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法与误会法的戏曲规则别论
误会与巧合在《石巢四种曲》中的运用
Xi Ju Yu Ying Shi·戏剧与影视误会与巧合在《石巢四种曲》中的运用孙含雨江苏师范大学摘要:阮大铖的《石巢四种曲》综合运用了误会与巧合等艺术手法,它的运用有一定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通过误会性冲突引发人物悲惨的遭遇来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进一步强化剧作矛盾的复杂性。
阮大铖在《石巢四种曲》中通过误会与巧合手法营造了悲剧的情节,丰富了我国古典戏剧的表现手法,在戏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石巢四种曲》误会巧合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151-02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戒讽刺》中对巧合有一定的解释:“幻设一事,即有一事之偶同;乔命一名,即有一名之巧合。
”①而“误会”与“巧合”一旦发生,必然会引起事端,引发矛盾,造成人物之间纠葛,演变出曲折离奇的故事。
所以,要想创作出成功的剧作,要必须掌握误会与巧合等艺术手法。
阮大铖的《石巢四种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吴梅先生在《中国戏曲概论》云:“四种中,《双金榜》古艳,《牟尼合》秾艳,《燕子笺》新艳,《春灯谜》为悔过之书……自来大奸慝必有文才,严介溪之诗,阮圆海之曲,不以人废言,可谓三百年一作手矣。
”②四部剧又是使用“误会”与“巧合”艺术手法的典范,虽然早期的南戏如《张协状元》和《荆钗记》就已经运用了此艺术手法,但是阮剧运用此手法更加复杂化,使戏剧冲突更为尖锐,使人物命运更加曲折离奇。
在戏曲叙事类型的中,误会与巧合是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范畴。
其中戏剧创作的首要前提是情节的巧合,但是误会却和巧合不同。
《牟尼合》萧思远儿子佛珠丢失,恰被在庵中求子的令狐夫妇拾得,将他收养,取名佛赐。
令狐数后聘请萧思远为塾师,教佛赐读书,通过这种巧合的安排,使得父子团聚。
显然,其间并无误会的成分,有的只是巧合。
巧合是所有叙事艺术在创作过程中的共同追求,这样的巧合看起来合情合理。
关汉卿杂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手法
关汉卿杂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手法关汉卿的杂剧通过多种矛盾冲突来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他在不同的剧作中使用不同的手法设置矛盾冲突,这些手法在作品中或是产生矛盾冲突,或是解决矛盾冲突。
1、对比对比,既指同一事物两个不同方面的对比,又或是把两种相反或相矛盾的事物并列在一起,使之形成比较、对照,以达到强调目的的一种手法。
在关汉卿杂剧中,使用对比手法设置矛盾冲突的典型是《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一剧。
赵盼儿和宋引章两人在爱情观、婚姻观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烟花柳巷之地多年的赵盼儿深知做客人的不老实,而做丈夫的需要老实,客人只需解意即可,而做丈夫的却要担待,这两者是不相通的。
而宋引章却一味沉溺于周舍一年四季的温柔乡中:“一年四季,夏天……因此上一心要嫁他。
”2]89由此延伸出两人性格上的对比。
从整部剧作来看,宋引章由开始坚决嫁给周舍到过门后被周舍打,再到向赵盼儿求救,最后获得休书与安秀才在一起,她一直是以被动的姿态出现的,给读者表现的是相对软弱的一面。
反观赵盼儿,从劝说宋引章不要嫁给周舍时的有理有据,到设法救陷入不幸婚姻的宋引章时的有情有义,再到设计嫁给周舍取休书时的聪明机智,最后被周舍发现并坚决与之抗争的有勇有谋。
相对宋引章,赵盼儿表现出的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并且通过两人对比可以看出宋引章“小女人”式的不成熟和赵盼儿“大女人”式的成熟。
关汉卿以宋引章和赵盼儿两人对周舍的不同态度、两人性格的不同作对比设置矛盾冲突,不仅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引出后来周舍打宋引章、赵盼儿智救宋引章等情节,而且增强了戏剧效果。
剧作家通过两人的经历,展示了女性之间的情谊,也传达出元代社会烟花女子的命运。
2、巧合巧合指两种或多种事物、因素,由于某种偶然的原因恰巧碰到一起,使故事情节更加波澜起伏的一种创作方法。
在戏剧中,即是借用某种偶然性事件,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变化,增强戏剧性,造成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关剧中主要有“错乱式巧合”和“误杀式巧合”两种典型的设置手法。
浅析李渔的戏剧和小说理论
浅析李渔的戏剧和小说理论摘要:李渔是清初著名的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和小说家,在戏曲和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其戏曲理论在中国戏曲理论史上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
在这里,将重点阐释他的戏剧和小说理论。
关键词:李渔戏剧理论小说理论戏剧理论李渔是我国文学史、戏曲史、戏曲理论史上的一个杰出人才,一生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诗、词、文、赋、小说、戏曲、戏曲理论等方面,且样样精通,而戏曲理论之集大成者《闲情偶寄》更是扬名海内外。
他的戏曲理论主要见于《闲情偶寄》“词曲部”、“演习部”以及“声容部”之一部分。
李渔从明代剧作家远离舞台使剧本成为案头之作中发现弊病,开始注重与观众的互动性和舞台效果,重视研究戏曲的演习工作。
因此,李渔在戏曲的艺术形式和演唱技巧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
独树一帜的戏剧风格使他在当时戏曲界一举成名,可谓是“北里南曲之中,无不知李十郎者”。
李渔从他自身体味的艺术规律出发,确立了以“登场”为目的,以“主脑”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以“针线紧密”、“文情专一”为要求的结构原则。
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李渔创造出以“奇意”为灵魂,以“一人一事”为枢纽,以“奇事”、“奇情”为表现,众多人物网式联系,多条线索交叉叙事,格局场景异彩纷呈的独特艺术结构。
同时,李渔比前人更熟练、巧妙地运用了“血脉相连”法、“郑五歇后”法、偶然巧合法、错认误会法和双重游戏法等多种结构技法,大大增强了其戏剧结构的生动性和影响力。
李渔能成为清代首屈一指的“当行”曲家,并创造出“为一朝之冠”的结构艺术,主要原因在于他既有“顺性、顺情、顺世”的自适人生观,又存在“卖赋以糊其口”的生计需要,以及他生长在一个戏剧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
李渔把握了戏曲艺术舞台性特点,深知“优人搬弄之三昧”,并以这一根本特色的把握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剧美学体系,系统论述了从剧本到舞台演出的一系列特殊规律。
李渔的戏剧理论乃小说家的戏剧理论,“非奇不传”、“非新不传”的戏剧观是李渔戏剧理论的核心。
浅谈文学作品中的“巧合”\“突转”和“断续”之“曲法”
浅谈文学作品中的“巧合”\“突转”和“断续”之“曲法”翻开许多优秀作品,名家笔下的“曲法”无不令人赞叹不已。
一、巧合法恩格斯说过,文学作品要有“情节的巧妙安排”,鲁迅先生也曾将构思中的“巧”列为创作的经验之一。
在文学作品中,凭借意料之外的因素而创造人物奇遇或情节叠出的巧合,会给作品带来曲折多姿的艺术魅力。
曹禺的《雷雨》,思想深邃,情节动人,人物关系复杂,他们的悲欢离合无不烙上“巧”的印记。
诸如鲁侍萍三十年前在周家当佣人,并与周公子周朴园发生了关系;三十年后,他的女儿四凤也在周家当佣人,并与周家公子周萍发生了关系。
这是一个何等相似的巧合!三十年前鲁侍萍被周朴园逼迫投江去自尽;三十年后,周朴园为掩盖事情真相,又把四凤解雇了。
这又是一个何等相似的巧合!作品正是通过如此众多的巧合,勾画出一幕幕封建大家庭罪恶生活的复杂画面,从而深刻地揭示出了封建大家庭里下层使女的悲惨命运。
《相声传统作品选》里有篇单口相声《连升三级》,运用巧合法推动情节发展,堪称绝妙;不学无术“连名字也写不上来”的张好古赴京赶考,可因晚了,城门已关,正好“西直门外进水车”,趁机溜进,一巧;进城后碰上魏忠贤的马,本要遭杀,可魏一时高兴,想要”看看他”,又想“问问他”,一看一问,因祸得福,倒送张一纸名片,二巧;监考官见了名片,误以为张是魏的亲戚,便代笔效劳,白送他一个第二名,三巧;有了第二名,获得魏的青睐,被百官保荐做了翰林;四巧;做了翰林,得以给魏祝寿,获联一副,后魏倒台,成为反魏的依据,被连升三级,五巧。
如此一个“巧”,巧得出奇,巧得有趣,恰似一根链条,环环相扣,节节相连,使情节层层推出,多彩多姿,完成了对“一群混蛋”的丑像塑造,实在妙极!二、突转法高明的文学大家,为了让作品产生异峰突起、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往往在情节和人物发展到最后,来一个逆向运动,使读者始料不及,从而收到奇妙的艺术效果。
这便是运用了突转法。
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运用此法出神入化:穷汉苏比,为求蹲监狱过冬,故意制造一系列犯罪事件——骗食、砸橱窗、再骗食、扰乱治安、调戏妇女、讹诈雨伞,六起六落,警察不予理睬,终于求捕不能。
《安徽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3
3、齐云山作为道教名山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齐云山作为道教圣地,始于唐代。据史料记载,唐朝乾元年间,道士龚栖霞云游至齐云山,隐居于天门岩修炼传法;虽无建迹,却留下道教遗踪。南宋宝庆年间,道士余道元自黟北(黄山)游至齐云山天门岩,得潜师天谷子印记“宜我室此”,遂拜请于居士金安礼、金士龙,建佑圣真武祠于齐云岩。此后云游道士纷至沓来,崇拜道教的居士信徒,纷纷献地输财,筑祠建观,香火日盛,从而创立了齐云山的道教基业。明代中后期,齐云山道教进入鼎盛时期,龙虎山正一派的第四十八代天师张真人在齐云山为嘉靖皇帝建求子应验,皇帝龙心大悦,下旨醮建了“玄天太素宫”,齐云山从此更加声明远播。明嘉靖帝等多次派使臣来山朝拜,并且亲自为宫观撰写碑铭、匾额,一时成为道教正一派的活动中心,来自皖、浙、赣等地的香客达三千之众。古今往来,齐云山以它的香火鼎盛,奇观圣景与神秘玄奥,吸引了众多虔诚的教徒以及文人雅士。朱熹、王阳明、徐霞客、海瑞、戚继光、唐伯虎、袁宏道、郁达夫等都曾造访。他们登临齐云山,寄情于峰岩幽洞,或赋诗题词,或树碑为记,纷纷盛赞名山,一时传为佳话,就连乾隆巡游江南时也不甘寂寞,留下了“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的赞语,为齐云山留下了珍贵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都无疑肯定了齐云山作为道教名山的历史地位。
4、 朱权 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世称宁献王,明初戏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多部杂剧。他的戏曲理论著作《 太和正因谱 》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尤其是音韵格律方面的宝贵财富。
5、郑之珍,明代戏剧作家,著有传奇《 目连救母 》,又名《劝善记》。该传奇是在目连传说的变文、杂剧基础上改编而成。剧中写傅罗卜(法号目连),为救母去西天取经,学得佛法后深入地狱,历经磨难救出母亲的故事。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吴富体:唐代散文家吴少微,新安人。唐中宗时他与富嘉谟同朝为官且交谊深厚。两人文风相近,力矫徐庾余风,名重一时,号“吴富体”(也作“富吴体”)。《新唐书》中言:“天下文章尚徐庾,浮俚不竞,独嘉谟、少微本经术,雅厚雄迈,人争慕之,号‘吴富体’。”这里概括了“吴富体”的特点:以经典为本,典雅雄厚,气势豪迈。“吴富体”作为唐代古文运动中最早出现的新的散文文体,对古文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误会法与巧合法的妙用
误会法与巧合法的妙用“实践出真知”的浅显道理。
这里结构故事的基本手法就是误会法,通过一次次的误会,逐渐揭示出事物的特点与浅显的道理,使故事的结果明朗化,从而也推动着情节的步步发展。
误会法造成故事的悬念,使情节变得非常的有趣,因此,常为童话家所运用。
著名的安徒生童话《丑小鸭》和马尔夏克的童话诗《笨耗子的故事》也都运用了误会法。
“丑小鸭”误生在养鸭场里,于是,被大家误认为是一只“丑小鸭”,以至它命运多桀,一再被大家看不起。
误会法形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激起了读者对“丑小鸭”命运的同情和关注。
而《笨耗子的故事》则让笨耗子误把声音甜美的大猫当作最合适的保姆,这一误会的最后结果可想而知。
巧合法也常常用来使故事更具戏剧性的重要手段。
小朋友一定熟悉方轶群爷爷的《萝卜回来了》的故事吧?大雪天,小白兔找到了一只大萝卜,但它想到小猴可能也没东西吃,于是把萝卜悄悄送给了小猴。
小猴又送给了小鹿;小鹿又送给了小熊;小熊又把它悄悄放在了小白兔的门口。
小白兔一觉醒来,惊奇地发现萝卜居然又回来了!这个循环往复的情节设计用的就是巧合法,赞美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友爱的高尚品质。
失去了这个戏剧性的巧合,故事的情趣也就出不来了。
巧合法在传统童话中运用十分普遍,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作品中都有一些巧合情节的安排。
如“白雪公主”在林中巧遇七个小矮人,死后又巧遇路过的王子;“灰姑娘”巧得仙女的帮助;“小红帽”巧被过路的猎人搭救厖都充满了戏剧性的巧合,也使惩恶扬善的传统主题得到了圆满地表现。
当然,误会法与巧合法还可以同时在作品中运用,情节也将更为复杂、多变。
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就成功地将两者巧妙地加以运用,而使“人鱼姑娘”的故事波澜起伏,精彩纷呈。
小人鱼在海上巧遇王子,又在暴风雨中救起了王子,但王子始终不知真相,一再误会了她。
最后小人鱼为了王子的幸福,宁愿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巧合与误会是故事结构的链结和纽带,在情节构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戏剧的“误会”与“巧合”: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产生 的 t·误 会”,使剧情 扑 朔迷 离 ,富有 喜 白,苔丝德蒙娜便可以得救 ,但悲剧就 因此被断 送 了。” (转 引 白霍 洛 多夫 《论 最 后一幕戏 》, 剧性气 氛 ;而贝 特丽 丝 与培尼 狄克 这 一对 , 见 《戏本 》 1956qE, 5 ̄711。)这里强调 的 ,同样 是 “奥赛罗提 前了一分钟与爱米莉 诬晚一点 打
中外戏剧史上成功 运用 t·误会 ” 的剧 作 中国戏剧 家索有使用 “巧合 ”的传统 ,戏 曲界 自古崇 尚 “无 巧不 成 书”的 原则。这 里 所
不胜 枚 举 :莎士 比亚 的 薛剧 《无 事 生 非 》 谓 的 “巧”,指 的即是 “巧合 ”。如王骥德 《曲律杂说 》 日: “入 曲 三味 ,在 ‘巧 ’之 一字 。”
巧手法 而作用于 冲突、纠葛 、人 物 、情节 之 3期 。)此 “巧合 ”即体现为 30年前侍女侍 萍被 周 家大 少爷 周朴 园始 乱终 弃 ,30年后 在周 家
际 ,便具有 了独特 的审美 品格 和审美 价值。 同样 演绎出相同的一 幕悲剧 ,有所不 同的只是悲剧主人公分 别更 换成 了他们 的子女 !
发现和积极的反 映。当 ··误会”作 为艺 术形 予 以展现 ,剧作家便不得不运用 “巧合 ”之技 巧 手法进 行典 型化 的概 括 了。正 如剧作 家本 人
象塑造的活跃因素 的时候 ,或者作 为艺 术技 所指 IlJ的那样 :“一部 《雷雨 》全都是巧合 。”(曹 禺 《论 (雷雨 )》,见 《人 民戏剧 》1979年 第
中 ,讲的是希罗 与克劳 狄奥的婚姻 一度遭 受 外 国戏剧 家同样重视 “巧合 ”的使用问题 。如别林斯基在论及 《奥赛罗 》时指 出的 :“如果 奥
挫折又再成婚 的故事。由希 罗的 “佯死 ,,所 赛罗迟 到一分钟使苔 丝德蒙娜窒息 ,或 者 敲门 的爱米莉 亚早一 点打 开 门,一切 真相就 可 以大
小小说情节曲折的创作方法
小小说情节曲折的创作方法(一)巧合法明确:通过人物出乎意料的奇遇或事情的某种巧合,构成曲折的故事来表现主题。
《寒冬》里维娜寒风凛冽。
一个秃头的老乞丐在街头乞讨。
人们缩颈揣手,行色匆匆,老乞丐一个子儿也没有讨到。
饥寒交迫中,他发现一个衣冠楚楚的绅士朝这边走来。
乞丐忙迎上前去,伸出脏兮兮的手,颤巍巍地说:“上帝保佑您,尊敬的先生,行行好,赏几个铜板吧。
”绅士看了看这个裹着破烂棉袄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秃头老汉,便开始摸自己的衣袋,但摸遍了衣袋也没有找到一个铜板——他身上没有带钱。
可怜巴巴的老乞丐非常失望。
绅士踌躇了—下,摘下自己的帽子,放在乞丐摊着的手上。
老乞丐捧着温暖的帽子不知所措,呆呆地看着绅士在寒风中渐渐远去——因为他发现,绅士也是个秃头。
【点拨】巧合一:绅士欲给乞丐钱,但却没有带钱;巧合二:绅士把帽子给乞丐,秃头乞丐发现绅士也是秃头。
这种巧合突出了绅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乐善好施,而是舍己助人。
(二)误会法明确:(1)作品中的人物迷惑于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造成悲剧或喜剧性的冲突。
(2)可以是一方误会另一方,也可以是双方互相误会;可以是一个误会,也可以是多个误会;可以是悲剧性的误会,也可以是喜剧性的误会。
《枪》(台湾)林双不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
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恐怕我是上了贼船了。
报纸上几乎天天有出租车司机在荒郊野外劫财抢色,甚至还要伤人的报道,为什么我这么大意?果然,车子刚开不久,我就感到异样了。
司机一再从后视镜瞅我,瞅得我心底发毛。
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他的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东西,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吧?车窗外一片漆黑,正是苗栗一带的山间,歹徒下手最理想的所在。
要动手了吧?我下意识坐直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
可什么事也不曾发生。
他的手又伸了上来,放在方向盘上,没有拿什么东西。
我看到,他又从后视镜飞快地掠了我一眼。
这一眼非常狠毒。
2021 年国家开放大学《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形考任务(1-4) 试题答案解析
2021 年国家开放大学《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1-4) 试题答案解析形成性考核一认真阅读教材关于《宋元话本小说和明清拟话本拟话本》的论述,选读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经典作品,并完成以下任务。
题目1完成获得20.00分中的20.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一、婚姻爱情和断案折狱是话本、拟话本最重要的题材类型,请简要介绍爱情题材和公案题材的拟话本代表作品各一部,每部介绍字数不少于二百字。
(20分)(1)爱情题材的拟话本答: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故事开始由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这反映了市民阶层对于生活与爱情关系的理解,不仅富有宋元两朝的时代特征,而且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代表作品(卖油郎独占花魁》中,莘瑶琴色艺双绝,善吟诗作画,为临安首妓,与她交往的都是公子王孙、官宦阔商。
她本想在衣冠子弟中找一个可靠的归宿,但转眼五年过去,并无一人“知心着意”毫无结果。
那时,在她的眼中,出身卑微的卖油郎----“倒了你卖油的灶,还不够半夜宿钱”的秦重贱如尘土。
她心里装得全是有名称的子弟。
后来在酒醉之余,竟然还念念不忘: “这个人,我认得他,不是有名称的子弟,接了他,被人笑话。
”谁知夜来喝的烂醉,得到秦重的悉心照料。
她当时也曾动过心:“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又知情识趣,隐恶扬善,千百中难遇此-人。
可惜是市井之辈,若是个衣冠子弟,情愿委身事之。
”但是仍在犹豫。
后来她遭到官宦子弟的百般蹂躏,衣冠子弟们撕下温柔敦厚的面纱,露出了狰狞面目。
她才明白这几年的浮艳奢华生活只是南柯--梦,绚丽的生活画图只是肥皂水吹起的五彩泡,艳冠群芳的花魁只是王孙公子的潜兴之物,她终于认清了衣冠禽兽的本质。
于是,面对忠诚善良的小本经济人秦重,她吐出了“我要嫁你”的心声,小说以生动曲折的情节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情实感、忠诚体贴才是爱情的基础(2)公案题材的拟话本答:宋元时代的公案小说,是说话中的"说公室”。
谈“误会”与“巧合”——以《风筝误》和《燕子笺》为例
味, 在‘ 巧’ 之一字” , 戏 剧在 反 映 生活 本质 的 同
时, 也 会 充分 运 用 “ 巧合” 、 “ 误会 ” 等手 法 来 推 进戏 剧 情 节 的发 展 , 力求“ 节外生枝” , 以 偶 然 性 发生 的事 件促 成更 有 趣味 的戏 剧效 果 。
追求 一 种共 鸣腔 、语 气等 ,其 实这 样 就走 人 了模 仿 的误 区, 只是 “ 画虎 画皮 , 没有 骨 和 肉” ! 正 如斯 坦 尼斯 拉夫斯 基 所说 : “ 以直 线态 度 来 对待 作 者 的 台词 是危 险 的 , 机 械地 记住 台词 , 会 使 台词 留在舌 头
征, 所 呈 现 的 台词 可能 就 是 生 硬 的 、 刻板的 , 不 具 有 层次 感, 从而 导致 观众 的内心 处在 一种 “ 存疑” 的状态 , 不 明白 剧作 家 的真 正意 图。 而一 旦观 众 内心 “ 存疑 ” , 必将无 法 对 演 员说 出的 台词甚 至接 下来 的表演 产生 共 鸣 ,那 么 演员
Z
X
吊
Z
每 次上 场 的任务 和 目的 , 人 物 的动作 线 , 为 什 么 要 说 这 些 话? 怎 么说 ? 采 用何 种方 式 去说 等 。 演 员应 该认 真 细致 地
o
粼 圈
去分析 角 色 的心理 行 为 , 从 而找 到 角色 正确 的心 理行 动 、 语 言行 动 和肢 体行 动 。
在 背景 设 置 上 , 《 风筝 误 》 发 生在 戚 褊 臣
家中 , 长 子戚 友 先 和世 侄 韩世 勋 同窗 肄业 , 因
放 风筝 误 落 ,巧识 世 家詹 武 承 的二 女儿 丑 女 爱娟 和三 女 儿 淑娟 。《 燕子笺》 讲 述 茂 陵人 霍 都 梁 与 同窗 鲜 于估 同赴 科考 ,霍 都 梁 重逢 旧
小论龙江剧
又是 “ 美人计” 又是巧合法 、 , 误会 法 , 既有正 写 、 又有反 写 ,正反 “
的艺术 目标 , 这种地方特色又集中体现在 “ 傻大黑粗 ” 上面。 所谓 “ 大黑粗 ” 并 不是 简单 的概念 , 傻 , 而是 内涵 丰富 的概
节以烧炭奴憨郎赴京寻姐为 由头 , 着力编织成憨郎与 丫环杏 花的 波 三折 的爱情 , 以及憨郎与主人公卫高 、 卫高 的岳父沈梦得 、 沈 夫人 、 的女儿大凤 、 沈 二凤 、 师爷 白忙 等一系列群丑 的冲突纠葛 ,
一
傻 大黑粗 。 作 为整个 龙江剧 的“ 设计 图纸 ” 龙江剧剧本从 根本 , 上奠定了剧种的地域性艺术基础 , 作为一度创作 , 它也为龙江剧 的二度创作 ( 表演 )三度创作 ( 众欣赏 ) 导 、 受 奠定 了坚实雄 厚的
点 , 化 了龙 江剧 的剧 种 音 乐风 格 。 强
三、 导演 的艺 术 特 征
龙江剧舞美在第一代舞美设计 师李文远 、 赵元音 , 二代 舞 第 美设计师刘嘉量 、王薇 等人 的不懈努力下 ,也走 出一条创造之
路, 形成了鲜明的剧种艺术特色 。这种鲜 明的艺术特色 , 当然可 以用 8个字来 概括 : 张扬个性 , 特立独行 。 例如 ,皇亲 国戚》 《 的布景设计 , 以画有汉代花纹 的青铜 古 仅 鼎与汉代方柱 , 就把皇帝行宫的富丽唐 皇、 庄严肃穆 的景象 营造 出来 , 到了删繁就简 、 达 气韵生动 、 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
现出这种 “ 大黑粗” 傻 的地方特 色 , 而使 龙江从 根本上奠 定 了 从
地方 性 的基 础 。
1 。 . 在龙 江剧 中“ ” 傻 傻 为褒义字 , 意为人具备憨厚 , 淳朴 的品 质。例如《 皇亲国戚》 中的憨 郎、木兰传奇 》 《 中的张傻子 , 甚至《 荒
误会与巧合在中外戏剧中的应用
《戏剧之家》2018年第14期 总第278期41戏剧研讨误会与巧合在中外戏剧中的应用李意君(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2)【摘 要】戏剧就是对生活的一种艺术再现,而其中的误会与巧合的应用也是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重现。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大量运用误会与巧合的剧作。
这种手法的运用能够很好地推动剧情发展并且营造舞台的氛围。
【关键词】误会与巧合;应用;戏剧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4-0041-01为了营造舞台上一些戏剧的矛盾冲突效果,很多剧作家都会使用误会和巧合的手法,这能够加深作品带来的感染力,使得观众能够对于所展示的生活现象进行思考,并且观众容易融入到作品之中,带给观众愉悦的心情。
一、误会的涵义与运用误会就是一个人对事物出现误判。
这是因为人类的思维有限,生活经验不可能方方面面都俱到,因此就会在一些事物的判断上出现误会。
其实在平常生活中,我们就会有很多误会的情况,这些误会给我们的生活也会增添一定的乐趣,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生活滋味,同时误会也有可能给生活带来不同的悲欢离合。
一般来说,剧作中的误会就是对于生活中误会的再现,这是以艺术的方式去重新进行呈现。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但是更高于生活。
有一些运用误会手法比较成功的经典作品,比如说英国的《无事生非》,剧中希罗假装已经死去,这时观众就产生了误解,并且不明白她和克劳狄奥之间的关系,直到后来这个误会被解开,观众才明白其中玄机,此时舞台上的戏剧效果大大加强。
在剧中碧翠丝和班狄克本来就是比较合适的一对,并且他们之间已经互相心生爱慕之情,但是又喜欢互相斗嘴,但是也最终因为误会在一起,这样给作品带来的戏剧效果更强。
二、巧合的安排与作用 为了能够合理利用舞台时间,很多剧作家都要使用巧合的手法。
这样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叙述剧情事件,对于剧中的一些人物和场景都能够比较经济合理地进行安排。
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都可以通过设定一些巧合的情节。
误会技巧的运用
误会技巧的运用人生因“误会”而衍生出的故事委实太多。
“误会”的产生,总不免要酿出事端,导引矛盾,敷化出千奇百怪、曲曲弯弯的故事。
这为戏剧所需的冲突与传奇提供了生动而丰富的营养。
同时,当“误会”作为戏剧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叙述、冲突纠葛的制造的活跃因素的时候,便具有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美学价值。
笔者在阅读研究古今中外大量戏剧作品时发现,使用“误会”有以下的原则和要求。
生活是“误会”产生的基础“误会”技巧的运用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误会”的产生和发展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
“误会”往往是由于缺乏调查、误信盲从、主观臆断而不辨真伪所引起的。
“误会”不外乎两种类型:一是误把真的当成假的,一是误把假的看成真的。
无论哪一种情形,“误会”都是人的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的表现。
虽然“误会”是这样一种违反客观真实的主观性的表现,但在戏剧中,“误会”的产生和发展,切不可由作者面壁虚构,而要将其建立在真正的生活基础之上。
要做到“误会”必须真实,就需要将产生“误会”的必然性充分提示出来。
一般说来,“误会”的出现总是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它可能产生,也可能不出现;它可能在此时此地出现,也可能在彼时彼地产生。
戏剧情节不排斥偶然性,也不把“误会”束之高阁,因为生活中必然的东西,往往是通过偶然的现象反映出来的。
但是并非一切的偶然性中,都可以显现其必然性。
戏剧情节中,那种纯属杜撰、毫无必然根据的“拉郎配”、牵强生硬的“误会”,就给人一种“虚假作势”之感,不可能具有可信度和真实性。
因此,能否在偶然产生“误会”中充分提示出其内在的必然性来,这是“误会”真实与否的一个关键。
关汉卿的著名喜剧《望江亭》里的“误会”,在整个戏剧情节、人物塑造上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女主人公谭记儿为搭救无端蒙冤、面临杀身之祸的丈夫白士中,乔装成打渔的张二嫂,乘中秋之夜来到望江亭。
酒色之徒杨衙内误将她当成渔妇而百般挑逗。
谭记儿则假意逢迎、委婉劝酒,将杨衙内及其走卒拨弄得魂不守舍、酩酊大醉,乘机盗走御旨和尚方宝剑,最终使这位风流公子由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的钦差变成摇尾乞怜的阶下囚;谭记儿夫妇则化险为夷,依旧花好月圆。
误会与巧合在《石巢四种曲》中的运用
误会与巧合在《石巢四种曲》中的运用
《石巢四种曲》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运用了许多误会与巧合的情节,在营造悬念和增强故事趣味性的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多变。
首先,在故事中出现的误会情节主要集中在人物之间的交往中。
例如在《狱中怨》中,主人公韩吉甫因为与宋钦宗同名而被误认为罪犯,从而被关进了监狱。
在这个过程中,韩
吉甫感到了人心的冷漠与误解,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自己名节的珍视和维护。
而在《琵琶记》中,主人公白秋华因为拿错了别人的琵琶被误认为偷盗,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冤屈和不幸。
这些误会情节都揭示了人际关系中可能存在的误解和冷漠,而当真相大白时,也同时让人
感受到真情的珍贵和难得。
其次,巧合也是《石巢四种曲》中另一个重要的情节要素。
例如在《痴儿传》中,主
人公蒋士铨因为误会妻子的再嫁而放弃了家庭,却在十年后与妻子和儿子在草原上巧遇。
这个情节既体现了命运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对亲情的无尽怀念。
在《汉宫秋》中,主人公梦霞因为巧遇当年的暗恋对象,从而重新点燃了爱情之火,但在一
系列的误会和矛盾中最终不得不做出了牺牲自我的选择。
这种巧合情节既增强了故事的戏
剧性,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难免存在的突发事件和决断。
总的来说,误会与巧合在《石巢四种曲》中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戏剧性,更从情节层面上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无常。
这种表达方式不光适用于明代的文学作品,也
能在当今的文艺作品中体现,并对读者或观众产生共鸣和深思。
国开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1-4答案
国开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1-4答案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1答案一、认真阅读教材上编第四章《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回答下例问题。
1、婚姻爱情和断案折狱是话本最重要的题材类型,请简要介绍爱情题材和公案题材的拟话本为代表作品各一部,每部介绍字数不少于200字。
(1)爱情题材的拟话本2、以唐传奇《霍小玉传》和拟话本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为例,分析话本、拟话本和代小说在爱情观念和人物形象上发生了哪些新变化?3、话本、拟话本擅长运用富有特征性的器物来连缀故事,请以《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为例,分析话本、拟话本小说是如何以物为线结撰作品的。
4、话本、拟话本小说在安排情节上讲究“无巧不成书”,请以《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为例,分析话本、拟话本是如何运用“巧合”的手法的。
5、话本、拟话本是后世文艺创作重要的题材渊薮。
请介绍一部根据话本、拟话本改编而成的文艺作品,如戏曲、影视等,并说明其与原作有何不同。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2答案关汉卿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品,请认真研读教材中有关关汉卿和《窦娥冤》的论述,阅读关汉卿杂剧作品,并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在下列参考论题中任选其一,自拟题目,写字数一千二百字左右的小论文一篇 (100 分)。
参考论题:1、如何评价窦娥这一形象?2、如何看待窦娥的节烈和孝道?3、《窦娥冤》的科诨与古代戏曲传统。
4、《窦娥冤》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中胡鬼魂报仇。
5、《窦娥冤》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中的清官伸冤。
6、《窦娥冤》的悲剧价值。
7、关于《窦娥冤》的自定论题。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3答案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清传奇的经典之作,请认真研读《牡丹亭》原著、教材中有关《牡丹亭》的论述,并参考相关研究资料,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论坛进行网上讨论。
讨论中学生需完成以下任务:1. 如何理解杜丽娘的因梦而死?2. 《牡丹亭》剧本有何时代意义?3. 杜丽娘形象是怎样体现汤显祖的“至情观”的?4. 《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形象有何异同?5. 如何看待《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6. 《牡丹亭》的艺术魅力何在?7. 如何看待《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形象?8. 关于《牡丹亭》的其他题目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4小说《海上花列传》在题材类型上属于_____。
元明清三代戏曲巧合手法统计表
《望 江 亭》
风
引起
错认(乔 装)
1
剧中 戏剧 情 喜
冲突
剧
江亭》公 构 认的张 (君秋) 派名剧。 川剧剧
目
《裴 度还
巧拾(空
引起 风
间)
1 剧中 戏剧 情
明沈采 王定保 《还带 《唐摭
带》
冲突 剧
《哭 存 孝》
引起
误会(语
悲
言)
1 剧中 戏剧 剧
冲突
《绯 衣 梦》
巧合(空
引起
间)
1 剧首 戏剧
结局 剧
雪》情节 觉》
雷同,京
剧演出
剧首 引 发 风 青 木 正
矛 盾 情 儿 :“ 针
冲突 剧 线绵密,
在结构
上并没
白费力
气。”
剧中 推 进 悲 青 木 正 明 传 奇 《 左
故 事 剧 儿 :“ 此 《 八 义 传 》 和
发展
剧 其 事 图》据此 《 史
既佳,而 改编,清 记 · 赵
结 构 亦 末《八义 世家》
《燕 燕》,川 剧、京剧 等均有
演出 叶宪祖
言》
源于 《五代
史 记·义 儿传》 和《旧
五代 史》
出自宋 人话本 《妮子 记》或 金人院 本《妮 子黎花
院》
借鉴
《喻 世明 言》卷 二《陈 御史 巧勘 金钗 钿》及 《情 史》等 与此 情节 相类。
2
娥 冤》
《陈 母教 子》
《蝴 蝶 梦》
《五 侯 宴》
梨花》传
奇,王元
寿《红梨
花记》传
奇
剧首 丧 命 公 青 木 正
情 节 案 儿 :“ 结
转折 剧 构 也 工
元明清三代戏曲巧合手法统计表
的 地 楼》,何 元 南 戏
方。” 墉《乘龙 《 柳 毅
佳 话 》 洞庭龙
等,多种 女》
剧种上
演
剧首 引 发 风
京、川、 刘 向
矛盾 情
汉、桂、 《 烈 女
冲突 剧
楚、徽、 传》、唐
剧末 造 成
滇、晋、 《 秋 胡
戏剧
河 北 梆 变文》
-7-
《潇 湘 雨》
人事巧 1 合
杨
《酷 显 语 言 错 1
寒 之 认,假称
青木正
儿:“此
剧第一,
第二者
的子结
构极佳。
但第三、
第四折
的结构,
神
开展
因缺乏
剧首 故事 仙 统制,未
道
情节
免拙
化
劣。”吴
梅《吴梅
戏曲论
文集》
“即其
中关目
线索,亦
大同小
异
剧中 引 发 历 青 木 正
矛 盾 史 儿 :“ 枝
冲突 剧 叶 蔓 延
剧中 推 动
稍多,脉
情节
络殊欠
发展
连贯,不
-6-
演绎白 居易
表 1.本表据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
剧目 作 者
手法类 别
作用 剧 剧评
次
位置
类
数
影响
本事
与小 说关 系
激化
青木正 元末施
矛
巧遇(空
间)
1 剧中 盾, 引起
儿《元人 惠据此 杂剧概 撰《拜月 说》“此 亭记》
冲突
剧用种 (又名
《拜 月 亭》
戏剧
种奇遇 《幽闺
巧合(时 间)
1
京剧舞台上的种种谬误(二)
京剧舞台上的种种谬误(二)皮黄戏词句往往因合辙起见反闹得不通,如《定军山》黄忠唱:“将身自坐莲花宝”,试问这个莲花宝是何地方?因为宝字下愣取消一个“帐”字,闹的不通了。
又如《赶三关》薛平贵唱:“自从盘古立地天”,把“天地”给倒过来,也是为合辙就不管词儿了。
《御碑亭》一剧,王有道家中只三口人,故有道下场会试,孟家来接姑奶奶上坟,月华明说姑爷赶考去了,自己再回娘家,就剩下小姑一人,所以表示不去。
后经德禄一说,小姑一劝,这才回去,自然家中再无旁人了。
可是到写休书时,忽然出来一个苍头,在戏上自然是为叫苍头雇车,可是孟氏回去上坟时明是走去的,此次又何必一定坐车,多加这么一个蛇足的苍头。
可是以后直到大团圆,这个苍头也没露面。
至遇雨而回自然是清早,可有时小旦说嫂子你怎么这么晚回来,此句便不对题了(余聆某伶确系如此)。
迨后述说孟氏所作之诗,有“幸逢柳下惠”的词儿,可见绝不是淫词。
小妹补一句“此身好比玉贞坚”,也是好话。
何以王有道就来了个“呀呸”!跟着就要打要休闹了个乱七八糟,王有道既能中进士,似乎不至于不通到如此。
最后团圆在孟氏对于有道之不情,固然是心中不快,可是老丈人跟丈母娘对于王小姐表示出那宗气恨的状态,好像王有道休妻全是由妹子给从中作祟所致,未免胡闹。
《捉放曹》一剧,当曹操将吕伯奢杀死后,陈宫固已知其非忠厚之人,颇悔弃官随走之非,所以“听他言”一段唱词,完全均系陈宫心里的事,不过在演戏自然不能不唱出来,但是中间忽然加上曹操一句“你言多语诈”好像陈宫背地的话曹操全听见了,并且陈宫还接一句“休道我言多语诈”,此等处颇不近乎情理。
《天水关》的姜维战败赵云,被关平救走,姜维唱:“正要擒拿赵子龙,忽然现上一将兵,手使大刀威风凛,好似当年的美髯公。
”姜维如何见过关公?竟自说出好似当年美髯公来,未免胡说。
《失街亭》坐帐真是表现武侯极庄重的身份,但是引子上“保汉家两代贤臣”这句话未免不妥。
孔明一生谦恭谨慎,绝不能到后主时代,忽然以贤臣自居之,且贤臣二字人称则可,自称则不可,以诸葛为人竟自称为两代贤臣,好像绝无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 巧合法与误会法这一 戏曲规 则 , 自其萌芽 、 以来 , 避免 的产生 了一些 问题 、 发展 不可 存在着一些缺 陷 ; 而在 其 然
普 遍 性 的使 用过 程 中 , 有 着 一 定 艺 术 上 的 创 造 , 想 上 的 提 升 以 及技 巧 之上 的审 美 期 待 , 得 我 们去 探讨 与研 究 。 也 思 值
细 阐述 了 自己“ 窠 臼” 脱 的戏 剧观 。祁 彪 佳 在《 山堂 远
・
5 4・
武夷学院学报 2 1 年第 3期 01
曲品》 《 山堂 剧 品》 和 远 中则 倡 导 : 作 手 能开 辟 者 , “ 自
于寻 常窠 臼 翻出新 彩” “ , 作者 刻 意求 新异 ,亦 刻 意求
功 能 。为实 现这 一 功能 , 剧作 家们 通 常在 喜剧 作 品 中 运用“ 合”“ 会” 巧 、误 的艺 术 技 巧来 逗 乐 观众 , 以达 到 娱乐 大众 的 目的 。
笠翁 曾 自白道 :传 奇 原为 消愁 设 , “ 费尽 枝 头歌 一
华整 , 自佳 。 ”] 3 故 [m 3 e
相识 , 某些 情 节反 复 出现 , 某些人 物 面 目相仿 。 创 新 是艺术 的生命 ,任何 的雷 同和 因袭 都是 艺术
或 是 人 物 处 境 、 格 、 质 的 差 异 , 成 一 种 暂 时假 性 气 造
象 , 而 产 生 误会 , 是 通 过 偶 然 的 情 节 来 反 映 事物 从 它
后 , 然 不 可 避 免 地 出 现 雷 同 的弊 端 , 必 巧合 法 与 误 会
法 也不 例 外 。
明・ 叶宪 祖 《 四艳 记》 《 桃 纨扇 》 《 莲 绣符 》 (天 、碧 、
《 丹桂 钿 合 》《 、素梅 玉 蟾》 , 是 运用 才 子佳 人 互相 错 )都
认 的“ 会 法 ” 戏 , 间穿 插 无 数 “ 误 编 中 巧合 ” 的设 置 , 而 四段 故 事 的主题 、 节 皆 面 目相 似 : 、 主人 公一 见 情 男 女
关键 词 : 巧合法 ; 误会法 ; 曲规则 戏
中图分 类号 : 0 . 1 73 2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4 2 O (0 1 3 0 5 - 4 1 7 — 192 1) - 0 3 0 0
巧合 法与误会 法作 为一 种叙 事技 巧 ,在古 代戏 曲 作 品中得 到 了广泛 而 丰富 的应用 ,也 由于 自身艺 术表 现手法 上 的雷 同 , 思想 上 的薄弱 , 以及模 式化 的技 巧展 示 , 直 以来 饱受 戏 衄理 论 家与实 践家 的诟病 。然而 , 一
必然 规律 的一种 构 戏手法 。
我们 可 以发现 , 无论 是 将 巧合 法 与误 会 法 作 为点 缀 , 是 将其 作 为贯 穿 情 节 的线 索 , 还 我们 都 可 以在戏
曲作 品 中看 到剧 作家 们对 巧 合 、 会 法有 意 无 意 的使 误 用 痕迹 , 已 经成 为 了一 种 普 遍 性 的 戏 曲规 则 , 而 这 然
而明代张楚叔的传奇作品金钿盒写一雷同与创造才子权次卿购得半面金钿盒冒名前往认亲最终得偿所愿迎娶娇妻其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与叶宪祖的所谓巧合是指戏曲情节中的巧合巧遇四艳记如出一辙模式化的创作使得作品趋于雷是利用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来组合戏曲情节的一种技同落人俗套读之尤恹恹无生气
第3 O卷 第 3期
2 1年 6月 01
武 夷 学 院 学报
J OURNAL OFW U YIUNI VERST I Y
V0 _0 N 。 l o3 3
J UNE 2 1 .0 1
巧 合 法 与 误 会 法 的 戏 曲规 则 别 论
徐 韵 雯
( 美 大 学 文学 院 , 建 厦 f 6 0 1 集 福 - j 12 ) 3
任 何 一 种 艺 术 形 式 在 发 展 成 熟 并 形 成 一 定 的 模 式 以
创 作 的大忌 ,这 被无数 戏 曲理论 家与 实践家 反复加 以 批 评指 责与论 证 。 骥德《 王 曲律》 “ :元人 杂剧 , 体变幻 其
者 固多 , 一涉丽 情 , 便关 节大 略相 同 , 是一 短。 [ 他 亦 ”2 1 P 对 元杂 剧 中的男 女爱情 题材 中关 目、情 节 的雷 同表 达 了不满 与批评 。 渔 《 李 闲情偶 寄》 “ 为此剧 , 问古今 :欲 先
《 四艳 记 》 如 出一辙 ,模 式化 的创作 使 得作 品趋 于雷
是 利用 生 活 中的 偶 然 事 件来 组合 戏 曲情 节 的一 种 技
巧; 所谓 “ 误会 ” 是利 用 人物 对 客 观事 物 的 错 误认 识 , ,
同, 落人 俗套 , 之 尤恹 恹 无 生气 。李 渔 曾评价 “ 读 十部 传 奇 九 相思 ” 而 即使是 在 其 他题 材 的作 品 中 , , 往往 也 少 不 了 生旦 团 圆之模 式 , 我们 总 会感 到 某 些场 景似 曾
院本 中 , 曾有 此等 情节 与否 , 如其 未有 , 急 急传之 , 则 否
收 稿 日 期 :0 1 0 — 2 2 1 - 2 1
则 枉 费辛勤 , 徒作 效颦 之妇 … …吾 谓填 词之难 , 莫难 于
洗 涤窠 臼 , 而填 词之 陋 , 亦莫 陋于盗袭窠 臼” , 翁详 笠
作 者 简 介 : 韵 雯 ( 9 7 , , 族 , 士 , 要 研 究 方 徐 1 8 -) 女 汉 硕 主 向 : 曲研 究 。 戏
不可 否认 的是 , 剧作 家们 在 编剧实 践 的过程 中 , 一定 在
程度 上也 意识到 了这一 技巧 的艺术 缺 陷 ,并 有 意识地
对之进行 创造性 的使用 , 使其 脱陈 出新 , 出风采 。 另
钟 情 、 终 男 主 人 公 飞 黄 腾达 、 子 佳 人借 由外 界 力 最 才
量 喜 结 良缘 。而 明 代 张楚 叔 的传 奇作 品《 金钿 盒》 写 ,
一
、
雷 同与 创 造
才 子 权 次 卿 购 得 半 面 金 钿 盒 , 冒名 ” 往 认 亲 , 终 “ 前 最
得 偿 所愿 迎 娶娇 妻 , 中我们 可 以发 现 其 与 叶宪祖 的 其
所谓 “ 合 ” 是 指戏 曲情节 中 的“ 合 ” “ 遇 ” 巧 , 巧 、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