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种群和群落全章高考一轮复习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种群和群落单元整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5)由于未区分开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具体区别,而错 误的答为“初生演替”。
第十七页,共37页。
对接高考模拟
第十八页,共37页。
1.(2012·江苏高考,27)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见 藻类。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 pH 对 3 种藻类的生长及光合作 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 1、图 2。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十三页,共37页。
[规范解答](1)丁→乙→甲→丙 甲 (2)增长型 ①甲捕食的乙的数量下降,食物不足 ②甲的天敌丙的数量上升,被捕食量增加 a (3)增长型 食物和空间的有限和鱼本身的遗传特性 t1 在 t1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获得该鱼的量较大并且不影 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
第十四页,共37页。
第二十六页,共37页。
果偏大。藻细胞密度过大,则会因一个小方格内藻细胞数量 过多而难以计数,故需在计数前将样液进行稀释。统计图 3 中每个小方格中约含藻细胞 4 个,则每毫升培养液中含藻细 胞的数量为:4×25×1000÷0.1×100=1×108 个。
第二十七页,共37页。
2.(2012·新课标,32)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 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 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 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 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3.(2012·山东烟台一模)研究发现,每升天然水中含 0.01 毫克汞或者 0.1 毫克的杀虫剂,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某研究 小组开展了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 泊中 5 种不同的生物 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 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 5 种 生物体内 2 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分析 回答:
第十七页,共37页。
对接高考模拟
第十八页,共37页。
1.(2012·江苏高考,27)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见 藻类。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 pH 对 3 种藻类的生长及光合作 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 1、图 2。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十三页,共37页。
[规范解答](1)丁→乙→甲→丙 甲 (2)增长型 ①甲捕食的乙的数量下降,食物不足 ②甲的天敌丙的数量上升,被捕食量增加 a (3)增长型 食物和空间的有限和鱼本身的遗传特性 t1 在 t1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获得该鱼的量较大并且不影 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
第十四页,共37页。
第二十六页,共37页。
果偏大。藻细胞密度过大,则会因一个小方格内藻细胞数量 过多而难以计数,故需在计数前将样液进行稀释。统计图 3 中每个小方格中约含藻细胞 4 个,则每毫升培养液中含藻细 胞的数量为:4×25×1000÷0.1×100=1×108 个。
第二十七页,共37页。
2.(2012·新课标,32)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 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 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 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 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3.(2012·山东烟台一模)研究发现,每升天然水中含 0.01 毫克汞或者 0.1 毫克的杀虫剂,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某研究 小组开展了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 泊中 5 种不同的生物 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 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 5 种 生物体内 2 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分析 回答:
高考生物《种群和群落》复习参考课件 新人教版
5
• 3.链接社会 • 农业害虫的监测和预报及防治,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合理值的确定,人 口的控制,生态环境的维持等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
6
• 第1、2节 • 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
7
8
• 知识排查
9
10
11
12
•
• • • •
• 双基自测 1.近几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如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造 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龄组成增长型 B.性别比例发生变化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答案:C 解析:发达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不是由于本地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而是 贫困地区人口大量迁入的结果。
1
2
• 体系概览
3
• 复习导引 • 1.线索导引 • (1)以种群的特征为主线,理解种群的概念,种群数量的变化,种间、种内关 系等知识。 • (2)以群落的动态变化为线索,了解群落的演替、演替的类型及人类对演替的 影响。
4
• 2.重点关注 • (1)种群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曲线: • 在识记种群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图文转换的方法理解各个特征之间的关 系,并借助模型的构建,掌握和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 • (2)种间关系: • 联系实例,形象地表述各种种间关系,用对比分析法或曲线图形象地理解种 间关系。 • (3)群落的演替: • 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去理解群落的演替过程,以生物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 思想去看待演替的必然性,以比较的方法理解两种演替类型的区别。
15
• 4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曲线常表现为“ S” 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 “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 •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 B.“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 • • • C.种群增长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答案:C 解析: 种群的 “S”型增长曲线是指种群在一个有限环境中由于空间、食物 和其他生活条件影响,随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和种间竞争加剧而出现 的增长曲线。由于种群数量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不同时间有所不同,因而 其种群增长在不同阶段各不相同。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1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答案:
种群
物种
丰富度 ②优势种 ③生长
思一思:群落的基本特征有:①物种的丰富度 型(即外貌:如乔木、灌木等) ④营养结构。
•看一看:种间斗争与竞争的关系如何? •答案:种间斗争包括捕食、竞争和寄生,竞争是 种间斗争的一种形式。
答案:
体表
镶嵌
答案: 另一个群落 繁殖体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议一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物种定居后,原来的物种是否还能
存在?
答案:能。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
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顶极群落(浙江科技版) •演 替是一个漫长的过 程。但演替也不是一 个永恒延续的过程 。 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 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 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 候,演替就不再进行 了。
捕 食
羊与草; 狼与兔; 青蛙与 昆虫
•特别提醒: ①两种生物之间可能有多种种间 关系。 •②上述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③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 判定: 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 食者数量多; 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 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 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 1.种群与群落的关系 • 生物群落以种群为单位,是各种生物种群 的集合体,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依靠这种 关系使各种生物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 成了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整体,其关系可 表示为: • 各种种群之和=群落,或种群 群落
2.个体、种群、物种、群落的比较
项目
个体
概
念
特
征
是种群的基本组成单位
• 2.下图①~④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 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 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 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答案:
种群
物种
丰富度 ②优势种 ③生长
思一思:群落的基本特征有:①物种的丰富度 型(即外貌:如乔木、灌木等) ④营养结构。
•看一看:种间斗争与竞争的关系如何? •答案:种间斗争包括捕食、竞争和寄生,竞争是 种间斗争的一种形式。
答案:
体表
镶嵌
答案: 另一个群落 繁殖体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议一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物种定居后,原来的物种是否还能
存在?
答案:能。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
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顶极群落(浙江科技版) •演 替是一个漫长的过 程。但演替也不是一 个永恒延续的过程 。 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 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 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 候,演替就不再进行 了。
捕 食
羊与草; 狼与兔; 青蛙与 昆虫
•特别提醒: ①两种生物之间可能有多种种间 关系。 •②上述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③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 判定: 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 食者数量多; 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 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 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 1.种群与群落的关系 • 生物群落以种群为单位,是各种生物种群 的集合体,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依靠这种 关系使各种生物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 成了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整体,其关系可 表示为: • 各种种群之和=群落,或种群 群落
2.个体、种群、物种、群落的比较
项目
个体
概
念
特
征
是种群的基本组成单位
• 2.下图①~④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 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 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 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讲 种群和群落课件
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 (1)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2)取样方法:常用五点取样法(如图1)和等距取样法(如图2)。
(3)注意事项 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2.标志重捕法 (1)调查对象: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2)注意事项 ①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②标志物对所调查的动 物生命活动无影响。 (3)误差分析 利用标志重捕法得到的种群密度会偏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①在实际情况下,动物在被捕获一次后被重捕的机会会降低。 ②动物具有很强的活动性,有时会引起标记物的脱落。 3.黑光灯诱捕法 调查对象:趋光性昆虫。
初生 演替
起点 时间和 速度
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 经历的时间长、速度慢
次生 演替
起点 时间和 速度
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环境 时间短、速度快
意义
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四、群落的演替
演替 (1)环境不断变化;(2)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3)群落内
的 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4)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
原因 发生变化;(5)人类活动的干扰
意 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
义 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第十讲 种群和群落
1.以种群的特征为主线辐射对种群概念的理解、种群数量的变 化、种间、种内关系等知识点。
2.以种群的增长曲线的物理模ຫໍສະໝຸດ 图和表格信息理解种群数量的 变化。
3.以群落的动态变化为线索,涉及群落的演替、演替的类型及人 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
一、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解题模型
2.模型解读 (1)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性 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专题19种群与群落课件ppt
(2014· 浙江卷,4C)( × ) (2)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2014· 江苏, 5A)( √ ) (3)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 1∶1,则出生率越高(2013· 浙江,4B)( √ ) (4) 大 量 诱 杀 雄 性 个 体 不 会 影 响 种 群 的 密 度 (2012· 新课标,
点拨 K 控制种群数量维持在“S”型曲线的 K/2 处(超过 时 2
应捕捞或砍伐),由于资源更新最快,故可实现“既有较大 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然而 K/2 并非种群最大密度,故 此点不能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2.混淆种群增长率、增长速率及“J”型增长的“λ”值
几种预想的 “J” 型与 “S” 型曲线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 势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②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④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
增长速率 B.①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③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 增长速率 C.②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③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
3.误认为种群数量最大值为K值或误认为种群数量不会超越K值
点拨 K值即环境容纳量,它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种群在某些时段,可能会由于环境条件变化或内部因素影响, 其数量偶尔超越K值或偶尔在K值以下,即在K值上下波动,故
K值并非任一时刻种群的最大值,如下图甲中 A、B均非K值,
(2)计数方法: 大方格长、宽均为 1 mm,高度为 0.1 mm(即规格为 1 mm× 1 mm× 0.1 mm),则每个大方格的体积为 0.1 mm3(10-4 mL), 中方格中的细胞总数 故 1 mL 培养液中细胞个数=( )× 400× 104× 中方格中小方格个数 稀释倍数。
点拨 K 控制种群数量维持在“S”型曲线的 K/2 处(超过 时 2
应捕捞或砍伐),由于资源更新最快,故可实现“既有较大 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然而 K/2 并非种群最大密度,故 此点不能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2.混淆种群增长率、增长速率及“J”型增长的“λ”值
几种预想的 “J” 型与 “S” 型曲线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 势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②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④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
增长速率 B.①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③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 增长速率 C.②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③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
3.误认为种群数量最大值为K值或误认为种群数量不会超越K值
点拨 K值即环境容纳量,它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种群在某些时段,可能会由于环境条件变化或内部因素影响, 其数量偶尔超越K值或偶尔在K值以下,即在K值上下波动,故
K值并非任一时刻种群的最大值,如下图甲中 A、B均非K值,
(2)计数方法: 大方格长、宽均为 1 mm,高度为 0.1 mm(即规格为 1 mm× 1 mm× 0.1 mm),则每个大方格的体积为 0.1 mm3(10-4 mL), 中方格中的细胞总数 故 1 mL 培养液中细胞个数=( )× 400× 104× 中方格中小方格个数 稀释倍数。
第23讲 种群和群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新高考通用)
三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种群的“S”型增长
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随种群密度增大,种 内竞争加剧,从而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 升高。当死亡率升高至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 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①环境容纳量(K值) ②K值是可以变化的
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会上升。
2.1 种群的数量特征
5、性别比例 (1) 定义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6.应用实例
①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改变性别比例,低密度。 ②渔网网目不能过小,防治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影响鱼种群的出生 率,造成来年鱼产量降低。
构建影响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
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下,种群的数 量每年以一定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 一年的λ倍。
种群数量表达式为Nt=N0λt
三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实例】分析曲线 ①a段:λ>1且恒定,_种__群___数__量___呈__“___J_”__形___增__长__。______ ②b段:λ减小,但仍大于1,群__数__量___逐__年___增__长__,___种__群___出__生__率___大__于___死__亡__率___。_ ③c段:λ=1,种__群___数__量___维__持__相___对__稳___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d段:λ<1,种__群___数__量__逐___年__下___降__,__种___群__死___亡__率__大___于__出___生__率__。__ ⑤e段:λ呈上升趋势,但仍小于1,种__群__数__量___逐__年___下__降__,___种__群___死__亡__率___大__于___出__生__率___。_
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种群和生物群落PPT优质课件
• 二、要点归纳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 (1)同一种群内部的影响(种群特征)
• (2)同一物种不同种群之间个体交流(迁 入与迁出)
迁入
+
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 迁出
• (3)无机环境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 环境中的一些非生物因素,如水分、温 度、食物等因素,在特殊情况下能影响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引起种群 数量变化。
• 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 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 昆虫等。
• 注意事项:
• ①标志不能过分醒目。
• ②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 会产生对寿命和行为的伤害。
• ③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 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 计算公式:
个体总数N
再次捕获个体数n
综
• “S”型曲线产生原因:受 环境条如件空间、食物、 敌害的制约;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
合 许的 最大值(K值)后,将停止增长,有时会保持
作 在K值 左右;决定因素:出生率 和死亡率 、迁入
用 和迁出
•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 人为因素:受 人工控的制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 动植物 种群数不量断减少;研究意义:合理利用、 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防害治虫
,种群
密 幼稳度年定比个较体较少;,衰种退群减型密小:度老将年个体.较多,
•
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性别 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比例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 变化内容:增长、 波、动 稳、定下降
• 两种增长曲线——
• “J”型曲线产生原因:食物和空间条件 、充气裕候 适宜、无敌害等;特点:种群数量 连续增.长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1单元-种群和群落新人教版
际,结合农、林、牧、渔及人口实际问题(如野生生物资源的利 用和保护、害虫的防治、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等)分析种群特征 及其之间的关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形成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
第十一单元 │ 使用建议
(2)应用比较法:注意运用比较法,如比较种群和群落的概 念、特点及关系,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起点、影响因素及时间, 等等,要理解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环境阻力对种群数量 增长的影响。特别要注意区分种群增长的“J”形和“S”曲线的形 成原因及实际意义。
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3)两个方面 ①宏观方面: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②微观方面: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第3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2.种群的数量特征 内容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 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3.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影响种群密度的因 素有很多,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第3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最易受伤害的年龄从而人为有效地控制这一种群的数量,以 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如可以选择最有利的时间打猎、捕鱼或进 行虫害防治。
【知识拓展】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 群的空间特征。大致可分为3类:①均匀型;②随机型;③成群 型。
第3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新课标
第十一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十一单元 │ 课标考纲展 示
课标考纲展示
考纲要求
3-4 种群和群落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群落的演替(Ⅰ)
考向追踪
1.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与“J”形、“S”形 增长曲线是常考点,但考查形式已不再只是坐 标图形式,而是与表格、多曲线及柱状图等多 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多为选择题
第十一单元 │ 使用建议
(2)应用比较法:注意运用比较法,如比较种群和群落的概 念、特点及关系,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起点、影响因素及时间, 等等,要理解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环境阻力对种群数量 增长的影响。特别要注意区分种群增长的“J”形和“S”曲线的形 成原因及实际意义。
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3)两个方面 ①宏观方面: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②微观方面: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第3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2.种群的数量特征 内容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 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3.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影响种群密度的因 素有很多,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第3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最易受伤害的年龄从而人为有效地控制这一种群的数量,以 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如可以选择最有利的时间打猎、捕鱼或进 行虫害防治。
【知识拓展】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 群的空间特征。大致可分为3类:①均匀型;②随机型;③成群 型。
第3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新课标
第十一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十一单元 │ 课标考纲展 示
课标考纲展示
考纲要求
3-4 种群和群落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群落的演替(Ⅰ)
考向追踪
1.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与“J”形、“S”形 增长曲线是常考点,但考查形式已不再只是坐 标图形式,而是与表格、多曲线及柱状图等多 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多为选择题
人教版教学课件种群和生物群落教学及复习课件
3.什么是群落?
• 群落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 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 总和。 • 要点:A群落也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 围。B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C群落是一个完 整的统一体,它包括该区域内的全部生 物。
4.群落有哪些结构特征?
• 垂直分层:由于海拔的高度引起温度的 变化,导致植物的分层;由于阳光的影 响也可以导致植物的分层;进而引起动 物的垂直分层。 • 水平分区: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 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 段的生物种类也有差别。
怎样正确理解群落的空间配置状况?
群落是由生活于某一区域中的所有生 物组成,这些生物共同构成许多不同种群, 而每个生物的种群都有其特定的食物,栖所 及资源等生活条件的需求,否则的话会要发 生竞争排斥,一个种必然要取代另一个种,因 此这些具有不同生活需求的种群在该区域 中必定构成不同的空间配置状况.
例: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种雀鸟总成群 地在森林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 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 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 (1)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关系,如血雉和昆 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煤山雀和橙红鹤的生活环境相 同是_______关系。 (2)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的动物和植物 之外,还生活着_______、_______等微生物,微生物主要 生活在_______里。 (3)下列哪项是一个种群 A.森林中的所有昆虫 B.森林中所有血雉 C.森林中所有苔藓 D.森林中所有树木 (4)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称为 A.群落的垂直结构 B.种群的垂直结构 C.群落的海拔结构 D.种群的海拔结构 答案:(1)捕食 竞争 (2)细菌 真菌 土壤 (3)B (4)A
最新人教版教学课件种群和群落全章高考一轮复习
可采用课本介 绍的两种取样方法 取样,用样方法进 行估算。也可以将 模拟草地平均分成 若干等份,求得其 中一份的数量后, 再估算整体的数量。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⑴样方法:
在要调查的生物群落中,确定一个或数个范围相对较大区域作为样地
,再在样地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然后计数各样方中的全部个体数量, 最后,计算全部样方个体数量的平均数,通过数理统计,对种群总体数量 进行估计。
怎样控制害虫 数量,以防止虫灾 发生?
最新人教版教学课件种群和群落全 章高考一轮复习
对于某池塘中的鱼,捕捞多少,才会既不
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最新人教版教学课件种群和群落全 章高考一轮复习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 而是一个有机单元,种群的数量特征包 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 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这 些特征是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
部学生和老师。
最新人教版教学课件种群和群落全 章高考一轮复习
1.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
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概念的要点:①一定地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最新人教版教学课件种群和群落全 章高考一轮复习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牧民在承包的 草场上该放养多少 头羊,既能保护草 原,又能取得最好 经济效益?
第1次
第2次
最新人教版教学课件种群和群落全 章高考一轮复习
计算方法:
假定在调查区域中动物的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 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 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 的个体数为m,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 记比例相等的原则: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⑴样方法:
在要调查的生物群落中,确定一个或数个范围相对较大区域作为样地
,再在样地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然后计数各样方中的全部个体数量, 最后,计算全部样方个体数量的平均数,通过数理统计,对种群总体数量 进行估计。
怎样控制害虫 数量,以防止虫灾 发生?
最新人教版教学课件种群和群落全 章高考一轮复习
对于某池塘中的鱼,捕捞多少,才会既不
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最新人教版教学课件种群和群落全 章高考一轮复习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 而是一个有机单元,种群的数量特征包 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 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这 些特征是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
部学生和老师。
最新人教版教学课件种群和群落全 章高考一轮复习
1.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
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概念的要点:①一定地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最新人教版教学课件种群和群落全 章高考一轮复习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牧民在承包的 草场上该放养多少 头羊,既能保护草 原,又能取得最好 经济效益?
第1次
第2次
最新人教版教学课件种群和群落全 章高考一轮复习
计算方法:
假定在调查区域中动物的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 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 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 的个体数为m,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 记比例相等的原则: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种群和群落 PPT课件1 人教课标版
•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N=(4+6+8+8+9)/5=7只/hm2
例2、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 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 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 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 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 有多少只?
N=(42×38)/12=133只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没 有 环 境 阻 力
增长率不变
16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有 环 境 阻 力
17
右图表示某种在不同生 态环境内的增长曲线模 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在不受环境限制 的条件下增长,该种群 数量呈__X__曲线增长。 但由于受环境阻力的制 约,结果种群数量呈_Y__ 曲线增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 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演替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长,次生演替所需时 间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 成森林
29
谢谢!
30
1.解析:考察的是种群概念中的同种生物的个体 A:概念中的同种生物 C:蛇有很多种 D:水稻的品种也有很多
2.解析:强调的是本物种的全部个体 3.解析:强调的是种群概念中的一定的时间和区域内
19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2节 种群ppt
•种群分布型(浙江科技版) •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包 括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三种类型。 在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种群可以有不同的分布 型。小空间尺度上种群的随机分布、均匀分布 和集群分布如图所示:
•(1)小空间尺度上生物种群的分布受到种群内 和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受到物理环境的结 构影响,或者同时受上述两个方面的影响。 •(2)在大的空间尺度上,种群内的个体都是成 聚集分布的,如北美洲大陆上的越冬和繁殖鸟, 都集中分布在几个被称为“热点”的地区。种 群在热点地区有比非热点地区高得多的种群密 度。又如中国的大熊猫种群,就成群分布而集 中生活在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秦岭等山 脉。
• 4. “S”型曲线在实践中的应用 • 5. 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 关系探究 • 6. 群落中的分层现象及影响因 素 • 7. 群落演替的类型及过程 • 8.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 探究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及其数量的变化
答案:
同种
数量
制订计划
标志重捕法
想一想:种群必须具备“三同”,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物
• 解析:8个池塘里有6个池塘养鲫鱼,2个池塘 养地中海鳎鱼,生活在同一个池塘中的全部 鲫鱼为一个种群,生活大同一个池塘中的地 中海鳎鱼为一个种群。鲫鱼和地中海鳎鱼不 属于同一个物种,因此8个池塘中的鱼可看作 两个物种,八个种群,不能构成一个群落。 • 答案:D
•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 的是( • • )
• 1. 种群的分布型哪种类型常见? • 【提示】 集群分布是常见的分布型,如 橡树和雪松的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蛾类因趋光性、蚯蚓因趋湿性和藤壶附着在 同一块岩石上而形成集群。人类在地球表面 也呈集群分布。 • 2.种群均匀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 【提示】 均匀分布是种内斗争的结果, 如动物的领域行为、树木争夺树冠空间和根 部空间所进行的斗争,以及沙漠植物争夺水 分所进行的斗争,都能导致均匀分布。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亡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例如,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200只,一 年后有2只死亡,猴的死亡率为1%.
(2)表达方式:通常以a%表示
(3)类型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加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降低
(4)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 改变的直接表现。种群的内部和外界因素 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
N2
N3
N4
……
Nn
(注意:这里的N1、N2指的是样方的种群密度,而不是样方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N1+N2+N3+N4+…+Nn)/n
五点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时用
等距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长条形时用
记数方法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方框内+相邻两边上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例1: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 类——中华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 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m2)的种 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那 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 种群密度(单位:只/hm2)?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物种的概念
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性及一定自然区域 能互相交配的生物类群。例如:冬小麦、水稻、 鲤鱼、狼等。
物种是生物学上的基本分类单位,是自然 选择的产物。
一、种群的概念
以下描述是种群吗?
•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 2.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暨豚。 • 3.海南岛上四季常青的红树林。 • 4.北京八一湖的野鸭。 • 5.此时此刻我们所在教室内的全
迁徙
迁徙
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
耕种
耕种
相关生物 引起种群 密度改变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 的数量,但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 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出生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 中出生1862个孩子,我国该年人口出生率是 1.862%.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 而是一个有机单元,种群的数量特征包 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 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这 些特征是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种群密度 (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即 N∶M=n∶m
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
N=M(总标志数)×ຫໍສະໝຸດ n(重捕个体数)m(重捕中标志数)
例2、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 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 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 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 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 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 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
种群密度一般
问题探讨
10m
10m
怎样估算这块草地中 蒲公英的数量?
可采用课本介 绍的两种取样方法 取样,用样方法进 行估算。也可以将 模拟草地平均分成 若干等份,求得其 中一份的数量后, 再估算整体的数量。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⑴样方法:
在要调查的生物群落中,确定一个或数个范围相对较大区域作为样地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每平方千米农 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2)表示方法: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②大范围及 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即: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部学生和老师。
1.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
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概念的要点:①一定地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牧民在承包的 草场上该放养多少 头羊,既能保护草 原,又能取得最好 经济效益?
怎样控制害虫 数量,以防止虫灾 发生?
对于某池塘中的鱼,捕捞多少,才会既不 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N=(42×38)/12=133只
➢总结: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逐个计数
直接 间接
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估算(取样调查)
➢估算方法: ✓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 样方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标记重捕法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
⑴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⑵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 群密度高。 ⑶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 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 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⑷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 而密度很快下降…… ⑸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 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⑹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
N=(4+6+8+8+9)/5=7只/m2
=70000只/hm2(注意:1hm2=10000m2)
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的密 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 度等,都可以采用样方法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 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密度
如果一些动物活动性很强,活动范 围大,还能用样方法吗?
⑵标志重捕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哺乳类、鸟类、鱼类
、昆虫和腹足类等动物种群数量的估计。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 个体作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 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 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总体密度。
第2次
第1次
计算方法:
假定在调查区域中动物的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 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 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 的个体数为m,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 记比例相等的原则:
,再在样地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然后计数各样方中的全部个体数量, 最后,计算全部样方个体数量的平均数,通过数理统计,对种群总体数量 进行估计。
适用范围:植物和活动能力与范围较小的动物(蚯蚓、昆虫卵、蚜虫 、跳蝻等)的种群密度。
(步骤:取样
计数
求平均值)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 样方n
N1
例如,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200只,一 年后有2只死亡,猴的死亡率为1%.
(2)表达方式:通常以a%表示
(3)类型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加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降低
(4)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 改变的直接表现。种群的内部和外界因素 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
N2
N3
N4
……
Nn
(注意:这里的N1、N2指的是样方的种群密度,而不是样方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N1+N2+N3+N4+…+Nn)/n
五点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时用
等距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长条形时用
记数方法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方框内+相邻两边上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例1: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 类——中华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 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m2)的种 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那 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 种群密度(单位:只/hm2)?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物种的概念
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性及一定自然区域 能互相交配的生物类群。例如:冬小麦、水稻、 鲤鱼、狼等。
物种是生物学上的基本分类单位,是自然 选择的产物。
一、种群的概念
以下描述是种群吗?
•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 2.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暨豚。 • 3.海南岛上四季常青的红树林。 • 4.北京八一湖的野鸭。 • 5.此时此刻我们所在教室内的全
迁徙
迁徙
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
耕种
耕种
相关生物 引起种群 密度改变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 的数量,但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 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出生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 中出生1862个孩子,我国该年人口出生率是 1.862%.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 而是一个有机单元,种群的数量特征包 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 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这 些特征是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种群密度 (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即 N∶M=n∶m
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
N=M(总标志数)×ຫໍສະໝຸດ n(重捕个体数)m(重捕中标志数)
例2、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 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 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 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 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 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 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
种群密度一般
问题探讨
10m
10m
怎样估算这块草地中 蒲公英的数量?
可采用课本介 绍的两种取样方法 取样,用样方法进 行估算。也可以将 模拟草地平均分成 若干等份,求得其 中一份的数量后, 再估算整体的数量。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⑴样方法:
在要调查的生物群落中,确定一个或数个范围相对较大区域作为样地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每平方千米农 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2)表示方法: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②大范围及 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即: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部学生和老师。
1.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
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概念的要点:①一定地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牧民在承包的 草场上该放养多少 头羊,既能保护草 原,又能取得最好 经济效益?
怎样控制害虫 数量,以防止虫灾 发生?
对于某池塘中的鱼,捕捞多少,才会既不 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N=(42×38)/12=133只
➢总结: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逐个计数
直接 间接
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估算(取样调查)
➢估算方法: ✓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 样方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标记重捕法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
⑴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⑵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 群密度高。 ⑶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 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 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⑷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 而密度很快下降…… ⑸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 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⑹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
N=(4+6+8+8+9)/5=7只/m2
=70000只/hm2(注意:1hm2=10000m2)
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的密 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 度等,都可以采用样方法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 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密度
如果一些动物活动性很强,活动范 围大,还能用样方法吗?
⑵标志重捕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哺乳类、鸟类、鱼类
、昆虫和腹足类等动物种群数量的估计。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 个体作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 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 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总体密度。
第2次
第1次
计算方法:
假定在调查区域中动物的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 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 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 的个体数为m,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 记比例相等的原则:
,再在样地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然后计数各样方中的全部个体数量, 最后,计算全部样方个体数量的平均数,通过数理统计,对种群总体数量 进行估计。
适用范围:植物和活动能力与范围较小的动物(蚯蚓、昆虫卵、蚜虫 、跳蝻等)的种群密度。
(步骤:取样
计数
求平均值)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 样方n
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