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中联想与想象

合集下载

音乐作品欣赏的步骤和欣赏感受

音乐作品欣赏的步骤和欣赏感受

音乐作品欣赏的步骤和欣赏感受音乐是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甚至是将来,音乐都是祖先赐给我们的特殊的礼物。

音乐可以给人听觉以愉悦,净化人的灵魂,使人们的精神得到一种高度的享受。

音乐还能帮你排除忧愁和悲伤,使你从痛苦中解脱。

因此,当我们在非常郁闷时,忽然一支优美动听的旋律飘至耳畔,烦恼、不快立刻烟消云散,无有踪迹。

所以学会如何欣赏音乐作品对丰富我们大学生活乃至对以后生活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而这个学期通过对民族器乐欣赏课的相关学习,让我对音乐作品欣赏的步骤和欣赏感受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音乐作品的欣赏步骤1、对音响的感受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只有靠耳朵才能感受,音乐也只有靠听觉进而通过思维才能理解。

因此提高听觉对音乐音响的感受能力,可谓音乐欣赏的第一步。

人的各种感官感受客观事物的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听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逐步提高。

经过培养的耳朵,可以同时听出多个不同音高的音,可感受数十种不同的音色。

因此要提高欣赏水平,必须先习惯用听觉品味各种音乐作品,只要在欣赏音乐时注意聆听,你就会发现各种音乐都能引起我们知觉上的种种快感。

鲜明生动的节奏能使人不知不觉地合拍而动,甚至手舞足蹈。

优美委婉的旋律,犹如飘忽不定的彩带,时起时伏,推动着音乐不断前进。

主旋律与副旋律的交叉配合,作为背景的和声音组的衬托,各种音色的相互交叉对比,基础低音的起伏,节奏的律动,节拍的循环以及速度、力度的变化等等,这一切因素把音乐点缀成一幅幅五彩缤纷的锦缎,从而体现音乐之美感。

2、联想与想象在日常生活中,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往往可以彼此打通,见红而暖,见青而寒,望梅止渴,听声能类形,这在心理学中称为“通感”或“感觉移借”。

欣赏音乐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去听,一面听一面进行联想或想象音乐这门抽象的艺术,实在是对幻想的一种催生剂。

妙音入耳,神驰千里,它能使欣赏者唤起多种不连贯的图景与联想,使人沉浸在瞬息万变的感觉之中。

音乐学科的特点

音乐学科的特点

音乐学科的特点、内容情境创设与课堂调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音响的基础上。

(1)音乐知识的学习;
(2)音乐技能的训练;
(3)聆听音乐;
(4)音乐的联想和想象;
(5)导入和小结的音乐性。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审美体验是学习音乐的主要的途径。

(1)能有对音乐情感的审美体验——优美、壮美、换了、崇高、悲剧、喜剧;
(2)音乐审美体验的基础是音乐听觉;
(3)以旋律为主线,以节奏、音色、和声为辅助,形成思维、情感、文化三位一体的审美体验。

音乐是技能性很强的学科,离开技能的训练就无法体验音乐。

(1)音乐学习的基本能力:听觉思维能力、音乐记忆力;
(2)音乐审美力:感知力、情感反应能力、联想和想象力、音乐理解力
(3)音乐表现力:识谱能力、欣赏能力、歌唱能力、创造能力、感悟能力。

音乐的学习内容:
(1)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2)表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
(3)创造——即兴创造;音乐创作。

(4)音乐与相关文——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音乐的情境创设与调控
音乐的情境创设——(一)参与式情境教学;(二)问题式情境教学。

课堂调控——要给学生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教学内容要详略得当;尊重学生的发言权。

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音乐是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殊活动,同时又是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和想象艺术。

音乐具有的强烈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具有感化人心的力量。

音乐艺术在给人们提供精神生活享受的同时又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音乐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它既有艺术的共性审美特征,同时又有其自身个性的审美特征。

标签:音乐艺术审美特征想象性情感性时间性流动性从音乐艺术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结构形态,是以声响在时间运动中的自由组合来表现人类主体的内在审美情感,素有艺术的王冠之称。

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审美主体对现实、人生的深刻体验。

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抒发着人们的情感,拨动着人们的心弦,陶冶着人们的性情,美化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对社会、对人生有一种新的感悟。

而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在于构成音乐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声音。

正式由于这种特殊性,音乐艺术在具有了一般艺术的共性审美特征下,又具有了其自身个性的审美特征。

一、音乐艺术中的想象性审美特征想象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

音乐艺术并不是以单纯模仿自然界音响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对音乐有规律、有组织的排列,演奏出流畅的旋律,给予接受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呈现出一个充满自由想象的灵性世界。

音乐总能唤起听众在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与这些具有情感的声音相联系,从而产生一系列生动的联系和想象,激起听众强烈的感情反应,产生共振。

同时,音乐的情感内涵又存在着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音乐想象的来源应该是现实生活的体验,因此,音乐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够在人的内心深处唤起具有一定情感的意象,来完成对音乐形象的塑造。

听众或欣赏者才可以运用听觉去感受这些特定的情感。

例如喜怒哀乐等。

当这些情感元素与欣赏者或是听众原有生活中的经历相关,重新再现音乐意象使欣赏主体与客体产生共鸣,所以这种感情便在欣赏者或是听众的心中得到进一步深化,于是主体便产生了感动。

音乐欣赏课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培养

音乐欣赏课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培养

音乐欣赏课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培养音乐欣赏课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培养:
音乐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欣赏课又是音乐教育中的基础课。

音乐欣赏课通过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以及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掘和培养,达到对学生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提高审美情趣,对学生的感知、情感与想象等方面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设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安排设计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参与的艺术实践活动,同时又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融入其中,采用必要的手段启发和帮助学生顺利打开求知的通道,使学生产生实践参与的冲动,并能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真正听懂了音乐后,学生会自觉地在音乐中展开自由的、充分的、丰富的、美妙的联想画面,从而真正使音乐欣赏成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

音乐欣赏教学应注意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音乐欣赏教学应注意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音乐欣赏教学应注意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欣赏教学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主倾听音乐是音乐欣赏的主要方式。

音乐欣赏固然需要某些“非音乐”的因素的辅助,如:欣赏音乐有事需要用语言文字、图像画面等加以引导,但是这些辅助仅仅是一种媒介,而音乐欣赏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还是“倾听音乐”。

因此,我们提供给学生鉴赏的音乐必须是最优秀、最有代表性、最能激发学生美感的艺术精品。

欣赏教学的中心点是“听”,围绕“听”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不要因为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辅助形式”而忽视了“倾听音乐”这个主要的环节。

二、欣赏教学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欣赏教学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尽量采用综合性的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

围绕欣赏,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歌唱、演奏、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方式,“参与”到音乐中去。

只有紧密地围绕着听来进行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使音乐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

三、欣赏教学要注意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欣赏教学要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有三种方式:一是由描绘性音乐引起联想,二是由情节性音乐引起联想,三是由音响感知与情感体验引起的自由联想。

在小学阶段,前两种特别适用。

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故事、诗歌、语言及课件为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理解音乐之间搭建起联想和想象的桥梁。

还要注意,所有的活动都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

四、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

富有启发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水平,对欣赏曲进行讲解。

如作品的相关知识,时代背景、曲式结构等等。

但教师的讲解力求精简、生动,多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表达,并注意讲解的时机,多采用简要提示后倾听音乐、在让学生进行探索的方法,有些作品还可以采用让学生在倾听之后,再做探索讨论,最后教师作必要的讲解和提示。

浅谈音乐欣赏中的联想和想象

浅谈音乐欣赏中的联想和想象

浅谈音乐欣赏中的联想和想象作者:杨源芳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1年第06期摘要: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

音乐欣赏中联想和想象的培养,对欣赏音乐的水平至关重要。

关键词:联想;想像;陶冶;情操;激发;想象力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031-001音乐欣赏中的联想和想象大致可以分两类:第一类是由描绘音响让人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这些想象跟生活的现象是密不可分的。

例如:马蹄飞奔、钟声嘀嗒、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等,如果用乐器模仿他们的声响,就会产生惟妙惟肖的效果;第二类是由故事情节产生的联想和想象,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它是根据民间故事为题材,越剧曲调为素材创作的单乐章的标题性音乐。

从事中学音乐教育十几年来,我一直有个愿望,想写一篇关于欣赏音乐方面感受文章,直到再次聆听了陈钢、何占壕合作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后,心中一直久久不能平静。

我感到《梁祝》的旋律是中国作曲家用中、西音乐结合创作出的最典型的作品,非常成功。

作品以民间故事为题材、越剧曲调为素材创作的单乐章奏鸣曲式。

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叫曲式。

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部分组成,即复杂的三部曲。

它遵循的是对比——发展——统一的结构布局,即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虽然只有一个乐章构成,但一点也不影响它的发展。

呈示部是引子、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构成。

乐曲一开始是由弦乐颤音演奏的背景,长笛吹出描绘春光明媚的优美动人的江南水乡的场景乐段。

主部的音乐是独奏小提琴在竖琴伴奏和木管乐器的呼应下奏出的,犹如一个美丽婀娜的少女款款走到我们的面前,这是一个真挚淳朴、甜蜜幸福的爱情主题。

副部是活泼的音乐风格。

独奏乐器小提琴与乐队交替演奏,轮番上场,描写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同窗三载,不分伯仲,共读共玩的幸福生活。

欣赏者可以自由想象自己上大学或高中、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景,你追我赶的热闹、欢快的场面,那种无忧无虑、两小无猜的幸福情景。

音乐的艺术价值与意义

音乐的艺术价值与意义

音乐的艺术价值与意义音乐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的有序排列和演奏来传达情感、表达思想,并且能够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灵。

在许多文化中,音乐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本文将探讨音乐的艺术价值和意义,并探讨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音乐的艺术价值1. 美感和审美享受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和谐、旋律的美妙和节奏的感染力,能够给人带来美感和审美享受。

音乐以其独特的语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触动人们的心灵,并引发无尽的想象力和联想。

从经典音乐到流行音乐,每种类型的音乐都能带给人们不同的艺术体验和观感。

2. 自我表达和个性展示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和个性展示的平台。

通过音乐,作曲家、歌手和音乐家能够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情感和思想。

同时,音乐也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抒发情感、传递信息的方式。

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音乐都能让个人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3. 艺术创造和创新音乐是艺术创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创新性。

音乐作品的创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时代。

作曲家通过创作音乐作品,能够突破常规的音乐规则和模式,创造出独特的声音和风格,展示他们的艺术才华和创新思维。

二、音乐的意义1. 情感表达和沟通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通过音乐,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与他人分享,并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音乐的美妙旋律和深情演奏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引发共鸣,让人们在共同的情感中感到亲近和理解。

音乐在悲伤、快乐、爱情、友情等方面都能帮助人们表达和理解情感。

2. 文化传承和认同音乐是文化传承和认同的重要载体。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传统,通过音乐能够传递文化的价值观、信仰和历史。

音乐作为一种流传千年的文化遗产,能够让人们了解其他文化,增进文化交流和认同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发展。

3. 心灵治愈和情绪管理音乐对人类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音乐审美中联想与想象—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子夜秋歌》

音乐审美中联想与想象—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子夜秋歌》

音乐审美中联想与想象—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子夜秋歌》音乐是一种语言,它通过语调、节奏、旋律等元素传达情感与感觉。

音乐不仅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也能与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如舞蹈、戏剧等。

音乐能够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引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子夜秋歌》中,联想和想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成为歌曲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子夜秋歌》是一首由国内著名音乐人姚谦谦创作的歌曲,该歌曲首次发表于2005年的音乐专辑《北门》中。

歌曲的歌词由歌手张学友演唱,歌曲的曲调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元素,呈现出浓郁的现代意味。

歌曲以“子夜秋风”为背景,描述了一位男子对离开的女友的思念之情。

歌曲的第一句歌词“子夜的月光像一面镜子”巧妙地将夜晚的宁静和月光的柔和性质连成一体,给人留下了画面感。

而“你的面容在水中轻轻浮动”一句则更直接地表现出男子对女友的思念之情。

其余的歌词则用耳熟能详的词汇描述了男子内心中的情感世界,唤起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远方的思念。

在音乐元素方面,歌曲采用了欧美乐器与中国传统乐器相融合的方式来表达对异域文化的借鉴,使这首歌曲增添了浓郁的现代感。

而曲调则更加突出了情感的内敛和压抑,体现了男子面对分别时的无助与苦涩。

此外,歌曲还引入了一定的合唱和轻微的环境音效,弥补了静态音乐的局限性,使音乐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通过《子夜秋歌》这首歌曲,我们发现音乐不再是单纯的娱乐或放松,它更是一种让人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形式,能够触动人心,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想象。

音乐审美不仅在于欣赏,更在于对音乐中元素的理解和对作者的情感追随。

音乐鉴赏

音乐鉴赏
("江河水",
3. 理智的欣赏(理论上分析出曲了为何是悦耳动听,为啥是如此的情感等),有人称为纯音乐阶段.音乐除了它的音响和所表达的情感外,是作曲家使用"音乐语言"创作出来的,故欣赏者应有意识也支聆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音乐素材,为了追随作曲家的思路,还必须懂得一些音乐曲式结构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理解,从而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
调式是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干变万化的表现力。旋律尽管是音乐的灵魂,但其他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其他要素甚至可起主要作用。例如,贺绿汀的管弦乐曲《森吉德马》,第一段轻柔缓慢,用拖长的和弦和陪衬声部来烘托旋律。开头由双簧管和长笛吹出富于田园风味的曲调,在弦乐器和弦的衬托下,音色显得柔和而平静,描写了辽阔的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后来旋律先后改由圆号、小提琴和小号吹奏出,色彩渐渐明朗起来。第二段快速而强劲,弦乐器拨弦奏出轻快活跃的伴奏音型,旋律和第一段相同,音色也改变不大,但由于速度、力度以及伴奏乐器的节奏都起了变化,因此表现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反映了内蒙人民载歌载舞的愉快生活。
要从官能、感情和理智三方面全面地欣赏一个作品,就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2、作品的民族特征。3、作者的创作个性。4、作品标题的内容。5、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6、曲式和体裁。其中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及曲式和体裁知识,是基本乐理的常识。下面对这两项基本乐理的常识,做简单介绍。

音乐教学法有哪些方式

音乐教学法有哪些方式

音乐教学法有哪些方式音乐教学方法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以音乐感受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音乐欣赏法以欣赏活动为主,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音乐作品进行聆听、联想、想象、模仿、分析、比较等激发学生自觉地学习、促其形成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求知欲望。

(2)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际音响、示范、直观等方法,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深化学习内容的方法。

(3)参观法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1)练习法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2)律动教学法是人体随着音乐做各种有规律的协调的动作。

(3)创作教学法培养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包括即兴创作、表演创作等。

(4)游戏教学法3、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通过老师和学生口头语言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音乐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活动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包括讲述、讲读、讲解、讲演等。

(2)谈话法师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包括启发式、问答式、指导式谈话。

(3)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通过讨论或辩论进行学习的的方法。

4、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学习并的出结论的方法。

发现法(研究性学习)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查阅资料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5、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以体态律动为主的教学法,还包括视唱练耳和即兴表现。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和反应音乐的能力。

音乐审美中联想与想象——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子夜秋歌》

音乐审美中联想与想象——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子夜秋歌》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1联想什么是“联想”呢?联想是由当前的事物想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心理过程,实际上是记忆信息(表象)的提取和串联。

心理学家说:“回忆常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

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件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起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

”联想还分为相似联想、相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和功能联想。

比如:“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喻体“长龙”是由本体“长城”所引发的联想。

审美联想:“审美联想”是指在审美活动过程中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亦即心象的转换递变过程。

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是“相似联想”和“接近联想”。

2想象什么又是“想象”呢?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储存的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的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这是一个十分广阔的心理范畴,不仅可以回忆过去和现在的事物和形象,还可以想象未来的事物和形象。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流传和文字,将自己头脑中零碎的表象,想象出我们从未见过的人物或事物。

审美想象:“审美想象”指在头脑中对表象重新组织进行改造加工,从而形成新的审美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对审美感性形象认识储存在记忆中的表象,进行重新加工和创造的阶段,也是审美形象理解和创造的环节之一。

3审美联想与审美想象的异同审美联想是唤起头脑中已保存的过去经验或事物的重新显现,而审美想象是对头脑中保存的过去经验或事物进行重新组织、加工改造,最后形成一个从未体验过的新的形象。

审美想象是以审美联想为前提,联想唤出了各种原来保存的经验,想象就来对这些经验进行分析和重组。

再造想象,并且创造想象。

4审美活动及音乐审美活动中的联想与想象现实中各种人和事、物与景、行动、事件、心理等在艺术中成为审美对象。

审美活动是心理活动,应是愉悦的,它不仅仅是艺术家、美学家的专利,而应当是人人都会感受到的活动。

审美既鉴赏美,它是人类感知、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知情感的美的认知的状态,即对“美感”的体验。

音乐的非语义性

音乐的非语义性

音乐的非语义性音乐本身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它看不到、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具有非语义性。

它不同于绘画、造型、雕塑那样直观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作为基本表现手段,通过声音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从而使人们在头脑中产生联想和想象而获得听觉形象。

在音乐审美中,这种想象与思索是最大限度和多向辐射的,因而具有模糊的非语义性特征。

正如你无法确切判定《二泉映月》是描述阿炳一生颠沛流离的不幸遭遇、按捺不住的内心痛苦和对未来的憧憬、伤感,你也无法确切判定《命运交响曲》是颂扬人与命运的抗争一样。

正是因为音乐这种非语义性,才使它区别于美术、文学、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也赋予教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利条件。

一、音乐的“非语义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是一切艺术中最自由的,这种自由的艺术给人们提供了最为广阔的创造想象空间。

正如黑格尔指出的:“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而这种想象也分为两种。

首先是有标题音乐的想象。

有标题音乐的想象,就是提示学生在乐曲标题下敞开心扉,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想象。

由于音乐的“非语义性”,标题不能直接表现客观事物的具体细节,需要听者用心灵去感受音乐的多姿多彩和每一个震撼人心之处。

如舒曼的《梦幻曲》,是舒曼创作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十三首中的第七首。

《童年情景》这十三首小曲,每一首都有一个鲜明的音乐形象,反映儿童生活的一个方面。

《梦幻曲》是其中最精彩的段落,常被拿来单独演奏,还被改编成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竖琴、吉他等独奏曲及合唱曲。

乐曲节奏徐缓、舒展,旋律优雅、宁静,一开始就把人们带进一个无限美好的梦境,仿佛五彩缤纷的神话境界,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乐曲既有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又有对甜蜜过去的美好回忆,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最后在静谧气氛中结束。

由于各种乐器演奏的音色、音域不同,欣赏者的年龄、生活阅历、情趣不同,聆听者想象虽然不同,但又都符合作品标题的含义,都统一在作者塑造的音乐形象当中。

音乐审美中联想与想象——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子夜秋歌》

音乐审美中联想与想象——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子夜秋歌》

的艺术歌 曲《 李 白夜诗三首》 中的《 子夜秋歌》 为例 , 具体分析声乐作 品 中的审美联想与想象
5 中国现代艺术歌 曲《 子夜秋歌》 介绍
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始于 2 0世纪初 . 中国一些 留洋作 曲家 . 开始尝 试 选用中国传统 的优秀诗词与钢琴担任伴奏 相结合 的形式 . 创作“ 土 洋” 结合 的具有浓厚中国味道 的艺术歌 曲. 并逐渐开始流传 中国文学 宝库的精品之多 . 可供作 曲家选择 的余 地之大 . 随着音乐创作技法 的 不断发展 . 目的 . 是追求艺术歌 曲内涵 的文学历史性和多姿 多彩 的审 美变化 , 日趋完美 。 本曲的作者林乐培 ( 1 9 3 5 一 ) 出生于澳 门. 香港 7 O 年代 以来 “ 现代 中国音乐” 的代 表人物 : 自5 0 年代开始从事作 曲以来 . 便矢志以“ 寻找 中国新音乐 ” 为人生 目标 : 6 0年代从加拿大和美国学成回到香港从事 现代“ 新音乐” 创作 . 以“ 从古思中寻根 . 在前卫 中找路” 的手法 . 为 中国 新音乐发展寻求 突破 。 他 的创作既具现代感 , 又有中国味 , 尝试在五声 音 阶的调性 中. 表现清新气息 。 《 子夜秋歌》 , 是林乐培采用李 白的三首 “ 夜诗 ” : 《 静夜思》 《 子夜秋 歌》 《 月下独酌》 所写成的约 7 分半钟的小型声乐组 曲中的第二首艺术 歌曲。 《 李 白夜诗三首》 , 原本是“ 独唱与管弦乐 ” 的表演形式 , 后来又 多 了一个版本是“ 独唱与钢琴 ” 的表演形式 对此 . 林乐培如此解读 : “ 这 部独 唱组 曲. 是我寻找中国新音乐风格的实验结果 我 当时 的目标是 要有现代感 . 要有中国味 ” 《 子夜秋歌》 选自 六 朝“ 乐府” 吴声歌曲《 子夜歌 》 , 相传是晋代名 叫 子夜的女子所创作 . 因起于吴地 , 故又名“ 子夜吴歌” 。原 本四首 , 每首 四句 分咏“ 春夏秋冬 ” 四季情事。此为第三首 . 即是 咏“ 秋思” , 也是其 中最好的一首 。 林乐培把“ 子夜吴歌” 中这首标明为《 子夜秋歌》 就是此 意 李 白创作 时把每首四句增加到六句 , 从语言和音 节上看 , 它们实际

艺考音乐常识简案

艺考音乐常识简案

艺考音乐知识简案赏识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以音响的听觉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想联合的一种特别的认识过程。

赏识音乐一般可分为知觉的赏识(听作品的音响成效)、感情的赏识(细领会作品表现的感情)和理智的赏识(踊跃睁开想象和联想,正确地理解音乐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意义)三个层次。

音乐语言的基本因素有节奏、节拍、旋律、音色、力度、速度、和声、复调等,此中以节奏、旋律、和声三因素最重要。

中国音乐一、民歌中公民歌的主要形式有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号子:是和劳动节奏亲密联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

音乐特点:朴素、粗暴、节奏感强,多为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如:《板车歌》、《平水号子》、《川江船夫号子》等。

山歌:是劳感人民在野外劳动生活中自由抒发心里感情的抒怀歌曲。

音乐特点:自由、伸展、多为独唱、对唱形式。

如《小河淌水》、《槐花几时开》等。

小调:又称小曲,是人们劳动之余,平时生活顶用以抒发感情和自我娱乐的民歌。

音乐特点:规整、细腻,有一些加工变化。

如《月儿弯弯照九州》、《孟姜女》。

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是各少量民族最基本的艺术形式,流传最广,数目最多,他们以歌代言,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理想和梦想。

蒙古族民歌:马头琴为主要乐器,挤奶舞、鄂尔多斯舞最受欢迎。

其民歌大概分长调解短调。

长调理奏舒缓、旋律悠久,没有显然的节拍规律,但有独到的旋律装修;短调旋律豪迈流利,深邃隆重,节奏铿锵有力,伸展冷静:《嘎达梅林》。

藏族民歌:藏族民歌丰富多彩,有堆谢、锅庄、弦子、果谢、热巴以及即兴的对歌和山歌,音乐特点特别鲜亮,《草原上的鲜花》、《北京的金山上》。

二、民乐我公民族乐器品种众多,常有的有:笛子、二胡、高胡、板胡、筝、唢呐、扬琴、柳琴、三弦、琵琶等,依据传统习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俗称“吹、拉、弹、打”。

吹管乐器:笛《鹧鸪飞》、《扬鞭催马运公粮》;唢呐《百鸟朝凤》、《山村来了售货员》;笙《草原巡逻兵》。

《第一单元三、联想与想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湘教版19必修音乐鉴赏

《第一单元三、联想与想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湘教版19必修音乐鉴赏

《联想与想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中音色、节奏、旋律等元素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2.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感受。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欣赏和体验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感受。

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流行、民族等不同风格的音乐,以便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和体验。

2. 准备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图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3. 安排好课堂时间,确保每个音乐作品能够得到充分的欣赏和讨论时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联想与之相关的画面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与画面的关联,帮助学生建立音乐与视觉艺术的联系,为后续的联想与想象活动做好铺垫。

2. 欣赏与讨论: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如古典、流行、民族等,并尝试描述自己联想到的画面或情境。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感受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锻炼其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创作与展示:引导学生尝试用绘画、写作、舞蹈等多种形式,将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表达出来。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化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创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4. 总结与回顾: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过程,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的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的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的教学反思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其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让想象驰骋的空间,中小学生正处在富于想象的年龄,用音乐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市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折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由于每一个人的经历是不同,文化素养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

一首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不会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

在我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区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

音乐的语言是富于创造性的,它具有不可指向的特点,由于各人的领悟和情感不同,对音乐的创造也会不尽相同。

以学生为主体,把较多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去感受,去判断,去想象,去表达,去创造,形成“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的境界,让他们在艺术探索和大胆实践中提高。

教师创设一个环境,把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充分表现出来,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多样性,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的。

如,在欣赏讽刺歌曲《跳蚤之歌》时,我特意将无歌词,纯音乐的《跳蚤之歌》配合多媒体图画让学生欣赏之后,启发学生:“一个愚昧的国王养了一只身虽渺小,而危害很大的跳蚤。

跳蚤穿上锦衣绣袍,佩有勋章和金星当上大臣。

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出这个作品中跳蚤形象,以及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跳蚤的态度。

”于是一大批俏皮而又具讽刺的语句诞生了:“跳蚤穿上了国王为它做的龙袍,一步一拐地在王宫里神气活现地走着。

可惜,王冠太大,它头太小,龙袍太长,她森太短。

唉!怎么看怎么也不像个王子。

一不小心,过长的龙袍绊倒了它,直摔得它王冠不见了,龙袍稀里哗啦都扯烂了,狼狈不堪爬起,它还不忘了昂起拿狐假虎威的小脑袋。

”这不得不让我感叹学生的想象力。

在音乐想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受约束地发表意见,用艺术的夸张,丰富的联想对学过的乐曲进行再创造,这是音乐感情的升华,也是教堂教学的延续,它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活力,并使每个学生心中蕴涵的向往和渴望得以宣泄。

浅析同构联觉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

浅析同构联觉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

浅析同构联觉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同构联觉是一种跨感知体验,指的是在感知某种感官刺激时,同时会引发其他感官的反应和联想。

在音乐欣赏中,同构联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增强听觉体验,还可以拓展音乐的表现力和意义。

本文将从同构联觉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探讨其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及意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同构联觉的概念。

同构联觉是由心理学家Kantrowitz于1898年首次提出的,指的是感官之间的交叉作用。

在音乐欣赏中,同构联觉的常见形式包括色彩和音乐的联想、形状和音乐的联系、情绪和音乐的共鸣等。

当我们听到高亢明亮的音乐时,往往会联想到明亮的颜色,比如红色或橙色;相反,当听到低沉暗淡的音乐时,可能会想到深色或者灰色。

这种感官之间的交叉作用,就构成了同构联觉的基本形式。

同构联觉在音乐欣赏中具有多种作用。

它可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和意义。

通过同构联觉,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组合,还可以成为视觉、情感、形象的传达者。

某首音乐如潺潺流水般的旋律,让听者联想到清澈的湖水,绿树成荫的山林,从而使音乐的意境更加丰富和具体。

同构联觉可以增强音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当音乐和其他感官产生联觉时,会形成更加综合和立体的感知体验,从而使听者更容易被音乐所吸引,更深刻地被音乐所感染。

同构联觉还可以改善音乐的理解和记忆。

当听众通过同构联觉将音乐与其他感官联系起来时,会更容易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内在含义,并且更容易对音乐进行记忆和回忆。

同构联觉在音乐欣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和意义,增强音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改善音乐的理解和记忆。

在音乐创作、演奏和欣赏过程中,我们都可以更加重视同构联觉的作用,借助它来提升音乐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效果。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对同构联觉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可以在以后的音乐欣赏中有更加丰富和深刻的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审美中联想与想象
【摘要】联想和想象是审美心理的高级形式,与情感、理解密切相关。

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是在审美感知觉和审美记忆表象基础上的表象运动,是在人脑中进行的信息再加工运动,是审美感性和理性连接的中介加工活动,即有时候它们是纯感性的,有时已浸入了理性。

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是把音乐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中介环节。

本文以中国艺术歌曲《子夜秋歌》为例,深入分析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在此声乐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

【关键词】审美联想;审美想象;中国艺术歌曲;古诗词;林乐培
1 联想
什么是“联想”呢?联想是由当前的事物想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心理过程,实际上是记忆信息(表象)的提取和串联。

心理学家说:“回忆常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

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件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起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

” 联想还分为相似联想、相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和功能联想。

比如:“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喻体“长龙”是由本体“长城”所引发的联想。

审美联想:“审美联想”是指在审美活动过程中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亦即心象的转换递变过程。

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是“相似联想”和“接近联想”。

2 想象
什么又是“想象”呢?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储存的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的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这是一个十分广阔的心理范畴,不仅可以回忆过去和现在的事物和形象,还可以想象未来的事物和形象。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流传和文字,将自己头脑中零碎的表象,想象出我们从未见过的人物或事物。

审美想象:“审美想象”指在头脑中对表象重新组织进行改造加工,从而形成新的审美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对审美感性形象认识储存在记忆中的表象,进行重新加工和创造的阶段,也是审美形象理解和创造的环节之一。

3 审美联想与审美想象的异同
审美联想是唤起头脑中已保存的过去经验或事物的重新显现,而审美想象是对头脑中保存的过去经验或事物进行重新组织、加工改造,最后形成一个从未体验过的新的形象。

审美想象是以审美联想为前提,联想唤出了各种原来保存的经验,想象就来对这些经验进行分析和重组。

再造想象,并且创造想象。

4 审美活动及音乐审美活动中的联想与想象
现实中各种人和事、物与景、行动、事件、心理等在艺术中成为审美对象。

审美活动是心理活动,应是愉悦的,它不仅仅是艺术家、美学家的专利,而应当是人人都会感受到的活动。

审美既鉴赏美,它是人类感知、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知情感的美的认知的状态,即对“美感”的体验。

然美感是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美的社会标准,对客观事物(包括内容、形式)进行评论时所产生的情绪的体验,一般而言“它是一种愉悦情绪的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的体验。

从而产生研究人的审美活动中的心理现象、特点、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审美心理学”。

由此也产生了它的支类学科——“音乐审美心理学”。

“音乐”在人类生存方面有一种益处,它可以提供一种认知世界的特殊方式,以音乐的形式表达事物、表达情感。

既然是认知,那就会有情绪的体验,也就会产生审美活动。

所以,音乐应该既包括音乐本身,还包括其音乐所表达的涵义。

音乐审美应首先通过对音乐形式的综合分析得出音乐的基本情绪,重点是要得出对音乐情绪的分析判断,而非单纯的技术层面;其次,在所得出的音乐情绪的基础上,对其表现的音乐形象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在所得出的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主题思想、价值、意义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通过联想、联觉等意识行为将音乐的形式与内容衔接起来进行审美活动。

音乐审美活动实际上是多种心理活动的交织,审美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联想、想象、意象、情感等心理活动,并且这些活动是相互联系、影响、依存的。

因此由一种感觉完全有可能激活与这种感觉相关的某种感觉,从而产生联想并进而引起一系列的联想活动。

而联想、想象则是在联觉基础上引起的后续心理活动。

音乐具有空旷性、模糊性等特点,即使是相同的音响,也能够让不同的个体产生不同的联想。

即同一种音响会使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联想与想象。

下面我们就以“香港现代音乐之父”林乐培先生以现代技法写作的艺术歌曲《李白夜诗三首》中的《子夜秋歌》为例,具体分析声乐作品中的审美联想与想象。

5 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子夜秋歌》介绍
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始于20世纪初,中国一些留洋作曲家,开始尝试选用中国传统的优秀诗词与钢琴担任伴奏相结合的形式,创作“土洋”结合的具有浓厚中
国味道的艺术歌曲,并逐渐开始流传。

中国文学宝库的精品之多,可供作曲家选择的余地之大,随着音乐创作技法的不断发展,目的,是追求艺术歌曲内涵的文学历史性和多姿多彩的审美变化,日趋完美。

本曲的作者林乐培(1935-)出生于澳门,香港70年代以来“现代中国音乐”的代表人物;自50年代开始从事作曲以来,便矢志以“寻找中国新音乐”为人生目标;60年代从加拿大和美国学成回到香港从事现代“新音乐”创作,以“从古思中寻根,在前卫中找路”的手法,为中国新音乐发展寻求突破。

他的创作既具现代感,又有中国味,尝试在五声音阶的调性中,表现清新气息。

《子夜秋歌》,是林乐培采用李白的三首“夜诗”:《静夜思》《子夜秋歌》《月下独酌》所写成的约7分半钟的小型声乐组曲中的第二首艺术歌曲。

《李白夜诗三首》,原本是“独唱与管弦乐”的表演形式,后来又多了一个版本是“独唱与钢琴”的表演形式。

对此,林乐培如此解读:“这部独唱组曲,是我寻找中国新音乐风格的实验结果。

我当时的目标是要有现代感,要有中国味。


《子夜秋歌》选自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子夜歌》,相传是晋代名叫子夜的女子所创作,因起于吴地,故又名“子夜吴歌”。

原本四首,每首四句。

分咏“春夏秋冬”四季情事。

此为第三首,即是咏“秋思”,也是其中最好的一首。

林乐培把“子夜吴歌”中这首标明为《子夜秋歌》就是此意。

李白创作时把每首四句增加到六句,从语言和音节上看,它们实际也属民歌。

6 《子夜秋歌》中的联想与想象
全曲共有六句,每两句为一段,共三段。

基本上选用中国五声音阶的调式在不同主音上变化而成。

(谱例1)
第一段4/4拍,抒情而随意的清唱出长安城里一片月光之中,千家万户的妇女忙于准备寒衣的情景。

(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

这里特指人们准备寒衣)。

句尾的“e”,似有劳动之中的耳语之感。

钢琴伴奏部分有“持续低音”的保持作为陪衬,右手作夜半钟声的“轻盈状”。

联想到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思情;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让人砰然心动。

(谱例2)
第二段,万户捣声风吹不尽,妇女们思念着远在玉门关的丈夫。

轻快的节奏中流畅的旋律似秋风吹过,唱出了人间亲情。

旋律中有小小的变化音“总是玉关情”时,似有“D”大调的闪现,成为音乐中的亮点。

钢琴伴奏流畅,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这段音乐把妇女怀念丈夫往日与自己生活中的快乐与甜蜜的柔情深刻的表达出来。

使我的内心深切的感受到了艺术的浪漫,对幸福的爱情充满了丰富的想象。

(谱例3)
第三段自钢琴第15小节开始,以“Piu mosso”的速度加快,音阶向上跳动行进至歌唱旋律出现,在“B”大调上振奋的呐喊出“何日平胡虏”?什么时候能平息“胡人”的掠夺啊?心中的不安和对敌人的仇恨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劳动人民冀求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

钢琴伴奏中出现战鼓齐鸣,由远到近,再逐渐消失的声音。

到那一天,我们的丈夫就再也不用出征远行了。

结束句“良人罢远征”运用中国五声音阶“羽调式”,远处又传来夜半钟声与第一段前后呼应,并在最后的12/4拍的小节里“G”音反复演奏十二下,代表了夜半十二点的钟声,意境极佳。

7 总结
全曲“音中有诗,诗中有音”,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

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

音乐与诗歌高度完美结合。

通过此作品,分析了声乐作品的联想与想象,证明音乐审美中声乐作品是离不开联想与想象的。

是表达歌唱艺术形象、丰富歌唱艺术作品、提高演唱技能技巧的一种创造性的反映形式,强调通过对作品的联想与想象,是演唱时艺术深化的重要因素,是歌唱艺术情感表现的必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