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1课时) 学案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课时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课时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课时◆本章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1)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

同时,本章内容又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因此,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其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

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与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引入新型化学电池开发与利用的知识,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学习与讨论,学生将对化学反应的条件有更深的认识。

这些都会增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及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在此只点出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其主要原因,并笼统地将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能量归结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不予深究。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主要考虑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阶段性。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

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

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以探究学习为主。

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

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

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

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篇1)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理解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与“-”以及为什么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视对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的训练,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化。

二、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学情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是学习热化学的重要工具,教材从化学方程式只能表明反应物分子转化为生成物分子时原子重新组合的情况,而不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个局限入手,说明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重点介绍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键知识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五、教学方法: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是教学具有针对性。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学案、针对训练及参考答案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学案、针对训练及参考答案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学案编辑人:44级高二化学组 2013.12第1部分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反应热(焓变)1.焓变:在 条件下进行反应的 。

表示符号 ;单位: 。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产生原因 (2)表示方法①吸热反应:ΔH 为 或ΔH 0;②放热反应:ΔH为 或 ΔH 0。

⑶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①大多数 反应 ②所有的 反应 ③所有的 反应 ④金属与 或 的反应 ⑤ 反应①大多数 反应 ② 与碱的反应③C 和 或 的反应 [注意]一个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填能或不能)通过反应过程中是否需要加热来判断。

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计算方法方法1:应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加减)方法2:应用焓变计算ΔH = 总能量- 总能量方法3:应用化学键能计算ΔH = 的总键能- 的总键能 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明 的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 的 。

例如:2H 2(g)+O 2(g)===2H 2O(l) ΔH (298 K)=-571.6 kJ/mol 表示 。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⑴要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注明各物质的 。

一般用英文字母 、 、 分别表示固态、液态和气态,水溶液中的溶质则用 表示。

⑵在方程式后空一格写 ,在△H 后要注明反应温度,对于298k 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温度。

一般不写其他反应条件;不标明生成沉淀或气体符号。

⑶ΔH 的单位为 或 。

⑷ΔH 的值必须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对应。

计量数加倍时, ΔH 也要 。

当反应逆向进行时, 其ΔH 与正反应的数值 ,符号 。

⑸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以“ ”为单位,不表示分子数,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化学反应与热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作为高中必修阶段的化学课程,本章内容的编写力图在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反应相关知识的了解,初步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初步认识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在此基础上,本章进一步介绍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拓展学生原有的化学反应认识视角。

对于化学反应中的热能,教材除引出化学反应中的吸热、放热反应等热量变化现象和概念外,主要是借助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揭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并探讨其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

其主要内容和思路如下: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概念)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微观解释)吸热、放热反应与反应物、生成物能量的关系(宏观判断)化石能源的贡献与问题及相关应对措施(应用价值)本节的内容编排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从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引出新知识。

教材利用实验或结合化学反应中热能利用的历史,从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出并分析新知识,以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减缓认知坡度。

教材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引出的;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本质的介绍,则利用了学生学过的氢气与氯气的反应及相关数据。

2、注重宏观与微观相互结合、印证。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以化学键重组的微观推理深化学生对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论认识;又以吸热、放热反应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变化关系的宏观分析使抽象理论具体化,便于学生在知识储备较少时,适当应用理论,对具体反应进行分析。

3、利用自主学习渠道,促进学生体验学科价值。

化石能源的利用与面临的问题,教材着墨不多但内涵丰富。

从化石能源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到社会发展与能源需求的关系,从化石能源储量到能源消费需求,再到其燃烧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和开发清洁新能源,这些无一不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均属社会热点问题,是体现学科价值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素材。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重、难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对△H的“+”与“-”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反应热焓变(一):反应能量变化与反应热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

所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等的,在产生新物质的同时总是伴随着的变化。

即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同时遵守守恒和守恒两个基本定律。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形式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3、类型(1)放热反应:即_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燃料的燃烧、中和反应、生石灰与水化合、金属和酸的反应、铝热反应等都是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即_________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H2还原CuO的反应,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aCO3分解等大多数分解反应,Ba(OH)2·8H2O 与NH4Cl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说明:吸热反应特征是大多数反应过程需要持续加热,但有的不需要加热如:Ba(OH)2·8H2O和NH4Cl固体反应,放热反应有的开始时需要加热以使反应启动。

即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形成原因(图示)从微观上分析:从宏观上分析:从宏观上分析:预测生成(二):反应热焓变两个概念:环境体系1、定义:叫反应热,又叫焓变。

学案2:1.1.1焓变 反应热

学案2:1.1.1焓变  反应热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关键词语1.反应热“三要素”:(1)符号:ΔH;(2)单位:“kJ/mol”;(3)正、负号:ΔH<0为放热反应,ΔH>0为吸热反应。

2.反应热计算“两公式”:(1)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2)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教材新知[自学教材·填要点]1.反应热(1)定义: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2)特殊值——焓变:焓变是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符号“ΔH”,常用单位“kJ/mol”,恒定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2.ΔH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2)实例:1 mol H2与0.5 mol O2完全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焓变ΔH=-285.8_kJ/mol。

[师生互动·解疑难](1)等压条件下的反应热在不做其他功的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当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即H(生成物)>H(反应物)]时,ΔH>0,反应为吸热反应。

(3)当H(生成物)<H(反应物)时,ΔH<0,反应为放热反应。

小试身手1.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产物H2O所具有的总焓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焓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焓高于反应产物H2O所具有的总焓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焓等于反应产物H2O所具有的总焓D.反应物H2和O2比反应产物H2O稳定解析:反应物总焓高于生成物总焓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焓低于生成物总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焓值越低,物质越稳定。

答案:B[自学教材·填要点]1.化学反应的本质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的过程,两者吸收和释放能量的差异表现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焓变与键能的关系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若E1>E2,则化学反应吸收能量,ΔH>0;若E1<E2,则化学反应放出能量,ΔH<0。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基本概念;2.掌握化学反应热和焓的计算方法;3.能够通过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判断化学反应的放热性或吸热性;4.能够应用热力学基本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基本概念;2.化学反应热和焓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基本概念(1课时)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基本概念;2.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2.化学反应热和焓的计算方法(2课时)1.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焓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应用热力学基本定律解决相关问题(2课时)1.热力学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2.化学反应的放热性和吸热性的判断;3.热力学计算实例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过程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基本概念1.从日常生活中引出能量变化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通过实验展示一些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的现象,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3.简要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说明能量守恒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化学反应热和焓的计算方法1.详细讲解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重点讲解热效应概念。

2.讲解焓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焓的物理意义。

3.详细介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意义,说明不能取得的热量是如何测定的。

3.应用热力学基本定律解决相关问题1.通过实例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应用化学反应热和热力学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让学生能够独立判断化学反应的放热性或吸热性,并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五、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2.情景教学法3.问题解决教学法六、教学评估1.课堂测验:对本节课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测验,为学生提供学习方向。

2.个人作业:对于发现的学生易错点展开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经典之作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学案

经典之作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学案班次姓名教学目标:1.了解焓变的含义2.理解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与键的断裂与生成的关系教学重点: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

教学内容:问题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⑴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有_______________,在一般化学反应里,常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问题二:1.焓和焓变(1)焓(2)焓变(ΔH)2.反应热⑴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反应热⑵符号:用_________表示⑶单位;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

⑷可直接测量,测量仪器叫量热计⑸反应热产生的原因(微观讨论)P2-3 以H2(g) + Cl2(g) = 2HCl(g)为例:①化学键断裂时需要_________________,②化学键形成时需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为反应热(6)反应热表示方法反应热是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整个体系的能量(即焓)增加或者减少的量值,ΔH =H产物—H反应物思考:焓增加----吸热-----则用“”表示;焓减少-----放热------则用“”表示。

(填“+”或“—”)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1molCO(g)和1molH2(g),需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

2.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案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和能量的变化知识回顾:1.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随有_ ,并可以、或等形式表现出来。

2.根据能量变化的不同,化学反应可分为和两种形式。

3.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遵循和两条基本定律。

本节知识要点:一、焓变(△H)反应热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差值即焓变(△H)决定。

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用△H表示反应热放热反应,△H 0吸热反应,△H 0,焓变(△H)单位:KJ/mol二、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时应注意:1.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

(为什么?)2.所有反应物和产物都用括号注明它们在反应时的状态。

(为什么?)3.各物质前的系数指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单位KJ/mol中每摩尔指的是每摩尔反应体系,非每摩尔某物质,其大小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详见课本第四页资料卡片)5.对于可逆反应中的△H指的是正向完全进行时的焓变。

6.标明“﹢”,放热;“﹣”,放热。

三、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 (aq) == H2O(l) △H= -57.3KJ/mol 注意:①稀溶液②强酸、强碱③1mol H2O实验:中和热的测定见课本第4~5页思考:1.环形玻璃棒的作用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如果不是强酸和强碱,求的中和热数值?如果用的是浓溶液呢?练习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 .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B .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 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C .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 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 也不相同D .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3.已知:C(石墨)→C(金刚石) ΔH >0,则可以判断 ( )A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 .一样稳定C .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 .无法判断4.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 ( )A .②④B .①④C .②③D .①④⑤5.已知: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则2H 2O(l) =2H 2(g)+O 2(g) ;ΔH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ΔH 大于0B .ΔH= -571.6 KJ/molC .该反应可表示36g 液态水分解的热效应D .该反应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6.已知Zn (s )+ O 2(g )=== ZnO (s );ΔH=-350 kJ/mol ,则1 g Zn 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 ) A .5.4 kJ B .350 kJC .3.5 kJD .8.5 kJ 7. 1molC 与1molH 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 2(g),需要吸收131.5kJ 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 。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单元化学反应的焓变学案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单元化学反应的焓变学案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焓变学习任务1.通过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判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2.通过辨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形成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正确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概念,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化学核心素养。

3.通过从定性到定量描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思维模型,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培养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反应热焓变1.体系与环境被研究的物质系统称为体系,体系以外的其他部分称为环境或外界。

2.内能内能是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物质的聚集状态和组成的影响。

3.化学反应的特征化学反应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4.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吸收或释放的热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也称反应热。

5.焓、焓变(1)焓: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用符号H表示。

(2)焓变:在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即为反应的焓变,用ΔH 表示,单位常采用kJ·mol-1。

微点拨:(1)焓变为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

(2)反应热、焓变的单位均为kJ·mol-1,热量的单位为kJ。

6.焓变(ΔH)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关系(1)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释放能量,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之间的相对大小。

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

(2)焓变(ΔH)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关系①吸收热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ΔH>0。

②放出热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ΔH<0。

用图示理解如下: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反应热的单位与热量相同(×)(2)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就是该反应的焓变(√)(3)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0(√)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够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优质课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讲述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本课以化学反应与能量为载体,以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化学反应与热能、化学反应与电能两部分内容。

教材以文字介绍化学与能量的关系导入,正文部分以文字叙述为主,辅以图片。

另外教材还提供了“资料卡片、信息搜索”,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材设置“思考与讨论”相关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密切关系。

2.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密切关系。

【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学习,明白各种物质都具有能量,物质的组成、结构与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转化。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变化关系。

2.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变化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有关本课知识的学习很少。

高中化学的学习是要把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学案:6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学案:6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课程解读(见学生用书P36)知识点一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实验探究结论:化学反应除了有新物质生成以外,还总会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能的变化,有的__放出__热量,有的__吸收__热量。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是__热__能转化为__化学__能。

(2)放热反应: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是__化学__能转化为__热__能。

知识点二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化学键的__断裂__与__形成__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决定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因素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__放热__; 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__吸热__。

3.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断裂旧化学键释放出能量而形成新化学键则吸收能量。

( × )(2)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 × )(3)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一定是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 × ) (4)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多少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

( √ ) 2.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为吸热反应的是( B ) A .CaO +H 2O===Ca(OH)2 B .C +H 2O(g)=====高温CO +H 2C .Zn +2H +===Zn 2++H 2↑D .2NaOH +H 2SO 4===Na 2SO 4+2H 2O3.(1)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该变化是吸热反应吗? (2)放热反应一定容易发生,吸热反应一定难以发生吗? (3)为什么所有化学反应前后都有能量的变化?答:(1)不是。

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是物理现象,不是化学变化,吸热反应必须是化学变化。

(2)不一定。

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六章第1节第1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学案 人教版必修2

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六章第1节第1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学案 人教版必修2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导航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与热能(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高低是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4)了解能量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化学反应与电能(1)能举例说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例及其应用。

(2)掌握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3)了解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及常用的化学电源。

(4)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1.化学反应的速率(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初步了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2.化学反应的限度(1)认识可逆反应及其特征。

(2)了解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状态。

3.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初步了解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学法指导1.把握内涵,懂实质。

了解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必然伴随能量变化,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旧的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与新的化学键生成释放能量的不等。

2.理解本质,重应用。

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是建立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之上的,紧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知识,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在化学电源中的实际应用。

3.明确概念,练规范。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学会运用“三段式”进行相关计算,规范做题掌握规律方法。

4.了解特征,会判断。

深刻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特征,学会判断一个可逆反应到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方法。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关系。

能够辨析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了解化学反应体系能量改变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和解释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分析物质化学变化和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与物质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到物质运动和变化是永恒的,能认识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学案(精华版)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学案(精华版)

班级小组姓名学号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期末复习一.焓变(△H)反应热1、判断吸热、放热①根据“+”、“-”判断△H>0,吸热;△H<0,放热。

注意:书写△H时“+”、“-”不可省略。

②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熟记)放热反应:燃料的燃烧;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或水反应;物质缓慢氧化;大部分化合反应吸热反应:C+CO2;H2+CuO;C+H2O;Ba(OH)2.8H2O+NH4Cl;CaCO3高温分解对点练习1.下列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应D.甲烷(CH4)在O2中的燃烧反应③根据图像判断△H=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对点练习2.从如图所示的某气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这是一个放热反应B.该反应可能需要加热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增大D.生成物比反应物更稳定④根据键能判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对点练习3.(1)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化学键A—A B—B A—B生成1 mol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436 kJ·mol-1243 kJ·mol-1431 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1/2A2(g)+1/2B2(g)===AB(g) ΔH=-91.5 kJ·mol -1B.A2(g)+B2(g)===2AB(g)ΔH=-183 kJ·mol -1C.1/2A2(g)+1/2B2===AB(g)ΔH=+91.5 kJ·mol-1D.2AB(g)===A2(g)+B2(g)ΔH=+183 kJ·mol-1(2)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与白磷分子相似。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原理(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课题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反应热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描述与反应条件相关;2、通过中和热的实验,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测定原理和方法;3、通过反应焓变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应热和反应焓变的关系;4、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应热定义的学习,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使用观察、对比、分析、思考等方法对所获得的信息实行处理;3、通过反应焓变概念的学习,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4、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使用观察、分析、迁移等思维方法来建构新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感悟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体会思考带给人的愉快情感体验,感悟化学学科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反应热、焓变概念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教学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教法与学法设计问题、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教学用品实验:量热计(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烧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从物质结构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所以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通过过去对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能够与多种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其中最普遍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

所以能够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观看和倾听激发学生思维。

讲述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能量的变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热量的变化,为了更准确的描述反应,我们讲述了反应热的定义。

倾听记录明确概念强化理解[板书]一、反应热定义:表示符号:Q [辨析] Q>0 反应吸热 Q<0 反应放热学生自主活动与探究[学生交流回忆] 在物理学上采用什么方法测量物质的热能变化?为了测定反应热,专门设计了测量的仪器:量热计[演示] 出示量热计实物,讲解构造及各部分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课本反应热与焓变,初步知道反应热与焓变的概念,了解反应热的表示方法。

二预习内容
一、反应热焓变
1、定义:
2、符号:
3、单位:
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时为?反应;△H为“一”或△H <0时为?反应。

5、△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
三提出疑惑(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填空。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记住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3、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会用反应热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会用反应热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反应热和焓变
1、对于放热反应: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
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
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
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
2、由课本P2 中H2+Cl2=2HCl反应热的计算总结出用物质的键能计算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H==
3、△H<0时反应热
△H > 0时反应热
4、如何理解课本P3中△H =-184.6kJ/mol中的“/mol
5、由课本P3 中图1-2 总结出用物质的能量计算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
三、反思总结
1、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分别有哪些?
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2、△H<0时反应热△H > 0时反应热
3、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
△H=
△H=
四、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
D.放热反应发生时不需加热
2.下列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在生石灰中加水B.硝酸铵溶于水
C.浓硫酸加水稀释D.用石灰石煅烧石灰3.(2006•上海)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D.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五、课后练习与提高
1.关于化学反应的实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
B.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
C.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新键的生成的过程
D.化学反应的发生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
2.“焓”是指()
A.物质所具有的能量B.反应热的变化
C.化学键所具有的能量 D.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
3.下列变化过程中,是吸热的反应的是()
A. H +H → H2B.H +Cl → HCl C.I2 → I + I D.S + O2 → S O2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B.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吸收的热量
D.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才是反应热
5.已知1mol白磷变成1mol红磷放出18.39kJ的热量。

下列两个方程式:4P(白磷,s)+ 5O2(g)= 2P2O5(s);△H1
4P(红磷,s)+ 5O2(g)= 2P2O5(s);△H2
则△H1和△H2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 =△H2 B.△H1 >△H2
C.△H1 <△H2 D.不能确定
6.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g)+ 1/2 O2(g)= H2O(l);△H = -285.8kJ•mol-1
CO(g)+ 1/2O2(g)= CO2(g);△H = -283.3kJ•mol-1
C8H18(l)+ 25/ 2O2(g)= 8CO2(g)+ 9H2O(l);△H = -5518kJ•mol-1
CH4(g)+ 2O2(g)= CO2(g)+ 2H2O(l);△H = -890.3kJ•mol-1
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7.已知反应:X + Y = M + 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高于M的能量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的能量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反应
六、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学案: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反应热和焓变
3、放吸
三、反思总结
1、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分别有哪些?
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Ⅰ.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Ⅱ. 酸碱中和反应。

Ⅲ.燃烧反应。

Ⅳ.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Ⅰ.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Ⅱ. 大多数持续加热或高温的反应。

Ⅲ. Ba(OH)2•8H2O 与NH4Cl的反应
2、放、吸
四、当堂检测
1. CD 2. D 3.A 4.C
五、课后练习与提高
1. C 2. A 3. C 4. B 5. C 6.CO 7.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