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春
《春》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5篇)
•••••••••••••••••《春》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5篇)《春》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公开课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
3、感受作者对春的盼望、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新生命之情,对希望的憧憬之情。
二、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挑选几篇同学改写的《春之古韵》散文。
同学们,在你们将古诗改成散文的过程中,都加上了自己观察春天的特征,也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情感。
今天让我们随着朱自清先生的足迹,看看他笔下的《春》具有怎样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初步感受,进入文本1、播放视频朗读。
2、学生跟跟随视频朗读,体会其中的感情。
3、朗读完文章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觉得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能读出文章的味道?(欢快、欣喜)三、提升感受,概括特点1、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来描写春天呢?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春天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呢?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这美好的春景呢?答: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
3、每个小组挑选一幅图画,说说这幅春景图美在哪里?(1)春草图①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C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②从哪些角度描写春天的小草?质地(嫩嫩的、软绵绵的)、颜色(绿绿的)、范围(园子里、原野里、满是的)③这样的小草给人怎样的感受?“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课件(新版)
介绍作者
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 学者、民主战士”,记录着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学读书后期, 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 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 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 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 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 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 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2)“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A“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 B“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温柔。 C“(鸟儿)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 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运用拟人,写鸟儿迎春的欢悦。
4.学习春雨图。
(1)“春雨图”如何抓住春雨的特征来写的? 讨论并归纳: (2)“春雨图”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3)探究质疑:“春雨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积累生字、生词。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 ng) 酝酿(yù n nià ng) 应和(hè ) 笼(lǒng)着一层薄烟 黄晕(yù n) 蓑(suō)衣 巢(chá o)
解释词语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朗润:明朗润泽卖弄:炫耀酝酿:文中是说各种 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 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花枝招展: 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 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春》全教案
《春》全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班黄扬帆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认识这篇散文的写景思路;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修辞手法进行鉴赏,体会语言运用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体会行文线索;品味语言,学会运用修辞。
三、教学难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感受课文写景的语言美感,并将相应的修辞手法运用到实际当中。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互动法、交流法五、课时安排及任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为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结构进行整体感知;第二课时为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修辞手法进行鉴赏,体会语言运用的魅力。
第一课时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过了很多有关春天的课文。
尤其是那些描写春天的诗句,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像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等。
春天里万物复苏,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春风细雨、鸟语花香,春天的景色在作家笔下常常令我们读者更加地陶醉。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散文大家朱自清的世界,看看他笔下的《春》,有着怎样的魅力!课堂: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春》。
在这篇课文中,朱自清先生运用了大量优美的语句来描写春天的景色。
下面,我们先来听听课文的音频,边听边标记出课文的自然段。
《春》配乐朗读.mp3师:在朱自清先生笔下,课文中描写春天的语言真是太美了。
好了,做完标记,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呀?请大家一齐回答我好吗?生:(齐声)十个自然段。
师:课文总共有十个自然段,是的!很正确!同学们,十个自然段篇幅较长,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几个部分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学习。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通读一遍课文,快速地给课文进行分段。
请问同学们分好段落了吗?分好段的请举手。
嗯,还有三四位同学没有分好,请抓紧一下。
师:好了,下面,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分段”的结果。
《春》的教案汇总十篇
《春》的教案汇总十篇《春》的教案篇1【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春》是贮满诗意的美文,要让学生尝试着进行审美阅读。
这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阅读。
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深入文中,去寻美、品美。
通过阅读,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并培养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语: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每个人的心中都藏有一幅迷人的画卷。
对于春天,有的人吟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惆怅,有人唱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伤,而朱自清却被春的活力所感动,谱写了一曲春的赞歌。
二、情景朗读(运用多媒体课件)。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__结构明晰,对春的赞美一气呵成: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抒情线索行文。
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划出三个部分的起止点吗?(屏显:盼春—绘春—赞春)四、提供下列问题,学生品读时思考:1.作者怎样突出“盼”的急切心情?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春景?分别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征?3.作者赞春时运用了哪几个比喻?分别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五、交流各组讨论的情况,明确以下要点:1.__运用反复手法突出一个“盼”字(“盼望着,盼望着”,注意在朗读中体会)2.作者具体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五幅图景(梳理如下):①春草图(草报春):a.钻、嫩、绿、满——草;b.坐、躺、滚、踢、跑、捉——人。
②春花图(花争春):a.态:赶趟儿;b.色:像火、像霞、像雪;c.味:甜。
③春风图(风唱春):a.触:抚摸;b.味:泥土气息、草味、花香;c.声:鸟声——清脆、婉转,短笛——嘹亮。
④春雨图(雨润春):a.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b.状:斜织、薄烟;c.景:树叶儿绿、小山儿青、灯、火、房屋。
⑤迎春图(“一年之计在于春”)。
3.三个比喻句:“新”“美”“力”。
六、再读,体味文中的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中蕴含着对春来临的无限珍惜、无限喜悦!你能找出蕴含着作者感情的语句吗?(答案不求统一)七、熟读,品味课文的美点。
《春》教案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春》优秀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学会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提高信息筛选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
(2)学会关注自然,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懂得感恩,珍惜眼前人,传递正能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文章写作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学会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2)板书课题《春》,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重点掌握。
(2)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大意。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有哪些描绘春天的句子?(2)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好。
5. 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美好。
2. 深入学习(1)让学生朗读课文,关注文中细节。
(2)分析课文写作特点,如描绘手法、修辞手法等。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拟人、比喻等。
(2)引导学生学会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
4. 实践活动(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春天。
(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分享创作心得。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朱自清《春》的教案优秀4篇
朱自清《春》的教案优秀4篇朱自清《春》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品味文中精彩、生动的语言2.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二、导学过程(一)情景导课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了生机,春天如诗情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春》,走进那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净化。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
(2)在读的过程中把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圈出来,不明白意思的词语划下来。
(3)划出文中用的好的词语或优美的句子或优美的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3.老师总结(三)概括文章的主题(四)自学指导第一步:读、析(读析的过程也就是品味文章中的优美的语言的过程)要求:1.细心的品读文章,把你认为好的词语或美的句子好在哪里,美在哪里读出来,要读的抑扬顿挫,读的声情并茂,读出感情来。
例如:春花图,尽管景不在这里,但要读出来,让同学们感觉到花儿盛开的样子。
2.析即分析,分析的要透彻,要有一定的深度。
在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准确生动的词语、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写作方法、文章的主旨句、内容……)3.品味语言:(1)四人一小组合作把你认为比较好的词语,句子、段落找出来写在笔记本上,并进行分析。
(2)最好用这种方式:(我认为这句写的比较好,它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或表达方法或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出了什么)当然也可以不用。
例如:(1)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悬”字用的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天上星星的状况。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静寂的、是梦幻的。
我认为这句写的比较好,它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
(3)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我认为这句写的比较好,它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不少”“有的”与“几件”对比,“已经模糊”“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与“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这几件事对自己的影响之大。
(4)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第十课 春秋战国的科技与文化
1.屈原 ——战国末期的楚国人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三
屈原和“钟鼓之乐”
——世界文化名人
1.屈原 ——战国末期的楚国人 2.钟鼓之乐 ——春秋战国盛行
湖北随州钟鼓乐器 整套编钟
编钟
湖北随县 出土的全 套编钟
编钟分上、中、下三层,每层又分 三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钟架上。编钟 音律准确,每个钟都能奏出两个乐音。
人
牛
水
日
上
下
明
射
牛 骨 刻 辞
甲骨文的发 现及研究有 何意义?
我国有文字 可考的历史 从商朝开始 商朝
一
文字的演变
1.甲骨文 2.金文
商周的青 铜器上铸刻的 文字,叫做 “金文”,也 称“铭文”。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夏
学
一
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战国 商、西周、春秋 书写 铸刻
书写材料的演变
第8 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一
文字的演变 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
二
三
屈原和“钟鼓之乐”
一
文字的演变
1.甲骨文
什么是甲骨文?
商朝人刻写 在龟甲和兽骨上 的文字,被称为 “甲骨文”。
全形卜甲
这是甲骨文表示交通工具的 两个字,你认识吗?能说出他们 的造字方法吗?
舟
车
象形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 的现代汉字吗?
甲骨
青铜器
竹木简
电脑
纸
帛书
书体的演变
金文 大篆
甲骨文
小篆
草书
行书
初中七年级语文《春》挺好公开课教案【细品9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春》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9篇】《春》是一篇构思精巧、语言精美、富有诗情画意的写景抒情散文,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分享的9篇《初中七年级语文《春》优秀公开课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初中七年级语文《春》优秀公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领会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3、学习全面而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有条理地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表现景物特点的方法。
4、了解文章寓情于景,表达对春天赞美之情的特点,体会精确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1、培养"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教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朱自清的笔下。
二、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诗人、散文家、学者、*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
1920xx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代表作《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三、检查预习:蓑suō 黄晕yn 应和h 抖dǒu擞sǒu 呼朋引伴笠l 嘹亮lio 胳ɡē膊bo 酝yn酿ninɡ 花枝招展撑盼望润湿清脆欣欣然卖弄朗润软绵绵四、整体感知:1、听课文朗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体会语言美。
3、划分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
)五、分析文章结构:(一)第一部分(第1段):1、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是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明确:急切盼望着,盼望着2、此时春天来了没有?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明确:没有近3、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盼春的急切心情。
《春》说课稿(精选10篇)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说课稿(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春》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是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九课。
本单元是继前两个单元的叙事、写人的记叙文之后的一个写景散文单元。
本课是本单元的开篇,正如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
有了《春》的优美开篇,才有接下来《济南的冬天》的温情叙述,竹乡的美丽富饶、树林和草原独特的夏日风光。
四季的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此课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认知性朗读,目的是读准字音,疏通字词。
还有感知性朗读,目的是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
下面是我对第二课时的设计详细说明。
2、教学目标本单元的目标就是要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
而《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春》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据此,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3、重点、难点:根据初一学生的学情分析,他们虽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
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散文的写法要求。
所以知识目标1、2设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来探究文章的语言特色是文章教学中的难点。
要解决好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生领会。
二、说教法与学法1、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应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为主。
过去,不知多少人读过《春》,读了多少年,但读过后有些人只能隐隐约约的记住几个词句,而有些人读过,那一片春色再也无法从记忆中抹去。
两种不同的阅读结果,主要取决于读的方法。
《春》这样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学生永远无法领略到《春》的意蕴悠长的美。
2023年《春》课堂实录
2023年《春》课堂实录2023年《春》课堂实录1师:你们都已经历过十多个春天了,能否用一句饱含情感的语言说说你对春天的深刻感受?生(齐声):能!生:春天是最有情感的,高兴的时候就风和日暖,生气的时候就雨打雷轰。
生:春天是最富诗意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生:春天是一位高超的化妆师,把花草树木、峰峦田野,都装点得生机盎然,蓬蓬勃勃。
师:感受真够深刻。
现代著名作家末自清先生对“春”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请速读课文后说说。
(两分钟后)生:春天是新生的娃娃。
生:春天是美丽的小姑娘。
生:春天是健壮的小伙子。
师:春天是娃娃,是小姑娘,是小伙子,你最喜欢的是——生:娃娃。
师:请说说理由。
生:因为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师: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哪个同学能具体说说“新”在哪里?生:刚睡醒张开眼是新,山朗润、水涨起、太阳红都是新。
生: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树上的、草丛里的花儿是新的。
生: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儿,甚至空气、鸟鸣、牧曲满是新的。
生:春天的一切,整个春天都是新的。
师:都说得挺好。
由是,末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目的是让人——生:为娃娃的成长辛勤劳动。
生:从娃娃身上,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师:意蕴很深刻。
那有没有喜欢春姑娘的?生:有,我喜欢,喜欢春姑娘的美。
师:春姑娘确实很美,花技招展的,能否通过阅读,发挥想象,在叙述她的美中渗透进自己的感受?生:园子里、田野里满是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小草,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美。
生:树上的桃红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层次分明,参差错落,是一种匀称、和谐的美。
生:花丛中嗡嗡的蜜蜂和飞来飞去的蜂蝶,絮花嫩叶中的鸟儿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欢欢乐乐,舒舒畅畅,给全种愉悦的美。
生: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诗情画意般的很美很美。
生: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悠悠扬扬的,激发人们无尽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师:感受很深,想象力也很强,真佩服你们。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二、课文内容。
1. 原文及翻译。
- 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 结构层次。
- 第一层(第1段):总写三峡的地貌特征,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这一段写出了三峡山的连绵和高峻的特点。
- 第二层(第2 - 4段):分别描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景色。
- 夏季(第2段):写水势浩大、水流湍急。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写出了夏季江水漫上丘陵,阻断交通的情况;“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设计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节:导入新课,整体感知1. 教师简要介绍朱自清及其作品《春》的背景信息。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二节:分析第一部分,体会春的美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第一部分,体会春的美。
a. 第一部分描绘了春天的哪些特点?b. 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春天的美?3. 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生机、希望、美好。
第三节:分析第二部分,感受春的活力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第二部分,感受春的活力。
a. 第二部分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活力场景?b. 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春天的活力?3. 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生机勃勃、活力四溢。
第四节:分析第三部分,领悟春的意义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第三部分,领悟春的意义。
a. 第三部分描绘了春天对人们的影响有哪些?b. 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传达春的意义?3. 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希望、奋斗、成长。
第五节: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春天的特点、活力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悟和体会。
3. 教师给出拓展阅读建议,如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荷塘月色》、《背影》等。
4. 布置作业: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朱自清的《春》,使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活力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拓展延伸,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但在时间安排上,可以适当减少课堂小结的时间,增加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的时间,以提高课堂效果。
第六节:对比阅读,深化理解1. 教师提出对比阅读的任务,将《春》与另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草原》进行对比。
2. 学生分组阅读两篇文章,找出各自的描写手法、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3. 各组汇报阅读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两篇文章的异同。
《春》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春》教学反思(精选10篇)《春》教学反思篇一每学期一次的学校绿色耕耘杯青年教师作课及反思活动已落下帷幕,纵观近两个星期的教学过程几多感慨,几多收获。
今年是我教师生涯的第二十个年头,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作课,但此次活动我更是倍加重视,充分准备,深钻教材,力争完美。
经组内老师共同研究,我们选择了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春》。
翻到这课书,我好像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既熟悉又亲切。
时隔三年,我又一次带领学生感受作者清新优美的语言,欣赏大地春回的动人景象,体会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在教学设想中,我首先理清了本文的内涵:本文是一篇由妙词、佳句、锦段构成的美文。
从词的角度讲,文中语言使用准确而妥贴,很值得学生去体会和积累。
从句方面讲,文中大量使用了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从段落布局讲,各段落之间安排整齐有序。
如:最后三段用三个比喻句来歌功春,表现出春的新、美、力。
单独成段构思巧妙。
对于这类文学性文章的学习,本人认为应上文学欣赏课:让学生学会欣赏至关重要。
用品、背写来体会、感悟其美及美有何处、为何美。
调动听、说、读、写各种能力来学习,同时在学习中锻炼、提高能力,得到一种欣赏文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第一、导入新课巧妙。
“同学们正处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但想到马上到来的寒冬,总是希望春天早点来到,因为春能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希望、给人自然勃发。
所以,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如唐朝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涌旗风”。
这些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的赞美的散文。
”这样的开场白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理清课文结构。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盼春、绘春、赞春。
在绘春中又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部分同学搞不清这几部分的顺序,针对这一点,我把以上蓝色的字打印出来,贴好不干胶,颠倒顺序摆放在黑板槽上。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设计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朱自清散文《春》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途径,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本内容通过对《春》这篇散文的阅读,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分析文中的主要意象,如春草、春花、春风等,感受作者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
探讨文中的主题思想,如生命的活力、生活的美好等。
2.2 语言特点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其表达效果。
品味朱自清的语言风格,如清新、自然、含蓄等。
学习文中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春》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分析和欣赏作者的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3.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探讨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
运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中的自然景物和修辞手法。
运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和阅读材料。
采用在线讨论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过程性评价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如写读后感、进行实地观察等。
5.2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或课程论文,评估学生对《春》这篇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朱自清《春》教案范文
朱自清《春》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朱自清及其作品《春》的背景信息。
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朱自清及其文学地位。
简要介绍《春》的文学特点及主题。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
利用多媒体展示朱自清的生平照片和作品简介。
1.4 教学步骤教师简要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学生阅读《春》的序言及第一段,感受作品的气息。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细节。
第二章:文本解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春》的文意,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文本解析能力和审美情趣。
2.2 教学内容详细解析《春》的文意和修辞手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析和感悟。
2.4 教学步骤学生自主阅读《春》,做好笔记。
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第三章:情感体验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感受《春》中的情感美,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将作品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3.2 教学内容分析《春》中的情感变化和情感表达。
3.3 教学方法采用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品。
分享个人感受,进行小组讨论。
3.4 教学步骤学生阅读《春》,关注作品中的情感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第四章:创作背景探究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春》的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历史价值。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
4.2 教学内容探究《春》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点。
4.3 教学方法采用资料查询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
4.4 教学步骤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查询,了解《春》的创作背景。
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调查结果。
教师进行点评和小结。
第五章:拓展练习5.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朱自清《春》教案3
朱自清《春》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朱自清散文《春》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情感。
1.2.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思想内涵。
1.2.3 课文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第二章:作者与作品背景2.1 作者简介2.1.1 生平介绍: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经历,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
2.1.2 创作风格:分析朱自清的散文创作风格,让学生理解其文学特点。
2.2 作品背景2.2.1 时代背景:介绍《春》创作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
2.2.2 作品主题:分析《春》的主题思想,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章:课文朗读与解析3.1 课文朗读3.1.1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情感。
3.1.2 朗读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2 课文解析3.2.1 语言特点: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3.2.2 写作手法: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文学技巧。
第四章:课文讨论与思考4.1 课文讨论4.1.1 问题设计:设计有关课文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1.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2 思考与写作4.2.1 思考题:设计有关课文思考题,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2.2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总结5.1 教学评价5.1.1 学生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朗读、讨论、写作等方面。
三年级下册十课的二类字
三年级下册十课的二类字1. 有哪些表现“春意盎然”的词语?答:春chūn(1)一年四季的第一季。
常比喻生命力旺盛的时期或充满生机的景象:~季|~天|~光|青~|~色满园|温暖如~。
(2)指一年:历时十~。
(3)指男女情欲:~心荡漾。
(4)指生机:妙手回~。
(5)(chūn) 姓。
【春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每年3月20或21日。
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南北两半球昼夜时间相等。
【春风】(1)春天温暖的风:~吹醒了大地。
(2)比喻和悦的神色:满面~。
(3)比喻恩惠。
【春风化雨】化:化育;养育。
有利于万物生长的和风和适时雨。
比喻良好的培养教育(多用于称颂师长对学生或晚辈)。
【春风满面】见459页“满面春风”。
【春耕】春季播种之前翻耕农田:~春种。
【春光】春天的景色、风光:~明媚|无限~。
【春红】(1)春花:~遍野,花开不败。
(2)落花:~满地。
【春季】一年四季的第一季。
中国习惯指立春到立夏的三个月;也指农历正月至三月。
【春节】农历的新年。
在农历正月初一或初一以后的几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春雷】春天的雷声;多比喻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或有好消息:第一声~|平地~。
【春秋】(1)春天和秋天;借指一年的时间,也泛指光阴:度过了几十个~。
(2)指人的年岁:富于~(指年轻)|~已高(指年老)。
(3)中国古代史书的通称,如《吴越春秋》。
(4)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鲁国的史书《春秋》而得名。
【春日】(1)春天;春季:~赏花、夏日。
消暑的好去处|~的细雨。
(2)春天的日子:那是个阳光明媚的~。
(3)春天的太阳:暖如~。
【春色】(1)春天的景色:~满园关不住。
(2)指脸上的喜气或红晕:脸上充满了幸福的~。
【春色满园】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
【春社】指春天进行的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年的活动,并有宴饮、赛会、吟唱、停针线等习俗。
现有些乡村还保留春社习俗,除祭祀土地神外,还有敲社鼓、吃社饭、饮社酒、观社戏等集会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春节
班级:初二(一)班授课时间:2012年月日
课程:汉语授课教师:
一、教学内容:第十课春节
二、课时分配:一共五课时
第一课时讲解词语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
第三课时复述课文
第四课时综合练习
第五课时听力训练,自读课文
三、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
(1)能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叙述课文大意,背诵课文。
(2) 掌握全课的19个词语。
能读准写对,并能理解和运用。
(3)能理解并在日常生活灵活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2.能力训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要掌握好语法要点部分。
3.思想教育方面
通过课文教学让学生们懂得春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容还有春联的魅力,节日的祥和,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安宁和团圆祝福。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词语的用法,并能用它们来造句。
能独立完成综合练习和自读课文。
难点
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掌握语法要点。
第一课时讲解词语
一、课型:讲练课
二、教学方法:讲解法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候。
2.由班长用汉语报告学生出勤情况,教师了解学生交作业的情况。
3.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
(二)复习旧课
1.让两三名学生背诵第九课的课文。
2.让三名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
(三)开始新课
检查词语的预习情况。
把课文朗读课、齐读、指名读。
讲解词语
1.心眼儿(名)——气量:心眼儿小/心眼儿坏
句子:他心眼儿窄,受不了委屈。
2.福无双至(组)——幸运的事情不会连续到来
句子:你没听过福无双至这句话吗?
3.祸不单行(组)——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真是祸不单行/
句子:我一直期待着这样一个机会的来临。
4.聊(动)——谈天:聊天/聊聊/聊一聊
句子:我跟他聊了半天才走了。
5.和面(动)——用水揉和面粉:会和面/不会和面/喜欢和面
句子:他的姐姐根本不会和面。
6.各种各样(组)——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各种各样的食物/
句子:我面对社会,才知道了社会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
四、布置作业。
1.既能熟读也能读准词语,每个词语抄写一行。
2.动词,形容词之类的词语个造两个句子。
3.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
一、课型:讲练课
二、教学方法:谈话法,练习法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候。
2.检查考勤。
3.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检查复习
1.读课文,起读,指名读。
2.听写词语。
让两位学生上黑板听写,其他学生在下面写。
(三)学习课文
1.检查课文预习情况,导入型提问:
(1)你知道春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吗?
(2)春节是哪些民族的传统节日?
2.朗读课文,每个人读一段或领读。
启发学生全篇课文分段。
这篇课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1.学生朗读第一段。
2.讲解第一段的内容。
这一段主要讲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热闹的节日。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
1.学生朗读第二段。
2.讲解第二段的内容。
这一段主要讲了一进腊月,节日的气氛就越来越浓了。
虽然腊月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人们在节日的欢乐中并不感到冷。
第三段(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自然段)
1.学生朗读第三段。
2.讲解第三段的内容。
这一段主要讲了每当春节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贴着春联。
春联上面写着激励的话语。
还有一家人一起吃团饭,吃完团饭后,一家人坐在一
起看晚会、打扑克、下棋、聊天、好不热闹。
最后一家人都忙得包饺子。
全课小结
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春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容还有春联的魅力,节日的祥和,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安宁和团圆祝福。
课文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是什么意思?
2.过春节为什么贴春联?
3.王羲之写的对联刚贴出去为什么就不见了?
4.邻居们为什么拍手称赞王羲之第三次写的对联?
5.大年三十,人们都要做什么事?
6.吃过团圆饭,一家人还要做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的第一段。
2.练习的第二、第四题做在作业本上。
第三课时复述课文
一、课型:讲练课
二、教学方法:讲解法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候。
2.检查考勤。
3.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检查复习
1.朗读课文,全读或分组齐读。
2.背诵课文。
由两位学生背诵课文的第一、第二段。
(三)复述课文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课文的内容。
四、语言项目示例
一.重点词语示例
1.打工—受雇佣做工,多指临时性的:出外打工/到处打工
句子:一到农闲时,村里的青壮年就到城里打工去了。
2.时下—当前,眼下:时下流行/
句子:这是时下最流行的歌曲。
3.流行—广泛传布盛行:流行音乐/流行歌曲
句子:这首民歌在我们家乡很流行。
4.忙活—忙碌地做:忙活了半天/太忙活
句子:瞧你急急忙忙的样子,你在忙活什么呢?
4.剁—用刀或斧子向下砍:剁包子/剁开
句子:这位师傅剁包子馅儿又细又快。
二.重点句型示例
1.…说起……
“说起”表示“说及”、“提到”,常用于引出一个不称赞他的。
句子:说起这件是事,大家一下子严肃起来。
2……不得不…
“不得不”表示动作行为不是出于情愿,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做的。
句子:因为这几天停电,附近的餐馆不得不停业。
3.不管……都……
表示任何条件下结果或结论都不会改变。
句子:明天不管下不下雨,我都去。
4.…好不…
用在某些双音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深,并带感叹语气。
句子:家里来这么多人,好不热闹啊!
五、布置作业
1.继续背诵课文的第三段。
2.提前做练习。
3.提前准备口语交际活动。
第四课时综合练习
一、课型:讲解课
二、教学方法:讲解法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候。
2.检查考勤。
3.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 检查复习
检查同学们做练习的情况。
由一位学生背诵课文的第三段。
(三)做练习
(一)选择填空。
1.今天真是(祸不单行),不但迟到,还摔了一跤。
2.你在(忙活)什么呢?满头大汗的。
3.(时下),正是寒冬腊月、雪花飘飘的季节。
4.节日里,(各种各样)的小吃摆满了大街。
5.寒假,我准备在我妈妈的小商店(打工),挣点儿零花钱。
(二)语段练习
1)将下列句子连成一段话。
(5,3,1,2,6,4)
四、布置作业。
1.预习自读课文。
2.根据写作训练的提示,以“我最喜爱的假日”为题,写一篇250字左右的文章。
第五课时自读课文
一、课型:讲解课
二、教学方法:讲解法
三、教学具备:录音机和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
1. 师生问候。
2.检查考勤。
3.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检查复习
检查同学们预习自读课文的情况。
由一位学生自读课文
(二)讲解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主要讲的是我国北方的一个风俗,过年过节的时候,招待亲友,总要包顿饺子吃。
尤其是大年初一,全家人拜完年后,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儿,家里充满了欢乐地气氛。
(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北方人过春节有个什么习俗?
2.张仲景为什么为大家制作“娇耳”?
3.张仲景是如何做“娇耳”的?
4.乡亲们吃完“娇耳”后有什么感想?
5.吃饺子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
(二)小组讨论。
1.关于中华民族的饮食,你还知道哪些?
2.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一种美食?
五、听力训练
一.根据录音内容选自正确的答案。
1.B
2.A
3.C
六、布置作业
1.好好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2.预习新课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