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答案
马原第一章客观题(答案在最后)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A.黑格尔B.费尔巴哈C.马克思D.恩格斯2、哲学是()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根本观点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不同观点3、哲学基本问题是()A.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谁为本原的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作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一元论和二元论5、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C.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D.自然科学是从哲学中产生的6、“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A.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B.是彻底的唯心主义一元论C.掩盖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D.是被自然科学证明了的科学命题7、把物质看作是一种或多种可感知的实的是()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8、“人为自然界立法”是()A.不可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9、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A.意识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C.思维依赖于存在D.存在就是被感知10、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存在和思维、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人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对这一问题作不同回答,哲学上可划分为()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1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1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是从现实存在着的自然与社会存在中抽象出了其共同特性,这一共同特性是()A.运动属性B.时空特性C.客观实在性D.多样性13、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存在方式是:()A.运动B.客观实在性C.时空D.结构性14、“物质是不依赖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延。
马原选择题参考答案
马原选择题参考答案哲学部分第一章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b)A.哲学与世界观毫无关系 B .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哲学与世界观没有区别D.任何世界观都是哲学3、“万物皆备于我”是(d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即是否承认(c)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B.世界的统一性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存在是第一性D.世界的可知性5、“上帝在我心中”的观点是(c)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由客观唯心主义转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一切唯心主义的观点6、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概念的关系是(b)A. 本源和派生的关系B.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7、先有桥的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桥,表明( b )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8、把世界的本质单纯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是(c)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9、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b)A.不存在静止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就是物质D.除开运动物质不具有任何别的属性10.物质的惟一特性是指(c)A.它的具体性B.客观性C.客观实在性D.变化、运动性11、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只有这样,才能(a)A.确定地区分事物B.理解事物的统一性C.理解运动的形式D.理解运动的原因12、“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是(a)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掩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观点13、“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d)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B.否认意识存在的庸俗难物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观点14、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c)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物质决定意识的作用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D.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15、“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
自考马原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精神B. 物质C. 能量D. 信息答案:B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商品价值论D. 资本积累论答案:B3.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C. 消灭阶级差别D. 发展生产力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4.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法学答案:A, B, C5.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A. 公有制经济占主体B. 按劳分配C. 无产阶级专政D.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3)实践观: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4)阶级斗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7.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所有制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
(2)目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旨在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追求的是资本的最大化。
(3)宏观调控方式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侧重于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
(4)社会保障体系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保障方面通常较为薄弱。
四、论述题8. 论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完整版)马原课后答案
1.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1.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1. 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
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
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受挫折和失败。
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马原》多选题(附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2.BCD3.ABC4.BC5.AB6.ABC7.CD8.AB9.BCD10.ABCD二、多项选择题1.“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B)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E.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2.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是:A. 批判反动的哲学体系B. 提供党和人民的思想武器C. 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本质D. 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 革命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主观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什么为核心?A. 实践B. 理论C. 无产阶级D. 党的建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重要阶段?A. 三个阶段B. 四个阶段C. 五个阶段D. 六个阶段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观点是:A. 实践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实践C. 实践和意识相互作用D. 实践与意识无关答案:A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指导作用?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它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与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引发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一矛盾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与传统历史观的区别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在规律。
与传统历史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决定意识",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感知和理解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另外,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革命实践也是实践观的体现。
马原考研真题
1.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站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沿,他们的一生都在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奋斗。
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共产主义者同盟B.正义者同盟C.工人国际D.共产国际【参考答案】A【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接受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的邀请,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其起草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
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
【错项辨析】选项B正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加入之前的组织,它的本质是一个国际性工人组织,而不是一个政党。
选项C工人国际,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它的建立晚于共产主义者同盟。
选项D共产国际,又名第三国际,由列宁于1919~1943年创建并领导,它的建立晚于共产主义者同盟。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橘逾淮为枳”说明了A.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C.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间的一个网结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参考答案】A【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的变化发展。
任何一个新事物,都是适应了它所处环境的产物。
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
【错项辨析】选项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这一个论断的核心在于中介,但是在题目之中找不到能够充当中介作用的成分。
“橘逾淮为枳”是比较了橘与枳这两个事物的不同,两者之间不存在中介。
选项C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间的一个网结,这句话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普遍联系的意思,但是“橘逾淮为枳”主要凸显的是橘与枳之间的区别,而不是它们之间的联系。
选项 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这句论断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在“橘逾淮为枳”的材料中并未涉及橘与枳的变化过程。
3.马克思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思维和存在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B.物质可以认识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运动B.时间和空间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4、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这说明()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5、人的意识可以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观念世界。
这说明()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6、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这说明()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7、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说明()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8、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是一种( )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B.折衷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绝对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 体情况”。
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10、发展的实质是(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9、 A.矛盾普遍性原理 B.运动、发展的原理 C.普遍联系的原理D.矛盾特殊性原理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1、 “擅苗助长”的事例是(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原考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答案】B【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教材6页。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答案】C【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教材39页。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A【解析】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材35页。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答案】D【解析】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教材48页。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答案】B【解析】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教材51页。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答案】A【解析】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其他范畴构成的体系。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教材56页。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答案】D【解析】规律具有客观性。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它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分别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C.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答案:B3.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通过:A.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D. A和B答案:D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生产过剩B.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答案:D5.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目标是:A. 实现个人自由B. 建立无阶级社会C. 消除贫富差距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生产方式D. 上层建筑答案:B C7.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调节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答案:A B C8.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 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C. 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 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答案:A B三、简答题9.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探讨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基本原理。
政治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剥削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科学社会主义则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
100道马原选择题(答案修正版)
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历年考试相关资料)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B )A、辩证法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A、古希腊罗马哲学;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法国启蒙哲学;D、德国古典哲学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C )A、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B、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C、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ABCD )A、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B、现代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新成就;D、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锐化;E、现代西方哲学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BCD)A、控制论;B、细胞学说;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生物进化论;E、信息论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A、客观实在性;B、运动变化性;C、可知性;D、广延性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这表明(B)A、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和源泉;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观念和物质没有本质区别;D、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9、庄子提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他只强调事物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B)A、唯心主义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0、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B)A、普遍性和特殊性;B、斗争性和同一性;C、绝对性和相对性;D、变动性和稳定性11、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提示事物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C)A、否定之否定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12、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是(A)A、掌握火候,适可而止;B、知彼知已,百战不殆;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C)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随堂练习——马原单选答案
随堂练习——马原(唯物论)单选答案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含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面对具体问题对世界观的运用就体现为方法论。
因此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故D选项正确。
A和B二选项不适合全部哲学,C选项还没有达到哲学水平。
2【答案】D 【解析】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选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恩格斯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选项正确。
A选项涉及的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B选项涉及的是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方式,都是很重要的哲学问题,但都不是哲学基本问题。
D选项是没有意义的干扰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则相反,故C 为正确答案。
5【答案】D 【解析】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故D选项正确。
A选项的一元论与二元论是关于世界有没有统一的本原的问题。
B选项众所周知。
C选项中的本体论是哲学上关于存在的学说,认识论是关于认识规律的哲学理论。
均不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同一性这个表述在日常语言中,基本含义就是指相同。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部分则有不同含义,如“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事物的质和事物直接同一”,其中的同一意思是不一样的。
而本题中,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含义是,主张思维能够认识存在,或世界是可以是被认识的。
马原复习题答案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A.物质观 B.联系观 C.发展观 D.实践观2.列宁同志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3.实践活动的目的是(B)A.改造主观世界 B.改造客观世界 C.改造内心世界 D.改造精神世界4.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指出了(C)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5.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D)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C)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C)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8.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的基础是(A)A.实践 B.理论 C.本质 D.人9.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指(B)A.从实践到认识 B.从认识到实践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物质到精神10.直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是(D)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真理的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11.宋代诗人陆游在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C)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2.实践的主体是(D)A.绝对精神 B.人的意识C.人 D.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运动的人13.实践的客体是(D)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14.实践的中介是(A)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的活动15.“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2021马原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2021马原课后题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 B2. A3. A4. C5. B二、判断题1.正确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三、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本观点有哪些?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多样的、不断发展变化的。
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事物的发展是以矛盾为基础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发展过程。
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真理。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可变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也是具有可变性的。
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着不断变革和发展的过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思维是受到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的。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基本观点有哪些?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历史发展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每个阶级和社会群体都有自己的利益和价值目标。
而无产阶级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最大幸福。
•社会个人关系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最大幸福,个人的价值实现需要通过社会的发展和改造来实现。
•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平等和公正,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马克思主义倡导消除阶级社会的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的公有制和社会福利。
马原复习题及答案
马原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B. 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实践辩证法C. 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D. 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答案:D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B.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经验主义、法国启蒙思想C. 德国浪漫主义、英国经验主义、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启蒙思想答案:A3.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研究的是: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B.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C.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D. 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答案:ABCD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答案:BC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直线上升的。
(错误)2.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正确)3.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社会历史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运行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
五、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的结果。
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社会形态就会发生更替。
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不是直线上升的。
2023年10月自考《马原》真题及答案
2023年10月自考《马原》真题及答案1.(简答)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际,谈谈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的意义。
(本题10 分)答案:原理:①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②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A.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制约着主要矛盾。
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相互转化的意义:A.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要抓住主要矛盾,不忽略次要矛盾,要注意二者的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
B.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简答)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以及必须坚持哪些基本观点和方法。
(本题10 分)答案:作用:(1)反映所处时代的发展趋势,能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2)能够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动员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3)可能成为“开明的政治家”,其主张对社会起促进作用;(4)对社会的物质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推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基本观点和方法:(1)坚持历史主义原则,任何一个杰出人物都是时代的需要;(2)对阶级社会中的杰出人物要做阶级分析;(3)其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必须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4)对他们的历史作用做全面的分析,不能肯定或否定一切。
3.(简答)什么是价值规律?它在商品经济的基本作用及其表现形式是什么?(本题10 分)答案:(1)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自身的作用:a.是商品按照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
马原辨析题以及答案
马原辨析题以及答案一、马克思哲学局部1、哲学根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划分唯物和唯心的标准。
参考答案:哲学根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答复是划分唯物和唯心的标准。
但凡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就属于唯物阵营;与此相反那么属于唯心阵营。
第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答复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即但凡主张我们的思维能正确反映现实世界的是可知论,与此相反的那么是不可知论。
从上面的分析^p ,我们可以得出,把哲学根本问题的意义仅归结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与唯心的标准是不全面的。
2、马克思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参考答案: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这是马克思哲学产生之前对哲学性质和哲学与详细科学关系的一种错误看法。
在古代由于消费力低下和人们认识才能不高,各门详细科学都还处于未分化的状态而包含在哲学之中,这时的哲学也就带有一种知识总汇的性质。
到了近代,详细科学纷纷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了出来,成为专门的独立学科。
一些哲学家由于未能理解哲学和详细科学之间一般与个别、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把哲学当做凌驾于详细科学之上的一种特殊科学,提出了“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命题,这个命题本身是错误的。
马克思创始人反对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详细科学的关系问题。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这是马克思哲学对哲学性质的规定。
所以,马克思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但不能由此就说它是“科学之科学”。
3、意识是特殊物质的功能和属性,因此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参考答案:这是一种从正确前提导出错误结论的观点。
意识依赖于物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开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物质的功能,但它又是与物质有本质区别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具有主观特性的精神现象。
意识的本质在于,它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
o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o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o精神境界大大提高
o按需分配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
o生活的第一需要
o谋生的手段
o休闲的手段
o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的活动
共产主义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
o按需分配
o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o按劳分配
o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
o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o个人所有制
o资本主义私有制
o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
下面哪个属于人的自由的内涵的()
o是指人从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受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o是对绝对的认识
o是指摆脱了任何条件限制和约束的活动状态
o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状态
“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o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o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o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o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o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o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o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o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
o结合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基本国情,确立阶段性奋斗目标
o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o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o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o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o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
o劳动全部由机器人承担
o劳动成为纯粹娱乐手段
o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的“三大差别”是()
o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o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o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o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
下列关于共产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o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o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o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o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
o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o建立高度自治的政权
o实现共产主义
o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
o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o社会主义社会
o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o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首先要经过()
o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o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o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o战时共产主义阶段
实践证明,中国人民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是()
o新民主主义革命
o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o社会主义革命
o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
o可以用社会主义的实践来证明
o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
o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
o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来实现
关于共产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o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o树立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行动中
o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o共产主义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因为()
o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o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o当代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很长的时期
o共产主义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空想
“两个必然”是指()
o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o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o资产阶级必然灭亡
o无产阶级必然胜利
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o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
o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不能实现的
o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用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
o共产主义初级阶段
o共产主义第二阶段
o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o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列宁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称为()
o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o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o社会主义社会
o共产主义社会
下面关于“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理解正确的是()
o”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联系
o”两个决不会”是最根本的方面
o”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o”两个必然”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o”两个必然是”最根本的方面
下列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o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远大理想
o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
o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
o实现远大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