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

合集下载

10.第十章-幼儿教育学之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10.第十章-幼儿教育学之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我认为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
3、孩子玩耍的时间少了,埋头写作业的时间多了。(作业总是重复) 4 、批评孩子的次数多了,因为总要提醒他写作业,纠正坐姿等。 (孩子玩心太重,无法主动、自觉完成作业)
13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特点的比较
幼儿园 主导活动 生活节奏 生活管理 师生关系 游戏 宽松 不带强制性 个别接触多,关系密切 小学 上课 非常严格 带有强制性 个别接触少,关系非密切
案例:
孩子的变化:
家庭作业没有家长提醒,她从来不主 动做,只有家长在旁边监督,才勉强 做一些,只要家长一离开,她马上就 会玩这个弄那个,就算眼前没什么可 玩的,也是玩笔呀、橡皮呀或者干脆 发呆。 为了这个事家长不知跟她讲了多少遍 道理,奖也奖过,骂也骂过,打也打 过,就是不见效果。 有天早上,她突然说:“我不去上
三、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幼小衔接工作并不只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工作,要幼儿 园、家庭、小学形成合力
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幼儿期
全面培养幼儿素质,防止“小学化”倾向
全面培养幼儿的素质
Thanks!
第十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和任务 2、掌握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3、具有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幼小衔接工作中问题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幼小衔接工作中问题的初步能力 教学课时:3课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孩子眼中的区别
孩子读小学一年级一个学期了,在开学伊始我就问他: 幼儿园和小学有哪些不同,我为他记录下来,一直没时间整 理,趁今天终于改完期末试卷,为他代言一下。 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 1 、幼儿园不能带水壶,老师会为小朋友倒水,小学 要自带水壶喝水。(安全问题) 2 、幼儿园的教室贴一些可爱的图画,小学的教室贴 国旗和一些字,有两块大黑板,墙上会贴同学的优秀作业。 (开始有竞争) 3 、幼儿园上、下课没有铃声,下课时老师会摇铃鼓, 比较慢;小学上、下课有铃声,比较快。(开始有课程意识)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PPT课件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PPT课件

机衔接。
生活化教学策略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将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教学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开展生活实践活动
组织幼儿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如自我服务、家务劳动等,提高幼 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强化生活技能培养
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如穿衣、吃饭、如厕等,为幼儿顺利 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现状及问题 •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策略与方法
目录
•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实践案例 •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缓解幼小衔接坡度, 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 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推动教育公平,实现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政策支持与引导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给予资金、人力等 方面的支持。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幼儿园和小学在衔接过程中的责任和 义务,保障儿童权益。
强化教育部门指导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工作的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评 估标准,确保衔接工作的有效实施。
01
02
03
家长学校
幼儿园和小学共同组织家 长学校,为家长提供幼小 衔接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家园互动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家长、幼 儿园和小学之间保持密切 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 长和进步。
家庭教育指导
幼儿园和小学向家长提供 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 正确引导孩子度过幼小衔 接阶段。
06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未来 展望
小学教学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讲授、讨论、练习等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 学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学前教育原理课件)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学前教育原理课件)
小学开始了正规的学习,要面 对许多术语和比较概括的指令。如 教孩子画鱼,幼儿园用形象生动的描 述性指导语,小学就用笔触、颜色、 线条等抽象概括的术语。
三 幼小衔接的意义
XUE QIAN JIAO YU YUAN LI
三、幼小衔接的的意义
1.帮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快速适应小学生活。 2.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 3.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一次重大转折。 4.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这就是单一衔接的表现。

超前衔接
XUE QIAN JIAO YU YUAN LI
二、超前衔接
案例 过早“填鸭”孩子厌学 成成刚上大班的时候,老师说,为了帮助 孩子幼小衔接,要提前教孩子学一年级的课程,家长专门给成成买了 一年级的数学、语文课本。语文课成成倒还能接受,但数学课却让他 倍受打击,上了一个学期,十以内的加减法还是不会。成成一上数学 课就打怵,特别怕老师提问,怕老师把他叫到前面个别辅导,让他觉 得很没面子。马上要升小学了,成成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上了小 学,我只想画画,不学数学。”还没开始上学,成成就开始厌学了。
二、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异
1.社会要求的提高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以上课 为主要形式,学生必须系统地掌握 关于自然或社会的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不仅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 还要学习自己不关心或不感兴趣的 内容。
二、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异
2.生活制度的变化
幼儿园各项活动动静交替, 每天上课不超过1.5个小时,其 他时间均以游戏为主,还会午 睡2个小时。
一、幼儿园全面的入学准备工作
5.培养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案例 李老师让这种情况继续发生,直到班里很多幼儿都发现玩具越来越 少,终有一天,所有孩子都知道玩具被李老师拿走。李老师不慌不忙 说:“我捡到许多垃圾玩具准备扔掉。”孩子们着急地说:“那不是垃圾, 是有用的玩具。”“不可能吧,丢在地上没人要,怎么不是垃圾?”经过 讨论,孩子们意识到收拾玩具的重要性。以后每次只要玩具掉地上,幼 儿会立刻捡起来,如果某幼儿忘记了,旁边孩子也会提醒他。

《学前教育学》主题10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学前教育学》主题10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应问题举例分析?
(二)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任务
1.生理适应,指幼儿具有适应性小学学习生活的身 体条件。 2.心理适应,指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当小学生的积极 准备。 3.能力适应,指幼儿具备进入小学所需要的各种能 力。 总之,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就是培养幼儿的 入学适应性。
探寻2 幼小衔接工作的问题及策略
情境导入
• 思考:桐桐为什么不想去上学了?
一、幼小衔接的含义
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儿 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及儿童终身发 展的需要,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 的衔接工作。
• 二、幼小衔接的意义
• (一)帮助定基础
三、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任务
林薇薇今年9月就要上小学了,家里气氛与往常 有些不同,首先是五花八门的玩具已被束之高阁。 爸爸妈妈也平添了几分紧张,从幼儿园回家后,林 薇薇就和妈妈关在书房开始学习简单的数学、识字。 “孩子要上了一年级,可不能再让她玩了,以后要 认真学习了。做家长的也要跟着紧张起来,绝不能 让孩子在起跑时掉了队。”林妈妈这样说。
思考: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你会对 林妈妈说什么?在幼儿园幼小衔接的 实际工作中,通常存在哪些问题?怎 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家长和孩子做好小 学入学的各种准备呢?
一、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我国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幼小衔接“小学化” 2.“学前班”“幼小衔接辅导班”代替 幼小衔接 3.幼小衔接工作中师资薄弱 4.幼儿园单方面开展衔接工作 5.家长不当的幼小衔接观念
(二)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
1.对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性认识不足 (1)教育教学形式不同 (2)作息时间与日常生活管理不同 (3)教师和幼儿的关系有差异 (4)学习环境不同 (5)教育目标和要求不同 2.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忽视

第十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第十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第十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1.幼小衔接工作的含义是什么? 2.在我国,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 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是什么?
2
第一节 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儿童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及儿童终身发 展的需要,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 段的衔接工作。
再问:你喜欢幼儿园老师还是小学老师 ?孩子回答:幼儿园老师,因为她们更疼我 。(小学老师经常批评孩子,欠交作业或提 问不好或家长没写回条,都会凶恶地骂孩子 。)
以上是孩子初读小学时的感受。
家长认为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
1、孩子读幼儿园时,家长总会以欣赏的眼 光看孩子;孩子读小学了,家长对孩子评价的 标准多了成绩这一项指标,经常有意无意地拿 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特别是爷爷姥姥)
二、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使儿童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生活。
儿童身心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 因此,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教育中既要照顾 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也要考虑到连续性, 对儿童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减少因教育环 境的差异给儿童入学后的生活带来的消极影 响,帮助孩子顺利地由幼儿园阶段向小学阶 段过渡。
2、幼儿园的教室贴一些可爱的图画,小 学的教室贴国旗和一些字,有两块大黑板, 墙上会贴同学的优秀作业。(开始有竞争)
3、幼儿园上、下课没有铃声,下课时老 师会摇铃鼓,比较慢;小学上、下课有铃声, 比较快。(开始有课程意识)
4、幼儿园没有体育课,只有活动课;小 学的课多。(课程内容丰富)
5、幼儿园一人一把椅子,8人一小组;小 学两人一条椅子,大家分成一排排地坐。(授 课方式不同)。
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别
3

第十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第十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第十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教学目标:理解掌握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任务、内容与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任务、内容与方法。

教学难点:重点掌握幼小衔接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举例子、讲授法。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第一节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3课时)第二节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与方法(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一、掌握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别(一)教育教学任务、儿童的主导活动及学习方式不同幼儿园:没有家庭作业小学阶段: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有家庭作业(二)作息制度与生活管理方式不同幼儿园——宽松、没有强制性小学阶段——严格、有强制性(三)师生关系不同幼儿园——涉及面广,关系密切小学阶段——个别接触少,涉及面狭窄(四)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方式不同幼儿园——富有童趣小学阶段——相对严肃(五)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幼儿园——学习压力小,自由多,没有非完成不可的学习任务小学阶段——学习压力大,自由相对较少二、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与任务(一)使儿童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生活要注意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期,在过渡期中要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二)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园阶段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也是形成其各种特点、态度、习惯的关键时期。

第二节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一、掌握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1.培养主动性——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有研究证明,富于主动性的幼儿思维活跃,做事有信心,能主动与人交往,他们入学后比较快地适应小学新环境,学习成绩也较好。

2.培养独立性——时间观念、独立意识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如果人际交往差的幼儿会表现出胆小、孤独、心情沮丧、学习兴趣降低等。

同时,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主动性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重点是在大班阶段就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方式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方式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方式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衔接过程的顺利进行,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顺利过渡到新的学习阶段。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方式,并给予一些建议以促进更好的衔接。

第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过程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大影响。

一个顺利的衔接能够提供适应小学学习的基础,帮助孩子逐步适应新的学校环境,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社交能力。

相反,如果衔接不顺利,孩子可能会面临适应困难、学习压力增加等问题。

第二,幼小衔接的方式1. 沟通合作: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举行家长会和教师会议,共同商讨衔接问题。

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是衔接成功的关键,可以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更好地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

2. 知识过渡:幼儿园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基本能力,为小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进行多样性的学习体验。

小学教师则需要根据幼儿园的学习成果,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更加系统的学习。

3. 家校合作:家长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支持者,与学校的紧密合作对于衔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学校应与家长保持经常的沟通联系,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学校的衔接活动,例如家校互动会、亲子阅读活动等,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4. 小班制度: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可以引入小班制度。

小班制度可以提供更多的个体化教学,帮助孩子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节奏。

在小班制度下,教师可以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教学支持。

第三,促进幼小衔接的建议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园阶段,教师应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书包、自主阅读等。

这些良好的习惯可以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 增强社交能力:幼儿园可以组织集体活动和小组合作,促进孩子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幼儿教育学之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ppt课件

幼儿教育学之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ppt课件

02
相比幼儿园,小学课程内容更加深入和广泛,需要学生掌握更
多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方法的转变
03
幼儿园的学习主要通过感知和体验,而小学则需要通过理解和
思考,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
行为规范与纪律要求的适应
1 2 3
行为规范的要求提高
小学生需要遵守更多的行为规范,如上课不迟到 、不早退、不打闹等,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和责任感。
通过有效的衔接教育,减少家长对孩子升学 适应问题的担忧和焦虑,增强对教育的信心 和满意度。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现状
教育理念差异
幼儿园注重游戏和体验,小学则强调 知识和学科学习,两者在教育理念上 存在差异。
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地区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缺乏专 业的衔接教育培训,难以有效实施衔 接教育。
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同
适应性问题
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等。
家庭背景与社会环境的挑战
家庭教育背景差异
不同家庭的教育观念、 方式等存在差异。
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文化背景、价值观 念等对学生的影响不可 忽视。
家长期望与压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 。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衔接教育能力
加强幼儿园教师与小 学教师的交流合作, 共同研讨衔接教育问 题。
幼小教师互访交流
组织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相互参观 、听课、评课等活动,促进双方
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联合教研活动
定期开展幼小联合教研活动,共 同探讨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
题和解决方法。
教育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实现 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
效率。
幼小衔接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幼儿教育学——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幼儿教育学——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2
WHERE
4
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
力薄弱
产生原因: 对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培养策略: (1)制订班级规则时让幼儿参与制订 (2)多与幼儿做约定 (3)引导儿童主动地交流和谈判 (4)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别人的活动 (5)给幼儿正面的强化 (6)与幼儿共同分享在交往中的心得
人际交往能力缺乏
(1)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2)规范教育者的行为,为幼儿树立良好 的模仿榜样。 (3)帮助幼儿学会正确地表达和控制自己 的情感,掌握一些常用的缓解不良情绪的方 式与方法。 (4)培养幼儿的同情心,让幼儿体会到帮 助别人、与小朋友友好和睦相处的乐趣。 (5)教给幼儿一些人际交往的方式和方法,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 ) 协 调 幼 儿 园 、 小 学 、 家 庭 和 社 会 的 关 系 , 共 同 做 好 幼 小衔接工作
(1)幼儿教育是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 终身教育发展的奠基阶段。因此,应该把幼小衔接工 作放到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
(2)培养幼儿入学适应性要以培养幼儿全面素质发 展为主要任务,因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幼儿,能较 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1)在做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幼儿园应充分发掘家庭和社区教 育资源的作用,争取家长的理解、主动参与。
(2)建立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联系,共同搞好衔接工作。在活动 安排上,可在大班幼儿临近毕业时,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引 导幼儿认识小学的环境。
老师的投诉:
放学接孩子时,老师告诉家长: “她上课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 有时想说话就说话,影响了正常教 学。”回家后家长批评了她。
孩子的变化
家庭作业没有家长提醒,她从来不主 动做,只有家长在旁边监督,才勉强 做一些,只要家长一离开,她马上就 会玩这个弄那个,就算面前没什么可 玩的,也是玩笔呀、橡皮呀或者干脆 发呆。为了这个事家长不知跟她讲了 多少遍道理,奖也奖过,骂也骂过, 打也打过,就是不见效果。有天早上, 她突然说:“我不去上学了,就是不去 上学了!”

第十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十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阶段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也是形成其各种特点、态度、习惯的关键时期 A新生儿. B.婴儿C.幼儿园D.学龄2、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时期,集体授课时间可在() A.10-15分钟B.15-20分钟C.20-25分钟D.25-30分钟 3、儿童上小学后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不包括() A.身体适应B.社会适应C.生活适应D.学习适应4、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对提高幼儿交往的能力和水平式很有帮助的 A.交际用语B.文明行为习惯C.人际交往技巧D.交往方法 5、幼儿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A.智力B.知识C.非智力因素D.注意力6、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从()开始的 A.小班B.中班C.大班D.学龄期7、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应该以()为出发点A.提前交给幼儿知识B.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正确的使用方法C.提高幼儿的坚持性和自制力D.提高幼儿的入学适应性 8、()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重点)A.适应小学的新环境B.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C.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D.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9、培养幼儿入学适应性要以()为主要任务A.幼儿全面素质发展B.幼儿遵守规则C.多掌握知识D.入学准备10、有的教师一谈到幼小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这忽视了()指导思想。

A.长期性而非突击性B.整体性而非单项性 C.多样性 D.均衡化11、在幼小衔接工作中,不应把其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

这体现了幼小衔接工作中()的指导思想。

A.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B.终身性 C.整体性 D.突击性 12、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方面。

A.入学的适应性 B.幼儿身体素质 C.文化课学习 D.社会性培养 13、下面不属于幼儿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的是()。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课件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课件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概述 •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教学内容 •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学生管理 •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教师队伍建设 •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环境建设和资源配置 •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问题和对策
01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概述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意义和重要性
02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教学 内容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教学目标
01
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通过课件展示和讲解,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前培
养其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02
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通过衔接课件,引导幼儿接触并了解小学的学科知识,提高其基本的
认知水平。
03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管理能力
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班级管理、组织活动的能力,能够应对小学多学科的教学要 求。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教师培训和管理
培训和考核
幼儿园应该组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教师具备相应的能 力和素质,以适应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教师交流和协作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协作,共同探讨教育 问题,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问题一
缺乏有效沟通,双方难以相互 理解。
问题二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问题三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过程中存在断 层和落差,导致学生难以适应。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案
思路一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增进双 方的了解和互信。
思路二
教育部门应加强幼儿园与小学 的衔接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让家长了解衔接 课件的内容和目标,共同促进幼儿的顺利成 长。

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

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

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
小学科学衔接与幼儿园之间的衔接包括以下内容:
1、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在学习和应用科学方面要进行有效地转变,即从注意力集中于自然情境到主动认识科学知识;
2、逐步引入,如从单一的自然情境推向多重的自然情境,把知识的呈现也从实物推向抽象;
3、科学技能从表达技能和数量技能等学习技能发展到分析和评价等评估技能;
4、围绕科学活动,尤其是以“探究”为基础的活动,营造思考科学的氛围;
5、按照小学科学的原理,由浅入深地推进科学教育内容的调整,将科学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融入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
6、注重孩子个性的得以充分的发展,激发孩子的主体素质,提升孩子的认知水平,促进孩子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小学衔接教案

幼儿园小学衔接教案

幼儿园小学衔接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关系。

2. 培养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能力。

3. 培养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适应能力。

教学内容:1. 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内容和目标的差异。

2. 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方式的变化。

3. 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环境和情境的变化。

4.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介绍小学生活的学习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日程安排,并让幼儿体验小学的一天。

2. 提出问题询问幼儿现在正在做什么,让幼儿说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幼儿思考过渡的关系是怎样的。

3.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引导幼儿讨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差异,并让他们自己找到过渡的途径。

4. 教学内容的具体讲解按照内容点的顺序,一一解释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不同,注重对比性和适应性的讲解。

5. 看图片观看视频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育工具,让幼儿观看小学生活的情境和学习环境。

6. 课堂活动让幼儿围绕着过渡适应两个主题,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如跳绳比赛、橡皮球游戏、拼图游戏、模仿课堂等,培养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过程中的应变能力。

7. 总结讨论在课程的最后,让幼儿综合讨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相关问题,并评选出最有创造性的含义丰富的回答。

评估方式:课后发放问卷,询问幼儿学习的成效以及幼儿是否掌握了过渡和适应的方法。

教学总结: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是一个重要的关卡,需要引导幼儿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情境,培养其适应和交流能力,帮助幼儿平稳过渡并享受小学生活的乐趣。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课程的衔接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课程的衔接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课程的衔接幼儿园教育与小学课程的衔接是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初步建立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

而小学是孩子们正式接受学科知识和学习技能培养的阶段。

教育与课程的衔接对于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育与小学课程的衔接,并提出一些方法来促进孩子们的学习过渡。

首先,幼儿园教育应该为孩子们的小学学习打下基础。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该包含适合孩子们年龄段的基本学科知识和技能。

例如,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幼儿园可以帮助孩子们打牢基础的语言能力、数学概念和社交技能。

这些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将为孩子们进入小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幼儿园教育应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应该学会如何主动学习和自我管理。

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听讲、合作、独立思考等,孩子们将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

此外,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启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以便在小学课程中更有自信地应对学习挑战。

第三,教师应该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教师作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纽带,他们应该密切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在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之前,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小学教师共同探讨孩子们的学习表现和需求,以便更好地进行衔接。

同时,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还应该交流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以确保孩子们在衔接过程中得到连贯的学习体验。

此外,家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并与教师保持沟通。

家长可以在家中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完成作业和阅读。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参加家委会、家长会等形式,与学校和教师保持紧密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和需要。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课程的衔接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幼儿园应该为孩子们的小学学习打下基础,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而家庭也应积极参与。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课件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课件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课件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引言 • 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 衔接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 解决方案与建议 • 实际案例分享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适应 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背景
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模式、学习 要求和生活环境存在较大差异, 需要有针对性的衔接措施。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注重游戏化教学,通过丰富的活动和游戏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通常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和探索。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会系统地 讲解课程知识,学生需要认真听讲、记笔记和完成作业。
学习内容的差异
幼儿园学习
幼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学习内容以生活常识、社交 技能、艺术和体育为主,强调全面培 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学习内容较为广 泛,但深度要求不高。
生活准备
规律作息时间
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让他们 在小学阶段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
的生活节奏。
培养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阶段,家长就应该注重培 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自己穿衣服 、整理书包等。
健康饮食
保证孩子饮食的均衡和健康,鼓励 他们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 ,让他们在小学阶段能够保持健康 的身体状态。
学习准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幼儿园阶段,家长和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定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
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游戏,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如注意力、记 忆力、观察力等。
掌握基本知识技能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应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语言表达能力、书 写能力等,为小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课程如何与小学衔接?

幼儿园课程如何与小学衔接?

幼儿园课程如何与小学衔接?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衔接:最终形成无缝对接的学习之旅幼儿园和小学是儿童学习旅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两者需要最有效的衔接,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顺畅、自然的学习过渡。

近年来,如何基于幼儿园和小学的有效衔接,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教育专家的角度,探讨幼儿园课程如何与小学衔接,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衔接过渡的必要性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减轻孩子适应新环境的压力: 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环境、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等存在差异,缺乏衔接会造成孩子难以融入新环境,产生焦虑情绪,影响学习兴趣。

避免学习断层: 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衔接问题,会导致孩子在学习新知识时遇到困难,影响学习效率和成绩。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有效的课程衔接,可以使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为小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衔接性的关键策略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衔接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实现无缝对接的学习之旅。

以下策略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课程内容衔接: 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内容应有机衔接,尽量避免出现重复或跟不上脚步。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为小学学习打下基础,小学的课程内容应在幼儿园的基础上拓展和深化。

比如,幼儿园的数学课程可以从游戏和生活情景引导出数字的概念,而小学的数学课程则可以更加系统、抽象地学习。

教学衔接: 幼儿园的教学以游戏、活动为主,而小学的教学则更注重课堂授课、练习等。

为了实现衔接过渡,幼儿园可以分解重组一些半结构化的活动,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而小学则可以借鉴幼儿园的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评价衔接: 幼儿园的评价以观察、记录为主,而小学的评价则注重于考试、作业等。

为了实现衔接过渡,幼儿园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评价,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同时,小学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避免过度强调考试成绩。

师生互动衔接: 幼儿园和小学的师生互动存在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⒈培养主动性 ⒉培养独立性 ⒊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⒋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着眼幼儿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 的学习素质,并在此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 习的基础。 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⒉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所谓非智力品质,主要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个性品 质,主要是指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意志、自信心等。 ⒊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⒊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交差 在幼儿学习和生活中,常反映出幼儿独立性方面 的问题。 ⒋人际交往能力缺乏 人际交往障碍是儿童时期常面临的一种困难。要 解决此类问题,教师首先应该要认识到人际交往能 力是影响幼儿入学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注意在生 活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可见,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对提 高幼儿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㈢学习适应方面
幼儿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其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 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注意力、 坚持性、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等,而不是在智力与知 识上。 因此,幼儿入学前的学习准备也应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⒈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与技能,使他能感受到读书 的乐趣。 ⒉通过绘画和其他手工活动,提高幼儿用笔的灵活 性,为其入学后的书写打好基础。 ⒊把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自制力和坚持性作为幼小 衔接的重要工作。 ⒋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加强思维训练,注重 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疑问
1.孩子刚上一年级就厌学,这可怎么办? 2.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小靖不想去上学?可以 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这个矛盾呢?
问题:
⒈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有什么意义? ⒉具体内容和做法是什么? ⒊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任务是什么?
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别
(一)教育教学任务、儿童的主导活动及学习方式不同 在幼儿园,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所决定,幼 儿的主导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游戏,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 动获得各种感性经验和社会生活知识。 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设各种 环境和条件,满足幼儿活动的愿望,使幼儿在主动参与的 各种活动中获的发展。 小学阶段学生的主导活动是上课,通过课堂教学,使儿 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德、智、 体、美等各方面的发展。
(二)作息制度与生活管理方式不同
• 幼儿园阶段,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是宽松的,教师 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照料好幼儿的身体和生活。 • 小学阶段,儿童的生活节奏是快速而紧张的作息 制度较为严格。儿童生活主要靠自理。
(三)师生关系不同
幼儿园中,有固定的教师和幼儿整日在一起,接 触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关系密切。 小学阶段,虽然有固定的班主任,但是与学生的 主要接触是在课堂上,个别接触少涉及面较窄。
㈣协调幼儿园、小学、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共同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 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 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因此,在做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幼儿园应充 分发掘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作用,视家庭为 “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 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 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同时建立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联系,共同搞好衔 接工作。
三、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㈠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幼儿期 幼儿入小学所需要的生理、心理条件,都是需要经 过长期系统的培养,而且要早抓、抓好。 ㈡全面培养幼儿的素质 幼儿园阶段是人的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 的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 ㈢纠正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 如前所述,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主要是 提高幼儿的入学适应性,而不是提前教给幼儿小学的 知识。因此,教育者对幼小衔接的工作内容要有清醒 的认识,把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入学 适应性上。
总结
从中可以看到,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互相连接 又有着较大差别的教育机构,儿童从幼儿园进入 小学,生活、学习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将要面临 新的挑战。 因此,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 衔接工作具有几位重要的意义。
(四)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方式不同
• 幼儿园有丰富的材料供幼儿选择与操作,整个环境的 布置生动、活泼,充满儿童情趣,随教育内容的变化 而变化,以有利于儿童的活动为原则。 • 小学阶段,环境布置相对比较严肃,课桌成套固定摆 放,教室布置以有利于儿童学习为目的自由活动空间 较少也无玩具可供选择。 (五)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二)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阶段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也是形成其各 种特点、态度、习惯的关键时期。
第二节 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幼小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体、智、 德、美诸方面,为幼儿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 好的基础。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与其 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关系很大。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 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 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 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 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第十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授课人:郭冯琳
第一节 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 任务源自案例分析:家长的倾诉
1. 一年级的学生小靖的家长倾诉:小靖刚 上学那阵子,每天放学回来还挺高兴的, 也能主动写作业,可开学不过一个月, 放学回来就不高兴,也不爱写作业了, 还说“好好写,还得不到小红花,小学 还不如幼儿园好。”
• 社会及成人对幼儿的要求相对宽松。幼儿的学习压力 小,自由多,没有非可完成的学习任务。
• 社会及成人对小学生的要求则比较具体和严格,要承 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学校里要接受各种各样的考核, 学习压力较大,自由相对较少。
二、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一)使幼儿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生活
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分属两个不同的学习 阶段,既有各自独特的教育任务,又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尽管幼儿园和小学分属两个不同的阶段,但儿童身心发 展的特点不可能像两个阶段在时间的分配上一样界限明确, 因为儿童身心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从一个阶段到 另一个阶段之间都有一个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既保留有上 一个阶段的某些特征,又有下一个阶段的新特点的萌芽, 二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过渡期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特征。
二、儿童从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有关研究表明,儿童上学后所面临的困难主要 表现在身体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的 困难,知识和智力方面适应的困难不是很大。 (一)身体适应方面 (二)社会适应方面 ⒈缺乏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不足 ⑴在教育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的 给自己和幼儿定位,充分认识到给幼儿锻炼的机 会对其发展的价值,把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还给 幼儿。
案例分析:
老师的倾诉
⒉放学接孩子时,老师告诉家长:“她上 课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有时想说话 就说话,影响了正常教学。”回家后, 家长批评了她。
案例分析:
孩子的变化
◆家庭作业没有家长提醒她从来不主动做只有家 长在旁边监督,才勉强做一些,只要家长一离开, 她马上就会玩这个弄这个,就算眼前没什么可玩 的,也是玩笔呀、橡皮呀、或者干脆发呆。 ◆为了这个事,家长不知跟她讲了多少遍道理, 奖也奖过,骂也骂过,打也打过,就是不见效果。 ◆有天早上,她突然说:“我不去上学了,就是不 去上学了!”
⑵在幼儿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成人应该多给幼儿 一些正面的鼓励和支持,从而使他们增强完成任务 的自信心,乐于接受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锻炼自己的能力。 ⑶组织一些专门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的任务意 识和能力。 ⑷当幼儿完成任务后,教师要及时对其完成任务 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⒉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 儿童规则意识薄弱、执行规则能力较差有多种 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