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一轮复习上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讲 种群和群落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讲 种群和群落课件

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 (1)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2)取样方法:常用五点取样法(如图1)和等距取样法(如图2)。
(3)注意事项 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2.标志重捕法 (1)调查对象: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2)注意事项 ①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②标志物对所调查的动 物生命活动无影响。 (3)误差分析 利用标志重捕法得到的种群密度会偏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①在实际情况下,动物在被捕获一次后被重捕的机会会降低。 ②动物具有很强的活动性,有时会引起标记物的脱落。 3.黑光灯诱捕法 调查对象:趋光性昆虫。
初生 演替
起点 时间和 速度
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 经历的时间长、速度慢
次生 演替
起点 时间和 速度
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环境 时间短、速度快
意义
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四、群落的演替
演替 (1)环境不断变化;(2)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3)群落内
的 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4)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
原因 发生变化;(5)人类活动的干扰
意 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
义 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第十讲 种群和群落
1.以种群的特征为主线辐射对种群概念的理解、种群数量的变 化、种间、种内关系等知识点。
2.以种群的增长曲线的物理模ຫໍສະໝຸດ 图和表格信息理解种群数量的 变化。
3.以群落的动态变化为线索,涉及群落的演替、演替的类型及人 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
一、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解题模型
2.模型解读 (1)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性 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届高三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PPT课件

届高三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PPT课件

P140 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例2
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 内因
间接因素: 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
(自然因素)
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
(人为因素)
外因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
2、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
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 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
增长,稳定,波动、下降等 降,甚至灭亡
⒈ 概念: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或分
布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⒉ 种群的空间特征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 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发 生变化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2007年高考广东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
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C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
?只 30只
第1次捕捉12只,标志
第2次捕捉10只, 有标志4只
放回原种群
计算方法:
假定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M个,标记, 第二次重捕数为n,有标记的为m,
即 N∶M=n∶m
N=M×n/m
P142种群密度取 样法归纳
2、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 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 的比率。 ②意义:是决定种数群大小和 种群密度 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和迁出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调查 10× 20 × 40 × 80 × 90 × 100 110 120 130 140 面积 10 20 40 80 90 × × × × ×
100 110 120 130 140

第23讲 种群和群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新高考通用)

第23讲 种群和群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新高考通用)

三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种群的“S”型增长
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随种群密度增大,种 内竞争加剧,从而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 升高。当死亡率升高至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 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①环境容纳量(K值) ②K值是可以变化的
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会上升。
2.1 种群的数量特征
5、性别比例 (1) 定义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6.应用实例
①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改变性别比例,低密度。 ②渔网网目不能过小,防治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影响鱼种群的出生 率,造成来年鱼产量降低。
构建影响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
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下,种群的数 量每年以一定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 一年的λ倍。
种群数量表达式为Nt=N0λt
三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实例】分析曲线 ①a段:λ>1且恒定,_种__群___数__量___呈__“___J_”__形___增__长__。______ ②b段:λ减小,但仍大于1,群__数__量___逐__年___增__长__,___种__群___出__生__率___大__于___死__亡__率___。_ ③c段:λ=1,种__群___数__量___维__持__相___对__稳___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d段:λ<1,种__群___数__量__逐___年__下___降__,__种___群__死___亡__率__大___于__出___生__率__。__ ⑤e段:λ呈上升趋势,但仍小于1,种__群__数__量___逐__年___下__降__,___种__群___死__亡__率___大__于___出__生__率___。_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种群和群落课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种群和群落课件

生 类型: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系 统
生产者 成分 消费者
分解者
概念: 结构 食物链 特点:
概念: 食物网
功能:
.
11
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输入途径:
生 态 系
起点: 过程 途径:

过程:


单向流动
量 特点

逐级递减

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
点;三是种群增长率;四是对图象的理解
能力。
.
8
考点3、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本考点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查:一
是群落的概念,常与种群、生态系统结合
起来进行考查;二是种间关系,要求能识
别图象;三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
结构和垂直结构;四是群落的演替类型。
.
9
第16单元
生态环境
.
10
知识网络
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 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物种组成 特点: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结 种间关系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体内

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 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 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结构 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 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镶嵌分布5
第15单元
种群和群落
.
1
知识网络

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种群和生物群落PPT优质课件

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种群和生物群落PPT优质课件

• 二、要点归纳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 (1)同一种群内部的影响(种群特征)
• (2)同一物种不同种群之间个体交流(迁 入与迁出)
迁入
+
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 迁出
• (3)无机环境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 环境中的一些非生物因素,如水分、温 度、食物等因素,在特殊情况下能影响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引起种群 数量变化。
• 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 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 昆虫等。
• 注意事项:
• ①标志不能过分醒目。
• ②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 会产生对寿命和行为的伤害。
• ③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 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 计算公式:
个体总数N
再次捕获个体数n

• “S”型曲线产生原因:受 环境条如件空间、食物、 敌害的制约;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
合 许的 最大值(K值)后,将停止增长,有时会保持
作 在K值 左右;决定因素:出生率 和死亡率 、迁入
用 和迁出
•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 人为因素:受 人工控的制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 动植物 种群数不量断减少;研究意义:合理利用、 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防害治虫
,种群
密 幼稳度年定比个较体较少;,衰种退群减型密小:度老将年个体.较多,

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性别 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比例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 变化内容:增长、 波、动 稳、定下降
• 两种增长曲线——
• “J”型曲线产生原因:食物和空间条件 、充气裕候 适宜、无敌害等;特点:种群数量 连续增.长

种群和群落(一轮复习上课)PPT课件共76页

种群和群落(一轮复习上课)PPT课件共76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种群和群落(一轮复习上课)PPT课件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课件

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课件

上述特征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
特征,但其他特征对种群密度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如图所示:
【例1】种群作为一个有机单元,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典型特征, 以下关于种群特征及其内在关系的概念图中,①~⑥依次表示
A.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出
B.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性 别比例 年龄组成 迁出
【考纲要求】
1. 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数量的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群落的演替(Ⅰ) 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
一、种群
(一)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 生物个体的总和。
(二)要点: 1、一定的空间
2、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个体之间 相互联系。
(三)种群特征:种群有而个体没有的特征。
(三)种群特征
2、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 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 (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⑵稳定型:特点是各年 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 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 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 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
(三)种群特征
2、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 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 (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⑴增长型:特点是幼 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年产生 后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 出生的比死亡的多,种群的 个体数越来越多。
增长型年龄组成
无种内斗争, 缺少天敌
种内斗争加剧,天 敌数量增多
【例1】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 其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

浙江中考一轮复习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PPT课件(初中科学)60张)

浙江中考一轮复习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PPT课件(初中科学)60张)
(3)与单种植物型浮岛相比,混合植物型浮岛的稳 定性更高的原因是 成分复杂,生物种类多,自动调 节能力强 。
4.(2021·丽水)2021 年 5 月 1 日,位于丽水市区的华 东药用植物园正式开园,该园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药用 植物园。园内的美女樱、柳叶马鞭草、 孔雀草等近 2000 种植物多数可入药, 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药学植物库。 请回答:
A.月季是被子植物 B.花是月季的生殖器官 C.嫁接可以使同一株月季上开不同颜色的花 D.丽园北路上的所有月季是一个生物群落
2.(2021·嘉兴)今年 5 月 11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
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与 2010 年第六次普查结果相
比增加了 7206 万人,增长率仅 5.38%。但浙江省的
高频点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例1 (2021·长沙)如图所示植物的根系发达,推测该 植物生存的环境是( A )
A.干旱的荒漠 B.泥泞的沼泽 C.多水的农田 D.湿润
例1 A 【解析】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 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生物必须适应 环境才能生存。图中植物根系的入土深度、扩大范围 比地上部分的主茎高度、扩大范围大几倍甚至几十倍, 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 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荒漠环境,A 正确。故选A。
考点 5 应用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解释生产、生活 实际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人们定期给农田除草是主动调整生态系统中能 量的流动方向,使之流向有益于人类的方向。
考点 6 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它包括了 地球上的 全部生物 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 非生物因素。 2.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A.图①:丙→甲→乙→丁 B.图②:丙→乙→甲→丁 C.图③:丁→甲→乙→丙 D.图④:戊→乙→丙→甲→丁

种群和生物群落 一精品PPT教学课件

种群和生物群落 一精品PPT教学课件

⑵稳定型:特点是各年
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 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 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 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
8
2020/12/8
2、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 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动物。 蜜蜂若只考察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也可看做雌少
雄多型。
13
2020/12/8
4、出生率和死亡率。通常以a‰表示。 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出
生的新个体数。 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改变的直接表 现。物种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 亡率来体现。
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
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特 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

单位时间内出生的新个体数。
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
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
2020/12/8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4
2020/12/8
迁徙
迁徙
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
耕种
耕种
5
2020/12/8
相关
生物引起
种群密度
改变
6
2020/12/8
2、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 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第1章 种群和群落(课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知识课件(上海专用)

第1章 种群和群落(课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知识课件(上海专用)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逐个计数法: 直接计数。最准确,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2)样方法: 得到的种群密度为估算值。
适用对象: 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调查步骤:(以调查植物为例)
样方大小要合适,
调查乔木,样方大小通常为 10m×10m; 调查灌木,样方大小通常为 3m×3m; 调查草本植物,样方大小通 常为1m×1m
(2)种群数量增加到一定值时,由于空间不足等, 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3)随营养不断消耗、pH变化、代谢产物积累,生 存条件恶劣,种群数量下降。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环境因子? ★环境中可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称为环境因子,
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非生物因素: 阳光、温度、水; 生物因素: 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天敌、传染病病原体)
※生态位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
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一般来说,生态位越接近,种间竞争越激烈。 意义: 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群落为什么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或改变? ★由于气候的周期性和昼夜的节律作用于生物。
※什么是生物入侵? ★外来物种的种群数量快速增长,威胁本土物种生存的现象。
一株水浮莲以每8个月繁殖 6万株的速度泛滥成灾
※生物入侵初期,入侵生物种群数量常常呈现何种增长?出现该增长类型的前提条件是? ★“J”型增长;
生活在食物充分、生存空间充裕、气候适宜且没有敌害和种内竞争的理想环境中。
※为什么入侵物种不能一直保持上述类型的增长? ★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什么是年龄结构?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量的占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 现实条件下:高斯实验
检查修正:
“S”形曲线
(1)“J”型增长曲
理线想条件:
•食物(养料)
•空间条件充裕 •气候适宜 •没有敌害
Nt=N0t
第二年的数量
= 第一年的数量
增长率= -1 保持不变
【例2】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 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 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 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鼠30头,其中有上次标 记过的个体10头。则该草原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96头/公 顷。若部分个体迁出则调查结果_偏__高_(偏低,偏高)。
(3)注意事项:
①标志不能过分醒目。
②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伤害

③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
间不能消失。 (4)计算公式
个体总数N 初次捕获标志数M
再次捕获个体数n 重捕的标志个体数m
?只 30只
第1次捕捉12只,标志
第2次捕捉10只, 有标志4只
放回原种群
两种调查方法比较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②雌多雄少型: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常见于
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动物。
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 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蜜蜂若 考虑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也为雌少雄多型
图例
年龄比例
年幼个体大于 年老个体数
各年龄期个体 比例适中
年幼个体小于 年老个体数
出生率与死亡率 大小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变化 增大
稳定
减小
意义: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5.性别比例 意义: 直接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①雌雄相当型: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考纲要求】
1. 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数量的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群落的演替(Ⅰ) 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
种群
(一)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 生物个体的总和
(二)要点:
1、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与外界 的个体隔离。
2、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个体之间相互联系。
调查 10× 20 × 40 × 80 × 90 × 100 110 120 130 140 面积 10 20 40 80 90 × × × × ×
100 110 120 130 140
物种 3
5
6
9
11 13 13 13 13 13
数量
①选取40cm × 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中较间密值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随机
②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 同。 (3)调查方法: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 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对一个自然种群来说,影响种群 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 ,如城市人口的变化。
4.年龄组成
类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③计算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 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平均
标志重捕法
(1)前提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 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
有迁入和迁出。
(2)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特征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
(1)概念:是指单位空间(单位面积、体积)内某 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2)特点:随种群的不同、环境的改变有差异。
①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不 同。
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 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 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均匀型
随机型
集群型
第二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构建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
模型假设:
理想条件下
建立模型: 实验或观察:
Nt=N0 λt或“J”形曲
理解种群概念要抓住四点: 1.一定区域(空间限定) 2.一定时间(时间限定) 3.同种生物(物种限定) 4.全部个体(个体范围)
生殖隔离
地球上全部的人是同一物种, 所有的水稻是同一物种。
思考题
(多选)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B D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片草地上全部的东亚飞蝗
C.世界上的全部的鸟
D.一个池塘中全部的大蟾蜍
判断:下列各项是不是一个种群?
× 1.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 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 √ 3.一个城镇的全部居民。 √ 4、一亩农田中的全部水稻。 × 5、一个草原上全部的老绵羊。
怎样控制害虫 数量,以防止虫灾 发生?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牧民在承包的 草场上该放养多少 头羊,既能保护草 原,又能取得最好 经济效益?
❖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 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决定种群个体数目变动的关系图 性别比例
影响密度大小
年龄组成 预测变化趋势 种群密度 直接影响 种群数量
决定密度大小
出生率、死亡率 迁出率、迁入率
外界环境
6.种群特征间的相互关系
年龄组成
常用取样 方法:
记数方法: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注意:方框内+相邻两边(左、上)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注意: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
1、取样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随机性 样方的大小 样方的数量
2、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样方数越多结果越接近真实值
迁移拓展
某同学根据下表,调查草原中某双子叶草 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预测变化方向
影响数量变动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决定密度大小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外界环境
二、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估算法
一、样方法
对象:植物,昆虫的卵,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原则:随机取样 注意:样方的大小和样方的多少 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二、标志重捕法
对象: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