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C语言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场景,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
2. 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数据结构的设计与实现,如链表、树、图等。
3. 掌握C语言在嵌入式系统、算法竞赛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具有实际意义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够分析并优化C语言程序的运行效率,提高编程质量。
3.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编写规范、易读、高质量的C语言代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C语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毕业设计前的预备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C语言编程技能,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了解编程基本概念,但实际编程能力较弱,需要加强实践操作。
3.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编程能力的培养,以项目驱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 独立完成C语言基础语法的学习,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简单程序。
2. 掌握常见数据结构在C语言中的实现与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编写具有一定规模的C语言项目,具备初步的软件设计能力。
4. 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基础语法:变量定义、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控制语句(顺序、选择、循环)、函数、数组、指针。
2. 常见数据结构:链表、栈、队列、树(二叉树、查找树)、图(邻接矩阵、邻接表)。
3. 编程技巧与优化:算法复杂度分析、递归与迭代、内存管理、程序调试与优化。
4. C语言项目实践: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简易计算器、文件压缩与解压缩、小型游戏等。
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周:C语言概述、基础语法、数据类型与运算符。
c语言毕业设计课程设计
c语言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结构,理解指针、数组、函数等核心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数据结构的设计与实现,如链表、树、图等。
3. 学生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具有一定复杂度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并完成一个小型的C语言项目,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过程。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C语言项目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注重代码规范和注释,提高代码质量。
2. 学生能够主动探究问题,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项目中的难题。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编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毕业设计前的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巩固C语言知识,提高编程能力,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C语言基础,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毕业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基础语法复习: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函数等基本概念,参考教材相关章节,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2. 数据结构实现:教授学生运用C语言实现常见的数据结构,如链表、栈、队列、二叉树等,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讲解数据结构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3. 指针与数组:深入讲解指针的概念及其运用,数组与指针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指针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文件操作:介绍C语言文件操作的基本方法,包括文件的打开、读写、关闭等,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文件操作技巧。
毕业了教案设计模板(精选)
02
01
结题验收
组织学生进行结题验收,评价学生的毕业设 计成果,并给予相应的成绩评定。
04
03
03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培养
感恩母校,珍惜友谊
回顾在母校度过的美 好时光,表达对母校 和老师的感激之情。
思考如何以实际行动 回报母校和老师的辛 勤付出。
分享与同学、老师之 间的感人故事,珍惜 彼此间的友谊。
展望未来,寄语毕业生
坚守初心,勇攀高峰
希望毕业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对专业的热爱和追求 ,不断挑战自我,勇攀事业高峰。
拓宽视野,追求卓越
鼓励毕业生拓宽国际视野,关注学科前沿动态,追求卓越成就, 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学会感恩,回馈社会
引导毕业生心怀感恩之情,感谢母校和师长的培养与关爱,积极 回馈社会,传递正能量。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活动。
04 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培养
创新思维训练方法
01
02
03
发散性思维训练
通过头脑风暴、思维导图 等方法,引导学生从多个 角度思考问题,打破思维 定势。
批判性思维训练
教授学生如何对问题进行 深入分析,提出质疑,并 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
创新性思维训练
分析团队协作中常见的角色和职责,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在团队中的作用和责任。
通过案例分享,展示成功团队协作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团队协作的价值。
沟通技巧和领导力培养
讲解有效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 、反馈等,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 论等,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领导力 。
介绍领导力概念和领导力要素,引导 学生认识领导力在团队协作中的重要 性。
大学毕业班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一、教学背景1. 课程性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为他们未来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基础。
2. 学生情况:本节课面向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但听说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英语听说交流,提高他们的听说技能,为毕业后的就业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主题:日常生活、工作场景的英语听说交流2. 重点词汇:job interview, business meeting, daily communication等场景相关词汇3.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职场场景的英语对话,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教师介绍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并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3. 实践活动:教师设计一系列职场场景的听力练习,让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进行英语听说交流。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英语听说技能:通过听力练习和角色扮演,评价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
3. 小组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英语听说教程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3. 网络资源:英语学习网站、听力材料等通过以上教案设计,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大学毕业班的学生进行英语听说学习,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本科毕业论文课程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等部分的功能与写作要求。
2.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至少两种研究方法,对其所选择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分析。
3. 学生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整理与分析的基本技巧,能够正确引用文献,并遵循学术诚信原则。
技能目标:4.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篇符合学术规范的本科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开题报告、论文撰写和答辩等环节。
5.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评等方式,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评价和接受他人的批评建议。
6.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专业软件、在线数据库等,辅助完成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7. 学生培养积极主动的学术探究态度,对所研究的课题产生兴趣和责任感。
8.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
9.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学术诚信意识,认识到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后果,并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坚守学术道德。
二、教学内容1. 本科毕业论文概述:介绍毕业论文的定义、作用、基本要求及论文写作流程。
- 教材关联章节:第一章“毕业论文概述”2. 选题与开题报告:讲解选题原则、方法,指导学生完成选题及开题报告撰写。
- 教材关联章节:第二章“选题与开题报告”3. 文献检索与利用:教授文献检索技巧,培养学生文献综述能力。
- 教材关联章节:第三章“文献检索与利用”4. 研究方法: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并指导学生根据课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 教材关联章节:第四章“研究方法”5. 论文结构与写作技巧:详细讲解论文各部分结构、功能及写作方法。
- 教材关联章节:第五章“论文结构与写作技巧”6. 数据处理与分析: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
- 教材关联章节:第六章“数据处理与分析”7. 论文修改与答辩准备:讲解论文修改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答辩准备。
《毕业设计》课程实施细则
《毕业设计》课程实施细则引言概述:《毕业设计》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要求、课程安排、评分标准和导师指导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毕业设计》课程的实施细则。
一、课程目标:1.1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的实施,学生需要独立选择研究方向、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和验证,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毕业设计中,学生需要与导师和团队成员进行密切的合作和沟通,共同完成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课程要求:2.1 选题要求。
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时,应与所学专业相关,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要符合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2.2 设计方案要求。
学生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应明确研究目标和方法,合理安排实施步骤和时间计划,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3 实施和报告要求。
学生在实施毕业设计过程中,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操作和验证,并及时记录实施过程和结果。
完成毕业设计后,学生需要撰写详细的设计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目标、方法、实施过程和结果等内容。
三、课程安排:3.1 时间安排。
毕业设计通常在学期末进行,学校会提前安排相关时间表,包括选题、制定设计方案、实施和报告等环节的时间节点,学生需要按照时间安排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时间。
3.2 导师指导安排。
学校会分配导师给每一个学生,导师将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指导和监督。
学生需要与导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汇报发展和寻求指导。
3.3 设备和资源安排。
学校会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研究资源,保障学生的实施需求。
毕业主题相关课程设计
毕业主题相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回顾和巩固课本中所学的核心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学生能够结合毕业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学生掌握毕业主题相关的关键概念和理论,提高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参与小组讨论、汇报等课堂活动,提高沟通、协作和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独立完成毕业主题相关的课题研究。
3. 学生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学科知识的热爱和兴趣,激发继续学习的动力。
2. 学生通过探讨毕业主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同伴,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毕业主题相关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毕业年级,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对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毕业之际,能够全面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毕业考试和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内容进行以下组织和安排:1. 知识回顾:系统梳理课本第一章至第四章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包括关键知识点和难点。
2. 毕业主题探究:a. 分析毕业主题涉及的学科知识,如第五章的案例分析、第六章的实验研究等。
b. 探讨毕业主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第七章的社会实践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研究性学习:a. 教学大纲明确第八章至第十章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b. 安排进度,确保学生在第十一章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
幼儿园毕业课程怎么设计
幼儿园毕业课程怎么设计幼儿园毕业课程的设计:从孩子出发,为未来启航幼儿园毕业课程是孩子们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最后一站,它标志着他们从幼儿园走入小学,开始新的学习旅程。
因此,设计一门富有意义、充满乐趣且充满启发性的毕业课程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幼儿园毕业课程设计的一些建议。
一、明确课程目标首先,我们要明确毕业课程的目标。
它不仅仅是为了庆祝孩子们的毕业,更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因此,课程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知识回顾与整合:回顾幼儿园阶段所学的知识,整合各个学科的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社会情感培养: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
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培养: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课程内容设计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主题式学习:选择一个与毕业、成长、小学等相关的主题,如“我们长大了”、“小学,我来了”等,围绕这个主题设计一系列活动。
实践活动:组织孩子们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邀请小学生来幼儿园与孩子们互动,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组织模拟课堂、作业等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艺术表现:通过绘画、手工、音乐、舞蹈等形式,让孩子们表达自己对毕业、成长等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知识回顾: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回顾和巩固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所学的知识。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在实施毕业课程时,我们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灵活性: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
互动性: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与同伴、老师、小学生等进行互动交流。
个性化: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我们还要对毕业课程进行评价,了解课程的效果和孩子们的收获。
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测试、观察等方式了解孩子们对幼儿园阶段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社会情感发展: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社会情感发展情况。
毕业课程设计设计要求
毕业课程设计设计要求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对XX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学科的核心概念,解释其内涵和外延,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体系。
2.XX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阐述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应用。
3.学科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介绍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分析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实践,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
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项目任务,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考试则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估,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毕业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
毕业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一、引言毕业课程设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学习任务之一,它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和锻炼。
因此,毕业课程设计的设计与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毕业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毕业课程设计的设计方案1.选题与立项毕业课程设计的选题应当符合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考虑到实际的可行性和研究的价值。
在选题之后,需要进行立项,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预期成果,形成一份完整的设计方案。
2.文献综述在设计方案中,还需要进行文献综述,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3.研究方法设计方案中还需要明确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进度安排最后,设计方案还需要明确研究的进度安排,包括研究的时间节点、阶段性成果的完成和验收等,以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毕业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案1.调研与实地考察在毕业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领域的调研和实地考察,获取第一手的数据和信息,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支持。
2.数据采集与分析在实施方案中,还需要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论文撰写与答辩最后,毕业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案还需要包括论文的撰写和答辩环节,确保研究成果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四、结语毕业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只有做好了设计和实施方案,才能保证毕业课程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好的成果。
希望本文对相关人员能够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毕业作业课程设计
毕业作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学科核心概念,如……(列出相关核心概念);2. 掌握本节课重要知识点,如……(列出具体知识点);3. 了解本节课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举例说明);2. 能够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如……(列出具体策略和方法);3.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3. 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所学知识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毕业作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毕业年级,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以下标准:1. 知识掌握:能够准确描述并运用所学核心概念和知识点;2. 技能提升:在实际问题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3. 情感态度价值观:具备积极的学科情感,勇于面对挑战,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选择和组织。
具体内容包括:1. 知识点讲解:依据教材第……章,讲解……(列出具体知识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案例分析:选取与知识点相关的实际案例,分析……(案例涉及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操作:依据教材第……章,设计……(列出实践操作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针对……(列出讨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课程实施细则
《毕业设计》课程实施细则引言概述: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确保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学校制定了《毕业设计》课程实施细则,以规范毕业设计的过程和要求。
一、毕业设计选题1.1 确定选题范围:学校规定毕业设计选题应符合专业方向,并符合学科发展趋势。
1.2 选题审批流程:学生需提交选题申请书,经指导教师审查后,再提交学院审核。
1.3 选题指导: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提供选题建议和指导意见。
二、毕业设计进度管理2.1 制定进度计划: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的各个阶段,如文献综述、设计方案、实施过程等。
2.2 指导教师监督:指导教师应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进度情况,并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2.3 进度评估:学院应定期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进行评估,确保毕业设计按时完成。
三、毕业设计成果展示3.1 成果报告撰写:学生需按照学院要求,撰写毕业设计成果报告,内容应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实施过程和结论等。
3.2 成果展示形式:学生需通过口头报告、展示海报或者演示软件等形式展示毕业设计成果。
3.3 评审和答辩:学院组织专家评审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并安排答辩环节,学生需回答评审专家提出的问题。
四、毕业设计成绩评定4.1 毕业设计评分标准:学院应制定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包括选题质量、设计深度、论文质量等方面。
4.2 评定流程:学院应组织专家评审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4.3 成绩发布:学院应在规定时间内发布毕业设计成绩,并将成绩计入学生的绩点和学位评定中。
五、毕业设计管理制度5.1 监督管理机制:学院应建立健全毕业设计管理制度,明确学生、指导教师和学院的责任和义务。
5.2 纠纷处理机制:学院应建立毕业设计纠纷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3 不端行为处理:学院应对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不端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毕业设计的公平和规范。
《毕业设计》课程实施细则
《毕业设计》课程实施细则引言概述:《毕业设计》课程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了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制定了一系列的细则。
本文将详细阐述《毕业设计》课程实施细则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1.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毕业设计》课程中,学生将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们将学会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1.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课程中,学生将被分配到不同的团队,并与其他成员共同完成项目。
这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包括有效的沟通、协调和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毕业设计》课程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创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开展独立的研究和实践,学生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为问题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
二、课程安排2.1 选题和导师分配学生将在课程开始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并由学校分配导师进行指导。
导师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匡助学生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2.2 课程计划和进度安排为了确保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学校将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和进度安排。
学生需要按照计划完成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并及时向导师汇报发展情况。
2.3 中期评审和答辩在课程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学生需要进行中期评审。
中期评审是对学生项目发展的检查和反馈,学生需要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
最终,学生将参加毕业设计的答辩,向评委展示他们的成果和研究过程。
三、学术要求3.1 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前,需要进行相关领域的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同时,学生还需要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应用。
3.2 数据采集和分析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采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合理的分析。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实验、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
数据分析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图表等工具进行。
3.3 结果呈现和论文撰写学生需要将研究结果进行合理的呈现,可以使用图表、表格、图象等方式展示。
毕业专业自考课程设计
毕业专业自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学科核心概念,如XX理论、XX原理,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2. 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3. 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探究精神。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技巧;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沟通与表达技巧;3. 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筛选、整理和应用能力,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的意愿;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毕业专业自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为顺利毕业和就业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但需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实践运用;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上课程目标,为顺利毕业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基础理论:涵盖XX理论、XX原理等核心概念,参考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实践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参考教材第四章至第六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科前沿动态:介绍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参考教材第七章。
4. 综合训练:通过项目实践、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能力,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技巧,参考教材第八章。
详细教学大纲如下:第一周:基础理论(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周:实践应用(教材第四章至第六章)第三周:学科前沿动态(教材第七章)第四周:综合训练(教材第八章)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大专毕业综合课程设计
大专毕业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大专阶段所学专业核心知识,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拓展学术视野。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完成课程设计项目,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人优势,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学生能通过课程设计,熟练运用各类工具软件,提高信息化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明确个人职业规划,增强职业责任感。
2. 学生能通过课程设计,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学生能关注社会发展,提高社会责任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
本课程旨在通过大专毕业综合课程设计,使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全面发展,为即将步入职场做好充分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专业理论知识:- 梳理并回顾大专阶段所学专业基础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巩固理论知识。
- 分析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引入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2. 实践操作能力:- 以课程设计项目为主线,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结合课程设计项目,教授相关工具软件的使用,如Excel、PPT、SPSS等,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
3. 职业素养与团队协作:- 安排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提高职业素养。
- 设定团队协作任务,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增强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将按照以下进度安排:- 第一周:回顾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二周:课程设计项目启动,教授相关工具软件的使用。
- 第三周:课程设计项目实施,进行实践操作。
大学毕业班教案怎么写
教案名称:《大学》毕业班课程教学计划一、教学背景《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为中国古代教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旨在通过深入解读《大学》文本,使学生掌握儒家基本思想,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为人处世的智慧。
针对毕业班学生,本课程强调对《大学》思想的领悟和实际应用,以期对学生的人生规划和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大学》文本的基本内容,掌握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
2. 培养学生对人生、道德、社会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独立见解。
3. 提高学生将儒家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和素养。
三、教学内容1. 《大学》文本解读:详细讲解《大学》八个章节的内涵,阐述儒家思想的基本原理。
2. 儒家思想与人生规划:分析儒家思想在人生目标、价值取向、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应用。
3. 儒家思想与社会实践:探讨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意义,引导学生将儒家思想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详细讲解《大学》文本,阐述儒家思想的基本原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将儒家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实践意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阶段:讲解《大学》文本,阐述儒家思想的基本原理(2课时)。
2. 第二阶段:分析儒家思想在人生规划中的应用(2课时)。
3. 第三阶段:探讨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意义(2课时)。
4. 第四阶段: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总结课程收获(2课时)。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考察其对儒家思想的领悟和应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论文或心得体会,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内化程度。
3. 期末考试:设置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全面考察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儒家思想,将其融入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实际行动中,成为具有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区别与联系。
2. 学生能够明确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在所学专业中的重要性,了解其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意义。
3. 学生掌握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选题、策划、执行和总结,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参与毕业设计,提升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践,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职业素养。
2. 学生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培养积极进取、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
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发展,将所学知识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毕业年级,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基础,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二、教学内容1. 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的概念与区别- 教材章节:第三章“设计的基本概念”- 内容:理解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的定义、目的和特点,比较两者的异同。
2. 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内容:介绍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的策划、执行、总结等阶段,讲解各阶段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的选题与策划- 教材章节:第五章“设计的选题与策划”- 内容:分析选题原则,指导学生如何结合自身专业和兴趣进行选题,以及如何制定详细的设计策划书。
我们要毕业主题课程设计
我们要毕业主题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我们要毕业”主题活动,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提高相关技能,并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回顾和总结整个学年的学习内容,了解毕业的意义和重要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学校生活的怀念之情,对未来的期待和自信,以及对同学老师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回顾全年学习内容、探讨毕业的意义、进行小组合作活动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回顾全年学习内容,总结学年的收获和不足。
2.第二课时:探讨毕业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毕业不仅是结束,更是新的开始。
3.第三课时: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具体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毕业的意义和相关知识。
2.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探讨毕业的感悟和未来的规划。
3.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毕业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回顾全年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多媒体资料:用于展示毕业的意义和相关案例,增强学生的理解。
3.实验设备:用于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考试:进行一次课程考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讲解。
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区别
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区别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并具备一定的教学资源整合和教学评估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概念、特点、类型及其与课程实施的关系,掌握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教学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能够进行教学评估并改进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实施和评估,具备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与课程实施的关系,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学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实施和评估。
教学大纲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1.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关系3.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教学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5.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实施和评估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讲授法将用于讲解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类型、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的基本理论。
通过讲授,使学生对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了解。
讨论法将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关系,以及教学评估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分析法将用于分析具体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法将用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实施和评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活性污泥反应系统时间2010/2011学年1学期14-15周班级环境监治092姓名殷华伟序号 930305033指导教师黄从国教研室主任孙美侠系教学主任李素婷2010年12月8日目录一.设计说明 (3)(一)设计题目及依据 (3)1.设计题目 (3)2.设计依据 (3)(二)带控制点工艺流程 (3)(三)工艺过程及工作原理 (3)(四)自动控制、在线检测及参数调节 (2)(五)主要设计参数及预期效果 (2)(六)非标设备及构筑物的工艺设计与计算 (2)1.调节池的计算 (3)2.曝气池的计算 (3)3.二沉池的计算 (10)(七)管、渠尺寸计算 (14)(八)高程布臵 (15)(九)设备及构筑物布臵 (15)(十)管路布臵 (16)二.工程量估算 (16)(一)计算依据 (17)(二)总计 (18)三.分析总结 (18)(一)分析讨论 (18)(二)小结 (19)一.设计说明(一)设计题目及依据1.设计题目活性污泥反应系统2.设计依据处理水量为3500m3/d,原污水COD=500mg/L,曝气池采用推流式,有效容积负Nv=1.50KgCOD/m3.d,出水COD=80mg/L。
(二)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一带控制点工艺流程(三)工艺过程及工作原理原水→排放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并凝聚在一起形成菌胶团。
在菌胶团上共生着其他微生(原生动物等),并吸附和交织着无生命的固体杂质而形成活性污泥。
好氧活性污泥为褐色,稍有土腥味,具有良好的絮凝吸附性能。
在活性污泥的微观生态系统中,细菌占主导地位。
细菌等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以及菌胶团的吸附絮凝作用使污水中的污染物(有机物等)得以去除。
曝气池中充满活性污泥与污水的混合液。
曝气设备搅拌混合液使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充分接触。
与此同时,曝气设备不断向混合液提供氧气,使污染物发生好氧代谢反应,分解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
反应后的混合液流入二次沉淀池,活性污泥沉淀下来的和净化水分离。
沉淀池大部分返回曝气池,维持曝气池中的生物量,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除。
活性污泥不断增殖,剩余污泥的排除量与增殖量相等。
二沉池出水为净化水,排入环境。
(四)自动控制、在线检测及参数调节该实验在线检测共能在线检测三项指标即流量、温度、PH 值。
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控制系统泵的开停,可以通过控制变频器控制泵的功率从而改变流量,还可以通过设定加热器的温度来控制调节池温度,水泵出口的流量计感应后传给电脑,电脑通过变频器再控制泵的功率,实验装臵通过电脑程控系统在线检测各项数据,以及通过控制泵的功率大小来调节系统流量从而改变表面负荷强度来调节试验参数。
(简述实验装臵的自动控制方法、在线检测手段及运行参数调节控制策略。
)(五)主要设计参数及预期效果污水设计水量=35003m /d ;设计进水水质COD=500mg/l ; 出水水质COD=80mg/l ; 容积负荷率N= 1.5kgCOD 3m -⋅1d -;有效水深4.0米。
采用隔膜曝气头,服务面积0.402m ⋅1-个,额定风量2—33m ⋅1h -.系统24h ⋅1d -连续运行。
污水温度020C ,混合液溶解氧含量为2.0mg/L,回流污泥浓度为10000mgMLSS/L,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为3500mgMLSS/L,出水含有22mg/L 生物固体,其中65%是可生化的,污水中含有足够的氮、磷等营养元素。
(六)非标设备及构筑物的工艺设计与计算1.调节池(1)概述污水的水质、水量常常是不稳定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尤其是当操作不正常或设备产生泄露时,污水的水质就会急剧恶化,水量也大大增加,往往会超出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给处理操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使污水处理设施难以维持正常操作,特别是对生物处理设备净化功能影响极大,甚至使整个处理系统遭到破坏。
调节的作用就是减少污水特征上的波动,为后续的水处理系统提供一个稳定和优化的操作条件。
调节池设在旁路上,当污水流量过高时,多余污水用泵打入调节池,当流量低于设计流量时,再从调节池回流至集水井,并送去后续处理。
(2)设计公式对角线调节池,容积可按下式计算: 4.1qt v =(3)设计计算设计流量Q=35003m /d设计时间T=4h4.1qt v = 4.14*24/3500==416有效水深采用h=4m池面积 V A h==4416=104 池宽b=8m池长 L= AB =8104=13 取L=13m校核:长宽比为1.6;宽深比为2;(在1—2之间,故合格)(4)设计图示 出水管调节池示意图排净管溢流管进水管12500Ø6000图二 调节池示意图2 曝气池(普通推流曝气)⑴ 概述曝气池实质上是生化反应器,在这个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空气和污水充分混合,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使水质得高净化。
推流式曝气池呈长条形,长宽比,宽深比(有效宽度与有效水深)均为1~2,有效水深3~9m 。
长池可以折流,污水从一端进,另一端出,进水方式不限,出水多为溢流堰,一般采用鼓风曝气。
(2)设计公式曝气池设计:在保证预期净化效果的前提下,单位容积曝气池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承受的有机物量叫做容积负荷率,简称容积负荷。
QCso Nv V = =Cso t=1.5kgCOD/3m ⋅ 式中Nv ——容积负荷,kgBOD5/(3m ⋅d )或kgCOD/(3m ⋅d );Q —曝气池进水流量,3m ⋅d ;Cso —曝气池进水有机物浓度,kg 5BOD /3m 或kgCOD/3m ;V —曝气池有机容积,3m ;T —曝气池有效水力停留时间,既反应时间,d 。
曝气池容积QCso V NsCx =QCso Nv = 去除率为去除的有机物量占进水有机物量的百分比。
()Cso Cse Csoη-=×100% 曝气系统的设计:曝气器 隔膜曝气头直径约250mm ,服务面积为0.4个左右,即每平方米面需要2.5个曝气头才能达到较好的混合效果。
根据曝气池水面面积和曝气头服务面积,可以计算出曝气头的用量。
A N Ao= 式中n —曝气头用量,个;A —曝气池水面积,2mAo —曝气头服务面积,2m /个。
隔膜曝气头的工作风量为2~33m /(个⋅h ),据此可计算出曝气池的工作风量G,曝气池的工作风量应与按需氧量算出的供风量G相匹配,否则应进行调整。
隔膜曝气头一般均布于池底,隔膜离池底约250mm。
管网设计:曝气头定位后,池外用无缝钢管,池内用镀锌钢或ABS管连成回环式管网。
回环式管网可使各曝气头的进气压力相等,以达到铅池面均匀曝气的效果。
根据风量和选取的流速计算管道直径和阻力损失。
一般取总管流速10m/s,支管流速取5m/s。
再根据所需的供风量和管路的损失,选择风机。
风机的升压(H)≥隔膜曝气头的隔膜离液面的距离(Ho)+阻力损失(∑hf)。
在缺少数据的情况下,也可按H≥Ho+1(m)估算。
风机选好后,再按风机的实际风量校核管网系统的流速和阻力,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风机的选择小型污水处理站一般选用罗茨风机,风压为5000mmH2O。
此时,剥气池的有效水深为4.0m左右。
大型污水处理站还可选用离心风机。
为保证运行的灵活性,风机一般选3台以上,其中2台并用,1台备用。
(3)设计计算污水温度020C,混合液溶解氧含量为 2.0mg/L,回流污泥浓度为10000mgMLSS/L,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为3500mgMLSS/L,出水含有22mg/L生物固体,其中65%是可生化的,污水中含有足够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剩余污泥直接从曝气池排出,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五日生化需氧量与完全生化需氧量之比为BOD5:BODL=0.68,氧转移量校正系数值α=0.8,β=0.9,ρ=1.0。
取污泥负荷率NS=0.3kgCOD/(KgMLSS d),活性污泥氧当量1.42kg 2O /kgMLVSS,污泥合成系数α=0.58kgMLSS/kgCOD,污泥自身氧化系数b=0.07d,去除有机物氧化系数α=0.45kgO2/kgCOD,污泥自身氧化需氧系数b ,=0.15kg 2O /(KgMLSS ⋅d)。
1、出水溶解性COD 浓度出水COD=溶解性COD+固体COD2、处理效果η 1()100%Cso Cse Cso η-=⨯ =50080500- =84.0%3、a. 曝气池有效容积310*5.1500*35000==Nv QCs v 3=1166.7b. 曝气池水面积 取有效水深 h=4.0m6.29147.1166===h v A m 2 c. 廊道总长 取廊道宽度b=6mm b A L 4966.291=== d. 曝气池长与宽 将廊道分成若干段,折流式并列。
取每段长度(曝气池长度)I=9.8mLm I===5(段) 曝气池宽度B= m ⋅b=6*5=30m e. 校核长宽比=6.13049==b L 宽深比=b h =64=1.5(在1~2范围内,合理)4、剩余污泥排放量P=aQcs 0η1-bVcx=0.58*3500*0.5*0.84-0.07*1166.7*3.5 =566.76(KgMLSS ⋅d)5、污泥回流比 r=Cx Cxr Cx -=3500100003500-=0.546、需氧量Q 2O ='αQCs0η2+b’Vcx=0.45*3500*0.5*0.84+0.15*1166.7*3.5 =1274(kgO2/d)7、供气量标准氧转移量法 曝气池混合液的实际氧转移(R )等于活性污泥 的需氧量(QO2),再由R 值算出标准氧转移量R0,最终可求出供气量G0采用隔膜曝气头,安装于水下4m 处,氧转移率EA=10%,020C 时氧气的溶解度为9.2mg/LPb=()510*013.1*33.100.41+=1.405*105(pa)Qt=21(1)7921(1)A A E E -+-=21(1)7921(1)A A E E -+-×100%=19.3% Cim= Ci 542 2.02610t b Q P ⎛⎫+⎪⨯⎝⎭=10.6(mg/L)(20)0(20)()1.024)Cim T im T C R R C βρ--=∂(=2239(kg/d)G=0.3aR E = 74633(3m /d) =51.8(3m /min)若采用空气提升器回流污泥,空气用量为回流污泥量的4倍,则污泥回流用气量为:3500*0.54*4=7560(3m /d)=5.25 (3m /min)总供气量为:51.8+5.25=57.05(3m /min) 8、曝气系统设曝气池有效水深4.0 m ,曝气头安装深度3.8m ,每个曝气头的工作风量go=2.53m /(个⋅h/0[2~33m /(个⋅h)],服务面积Ao=0.4(2m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