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与群落》高考题汇总(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全国】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
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07全国】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07全国】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
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下列对此
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D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07山东】下列选项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A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土地
【07宁夏】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C
A.物种进化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D.垂直结构
【07广东】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
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初(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07江苏】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D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07海南】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 C
A.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C.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D.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
【08上海】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
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
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D
A.100只B.200只
C.300只D.400只
【08海南】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的个体平均增长量与
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B
【08海南】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C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
【09广东】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B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09安徽】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09全国】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D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09海南】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
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 D
A.初生演替B.生物入侵
C.生物进化D.种间竞争
【10广州】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A 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
【10海南】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
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10海南】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hm2草地上某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C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10海南】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
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A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10重庆】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
甲
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
乙种数
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
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40 d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___________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_______代表的类似。
答案(1)出生率死亡率(两答案位置可互换) 30只/ mL (2)①D和 E 水平②B和F
【11全国】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11海南】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
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11北京】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D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11安徽】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11海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12全国】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12海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12广东】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12海南】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12全国】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
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
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
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
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12全国】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B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12北京】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
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
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C 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
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
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
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
【13海南】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
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14江苏】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14福建】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14新课标】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14新课标Ⅰ】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答案(1)在光裸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
具备了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3)变快未发生改变
【15全国Ⅰ】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15海南】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
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
【15江苏】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 个计数室
B.计数室的容积为1 mm×1 mm×0.1 mm
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15广东】如图表示在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可用数学模型N t=N0λt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K值约为120 000个
【15浙江】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16全国卷Ⅱ】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C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16海南】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
【16浙江】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组成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 A )
【17全国卷Ⅲ】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B)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16全国卷Ⅰ】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
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
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图中四个种群数
量中合适的是 ( D )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17海南】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
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D )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17天津】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
据图回答: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________演替。
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________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________
_________,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________________。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
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
最好种植________,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
“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
如图是该林区草
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
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
样方面积是________。
答案:(1)次生垂直(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光逐渐减少
(3)阔叶树(4)S3
【17全国卷Ⅱ】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
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型。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
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
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
那么种群的
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J (2)种内斗争(3)捕食 (4)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新加
(2017·江苏改编)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如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斗争强而生长缓慢
B.转速150 r/min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
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18·浙江4月选考】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一定相等
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
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18海南】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温度下振荡培养。
若用虚线表示大肠杆菌的生长趋势,实线表示硝化细菌的生长趋势,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是( C )
【18全国卷Ⅰ】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18海南】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
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
(1)据表可知:________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________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
________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
(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________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C A B (2)保证调查结论可靠标志重捕松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3)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
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8·浙江4月选考】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D A.温度 B.氧气的垂直分布
C.光的穿透性 D.大气中颗粒物含量
【18海南】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种群间通常
会发生( B )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互利共生
【经典高考】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对动植物的遗传残骸分解
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_______,身体________,
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
中的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答案(1)较强微小(2)B 该吸虫器中湿润的棉花模拟
土壤的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D 该吸虫器中体积分数
为70%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新加题
【18·全国卷Ⅲ】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
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 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 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来源:学科网Z
C. 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 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5.(广东高考)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