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优秀6篇)
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优秀6篇)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
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
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
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
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六国论》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法设计:诵读法、分析讨论法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一)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武器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替、一个接一个全都3.思厥先祖父。
他们4.子孙视之不甚惜。
看待5.与赢而不助五国。
《六国论》教案15篇
《六国论》教案15篇《六国论》教案15篇《六国论》教案1 作品定位这是一篇史论,评议战国时期六国对付秦国策略的得失,阐述了六国____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必然资敌而弱己。
文章以古喻今,借六国“赂秦”而亡,提醒治国的人汲取这个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阅读这篇文章,应该注意到作者并非单纯评论史实,而是采用借古讽今之方法。
文脉梳理六国论〔构造〕第一节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论史〔第二节〕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韩魏楚三国赂秦而力亏〔第三节〕论证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齐燕赵不赂而亡-讽今〔第四节〕总结历史教训,申明政见议论抒情——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第五节〕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覆辙借古讽今——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之下资料展板1、字音词义①率〔shuài〕赂秦:全都,一概。
②思厥(jué)先祖父:这里相当于“其”。
③抱薪(xīn)救火:柴草。
④暴〔pù〕霜露:暴露。
⑤燕〔yān〕赵之君:燕国。
⑥洎〔jī〕:及,等到。
⑦革灭殆〔dài〕尽:副词,将近。
⑧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词语积累①通假字暴霜露,斩荆棘暴通曝,晒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饱,满足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使,表假设关系理解通假字要注意如下两点:(1)通假字在文中运用假借意如:厌不当“厌恶”讲,而应理解为“满足”,即餍为饱,引申为满足(2)读音应读假借字音如当通倘,音tǎng莫读暮音mù②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1)其实:即实际情况,较秦之所得,其实百倍,今义为“实际上”(2)祖父:古义祖辈父辈如“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
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颠覆:古义____,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今义翻倒,推翻。
③多义词理解:或〔1〕不定指代词,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表〔2〕有时:一食尽粟一石〔3〕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相(1)指代一方,他你我:相见恨晚(2)观看:伯乐相马(3)宰相,名词:况于将相乎(4)互相:当与秦相较以〔1〕介词,依靠,凭借如:秦以攻取之外〔2〕因为,由于如:不赂者以赂者表〔2〕用,拿,把如:以地事秦连词,相当于而表目的,来:举以于人动词:认为:以为神1作家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庆历七年,他27岁,因应试不中,归而尽焚前所为文,闭门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
《六国论》学案
《六国论》学案《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著作,作者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
全书主要讨论六个国家的兴衰成败,以及各国国君的治国理念和策略。
通过对《六国论》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现状,还能够汲取其中的智慧,对当今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所启发。
下面将从六个不同角度展开对《六国论》的学案分析。
一、六国兴衰《六国论》通过对秦、齐、韩、宋、赵、楚六个战国国家的兴衰变迁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各国政治制度和国君的作为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比如说,秦国强盛的原因在于秦始皇实行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使得秦国实现了一统天下的伟大梦想。
而楚国因为楚庄王国君任人唯亲,贪官污吏横行,最终导致了楚国的覆灭。
通过对六国兴衰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取决于国君的英明决策和治国理念。
二、国君的治国理念《六国论》中反复强调“明主”的重要性,明主之所以称之为“明”,是因为他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事物都有透彻的认识和判断。
他会采取恰当的政策和措施,尽力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比如说,齐国平公能够广纳贤士,重视人才,使得齐国文化繁荣兴盛;而韩国显明君则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使百姓生活富足安逸。
因此,国君的治国理念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兵法谋略《六国论》还涉及了兵法谋略方面的内容,指出国家在外交军事上必须坚持“从君之道、治国之本”,既要注重内政建设,又要注意外交军事之事。
比如说,宋国昭公因为得罪了楚国而导致了两国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宋国的灭亡。
而赵国的孟尝君则通过联合其他国家抵抗秦国的进攻,成功地保护了赵国的土地和百姓安全。
因此,兵法谋略在国家的外交军事政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贤臣良友《六国论》中还提及了贤臣良友的重要性,指出国君如果能够广纳贤士,结交良友,就能够在政治上得到有力的支持。
比如说,秦穆公能够聘请商鞅变法,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成功改变了秦国的落后面貌。
《六国论》学案
《六国论》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学习重点: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一、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题解“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意为“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三、文学知识回顾《六国论》的作者是,字,号,是之一,他的儿子、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课文注音赂秦()思厥()暴霜露()暴秦()草芥()洎()邯郸()殆尽()易量()苟()四、知识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六国论教案(通用7篇)
六国论教案六国论教案(通用7篇)六国论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
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
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
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
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设计(精选7篇)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设计(精选7篇)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设计篇1【教材分析】《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
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教法设计】引导——启发——点拨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
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5篇)
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学习目标1. 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2. 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二、学习重点1. 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2. 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三、学习难点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流程课前预习: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习要求:1.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2.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预习作业主要在夜自习上完成,同学在预习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习效果的形式来完成第一课时:一、导入 (2分钟)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 嬴政并吞六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二、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1. 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史论文)3.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易读错的字:(1)弊在赂(lù)秦 (2)六国互丧(sàng)(3)率(shuài)赂秦耶(yé) (4)小则获邑(yì)(5)思厥(jué)先祖父 (6)暴(pù)霜露(7)暴秦之欲无厌( yàn) (8)草芥(jiè)(9)与(yǔ)嬴(yíng) 而不助五国 (10)洎(jì)牧以谗诛(zhū)(11)革灭殆(dài)尽 (12)胜负之数(shù)(13)当(tǎng)与秦相较 (14)或未易量(liáng)(15)下咽( yàn) (16)悲夫(fú)(17)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18)日削(xuē)月割(19)苟(gǒu)以天下之大 (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ùshì)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分钟)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1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 )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同时也形成了总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答: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答: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答: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6.提问: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答: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7.总结:五.局部研习文章(一)第一、二小节:1. 提问:解释词义(1分钟)(1)非兵不利(2)战不善(3)弊在赂秦(4)赂秦而力亏(5)破灭之道也(6)或曰(7)六国互丧(8)率赂秦耶(9)不赂者以赂者丧(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教师补充 (2分钟)非:①不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②不对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③无,没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或:①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②有人、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③有时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联系“莫”:①没有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②没有谁2.提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分钟)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分钟)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二)第三小节:1.提问:解释词义 (2分钟)(1)秦以攻取之外(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3)较秦之所得(4)其实百倍(5)则秦之所大欲(6)固不在战矣(7)思厥先祖父(8)暴霜露,斩荆棘(9)以有尺寸之地(10)子孙视之不甚惜(11)举以予人(12)然后得一夕安寝(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16)此言得之教师补充:(1分钟)得:①动词,得到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②适宜,得当此言得之 (《六国论》)③找到至德不得(《庄子·秋水》)④捕获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⑥看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2.提问:翻译(7分钟)(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六、结语(1分钟)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习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习请大家做好预习工作七、作业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2.完成《学习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习)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习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学习重点】疏通文意,理清结构,把握写作目的【学习难点】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咏苏洵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
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
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
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
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
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
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
2.作者简介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故称他为“老苏”,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
《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3.解题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4.写作时代背景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
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
《六国论》复习学案
《六国论》复习学案一【挖空训练】武器)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判断句)赂秦而力亏,破灭相继灭亡。
互,交互,相继。
),全都、一概文章第一段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开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
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
“赂秦”就是贿赂秦国。
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
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因此,归根结底,“赂秦”是莫大的致命伤。
以上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论点,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从六国方面来说的。
用、凭那实际上)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本来对待这样之后)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
相当于以致、以至于。
)颠覆,理用得当,正确)之。
第二段先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说这些国家的前辈创业的很难;“子孙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是说这些国家的后代只顾眼前的暂时利益,轻易地把前辈辛勤创有的国土随便割让给秦国;“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说秦国并不因为得到奉献的土地而停止进攻。
这就是第一段结尾所说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越向敌人屈服退让,就越增加敌人的气焰,敌人越得到好处,就越要加紧侵略。
所谓“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秦国的侵略欲望根本没有止境,这是秦国侵略者不可改变的本质。
诸侯各国奉献土地一味妥协,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
这里,不需要通过作战,就已经判别胜负了,至于诸侯各国的因之而破灭,那更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六国论教案3篇
六国论教案3篇六国论教案3篇苏洵的《六国论》为传统名篇,历来选作教材。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篇课文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六国论教案1一、导读目的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
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
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习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
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1、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
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
六国论教案(精选10篇)
六国论教案(精选10篇)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秦始皇》电视剧中秦国统一六国的片段视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意味着持续五百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说曾经称雄一时的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亡?……现在,我们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
(板书:六国论)(二)梳理积累互助讨论学习。
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习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
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翻译下列句子。
提醒学生圈点句中的重要词语,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省略句)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4、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
(省略句)(三)诵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自由诵读课文,并快速阅读文后赏析。
思考并回答问题。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弊在贿秦”。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明确:一是“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这是从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二是“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这是从不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
其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国论》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国论》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运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2、学习本文运用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
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二、简介作者:苏洵,“三苏”,“唐宋八大家”。
三、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初步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四、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小组讨论。
如不能解决,在课堂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五、分析课文内容结构:1、出示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灭赵;前221年灭齐。
2、在文中找到六国灭亡的原因。
同学在文本中查找,归纳概括为:韩魏楚因割地求和(展示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而燕国因荆轲刺秦,赵国因李牧被诛,齐国因与嬴而不助五国。
3、由此请学生将六国分为两类:赂秦者,韩魏楚;不赂秦者,燕赵齐。
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失强援”。
由此学生便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分析苏洵写作此文的动机:1、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你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2、苏辙在《六国论》中提到“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六国论》学案
《六国论》学案1.《六国论》学案篇1学习要点1. 鉴赏本文严密的论证思路,评析作者的观点。
2.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欣赏本文充沛雄劲的气势。
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4.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本文的论证结构本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宗明义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然后将这一论点一分为二,从“赂秦”和“不赂秦”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第二段针对第一个分论点“弊在赂秦”进行论证。
韩、楚、魏三国对秦的态度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结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故将它们合写。
采用对比论证:将秦国得到诸侯贿赂的土地与争战得到的土地从数量上比较,说明弊在赂秦;将三个国家“祖先”得来土地之艰与子孙奉献土地之易在程度上对比,说明弊在赂秦;将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从道理上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最后引证苏代的话,说明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道理,把“弊在赂案”的观点,阐述得入木三分第三段针对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论证。
因齐、燕、赵三国对秦的态度不同,就分而写之: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
于是分别从齐亡之事实、燕亡之教训、赵亡之悲剧说明“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把这一分论点阐述得鞭辟入里。
最后两段从相反角度提出假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同时点明写作目的,委婉讽谏北宋王朝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六国论》中“食之”解《六国论》后半篇有这样一句话:“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对于引文中带黑点的词句,一些选本是这样解释的:“那么,我恐怕秦国的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
‘食’,吃饭。
‘之’,等于‘而’。
”这句是假设推论,是承上文从积极方面指出:如果六国更进一步执行正确路线,也就是拿赂秦的土地分封天下的谋臣,以事秦的谦逊态度礼待天下的奇才,更要紧的是坚持合纵,紧密团结,并力抗秦,那么对秦国的斗争,就会出现坚不可摧的形势,秦国绝不可能灭亡六国。
六国论教案(完整)
六国论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让学生掌握《六国论》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 使学生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2. 背景介绍:文章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当时韩愈因上书谏迎佛骨而被贬为阳山令。
3. 文本解读: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弊在赂秦”的论点。
三、教学重点1. 重点字词:族、尝、宾、封、刺、辞、衡、尝、宾、封、刺、辞、衡。
2. 重点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判断句、被动句。
四、教学难点1. 对六国灭亡原因的理解和分析。
2. 文中涉及的古代礼仪制度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文本内容和重点字词句式。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六国论教案(二)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文本解析:详细讲解《六国论》的内容,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
3. 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六国灭亡的内在原因。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七、课后作业1. 熟读《六国论》,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式。
八、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重点字词句式的掌握。
2. 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国论教案(三)九、教学内容1. 分析《六国论》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探讨韩愈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十、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本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六国论教案(六)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六国论学案与答案
六国论【学习要求】1.掌握与课文有关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意图。
3.理清本文的论证结构,学习举例、对比等论证的方法并理解论证的效果。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能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字义,反复诵读,准确翻译学习难点:理清本文的论证结构,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借古讽今的写法。
【学时安排】2学时【学习过程】第一学时主要任务:结合注释读准字音,疏通词义,反复诵读,初步理解课文含义。
一、课前尝试(一)学法指导1.借助工具书或注释疏通字词,熟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
2.结合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容。
若有疑难之处,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或向老师请教。
3.借助注释或网络资源,了解《六国论》相关背景及洵等文学常识。
(二)尝试练习1.容易读错的字弊在赂.(lù)思厥.(jué)先祖父暴.(pù)霜露如弃草芥.(jiè)洎.(jì)牧以谗诛革灭殆.(dài)尽小则获邑.燕.之君(yān)3. 利用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弊.在赂:弊病率.赂耶:全,都非兵.不利:兵器破灭之道.也:原因较.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比较固.不在战矣:本来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越强弱胜负已判.矣:定非兵不利,战不善.:好始速.祸焉:招致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底牧连却.之:使。
退却思厥先.祖父:已逝世的长辈的尊至于..颠覆:以至于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五国既.丧:已经斯用兵之效.也:功效后击者再.:两次洎.牧以谗诛:等到诚.不得已:实在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以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统治苟以天下之大:如果是.又在六国下矣:这4.借助工具书、网络等资源进行文学常识填空。
⑴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人,北宋(朝代)著名散文家,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六国论》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巩固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六国论》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巩固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六国论》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巩固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六国论》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巩固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一、课前预习学案1.了解背景《六国论》是公元前340年左右,韩非子所著,主要讲述六国争霸的历史原因和背景,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从而看到历史的演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2.了解作者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思想家,也是儒法之争中的代表人物,提出“法胜于德”的观点,被誉为法家学派的鼻祖。
他的著作在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阐述的思想也影响着后世。
3.了解主要内容《六国论》主要分为“苟且之心”、“国以利为先”和“合纵连横”三个部分,论述了列国争霸的原则和策略。
其中,“苟且之心”指的是列国互相猜忌,不敢大胆行动,而只是存活于苟且之间;“国以利为先”则提出了国家利益为首要原则,将其他一切考虑置于次要地位,包括国家的意识形态和道德;“合纵连横”则是提出了联盟的原则,希望各国能够守望相助,共同抵御强敌。
二、课内探究学案1.分析主旨《六国论》的主旨是什么?它在阐述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从文中的三个部分来看。
首先,“苟且之心”部分论述了六国互相猜忌、不敢大胆行动的情况,强调了现实主义的思想,即不用过多的附和道德伦理,而要解决真正的问题。
接着,“国以利为先”部分则强调了利益的重要性,表达了一个全球现代政治思维的基础。
最后,“合纵连横”则号召各国共同抗敌,呼唤了联盟的意识。
综合来看,《六国论》通过三个部分将现实主义、利益为本和联盟精神进行了完整的阐述。
2.分析论点《六国论》的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论点。
首先是“苟且之心”,提出了六国互相猜忌、不敢行动的情况,然后由此得出了“此亡国之道也”这一论点,说明六国应该改变自己苟且的心态,更好地行动起来。
接着是“国以利为先”,表达了一种现实主义思想,在六国争霸的当时,这一论点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六国论》学案
六国论学案一、引言《六国论》是一部著名的政治经典之一,由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所著。
它以“六国相争,唯秦孝公能用之”为基础,从而思考了一个国家应该如何强大和持久的问题。
这部经典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和现代政治理论都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为此,我撰写了《六国论》学案,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六国论》的精神内涵和思想理念。
二、《六国论》的基本情况《六国论》共分为三十篇,主要讲述了韩非子对历史上六国相争的分析,强调了秦国成功征服六国的原因以及秦国长期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方法。
2.1 篇章结构《六国论》分为三十篇,其中包括了分析和探讨秦国前期发展、六国的外交策略、秦国在六国战争中的胜利、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治理等方面的议论。
2.2 内容概要《六国论》主要集中在分析秦国在六国相争中的胜利原因,其中分别包括外交、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因素。
此外,该书还详细讲述了各个国家为什么会相互之间发生战争,并对各个国家主要的外交策略和军事战略进行了精辟的点评。
三、理解《六国论》的方法在学习《六国论》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3.1 了解历史背景《六国论》的写作背景是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各国相争,战事频繁,对整个中国的政治状况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因此,要理解《六国论》的内容,需要先了解历史背景,掌握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
3.2 逐篇阅读《六国论》共分为三十篇,每篇都有独特的主题。
我们应该逐篇阅读,并仔细分析每篇文章的主旨和论点。
3.3 学习相关概念在阅读《六国论》时,我们需要掌握相关的政治理论概念,例如“法家”、“实用主义”、“外交策略”、“军事战略”等。
只有理解这些概念,才能深入理解《六国论》的思想内容。
3.4 探讨其现实意义《六国论》除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该书来了解中国历史上政治、外交和军事等领域的发展变化,并且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对现实问题有启示性的思考。
四、使用《六国论》的方法《六国论》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政治经典,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应用它:4.1 学习与研究我们可以通过研读《六国论》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和背后的政治原因。
《六国论》学案.doc
《六国论》学案第13课六国论目标定位1. 了解古代论说文的文体特点。
2•掌握“兵、弊、道、率、以、盖、完、贝!|、所、其实、亡、厥、祖父、视、然则、厌、奉、判、至于、固、得、与、效、始、速、再、终、革灭、智力、向、数、理、当、易、礼、并、夫、为、苟、故事”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3. 把握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运用设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论证的结构层次,学习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4.品味作者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的语言风格。
5.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的思想。
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 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著名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
苏洵少年时代不喜学,直到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
参加科举考试屡次失利后,就把自己过去写的文章全部烧毁,改而钻研并精通了“六经”和诸子百家之书,下笔顷刻数千言,除《权书》外还著有《几策》两篇,《衡论》十篇。
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 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分相传诵,其文名因而大盛。
2.背景探寻北宋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
北宋第一个皇帝赵匡胤是从军事政变中获得政权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的教训,因而实行中央集权专制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
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 将官经常轮换,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
北宋建国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
北宋实行不限制兼并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
六国论导学案及答案
六国论导学案及答案《六国论》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实、虚词及句式。
2、能准确背诵并翻译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及段落。
3、提炼写作素材,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基础知识巩固】一、重要实词积累(一)写出加点字的读音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胜负之数.()(二)找出通假字(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2)思厥先祖父(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4)可谓智力孤危(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6)后秦击赵者再(7)刺客不行(四)指出活用词并解释(1)日削月割理固宜然(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义不赂秦(3)不能独完1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1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一词多义(1)兵非兵不利而秦兵又至矣斯用兵之效也(2)暴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3)事以地事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4)犹犹抱薪救火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5)终终继五国迁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6)始始有远略始速祸焉(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并力西向(8)得较秦之所得此言得之然后得一夕安寝二、虚词1.以(1)不赂者以赂者丧(2)秦以攻取之外(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4)举以予人(5)洎牧以谗诛(6)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7)至丹以荆卿为计(8)苟以天下之大(9)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10)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而(1)赂秦而力亏(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4)二败而三胜(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之(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2)较秦之所得(3)苟以天下之大(4)子孙视之不甚惜4.与(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三、判断特殊句式类型⑴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知识网络
一、文学常识
苏洵,字,眉州眉山人,(朝代)散文家,与其子、、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有文集《》文中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的国策。
诗歌方面与并称“”书法与、、、并称“宋四家”,散文方面与、并称“”,被称为才华横溢的苏轼。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胜负之数.()洎.牧以谄诛
..()当.与秦相较()暴.霜露
()日削.月割()咽.喉()荆棘
..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安寝.()率.赂秦耶()如弃草芥.()六国互丧.()革灭殆.尽()思厥.先祖父()
三、写出本文的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
2、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四、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向使
..三国各爱其地())
弊.在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或.曰:“六国……”()
或.未易量()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犹有
..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非兵不利,战不善.()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强弱胜负已判.亦()
率.赂秦耶()
五、词类活用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始速祸焉()
日削月割()
秦以攻取之外()
小则或邑大则的城()
李牧连却之()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六、解释古今异义词语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的者,其实百倍()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思厥先祖父()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后秦击赵者再()
率赂秦耶()
七、指出下列特殊句式
1、赂秦则力亏,破灭之道也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4、洎牧以谄诛
5、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6、赵尝五战于秦
7、并力西向
8、苟以天下之大
9、其势弱于秦
八、默写下列各句并翻译
1、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
.
2、则秦之所大欲,,.。
.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4、,始速祸焉
5、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
6、苟以天下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