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基层人才管理实践与探讨
基层央行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初探
基层央行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初探【摘要】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对提高基层央行人才管理工作水平,提升中央银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了基层央行实行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基层人民银行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技术,对提高基层央行人才管理工作水平,提升中央银行基于自身发展战略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与特征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管理文化,“精”就是精确、专业,“细”就是周密、详细,“精”需要用脑,“细”需要用心,即任何一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都要坚持由粗到细,由细到精,由精到优,由优到领先,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其思想的内核。
二、实施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原因与必要性基层央行处于国家金融稳定工作的第一线,是政策传导和业务拓展的重要执行者和参与者,担负着维护辖区金融安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
基层央行职能调整后,凸显了在地方经济金融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这对基层央行员工在知识、专业、能力素质上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如何应对发展中的问题,在根本上取决于人才的建设和培养,取决于人才队伍的管理水平。
精细化管理可以通过对人才的招录标准,任用目标和方式、成长发展机会和路径进行细化管理,从而使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结构得到优化。
另一方面目前基层央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化程度不高,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还不合理。
老员工多注重长期工作的积累,过于强调经验而缺乏创新和突破,招录的新员工知识基本全部来源于学校和书本,缺乏实践经验。
其次,基层央行在对招录、在职培训、绩效管理等方面较为重视,而在人力资源规划、岗位管理和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很少涉足。
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科学分解和落实管理目标,提高执行力,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发挥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力资源的全方位管理。
三、实现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与措施(一)普及精细化管理理念、营造精细化管理氛围为使精细化管理发挥其效用,必须培养员工的精细化管理理念,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氛围。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以农业银行A分行为例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以农业银行 A 分行为例摘要: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科技与金融的融合。
目前,国内许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投资不足。
一些银行处于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前沿,利用数字化转型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现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可见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对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以农业银行A分行为例,着眼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实际,就数字化转型理论在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补充。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为开展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策略一、A分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1.A分行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情况分析农业银行A分行位于A市,A市地处长江下游,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宜人,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全市总面积为6026平方千米。
近年来,A市先后获得全国闻名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
随着A市的经济不断发展,该地区的银行系统也越来越完善,不仅涵盖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越来越多中小型商业银行也逐渐被引进。
农业银行A分行共设立50个营业网点,其中有33个网点设立在城区,剩余17个网点设立在县域,网点总数为当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首。
这种网点设置模式虽然耗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但是也获得了更多的客户资源。
近几年,为了适应“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在上级行的统一部署下,A分行积极调整在岗人员结构,严控机关人员占比,在岗人员总数不断下降,注重引进优质人才,逐步停止社会招聘。
通过多种措施齐头并进,形成了当前较为合理的人员结构。
具备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
多年来,A分行形成了以岗位层级体系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就目前来看,该框架仍然为A 分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着有力的支持,且仍然具备改进空间。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银行是货币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银行担负着资源配置的任务。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银行业快速发展,随着市场需求和行业环境的变化,银行业在新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措施。
在银行整体运营的过程当中,人力资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动力。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理念,更新方法,构建银行人力资源健康有序发展的整体规划,本文以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核心,提出了银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思路和对策。
标签:银行;人力资源;问题;对策银行的竞争是效益的竞争,是服务与管理的竞争。
银行想要当前日趋剧烈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就应该具备精通金融管理的专业化的人才团队。
银行整体的发展态势,取决于其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高低。
在开展科学化、合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时,银行既要从宏观上衡量,也要从微观上考虑。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强化其职能性,通过战略布局,管理职能调整,有效划分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银行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时,必须充分体现出自身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给银行发展带来利润和效益。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鲜明的特点,在人才招聘、任用、考核、奖惩、报酬等多方面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率,科学分析环境优势和市场竞争格局,明确银行与员工,员工与员工,员工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高效合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薪酬制度不合理薪酬制度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在银行的发展建设中,薪酬制度不合理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无法落到实处。
薪酬制度的确定是按照岗位的性质价值和市场上的地位确认的,但是,实际执行中,部门层级的职位之间薪酬等级纵向跨度大,高级经理和经理之间,经理和助理之间薪酬水平差别较大,大约会差到一倍或者两倍以上。
部门之间存在薪酬不平衡问题,后台部门薪酬低于业务部门。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因为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的管理和激励。
但是在实际运营中,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期为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问题分析1. 高管层人才流失严重商业银行高管层的人才流失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一方面,金融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得高管层的人才更加稀缺,很容易受到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的挖角;高管在银行内部的发展空间有限,很多人选择跳槽到其他行业或者创业。
这导致银行高管层的人才流失严重,对银行的战略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2. 员工激励机制不合理目前,商业银行的员工激励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激励方式单一,主要以金钱为主,缺乏其他形式的激励;另一方面是激励机制缺乏灵活性,很多员工难以找到自己的激励点,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
3. 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业务的发展和服务的质量。
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的人才培养体系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培训内容不够贴近实际业务,培训方式单一,导致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缓慢,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4. 绩效评价体系不科学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但是目前不少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指标设置不够科学客观,很多员工觉得绩效评价不公平;另一方面是绩效评价过于注重业绩结果,忽视了员工的过程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以上问题是目前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也是制约银行发展的障碍。
下面将从对策研究的角度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二、对策研究1. 高管层人才流失对策针对高管层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对高管的留任和激励力度,可以通过提高薪酬待遇、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以及其他形式的激励措施来留住高管人才;二是加强高管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建立高管人才储备库,通过内部晋升和外部招聘相结合的方式来保持高管层的人才储备。
商业银行的团队管理与人才培养策略
商业银行的团队管理与人才培养策略商业银行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金融机构之一。
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成功的银行必须拥有一支高效能的团队,并不断培养和发展优秀的员工。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的团队管理与人才培养策略,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团队管理的重要性团队管理是商业银行成功运营的关键之一。
具有良好的团队管理可以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进而提高银行的综合竞争力。
以下是团队管理的几个重要方面:1.1 领导力培养领导力是团队管理的核心。
商业银行需要培养并选拔有潜力的领导者,能够引导团队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并有效地分配资源和任务。
领导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提供晋升机会来实现。
1.2 沟通与协作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至关重要。
商业银行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员工之间的有效协调。
此外,银行还可以组织团队活动和培训,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1.3 激励和奖励机制激励和奖励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合理的激励和奖励机制,包括薪酬福利、晋升机会和员工认可等。
只有员工感受到公平和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
二、人才培养的策略人才培养是商业银行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才培养策略:2.1 培训和发展计划商业银行应该制定完善的培训和发展计划,帮助员工提升专业技能和领导力。
培训可以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在线学习等形式。
发展计划还应该考虑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路径。
2.2 轮岗和交叉培养轮岗和交叉培养可以帮助员工获得全面的工作经验和技能。
商业银行可以安排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之间轮岗,提高他们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交叉培养还可以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3 绩效管理和评估绩效管理和评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商业银行应该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根据员工的表现和能力给予相应的激励和奖励。
同时,定期的绩效评估可以帮助银行了解员工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培训和支持。
基于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问题分析
基于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问题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金融市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到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壮大。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分析一、商业银行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现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陈旧的人才观念,人才危机感不足;在人才的录用选拔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对人才的再培养没有产生足够程度的重视;在人才激励机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样就不能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给充分的发挥出来;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此外,不合理的人才结构也亟需改善。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可以满足新形势下金融竞争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全面的融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样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其中,人才问题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
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就需要保证商业银行制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从实质上来看,银行之间的竞争,无非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的人才资源多,谁的实力就大,就更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因此,在新形势下,就需要开发管理好人力资源,吸引一大批的优秀人才,建立一直有着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较强综合素质的金融人才队伍,不断的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可以满足商业银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剧烈的变革中,商业银行在这种知识信息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在业务操作和经营管理等领域不断的应用一些有着先进水平的科技装备,这样银行的电子化程度就越来越高;另一个方面指的是员工素质还没有跟上科技发展的水平,这样就会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很大程度的制约作用,要想弥补这个问题,就需要采用开发和培训人力资源的方式来进行。
商业银行的人才培养与管理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提供培训机会 、给予晋升空间等方式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 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人才发展与晋升
培训体系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发展 计划,帮助员工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晋升通道
商业银行应设立明确的晋升通道,让员工看到职业发展的前景和空 间,激发员工的自我发展动力。
实践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实践效果评估
该商业银行的人才培养与管理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员工素质得到提升,业务发展迅速。
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进修,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பைடு நூலகம்到提高,为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有力 支持。
实践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 完善的晋升机制和绩效管理使得员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 标,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职业道德
沟通协作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遵守银行 业职业道德规范。
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促进团队合作。
服务意识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客户满意度,提 升银行品牌形象。
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员工勇于尝 试新的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
市场敏锐度
提高市场敏锐度,及时捕捉市场 变化和客户需求,调整业务策略
商业银行人才培养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商业银行人才培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银行业 开始重视员工培训和教育。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 加剧,商业银行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发展趋势
未来,商业银行人才培养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针对 不同岗位和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制定更加贴合实际的培训计 划和方案。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 商业银行人才培养的重要趋势。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商业银行是银行业当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机遇。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显得异常重要。
本文将就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研究做出深入探讨。
一、人才吸引与留存策略人才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人员招聘与留存方面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的策略。
首先,在招聘方面,应该着重考虑到对人才的吸引力,通过优越的待遇、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以及良好的公司文化等方面创造出对人才有吸引力的环境。
另外,在留存方面,应该注重对已有人才的留存和发展,商业银行可以制定出一些奖惩措施,为人才提供巨额薪酬、完善的保险福利以及广阔的晋升空间,从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二、人员培养与发展策略人员发展是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当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因此需要充分考虑人员培养与发展方面的问题。
首先,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培训课程、岗位轮换以及学历提升等方式,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信息和知识技能,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另外,商业银行在人员发展方面还应该为员工提供广阔的晋升空间和职业发展平台,为员工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和保障,深化员工的职业认同感,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员工满意度提升策略员工的满意度是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关键的一环,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可以带来诸多好处。
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着重考虑员工的福利待遇和关注员工的生活质量,努力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另外,在任职评价和晋升方面需要公正客观地考虑员工的实际表现和能力,提高员工的对企业的认同和忠诚度,从而形成更为稳定和有竞争力的人才环境。
四、多元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商业银行的发展是多元化和全领域的,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需要多元化和全方位的策略布置。
商业银行可以建立灵活多变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对不同的部门、岗位和人员实施差异化的管理方式,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职业选择方案,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和职业发展目标,从而保证人力资源的全面发展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商业银行的人才培养与管理
商业银行的人才培养与管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才的培养与管理非常关键。
一个优秀的人才培养与管理系统可以为银行提供持续稳定的发展动力,使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的人才培养与管理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管理实践。
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人才是银行最宝贵的资源,对银行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人才队伍可以为银行创造更高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创新:优秀的人才具有创新能力,他们能够思考和提出创新的经营策略和产品服务,为银行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2. 提升竞争力:人才培养可以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水平,使其在工作中具备更强的执行力和创造力,从而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3. 保持员工忠诚度:通过人才培养,员工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从而增强员工对银行的忠诚度,减少员工流失率。
二、人才培养与管理的实践1. 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商业银行应该制定全面的人才发展规划,包括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晋升路径,为员工提供清晰的发展方向。
2. 提供培训机会:银行可以定期组织内外部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还可以安排员工参与项目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建立导师制度:商业银行可以建立导师制度,将有经验的员工指导新人成长,并提供实际的工作指导和反馈。
4. 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薪酬激励、晋升机会、股权激励等方式,激励员工积极投入工作,提升业绩。
5. 建立培养新人的机制: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培养新人的机制,为年轻员工提供成长的空间和机会。
可以通过轮岗、跨部门培训等方式,让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中锻炼和成长。
三、人才培养与管理的挑战人才培养与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商业银行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人才培养与管理的有效性。
1. 市场竞争压力:金融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其他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商业银行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赢利机构。
作为金融行业的一员,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会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1. 人才流失问题当前,金融行业人才的竞争非常激烈,高薪、福利丰厚的金融机构对人才的吸引力非常大。
商业银行在人才留住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一些银行员工可能会转行到科技公司或者互联网企业。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商业银行人才流失问题。
2. 绩效管理不完善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一直是个难题,一方面是由于行业特点决定了银行员工的绩效考核难以量化,另一方面是银行绩效考核标准和体系不够科学、客观。
这导致了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银行整体的绩效。
3. 员工培训不足金融行业更新迭代速度快,尤其是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银行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一些商业银行在员工培训方面投入不足,满足不了员工的学习需求。
员工的知识储备不足,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影响了银行的竞争力。
4. 管理层能力不足商业银行管理层的素质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银行的运营和发展。
但由于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复杂性,部分管理层在管理和决策能力上有所欠缺。
这导致了银行整体的战略规划和执行能力较弱,甚至影响了银行的长远发展。
二、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对策1. 人才留住和吸引政策针对人才流失问题,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制定更加合理的薪酬政策和完善的福利体系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银行可以加大对优秀员工的培训和晋升机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商业银行应该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量化考核指标、清晰的激励机制等手段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要加强对绩效不理想员工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工作能力。
3. 提升员工培训力度商业银行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投入,并且要注重培训内容的时效性和前瞻性,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为员工提供更加高效和实用的知识培训。
浅谈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使用
浅谈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使用南通港闸支行王燕摘要:银行是集知识、技术、专业为一体的行业,而人才是银行最核心的资源,因此人才队伍建设是影响银行竞争力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近年来,随着人才战略的深化和调整,商业银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本文围绕如何提高人才使用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
银行是典型的人与资本的结合体,在这个高智力、高创造、高风险、高科技的行业中,人才居资源之首。
随着商行间竞争日趋加剧,相应地对人才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管用有效的机制才能整合调动各方力量,构建人才职业化成长路径,形成完整高效的“培养链”,提升人才队伍培养效率。
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商业银行采取大规模外部招聘和内部培训,使员工队伍数量和质量得到明显加强和改善,有效支持了业务发展。
但是,随着经济结构演化和金融改革深化,人才开发明显不足,青年骨干培养不够,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一)人才素质缺陷。
商业银行还是以传统业务服务为主,柜面人员大多为经验丰富的老员工。
近年来,招聘的高学历人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历练才能有效地发挥产品和客户之间的桥梁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客户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业务的发展。
有的商业银行虽然也意识到人员素质问题,但疲于应付手头业务,队伍建设问题只能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没有实质的措施。
(二)管理方式错误。
尽管商业银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问题,各种照本宣科的培训也没少进行,但是广大前台经营单位在工作中疲于应付业务经营,对员工特别是新员工任其“顺其自然”发展,只要员工完成营销任务、业务鲜少差错就认为完成培养工作,很少能量正确引导员工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三)培养作用有限。
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关部门发挥的作用有限。
对于银行这种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来说,有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十分重要。
传统的发展模式、业务种类、组织团队、培养计划已经无法推动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对人才的培养作用也十分有限。
商业银行的人才培养与管理
商业银行的人才培养与管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与管理对于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培养策略和管理模式三个方面探讨商业银行的人才培养与管理。
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尤为重要。
首先,优秀的人才是银行竞争力的核心。
银行业务的特殊性和竞争的激烈性要求银行拥有高素质的员工,他们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推动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人才培养是银行长期发展的基础。
银行的经营环境和业务模式都在不断变化,培养适应变革的人才是银行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商业银行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将其放在战略的核心位置。
二、培养策略1. 提前预测未来需求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提前预测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进而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重点。
例如,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银行需要培养具备金融科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要求。
2. 多元化的培养渠道除了传统的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商业银行还可以开拓多元化的培养渠道。
例如与高校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吸引优秀的毕业生;与其他行业合作开展人才交流计划,促进知识分享和创新。
3. 注重培养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提供专业培训、岗位轮岗和跨部门交流等方式,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有助于银行整体的竞争力提升。
三、管理模式1. 激励机制商业银行应该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应该注重发挥团队的协同效应,建立共享成果的机制,让员工感受到一种公平公正的管理方式。
2. 培养领导力领导力是商业银行管理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商业银行应该培养具有领导力的人才,并通过岗位设计和培训计划等方式提升其领导能力。
同时,银行的管理者也要注重团队建设,发展员工的领导潜能,推动银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商业银行基层人才管理实践与探讨--分层、分类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2 。 支行分层分类胜任 力模 型构建
支 行 发 展 中最 突 出的 问题 是 员 工 思 维 模 式 的 固 化 以 及 面 对
管 理 序 列 的 素 质 模 型相 对 单一 和 狭 窄 , 尚 未 能满 足市 场 发 展 以 及
挑战时的畏难情绪 , 表 面 来 看是 由于 员工 素 质 未 能 适 应 当前 的组 织 和 岗位 要求 , 但 背 后长 期 的 关键 因素 是 人 才 队 伍 建 设 及管 理 的 系 统 性不 强 , 特 别是 缺 乏有 效 的人 才 队 伍 能 力 标 准 体 系作 为 队伍 建设 的有效 支撑 。 基于 此 分 析 , 支行决定构建 胜任力模 型, 打造 具 有 系 统性 高 、 覆 盖 性 广、 针 对性 强的 人 才 能 力标 准 体 系 , 以期 实 现 各 层 级 管 理 人 员全 面 能 力 的 综 合 提 升 , 同时 能 够 助 力后 备 人才 培养 , 打造 同行 业 内 核心 竞 争 力 , 全 力 促 进 分 行 战 略 目标 的 实 现
( 以下 简 称 “ 支行” ) 为例 , 尝 试 分 析 目前 商 业 银 行 在 人 才 管 理 方
面所 存在 的问题, 后 续 将 介 绍 某 地 市 支 行 的 在 胜 任 力 模 型 构 建 过 程 中的 创 新 实践 。
境 和 激 烈 的 市 场 竞争 。
2 0 1 3 年正值 商业银行 新任董 事长发表 新的施政 精神 , 以董 事 长 提 出 的商 业 银 行 未 来 发 展 目标 和 要求 为 契 机 , 支 行 根 据 本行 的特点和具体发展形势 , 积 极 分 析 诊 断本 行 发 展 中的 问题 , 决 定
在问题的审视、 对 过 去 的总 结 、 以及 对 未 来 的 思 考。
招商银行的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管理
招商银行的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一个组织的重要资产,并且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招商银行作为中国领先的商业银行之一,注重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以确保其持续的发展和竞争优势。
本文将探讨招商银行在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策略和实践。
一、人才引进与选拔招商银行重视人才引进和选拔过程,以确保公司获得最具潜力和能力的员工。
首先,他们通过与高校合作,招聘一流毕业生。
其次,他们积极与各类人才储备渠道合作,如猎头公司和招聘网站,以发掘更广泛的优秀人才。
最后,在选拔过程中,招商银行注重面试和能力测试,以确保员工的专业素质和适应能力。
二、继续教育和培训招商银行认识到不断学习和培训对于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企业的长期成就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他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入职培训、职业发展培训和管理培训等。
通过内外部培训,员工可以不断提高技能和知识水平,适应银行业务的发展需求,并为未来的晋升做好准备。
三、职业发展规划招商银行注重员工的长期职业发展规划,通过人才选拔、晋升和轮岗等机制,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他们鼓励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积累经验,培养全面的能力和视野。
此外,招商银行还为员工提供晋升通道和机会,根据员工表现和潜力,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使员工能够在银行内部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四、绩效管理招商银行实行绩效管理制度,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定期评估和反馈,以及奖励和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积极性。
他们注重员工的绩效和贡献评价,将高绩效的员工提拔和激励,同时也对表现不佳的员工进行必要的辅导和改进。
五、员工关怀和福利招商银行认为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因此注重员工关怀和福利,并努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他们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
此外,招商银行致力于员工健康管理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通过员工活动和福利政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满意度。
论商业银行的人才管理
有利 于吸 引核 心雇 员发挥其创 造力。股票期 权激励虽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 同样也有局 但 限性 , 导 致 经 营者 为追 求 股 价 上 升 采取 短 期 会 行为或发 布不真 实的信息 , 还有一个重要 的原 因是我国现行的政 策法规不够完善 , 有时候股 票 期 权 的 方式 并 不 能 发 挥 它 的真 正 作 用 。 不 管是传统的薪酬制还是全新的股权激励制, 最 终 都 统 归 于物 质 上 面的 ,这是 远 远 不 够 的 , 也 不 能 长期 稳 定地 保 证 经 营 者 的 积 极性 , 为人 因
隐含 的 东 西 , 企 业 的 经 营理 念 以一 定 的管理人 员和 相 关技 术 人 员 . 未 来 收益 与 企 业 发 展 和 股 价 其 表现相 关。股票期权能够在较 大程度上规避
传 统薪酬的不足 , 免 经营者的短期行 为, 避 也
个具 有 良好 发展 前 景 的上 市公 司来 说 , 了吸 为 引 、 住 优 秀 的 管 理 人 才 和 技 术 精 英 , 必 须 留 就 建 立 适合 企 业 特 点 的 长 期 激 励 机 制 。 根 据 上 市公 司特 点 , 期激 励 的功 能 主 要 是 解 决所 有 长 者与 经 营 者 利益 的 不一 致 , 鼓励 经理 人 员在 对
定数 量 的股 票 或提 取 一 定 的 奖励 基 金 购 买公
立经 营者声誉 和企业 文化 的精神 激励模 式。 () 4 职业 经理人的声誉 激励机 制。对 于职业经 理人 而言,声誉这种人力资本 是至关重要的 , 职 业经理人的 声誉既是 企业家长期成 功经营 企 业 的结 果 , 是 企 业 家拥 有创 新 、 也 开拓 、 营 经 管理 能力的一种重要证 明。企业 家的声誉 机 制 是“ 内激 力” 不 同于“ , 外激力” 仅仅是为 了得 到 相 应 的报 酬 而 被 动 地 完 成 指 定 任 务 。 “ 而 内 激 力 ” 是 出 于 内心 。 极 主 动 地 完 成 工 作 最 则 积 大可 能 地 发 挥 个人 才 能 , 工作 中寻 求 自我 实 在 现,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中获得满足感。企 业 家 的 经 营 管 理 决 策 行 为对 企 业 的 影 响 是 长 期 的 , 项 决 策 或 某种 行 为在 短 期 效 果 不 好 , 一 可能对 企业长期 发展有利 , 反之 亦然 , 因此 以 年 度 考核 经 理 人 的 行 为 往 往 有 失偏 颇 。年 薪
我国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
我 国银 行业 人 力 资源 管理 问题 探 讨
邹 丽 梅
( 尔滨 商 业 大 学 MB 哈 A教 育 中心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0 ) 5 0 0 摘 要 : 行 业 属 于 一 个知 识 型 员工 聚集 的行 如 何 更好 的发 挥 员 工 的积 极 性 , 得 员 工创 造 更 大 的 利 润 , 银 此, 使 同时 又 满足 客 户的 需要 , 这是银行的建设过程 中应该充分考虑 的问题。随着 当前银行制度的不断改进 , 银行越来越 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 但是 目 前还 不尽 人 意 , 在 着诸 多的 问题 。在 当前 激 烈 的 市场 竞 争 当 中 , 何 才能 够 更好 的 保 持 竞 争上 的优 势 , 是 我 国银 行 面 对 的主 存 如 将 要 问题 。 本 文就银 行 人 力 资 源 管理 工作 上 的 一 些 问题进 行 了探 讨 。 关键 词 : 行 人 力 资源 管理 ; 银 制度 1我 国银 行 人力 资 源 管理 中存 在 的 问题 位置 上 去 。此 外 , 要加 强基 层 员 工 的 内部 规 范化 、 度化 轮 岗 、 流 制 交 1 . 行 对 员工 培训 不足 1银 和锻 炼 , 断优 化 专 业结 构 和 职 能 结构 , 进 相 互 间优 势 互 补 , 效 不 促 有 当前 的商 业 银 行非 常强 调 对人 才 的素 质 和 能力 的培 养 , 外 资 提 升 国有 商业 银 行 在经 营 管理 前 沿 的整 体 战斗 力 。 而 22建 立科 学 的 员 效考 核 体 系 . 【绩 银 行一 般 比较 重 视 对 员 工 的职 业 培 训 ,并 且 将 培训 当 做 是 一 种 福 利 。 比如美 国 的银 行喜 欢 花 费 比较 高
人才管理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
人才管理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人才管理是商业银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越来越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优秀的员工能够为银行提供独特的竞争优势,这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发展和市场地位。
本文将探讨人才管理对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管理策略。
一、人才管理对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影响人才是商业银行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其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了银行的发展和竞争力。
优秀的员工能够为银行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竞争优势。
1. 能力和专业知识:人才管理能够确保银行拥有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员工队伍。
这些员工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金融环境,并能迅速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
2. 创新和创造力:优秀的人才往往具备较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能够为银行提供新的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
他们能够洞察市场需求,提出创新的理念,并将其落地推行,从而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和竞争优势。
3.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人才管理还能够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一个团结、和谐的团队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增强银行的竞争优势。
二、人才管理的策略和实践1. 人才招聘与培养商业银行应该制定全面的人才招聘策略,吸引并挖掘具有潜力和能力的人才。
在招聘过程中,银行应该注重人才的专业素养和个人能力,而不仅仅是学历或工作经验。
此外,银行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员工培养体系,通过培训、岗位轮换等方式,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使其适应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2. 激励与薪酬体系商业银行应该建立激励和薪酬体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这可以包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绩效评估和晋升机制等。
通过这些激励措施,银行能够留住优秀的员工,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
3. 员工发展与管理商业银行应该注重员工发展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员工反馈和评估,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和晋升渠道,以及建立健康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等。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实践的研究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实践的研究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逐渐加快,银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数字化背景下,银行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也愈加严重。
鉴于此,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实践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业面临的重大转折点,它改变了银行的商业模式和交互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银行的需求和期望。
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许多传统银行正面临着来自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
同时,数字化转型也加速了银行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银行HR对人才储备和管理的要求更加明确。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实践1. 引入互联网思维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传统银行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经营和管理模式。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引入互联网思维,重新理念和体系。
具体而言,这意味着要转变为“用户中心”和“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和选拔具备所需技能和素养的人才。
2. 发展多元员工团队银行业需要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发展多元员工团队,这是推进银行创新和变革所必不可少的。
多元员工团队包括不同背景、不同经验和不同文化的员工。
由于银行HR部门在人才管理和招聘方面采用了更多的综合评价指标,此举将有助于银行吸引和保留具有多样化背景和技能的人才。
3. 推行科技人才管理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银行业人才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数字化转型使得银行行业对科技人才越来越有需求。
因此,银行业需要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方式来进行科技人才的招聘、培养和管理,以适应数字化业务的快速发展。
科技人才管理的实践涉及到各方面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绩效管理等领域。
同时,银行还应该通过与科技公司的联合合作,引入更多的创新力量。
4. 挖掘员工潜力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挖掘员工的潜力。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银行业需要培养和选拔具有更高素质和技能的人才,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和创新能力。
银行业应该采用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在员工的职业规划、培训和晋升方面给予更大的关注。
某商业银行的管理培训生计划探索_邵磊
64 |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China
66 |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China
让其参与直属支行业务拓展例会、重点客户营销活动, 指导其快速成长。
管理与专业能力培训方面,要求管培生围绕积极融 入所在挂职网点,学习基层机构管理实务,包括人际关 系与团队建设、高效执行力的锻造、领导者的情商管理 等,全面提升各项业务知识、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同 时,组织并鼓励管培生参加金融理财师(AFP)、注册 理财规划师(CFP)、金融风险管理师(FRM)的培 训,同时也积极鼓励其参加特许金融分析师(CFA)、 注册会计师(CPA)、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国 家统一司法考试等专业资格认证的考试,并按内部业余 进修管理相关规定报销相关费用。
管理培训生计划在国际上已有近百年的 历史,1919年通用公司启动了财务管理培训 项目,开启了管理培训生计划的篇章。世界 500 强中的许多企业如联合利华等,也很早 开始实施管理培训生计划,并把管理培训生 制度作为培养未来管理人才的战略措施来实 施。2003 年,亨利·明茨伯格的专著《管 理者,而非MBA》的出版在管理界引起了极 大的震动,促使企业界和学术界对MBA 教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人,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也 开始采用这一积极有效的人才储备与培养机制来获取企 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像中化集团等大型国企 也都开始施行管理培训生计划。在银行业,交通银行、 招商银行的管理培训项目启动较早,在业内也积累了良 好的口碑。由此可见,管理培训生计划作为一种新型的 后备人才管理方式,如果运用得当,通过不断地开发人 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可以使企业增添新的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基层人才管理实践与探讨
作者:顾明高健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4年第03期
摘要:在新的市场和竞争环境下,胜任力模型成为众多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升的一种新的方法和工具,基于国内某商业银行地市支行人才管理实践,介绍其在胜任力模型构建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应用。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
本文将以国内某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商业银行”)地市支行(以下简称“支行”)为例,尝试分析目前商业银行在人才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后续将介绍某地市支行的在胜任力模型构建过程中的创新实践。
2013年商业银行新任董事长到任,针对商业银行面临发展中的挑战和机遇,着重提出了七项工作措施和要求,期望在体制、业务流程及人才培养上做好充分准备,努力把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实际的品牌价值和盈利能力。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审视七项细节,其中有多项涉及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比如精简机构;构建简单清新的企业文化;选贤用能;奖惩分明等。
结合前期业务下沉网点要求及上述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目标,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向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转型成为商业银行未来重点工作之一,而转型的成败将取决于基层地市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速度。
一、商业银行基层支行人才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总部与专业咨询机构合作先后构建了核心岗位的分行行长及网点支行行长的素质模型,但仅基于经营管理序列的素质模型相对单一和狭窄,尚未能满足市场发展以及商业银行业务下沉网点的迫切需求。
基层支行作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目前尚缺乏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与之岗位和层级相适应的人才标准体系。
许多支行尝试基于总行的指导思路,也积极尝试体现自身发展阶段和本地商业化的胜任力模型,但目前来看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
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胜任力模型尚未能与企业文化有效结合。
胜任力研究关注的对象是行为,而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方式,通过员工的行为体现出来,目前的胜任力模型中行为标准在逻辑和表现形式上并未体现与企业文化的紧密结合。
二是胜任力模型缺乏对模型设计基础的深入分析,构建方法不够严谨且较单一,导致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构建不够完整。
三是胜任力在岗位及层级的差异不明显。
许多支行的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往往是针对某一序列,忽略了该类序列下不同岗位和层级的胜任力特征差异,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不应单独建立在能力体系或者是职位体系上,而应该是两者的平衡体。
四是忽视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体中的具体应用。
胜任力模型构建其意义并不在模型本身,其价值和目的只有在人力资源具体管理中加以应用才能够体现出来。
二、支行在人才管理的探索实践
1.支行基本情况概述
支行属于此商业银行地市级直辖支行,多年一直不断关注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体系的建设管理,但整体而言支行员工的工作作风和能力提升速度仍未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2013年正值商业银行新任董事长发表新的施政精神,以董事长提出的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目标和要求为契机,支行根据本行的特点和具体发展形势,积极分析诊断本行发展中的问题,决定从企业文化和人才队伍建设两方面出发提升支行的管理效能。
在专业咨询机构的帮助下,支行开始梳理和构建本行的企业文化标准,2013年5月支行的“精品文化”手册诞生,从支行企业文化作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系统的一个基层子文化,传承了商业银行总行和省分行的企业文化价值主张、吸收了地方传统文化精髓、发扬了支行的文化积淀。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支行积极储备专业人才,有效向员工传递了商业银行在人才管理方面的管理认知,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卓有成效地体现了支行对现实存在问题的审视、对过去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2.支行分层分类胜任力模型构建
支行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员工思维模式的固化以及面对挑战时的畏难情绪,表面来看是由于员工素质未能适应当前的组织和岗位要求,但背后长期的关键因素是人才队伍建设及管理的系统性不强,特别是缺乏有效的人才队伍能力标准体系作为队伍建设的有效支撑。
基于此分析,支行决定构建胜任力模型,打造具有系统性高、覆盖性广、针对性强的人才能力标准体系,以期实现各层级管理人员全面能力的综合提升,同时能够助力后备人才培养,打造同行业内核心竞争力,全力促进分行战略目标的实现及企业文化的有效深入。
通过与专业人力资源咨询机构合作,2013年支行人才标准体系构建工作正式启动。
项目启动之初,支行与咨询机构的联合项目组首先确定了两个工作目标,一是构建支行分层分类的岗位胜任力模型;二是胜任力模型要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人才标准体系建设将分行企业文化承接、落地。
(1)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及流程
分层、分类胜任力模型构建采用归纳法将现职绩优者的核心行为提炼作为主线,战略解码及文化演绎为辅线,通过行业对标和专家小组研讨、焦点小组研讨、领导班子研讨作为模型修正和补充,最后通过问卷数据调查进行验证和完善。
(2)胜任力模型构建的效果——胜任力模型与支行企业文化的有效契合
核心胜任能力素质的4大模块与分行企业文化良好对接,实现将企业文化与人才能力标准有效结合的目的。
首先从模型构建方案设计严谨科学,通过资料分析及战略文化演绎对分行的现状情况,总行、省行总体战略文化要求、分行地域性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进行深度分析,并进行总结、提炼,从形成的胜利模型初始框架最大程度地涵盖支行企业文化特征所有细节,这一阶段保证全面性;在后续的完善修订中,通过专家研讨、焦点小组讨论和问卷调查方式对可以在行为层面体现的企业文化核心进行聚焦,最终确定保留且能够符合内在逻辑的企业文化行为特征。
核心胜任能力素质与企业文化承接技术思路如下:
(3)胜任力模型成果——指标体系完整严谨,突出体现了不同岗位及层级的能力标准差异
此次支行分层、分类胜任力模型构建成果分为8个核心指标、11个差异化指标。
8个核心指标覆盖支行所有岗位(108个),11个差异化指标分别覆盖分行三大序列,即经营管理序列、专业技术序列、操作序列。
核心指标体现支行对全员共性的能力素质要求。
而在差异化素质模型层面,不仅体现了不同序列有差异化的能力要求,而且对同一序列下不同部门和层级的能力要求做出了区分。
差异化素质模型的构建亦是此次项目最大的难点之一,由于108个岗位数量过于庞大,模型构建采取层层入扣三步走的原则。
第一步是合并具有岗位一致性及能力要求一致性的岗位。
首先将108个岗位结合3大序列分入经营管理序列、专业管理序列、操作序列中。
第二,在序列中进行相近岗位的合并,例如,经营管理序列中条线部门8-9个部门主任岗位进行合并,合并逻辑是根据其岗位对能力素质要求的一致性(人资部、办公室、运营部、公司部、个金部的主任对统筹协调能力素质要求的一致性)。
第三,将差异化素质族群与核心素质4个方向进行有机结合,将差异化模型素质分为4个方面,使差异化与核心素质从方向上一致,比如核心素质中第四方面的指标“协作共赢”将与差异化中的第四素质族群“管理团队”相匹配,逻辑思路一是从团队层面寻找一致性,二是“协作同赢”指向团队合作的相关指标,聚焦团队相关能力素质,同样“管理团队”是指团队管理相关的差异化素质指标在不同的岗位上呈现的。
三、支行人才管理实践的价值及影响
首先,从贯彻和履行总行战略层面来看,分层、分类胜任力模型成果体现整体的创新性。
目前国有银行全国范围内的二级分行从未有过覆盖三大序列的胜任力模型,通过本次项目,支
行实现在人才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的首个突破创新,也将在同行内实现一定的影响效应。
也将在人才标准管理体系方面成为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的效仿标杆。
其次,从支行自身的发展来看,分层、分类胜任力模型成果的影响主要是对人才队伍建设及管理的正向积极引导和推动。
第一,模型实现了人才标准体系的全覆盖建设,并能将人才标准体系应用于人才管理的各个方面,为后续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培养及发展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胜任力模型与分行新优化的企业文化达到良好承接,并通过能力素质标准呈现、承载无形的文化导向及要求,将“上善若水”与能力素质族群有机结合,实现企业文化落地,加强了支行整体员工对企业文化内涵理解的深度,让员工真实寻找到了在日常工作中实践企业文化的抓手。
第三,胜任力模型的推广应用将最大化提升全行员工对“能力素质”的全新认知,从以往对个体自身虚化能力的认知逐渐转变为使用更科学标准工具认知自身能力,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以在工作岗位中扬长避短,发挥更大的个体效能,推动支行整体绩效的提升。
综上所述,分层分类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对于组织层面,构建分行中层、基层管理人员、非管理人员胜任能力标准体系,将为企业文化落地提供导向性依据基础。
参考文献
[1]魏钧,张德.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客户经理胜任力模型研究[J].金融论坛,2007(6)
[2]黄勋敬,李光远,张敏强.商业银行行长胜任力模型研究[J].金融论坛,2007(7)
[3]李建桥.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企业文化再造[J].商业时代,2008(9)
[4]沈磊.我国商业银行胜任力模型构建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上海金融,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