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含反思标题: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含反思导语:数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合作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堂针对幼儿园中班孩子的数学课程,主题为《送给爸爸的礼物》,通过绘画与计数结合的形式,旨在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的:1. 培养孩子对图形的观察和辨别能力;2. 通过绘画与计数结合的形式,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3. 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色彩鲜艳的纸张、颜色笔;2. 爸爸的照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将爸爸的照片展示给孩子,引导孩子观察他们爸爸的面部特征、表情等。

教师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

2. 绘画教师指导孩子使用颜色笔在纸上画出爸爸的大头像。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鼓励孩子注意爸爸的头发颜色、眼睛形状、鼻子大小等细节特征,并与孩子一起探讨。

3. 计数教师提醒孩子,现在我们要为爸爸准备一个特殊的礼物。

教师示范将每个特定颜色的圆圈剪下来,然后由孩子数数,确定需要剪下多少个圆圈。

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数数能力,也加深了孩子对图形形状的理解。

4. 制作礼物教师分发颜色鲜艳的圆圈给每个孩子,让他们按照绘画时的观察,自由选择合适的颜色,粘贴在爸爸的照片上,制作出一个独特的爸爸头像。

教师鼓励孩子分享自己制作的过程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5. 反思教师邀请孩子分享制作礼物的感受和收获,引导孩子思考绘画与计数结合的意义。

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做出相应的回应和反思。

同时,教师也向孩子们表达对他们的肯定和认可,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通过绘画与计数结合的形式,使孩子们在欢乐中学到了数学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孩子仍然存在辨别颜色和计数的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中班数学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3篇

中班数学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3篇

中班数学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3篇中班数学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1活动目标:1、能根据物体外部两个特征找出该物体或者给物体进行定位。

2、能和同伴沟通活动的内容,开心地参与活动。

3、能用语言表述相关的操作内容。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活动预备:1、数学区:(1)材料:相关动画软件;《送给爸爸的礼物》操作板等(2)游戏:《送给爸爸的礼物》、《给动物爸爸找宝宝》、《排排队》、《找爸爸》等2、美工区:折纸《送给爸爸的包》;剪贴《送给爸爸的礼物》等3、语言区:《爸爸的手真能干》活动过程:1、课件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爱好:师:“有家小动物专卖店开业啦,我们去看看吧……”2、幼儿自由为爸爸购买礼物幼儿依据篮子里、卡片上的物体特征,找出相应的物体,找到后说一说。

3、参与区域活动,老师重点指导数学区,鼓舞幼儿独立完成活动4、小结评价:(1)幼儿演示新的数学游戏的玩法:(2)激发幼儿对爸爸的喜欢师:“你们喜爱自己的爸爸吗?我们除了送礼物给爸爸,还可以怎样做来表示对爸爸的喜爱呢?过会儿可以和好伙伴谈一谈。

”活动反思:最近我们正在进行《我的好爸爸》这个主题活动,此活动就是围绕这一活动进行的。

各区域活动提供的操作均围绕主题活动内容设计。

利用电脑课件创设的生活情景导入活动,孩子特别喜爱,个个兴致很浓,积极地参加到活动中来。

在操作电脑时,由于电脑的语音鼓舞及有趣的送礼物画面让孩子觉得它的真实,体验到胜利的欢乐,为别人的爸爸买到合适的礼物而快乐不已。

在此基础上,我们过渡到第二个为自己爸爸买礼物的阶段,并创设了购物的环境及购物单,孩子们很兴奋地拿着单子去购物,当他们拎着亲自买来的礼物时,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通过同伴的'介绍、向老师的展示,大部分孩子均能按要求购物:依据物体的两个外部特征找出相应物体。

当孩子们回到桌面操作作业单时,有些幼儿遇到了不会操作的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缘由在于孩子们缺乏二维空间的阅历,因此提供的学具涌现二维操作的内容无疑是干扰了孩子们的操作。

中班数学《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反思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亲身体验数字6的数量,并用这些物品拼出不同的几何图形。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字6和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数字6的基本概念。数字6是自然数中的一个,代表着六个数量。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学会使用数字6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计数和表达。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小象给爸爸准备了6个礼物,我们一起数一数这些礼物,看看数字6是如何帮助我们准确表达数量的。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数字6的基本概念、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数字和图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中班数学《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送给爸爸的礼物》是大象数学中班教材的第四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认识数字6:通过观察、操作和游戏,让幼儿掌握数字6的形态,学会数数、识数,并能用数字6进行简单的计数。
2.感知平面几何图形: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和分类平面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培养幼儿对几何图形的感知和认知。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送给爸爸的礼物》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送给爸爸的礼物》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认同与坚定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选出礼物的原因。

2. 学习使用数学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课文《送给爸爸的礼物》的课文资料和课件。

2. 计算器和纸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引导学生对“认同与坚定自己”的理解及重要性。

步骤二:学习课文1. 分发课文《送给爸爸的礼物》,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3. 学生小组内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 为什么女主角要选择送这件礼物给爸爸?b. 这件礼物的特点是什么?c. 需要使用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步骤三:分析问题1.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女主角送礼物的原因,并进行讨论,并归纳总结。

2.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课文中数学的运用,理解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步骤四:解决问题1.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需要花费的金额。

2. 学生通过列式计算得出需要购买的数量。

3. 学生进行证明和解释,理解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步骤五:总结反思1. 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总结。

2.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体验进行反思和评价。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课文《送给爸爸的礼物》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认同与坚定自己”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分析、计算和应用的过程,提高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学生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

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

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
【教学目标】
1.认识圆形和正方形,并能辨别两种图形;
2.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制作礼物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幼儿能够用手制作出一份简单的父亲节礼物,并掌握制作礼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幼儿创意,如何让幼儿模仿正确,并保证每个幼儿完成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向幼儿介绍父亲节的由来,并提醒幼儿要给自己的爸爸送上一份心意深厚的礼物,关爱自己的父亲。

二、教学内容
1.引导幼儿识别圆形和正方形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圆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卡纸,让幼儿认识图形,辨别不同之处。

2.制作礼物
(1)教师向幼儿展示制作礼物的用品:圆形和正方形的卡纸、铅笔、剪刀、彩笔、胶水等,让幼儿对制作礼物有个大致的了
解。

(2)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礼物,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切割卡纸时按要求的尺寸切割,要勾画好形状,胶水要喷少量并均匀。

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多动手,主动参与制作。

(3)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掌握情况,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制作建议和指导,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制作的礼物更加美观和有意义。

三、小结
1. 教师对幼儿参与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赞扬和鼓励。

2. 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礼物,并对幼儿进行评价。

【教学后记】
本节课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幼儿亲手为父亲制作礼物,培养礼物不仅是物质的呈现,也是内心感情的表达。

同时,让幼儿反复操作转化,锻炼了其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是一节既有趣又充满教育意义的课程。

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中班数学)

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中班数学)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一、活动名称:《送给爸爸的礼物》(区域活动)二、活动目标:1、能按照物体外部两个特征找出该物体或者给物体进行定位。

2、能和同伴交流活动的内容,愉快地参加活动。

3、能用语言表述相关的操作内容。

三、活动准备:1、数学区:(1)材料:相关动画软件;《送给爸爸的礼物》操作板等(2)游戏:《送给爸爸的礼物》、《给动物爸爸找宝宝》、《排排队》、《找爸爸》等2、美工区:折纸《送给爸爸的包》;剪贴《送给爸爸的礼物》等3、语言区:《爸爸的手真能干》四、活动过程:1、课件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师:“有家小动物专卖店开业啦,我们去看看吧……”2、幼儿自由为爸爸购买礼物幼儿根据篮子里、卡片上的物体特征,找出相应的物体,找到后说一说。

3、参加区域活动,教师重点指导数学区,鼓励幼儿独立完成活动4、小结评价:(1)幼儿演示新的数学游戏的玩法:(2)激发幼儿对爸爸的喜爱师:“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吗?我们除了送礼物给爸爸,还可以怎样做来表示对爸爸的喜欢呢?过会儿可以和好朋友谈一谈。

”五、活动反思:最近我们正在进行《我的好爸爸》这个主题活动,此活动就是围绕这一活动进行的。

各区域活动提供的操作均围绕主题活动内容设计。

利用电脑课件创设的生活情景导入活动,孩子特别喜欢,个个兴致很浓,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操作电脑时,由于电脑的语音鼓励及有趣的送礼物画面让孩子觉得它的真实,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别人的爸爸买到合适的礼物而开心不已。

在此基础上,我们过渡到第二个为自己爸爸买礼物的阶段,并创设了购物的环境及购物单,孩子们很高兴地拿着单子去购物,当他们拎着亲自买来的礼物时,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

通过同伴的介绍、向教师的展示,大部分孩子均能按要求购物:根据物体的两个外部特征找出相应物体。

当孩子们回到桌面操作作业单时,有些幼儿遇到了不会操作的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孩子们缺乏二维空间的经验,因此提供的学具出现二维操作的内容无疑是干扰了孩子们的操作。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送给爸爸的礼物》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送给爸爸的礼物》

《送给爸爸的礼物》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数字1-6,理解数量与数字的关系。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3.培养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1-6,理解数量与数字的关系。

2.学会制作简单的手工礼物。

三、教学难点1.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自然地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礼物盒、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2.环境准备:温馨的教室环境,营造出关爱家人的氛围。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送给爸爸的礼物,引发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谈论礼物的特点和制作过程,自然地引出数字1-6。

(二)基本环节1.数字认知(1)展示数字卡片1-6,让幼儿认识数字。

(2)进行数字与数量的对应练习,如:1个苹果、2个香蕉等。

(3)通过游戏巩固数字认知,如:“数字抓迷藏”。

2.礼物制作(1)展示礼物盒,引导幼儿观察礼物盒的形状和颜色。

(2)发放手工材料,教授制作方法,如:剪、贴、画等。

(3)指导幼儿制作礼物,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独特的作品。

3.礼物赠送(1)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礼物,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2)引导幼儿将礼物送给爸爸,表达对爸爸的爱意。

1.让幼儿谈谈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如:学会了数字1-6,懂得了关爱家人等。

六、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数字1-6,理解了数量与数字的关系。

在手工制作环节,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想象力也得到了发挥。

通过赠送礼物的形式,培养了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1.数字认知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礼物制作环节,可以适当减少教师指导,让幼儿更多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数字认知环节:教师展示数字卡片1-6,引导幼儿说出每个数字对应的数量。

【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中班数学)

【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中班数学)

【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中班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人教版《数学》中班教材,主要内容为第9册第二单元“认识数字4、5、6”。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4、5、6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4、5、6,理解它们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与父母亲情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数字4、5、6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间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礼物图片、水果模型等。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礼物图片,告诉学生今天是父亲节,我们要为爸爸准备一份礼物。

礼物上有数字,我们需要认识这些数字,才能知道礼物是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数字认识(10分钟)(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4、5、6。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数字,并说出数字的组成。

(3)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数字间的数量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道简单的加减法题目,如“2+3=?”引导学生一起解答。

讲解解答过程,让学生理解数字间的加减关系。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本上的练习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动手操作(5分钟)学生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一份送给爸爸的礼物。

礼物上要有数字,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巩固数字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数字4、5、6数量关系:2+2=4;3+1=4;1+5=6;2+4=6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爸爸介绍今天学到的数字4、5、6,并告诉爸爸它们的意义。

2. 家长协助孩子用数字卡片进行加减法练习,让孩子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送给爸爸的礼物》中班数学教案

《送给爸爸的礼物》中班数学教案

《送给爸爸的礼物》中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幼儿认识数字“6”。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数字“6”,学会用数字“6”进行数学操作。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礼物。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图片、手工材料等。

2.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张画有爸爸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内容。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爸爸的职业、喜好等信息。

2.故事导入教师讲述故事《送给爸爸的礼物》,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涉及数字“6”的情节。

故事讲完后,教师提问:“故事中,小主人公为爸爸准备了哪些礼物?哪些礼物中出现了数字‘6’?”3.认识数字“6”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6”的形状。

教师通过手势、实物等,引导幼儿理解数字“6”的含义。

邀请幼儿用数字“6”进行数学操作,如:找出6个相同物品、用6个物品拼成一个图形等。

4.创作礼物教师出示手工材料,引导幼儿用这些材料创作一份送给爸爸的礼物。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礼物中必须包含数字“6”,可以是一个或多个“6”。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礼物。

5.展示作品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作品中数字“6”的运用。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创意和努力。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引导他们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1.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出家里的数字“6”,拍照并发到班级群。

2.家长协助幼儿将创作的礼物送给爸爸,并记录下爸爸的反应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在创作环节,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3.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

《送给爸爸的礼物》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了解和掌握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增进幼儿对父亲的了解和感情,激发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用各种形状和颜色制作礼物。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礼物。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颜色的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2.环境准备:布置一个温馨的教室环境,营造关爱父亲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爸爸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爸爸的职业、爱好等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和爸爸的温馨时光,激发幼儿关爱爸爸的情感。

(二)基本环节1.制作礼物(1)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彩纸,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礼物,如三角形的小领带。

(3)教师发放材料,指导幼儿分组制作礼物。

每组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小领带。

(4)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装饰礼物(1)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颜料和画笔,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示范如何用颜料和画笔装饰三角形的小领带。

(3)教师发放材料,指导幼儿分组装饰礼物。

每组选择一种颜色装饰三角形的小领带。

(4)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装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完成作品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制作礼物的感受,以及送给爸爸的祝福。

2.教师将幼儿制作的礼物展示在教室里,营造温馨的氛围。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制作礼物,让幼儿掌握了三角形、颜色等数学知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3.课堂氛围温馨,幼儿积极参与,感情真挚,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4.不足之处: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动手能力较弱,需要教师更多关注和指导。

今后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制作礼物环节:教师与幼儿互动对话,引导幼儿认识并使用各种形状的彩纸。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认识并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

(2)学习几何图形的命名和特征。

(3)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角的大小来比较和命名角。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勇于思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

(2)学习几何图形的命名和特征。

(3)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角的大小来比较和命名角。

2.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角的概念的深度。

(2)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角的概念。

三、教学步骤及内容:1. 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画有不同几何图形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并引出几何图形的概念。

2. 提高(20分钟)(1)教师呈现不同的几何图形,带领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命名和特征。

(2)教师出示图中的两个角,请学生观察并判断哪个角更大、哪个角更小,并解释其原因。

(3)教师引导学生猜测其他两个角的大小,并通过操作让学生验证猜测。

3. 拓展(20分钟)(1)教师出示更多的几何图形和角,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比较和命名。

(2)教师设计几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操作。

4. 练习(20分钟)(1)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5. 总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资源准备:1. 图片或幻灯片,展示不同的几何图形。

2. 学生练习册,用以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PPT,用以呈现课堂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不同的几何图形和角的大小,让学生亲自观察、比较和命名,并通过操作进行验证。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名称:《送给爸爸的礼物》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数字的感知能力和分辨能力。

2. 通过实践和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数字卡片(1-10)2. 数字拼图3. 彩纸、剪刀、胶水等DIY工具4. 教具:计数器、盘子、小球等教学准备:1. 备齐教学资源和教具。

2. 做好相关DIY样本。

3. 清理好教室环境。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1-10)给学生,要求学生念出所示数字。

2. 教师提示学生,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礼物给爸爸,我们会用到很多数字,你们准备好了吗?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份已经制作好的手工礼物,解释这是一个数字拼图。

2. 教师提醒学生,我们今天要制作一个类似的数字拼图给爸爸,你们可以使用剪刀、胶水等材料,根据自己想法来进行DIY。

3.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设计。

Step 3:DIY制作(30分钟)1. 学生按照讨论好的设计方案,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进行DIY制作。

2. 教师组织学生,各组轮流使用计数器来数一数自己DIY的数字拼图上,每个数字出现了多少次。

Step 4:游戏学习(15分钟)1. 学生将DIY好的数字拼图放到桌子上,教师给每组分发一些小球。

2. 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学生根据数字在自己的数字拼图上找到对应的位置,将小球放到相应数字上。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最快找到对应的位置,放满小球。

Step 5:游戏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游戏的过程和收获。

2. 学生讨论自己在拼图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的,互相交流经验和方法。

1. 教师回顾并强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2. 激励学生,希望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将DIY好的数字拼图制作成卡片,送给自己的爸爸作为礼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 知道数学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1.2 能够使用简单的数学概念,如“大”、“小”、“多”、“少”等,描述和比较物品数量2.能力目标2.1 能够观察、比较、分类物品2.2 能够使用数学概念描述和比较物品数量2.3 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思出有趣的礼物3.情感目标3.1 培养学生关注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感;3.2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 能够使用简单的数学概念,如“大”、“小”、“多”、“少”等,描述和比较物品数量1.2 能够观察、比较、分类物品2.教学难点2.1 能够使用数学概念描述和比较物品数量2.2 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思出有趣的礼物三、教学过程1.前期准备1.1 教师展示一些父亲节礼物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可以送给爸爸的礼物有哪些?1.2 开展绘制父亲节礼物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可以绘制自己喜欢的礼物。

2.讲授新知2.1 把学生分成小组,将物品分类,然后用数学概念描述和比较物品数量。

例如:“这个篮子比那个篮子大一些。

”2.2 引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自己的礼物。

3.巩固练习3.1 学生群体讨论并展示自己设计和制作的礼物。

3.2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例如:“你的礼物大还是小?”“你的礼物里有多少颜色?”等等。

4.教学反思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有些学生在分类物品、描述和比较物品数量时遇到了难度,需要一定的引导和训练。

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注重个别学生的帮助,又注重集体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改变了原来单调、枯燥的印象,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总之,本次教学不但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带班管理能力。

示范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送给爸爸的礼物

示范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送给爸爸的礼物

示范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送给爸爸的礼物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3,在1~3之间进行数量比较;2.发展孩子的手动能力和认知能力,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感知能力;3.通过参与游戏活动,增强亲子互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数字3的概念和大小关系;–培养幼儿的手动能力和认知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将实物数量与数字表示相对应;–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礼物包装的步骤。

三、学情分析本次教学针对3~4岁幼儿,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认知水平逐渐提升,但大部分还需要借助实物操作或图像辅助才能完成数字概念的认知。

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普遍喜欢参与各种游戏和活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环节来引导幼儿参与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实物:5个伸缩的铅笔盒、5个装铅笔的小袋子、彩色纸、彩色纸板、小盒子、黑色细绳;•工具:胶水、剪刀、尺子、笔,打印好的数字3和“礼物”字样的卡片。

五、教学步骤1. 观察比较实物数量教师在课堂上拿出5个伸缩的铅笔盒和5个装铅笔的小袋子,让幼儿观察比较它们的数量,“你们看哪一个多?那一个少?”然后请幼儿通过手指指出它们的数量。

2. 引导幼儿认识数字3教师拿出打印好的数字3卡片,让幼儿看清数字3,然后通过实物比较,引导幼儿认识数字3的概念和大小关系。

3. 制作“送给爸爸的礼物”盒子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彩色纸板,让幼儿将纸板对折,然后剪去多余的部分。

接着,教师拿出模板,将模板折好的部分放在彩色纸板上,让幼儿围绕模板轮廓线剪出一个小盒子的图形。

最后,使用胶水将盒子粘好,并将彩色纸折成一个小钱袋的形状,用黑色细绳绕在钱袋口周围打结,放进盒子里。

4. 礼物包装教师拿出彩色纸和每一个铅笔盒,让幼儿把盒子放在彩色纸上,画出包裹盒子的重迭部分。

使用剪刀剪下彩色纸包裹盒子的形状。

接着,将彩色纸缠绕在盒子和小钱袋上方,再用黑色细绳固定即可。

5. 创意发挥:DIY卡片教师拿出打印好的“礼物”字样卡片,让幼儿自由地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将卡片剪成喜欢的形状,并将它放进盒子中。

示范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送给爸爸的礼物

示范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送给爸爸的礼物

示范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送给爸爸的礼物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数学教学,学生将能够: - 了解和认识“面积”概念; - 掌握简单的长度和宽度测量方法; - 实现面积测量和计算,运用数学知识完成爸爸的节日礼物制作。

2. 教学准备•教学用具:卷尺、计量杯、笔记本电脑等;•教具:纸板、颜料、毛刷、色纸、剪刀等;•课外资源:数学游戏和电子教学课件。

3. 教学内容和步骤3.1 课堂前准备老师在课前准备课件,展示各种面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次课的兴趣。

3.2 认知与引导1.老师展示矩形纸板,指出它的长和宽,并用计量杯测量面积,引导学生理解面积概念。

2.老师展示不同颜色的色纸,询问学生喜欢什么颜色,引导学生开始表达自己的意见。

3.老师向学生介绍将要做的任务——为爸爸制作节日礼物。

4.老师提出问题:“礼物该包装在什么样的纸上?” 引导学生讨论纸张的大小、形状等因素。

3.3 实践与巩固1.大小测量:老师引导学生拿起卷尺,分别测量准备包装礼物所需纸张的长和宽,记录在笔记本上。

2.面积计算:老师让学生计算纸张的面积,并向学生展示如何计算。

提示:“长×宽=面积”。

3.制作礼物:学生根据自己测量的长度和宽度,剪裁、粘贴、绘画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爸爸的节日礼物。

4.教师巡视:老师在学生制作礼物的过程中逐一查看、巡检,指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事项,指出不足及提出改进意见。

3.4 总结与反思1.学生交换礼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同班学生,并交换礼物,互相展示、欣赏。

2.教师发布任务:老师布置下一个任务,让学生思考、记录家里最喜欢的食物,并寻找与之相关的数学知识。

3.反思与总结: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制作礼物过程中的问题、思考和感悟,并将它们与同班的同学分享。

老师也向学生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4. 教学效果评估1.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制作礼物过程中的表现,如能否按要求测量纸张、根据测量结果精确计算纸张面积,并能否按照要求制作礼物。

送给爸爸的礼物中班教案

送给爸爸的礼物中班教案

送给爸爸的礼物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父亲节,知道父亲节的日期和意义。

2. 学会表达对爸爸的感激和爱意。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增强家庭亲子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父亲节,学会表达对爸爸的爱。

难点: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礼物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父亲节的日期、意义、表达对爸爸的爱的方式等。

2. 制作礼物的材料:彩纸、彩笔、贴纸等。

3. 爸爸的照片或画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父亲节的日期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爸爸对家庭的重要性。

2. 主体活动一:让学生分享自己是如何表达对爸爸的爱意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3. 主体活动二:引导学生思考爸爸的喜好,培养学生为爸爸挑选礼物的意识。

4. 主体活动三:教授学生制作简单的手工礼物,如贺卡、手工花等。

5. 总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人。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爸爸展示自己制作的礼物,并表达对爸爸的爱意。

2. 家长协助学生记录下爸爸的反应,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父亲节的认识和表达对爸爸的爱意的情况,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关注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家长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反馈。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父亲节的认知和对爸爸的爱意的表达。

2. 评价学生制作礼物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创意和个性化表达。

3. 收集家长对教学活动的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与爸爸的互动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父亲节庆祝活动,邀请爸爸们来校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2. 开展“爸爸故事会”,让学生分享他们与爸爸的温馨故事,提升家庭情感。

3. 开展父亲节主题绘画比赛,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爸爸的爱。

八、教学资源:1. 父亲节相关故事书籍推荐,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父爱。

2. 父亲节主题音乐,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感受父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数学《送给爸爸的礼物》教

一、活动名称:《送给爸爸的礼物》
二、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外部两个特征找出该物体或者给物体进行定位。

2、能和同伴交流活动的内容,愉快地参加活动。

3、能用语言表述相关的操作内容。

三、活动准备:
1、数学区:
(1)材料:相关动画软件;《送给爸爸的礼物》操作板等
(2)游戏:《送给爸爸的礼物》、《给动物爸爸找宝宝》、《排排队》、《找爸爸》等
2、美工区:
折纸《送给爸爸的包》;剪贴《送给爸爸的礼物》等
3、语言区:
《爸爸的手真能干》
四、活动过程:
1、课件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师:“有家小动物专卖店开业啦,我们去看看吧……”
2、幼儿自由为爸爸购买礼物
幼儿根据篮子里、卡片上的物体特征,找出相应的物体,找到后说一说。

3、参加区域活动,教师重点指导数学区,鼓励幼儿独立完成活动
4、小结评价:
(1)幼儿演示新的数学游戏的玩法:
(2)激发幼儿对爸爸的喜爱
师:“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吗?我们除了送礼物给爸爸,还可以怎样做来表示对爸爸的喜欢呢?过会儿可以和好朋友谈一谈。


五、活动反思:
最近我们正在进行《我的好爸爸》这个主题活动,此活动就是围绕这一活动进行的。

各区域活动提供的操作均围绕主题活动内容设计。

利用电脑课件创设的生活情景导入活动,孩子特别喜欢,个个兴致很浓,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操作电脑时,由于电脑的语音鼓励及有趣的送礼物画面让孩子觉得它的真实,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别人的爸爸买到合适的礼物而开心不已。

在此基础上,我们过渡到第二个为自己爸爸买礼物的阶段,并创设了购物的环境及购物单,孩子们很高兴地拿着单子去购物,当他们拎着亲自买来的礼物时,脸上洋
溢着愉快的笑容。

通过同伴的介绍、向教师的展示,大部分孩子均能按要求购物:根据物体的两个外部特征找出相应物体。

当孩子们回到桌面操作作业单时,有些幼儿遇到了不会操作的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孩子们缺乏二维空间的经验,因此提供的学具出现二维操作的内容无疑是干扰了孩子们的操作。

通过这次活动后的思考,提醒我们在以后的学具设计中应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来影响幼儿的操作,同时提供的学具要具有层次性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