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筛选文中的信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辨别筛选文中的信息
作者:王帆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07期
所谓信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重要内容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

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

根据各种信息的指向性及其功用,我们可以将信息分为指令性信息、干扰性信息、隐含性信息等。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现代文阅读中指令性信息设题技巧和答题方法。

指令性信息指向明确,其信息直指目标。

其设题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代词指代明义式。

这类题目设题重在对代词的理解。

如:品酒是一门学问,品茶则是一种风雅,都不是俗人做得来的事情。

那滋味显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胡喝狂饮之辈也就只能用舌头舔舔嘴唇,随便说一声:好!
古人说:“百般滋味,要在心中滋味。


表面看来,舌头对此鞭长莫及。

其实不然,它完全可以调和出心中的百味。

岂不闻“甜言美语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舌头的功用比马尾巴的功能要强得多,切不可等闲视之。

(《滋味》王开林)
“舌头对此鞭长莫及”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

此题考点在于结合语境,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

而对此句的理解,突破点在于对“此”指代含义的理解。

根据文意,找出“此”的最近属的关系,应为“在心中滋味”,又根据“其实不然”可知,“心中滋味”即为“调和人的思想感情”,可见此句的含义为“从生理机制看,舌头只能品尝食物,不能调和人的思想感情。


再如:当客车在兵站短暂地小憩时,我终于将双足立于高原之上,高原却在刹那间击溃了我,我成了这一行“高原反应”最严重者之一,心跳过速,头痛欲裂,呼吸困难,简直到了需人搀扶才能站稳的地步。

那真是一种无法躲藏的痛苦,在这无限广博之中,你逃不掉、跑不开,高原真的贯穿了你的身心,强迫你面对它,拜谒它,让你承认自己的渺小。

(《拜谒高原》庞天舒)
作者写道“那真是一种无法躲藏的痛苦”,为什么说“这种痛苦无法躲藏”?
答:______________。

这题看似筛选有关“无法躲藏”的原因,其实原因就在代词“那”中包含,那么“那”指代的对象及其含义是什么呢?我们找其最近属的关系,应为人一进入高原,高原在刹那间击溃了我,产生了高原反应。

根据“击溃了我”可知,高原“强迫你面对它,拜谒它,让你承认自己的渺小”。

因此“这种痛苦无法躲藏”的原因即为①人进入高原常常产生高原反应;②高原强迫你面对它,拜谒它,让你承认自己的渺小。

2、喻体溯源明义式
探究喻体的含义,我们必先弄清喻体的本体是什么,弄清了本体,其结论就明确了。

因此此类题设问指向明确。

如:1997年全国高考题。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 郁达夫(1935年4月)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

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造作,甚至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明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叹过才能启口。

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规,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中,我们还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
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第一重指□□□□□□□□。

(不超过8个字)
第二重指□□□□□□□□□□□□□□。

(不超过14个字)
此题“两重械梏”采用了比喻的说法,“两重械梏”是喻体,理解其含义,实质就是探究其本体。

所谓“械梏”就是束缚的意思,且这句话是作者的结论,那么由什么来束缚呢?我们溯本探源,作者得出这个结论是基于“散文的心”和“散文的体”,而本段的起始句为“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

以此为据应该可以探求出答案。

从文章学角度来看,此句应为过渡句。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是对上文的小结,那么“如此”指代什么呢?应是上文所说的“尊君、卫道和孝亲”,“古圣昔贤的明训”,概括地说就是封建正统思想。

“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用来开启下文,下文阐述了行文崇尚古雅,重视结构、章法,概括地说,就是陈旧死板的表现形式。

这两点就是“两重械梏”的本体,即答案所在。

再如:1999年全国高考题。

创造宣言(节录)
陶行知
……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
文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晴”。

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答:______________。

这一题实质就是找出喻体的本体是什么。

根据文意可知这段话是说教育者面对被教育者,就像艺术家面对大理石,教育方法就像艺术家的雕塑刀法,方法得当,受教育者就能成才,成为一件艺术品;方法失当,受教育者就会被毁,成为废物。

因此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全句的意思:“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3、直指关键词句式
关键词句主要指在文中表明作者观点,起着总领、起始、过渡、总结、讨论、抒情、议论等作用的词句。

文题中设计的问题直指文中的某些关键词句,或者某些关键词句与文题很明确地连为一体,不可分割。

还以1999年全国卷为例。

创造宣言(节录)
陶行知
……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
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五种错误的观点:①□□□□。

②□□□□。

③□□□□。

④□□□□。

⑤□□□□。

(不超过20个字)作者得出的结论:□□□□□□□□□□□□(不超过12个字)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信息的辨别和筛选,以及对信息的整合能力。

根据文中的关键词句与文题的关联来看,信息指向明确,即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⑤陷入绝境;其结论,我们通过整合信息可得“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

再如2003年全国卷。

乡土情结
柯灵
……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

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

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

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

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

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解,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

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
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答:______________。

(不超过28个字)
所谓打下的“童年的烙印”,也就是说影响人们终生的物质。

阅读本段文字,我们还可以发现文中与“烙印”一词意思相近的词很明确,如“体会”、“溶化”、“种种”、“濡染”等,因此此题所要辨别、筛选的信息指向明确。

即①父母亲族的爱;②乡土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乡情。

总之,辨别并筛选文中的信息,要求学生先要有阅读的兴趣,培养善于抓关键信息的习惯,要坚信肯花工夫,自然就有了功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