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帝王陵寝

合集下载

秦始皇陵墓的介绍资料

秦始皇陵墓的介绍资料

秦始皇陵墓的介绍资料
秦始皇陵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一座古代帝王陵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墓。

秦始皇陵始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竣工,建设历时长达39年。

整个陵园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包围,象征着秦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

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形状如同一个倒扣的斗,目前高度约为51米,底部周长超过1700米。

秦始皇陵周围还分布着大量的陪葬坑和墓葬,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兵马俑坑,这些坑中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陶俑、陶马以及战车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除了兵马俑,陵园内还发掘出了铜车马、青铜水禽、石铠甲、百戏俑等珍贵文物,这些都对研究秦代的各个领域提供了实物证据,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秦始皇陵不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才能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象征,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国代帝王陵寝制度

中国国代帝王陵寝制度

中国国代帝王陵寝制度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制度中国国代帝王陵寝制度是中国古代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帝王对于个人永恒统治地位的追求,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祖先的崇拜和敬仰。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特而庄重的陵寝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陵寝的建筑特点、陵园的布置与设计、陵寝祭祀仪式等方面阐述中国国代帝王陵寝制度的特点。

一、陵寝的建筑特点中国国代帝王陵寝建筑是古代中国建筑史的瑰宝,它以其庄严肃穆、雄伟壮观的建筑风格,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陵寝建筑通常由宫墙、宫门、宫殿、神道、墓穴等部分组成。

首先,陵寝的宫墙通常是高大雄伟的,用以保护陵寝的安全和隐私。

宫墙多以青石垒砌,外观上呈现出浑厚有力的感觉。

其次,陵寝的宫门是整个陵寝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门楼、门洞等构成。

门楼多为三间或五间,上覆歇山顶,以金碧辉煌的装饰标志着帝王的尊贵地位。

再次,陵寝建筑中的宫殿是帝王祭祀和居住的场所。

宫殿通常由前殿、中殿、后殿组成,各殿之间以廊廖相连。

宫殿内部以黄色为主色调,装饰着各种华丽的彩绘和木雕,尽显华夏文明的瑰丽。

最后,神道是陵寝建筑中的重要景观,帝王的陵园与陵寝之间常常有一条笔直的神道相连接。

神道两旁通常种满了参天大树,道路上石柱高耸,以体现帝王的尊贵和权威。

二、陵园的布置与设计陵园作为陵寝建筑的一部分,是展示陵寝文化的重要载体。

陵园的布置与设计精心考虑了地理位置、环境风景以及帝王个人爱好等因素。

首先,陵园通常选取在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如山丘、丘陵或临近河流等。

这样的选址有利于彰显帝王的权威和地位,并带给祭祀者以敬畏之感。

其次,陵园中的陵墓通常建在山丘或丘陵上,为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使陵墓更具尊贵气派,同时也有利于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

再次,陵园中的园林景观设计丰富多样。

常见的景观有假山、池塘、亭台等,这些景观在布局上既追求美感,又体现了帝王对于自然和人文的崇尚,使得陵园更加宜人宏伟。

中国历代帝王陵寝简表

中国历代帝王陵寝简表

中国历代帝王陵寝简表.txt看一个人的的心术,要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的朋友。

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中国历代帝王陵寝简表帝号及姓氏在位时间陵名埋葬地址备注盘古氏上古时期盘古南海纯系传说,具体情况无考伏羲氏原始社会太昊陵河南淮阳湖北襄阳等传说之陵女娲氏原始社会女娲陵山东济宁山西赵城等地传说之陵炎帝神农氏原始社会(约公元前32世纪) 炎帝陵湖南酃县传说之陵黄帝有熊氏或轩辕氏原始社会(约公元前26世纪) 黄帝陵陕西黄陵县,山东甘肃河南河北等地传说中黄帝陵很多,一般以陕西黄帝陵为准少昊金天氏原始社会少昊陵山东曲阜传说之陵颛顼高阳氏原始社会颛顼陵河北高阳传说之陵帝喾高辛氏原始社会帝喾陵河南滑县陕西阳等地传说之陵帝尧陶唐氏原始社会尧陵山西临汾,山东东平等地传说之陵帝舜有虞氏原始社会舜陵湖南宁远县传说之陵大禹原始社会(约公元前22世纪) 禹陵浙江绍兴传说之陵夏代王陵夏代自后启杀益自立,天下为私,进入了奴隶社会。

大约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初至公元前十七世纪,共传了十六帝。

仅有个别帝陵有一些传说的记载,大都不可考。

由于夏代的历史情况目前尚未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仅将各帝名称列表于手,以供参考。

帝号及姓氏在位时间陵名埋葬地址备注后启 (约前2095--前2086年) 无考太康 (约前2085--前2057年) 太康陵河南太康县传说之陵仲康奴隶社会不可考后相奴隶社会不可考少康奴隶社会不可考后杼奴隶社会不可考后槐奴隶社会不可考后芒奴隶社会不可考后泄奴隶社会不可考后不降奴隶社会不可考后扃奴隶社会不可考后廑奴隶社会不可考孔甲奴隶社会不可考孔皋奴隶社会孔皋陵河南洛宁县传说之陵后发奴隶社会不可考后履癸(桀) 奴隶社会不可考商代王陵公元前十七世纪初,商汤(成汤)推翻了夏末暴君桀,建立了商朝,约自公元前一七一一年至公元前一0六六年,共历时约六四五年,传位三十帝,殷代情况已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也得到了考古发掘的证实。

中国著名的十大帝王陵墓

中国著名的十大帝王陵墓

中国著名的十大帝王陵墓1.秦始皇陵。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寝,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

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

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

陵基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

围绕封土堆,在地面上还筑有两重南北向长方形城垣,内城和外城的四面均有城门,城的四角还筑有角楼。

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

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迹中的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2.茂陵。

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兴平市。

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茂陵于建元二年(前139年)至后元二年(前0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

陪葬墓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

3.乾陵。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始建于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次年八月李治下葬,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中宗李显下令将武则天葬入。

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

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

4.成吉思汗陵。

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

因蒙古族盛行“密葬”,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

史料记载,吸收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也就是灵魂的驼毛,几百年来就收藏于成吉思汗陵。

现今的成吉思汗陵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青海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

中国十大陵墓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古墓

中国十大陵墓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古墓

中国十大陵墓中国最著名的十大古墓摘要:古时人们相信人生有来世,帝王们都希望自己来世还可以统治江山,因此他们都把陵墓当成自己未来的筹码,所以他们的皇陵都非常豪华,而且费劲心机,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中国十大陵墓。

1.秦始皇陵荣誉:陕西西安骊山北麓,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园,中国古老文明的瑰宝,以其卓越的雕塑艺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景点门票:旺季(3.1~11.31):150.00元;淡季(12.1~2.28):120.00元开放时间:3月16日~11月14日:8:30~17:30;11月15日~3月15日:8:30~17:00 游玩时间:2-3小时交通情况:乘公交前往建造时间: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08年2.明十三陵荣誉:北京昌平,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寝建筑群,国家5A旅游景区,以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和保存完整为其特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景点门票:旺季:长陵50元;定陵65元;昭陵35元;神道35元。

淡季:定陵45元;长陵35元;昭陵25元;神道25元开放时间:旺季(4月~10月)8:00~17:30;淡季(11月~3月)8:30~17:00游玩时间:2-3小时交通情况:乘公交前往建造时间:1409年~1645年3.中山陵荣誉:江苏南京,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国家级文明风景名胜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景点门票:免费开放时间:8:30~17:00游玩时间:2-3小时交通情况:公交地铁均可到达建造时间:1926年~1929年4.明孝陵荣誉:江苏南京,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马氏皇后的合葬陵墓,明清皇家第一陵,中国明陵之首,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中国历代皇陵与皇家陵寝

中国历代皇陵与皇家陵寝

中国历代皇陵与皇家陵寝中国历代皇陵与皇家陵寝是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之一,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封建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标志。

这些古代帝王的陵墓不仅是一件巨大且复杂的工程,而且是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文物遗产。

一、中国古代皇陵1. 秦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以东约35公里处,是全世界最大的土山墓葬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第一座帝王陵。

秦始皇陵建成于前210年,是秦朝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是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的皇陵。

现在秦陵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首”。

2. 汉陵西汉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北12公里处的蓝田县,是汉朝功臣和皇室的陵墓,现在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

汉陵是一组分散、分布广、规模大、风格古朴的皇家陵寝,共有多处汉陵。

3. 唐陵唐陵是唐朝皇帝的陵墓。

唐朝的皇帝的陵墓大多建造在长安城的城郊之外。

现在被称为“唐十三陵”,是中国唐朝皇帝陵墓的总称。

唐陵按照等级高低,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一等陵为太庙陵寝,二等陵为皇帝死后盖着土坡而没有塔,三等陵为附属于二等陵,建筑风格低于二等陵。

4. 明陵明朝的陵墓主要分布在北京郊外的神威、长陵、昭陵、景陵、东陵、西陵,共有十三座,现在在唯一建成的十三陵景区开放。

每一位皇帝的陵墓都是一座花园,完整保留了明代的景观、建筑和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建筑最精致的陵墓群。

5. 清陵清朝皇室的陵墓则建在当时北京以外的山区。

现在国内开放的清陵为监察院(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管理的东陵和西陵。

清朝的东陵和西陵,规模宏大,由于今天已完全保存,所以是中国保存较完好的陵寝。

二、中国皇家陵寝皇家陵寝是以前各朝代的皇帝和皇室,以及非常重要的功臣的官人的陵墓,但是与皇陵不同的是,皇家陵寝不一定建在皇城内,可以建在城郊,也可以建在宕边等地的陡崖上。

同时,有的皇家陵寝因受到年代和战乱的影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摧毁和破坏。

1. 秦唐汉皇家陵寝秦唐汉的皇家陵寝建在陕西省的周边地区,规模宏大,建筑风格优美,而且装饰非常华丽,足以证明当时的国家的富有和强大。

中国历代皇陵一览表

中国历代皇陵一览表

中国历代皇陵一览表秦代帝陵帝号及姓氏在位时间陵名埋葬地址陪葬情况秦始皇蠃政前221--前210年始皇陵陕西临潼发现兵马俑秦二世胡亥前209--前207年陕西临潼北帝号及姓氏在位时间陵名埋葬地址备注西汉帝陵帝号及姓氏在位时间陵名埋葬地址陪葬情况汉高祖刘邦前206--前195年长陵陕西咸阳市窑店汉惠帝刘盈前194--前188年安陵咸阳市韩家湾惠孝张皇后汉高后吕雉前187--前180 吕后陵咸阳长陵东汉文帝刘恒前179--前157年霸陵西安市东郊孝文窦皇后汉景帝刘启前156--前141年阳陵咸阳市张家湾孝景王皇后汉武帝刘彻前140--前87年茂陵兴平县南位李夫人汉昭帝刘弗陵前86--前74年平陵咸阳市大王孝昭上官皇后汉宣帝刘询前73--前49年杜陵长安县东少陵原上孝宣王皇后汉元帝刘奭前48--前33年渭陵咸阳市周陵南孝元王皇后汉成帝刘骜前32--前7年延陵咸阳市周陵西南孝成班婕妤汉哀帝刘欣前6--前1年义陵咸阳市周陵东汉平帝刘公元1--5年康陵咸阳市周陵西南孺子婴 6--8年[新]王莽 8--23年淮阳王刘玄 23--25年东汉帝陵帝号及姓氏在位时间陵名埋葬地址陪葬情况光武帝刘秀 25--57年原陵河南孟津阴皇后明帝刘庄 58--75年显节陵河南洛阳马皇后章帝刘炟 76--88年敬陵河南洛阳窦皇后和帝刘肇 89--105年慎(顺)陵河南洛阳熹皇后殇帝刘隆 106年康陵河南洛阳安帝刘祜 107--125年恭陵河南洛阳阎皇后顺帝刘保 126--144年宪陵河南洛阳梁皇后冲帝刘炳 145年怀陵河南洛阳质帝刘缵 146年静陵河南洛阳桓帝刘志 147--167年宣陵河南洛阳郑皇后灵帝刘宏 168--189年文陵河南洛阳何皇后王皇后少帝刘辩 189年献帝刘协 190--220年禅陵河南修武曹皇三国帝陵帝号及姓氏在位时间陵名埋葬地址陪葬情况蜀昭烈帝刘备 221--223年惠陵四川成都照烈皇后甘氏穆皇后吴氏蜀后主刘禅 223--264年河南洛阳魏太武帝曹操后追封高陵河北临漳武宣卞皇后魏文帝曹丕 220--226年首阳陵河南洛阳文德郭皇后魏明帝曹睿 227--254年高平陵河南孟津明元郭皇后高贵乡公曹髦 255--260年河南洛阳魏元帝曹奂 261--265年吴武烈帝孙坚后追封吴陵江苏丹阳吴夫人吴大帝孙权 222--252年蒋陵江苏南京步皇后潘夫人吴会稽王孙亮 253--258年吴景帝孙休 259--264年定陵安徽当涂朱夫人吴末帝孙皓 265--280年河南洛阳滕夫人西晋帝陵帝号及姓氏在位时间陵名埋葬地址陪葬情况晋高祖(晋世祖追崇) 宣帝司马懿河南洛阳晋世宗(晋世祖追崇) 景帝司马师河南洛阳晋太祖(晋世祖追崇) 文帝司马昭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 265--290年峻阳陵河南洛阳武元杨皇后晋惠帝司马衷 291--306年太阳陵河南洛阳晋怀帝司马炽 307--313年河南洛阳晋愍帝司马邺 314--316年河南洛阳东晋帝陵帝号及姓氏在位时间陵名埋葬地址陪葬情况晋元帝司马睿 317--323年建平陵江苏南京元敬虞皇后晋明帝司马绍 324--326年武平陵江苏南京明穆庾皇后晋成帝司马衍 327--342年兴平陵江苏南京成恭杜皇后晋康帝司马岳 343--344年崇平陵江苏南京康献褚皇后晋穆帝司马聃 345--361年永平陵江苏南京穆章何皇后晋哀帝司马丕 362--365年安平陵江苏南京哀靖王皇后晋废帝司马奕 366--371年吴陵江苏吴县孝庾皇后晋简文帝司马昱 372年高平陵江苏南京简文顺王皇后晋孝武帝司马曜 373--396年隆平陵江苏南京孝武定王皇后晋安帝司马德宗 397--418年休平陵江苏南京晋恭帝司马德文 419--420年冲平陵江苏南京恭思褚皇后隋代帝陵帝号及姓氏在位时间陵名埋葬地址培葬情况隋文献帝杨坚 581--604年太陵陕西武功文皇后独孤氏隋炀帝杨广 605--618年炀帝陵江苏扬州唐代帝陵帝号及姓氏在位时间陵名埋葬地址陪葬情况唐太祖李虎后追封永康陵三原县陵前唐世祖李昺后追封兴宁陵咸阳市窑店东唐高祖李渊 618--626年献陵三原县徐木永合村唐太宗李世民 627--649年昭陵礼泉县九山唐高宗李治 650--683年乾陵乾县梁山武则天女皇 684--704年乾陵乾县梁山夫妇合葬唐中宗李显 684(710)--712年定陵兴平县龙泉山唐睿宗李旦 684(710)--712年挢陵蒲城县丰山唐玄宗李隆基 712--756年泰陵蒲城县金粟山唐肃宗李亨 756--761年建陵礼泉县武将山唐代宗李豫 762--779年元陵富平县檀山唐德宗李适 780--805年崇陵泾阳县嵯峨山唐顺宗李诵 805年丰陵富平县金瓮山唐宪宗李纯 806--820年景陵蒲城县金炽山唐穆宗李恒 821--824年光陵蒲城县尧山唐敬宗李湛 825--827年陵三原县陵前柴家窑唐文宗李昂 827--840年章陵富平天乳山唐武宗李炎 841--846年端陵三原县徐木桃沟村唐宣宗李忱 847--859年贞陵泾阳县仲山唐懿宗李凗 860--874年简陵富平县紫金山唐僖宗李儇 874--888年靖陵乾县鸡子堆唐昭宗李晔 889--904年温陵河南洛阳唐哀帝李柷 905--907年和陵山东荷泽让皇帝李宪惠陵蒲城县城西北[附]孝明高皇后杨氏(武则天之母) 顺陵咸阳市底张韩家村五代十国帝陵帝号及姓氏在位时间陵名埋葬地址陪葬情况后梁太祖朱晃 907--912年宣陵河南洛阳元贞皇后张氏后梁末帝朱友贞 913--923年河南洛阳次妃郭氏后唐庄宗李存勗 924--926年伊陵河南洛阳后唐明宗李亶 927--933年徽陵河南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 935--936年河南洛阳后晋高祖石敬瑭 937--942年显陵河南洛阳后晋出帝石重贵 943--946年后汉高祖刘知远 947--948年睿陵河南登封后汉隐帝刘承佑 949--950年颖陵河南开封后周太祖郭威 951--954年嵩陵河南开封后周世宗柴荣 955--959年庆陵河南郑州后周恭帝柴宗训 960--961年顺陵河南郑州吴杨渥 907--908年绍陵吴杨隆演 909--919年肃陵吴杨溥 921--?年平陵前蜀王建 907--918年永陵四川成都顺德皇后周氏前蜀王衍 919--925年后蜀孟知祥 925--935年和陵河南洛阳太后李氏南唐李璟 937--942年永陵南京牛首山元敬皇后宋氏南唐李 943--960年顺陵南京牛首山光穆皇后钟氏南唐李煜 961--?年金陵河南洛阳南汉刘隐 907--911年德陵南汉刘龑 911--942年康陵南汉刘玢 942年南汉刘晟 943--957年昭陵北宋帝陵:河南巩义北宋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七代帝陵都集中在河南省巩义。

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皇帝陵墓

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皇帝陵墓

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皇帝陵墓中国古代的皇帝陵墓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安息之所,也是对皇帝地位和权威的象征。

这些陵墓分布在中国各地,每座陵墓都有独特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本文将带您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皇帝陵墓。

一、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陵墓之一。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个规模宏大、制作精良的陵墓,它由土山构筑而成,陵墓内则安葬着秦始皇嬴政。

不仅陵墓规模庞大,而且陵墓内的兵马俑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兵马俑被誉为“八千兵马,神(动)于沙场”,是古代军事文化的珍贵遗产。

二、汉景帝陵汉景帝陵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亦被称为西汉欢陵,是西汉时期皇帝的陵墓之一。

汉景帝陵规模较小,但其建筑精细度和艺术价值非常高。

陵墓内雕刻有大量精美的石室、玉质文物以及壁画,展现了汉景帝时期的繁荣和文化底蕴。

三、明十三陵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是明代十三位皇帝的安葬之地。

明十三陵包括定陵、昭陵、哲陵等,规模宏大,建筑精美。

十三陵共同构成了壮丽的“长陵景区”,是中国古代陵墓中最负盛名、最为壮观的陵墓之一。

明十三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

四、清东陵清东陵位于河北省中部的石家庄市,是清代著名的皇帝陵墓之一。

清东陵是清朝皇帝及其后妃、贵族的安葬之地,包括康熙帝、雍正帝等多位皇帝的陵墓。

清东陵被誉为“明皇家陵寝宫苑式陵园的集大成者”,规模宏大,建筑气势磅礴。

陵墓建筑充分体现了清代建筑风格和皇室礼仪制度,对研究清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中国古代的皇帝陵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建筑和艺术上具有独特价值,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帝王的权威和地位。

从秦始皇陵到明十三陵再到清东陵,每一座皇帝陵墓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通过了解这些皇帝陵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帝王文化和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十大帝王陵墓

中国古代十大帝王陵墓

中国古代十大帝王陵墓古代帝王陵墓对于我们来说是惊人的,无论是对于考古还是对于普通人群,对神秘古墓的探悉就像是想要了解另一个世界,了解我们的祖先,了解过去灿烂的几千年。

下面店铺整理了中国古代十大帝王陵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著名的中国古代十大帝王陵墓中国古代十大帝王陵墓一、秦始皇陵地点: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骊山北麓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是中国第一个巨大且完善的陵墓。

在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

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成为全世界游客竞相前来的理由。

中国古代十大帝王陵墓二、乾陵地点: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梁山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东距西安市约80公里。

它是唐代第三个皇帝高宗李治和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

气势雄伟壮观。

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在海拔1047.9米。

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

“唐高宗乾陵”墓碑,最初为陕西巡府毕源所立,但后期原碑已毁,重立的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

中国古代十大帝王陵墓三、成吉思汗陵地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位于鄂尔多斯市中部伊金霍洛旗境内,距东胜区65公里,座落在高高的甘德尔山岗上。

成吉思汗的墓并不是很大,但却是比较有特色的。

相传,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率军远征西夏途经鄂尔多斯高原,目睹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心里特别高兴,陶醉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了地上。

部将刚要拾起马鞭,却被成吉思汗制止了,并即兴吟诗一首:“梅花幼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孵化之乡,衰亡之朝复兴之地,白发吾翁安息之邦。

”成吉思汗死后,人们就遵嘱将他葬在这里。

中国历代帝王陵

中国历代帝王陵

中国历代帝王陵中国历代帝王陵太昊陵“人祖”伏羲氏女娲陵人类始祖女娲炎帝陵炎黄始祖炎帝黄帝陵炎黄始祖黄帝少昊陵黄帝之子少昊颛顼陵(帝喾陵)黄帝孙子颛顼尧帝陵五帝之一尧帝舜帝陵五帝之一舜帝大禹陵五帝之一大禹商汤陵商朝始祖成汤秦始皇陵秦始皇嬴政汉代皇陵西汉长陵西汉高祖刘邦西汉安陵西汉惠帝刘盈西汉霸陵西汉文帝刘恒西汉阳陵西汉景帝刘启西汉茂陵西汉武帝刘彻西汉平陵西汉昭帝刘弗陵西汉杜陵西汉宣帝刘询西汉渭陵西汉元帝刘奭西汉延陵西汉成帝刘骜西汉义陵西汉哀帝刘欣西汉康陵西汉平帝刘衎东汉原陵东汉光武帝刘秀东汉恭陵东汉安帝刘祜东汉怀陵东汉冲帝刘炳三国曹操高陵曹魏武帝曹操蜀汉惠陵蜀汉昭烈帝刘备东吴蒋陵吴国太祖孙权曹魏高平陵曹魏明帝曹叡隋太陵隋文帝杨坚隋炀帝陵隋炀帝杨广唐代皇陵唐献陵唐高祖李渊唐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在天然山峰的中部开凿墓室,不起土堆,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而兀峰挺拔、上摩云霄,相形之下,再高大的陵冢——如秦始皇陵——气势上也自逊了一筹。

开创唐代帝王依山为陵先例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22千米九嵕山的主峰。

九嵕山山势突兀,海拔1888米;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亘及平野。

照陵的玄宫(即墓穴)就凿建于九嵕山南坡的山腰间,陵园方圆60千米,就气势之壮观雄伟而言,可以说是空前的了。

昭陵从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死后开始营建,直到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入葬方告完成,历时达13年。

唐太宗生前曾宣扬俭约薄葬,这不过是怕掘墓之徒眼热光顾,难保骸骨安宁。

事实上昭陵建制十分奢华,据文献记载,昭陵玄宫高悬,墓道至墓室深250米。

墓道前后有五重石门,墓室宏伟富丽,与阳间的宫殿无异。

中室为正寝,东西厢房中摆放着石床,床上石函的铁匣里全部是前代的书画,其中就有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手书的《兰亭序》真迹,这是太宗之子高宗谨遵父命陪葬的。

墓门外沿山腰还建有许多木构的房舍游殿,供唐太宗的灵魂游乐,里面还有宫人小心侍奉如常(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然而对这种荒谬事也未能免俗)。

中国国代帝王陵寝制度

中国国代帝王陵寝制度

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在先秦时期,以坑墓为主,绝大多数皇帝陵墓为地下室,堆石筑土,建筑规模不大。

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保护自己的陵墓而实行了各种严厉的法律制度,例如杀人灭口、焚书坑儒等,并以巨人石像为阵列守护。

汉朝时期,陵墓建筑规模开始变得更加庞大,多采用多层建筑的结构,陵墓规格、阵列等均严格规制。

唐朝时期,帝陵建筑规模更为宏大,常见的有神道、配殿、祭坛、楼阁、石刻、陶俑等,陵墓设计极为复杂。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简表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简表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简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简表原始社会时期王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备注盘古氏―――盘古冢―南海――――纯系传说,具体情况无考伏羲氏―――太昊陵―河南淮阳县―传说之陵女娲氏―――女娲陵―山东济宁――传说之陵炎帝神农氏―炎帝陵―湖南炎陵县―传说之陵黄帝轩辕氏―黄帝陵―陕西黄陵县-传说中黄帝陵很多,一般以陕西黄帝陵为准少昊金天氏―少昊陵―山东曲阜――传说之陵颛顼高阳氏―颛顼陵―河北高阳――传说之陵帝喾高辛氏―帝喾陵―河南滑县――传说之陵帝尧陶唐氏―尧陵――山西临汾――传说之陵帝舜有虞氏―舜陵――湖南宁远县-传说之陵帝禹夏后氏―禹陵――浙江绍兴――传说之陵夏代王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备注后启――――不可考太康――――太康陵――河南太康县-传说之陵仲康――――不可考后相――――不可考少康――――不可考后杼――――不可考后槐――――不可考后芒――――不可考后泄――――不可考后不降―――不可考后扃――――不可考后廑――――不可考孔甲――――不可考孔皋――――孔皋陵――河南洛宁县-传说之陵后发――――不可考履癸(桀)-不可考商代王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备注成汤――――汤陵―山西万荣县――传说之陵,已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没入黄河外丙――――不可考仲壬――――待考太甲――――待考沃丁――――待考太庚――――待考小甲――――待考雍已――――待考太戊――――待考仲丁――――待考外壬――――待考河亶甲―――待考祖乙――――待考祖辛――――待考沃甲――――待考祖丁――――待考南庚――――待考阳甲――――待考盘庚――――待考-河南安阳附近-待考小辛――――待考-河南安阳附近-待考小乙――――待考-河南安阳附近-待考武丁――――待考-河南安阳附近-待考祖庚――――待考-河南安阳附近-待考祖甲――――待考-河南安阳附近-待考廪辛――――待考-河南安阳附近-待考庚丁――――待考-河南安阳附近-待考武乙――――待考-河南安阳附近-待考太丁――――待考-河南安阳附近-待考帝乙――――待考-河南安阳附近-待考纣(辛)――----------传说自焚西周王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备注周文王姬昌――文王墓-陕西咸阳-记载不确,应在今西安户县附近周武王姬发――武王陵-陕西咸阳-记载不确,应在今西安户县附近周成王姬诵――成王陵-陕西咸阳-记载不确,应在今西安户县附近周康王姬钊――康王陵-陕西咸阳-记载不确,应在今西安户县附近周昭王姬瑕――昭王陵-河南登封-待考周穆王姬满――穆王陵-陕西西安-待考周恭王姬翳扈-恭王陵-陕西咸阳-待考周懿王姬囏――懿王陵周孝王姬辟方-孝王陵周夷王姬燮――夷王陵周厉王姬胡――厉王陵周宣王姬静周幽王姬宫涅-幽王陵-陕西临潼-待考东周王陵帝号及姓氏――埋葬地址周平王姬宜臼周桓王姬林周庄王姬佗周釐王姬胡齐周惠王姬阆周襄王姬郑周顷王姬壬臣周匡王姬班周定王姬瑜周简王姬夷周灵王姬泄心-河南洛阳周景王姬贵――河南洛阳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匄――河南洛阳周元王姬仁周贞定王姬介周哀王姬去疾周思王姬叔周考王姬嵬周威烈王姬午-河南洛阳周安王姬骄周烈王姬喜周显王姬扁周慎靓王姬定周赧王姬延――陕西凤翔秦代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秦始皇蠃政――秦始皇陵-陕西临潼秦二世蠃胡亥-秦二世陵-陕西临潼北西汉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汉高帝刘邦――长陵――陕西咸阳市窑店乡汉惠帝刘盈――安陵――陕西咸阳市韩家湾汉高后吕雉――吕后陵-陕西咸阳长陵东汉文帝刘恒――霸陵――陕西西安市东郊汉景帝刘启――阳陵――陕西咸阳市张家湾汉武帝刘彻――茂陵――陕西咸阳兴平市南位乡汉昭帝刘弗陵-平陵――陕西咸阳市大王村汉宣帝刘询――杜陵――陕西长安区东少陵原上汉元帝刘奭――渭陵――陕西咸阳市周陵南汉成帝刘骜――延陵――陕西咸阳市周陵西南汉哀帝刘欣――义陵――陕西咸阳市周陵东汉平帝刘衎――康陵――陕西咸阳市周陵西南孺子婴【新】王莽淮阳王刘玄东汉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汉光武帝刘秀-原陵――――河南孟津汉明帝刘庄――显节陵―――河南洛阳汉章帝刘炟――敬陵――――河南洛阳汉和帝刘肇――慎(顺)陵-河南洛阳汉殇帝刘隆――康陵――――河南洛阳汉安帝刘祜――恭陵――――河南洛阳汉顺帝刘保――宪陵――――河南洛阳汉冲帝刘炳――怀陵――――河南洛阳汉质帝刘缵――静陵――――河南洛阳汉桓帝刘志――宣陵――――河南洛阳汉灵帝刘宏――文陵――――河南洛阳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禅陵――――河南修武三国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魏太武帝曹操(追封)―高陵――河北临漳魏文帝曹丕――――――首阳陵-河南渑池魏明帝曹叡――――――高平陵-河南孟津魏高贵乡公曹髦――――――――河南洛阳魏元帝曹奂蜀汉昭烈帝刘备――――惠陵――四川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河南洛阳吴武烈帝孙坚(追封)―吴陵――江苏丹阳吴大帝孙权―――――-蒋陵――江苏南京吴会稽王孙亮吴景帝孙休―――――-定陵――安徽当涂吴末帝孙皓―――――――――-河南洛阳西晋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晋武帝司马炎-峻阳陵-河南洛阳晋惠帝司马衷-太阳陵-河南洛阳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东晋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晋元帝司马睿――建平陵-江苏南京晋明帝司马绍――武平陵-江苏南京晋成帝司马衍――兴平陵-江苏南京晋康帝司马岳――崇平陵-江苏南京晋穆帝司马聃――永平陵-江苏南京晋哀帝司马丕――安平陵-江苏南京晋废帝司马奕――吴陵――江苏苏州晋简文帝司马昱-高平陵-江苏南京晋孝武帝司马曜-隆平陵-江苏南京晋安帝司马德宗-休平陵-江苏南京晋恭帝司马德文-冲平陵-江苏南京十六国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成(汉)武帝李雄―――安都陵-四川成都成(汉)哀帝李班成(汉)幽公李期(成)汉昭文帝李寿――安昌陵(成)汉末主李势汉(前赵)高祖刘渊――永光陵汉(前赵)昭武帝刘聪―宣光陵汉(前赵)隐帝刘粲(汉)前赵刘曜前凉昭王张寔―――――宁陵前凉成王张茂前凉文王张骏―――――大陵前凉恒王张重华――――显陵前凉威王张祚―――――愍陵前凉冲王张玄靓――――平陵前凉悼公张天锡后赵明帝石勒―――――高平陵-河北邢台后赵海阳王石弘后赵武帝石虎―――――显原陵后赵彭城王石遵后赵义阳王石鉴后赵新兴王石祗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前燕景昭帝慕容儁―――龙陵前燕幽帝慕容暐冉魏悼武天王冉闵前秦景明帝苻健――――原陵前秦厉王苻生前秦宣昭帝苻坚前秦哀平帝苻丕前秦高帝苻登前秦末主苻崇后秦武昭帝姚苌――――原陵后秦文桓帝姚兴――――偶陵后秦后主姚泓后燕成武帝慕容垂―――宣平陵后燕惠愍帝慕容宝后燕昭武帝慕容盛―――兴平陵后燕昭文帝慕容熙―――微平陵西燕济北王慕容泓西燕威帝慕容冲西燕昌平王段随西燕建明王慕容顗西燕建平帝慕容瑶西燕建武帝慕容忠西燕河东王慕容永西秦宣烈王乞伏国仁西秦武元王乞伏乾归――抱罕陵-甘肃兰州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磬――武平陵西秦末主乞伏暮末后凉懿武帝吕光――――高陵后凉隐王吕绍后凉灵帝吕纂―――――白石陵后凉建康公吕隆南凉武王秃发乌孤南凉康王秃发利鹿孤――西平陵南凉景王秃发傉檀北凉建康公段业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元陵北凉哀王沮渠牧犍南燕献武帝慕容德―――东阳陵南燕北海王慕容超西凉武昭王李暠――――建世陵西凉后主李歆西凉末主李恂夏武烈帝赫连勃勃―――嘉平陵夏昌秦王赫连昌夏平原王赫连定北燕惠懿帝高云北燕文成帝冯跋――――长谷陵北燕昭成帝冯弘南朝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宋武帝刘裕――――――初宁陵-江苏南京宋少帝刘义符―――――――――江苏南京宋文帝刘义隆―――――长宁陵-江苏南京宋孝武帝刘骏―――――景宁陵-江苏丹阳宋前废帝刘子业――――――――江苏丹阳宋明帝刘彧――――――高宁陵-江苏南京宋后废帝刘昱―――――――――江苏丹阳宋顺帝刘凖――――――遂宁陵-江苏南京齐宣帝萧承之(追封)-永安陵-江苏丹阳齐高帝萧道成―――――泰安陵-江苏丹阳齐武帝萧赜――――――景安陵-江苏丹阳齐郁林王萧昭业――――――――江苏丹阳齐薛王萧昭文―――――――――江苏丹阳齐景帝萧道生(追封)-修安陵-江苏丹阳齐明帝萧鸾――――――兴安陵-江苏丹阳齐东昏侯萧宝卷――――――――江苏丹阳齐和帝萧宝融―――――恭安陵―江苏南京梁文帝萧顺之(追封)-建陵――江苏丹阳梁武帝萧衍――――――修陵――江苏丹阳梁简文帝萧纲―――――庄陵――江苏丹阳梁豫章王萧栋梁武陵王萧纪梁元帝萧绎――――――――――湖北荆州梁贞阳侯萧渊明梁敬帝萧方智西梁宣帝萧詧―――――平陵――湖北江陵西梁孝明帝萧岿――――显陵――湖北江陵西梁孝靖帝萧琮陈景帝陈文赞(追封)-瑞陵――浙江长兴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江苏南京陈文帝陈蒨――――――永宁陵-江苏南京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显宁陵-江苏南京陈后主陈叔宝―――――――――河南洛阳北朝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金陵――内蒙古托克托县北魏明元帝拓跋嗣――――金陵――内蒙古托克托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金陵――内蒙古托克托县北魏南安隐王拓跋余北魏文成帝拓跋浚―――-金陵――内蒙古托克托县北魏献文帝拓拨弘――――金陵――内蒙古托克托县北魏孝文帝元宏―――――长陵――河南临汝北魏宣武帝元恪―――――景陵――河南临汝北魏孝明帝元诩―――――定陵――河南临汝北魏孝庄帝元子攸――――静陵北魏东海王元晔北魏节闵帝元恭北魏安定王元朗―――――――――河南安阳北魏孝武帝元修―――――云陵――陕西富平西魏文帝元宝炬―――――永陵――陕西富平西魏废帝元钦西魏恭帝拓跋廓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河南安阳北齐文宣帝高洋―――――武宁陵-河南临漳北齐废帝高殷北齐孝昭帝高演―――――文靖陵北齐武成帝高湛―――――永平陵北齐后主高纬――――――――――陕西西安北齐幼主高恒北周文帝宇文泰(追封)―成陵――陕西富平北周闵帝宇文觉―――――静陵――陕西富平北周明帝宇文毓―――――昭陵北周武帝宇文邕―――――孝陵――陕西咸阳北周宣帝宇文赟―――――定陵北周静帝宇文阐―――――恭陵隋代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隋文献帝杨坚-太陵――陕西武功隋炀帝杨广――炀帝陵-江苏扬州隋恭帝杨侑――――――陕西乾县唐代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唐太祖李虎(追封)---永康陵-陕西三原县陵前唐世祖李昺(追封)---兴宁陵-陕西咸阳渭城区正阳乡后排村唐高祖李渊――――--―献陵――陕西三原县徐木永合村唐太宗李世民―――--―昭陵――陕西礼泉县九嵕山唐高宗李治――――--―乾陵――陕西乾县梁山【周】则天顺圣皇后武曌―乾陵――陕西乾县梁山唐中宗李显―――--――定陵――陕西兴平县龙泉山唐睿宗李旦―――--――挢陵--陕西蒲城县丰山唐让皇帝李宪――--――惠陵--陕西蒲城县城西北唐玄宗李隆基―--―――泰陵--陕西蒲城县金粟山唐肃宗李亨―――--――建陵――陕西礼泉县武将山唐代宗李豫――--―――元陵――陕西富平县檀山唐德宗李适―――--――崇陵――陕西泾阳县嵯峨山唐顺宗李诵――--―――丰陵――陕西富平县金瓮山唐宪宗李纯―――--――景陵――陕西蒲城县金炽山唐穆宗李恒――--―――光陵――陕西蒲城县尧山唐敬宗李湛―――--――庄陵――陕西三原县陵前柴家窑唐文宗李昂―――--――章陵――陕西富平天乳山唐武宗李炎―――--――端陵――陕西三原县徐木桃沟村唐宣宗李忱―――--――贞陵――陕西泾阳县仲山唐懿宗李凗―――--――简陵――陕西富平县紫金山唐僖宗李儇――--―――靖陵--陕西乾县鸡子堆唐昭宗李晔――--―――和陵――河南洛阳偃师县唐哀帝李柷―――--――温陵--山东荷泽定陶县五代十国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后梁太祖朱温――――――宣陵――河南洛阳后梁末帝朱友贞―――――――――河南洛阳后唐太祖李克用(追封)-建极陵-山西代县后唐庄宗李存勗―――――伊陵――河南新安后唐明宗李嗣源(李亶)―徽陵――河南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徽陵南-河南洛阳后晋高祖石敬瑭―――――显陵――河南洛阳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宁开原后汉高祖刘知远―――――睿陵――河南登封后汉隐帝刘承祐―――――颖陵――河南许昌后周太祖郭威――――――嵩陵――河南开封后周世宗柴荣――――――庆陵――河南郑州后周恭帝柴宗训―――――顺陵――河南郑州吴太祖杨行密(追封)――兴陵吴烈宗杨渥―――――――绍陵吴高祖杨隆演――――――肃陵吴睿帝杨溥―――――――平陵前蜀高祖王建――――――永陵――四川成都前蜀后主王衍――――――――――陕西西安吴越武肃王钱鏐―――――――――浙江临安吴越文穆王钱元瓘――――――――浙江杭州玉龙山吴越忠献王钱弘佐――――――――浙江杭州玉龙山吴越忠逊王钱弘倧――――――――浙江绍兴秦望山吴越忠懿王钱弘俶――――――――河南洛阳闽太祖王审知――――――宣陵――福建福州莲花峰闽嗣主王延翰闽太宗王延钧(王鏻)――――――福建福州莲花峰闽康宗王昶(王继鹏)――――――福建福州胭脂山闽景宗王曦(王延曦)――――――福建福州闽福恭懿王王延政南汉烈宗刘隐(追封)――德陵南汉高祖刘龑――――――康陵――广东广州南汉殇帝刘玢(刘弘度)南汉中宗刘晟(刘弘熙)―昭陵――广东广州南汉后主刘鋹(刘继兴)―――――广东韶关南平武信王高季兴――――高陵――湖北江陵南平文献王高从诲――――――――湖北江陵南平贞懿王高保融――――――――湖北江陵南平贞安王高保勗南平德仁王高继冲楚武穆王马殷――――――――――湖南衡阳楚衡阳王马希声楚文昭王马希范楚废王马希广――――――――――湖南浏阳楚恭孝王马希萼―――――――――江苏南京楚后主马希崇――――――――――江苏南京后蜀高祖孟知祥―――――和陵――四川成都后蜀后主孟昶――――――――――河南洛阳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诰)-永陵――江苏南京牛首山南唐元宗李璟――――――顺陵――江苏南京牛首山南唐后主李煜――――――――――河南洛阳北汉刘旻(刘崇)――――――――山西太原北汉刘均(刘承钧)北汉英武帝刘继元北宋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宋宣祖赵宏殷(追封)-永安陵-河南巩义宋太祖赵匡胤―――――永昌陵-河南巩义宋太宗赵光义―――――永熙陵-河南巩义宋真宗赵恒――――――永定陵-河南巩义宋仁宗赵祯――――――永昭陵-河南巩义宋英宗赵曙――――――永厚陵-河南巩义宋神宗赵顼――――――永裕陵-河南巩义宋哲宗赵煦――――――永泰陵-河南巩义宋徽宗赵佶――――――永佑陵-浙江绍兴宝山宋钦宗赵桓――――――永献陵-河南巩义南宋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宋高宗赵构-永思陵-浙江绍兴宝山宋孝宗赵昚―永阜陵―浙江绍兴宝山宋光宗赵惇-永崇陵-浙江绍兴宝山宋宁宗赵扩-永茂陵-浙江绍兴宝山宋理宗赵昀-永穆陵-浙江绍兴宝山宋度宗赵禥-永绍陵-浙江绍兴宝山宋恭帝赵显宋端宗赵昰-永福陵-广东新会宋卫王赵昺―――――广东深圳辽代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耶律亿)--祖陵―――――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太宗耶律尧骨(耶律德光)--怀陵―――――内蒙古巴林右旗义辽宗耶律图欲(追封)――――显陵―――――辽宁北宁医巫闾山辽世宗耶律兀欲(耶律阮)―――显陵―――――辽宁北宁医巫闾山辽穆宗耶律述律(耶律璟)-――怀陵(附葬)-内蒙古巴林右旗辽景宗耶律明扆(耶律贤)―――乾陵―――――辽宁北宁医巫闾山辽圣宗耶律文殊奴(耶律隆绪)-永庆陵――――内蒙古巴林右旗辽兴宗耶律只骨(耶律宗真)――永兴陵――――内蒙古巴林右旗辽道宗耶律查剌(耶律洪基)――永福陵――――内蒙古巴林右旗辽天祚帝耶律阿果(耶律延禧)-乾陵旁――――辽宁北宁医巫闾山北辽宣宗耶律涅里(耶律淳)――永安陵――――北京香山北辽梁王耶律雅里西夏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西夏太祖李继迁(追封)-裕陵-宁夏银川贺兰山西夏太宗李德明(追封)-嘉陵-宁夏银川贺兰山西夏景宗嵬名元昊――――泰陵-宁夏银川贺兰山西夏毅宗嵬名谅祚――――安陵-宁夏银川贺兰山西夏惠宗嵬名秉常―――-献陵-宁夏银川贺兰山西夏崇宗嵬名乾顺―――-显陵-宁夏银川贺兰山西夏仁宗嵬名仁孝―――-寿陵-宁夏银川贺兰山西夏桓宗嵬名纯佑――――庄陵-宁夏银川贺兰山西夏襄宗嵬名安全――――康陵-宁夏银川贺兰山西夏神宗嵬名遵顼西夏献宗嵬名德旺西夏末主嵬名睍金代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金始祖完颜函普(追封)--光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德帝完颜乌鲁(追封)--熙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安帝完颜跋海(追封)--建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献祖完颜绥可(追封)――辉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昭祖完颜石鲁(追封)――安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景祖完颜乌古乃(追封)-定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世祖完颜劾里钵(追封)-永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肃宗完颜颇剌漱(追封)-泰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穆宗完颜盈歌(追封)--献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康宗完颜乌雅束(追封)-乔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睿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太宗完颜晟―――――――恭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熙宗完颜亶―――――――思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德宗完颜宗干(追封)――顺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海陵王完颜亮―――――――――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睿宗完颜宗尧(追封)――景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世宗完颜雍―――――――兴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显宗完颜允恭(追封)――裕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章宗完颜璟―――――――道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宣宗完颜珣―――――――德陵―北京房山区大房山金哀宗完颜守绪―――――――――河南汝南金末帝完颜承麟元代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元烈祖孛儿只斤也速该(追封)―――起辇谷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起辇谷元睿宗孛儿只斤拖雷――――――――起辇谷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起辇谷元昭慈皇后乃马真列骨那――――――起辇谷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起辇谷元钦淑皇后翰兀立海迷失――――――起辇谷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起辇谷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起辇谷元裕宗孛儿只斤真金(追封)――――起辇谷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起辇谷元顺宗孛儿只斤答剌麻八剌(追封)―起辇谷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起辇谷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起辇谷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起辇谷元显宗孛儿只斤甘麻剌(追封)―――起辇谷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起辇谷元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起辇谷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耳――――――起辇谷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琜―――――――起辇谷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起辇谷元惠宗(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起辇谷北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达腊北元益宗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明代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明德祖朱百六(追封)-祖陵-江苏省盱眙县明懿祖朱四九(追封)-祖陵-江苏省盱眙县明熙祖朱初一(追封)-祖陵-江苏省盱眙县明仁祖朱世珍(追封)-皇陵-安徽凤阳县明太祖朱元璋―――――孝陵-江苏南京钟山明兴宗朱标(追封)――东陵-江苏南京钟山孝陵东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长陵--北京昌平十三陵明仁宗朱高炽―――――献陵--北京昌平十三陵明宣宗朱瞻基――――-景陵--北京昌平十三陵明英宗朱祁镇――――-裕陵――北京昌平十三陵明代宗(景帝)朱祁钰-景泰陵-北京玉泉山北麓金山口明宪宗朱见深――――-茂陵――北京昌平十三陵明孝宗朱祐樘――――-泰陵――北京昌平十三陵明武宗朱厚照―――――康陵――北京昌平十三陵明睿宗朱佑杬(追封)―显陵――湖北钟祥纯德山明世宗朱厚熜―――――永陵――北京昌平十三陵明穆宗朱载垕―――――昭陵――北京昌平十三陵明神宗朱翊钧―――――定陵――北京昌平十三陵明光宗朱常洛―――――庆陵――北京昌平十三陵明熹宗朱由校――――-德陵――北京昌平十三陵明思宗朱由检――――-思陵――北京昌平十三陵清代帝陵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清肇祖爱新觉罗孟特穆(追封)-永陵-辽宁抚顺新宾烟囱山清兴祖爱新觉罗福满(追封)――永陵-辽宁抚顺新宾烟囱山清景祖爱新觉罗觉昌安(追封)-永陵-辽宁抚顺新宾烟囱山清显祖爱新觉罗塔克世(追封)-永陵-辽宁抚顺新宾烟囱山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福陵-辽宁沈阳东郊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昭陵-辽宁沈阳北郊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孝陵-河北遵化清东陵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景陵-河北遵化清东陵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泰陵-河北易县清西陵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裕陵-河北遵化清东陵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昌陵-河北易县清西陵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慕陵-河北易县清西陵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定陵-河北遵化清东陵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惠陵-河北遵化清东陵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崇陵-河北易县清西陵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河北易县清西陵。

中国古代的皇家陵墓与帝王陵寝

中国古代的皇家陵墓与帝王陵寝

中国古代的皇家陵墓与帝王陵寝中国古代皇家陵墓与帝王陵寝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安葬之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些陵墓和陵寝不仅是古代王朝权力与荣耀的象征,也是考古学和历史研究的重要遗址。

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古代皇家陵墓和帝王陵寝的特点和意义。

一、皇家陵墓的规制和布局中国古代皇家陵墓通常呈现出庞大而精密的规制和布局。

首先,陵墓的选址要求宜山宜水,以风水原理为基础,追求阴阳平衡,以保证皇帝的灵体得到永远的休息。

其次,陵园分为外围建筑和内部陵寝两部分,外部围绕陵墓的城墙、牌坊和大门等建筑,而内部则包括供奉神道和陵寝建筑。

陵寝建筑包括神道、牌坊、碑亭、配殿、祠堂等,形成了严谨而庄重的布局。

二、代表性的皇家陵墓中国历史上,有众多代表性的皇家陵墓,其中最知名的包括秦始皇陵、明十三陵和清东陵。

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陵墓之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陵墓,其陵寝中还埋葬着秦始皇的兵马俑。

明十三陵是明朝帝王的陵墓,共有13座陵墓,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成祖朱棣的定陵。

清东陵是清朝帝王的陵墓,以乾隆皇帝的定陵最为壮观。

这些皇家陵墓都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文化传承和考古研究上有着重要意义。

三、帝王陵寝的文化价值帝王陵寝除了作为帝王安葬之地外,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陵寝的建筑和陵园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艺术的高度发展,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死者的尊贵与追思。

另外,陵墓中出土的文物和墓志铭等也对研究古代历史和宗教信仰有着极大帮助。

例如,明十三陵所出土的文物包括石刻、陶俑以及陪葬品等,为研究明朝社会、政治和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四、帝王陵寝的保护与研究由于帝王陵寝的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地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其的保护与研究。

一方面,加强陵墓的保护措施,包括加固陵墓建筑、完善监控体系和合理开发利用。

另一方面,积极进行考古研究,以深入了解古代帝王陵寝的规模、布局和文化特点。

通过保护和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维护和传承中国古代皇家陵墓和帝王陵寝的珍贵遗产。

黄帝陵详细介绍

黄帝陵详细介绍

黄帝陵详细介绍
黄帝陵,即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桥山之阳。

中国历代帝王都尊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把他和伏羲、炎帝并列为三大创世神。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圣殿和民族圣地,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帝陵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

自秦汉以来,历代王朝都在此举行祭祀大典,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正式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圣殿、民族圣地和历史圣迹,它代表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独特内涵。

黄帝陵由黄帝陵、轩辕殿、轩辕庙、桥山、黄帝陵园等部分组成。

距延安市区13公里,距西安约80公里。

黄帝陵位于桥山之阳(今延安市桥东区黄陵县境内),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

这里群山起伏,草木葱郁,环境幽雅,景色宜人。

陵前有古柏参天,苍劲挺拔;陵前有祭台、石像、石碑等文物古迹及纪念碑亭;陵前有“桥山庙”和“轩辕庙”等庙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祭祀系统。

—— 1 —1 —。

十三陵 定陵高陵康陵永陵

十三陵 定陵高陵康陵永陵

十三陵定陵高陵康陵永陵
摘要:
1.介绍十三陵的背景和历史
2.详细描述定陵、高陵、康陵和永陵的特点和历史
3.总结十三陵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正文:
十三陵位于我国北京市昌平区,是明朝时期皇帝的陵墓群,共有十三个皇帝陵墓,故称为“十三陵”。

这里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定陵是十三陵中最早的一座陵墓,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永乐皇帝朱棣的陵墓。

定陵的建筑风格独特,陵墓四周有护城河环绕,陵区内有石像生、棂星门、石五供等建筑,其中石像生雕刻精细,栩栩如生。

高陵是明朝宣德年间建成的,是宣德皇帝朱瞻基的陵墓。

高陵的特点在于其地势较高,陵墓周围有松柏环绕,显得庄严肃穆。

陵区内的建筑也颇具特色,如石像生、石牌楼、石五供等。

康陵位于十三陵的东南部,是明朝成化年间建成的,是成化皇帝朱见深的陵墓。

康陵的建筑风格与定陵相似,但规模略小。

陵区内有精美的石像生和石五供等,陵墓前的石牌楼雕刻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永陵是十三陵中年代最晚的一座陵墓,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陵墓。

永陵的建筑风格与前几座陵墓相似,但规模更加宏大。

陵区内有丰富的石像生、石五供、石牌楼等建筑,其中石五供的雕刻技艺堪称一绝。

总的来说,十三陵是我国历史和文化的瑰宝,每一座陵墓都是一座精美的建筑艺术品。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明朝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陵墓建筑的精湛技艺。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始皇帝之前太昊陵“人祖”伏羲氏女娲陵人类始祖女娲炎帝陵炎黄始祖炎帝黄帝陵炎黄始祖黄帝少昊陵黄帝之子少昊颛顼陵(帝喾陵)黄帝孙子颛顼尧帝陵五帝之一尧帝舜帝陵五帝之一舜帝大禹陵五帝之一大禹商汤陵商朝始祖成汤秦始皇陵秦始皇嬴政汉代皇陵西汉长陵西汉高祖刘邦西汉安陵西汉惠帝刘盈西汉霸陵西汉文帝刘恒西汉阳陵西汉景帝刘启西汉茂陵西汉武帝刘彻西汉平陵西汉昭帝刘弗陵西汉杜陵西汉宣帝刘询西汉渭陵西汉元帝刘奭西汉延陵西汉成帝刘骜西汉义陵西汉哀帝刘欣西汉康陵西汉平帝刘衎东汉原陵东汉光武帝刘秀东汉恭陵东汉安帝刘祜东汉怀陵东汉冲帝刘炳三国曹操高陵曹魏武帝曹操蜀汉惠陵蜀汉昭烈帝刘备东吴蒋陵吴国太祖孙权曹魏高平陵曹魏明帝曹叡隋太陵隋文帝杨坚隋炀帝陵隋炀帝杨广唐代皇陵唐献陵唐高祖李渊唐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唐乾陵唐高宗李治、唯一女皇帝武则天唐泰陵唐玄宗李隆基唐建陵唐肃宗李亨唐崇陵唐德宗李适唐景陵唐宪宗李春唐光陵唐穆宗李恒唐端陵唐武宗李炎唐贞陵唐宣宗李忱唐简陵唐懿宗李淬唐靖陵唐僖宗李儇宋朝皇陵北宋永昌陵宋太祖赵匡胤北宋永熙陵宋太宗赵光义北宋永定陵宋真宗赵恒北宋永昭陵宋仁宗赵祯北宋永厚陵宋英宗赵曙北宋永裕陵宋神宗赵顼北宋永泰陵宋哲宗赵煦南宋六陵南宋永思陵(宋高宗赵构),南宋永阜陵(宋孝宗赵睿),南宋永崇陵(宋光宗赵惇),南宋永茂陵(宋宁宗赵扩),南宋永穆陵(宋理宗赵昀),南宋永绍陵(宋度宗赵禥)辽庆陵西夏王陵西夏王元昊等帝陵成吉思汗陵元太祖铁木真明代皇陵明孝陵明太祖朱元璋明长陵明成祖朱棣明献陵明仁宗朱高炽明景陵明宣宗朱瞻基明裕陵明英宗朱祁钰明茂陵明宪宗朱见深明泰陵明孝宗朱佑樘明康陵明武宗朱厚照明永陵明世宗朱厚熜明昭陵明穆宗朱载垕明定陵明神宗朱翊钧明庆陵明光宗朱堂洛明德陵明熹宗朱由校明思陵明思宗朱由检清代皇陵清福陵清太祖努尔哈赤清昭陵清太宗皇太极清孝陵清世祖顺治(福临)清景陵清圣祖康熙(玄烨)清泰陵清世宗雍正(胤禛)清裕陵清高宗乾隆(弘历)清昌陵清仁宗嘉庆(颙琰)清慕陵清宣宗道光(昱宁)清定陵清文宗咸丰(奕詝)清惠陵清穆宗同治(载淳)清崇陵清德宗光绪(载湉)清定东陵慈禧西太后(叶赫那拉氏)。

历代帝王陵寝的风水观

历代帝王陵寝的风水观

历代帝王陵寝的风水观历代帝王陵寝的风水观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古代帝王和皇家家族的高度重视。

风水学说认为地理环境和地形地势对人的命运和运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和建造方式对于帝王陵寝来说至关重要。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帝王陵寝都是经过精心选址和布局,符合风水学说的要求。

本文将从不同历代帝王陵寝的风水观入手,探讨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周代帝王陵寝的风水观周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帝王陵寝的风水观影响了后世。

周代帝王陵寝一般选择在山水环绕、气势宏伟的地方建造,认为这样可以吸取自然之气,有助于帝王的长寿和子孙昌盛。

同时,周代帝王陵寝的建筑布局也十分讲究,通常采取“凤凰展翅”或“龙腾虎跃”的形式,寓意吉祥和权势。

周代帝王陵寝的风水观影响了后世的帝王陵寝建造,成为中国传统帝王陵寝风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始皇陵的风水观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陵寝之一,其风水观备受关注。

秦始皇陵选择在咸阳的骊山脚下建造,地势险要,气势雄伟。

秦始皇陵的建造遵循了古代风水学说,认为这样可以保佑帝王子孙昌盛,国泰民安。

秦始皇陵的陵墓布局也经过精心设计,采用了诸多风水布局,如“龙脉”、“穴位”等,以增加陵墓的气场和能量。

秦始皇陵的风水观影响了后世帝王陵寝的建造,成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寝风水的典范之一。

汉武帝陵的风水观汉武帝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陵寝之一,其风水观也备受瞩目。

汉武帝陵选择在长安城外的云台山建造,地理位置优越,气势恢宏。

汉武帝陵的建造遵循了古代风水学说,认为这样可以使帝王长寿、子孙昌盛。

汉武帝陵的陵墓布局也经过精心设计,采用了诸多风水布局,如“龙脉”、“穴位”等,以增加陵墓的气场和能量。

汉武帝陵的风水观影响了后世帝王陵寝的建造,成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寝风水的经典之一。

唐太宗陵的风水观唐太宗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陵寝之一,其风水观也具有重要意义。

唐太宗陵选择在长安城西北的乾陵建造,地理位置优越,气势雄伟。

中国十大帝王陵

中国十大帝王陵

中国十大帝王陵之1黄帝陵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寝,是《史记》唯一记载黄帝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

相传黄帝御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号称天下第一陵。

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

山上有八万多棵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

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

在前为一祭亭,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

黄帝陵前植有黄帝手植柏,距今5000余年,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

之2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墓,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

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棺椁和陪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建筑群的核心,目前尚未开掘。

之3乾陵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

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那么天。

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

乾陵气势雄伟壮观,梁山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

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

之4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鄂尔多斯市区40公里,其规模不算大,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

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

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屡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头市185公里,这里绿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壮丽景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 西 襄 汾 陶 寺 墓 地

安阳殷墟墓地
一说起甲骨文,大家自然想起安阳,这里不仅风景秀丽, 而且还埋葬着数不清的地下宝藏。自盘庚迁殷到纣王之灭,“ 凡二百七十三年”,这里一直是商的都城。 在这里雷击发觉的大小墓葬数以千计,集中的墓区达18 个之多,墓主人的身份从至高无上的商王到一无所有的奴隶, 出土物从举世无双的重达1700斤的司母戊大方鼎,到活灵 活现、生动逼真的玉质小兔,深刻揭示出奴隶社会的实质。殷 墟墓葬共分为大、中、小三类。 在商代,埋葬制度是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制度是商代政 治与宗教制度的核心,是贵族奴隶主区别等级名分,处理内部 关系的依据和准则。我们根据墓中出土的青铜礼器的差异可以 看出,商代晚期有着相当严重的等级分化。根据殷墟的墓葬布 局和出土青铜铭文推断,商代实行聚族而葬的制度,揭示了商 代社会存在着原始氏族制度的遗留,这是当时社会某中政治、 经济军事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反映。
司 马 神 道
以 山 为 双 阙
石柱
石 马
马在唐代有着特殊的功能,战争、运输、交通等都离不 开它。立于陵墓前的石马要突出其仪仗的庄重感,所以 其造型都比较僵板。
整个陵区的入口起点,是山口外一座五间 石牌坊,正遥对天寿主峰;自此往北,神 道经大红 门、 碑亭、石象生(共十八对, 有马、骆驼、 象、武将、文臣等)至龙凤 门(相当棂星门),均为嘉靖年间陆续补 充完备。
45

凌家滩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300多年。它 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发现于1985年,1987年 至尽已经对该遗址进行了4次调查和发掘,出土各种精美玉器 及其它文物共1500多件。凌家滩墓地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 玉器、磨制精细的石器和少量陶器。大墓随葬品以玉器为最 多,玉器次之,陶器最少,小墓中随葬品则以工具为主,玉 器较少。由此可看出当时的贫富分化。墓地所出土的玉人形 象逼真,表情庄重,是我过发现时代最早的新石器 完整的人 体玉雕像。玉龙全身抛光细腻,雕刻的刀法简练,线条流畅 清晰,形象栩栩如生,为我们研究中华民族龙文化增添了实 物资料。墓总所出土玉鹰神采飞扬,双翼展翅呈猪首形,胸 腹部刻有圆内八角星纹,当与太阳崇拜有关。凌家滩墓地以 其时代早、制作精湛的玉器而闻名于世,它不仅向我们展示 了发达的玉器工艺,更向我们展示了凌家滩人用勤劳和智慧 所创造的发达灿烂的文明。
苏埠屯墓地位于今天的山东青州市(原益都县) 东北20里的苏埠屯村东埠岭上,早在1931年该地就零 星出土青铜器。由于苏埠屯墓地已遭盗掘,青铜器组 合我们尚难知晓,但从目前保存完整的墓看,当时重 型墓葬的青铜器基本组合是鼎、觚、爵。 青州苏埠屯是山东一处重要的商代墓地,从墓葬 形制埋葬制度、随葬品组合与风格来看,苏埠屯目的 的年代应从殷墟文化三期到四期。根据出土铭文内容 和文献记载,有学者推断这是“亚醜”国的故地,属 于商的方国。也有学者认为苏埠屯墓地是“薄姑”氏 国君陵寝,食欲亚醜族的文化,而墓地很可能就是薄 姑氏的君长。也有学者推断它是夏代斛灌国的墓地。
却 是生 永命 恒是 的短 。暂 的 , 而 死 亡
纵观中国古代的墓葬,就其形式来说复杂多样,我们归纳 起来,主要有竖穴墓、洞室墓和土墩墓三种。竖穴墓Fra bibliotek洞室墓
土墩墓
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区的广阔 原野,经常会发现一个个土包,当地人习惯称 为“墩”,这其中有许多就是墓葬,考古学上 叫做“土墩墓”。这种墓葬与北方地区的封土 墓(坟冢)有很大不同,北方地区的封地墓多 是战国及其以后的,是在土坑墓或洞室墓上堆 起的标志——坟丘,而江南地区的土墩墓大多 是西周、春秋时代无坑穴墓葬,简单说就是一 种平地掩埋的墓葬形式(土墩墓也有竖穴土坑 墓),有的一墩一个死者,有的一墩多个死者 。这种埋葬方式主要是因为江南水系发达,地 下水位高,不宜挖坑穴,究其根源自然是新石 器时代的无穴墓。
,息主龙睁状。两 及这塑西龙二把多 作。人,,。龙侧 其一龙水孙帝它种 乘还在虎四虎昂发 演发虎坡,是视动 龙可龙背肢图首现在变现图仰中龙为物龙 负以虎向交案,有墓提对案韶华的权组是 虎理的内替头弯用室供于,文民化利成中 之解守,,微颈蚌中了研是化族身和的华 势为护头做低,壳部重究中时是,威图民 。墓下向行,弓精壮要龙国期龙他严腾族 主入一走张身心年证崇最的的的的。古 濮 人土致状口,摆男据拜早 传后象几代 阳 骑为,。露长放性。和的号人代征千崇 西 在安可人齿尾的骨 宗龙墓。也,年拜 龙,以在,,龙架 教虎出河成相来的 水 虎灵看中怒做虎的 的图土南为传,一 坡 背魂做间目腾图左 起象的濮龙炎人种 龙 上安墓,圆飞案右 源。蚌阳子黄民由 虎


鲁荒王玄宫深距地表20余米,凿石开圹, 墓室之上夯筑封土。墓室南北长20.6 米, 东西宽 8.2 米,高 5.5 米。墓室规模宏 大,为山东省内最大的一座地下宫殿。
这就是省博的镇馆之宝。明鲁王九旒冕高18厘 米,长49.4厘米,宽30厘米,藤篾编制,表面敷 罗绢黑漆,镶以金圈、金边。 • 冠的两侧有梅花金穿,贯一金簪。冕的 前后垂着9道旒,每道上9颗五彩玉珠,共用珠162 颗。
升的了俗 的存知处达, 史陶史竹, 起文丰, 遗,黄龙 东 之寺上书属 。明富社陶陶址并河山 西陶迷遗的纪于大 因的会寺寺。能中文万长寺提址平年文家 素资性墓墓 完游化平约遗供大阳》献一 ,料质地地 整地遗方 址了批即记记定 让,,为已 地区址米 位极墓今载载知 , 我同生我经 反唯。 米于为葬天,中道 们时产们显 映一陶是,今重发山尧的“ 隐向力研示 出一寺我南天要现西舜唐三 过 隐我水究出 尧处遗 北山的为襄禹、皇 看们平陶明 舜古址目约西资揭汾即尧五 到展和寺显 禹城也前 襄料开地位,帝 了现社文的 时址是发 汾。这区居虞” 文了会化等 期与我现米县 段。于舜的 明它形的级 历古过最,陶 传山平时历 曙所态墓差 史墓目大总寺 说西阳期史 光具提葬别 面地前的面村 的襄,,传 的备供习。 貌并已一积南 历汾历《说 400 2000 2000
秦始陵园内部的科技探测图
(二)唐乾陵
乾陵:乾陵位于西安80公里的梁山。是中国唐代高宗皇帝李治与武则天 的合葬墓地,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妇皇帝合葬陵。 总体特征:以山为陵,以山为阙,以山为穴。乾陵利用自然山势修建, 陵园雄踞整个梁山山峦,海拔1047.9米的主峰。 布局:乾陵陵园内建筑仿唐长安城格局营建,宫城、皇城、外廓城井然 有序。陵园内现存有华表、翼马、驼鸟、无字碑、述圣记碑、石狮、六 十一蕃臣像等大型石雕刻120多件,整齐有序地排列于朱雀门至奶头山遥 遥两华里之余的司马道两侧,气势宏伟,雄浑庄严,被誉为“盛唐石刻 艺术的露天展览馆”。 唐乾陵在唐代18座帝王陵墓中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过,且保存最完 整、气势最雄伟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一座两个帝王的合葬陵。
中国墓葬文化的滥殇
——山顶洞人的埋葬习俗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墓葬文化也是源远流长。 早期人类在特殊情况下,有吃掉刚死亡同伴尸体的现象,没有 埋葬死者的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思想意识的变化,人 类开始对同伴的尸体产生一种敬畏心理,于是产生掩埋同伴尸 体的观念。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一直到早期智人的晚期阶 段,人类才开始有意识地埋葬死者。这一阶段的埋葬遗迹在世 界各地已经陆续发现。 距今约2万年前后的山顶洞人墓葬是目前发现的亚洲最早 的墓葬,是中国墓葬文化的源头。山顶洞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 北京猿人遗址的顶部,山顶洞人处于典型的晚期智人阶段,其 主要特征都和现代蒙古人种即“黄种人”相似,属于“原始蒙 古人种”。山顶洞人这种早期墓葬的埋葬方式,说明了当时墓 葬意识的形成,对后代墓葬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九缝皮弁,又名九缝朝冠,为鲁王巡 视、朝宾、诸侯上朝时穿用,是现今唯一 一件披露于世的明初亲王制皮弁实物, • 与洪武年间诏定亲王皮弁制相符。
• 鲁荒王用过的“天风海涛”唐琴。“天风海涛” 琴的出土震惊考古界,该琴长121厘米、宽19.5厘 米。 • 桐木制成,琴身黑漆,裂似蛇跗,背刻篆书“天 风海涛”。 • 传说琴声如天空之长风,大海之波涛,且造型独 特,享有“古琴蛇跗评无价”的美誉。
石像生:陵墓前安设的石人、 石兽统称.
明定陵
定陵,明代第十三任皇帝万历 的地下寝宮,十三陵中唯一一 座已经考古发掘的陵墓,地下 寝宫分前殿、中殿、后殿和左 右二配殿,全部用石材构筑。
山东博物馆之明代鲁王展
明代鲁王展厅是山东博物馆独具特色的一个展厅。 展厅内国宝级文物琳琅满目。 • 在1970年至1971年,由山东省博物馆主持,对位于 山东省邹城市与曲阜市交界的九龙山南麓鲁王墓进行过考 古发掘。出土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的九旒冕、牵 马木俑等文物既反映了那个时代高超的工艺制作水平,又 是对那个时代鲁王府真实生活的写照。 • 鲁王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朱檀。明 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两月后被朱元璋封为鲁王。朱 檀自幼好诗书礼仪,礼贤下士,博学多识。甚得朱元璋喜 爱。可惜的是,这位鲁王喜丹药,十九岁时即因服食丹药 中毒伤目而亡,谥号“荒”。 •
--山东青州苏埠屯墓地
乐的等“顺墓 要大上质 地型村 晋三学 制大级招序地 包都一棺 墓岭 。门者 度型齐墓与是虢括朝层椁墓 地一虢 峡的虢 、邦全制《经国青北木,葬 ,带国 虢研国 丧国、度周过墓铜。质大形万整,墓 国究是 葬公排”礼严地器墓棺型制平个发地 源,西 习墓列等》格内、地罩墓均方墓现位 于西周 俗地有多所规的玉中。为为米地于于 西周时 提,序有载划墓器出个重长。南 河 虢时期 供为、符“的葬。土别棺方 北 南 的期重 了研独合公。排 有有单形 长年省 东存要 翔究具之墓同列 极埋椁土 ,三 迁在的 实我特处制时是 为狗,坑 是门 ,东封 、 的国色。”墓井 丰的大竖 一峡 公、国 东 实古且虢、地然 富腰都穴 处市 元西, 西 物代保国“中有 的坑于墓 两北 前两据 宽 资两存墓邦墓序 随,椁, 个文 周郊 料周较地墓葬的 葬墓内多 之会 年虢献 。时为是制的, 品主棺数 米际兴 国所 期完一”排显 ,头上有 ,的镇 灭,载 礼好处、列然 只向盖木 占大上 于而和 32.45 19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