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复习讲义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版讲义:第三板块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版讲义:第三板块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学前启动真题体验——试考题·明考向1.(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

②使:假使。

(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答:解析: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盛年之时曾梦见他,欲行其道。

且孔子自称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周文化的重任,却因自身衰老而“不复梦见周公”。

“梦见周公”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参考答案:“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

答:解析:这则材料在于说明德更重要还是才更重要,也就是德与才之间的关系。

孔子认为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华,但如果“骄且吝”,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说明孔子在德与才之间更看重德。

参考答案: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

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

参考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好长时间没再梦见周公了!”(《论语·述而》) 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华,假使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论语·泰伯》) 2.(2017·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子贡属于。

浙江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共60页

浙江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共60页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浙江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七传统 文化经典阅读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概述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概述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概述考纲点击命题特点备考建议最新《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指出: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尤其是《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1.本题考查形式,一般第一题为填空概括题,第二题为分析探究题,多含比较成分。

2.本题选材范围,以《<论语>选读》为核心,兼及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3.本题考查热点,集中于儒道法墨各家思想观点及其比较,如孔孟、老庄、韩非子、荀子、墨子等,有时也有相关学者的论述。

1.广泛涉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梳理主要思想家的核心观点。

2.借助相关学者的研究文章,加强对诸子百家观点的对比性认识。

知识概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涵盖极广,但从浙江高考要求和实践看,主要考查儒、道、法、墨四家的基本思想,并以儒家为主。

据最新《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版《<论语>选读》再次成为考查重点,因此梳理孔子的相关思想便成为重中之重。

★《<论语>选读》知识要点一、思想纲要1.政治主张及实践《为政以德》:德政主张、为政以德思想、“均”的含义。

《克己复礼》:礼治主张、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

《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

2.修身《仁者爱人》:人生价值观、仁爱的基本含义。

《君子之风》: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义利观。

《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

3.学习与教育《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

《沂水春风》:礼乐文化(礼乐治国)。

4.哲学思想《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

二、要点梳理●为政以德孔子主张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反对暴政与刑杀,以仁义道德来教导百姓,用制度礼义来说服百姓,百姓才有廉耻之心而走正道。

1.“德”与“礼”“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

“德”是对个人的要求,以“仁”为核心。

对统治者而言,应该执行“仁政”,对百姓不过分压迫剥削,这在客观上对百姓有利。

高考语文浙江专大二轮复习课件:复习任务群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任务(九)

高考语文浙江专大二轮复习课件:复习任务群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任务(九)

任务(九)掌握思想,内引外联,答好传统文化经典理解分析题护步糸统调音._________ ________ __核心知识导图重温曲第9章犷步纟统调咅任务情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是浙江卷的特色板块。

考生经过选修学习及一轮复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思想内涵有所积累,对这种题型有所掌握,但在做题过程中,存在着对所给材料中的思想内涵理解不准、把握不透及缺少一定的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评价能力等问题。

解决之道还是在深入理解材料的思想观点尤其是《论语》选段的观点态度上狠下功夫,在不同题型上精准突破。

品丄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内容索引自主检测自我诊JIAN CEZI WO ZHENDUAN审.读.答精准突破SHEN DU DA JING ZHUN TU PO类题再练即时巩「I ZAI LIAN JI SHI GONGGU犷步糸统调音ZI ZHU JIAN CE ZI WO ZHEN DUAN自主检测自我诊断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主成后面的题目。

(1)子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论语•述而》)(2)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

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

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礼记•乐记》)1 •第(1)则材料中“信而好古”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对古代圣贤及其所创作的经典的推崇。

2•自言“述而不作”的孔子是否只能称为“明者” ?结合第(2)则材料进行孔子不仅是“明者”,也是“圣者”。

①“述”是对古代经典的整理、阐释和传授,是“作”的基础,如同材料⑵“识”是“知”的前提。

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恰是创作创造的必要前提。

②孔子的“述”不是对古代经典形式上的照搬,而是在“述”中渗透了自己的观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就不仅“识礼乐之文”,也“知礼乐之情”。

“述”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作” O参考译文(1)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姑且私下把自己比为老彭。

”(2)所以懂得礼乐内在性情的人能创作新的礼乐,记住(了解)礼乐表现形式的人能阐释旧的礼乐。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
近三年浙江卷命题与考情分析
卷别
题型
分值
考查内容
类型
2019浙江卷 填空、简答
2018浙江卷
简答
2017浙江卷 填空、简答
《论语·宪问》
6分
儒家经典
《孟子·滕文公上》
《论语·述而》 6分
《论语·泰伯》
儒家经典பைடு நூலகம்
《论语·公冶长》
6分
儒家经典
《论语·述而》
@《创新设计》
考点 理解 评价

10
课前诊断自测
课堂精准突破
@《创新设计》
孔子主张恢复“礼”。认为“治国以礼”既要注重形式,又要注重精神实质。 他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把“不仁”视为礼崩乐 坏的主要原因。对失序之国,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正其位 次。孔子劝人“克己复礼”,把“复礼”看成是“归仁”的重要前提。孔子认为 君好礼则民亦好礼,人人以礼让为先,则国必治。
2
课前诊断自测
课堂精准突破
@《创新设计》
2.从命题形式来看:2017年以前,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对《论语》的考查题型涉 及填空题和简答题两种,且这两种题型具有固定化的趋势。自2017年始分值增 加1分,变为6分,体现出浙江卷对国学经典的重视。考查目标依旧涉及识记、 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赏析、评价、运用这几个方面,其中理解、分析、 概括和评价是考查的重点,考查能力趋向综合,这一点,将在2020年的高考卷 中延续下去。
3
课前诊断自测
课堂精准突破
@《创新设计》
(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部分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高考体验PPT完整版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部分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高考体验PPT完整版
答案:德行 言语
(浙江专用)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 习课件 :第2部 分专题 三传统 文化经 典阅读 1高考 体验(共 24张PP T)
(浙江专用)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 习课件 :第2部 分专题 三传统 文化经 典阅读 1高考 体验(共 24张PP T)
(2)一说“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 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 分)
5.(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 分)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 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 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 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 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 分) 答: 解析:这道题目检测了考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答案直接来自课文注解。《论 语》选读“克己复礼”章对“梦见周公”作了注释:“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 向往。周朝初年,因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相传周公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 被认为古代圣贤之一。”掌握了课本内容即可轻松得出答案。 答案:“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浙江专用)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 习课件 :第2部 分专题 三传统 文化经 典阅读 1高考 体验(共 24张PP T)
2.(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6 分)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 【注】 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备考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备考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备考慈溪中学孙文辉【高考研究·备考导航】考纲点击命题特点备考建议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规定: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评价。

1.本题为2015年浙江新题目,但命题基本沿袭往年《<论语>选读》的考查形式,一般第一题为填空概括题,第二题为分析探究题。

2.本题选材范围由《<论语>选读》扩展为所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3.本题考查热点集中于儒道法墨各家思想观点,如孟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

1.扩大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范围,梳理主要思想家的核心观点。

2.借助相关学者的研究文章,加强对诸子百家观点的对比性认识。

【知识视窗·核心聚焦】【知识概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涵盖极广,但从浙江高考要求和实践看,主要考查儒、道、法、墨四家的基本思想,并以儒家为主。

鉴于浙江高考中《<论语>选读》已放入自选模块考查,故儒家中孔子的相关思想就不列了,其他主要思想家的核心观点依重要程度梳理如下:派别代表人物与相关经典核心观点儒家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荀子》等。

孟子:①性善论。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并扩充它,否则将丧失这些善的品质。

②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重视民心向背。

③仁政学说。

仁政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

孟子主张亲民,统治者要与民同乐;要用贤良,“尊贤使能,俊杰在位”;要尊人权,民贵君轻;要有同情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认为杀无道者,也是仁,且是最大的仁。

④教育观。

主张易子而教,认为这种教育方法既能从严要求儿子,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①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要达到至善,就要人为地用礼义法度来制约人之恶性。

浙江省嘉兴市第三中学高考语文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复习课件

浙江省嘉兴市第三中学高考语文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复习课件

传 统 文 化
文 化 传 统
二、如何对待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 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 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时代的 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 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 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 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 …… 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 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 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 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
长期以来,人们对传 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存 在着模糊认识,对二 者的差别了解太少, 当然如何对待二者也 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 识,以致出现了许多 现实问题,有人还提 出了“回归传统”的 口号,为此庞朴写了 本文。
资背 料景
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基本观点?
明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是
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 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
例如第六段,“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 新的内容与形抱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 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 现,未老而先亡”大体相同的句式,组合在一起, 连绵而来,读起来很有气势和节奏感。 第二段,传统即“那个在以往历史中形成的、 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了未来的民族精 神及其表现”用很长的短语修饰“民族精神”。
了文明的交流。电脑作为 现代科技的成果,也体现 了现代外来文明的冲击力。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 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 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 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 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 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 生气。 ……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 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 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 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惘低徊。 再见吧,胡同。 ——汪曾祺 《胡同文化 》

浙江高考语文二轮讲义:第4板块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研读 Word版含解析

浙江高考语文二轮讲义:第4板块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研读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研读浙江高考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考查从未间断,以前限考《论语》,考查《孟子》,考查《墨子》。

可以推知,考试范围应会再扩延,但一定是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常见命题形式有填空题和简答题。

填空题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①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②,故退之。

”(《论语·先进》)②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④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尽心上》) 【注】①由:仲由,字子路。

求:冉求,字子有。

赤:公西华,字子华。

②兼人:好勇过人。

③财:同“材”。

④私淑艾:靠学问品德使人私下受到教诲。

请用以上选段的词语填空。

选段②中,孟子把教育的方法概括为五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最需自主探究的一种是“____________”;选段①中,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属于孟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

【答案】私淑艾答问(·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孟子·滕文公上》) 【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

“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法。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传统文化经典的能力,考查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

“夫子自道”是宾语前置句,即“夫子道自”,意思是“先生在说自己”。

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他说“夫子自道”,不是真的认同孔子对自己“没有能力做到”的评价,而是认为孔子就是他自己所说的“仁者”“知者”“勇者”,“我无能”是孔子谦虚的说法。

2021高考浙江(学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3 专题1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21高考浙江(学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3 专题1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1| 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学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儒家孔子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根底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③主张“有教无类〞孟子①提出道德标准有四种,即仁、义、礼、智。

大丈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提倡“仁政〞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荀子①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

②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道家老子①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②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提出“弱者道之用〞,阐发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那么。

③对人类社会的开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主张建立“小国寡民〞的社会庄子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庄子认为“道〞无所不在,没有界限与差异,万物也没有界限和差异,这就叫“齐物〞。

要做到齐物,才能到达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从而逍遥自得法家李悝①主张“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国家田赋收入。

②用严酷的刑罚加强君权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加强中央集权韩非①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②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那么备变〞的主张墨家墨子①墨家学说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

②主张“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和“节用〞等。

③认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提出判别知识的三条标准。

④提出“取实予名〞“察类明故〞的观点2.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开展的重要奉献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

1.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那么莫假设平政爱民矣〞。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四文化经典阅读讲义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四文化经典阅读讲义

文化经典阅读Ⅰ真题研练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考点要求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简释:“传统文化经典”是指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作用并在现在仍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典籍,上至《论语》,下至《曾国藩家书》,涉及经史子集,浩繁庞大,但主要指“子”部分,即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书籍,尤以《论语》为首为要。

加个括号特别说明了这一点。

“理解”“评价”点明了考查的重点:一是理解经典,二是评价经典。

无论是理解还是评价,都重在经典的思想文化内涵。

年份经典经典内涵题型及分值考点2013《论语·学而》《论语·宪问》君子之风填空题+简答题(5分)经典常识、经典思想理解2014《论语·季氏》《论语·公冶长》交友填空题+简答题(5分)经典思想概括和评价2015 《孟子集注》(朱熹)君子人格填空题+简答题(5分)经典名句背诵、重要概念理解2016 《墨子·节用》节用和为政填空题+简答题(5分)经典重要概念理解和思想概括2017《论语·公冶长》《论语·述而》教育填空题+简答题(6分)经典常识理解和句子内涵分析2018《论语·述而》《论语·泰伯》君子之风简答题+简答题(6分)重要词语理解、思想主旨概括1.考查范围:除2015、2016两年考其他经典外,全都考查《论语》。

2.考查材料:可以是单则,也可以是两则;可以是同一经典内不同章节的两则,也可以是不同经典的两则。

意在引导学习经典要善于内引外联,学会比较、迁移。

3.考查题型:总体来看,基本上一为填空题,1~2分;一为简答题,3~4分,前易后难。

4.考查能力:以理解、概括为主,兼及识记、分析、评价。

5.主要考点:经典文化常识、名句的识记;经典思想内涵的提取和理解。

1.(2018·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2019浙江高考古代文化经典阅读复习攻略

2019浙江高考古代文化经典阅读复习攻略

2019浙江高考古代文化经典阅读复习攻略典题探究【典题1】(2018 •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6分)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

②使:假使。

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分)【答案】“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

(4分)【答案】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

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

【典题2】(2017 •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1—2题。

(6分)子谓子贡日:“女与回也孰愈?”对日:“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子谓颜渊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子贡属于。

(2分)【答案】德行言语2.一说“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

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

(4分)【答案】①平等待人。

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

②善于勉励。

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

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

【典题3】(2016 •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1—2题。

(5分)《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

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①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体现仁的制度或
行为的准则是“克己复礼”。孔子首创私人教学,主张“有教无
类”。他主张“为政以德”,包含民本思想。重视道德教育,特
别是个人修养,强调关爱别人,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至
战国时,儒家重要代表有孟子和荀子两派。孟子主张“性本
善” ,提倡“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秋水》《逍遥游》 庄子
《老子》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1)请依据上述文段内容,解释“尚贤”的含义。(2分)
(2)你赞同墨子“尚贤”的观点吗?为什么?(3分)
(1)“尚贤”是指治理国家的人崇尚、尊重、 任用贤能的人。
(2)赞同。因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才是 其发展的根本,国家要想富强,离不开人才 的支撑,更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发现 人才,抓好对人才的培养任用,关乎国家的 兴衰成败。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 “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 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 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 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 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求其放心而已矣。”
( 《孟子·告子上》 )
“求放心”,即找回丢失的本心(善心)。
【译文】 孟子说:“所谓仁,就是人的善心、良心;所谓义,就是人当行的正确道路。
舍弃了大道而不走,丧失了善良的本性而不知道去寻找,悲哀啊!人们丢失了 鸡、狗,还知道去寻找;丢失了善心、良心,却不知道去寻找。其实学问之道 或教育的目的并没有什么别的,就是要帮助人们找回那丧失的善心、良心罢 了。”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 复习讲义
一、考什么? 查考纲,明考点
• 古代诗文阅读的总体要求
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能阅读浅显的
古代诗文,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默写常见的名 句名篇。
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能阅读理解、 分析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文,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
典,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 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致知在格物。
(《礼记·大学》)
【译文】
古代那些想要具备光明的德操并要将它广播于天下的人,要先 治理好自己的国;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要 治理好自己的家,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先 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先要有诚心; 要想有诚心,先要增长自己的学识。增长学识的途径是明析事物 的内在规律。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
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 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 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 然兴起而不抵触畏避,创造而不居有,做成而不仗恃,成就了事业并不矜居 功名。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选自《庄子·外篇二十》)
本篇主要讨论处世之道。其主要精神是顺应自然,虚己、无为。
无用大用,清静无为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
墨家
创始人是墨翟。作品:《墨子》。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 利益,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 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其中较典型的思想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 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 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 恶。是其故何也?”
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 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 而已。”(《墨子·尚贤》)
一、考什么? 查考纲,明考点
• “古代诗文阅读”内容说明的第10条
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传统文化经典
(《<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
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传统文化经典
的理解、分析和评价。
儒家
创始人是孔子,作品《春秋》。他的理论核心是“仁”,
仁即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
是“兼爱”(消除亲属,贵贱的分别,同等的去爱所有的人, 不分“王公大人”和“万民”的阶级差别),“非攻”(反对
战争,在当时主要是反对不正义战争,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
难,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尚贤”(主张任
人唯贤,反对王公贵族的任人唯亲浙江省一级重点校5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轻”。荀子主张“性恶论”,在政治方面,主张“仁义”和 “王道”,“以德服人”,《并劝提学出》“君荀者子舟庶人者水也。水则 载舟,亦则覆舟”。在哲学《方季面坚氏持将“伐天行颛有臾常》”《,“论制语天》命而
用之”。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
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
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作品:《道德经》、 《庄子》、《列子》。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 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 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政治理想是“小国 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