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种群和群落第一讲种(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届高三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PPT课件
P140 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例2
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 内因
间接因素: 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
(自然因素)
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
(人为因素)
外因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
2、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
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 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
增长,稳定,波动、下降等 降,甚至灭亡
⒈ 概念: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或分
布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⒉ 种群的空间特征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 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发 生变化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2007年高考广东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
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C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
?只 30只
第1次捕捉12只,标志
第2次捕捉10只, 有标志4只
放回原种群
计算方法:
假定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M个,标记, 第二次重捕数为n,有标记的为m,
即 N∶M=n∶m
N=M×n/m
P142种群密度取 样法归纳
2、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 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 的比率。 ②意义:是决定种数群大小和 种群密度 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和迁出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调查 10× 20 × 40 × 80 × 90 × 100 110 120 130 140 面积 10 20 40 80 90 × × × × ×
100 110 120 130 140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种群群落复习背诵
主要植物类型: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 本植物;主要动物类型:大都挖洞或
快速奔跑的特点
森林生 树木繁茂,树冠 湿润或较湿润的地 群落结构非常复杂 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树栖、
物群落
遮天蔽日
区
且相对稳定
攀缘生活的动物多
湿地生 地表过湿或经常 沼泽、河流、湖泊 生物种类较多,结 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包括鱼类、
③苔藓取代地衣成为优势种的原因?(草本植物取代苔藓?灌木取代草本植物呢?) 苔藓比地衣长得高,能获得更多的阳光,更适应环境,在种间竞争中占优势 ④草本植物阶段,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灌木阶段,开始成为鸟类的栖息地
10.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活动对群落的演替有什么影响(1)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P41第三段
演替根本原因: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迁出,
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等等。
(2)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什么决定的?还受到谁的影响?P41最后一段
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作用而决定的。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
1.群落的定义: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必需包括全部的生物。即必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功能类群;生物间有一定的关系。各种生物是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之间以物质和能量为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动物园中的所有生物种群是不是一个群落)
2.群落主要研究那些内容?P22 群落水平研究的内容有: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物种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的 数目)、优势种、种间关系(原始合作、捕食、种间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生态位、
他因素的影响。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答案】 D
考点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实践应用
本考点在高考中选择题与简答题
都有所呈现,通过增长曲线数学模
型、新情景材料、表格等形式综合考 命题解读
查考生的获取信息能力以及对生物学
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合理判断的能
力。高考很可能延续这种命题方式
示例2 (2010·浙江高考)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 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 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 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准确识记
1.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容及影响因素 (1)种群数量变化内容: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 降等。
(2)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因素: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 有很多,主要的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增长模型
项目
“J”型曲线
理想状态:资源
5.种群在空间分布上只有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两 种。( )
6.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
二、种群增长曲线[填空] 1.模型构建的形式、步骤及意义 (1)表现形式及意义 通过________和数学方程式表现种群数量变化,属 于________模型,可以用来描述、________和________ 种群数量变化。
(2)适用范围 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和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蚯蚓、蚜 虫、跳蝻等)的种群密度。 (3)注意事项 ①随机取样。 ②样本数量足够大。 ③取样过程没有主观偏见。
(4)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计数要点 ①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 ②样方相邻两边及顶角个体都要计数,即计上不计 下,计左不计右。
考点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实践应用
本考点在高考中选择题与简答题
都有所呈现,通过增长曲线数学模
型、新情景材料、表格等形式综合考 命题解读
查考生的获取信息能力以及对生物学
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合理判断的能
力。高考很可能延续这种命题方式
示例2 (2010·浙江高考)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 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 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 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准确识记
1.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容及影响因素 (1)种群数量变化内容: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 降等。
(2)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因素: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 有很多,主要的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增长模型
项目
“J”型曲线
理想状态:资源
5.种群在空间分布上只有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两 种。( )
6.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
二、种群增长曲线[填空] 1.模型构建的形式、步骤及意义 (1)表现形式及意义 通过________和数学方程式表现种群数量变化,属 于________模型,可以用来描述、________和________ 种群数量变化。
(2)适用范围 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和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蚯蚓、蚜 虫、跳蝻等)的种群密度。 (3)注意事项 ①随机取样。 ②样本数量足够大。 ③取样过程没有主观偏见。
(4)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计数要点 ①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 ②样方相邻两边及顶角个体都要计数,即计上不计 下,计左不计右。
高中生物种群一轮复习(共19张PPT)
D 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乙为图甲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 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6)种群的存活曲线
2.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能直够接直反接映决种定群种数群量数变量化变的化特的征特是征什是么什?么?
年龄结构
预测
性比例
间接影响
出生率
决 定
种群 密度
决 定 死亡率
直接 反映
种群数量
B 1.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 100 ,年末时为 110 , 其中新生个体数为 20 ,死亡个体数为 10 ,则该种群的 年出生率为 10% B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 越接近 1 ∶ 1 ,则出生率越高 C .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 生率会更高 D .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 最高
2.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
A 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
)
3.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出生率、死亡率 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
死亡率和迁出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
主要依据是b 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种群
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1.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体。 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进化单位
绍兴市的所有人口可以看做是一个种群吗?
如果你是计生部的领导,你会关注种群的哪些方面数据呢?
A.图乙为图甲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 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6)种群的存活曲线
2.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能直够接直反接映决种定群种数群量数变量化变的化特的征特是征什是么什?么?
年龄结构
预测
性比例
间接影响
出生率
决 定
种群 密度
决 定 死亡率
直接 反映
种群数量
B 1.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 100 ,年末时为 110 , 其中新生个体数为 20 ,死亡个体数为 10 ,则该种群的 年出生率为 10% B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 越接近 1 ∶ 1 ,则出生率越高 C .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 生率会更高 D .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 最高
2.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
A 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
)
3.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出生率、死亡率 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
死亡率和迁出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
主要依据是b 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种群
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1.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体。 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进化单位
绍兴市的所有人口可以看做是一个种群吗?
如果你是计生部的领导,你会关注种群的哪些方面数据呢?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专题19种群与群落课件ppt
(2014· 浙江卷,4C)( × ) (2)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2014· 江苏, 5A)( √ ) (3)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 1∶1,则出生率越高(2013· 浙江,4B)( √ ) (4) 大 量 诱 杀 雄 性 个 体 不 会 影 响 种 群 的 密 度 (2012· 新课标,
点拨 K 控制种群数量维持在“S”型曲线的 K/2 处(超过 时 2
应捕捞或砍伐),由于资源更新最快,故可实现“既有较大 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然而 K/2 并非种群最大密度,故 此点不能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2.混淆种群增长率、增长速率及“J”型增长的“λ”值
几种预想的 “J” 型与 “S” 型曲线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 势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②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④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
增长速率 B.①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③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 增长速率 C.②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③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
3.误认为种群数量最大值为K值或误认为种群数量不会超越K值
点拨 K值即环境容纳量,它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种群在某些时段,可能会由于环境条件变化或内部因素影响, 其数量偶尔超越K值或偶尔在K值以下,即在K值上下波动,故
K值并非任一时刻种群的最大值,如下图甲中 A、B均非K值,
(2)计数方法: 大方格长、宽均为 1 mm,高度为 0.1 mm(即规格为 1 mm× 1 mm× 0.1 mm),则每个大方格的体积为 0.1 mm3(10-4 mL), 中方格中的细胞总数 故 1 mL 培养液中细胞个数=( )× 400× 104× 中方格中小方格个数 稀释倍数。
点拨 K 控制种群数量维持在“S”型曲线的 K/2 处(超过 时 2
应捕捞或砍伐),由于资源更新最快,故可实现“既有较大 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然而 K/2 并非种群最大密度,故 此点不能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2.混淆种群增长率、增长速率及“J”型增长的“λ”值
几种预想的 “J” 型与 “S” 型曲线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 势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②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④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
增长速率 B.①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③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 增长速率 C.②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③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
3.误认为种群数量最大值为K值或误认为种群数量不会超越K值
点拨 K值即环境容纳量,它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种群在某些时段,可能会由于环境条件变化或内部因素影响, 其数量偶尔超越K值或偶尔在K值以下,即在K值上下波动,故
K值并非任一时刻种群的最大值,如下图甲中 A、B均非K值,
(2)计数方法: 大方格长、宽均为 1 mm,高度为 0.1 mm(即规格为 1 mm× 1 mm× 0.1 mm),则每个大方格的体积为 0.1 mm3(10-4 mL), 中方格中的细胞总数 故 1 mL 培养液中细胞个数=( )× 400× 104× 中方格中小方格个数 稀释倍数。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精品课件-29-种群和群落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东北豹等濒危动物的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 施,如禁猎、建立自然保护区,随着环境大大改善,东北豹逐渐回归,迁入我国 东北地区。比十年前的估计数量相比,东北豹全球种群已经增长约3倍。
1.从遗传与进化的角度看,东北豹被分割在不同区域,对于物种的延续有什么 不利影响?
不同分布区的东北豹处于隔离状态,不利于种群的繁殖和基因交流,降低种 群的基因多样性,还可能造成近亲繁殖,出现较多具有遗传缺陷的后代,不 利于种群的繁衍和物种的进化。
资料1:2015年,研究团队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查明,在长白山脉北部地区, 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 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目前,东北豹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3.调查东北豹种群中年龄结构、雌雄个体的数目有什么意义?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带来了哪些社会性问题?国家如何制定相 应政策?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东北豹等濒危动物的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 施,如禁猎、建立自然保护区,随着环境大大改善,东北豹逐渐回归,迁入我国 东北地区。比十年前的估计数量相比,东北豹全球种群已经增长约3倍。
2.东北豹在人为保护的措施下,种群数量仍不能迅速增殖,而鼠、蝗虫等动物, 尽管人们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却仍然数量繁多,有哪些原因?
劳动力下降,社会保障压力不断增大,公共服务压力增大。 延迟退休,养老机构,强化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放开“二胎”生育政策
资料2:东北豹每年1-2月交配繁殖,每胎2-3仔,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多达6 仔, 3-4岁性成熟,寿命15-20年。东北豹感官发达,动作敏捷,可捕食多种食 草动物,食谱丰富多样。几十年前,我国东北地区广袤无边的森林里,生活着很 多东北豹。然而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扩大,采伐树木,垦荒种地,建设铁路,东北 豹逐渐从这里迁出,现存的东北豹被分割在数个“孤岛”上,几近消失。
1.从遗传与进化的角度看,东北豹被分割在不同区域,对于物种的延续有什么 不利影响?
不同分布区的东北豹处于隔离状态,不利于种群的繁殖和基因交流,降低种 群的基因多样性,还可能造成近亲繁殖,出现较多具有遗传缺陷的后代,不 利于种群的繁衍和物种的进化。
资料1:2015年,研究团队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查明,在长白山脉北部地区, 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 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目前,东北豹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3.调查东北豹种群中年龄结构、雌雄个体的数目有什么意义?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带来了哪些社会性问题?国家如何制定相 应政策?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东北豹等濒危动物的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 施,如禁猎、建立自然保护区,随着环境大大改善,东北豹逐渐回归,迁入我国 东北地区。比十年前的估计数量相比,东北豹全球种群已经增长约3倍。
2.东北豹在人为保护的措施下,种群数量仍不能迅速增殖,而鼠、蝗虫等动物, 尽管人们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却仍然数量繁多,有哪些原因?
劳动力下降,社会保障压力不断增大,公共服务压力增大。 延迟退休,养老机构,强化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放开“二胎”生育政策
资料2:东北豹每年1-2月交配繁殖,每胎2-3仔,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多达6 仔, 3-4岁性成熟,寿命15-20年。东北豹感官发达,动作敏捷,可捕食多种食 草动物,食谱丰富多样。几十年前,我国东北地区广袤无边的森林里,生活着很 多东北豹。然而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扩大,采伐树木,垦荒种地,建设铁路,东北 豹逐渐从这里迁出,现存的东北豹被分割在数个“孤岛”上,几近消失。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0)/N0×100%(无单位); 增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Nt-N0)/t(有单
位,如个/年)。 (2)λ≠增长率。 λ 为某时段结束时种群数量为初始数量的倍数,而非
增长率。
增 长 率 = ( 末 数 - 初 数 )/ 初 数 × 100% = (N0λt + 1 - N0λt)/N0λt×100%=(λ-1)×100%。
迁出
间竞争
增长 率和 增长 速率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K值
无K值
有无
有K值
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环境阻力大小不同, 因而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不同
联系
[易误提醒] (1)种群增长率≠增长速率。
①种群增长率: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
一定时间内增长的数量
数,即:增长率=
初始数量
解析
考点二|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曲线分析
[师说考点] 1.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增长 模型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理想状态:①食物和空间 现实状态:①食物、空间
前提 条件充裕;②气候适宜; 有限;②不断变化的自然
条件 ③没有敌害;④无迁入、 条件;③有种内斗争和种
×100%。
②种群增长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即种群数量增
长曲线的斜率),即增长速率=一定时间内增长的数量/时间。
假设某一种群的数量在某一单位时间 t(如一年)内,由初始数量
N0 增长到数量 Nt,则该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易误提醒] 增 长 率 = ( 末 数 - 初 数 )/ 初 数 × 100% = (Nt -
更高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组成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解析
2.下面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B.春运期间,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正常的⑤
2.K 值与 K/2 的应用
野生生物资源的保 护与利用
有害生物的防治
K值(环境
最大容纳 量)
保护野生生物生活 的环境,减小环境
阻力,增大K值
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 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 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
低K值
捕捞后,使鱼的种 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
K/2( 最 大 群 数 量 维 持 在 K/2 ,严防达K/2值处(若达K/2值
(2014·江苏卷 T5-B)
(3)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选择
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
(4)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种群密度
(×)
3.判断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叙述的正误
(1)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 )
(2014·浙江卷 T4-A)
(2)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在 K 值上下波动
(2)误认为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既能影响出生率,又能影响死亡 率。年龄组成既能影响出生率,又能影响死亡率,而性别比例只能影 响出生率,不能影响死亡率。
方法技巧——样方法的计数原则
样方内的个体无论大小都应计数,若正好有在边界线上的个体, 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 边上的个体。
(1)模式图:
(2)统计图:
(3)曲线图:
(4)柱形图:
上图所示的年龄组成中,属于增长型的有 ①⑤⑥⑩,属 于稳定型的有 ②④⑦⑪,属于衰退型的有 ③⑧⑨ 。
3.分析下列几种生物分别适合使用哪种方法调查其种群密 度
①蒲公英 ②田鼠 ③蚯蚓 ④鲫鱼 ⑤蚜虫 ⑥跳蝻 样方法: ①③⑤⑥ ;标志重捕法: ②④ 。 4.样方法的计数方法 下图为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两个样方,图中圆圈代 表被调查的个体,应计数的个体数分别为甲: 13 、乙: 9 。
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三 单元种群和群落第一讲种(精)
知识点一 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数量特征
2.种群的空间特征
2.判断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叙述的正误
(1)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
值
(2014·福建卷 T3-C) (×)
(2)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
增长速率)鱼的种群数量会迅 处,可导致该有害生物成
速回升
灾)
[易误提醒]
K 值的易误点解读
(1)K 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 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 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 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 况改善时,K 值会上升。
(2)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 K 值 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 K 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 馈调节使种群数量回到 K 值。
(√ )
(3)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主要是由气候、
食物、天敌等因素调节的
(√ )
(4)不同种生物的 K 值各不相同,但同种生物的 K 值固定
不变
(×)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自主排查]
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将空缺的“”补充完整)
2.以下为种群年龄组成类型的几种表示方法,选择正 确的序号填空
解析
3.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 查种群密度 C.池塘中变形虫、草履虫这些单细胞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 查可用抽样检测法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 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演练冲关]
1.(2013·浙江高考)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 100,年末时为 110,其中新生个
体数为 20,死亡个体数为 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 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
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
5.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 调查某草原上某种野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 M 只并标记后释放,在重捕获的 n 只野兔中有 m 只带 有标记,则该野兔种群共有 (M×n)÷m 只。
[关键点拨] 易错易混——澄清有关“种群”的两个易误点
(1)误认为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 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强调“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即种群数量多,种 群密度不一定大。
位,如个/年)。 (2)λ≠增长率。 λ 为某时段结束时种群数量为初始数量的倍数,而非
增长率。
增 长 率 = ( 末 数 - 初 数 )/ 初 数 × 100% = (N0λt + 1 - N0λt)/N0λt×100%=(λ-1)×100%。
迁出
间竞争
增长 率和 增长 速率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K值
无K值
有无
有K值
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环境阻力大小不同, 因而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不同
联系
[易误提醒] (1)种群增长率≠增长速率。
①种群增长率: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
一定时间内增长的数量
数,即:增长率=
初始数量
解析
考点二|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曲线分析
[师说考点] 1.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增长 模型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理想状态:①食物和空间 现实状态:①食物、空间
前提 条件充裕;②气候适宜; 有限;②不断变化的自然
条件 ③没有敌害;④无迁入、 条件;③有种内斗争和种
×100%。
②种群增长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即种群数量增
长曲线的斜率),即增长速率=一定时间内增长的数量/时间。
假设某一种群的数量在某一单位时间 t(如一年)内,由初始数量
N0 增长到数量 Nt,则该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易误提醒] 增 长 率 = ( 末 数 - 初 数 )/ 初 数 × 100% = (Nt -
更高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组成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解析
2.下面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B.春运期间,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正常的⑤
2.K 值与 K/2 的应用
野生生物资源的保 护与利用
有害生物的防治
K值(环境
最大容纳 量)
保护野生生物生活 的环境,减小环境
阻力,增大K值
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 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 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
低K值
捕捞后,使鱼的种 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
K/2( 最 大 群 数 量 维 持 在 K/2 ,严防达K/2值处(若达K/2值
(2014·江苏卷 T5-B)
(3)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选择
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
(4)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种群密度
(×)
3.判断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叙述的正误
(1)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 )
(2014·浙江卷 T4-A)
(2)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在 K 值上下波动
(2)误认为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既能影响出生率,又能影响死亡 率。年龄组成既能影响出生率,又能影响死亡率,而性别比例只能影 响出生率,不能影响死亡率。
方法技巧——样方法的计数原则
样方内的个体无论大小都应计数,若正好有在边界线上的个体, 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 边上的个体。
(1)模式图:
(2)统计图:
(3)曲线图:
(4)柱形图:
上图所示的年龄组成中,属于增长型的有 ①⑤⑥⑩,属 于稳定型的有 ②④⑦⑪,属于衰退型的有 ③⑧⑨ 。
3.分析下列几种生物分别适合使用哪种方法调查其种群密 度
①蒲公英 ②田鼠 ③蚯蚓 ④鲫鱼 ⑤蚜虫 ⑥跳蝻 样方法: ①③⑤⑥ ;标志重捕法: ②④ 。 4.样方法的计数方法 下图为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两个样方,图中圆圈代 表被调查的个体,应计数的个体数分别为甲: 13 、乙: 9 。
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三 单元种群和群落第一讲种(精)
知识点一 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数量特征
2.种群的空间特征
2.判断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叙述的正误
(1)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
值
(2014·福建卷 T3-C) (×)
(2)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
增长速率)鱼的种群数量会迅 处,可导致该有害生物成
速回升
灾)
[易误提醒]
K 值的易误点解读
(1)K 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 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 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 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 况改善时,K 值会上升。
(2)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 K 值 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 K 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 馈调节使种群数量回到 K 值。
(√ )
(3)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主要是由气候、
食物、天敌等因素调节的
(√ )
(4)不同种生物的 K 值各不相同,但同种生物的 K 值固定
不变
(×)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自主排查]
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将空缺的“”补充完整)
2.以下为种群年龄组成类型的几种表示方法,选择正 确的序号填空
解析
3.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 查种群密度 C.池塘中变形虫、草履虫这些单细胞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 查可用抽样检测法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 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演练冲关]
1.(2013·浙江高考)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 100,年末时为 110,其中新生个
体数为 20,死亡个体数为 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 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
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
5.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 调查某草原上某种野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 M 只并标记后释放,在重捕获的 n 只野兔中有 m 只带 有标记,则该野兔种群共有 (M×n)÷m 只。
[关键点拨] 易错易混——澄清有关“种群”的两个易误点
(1)误认为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 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强调“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即种群数量多,种 群密度不一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