根据凯恩斯理论,政府投资主要是通过乘数效应刺激经济增长。

扩大政府投资主要是靠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两个方面,政府投资直接形成有效需求和购买力,一方面政府投资以乘数级效应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另一方面通过转移支付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他们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政府投资对于当前增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进行4万亿投资,2009年第一季度便开始了大规模投资计划,这些政府投资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增长,从而刺激经济增长,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08-1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中国08-1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15

08—09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总体 走向与具体政策 • 1 2008年财政政策: • (1)着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并 加强与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 (2)把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和 促平衡有机结合起来,防止经济增长由偏 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 为明显通货膨胀

16
• • • • • • •
13
2008—2011年中国财政政策分析


一 08年到09年我国应对金融危机
的财政政策
总述:针对金融危机的经济萎缩,
失业增加等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政 策措施,应该说这些政策措施与经济 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4方 面的国家宏观经济目的都相关,都会 正面影响。
14
• • • •
1 宽松的财政政策 2 促进对外贸易 3 减少企业负担 4 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医疗 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 境的稳定. • 5 产业振兴计划
6
各项存款 企业存款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财政存款

3 人民币贷款 投放较多,但消 费贷款增长明显 放缓
近几年贷款增长的变化
7

4 银行间市场 利率和金融机构贷 款利率均由升转降
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变化
2008年1-9月份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利率表(单位: %)
8

5 人民币汇率由升值较快转为基本 稳定
落实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 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和三十条意见.加强信 贷政策引导。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保持 信贷总量合理均衡增长的基础上。坚持 “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进一步优化信 贷资金结构。
11

2 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题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题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题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两个重要工具。

它们在实现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定和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下面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1、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和发展。

其主要目标包括实现就业、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收入再分配。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和发展。

其主要目标包括控制通货膨胀、维护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

2、政策手段: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可以刺激经济活动和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相反,通过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可以抑制经济活动和需求,控制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

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或降低利率,可以刺激借贷和投资活动,促进经济增长。

相反,通过减少货币供应或提高利率,可以抑制借贷和投资活动,控制通货膨胀。

3、货币乘数和财政乘数:货币乘数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影响,单位货币供应的变化对总需求的影响程度。

货币乘数较大时,货币政策的杠杆作用较强。

财政乘数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影响,单位财政支出的变化对总需求的影响程度。

财政乘数较大时,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较强。

4、调控力度分析:财政政策具有较强的直接性和精确性,可以通过具体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实现对经济的影响。

然而,财政政策的实施受制于财政收支平衡和政治因素等限制。

货币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迅速性,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来对经济进行调控。

然而,货币政策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并且可能对金融市场产生不良影响。

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模式和内容:协调模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采取协调配合的方式,通过政府支出、税收和货币供应、利率的联合调整来实现经济调控。

双紧搭配:在经济过热时,财政政策收紧、货币政策收紧,以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2008-2016我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2008-2016我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第二阶段 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中国也未 幸免于难, 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与此同时,在从紧货币政策 的作用下,国内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资金压力,投资需求受到抑制。 在国内外双重压力下,中国传统的靠“投资——出口”拉动的增 长模式失灵,国民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滑。在此背景下,中央果 断作出决策,决定从2008年11月起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 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另一方面致力于调整 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

• 1 . 增加财政支出,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 (中央1、18万亿元),主要投向包括基础设施、 农村、文教卫生、医改、自主创业、生态环保、
廉租房等领域;增发国债(包括允许地方发行债
务2000亿元);
• 2 .取消100项行政事业收费,结构性减税,包括
增值税转型,提高出口退税率,免征利息税等

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从紧的货币政策: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
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从2008年起货 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至此,我国实施10年之久的“稳健”货币
政策正式被“从紧”货币政策所取代。
2008年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
小组成员:刘惠 朱琪琦 王文艺 李杰 陈淑妤 王苗 王淼 韩磊
阶段
08年初至08年11 月 08年11月至 2009年12月 2010年初至 2010年12月 11年初-11年 6月
财政政策
稳健的财 政政策 积极的财 政政策 积极的财 政政策 积极的财 政政策

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政策梳理

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政策梳理

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政策梳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应对危机带来的冲击。

这些经济政策不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围绕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政策进行全面评价和梳理,并分享我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财政政策从08年经济危机到现在,我国财政政策一直处于积极调整和创新之中。

我国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来刺激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

我国通过减免税费、增加财政支出等手段来促进消费,提高民生水平。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带来的冲击,推动了经济向好发展。

二、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和规范金融秩序。

我国加大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力度,保持了我国货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我国通过降息、降准等手段来提振市场信心,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这些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08年经济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三、产业政策在产业政策方面,我国通过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传统产业等手段来提升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这些政策不仅提高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也为未来经济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结回顾通过对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政策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应对危机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也要明确的是,这些政策举措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如何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等。

我认为未来的经济政策应该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健性,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

在未来的经济政策中,应该更加注重制定长期稳健的政策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制度性建设,提高政策实施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通过这篇文章,我不仅对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认识。

希望未来我国能够在经济政策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经济学]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2007年货币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向货币政策结合,简称“双松”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减税和增支,以增加社会总需求;扩张性货币政策是减少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收购有价证劵等方式向流通中投放货币,以增加社会总需求。

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双松”政策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增加,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但是如果政策力度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则会带来通胀风险。

:2008年的货币财政政策2008年货币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就好似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达到扩张经济的作用。

2009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国加加大通关过财政进行国民经济建设和投入,财政投入得领域主要涉及教育,农业,还有就是关键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等。

积极的财政政策:目的在于保证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和稳定运行。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用的,货币政策涉及银行利率的调节,现阶段,为应付金融危机,我们国家降低了银行存贷款利率,目的是刺激国民消费和减轻大中企业的贷款压力,保证国民经济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的基本生活所需。

2010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是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二是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

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公用经费。

四是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

08年以来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以及相应分析大全

08年以来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以及相应分析大全

08年以后中国的货币政策的走向并评述2008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我国货币政策取向根据形势需要适时调整,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高。

年初,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执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

年初,按经济发展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安排了全年新增贷款规划3.87万亿元。

冰雪灾害发生后,为满足抗灾救灾资金需求,2月份根据金融机构类型和各地受灾情况,引导金融机构加快了第一季度信贷投放进度。

5月份汶川地震发生后,立即放开了灾区法人金融机构信贷规划约束,并引导全国性银行加强系统内信贷资源调剂,加大对灾区信贷投入。

年中,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加深,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及时调整了货币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按照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控制物价上涨的要求,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采取一系列灵活、有力的措施,及时释放确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的信号,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明确取消对金融机构信贷规划的硬约束,积极配合国家扩大内需等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有关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金投向。

同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继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2008年中国的货币政策是结合国际和内经济背景,央行的货币政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上半年CPI呈现加速上涨的趋势,而且在6月分才达到最高值,所以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的压力巨大,加上但是国际形势还没有特别恶化,次贷危机还没有波及实体经济,中国经济运行还较平稳,所以央行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对银行信贷规模的控制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通过发行央行票据的公开操作手段来回笼资金,抑制流动性过剩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是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给全球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受到了这场危机的影响。

为了应对危机,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以提振经济和保持金融稳定。

一、财政政策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来刺激内需。

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项目,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民众收入水平,刺激了消费和投资,稳定了经济增长。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减税和扩大财政赤字的政策。

降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减轻了企业和民众的税负,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增加。

同时,扩大财政赤字,增加了政府的支出,缓解了危机对经济的冲击。

此外,为了保护关键产业和企业,政府还采取了一些特殊的财政政策。

对于受到冲击较大的行业,政府提供了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防止企业倒闭和大规模失业。

二、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央行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

首先,降低了基准利率,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来刺激企业和个人的借贷行为,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加。

其次,央行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困难,确保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

此外,为了维护金融稳定,央行还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监控。

加大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防止金融风险的传染和蔓延。

同时,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应对系统性风险。

在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长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来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

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投入,提高了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水平。

同时,深化财税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了财政投入的更加有效和精确。

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了适度的流动性。

央行注重平衡经济增长和通胀风险,避免出现盲目放松货币政策和过度收紧货币政策的情况。

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健全金融市场的法规体系,提高了金融体系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近三年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近三年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20100402009 刘飞标物流1003 2010年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背景2010年初,我国社会经济面临以下如下情况:(一)通货膨胀压力大,人民生活压力大。

2009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和生产价格(PPI)为负值,但年底上升较快,CPI和PPI的急剧变化说明国内市场通货膨胀预期增强,在居民收入未能实现有效增长的情况下,部分居民感到生活压力加大。

(二)业压力继续增大。

200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失业人口达到915万人,较2008年同期增加约30万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仍比较严峻,根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又有至少80万名大学生未能找到合适工作,未就业大学生的总数达到560万人,直接影响了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选择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价迅速攀高,房价继续快速攀升。

2009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元,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回落4.8个百分点。

从房地产投资结构看,2009年1—11月的土地开发投资达1407.6亿元,较2008年同期增长148.9亿元,增速提高6.4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达4113.2亿元,较2008年同期增长2.6个百分点,但同期土地购置和待开发土地面积分别较2008年同期下降15.4%和21.6%,地价迅速攀高。

1—11月住宅投资规模为22369亿元,较2008年同期增加3037亿元,但90平方米以下住房的投资增速下降较快,降幅高达29.8个百分点。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增速略高于2008年同期,别墅、高档公寓的投资总规模略有增长,1—11月房地产开发新增固定资产达到11638.7亿元,增幅明显,同比增速超过2008年同期11.1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中,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筹的资金规模约为总投资规模的28.1%,而自有资金的比例则仅为15.4%。

商品房销售面积远远大于房屋竣工面积,两者相差3.1亿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达53%,其中住宅增长54.4%,期房销售面积增长55.4%。

浅谈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与2008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浅谈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与2008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行情 况 。 关键词 : 目标体 系; 币政 策 目标 : 货 执行情况

国 的 宏 观 财 政 政 策 和 货 币政 策 对其 经 追 求 的 货 币政 策 最终 目标 也 是 不 一 样 的 。
而在 货 币 政 策 中 ,货币 政 策 的 目标 选 取 更 是其 首 要 内 容 ,本 文就
融 理
浅 谈我国货 币政策 目标 与 2 0 8年货 币政策执行情况 0
安 娜
( 东北财经大学研 究生院 ,辽 宁 大连 1 6 2 ) 0 1 5
摘要 : 我国 目前 实行的货 币政 策 目标是保持 货币 币值的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本文通过分析货币政策 目标体 系 以及中国目前面 对的国际 国内经济环境 .提 出目前我国选取 货币政策 目标的建议 ,并据此浅述 2 0 0 8年我国货币政策 的执
此 问 题展 开 讨论 。

2 货 币政 策 中 介 目标 与操 作 目标 . 中介 目标 是指 那 些介 于操 作 目标 和最 终 目标 之 间的 金融 变量 ,
丰要 有 利 率 、货 币供 应量 和i 率 。 【 二

货 币 政 策 目标 体 系

般 束讲 ,货 币政 策 日标 体 系包括 最 终 目标 、 中介 目标 和操
对 市场 t 体 的 各 项社 会 服 务 ;切实 从 促进 经 济 金 融协 调 发 展 的 角
种 大 推进 新 农 村银 行 业金 融 机构 的 试 点 工 作 ,在 总结 经 验 度 出 发 ,将 金融 视 作 一 产 业来 扶 持 ,正 确处 理 银 政 企三 方面 利 J
的 基 . 上 ,加快 理 念 f制 度 的创 新 ,支 持 能 够 为 中小 企 业 、农 户 益 的均 衡关 系 ,防 止 地 方保 护 行为 破坏 金融 态 ,为 改善 金融 生 i f } I ; u 和 往穷 人 门提 供 金融 日 务的 地 方性 I 小银 行的 发展 。 忮 1 I 雨 构 农村 介作f- l 金融 ,组 建 由农 民 和 农村 经 济组 织 入股 的 农 村 合 作 银 行 , 优 先 为 入股 的 农 民 和 农 村经 济 组 织 提 供 金 融 服 务 , 推动农村经济的发腱。 4 优 化农 村 礼 会信 用环 境 . 态 环 境 提 供保 障 。

2008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评析[宝典]

2008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评析[宝典]

2008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评析内容提要: 文章就2008年以来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进行了评析。

主要包括:政策启动的背景、积极财政政策的要点、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

文章通过对上述的分析,揭示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成效一、政策启动的背景2008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措施,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但不容忽视的是,近期,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对我国的影响正在不断加重加深。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决定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把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把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

中央政府增加的投资,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灾区恢复重建。

支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安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

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支持地震灾区尽快恢复重建城乡居民住房,加快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搞好生态恢复和环境整治等。

(二)推进税制改革,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额中抵扣,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

20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采取的财政政策分析

20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采取的财政政策分析

转移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 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1)政府着力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医疗、失业、养 老保险体系的建设,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和就 业支出9130.62亿元,比2008年增长20.0%,占全国财政 支出的10.2%。 (2)政府加大对农业,企业的财政补贴的力度,促进我国 经济的平稳发展。 2010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完成27347.72亿元,比2008 年增长15.5%。 (3)政府支持企业在农村里推行家电下乡活动,刺激农村 经济发展。
20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采取的财 政政策的分析
王哲制作
1/13/2019
分析思路
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 我国采取的措施 作用及评价 建议
2007年8月美国"次贷 危机"爆发
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全球经 济形势不容乐观 国际经济形势给国内带 来严重影响
就 业 减 少
背 景
股市低迷
出口减少
投资放 缓
谢谢

评价
面对严重的内需不 足,外部经济不景 气,积极的财政政 策可达到增加私人 收入和减小企业负 担,扩大内需、活 跃投资的良好效果。 但实施时间过长, 为2010—2011年初 的通货膨胀埋下了 隐患。同时会加剧 财政赤字扩大,政 府负债大幅度增加。
建议
(1)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机制的基 础性作用。
下调存款准备金 率,放松对商业 银行信贷规则的 约束
税收整体性调整
• 增值税转型:
•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 计价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进行增 值税转型。所谓增值税转型,是指将我国现行的增值税类型由生 产型转变为消费型。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 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额中抵扣,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 标准及其征收率,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2012中国今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总
分析
看了一些资料,总结出,我国的财政政策在2008—2012一直是积极地;但是货币政策发生了改变,2008是一个变化点,2011年是另一个变化点。

从1998到2007年,我国一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因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比较有灵活性,有助于更加积极妥善的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三者之间的关系。

1998-2002年主要是防止通货紧缩,2003-2007年主要是防止通货膨胀。

2008年全球今日偶那个危机爆发后,中国连续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1年货币政策是从适度宽松转稳健。

2008年;
2008年上半年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因为在2007年,我国通胀性严重。

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根源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太多了,货币供过于求。

国家提高利率水平,提高准备金,提高基准利率等来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成都。

但是下半年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自2008年7月至2008年底,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恶化为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急转直下,出口大幅下滑,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就业压力明显加大。

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及时将货币政策“从紧”转向“适度宽松”,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

2008年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9年;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紧密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主要原因是;
1.经济增长持续回升
2.工业生产增长强劲
3.国内需求稳定增长,国外需求有所改善
4.物价全面回升
5.城乡巨门收入稳定增长,就业趋势好于预期。

财政;有“稳健”转为“积极”。

重点是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加快改革为重点,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配合金融政策和其他手段。

重点解决居民的低消费问题。

二是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经济结构。

三是积极减税,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货币;从紧缩向适度宽松转变,一是合理扩大银行信贷规模。

二是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由于扩大政府投资,在一些行业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这也许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的结果。

目前我国实行增值税的转型,有效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回暖,为我国企业渡过金融危机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0年;
2010年3月5日,政府工作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具体政策;1.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一从抑制通货膨胀出发,货币政策应由侧重于“宽松”转向“适度”。

在货币供应总量上,一方面要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保证经济运行通畅;另一方面,要通过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加息等调控工具,力争将过高的货币供应量降至20%上下,避免新增人民回避贷款的过快增长和通胀压力的快速积聚。

第二,信贷政策应更加注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第三,面对复杂形势,更要注意防范金融危险。

一方面,要通过调整信贷结构,强化合规性管理,对银行体系的高风险环节实施有效监控:另一方面,对于可能实现的大规模资本跨境流动要加强跟踪和监控,多部门协同动作,打击以投机套利为目的的跨境热线流动。

第四,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加大外汇市场的波动幅度。

更好的发挥市场在汇率决定过程中的作用,使人民币汇率能够在合理的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2.大力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4.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二是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推进资源税改革,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

三是制定鼓励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

5.进一步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6.狠抓增收节支。

直到2010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所谓“积极稳健”。

就是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文件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方有变化。

2011年;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更加积极稳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极端动荡状态已经有所缓和,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有利于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范资产价格泡沫。

当前内外部就动性较为充裕,通胀预期较强,通胀压力较大,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

货币政策及时回归稳健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有助于银行调整信贷结构,有保有压有扶有空。

合理引导投资和消费行为,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平稳适度的货币环境。

稳健的货币政策还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引导金融结构加强资产,避免银行体系风险进一步积累,促进金融结构稳健运营,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是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二是加快构建宏观慎政策框架,配合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合力。

三是引导金融结构把握好贷款投放进度和节奏,按照“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要求,着力优化信贷结构。

四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调节总需求,管理通胀预期中的作用。

五是继续推动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保持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六是继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2012年;
201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但是相对于2011年,2012年货币政策偏紧。

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

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的工具,调节好回避信贷供求。

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

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

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继续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保持适度的财政椅字和国债规模继续控制楼堂馆所建设规模和标准,压缩大型运动会场馆建设投入。

全面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

实施结构性减税。

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薇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正增值税试点。

继续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

进一步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