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抑郁障碍治疗研究新进展

抑郁障碍治疗研究新进展

• 能恢复抑郁症患者HPA轴的功能,调节对应激的神
经内分泌反应
抑郁障碍的发病机理--单胺假说
1960s
20世纪60年代提出 抑郁是大脑单胺缺乏的结果
能增加单胺水平的药物具有抗抑郁特性
Schildkraut. Am J Psychiatry. 1965.
单胺假说
1980s
在单胺假说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
答状态的能力。
Neuroplasticity is the ability of the
brain to mount the appropriate adaptative response in the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神经系统可塑性是指各种因素和条件经

二、杏仁核: 1、杏仁核体积↓或升高;
2、神经胶质密度↓; 3、脑血流及糖代谢变化。
三、海马
1、体积↓;
抑郁状态下海马及相关结构 神经可塑性的改变:
前额叶皮质 Prefrontal cortex
杏仁核 Amygdala
海马 Hippocampus
Ref:24th CINP, Paris/June.21-25/2004
2003,289:3095)
抑郁障碍造成的社会疾病负担已居各类精神障碍
的首位 抑郁障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抑郁障碍是可防可治的疾病
抑郁主要症状
情绪低落
消极意念
睡眠改变
自罪感/ 能力减退感
抑 郁
注意力不集中
坐立不定或 行动迟缓
体重变化
兴趣缺失
乏力
DSM-IV. Washington, DC: APA; 1994.

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PPT课件

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PPT课件

抑郁症的治疗
抗抑郁药分类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Monoamine oxydase inhibitor 三环类 TCAs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四环类 Tetracyclic antidepressants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SSRI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2003年江西省抑郁症总患病率为1.15% 2003年北京市患病率为3.31% ,终生患病率6.87% (对比:美国20世纪90年代流行病学划区调查的重型抑 郁症年患病率为10%)
发病机理 单胺假说 去甲肾上腺素和/或5-羟色胺突触浓度降低导致抑郁
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而5-羟色胺突触浓度降低
抑郁治疗原则(二) 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和换药无效时可考虑 二种抗抑郁药联合使用。一般不主张联用二种以上抗抑郁 药。 治疗前向患者及家人阐明药物性质、作用和可能发生的不 良反应及对策,争取他们的主动配合。
根据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应激因素在本病发生 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 治疗,可望取得更佳效果。 积极治疗与抑郁共患的其它躯体疾病和物质依赖。
50~250
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分裂症
物质成瘾(酒/药依赖)
中国流行病学 1982年12地区抑郁发作终生患病率0.262/1000
1993年7地区的抑郁症时点患病率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 0.104/1000和0.208/1000
1999年上海某城区终生患病率为0.67%
2001年成都地区55周岁及以上人群中抑郁症总患病率为 2.62%,其中男性1.6%,女性3.54%

抑郁症的诊疗进展PPT课件

抑郁症的诊疗进展PPT课件

抑郁亚型
药物可获得性,价格和成本问题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
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发病机制 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 地位。 现就抑郁症的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做一概 述。
+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Monoamine oxydase +
+
+
+
+
inhibitor 三环类 TCAs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四环类 Tetracyclic antidepressants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SSRI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5-HT和NE双重再摄取抑制剂SNRI 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 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
典型症状
几乎整天心境抑郁,几乎天天如此 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或愉快感 精力减退、易疲劳
附加症状
缺乏自信心或自尊 不合情理的自责 反复出现自杀或想死的念头 思维能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运动性改变,激越或迟滞 睡眠障碍 食欲改变
(重:3+5;中:2+3或4;轻:2+2,2周以上) 轻度患者通常为症状困扰,继续进行日常的工作和社会有一定困难 中度患者有相当困难 重度患者除极有限范围内,几乎不可能继续进行日常工作社交活动。
据统计,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
现有2 600万抑郁症患者,其中近10%~15 %最终可能死于自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 第4大疾患,预计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 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 美国心理学家史培勒曾说:“这种病往往 袭击那些最有抱负、最有创意、工作最认 真的人。” 患抑郁症是不分阶级、地位和 财富多寡的。

抑郁症治疗的新进展——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内源性神经再生

抑郁症治疗的新进展——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内源性神经再生
经再 生 与 抑郁 症 的 发 生 之 问 的关 系 , 且 讨 论 内 源 性 成 体 干 并 细胞 诱 导 的方 法 在 抑 郁 症 治疗 中 的可 行 性 及 其 意 义 。
检 结 果 分 析 郜 可 以 发 现 , 郁 症 患 者 存 在 海 马 形 态 和 功 能 上 抑 的损伤 , 比如 海 马 萎 缩 及 物 质代 谢 的 改 变 。 影 像 学 研 究 表
临 床 研 究 发 现 , 予 抑郁 症 患者 电惊 厥 疗 法 (lcrc n usv 给 ee t o v l e o i tea v ECr治疗 后 。 h rp . r ) MRI 示 其海 马体 积 会 相 应 增 加l1 显 。 22 病 理 学 上 的 联 系 . 除 了 影 像 学 上 的 联 系 之 外 , 者 在 病 理 学 上也 有 着 密切 二
M S成 像 技 术 对 老 年 期 抑 郁 症 患 者 进 行 检 测 , 现 其 海 马 的 R) 发 N 乙 酰 灭 ¨ 冬 氨 酸 (A )胆 碱 (h ) 肌 酸 (r 一 N A、 C o和 C) 代 谢 物 均 3种
…现 异 常I 。 抗 抑 郁 治疗 可 以缓 解 或 者 部 分逆 转 海 马 萎 缩 , 而 】
海 马 结 构 及 其 功 能 的 异 常 有 关 。 比如 . 抑 郁 症 的 女 性 的双 患
1 成 体 干 细 胞 与 内源 性 神 经 再 生
侧 海 马 体 积 均 小 于 正 常 女 性 l, 】 脑梗 死 后 抑 郁 症 患 者 的 海 马 O l 及 杏 f 核 的体 积 也 明 减 小 … ,利 用 磁 共 振 质 子 波 谱 fH _ I l—
C i s ora o ea it inMeii Jn2 1. V 1 6 ( hn e unlfR hblao d n a.0 e J it ce 1 0 2.N. . J 1

《抗抑郁药治疗进展》课件

《抗抑郁药治疗进展》课件

NaSSA类抗抑郁药
总结词
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机制
详细描述
NaSSA类药物通过抑制NE回收和阻 断5-HT2受体发挥抗抑郁作用,与 SSRIs和SNRIs不同。
总结词
对5-HT2受体具有高选择性
详细描述
NaSSA类药物对5-HT2受体具有高 选择性,而对其他受体如α1、H1等 无亲和力,因此副作用较少。
症状改善率
患者症状得到一定改善的 比例,通常以减分率来评 估。
复发率
治愈后再次复发的比例, 是衡量疗效稳定性的重要 指标。
抗抑郁药的副作用
01
02
03
04
神经系统副作用
如头痛、失眠、嗜睡、眩晕等 。
消化系统副作用
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
心血管系统副作用如心慌、心律不 Nhomakorabea等。性功能副作用
如性欲减退、勃起困难等。
如何降低抗抑郁药的副作用
合理选择药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选择副作用相对较小的抗抑郁
药。
逐渐增加剂量
在起始治疗时,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以减 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联合用药
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考虑联合 使用其他药物来减轻或抵消抗 抑郁药的副作用。
心理治疗辅助
结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 法等,有助于提高抗抑郁药的
影响疗效。
副作用叠加
合用药物可能导致副作用的叠加 ,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药物代谢与排泄
合用药物可能影响彼此的代谢和 排泄,导致血药浓度变化。
感谢观看
THANKS
疗效,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04
抗抑郁药的未来展望
新型抗抑郁药的研发方向
靶点创新

《抑郁症的治疗》课件

《抑郁症的治疗》课件

抑郁症的危害
抑郁症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 量、工作能力、甚至导致严 重的自杀行为。
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缓解抑郁症症状,但需要注意副作用和使用方法。
2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பைடு நூலகம்疗、精神分析治疗和焦虑管理教育。
3
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医生和患者的合作也非常重 要。
抑郁症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有助于预防抑郁症。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亲友、社区和组织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心理健康。
防止社交孤立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加入兴趣小组等可以减少孤独感和抑郁风险。
结语
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重要的是及时求助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希望本次课件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群。
《抑郁症的治疗》PPT课 件
# 抑郁症的治疗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但它是可以治愈的。本次课件将介绍抑郁症 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希望对有需要的人群有所帮助。
概述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和心理上 的障碍,常表现为长期的悲 伤和消沉。
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 失去兴趣和快乐感、睡眠问 题等。

《抑郁病治疗进展》课件

《抑郁病治疗进展》课件

1
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和推广
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为抑郁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2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诊断和治疗抑郁病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抑郁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精准和个性化。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抑郁病的可视化治疗
可视化治疗方法,如艺术疗法和音乐疗法,对抑郁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抑郁病治疗的局限性
1 抑郁病治疗的不确定性
由于抑郁病的复杂性,治疗结果具有一定的 不确定性。
2 治疗效果的不一致性
不同治疗方法对不同患者的效果可能不一致。
总结
抑郁病治疗战略的改进
持续改进抑郁病治疗战略,使其更加个性化和有效。
对未来抑郁病治疗的展望
未来的抑郁病治疗将结合多种综合方法,逐步提高 治愈率。
2
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引入了药物和心理治疗等方法,提供更全面的治疗选择。
抑郁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和其他药物可以帮助 缓解抑郁症状。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动态心理疗法 和其他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 改善心理健康。
其他综合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方案结合药物和心理 治疗,以提供更全面的疗效。
抑郁病治疗进展
《抑郁病治疗进展》PPT 课件
欢迎参加今天的课程,我们将一起探索抑郁病治疗的最新进展。让我们开始 吧!
什么是抑郁病
定义
抑郁病是一种情绪障碍,具有持久的悲伤、消沉和失去兴趣的特征。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睡眠问题、精力不济和自杀倾向。
抑郁病治疗历史
1
古代医学
古代医学通过中药和针灸等方法治疗抑郁病,但疗效有限。

抑郁症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PPT71页

抑郁症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PPT71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抑郁症发病机Biblioteka 及药物治疗研 究进展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谢谢!
7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离胺增多,突触前后膜受体敏感性增高导致躁狂
精选ppt课件
11
病因学研究(5)
5、乙酰胆碱假说 乙酰胆碱能神经元过度活动,可能导致抑郁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过度活动,可能导致躁狂
6、GABA假说 抗癫痫药的药理作用与GABA含量的调控有关 7、苯乙胺假说 8、神经肽假说 与促甲状腺激素和内啡肽有关
精选ppt课件
三、生化假说
1、DA 假说 抑郁症---脑内DA减少 躁狂症---脑内DA增多 2、5-HT 抑郁症---5-TH功能降低 躁狂症---5-TH功能增高
抑郁症的5-TH能新假说:5-TH1a和5-TH2a受体相拮抗 3、多种胺代谢假说 5-HT减少基础上,NE减少--抑郁症
NE增多--躁狂症 4、修正胺假说 游离胺减少,突触前后膜受体敏感性降低导致抑郁
连锁研究 双相情感障碍与第11号染色体上的HRAS-1及
INS基因连锁 双相情感障碍与X染色体短臂Deutan色盲基因连锁 关联研究 5-TH2a A1、A1/A1
相关染色体 3、4、11、13、18、19号常染色体和X性染色体
精选ppt课件
8
病因学研究(3)
二、心理社会因素
1、生活事件和应激 Brow等(1978) 抑郁症发病前一年所经历的生活事件频度是正常的3倍 Paykel(1978) 经历生活事件后6个月内,发病危险系数增加6倍 Sarason(1878) 负性事件导致抑郁症发生 Bebbington(1993)情感性障碍发病前3月的独立性事件显著高于正常人 张明园 (1984) 负性事件与情感性障碍密切 鲁德明 (1993) 生活事件列在情感性障碍危险因素中第一位 赵幸福等(1996) 负性事件和独立性事件促发情感性障碍发生 朱丽萍等(1998) 情感性障碍与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国内 调查12地区 1982年 1992年 2002年(江西省) 终生患病率 0.76% 0.83 % 1.12% 时点患病率 0.37 % 0.52 % 0.99%
台湾 抑郁症终身患病率1.5% 双相障碍 0.3%
精选ppt课件
5
流 行 病 学(1)
❖ WHO(1993) 15个国家城市全球性合作研究
精选ppt课件
3
概 述(3)
定义
➢ 一组情感(心境)显著而持久改变 以情感高涨或低落(可伴或不伴焦虑)
➢ 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 间隙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 具有复发倾向 ➢ 预后一般较好
精选ppt课件
4
流 行 病 学(1)
国外 终生患病率 2%-25% 1980年美国终生患病率 重症抑郁症 4.9 % 恶劣心境 3.3 % 双相I型 0.85 % 双相 II型 0.5 % 1986年、1992年 结果相似
• 高发家系的研究 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 • 遗传倾向调查 50%的双相I型障碍的父母至少有一人患病
父母一方患病,其子女有25%患病 父母双方都患病,其子女患病的机会 50-75% 2、双生子研究 MZ患情感障碍的同病率比DZ同病率大
精选ppt课件
7
病因学研究(2)
3、寄养子研究 4、分子遗传学
5-15 5-16
精选ppt课件
Stahl S M,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201040)
病因学研究(6)
四、第二信使平衡假说
Wachtel(1988)提出第二信使假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cAMP和PI代谢异常,躁狂症患
者的Gp蛋白活性增强,抑郁发作时Gs蛋白功能亢进
2、慢性不良因素 家庭关系破裂、失业、贫困 慢性躯体疾病持续2年以上
精选ppt课件
9
抑郁症的病因-体质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生命早期
遗传易感性
成年
Life Events
易损性表型
早期负性 生活事件
NE & 5-HT
抑郁焦虑
From C. B. Nemeroff, 2000
精选ppt课件
10
病因学研究(4)
PET 抑郁症颞叶皮质5-HT受体改变 脑中边缘区阿片受体增多
CT 脑室扩大、脑沟宽度、小脑萎缩
MRI 抑郁症 有显著小的壳核、容积缩小
精选ppt课件
综合医院 抑郁症和恶劣心境 12.5%
澳大利亚躯体疾病中抑郁症 25%
一般人群
6%-11%
上海457例内科住院患者抑郁 17.4%
❖ WMH(2004) 14个国家
各国心境障碍年患病率 0.8%-9.6%
北京
2.5%
上海
1.7%
精选ppt课件
6
病因学研究(1)
一、遗传因素
1、家系研究
• 群体调查 中、重度情感障碍 1-2% 患者一级亲属 10-15%
五、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改变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改变
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改变
六、神经电生理研究
睡眠脑电图
EEG
30%左右患者异常
脑地形图 异常率74%
精选ppt课件
15
病因学研究(7)
七、神经影像学
SPECT 单相抑郁症额叶皮质、前颞叶、 扣带回、尾状核脑血流显著下降 抑郁症左下额、左前颞、扣带回脑血流显著下降
抑郁症治疗新进展
徐州市市东方人民医院 闾金杰
15952161729 2017.01.26
精选ppt课件
1
概 述 (1)
公元前2600年 创用了“抑郁症”
公元前460年 希波克拉底描述了“抑郁症”
“躁狂和抑郁”
公元前100年 Soranus发现一次发作同时存在躁狂和抑郁
不同疾病
1854年
Falret命名为“循环性精神病”
1882年
Kahlbaum首先提出躁狂和抑郁不是独立疾病
同一疾病的两个阶段,同时提出心境恶劣
1896年
Kraepelin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1957年
Leonhard 提出单相与双相情感疾病
ICD-10 、DSM-4、CCMD-3以此分类
精选ppt课件
2
概 述 (2)
名称
心境障碍 情感性精神障碍 情感性精神病 躁狂抑郁症
12
中枢神经递质传递下降
正常状态
5-13
抑郁症
精选ppt课件
13
MAO inhibitor blocks the enzyme from destroying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
reuptake pump blocked by antidepressant
Increase in neurotransmitters causes return to normal sta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