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20课《咕咚》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咕咚》是⼀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学⽣,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地跟随别⼈。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课⽂第20课《咕咚》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课⽂第20课《咕咚》原⽂ ⽊⽠熟了。
⼀个⽊⽠从⾼⾼的树上掉进湖⾥,“咕咚”! 兔⼦吓了⼀跳,拔腿就跑。
⼩猴⼦看见了,问他为什么跑。
兔⼦⼀边跑⼀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猴⼦⼀听,就跟着跑起来。
他⼀边跑⼀边⼤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家快跑哇!” 这⼀下可热闹了。
狐狸呀,⼭⽺啊,⼩⿅哇,⼀个跟着⼀个跑起来。
⼤伙⼀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野⽜拦住他,问:“‘咕咚’在哪⾥,你看见了?”⼤象说:“没看见,⼤伙都说‘咕咚’来了。
”野⽜拦住⼤伙问,⼤伙都说没看见。
最后问兔⼦,兔⼦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
” 兔⼦领着⼤家来到湖边。
正好⼜有⼀个⽊⽠从⾼⾼的树上掉进湖⾥,“咕咚”! ⼤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篇⼆】⼈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课⽂第20课《咕咚》教案 教学⽬标 1、知识⽬标 ①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字。
学习“⽺字头”和“⾜字旁”2个新偏旁。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③了解课⽂内容,能⼤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2、能⼒⽬标 ①培养学⽣识字、写字能⼒ ②培养学⽣的朗读能⼒ ③培养学⽣的语⽂综合实践能⼒ 教学重点:朗读课⽂,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平;识字、写字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课⽂内容,能⼤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流程 第⼀课时 ⼀、吸引学⽣,揭⽰课题。
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请学⽣猜猜是什么声⾳。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美丽的⼩兴安岭》是⼀篇优美的写景⽂章,以季节变化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兴安岭⼀年四季的美丽景⾊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好河⼭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20课《美丽的⼩兴安岭》课⽂原⽂ 我国东北的⼩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桦、栎树……⼏百⾥连成⼀⽚,就像绿⾊的海洋。
春天,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
⼭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汇成⼩溪,淙淙地流着。
溪⾥涨满了春⽔。
⼩⿅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喝⽔,有的侧着脑袋欣赏⾃⼰映在⽔⾥的影⼦。
夏天,树⽊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的浓雾⾥。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样的⾦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花坛。
秋天,⽩桦和栎树的叶⼦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们献出了酸甜可⼝的⼭葡萄,⼜⾹⼜脆的榛⼦,鲜嫩的蘑菇和⽊⽿,还有⼈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松⼜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熊不得不躲进各⾃的洞⾥。
紫貂捕到⼀只野兔当美餐,⿊熊只好⽤⾆头舔着⾃⼰⼜肥⼜厚的脚掌。
松⿏靠秋天收藏在树洞⾥的松⼦过⽇⼦,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兴安岭⼀年四季景⾊诱⼈,是⼀座美丽的⼤花园,也是⼀座巨⼤的宝库。
【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20课《美丽的⼩兴安岭》教案 教学要求: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词的准确、⽣动。
2.初步认识⼩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热爱⼤⾃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体会⼩兴安岭⼀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0课《台湾的蝴蝶谷》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0课《台湾的蝴蝶谷》课文及教案【导语】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色。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
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
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
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翩翩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
这些小精灵是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哩。
【教案】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蝴蝶谷名称的由来及蝴蝶谷的迷人景象。
3、听说读写结合,渗透培养学生利用名种途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意识。
4、文道结合,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渗透祖国大团圆的美好祝愿。
教学重点:了解蝴蝶谷的迷人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蝴蝶谷的名称由来。
教法: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学法:品读、欣赏、感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暗示学法1、同学们,你们到哪里旅游过?2、哎呀,你们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可是你们加起来也没有我去过的地方多。
你们相信吗?老师世界各地都去过,什么都见过。
美丽的月亮湾、迷人的桂林山水、沉睡的大海……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去的吗?3、对,书读得好了,我们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到台湾去走走看看,这可是一次特殊的旅行,只有会读书的小朋友才能真正享受到旅行的快乐,欣赏到美丽的风光。
二、介绍台湾,理清文脉1、台湾是个怎样的地方?读读课文,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2、随着学生的回答齐读第一自然段,板画台湾的地形“山多。
山谷也多”。
三、动画感知,读中感悟1、当学生介绍到台湾的蝴蝶谷时随机进行第二自然段的教学:对,台湾又被称为“蝴蝶王国”,每年春天许多蝴蝶便一路飞行,到山谷聚会,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奇异的自然景观!2、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能通过你的读感受出来吗?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下面读读吧!4、谁想来读?四、读写结合,学习生字1、读本课4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
【教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及教案【本文概要】《陀螺》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是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老师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以陀螺为线索,主要叙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爱玩陀螺,千方百计的想制作出一只出色的陀螺都没有成功,在生日时得到叔叔送的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并在之后自己的陀螺战胜大陀螺的事情。
本文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本文概要】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语言魅力。
【本文概要】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陀螺》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钉、旋、兵”等12个生字,会写“否、旋、况”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抒情、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
4.学习从情感、含义、修辞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
5.使学生认识到玩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独到的感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抒情、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从情感、含义、修辞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钉、旋、兵”等12个生字,会写“否、旋、况”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们家里还有什么玩具?玩具是我们喜欢的东西,许多人成年之后对玩具仍然情有独钟,久久不能忘怀,那么玩具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玩具,而是演化为一段难忘的经历,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感,一段萦绕于心的感悟。
今天,高洪波老师的《陀螺》就是这样一篇有着丰富内涵、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吧!(板书:陀螺)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2.学生自读课文。
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陀螺》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是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老师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以陀螺为线索,主要叙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爱玩陀螺,千方百计的想制作出一只出色的陀螺都没有成功,在生日时得到叔叔送的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并在之后自己的陀螺战胜大陀螺的事情。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做冰尜儿用的是木头,柳木、榆木、松木、枣木、梨木都可以。
抽打冰尜儿,当然是在冬季的冰天雪地里,的场所是冰面。
好的冰尜儿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
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枚铁钉,否则转不了多少圈,尖部就会开裂。
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尜儿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让你抽打,在冰面上旋转、舞蹈。
抽冰尜儿的小伙伴们,都爱比个高下。
他们往往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尜到儿,让它朝对方撞去。
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勇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赛陀螺每次都是体重个大的一方占上风。
因此,只有小陀螺的大多在自家院子里玩,不拿到马路上去应战。
况且小陀螺有个难听的绰号叫“角锥”,意思是小且细。
抽打“角锥”的大多是拖鼻涕穿开裆裤的,他们的兴趣,在于抽鞭子,陀螺的质量往往不在意。
我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
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制得心应手的冰尜儿,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
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
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
我的叔叔,一位很有童心的年轻民警,答应在我生日那天送我一只陀螺。
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人》教案3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人》教案3篇PEP sixth grade volume I Chinese lesson 20 lesson "people" tea ching plan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人》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文档2020版2、篇章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人》教案3、篇章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人》教案篇章1:人文档2020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课前准备:1、搜集、阅读鲁迅资料;2、标出诗歌小节数;3、复习朗读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关键句子。
教学关键词:活、死、俯、骑。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
上课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对鲁迅知道多少?(抽生说)是的,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被誉为我们的“民族魂”。
要写一位如此伟大的人物,是很难的,而要通过一首诗去歌颂鲁迅更是难上加难。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初识鲁迅”的最后一篇课文,它恰恰就是通过一首诗去歌颂鲁迅的。
这就是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
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读通顺正确。
三分诗,七分读。
请大家走进这7个小节28行诗中,把诗读正确读流利。
(生读)汇报自读情况。
(抽生读前6小节,最后一小节齐读)对于你们的朗读,老师不作任何评判,我请来了一位高人,(播放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咕咚》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咕咚》教案1.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和故事主题,理解课文的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动物的关爱意识。
2.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和故事主题。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学难点:1) 分析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 图片:放有咕咚形象的图片。
3) 视频:咕咚的动画片。
5.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引入咕咚的形象,让学生对咕咚感兴趣。
2) 向学生展示咕咚图片,让学生猜测咕咚是什么动物。
3)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标题《咕咚》,预测即将讲述的故事内容。
Step 2:导入新课1) 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模仿鸡叫声,让学生联想到咕咚是一只小鸡。
2) 播放咕咚的动画片,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咕咚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学生跟读课文,了解咕咚在农场里的生活和成长经历。
Step 3:阅读理解和讨论1) 提问学生:咕咚是谁?它有什么特点?2) 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了解咕咚的成长过程。
3)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咕咚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办法。
4) 分组讨论咕咚的成长经历,并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
Step 4:分析故事主题1) 通过观察咕咚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是什么。
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咕咚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3) 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个人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Step 5:思考与巩固1) 让学生再次观看动画片,回忆故事的情节和表达方式。
2) 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表达对咕咚的喜爱和对农场生活的向往。
3) 教师邀请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动物故事,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
6. 教学延伸1) 教师可引导学生研究养鸡的方法和技巧,了解鸡对人类的作用。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20课《电风扇的安全使用》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20课《电风扇的安全使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风扇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电风扇的安全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正确的用电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电风扇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电风扇的安全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电风扇的安全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1. 电风扇实物。
2. 电风扇图片。
3. 安全用电宣传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电风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电风扇的外观和结构。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电风扇的了解。
二、讲解电风扇的基本构造和功能(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电风扇的基本构造,包括扇叶、底座、开关等。
2. 解释电风扇的功能,如降温、通风等。
三、讲解电风扇的安全使用方法(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电风扇的安全使用方法,包括:- 使用前检查电线是否完好,插头是否牢固。
- 使用时保持电风扇水平放置,避免跌落。
- 避免将手指伸入电风扇的扇叶和底座之间。
- 使用后及时关闭电源,拔掉插头。
2. 通过图片和实例,向学生展示电风扇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的危险。
四、小组讨论和分享(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家庭中安全使用电风扇。
2. 邀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电风扇的安全使用方法。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安全用电宣传资料,编写一个关于电风扇安全使用的小故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小组讨论,使学生了解了电风扇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掌握了电风扇的安全使用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电风扇,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电风扇的使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 20 课《陀螺》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兵、恨”等 8 个生字,会认读“钉、旋”这 2 个多音字,会写“否、旋、况”等 14 个生字。
2、默读课文,在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4、理解“人不行貌相,海水不行斗量”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1、会认“兵、恨”等 8 个生字,会认读“钉、旋”这 2 个多音字,会写“否、旋、况”等 14 个生字。
2、默读课文,在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难点1、理解“人不行貌相,海水不行斗量”这句话的含义。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策略:1、玩具导入,激发兴趣玩具始终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离学生生活较近。
教学时,从玩具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字词教学,自主+引导关于识字、写字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借助拼音识字。
写字时,留意字的构造,结合形近字,引导学生沟通识字、写字的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3、阅读理解,层层递进课文的学习重点是品尝文中的语句,体会其中“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一是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我”的心情变化;二是体会“我”有陀螺之前与有陀螺之后的心理变化,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等描写,感受其中的变化。
结尾的“人不行貌相,海水不行斗量”的俗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可以回忆整篇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抓住陀螺的样子和“我”取得成功时的表现来理解。
课前预备:1、预习提纲(1)小调查: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组里哪些同学玩过陀螺,陀螺有哪些种类。
(2)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心情的变化。
(3)原始陀螺图片、现在陀螺图片。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 课时第 1 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兵、恨”等 8 个生字,会认读“钉、旋”这 2 个多音字,会写“否、旋、况”等 14 个生字。
2、默读课文,在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说到童年,大家总会想到各种各样的玩耍,如跳绳、踢毽子、抽陀螺等。
第20课 百花齐放教案
第20课百花齐放教案课题: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习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理解双百”方针是为适合探索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而提出的,党的一项基本的、长期性的方针,它是。
通过加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双百”方针的理解。
“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使科学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但同时又提供了很多经验教训。
论从史出问题探究概括阐释通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习,认识文化要为社会经济服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增强学生勇于探究、勇于进取的学习态度和精神。
春天的信息“双百”方针的提出;“双百”方针的内涵春天的硕果科学技术领域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成果历史的经验教训认识历史的经验教训【重点难点】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及内涵难点:“双百”方针提出的原因及贯彻的经验教训【思考感悟】阅读引言,提问:从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天?这种文艺界的春天是怎样出现的?【知识梳理】一、“双百”方针的制定1、背景:⑴历史教训⑵必要性⑶可能性2、提出3、含义⑴前提⑵“百花齐放”⑶“百家争鸣”⑷双百方针是提倡4、影响5、成果: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三里湾》)二、挫折:政治运动扩大化;十年“文革”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
2、结果:百花凋零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遭到政治批判三、艺术的春天1、背景:“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
邓小平指出,艺术要为人民服务。
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讲”“四美”。
2、内容:出现以“文革”为主题“反思文学”“伤痕文学”;“改革”为主题;社会生活为主题。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3、结果:中国文艺再次繁荣,走向世界四、经验教训1、教训:政治运动扩大化,学术问题政治化2、经验:(一)、纠“左”;(二)、处理好三个关系: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最基本),以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三)、坚持“双百”方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原文及教案
第一部分(1-14):写“我”创作的小诗得到了母亲“精彩极了”的表扬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
第二部分(15):写几年之后,“我”意识到了父亲的评价是对的,并继续坚持写作。
第三部分(16-17):写“我”成年后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功,归功于父爱和母爱的共同力量。
三、精品细读,感悟表达。
1.品读巴迪情感变化。
(1)在这三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巴迪对父母两种截然不同评价的认识一样吗?速读1-14自然段,用横线标出表示巴迪心情的词语。
得意洋洋 迫不及待 立刻 自豪 满怀信心 紧张极了 湿润 沉重 失声痛哭
板书:童年写诗,母亲表扬,父亲批评
表扬与批评共存
(2)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读懂此时巴迪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巴迪对两种不同的声音的认识吗?
整个下午……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七点一刻……我实在等不及了。
你读懂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
4.体会巴迪正确认识父母的评价的情感升华。
(1)默读第15自然段,思考:几年后巴迪理解父母的评价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理解“不得不承认”。
板书:长大感悟 母亲鼓励,父亲严格
慈母与严父同在
(3)自由朗读第16、17自然段,思考:巴迪成年后,又是如何看待父母的爱的?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可以在句子旁边简单批注自己的感受。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矛盾 不解 困惑 不知所措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雪孩子》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雪孩⼦》是⼀篇童话,讲述⼀个雪孩⼦给⼩⽩兔带来快乐,为⼩⽩兔解除灾祸,最后⾃⼰变成了云朵的故事。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20课《雪孩⼦》课⽂原⽂ 雪,下个不停,⼀连下了好⼏天。
这天早上,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去。
⼩⽩兔嚷起来:“妈妈,妈妈,我也要去!” 兔妈妈说:“好孩⼦,妈妈有事,你不能跟着去。
”兔妈妈在门外的空地上给⼩⽩兔堆了个雪孩⼦。
⼩⽩兔有了⼩伙伴,就不跟妈妈去了。
⼩⽩兔跳舞给雪孩⼦看,唱歌给雪孩⼦听。
他玩累了,就回家去睡午觉。
“屋⼦⾥真冷,赶紧往⽕堆⾥舔把柴吧!” ⼩⽩兔添了柴,把⽕烧得旺旺的,屋⼦⾥渐渐暖和了。
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会⼉就睡着了。
⽕越烧越旺。
哎呀,⽕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兔睡得正⾹,他⼀点⼉也不知道。
“不好了!⼩⽩兔家着⽕了!”雪孩⼦看见从⼩⽩兔家的窗户⾥冒出⿊烟,蹿出⽕星,他⼀边喊,⼀边向⼩⽩兔家奔去。
“⼩⽩兔,⼩⽩兔!你在哪⾥?”雪孩⼦冲进屋⾥,冒着呛⼈的烟、烫⼈的⽕,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兔。
他连忙把⼩⽩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兔得救了,雪孩⼦却浑⾝⽔淋淋的。
这时候,树林⾥的⼩猴⼦、⼩刺猬都赶来救⽕了。
不⼀会⼉,⼤家就把⽕扑灭了。
兔妈妈回来了,激动地说:“谢谢⼤家救⽕,救了⼩⽩兔,谢谢⼤家!” “咦,是谁救了⼩⽩兔?”⼩动物们都说,“真得谢谢他呢!” 这时,救⼩⽩兔的雪孩⼦不见了。
他已经化成⽔了。
不,雪孩⼦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汽。
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朵⽩云,⼀朵美丽的⽩云。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作者嵇鸿,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20课《雪孩⼦》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字,会写"⽠、⾐、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理解课⽂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具准备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 学前准备 布置学⽣课前读通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字,认识1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理解课⽂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学过程 ⼀、揭题激趣 1、板书"孩⼦"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 2、激趣:雪孩⼦是什么样的?课⽂说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20、雪孩⼦ ⼆、看图⾃读课⽂ 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位 3、标画课⽂的⾃然段 三、检查⾃读情况,读后正⾳ 1、指名接读课⽂,互相评价。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青山不老》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青山不老》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青山不老》课文原文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当地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
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他已经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他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他敲着早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层层的梯。
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
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简单描述。
3.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生字生词的认读。
2.理解课文内容,简单描述。
3.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2.教具:课文印刷件,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引出课文主题:“咕咚”。
2.复习前几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学习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生字。
第三步: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
2.每组派代表表达自己小组的观点。
第四步:课文解析
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解释一些学生可能不理解的句子和词语。
第五步:练习
1.学生针对课文进行问答练习。
2.学生自由发挥,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第六步:总结
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文内容。
2.强化重点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
1.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描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课文《咕咚》为基础,通过朗读、讨论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以上是本节课《咕咚》的教案,希朿可以对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下第20课《咕咚》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下第20课《咕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主要人物及事件,并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2.能够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增强语感。
3.通过与同学的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能够在课堂展示个人理解,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及事件。
2.朗读表达,增强语感。
3.课文赏析,展示个人理解。
三、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中隐含的情感和意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展示个人见解。
四、教学准备
1.板书工具:彩色粉笔、擦拭工具。
2.教学课件:相关课文内容。
3.教学辅助:学生课本、教师课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介绍故事背景,引起学生兴趣,预热课堂气氛。
2. 主体(30分钟)
1.学生跟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调。
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特点。
3.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意义,启发他们展开个人想法。
4.展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进行互动交流。
3. 拓展(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或小组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课堂总结(5分钟)
学生回顾当堂内容,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课文的重点和意义。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课文朗读和思考题目,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朤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感悟《咕咚》这篇课文的内涵。
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2)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感受他们的崇高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举例:详细介绍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革命先烈的典型事迹。
2.教学难点
(1)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意义:这部分内容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纪念碑的历史意义。
3.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英雄人物,提高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
4.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立背景、历史意义及其象征意义: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要求学生了解纪念碑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在长期反抗外敌入侵和内战中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而建立的,掌握其象征意义,理解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本节课选自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中国历史》第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五节“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立背景、历史意义及其象征意义;
2.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为代表;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通过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和重点难点解析,帮助学生掌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相关知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案例分析部分较为吸引他们,但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仍有困难。因此,我想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尝试使用更多图像、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第20课丰富多彩的玩具(教案)
2.教学难点
-创意发挥:在玩具制作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有趣的玩具。
-手工制作技巧:针对一年级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的特点,如何教授并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方法。
-文化理解: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玩具所蕴含的文化背景,提高文化素养。
2.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玩具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独特、有趣的玩具。
3.文化理解: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玩具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增进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与尊重。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玩具,学会分享与合作,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值观。
-在玩具分享与交流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活动,如“玩具交换大会”,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丰富多彩的玩具》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玩具世界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玩具的基本分类和制作方法。玩具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伙伴,它们种类繁多,如布偶、汽车、拼图等。了解玩具的分类和制作方法,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简单的手工技巧制作一个布偶玩具。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了解玩具制作的过程和乐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玩具分类和手工制作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和步骤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优质教案(含单元知识总结)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
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作者介绍】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山西霍州人。
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记载.(zǎi zài)险恶.(wùè)归宿.(sù xiù)不禁.(jīn jìn)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20课-肥皂泡教案(部编版)
【教学要求】1.让学生认识“廊、若”等9个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13个字,能够正确读写“肥皂泡、种类”等词语。
2.使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3.使学生能够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使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且能够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廊、若”等9个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13个字,能够正确读写“肥皂泡、种类”等词语。
2.使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肥皂泡吗?吹过肥皂泡吗?你们觉得怎么样?(回答:泡泡很美妙,吹肥皂泡很有意思。
)2.你自己做过肥皂水吗?(回答:做过。
)那么,效果怎么样?(指名学生回答。
)(出示课件1)课件1:吹泡泡的图片3.教师板书题目,一齐朗读题目。
(板书:肥皂泡)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吹泡泡,感受其中的乐趣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 (出示课件2)学生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课件2:朗读要求:(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要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
(2)把句子朗读通顺。
(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教师检查自读情况。
(1)同学们,请看词语。
(出示课件3)课件3:廊子和弄软悠悠若是娇软脆薄颤巍巍山巅婴儿(2)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颤”,前鼻音“巅”,后鼻音“廊、婴”。
另外,“和”是多音字,在这里读“huò”,它还读“hé”,组词为“和风细雨”;它还读“hè”,组词“附和”;它还读“huó”,组词“和面”。
3.学习生字。
(1)要求会写的字。
(出示课件4)课件4:皂廊剩碗悠若透娇扯仰串婴希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纠正读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的胜利》
单位:稔山二中主备人:李黎复备人:周惠远审核人:林丽华
【教学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掌握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收集、阅读、讲解有关抗战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具: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
教师准备:1.自制电子白板课件。
2.分析学情,查找有关资料,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搜集有关抗战的资料,阅读有关材料。
(二)教学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设问:这首歌曲创作于什么年代?
这首歌曲诞生于1943年,歌曲气势雄壮,表现出中国人民面对日寇进攻团结战斗的精神。
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2.学习新课
[“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先放映中共七大的视频)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示学生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等要素去了解中共七大。
2.教师补充介绍七大召开的背景:国际上: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国内: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果实,中国人民面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与命运的形势下召开的。
3.学生总结会议的主要内容:(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
(2)、大会决定了党的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大会通过了新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4)、新党章规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指针。
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中的地位。
4.结合背景、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理解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5.讨论: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团结”是指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胜利”是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日本无条件投降]
1.多媒体视频“日本无条件投降”,了解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经过。
2.学生结合教材和视频资料,说明为加速战争结束,美国、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各采取的行动。
要认识到,美苏对日军事行动,客观上为我国军民举行抗日大反攻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同时中国的抗战也大力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的抗日力量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3.小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启发学生联系以往知识:从1840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过哪些重大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结果如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4.教师总结:(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反对外来侵略战争中取得的第一次胜利.2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
了贡献. 3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支援了其它国家人民战争.)
[台湾光复]1.多媒体课件:台湾光复图
2.学生回忆:近代台湾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它是什么时候被日本占领的,根据哪个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
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先有抗日战争的胜利,才有台湾的光复,我们不应忘记祖国的统一大业。
【课堂小结】
自主、互助、高效导学案
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2010·山东泰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2010·陕西)“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
”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 .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D .召开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2010·广东东莞)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
A . 中华民国成立
B .五四爱国运动
C .抗日战争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2010·湖北十堰)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A .甲午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
D .抗日战争
5、(2010·山东莱芜)出现右图的场面是因为( )
A .百团大战振奋了人心
B .台儿庄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C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D .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6、[08孝感学业]甲午战争,中国被东方的小国日本打败,举国震惊。
事隔
50年后,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以中国的完全胜利而告终,决定中国
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取决于( )
A .是否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B .是否得到了国际援助
C .是否对战争作了充分准备
D .武器是否先进
7、[08台州学业]假期里,阳阳同学观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井冈山》 ③《甲午风云》 ④《血战台儿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④①②
8、(2010·福建莆田)2010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根据提示,回答以下问题:
(1)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事件是什么?
(2)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是中国各阶层民众抗战的主要代表人物。
请你写出其中2位代表人物的主要事迹。
(3)简要概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9、(2010·吉林)以下是红色旅游重要景点的图片:
图一 嘉兴游船 图二 遵义会址 图三 延安圣地
请回答:(1)根据图文信息,分别写出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的名称及历史意义。
(2)感受红色旅游,你有什么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