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量一量》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量一量》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量词“大”, “小”, “多”, “少”。
2. 学生能够使用标准计量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1. 学会使用量词进行比较。
2. 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1. 图片和实物: 一些不同大小的水果、玩具等。
2. 尺子。
3. 板书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1. 启发学生:出示一些不同大小的水果或玩具,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大小差异。
比如:“这个苹果大还是小?”2. 引入新词汇:“大”, “小”。
解释它们的意思。
Step 2: 学习量词 (10分钟)1. 出示一张有多个物体的图片,如水果、玩具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用语言表达它们的大小差异,比如:“这个苹果比这个桔子大。
“3. 让学生自己比较其他物体的大小,并用量词描述。
4. 强调使用“大”和“小”时要注意比较的两个物体。
Step 3: 学习量词 (10分钟)1. 出示一些实物,如水果、玩具等。
2. 让学生观察物体并用语言表达它们的大小差异。
3. 给学生提问:“这个桔子和这个苹果哪个多?”4. 要求学生使用“多”和“少”来表达它们的数量差异。
Step 4: 学习量词 (10分钟)1. 给学生出示一些纸牌或卡片。
2. 让学生随机选择两张纸牌,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 鼓励学生用“大”和“小”来描述纸牌的大小。
Step 5: 引入测量长度 (5分钟)1. 出示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如铅笔、书等。
2.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长度,并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
Step 6: 测量长度 (15分钟)1. 分发尺子给学生。
2. 引导学生使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3. 让学生比较测量结果,找出最长和最短的物体。
Step 7: 小结和巩固 (5分钟)1. 回顾学生学过的量词和测量长度的内容。
2. 帮助学生总结学到的新知识。
Step 8: 作业布置 (5分钟)1. 布置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按照老师的要求,使用非标准单位(如手、步等)对物品进行简单的测量。
2.能够简单了解物品大小、重量的概念。
3.能够使用简单的比较语言表达大小、重量的差别。
4.能够构建简单的量度关系,理解量度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量度关系,理解量度的意义。
•难点:非标准单位的测量。
三、教学内容1. 单元主题:量一量2. 知识点1.量是根据事物所具有的某些属性而规定的具有数值和单位的概念。
2.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使用手、步等常见单位衡量物品实际大小、长度、重量等。
3.比较大小、重量:通过视觉观察,使用“大、小”、“轻、重”等比较语言表达物品之间的差别。
4.具体练习: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幼儿自主选择非标准单位进行测量,体验量度的意义。
1.听课式授课法:老师在黑板/白板上讲解相关概念,呈现示范实验,引导幼儿自己思考量度的意义。
2.线下体验法:老师为幼儿准备一些不同的非标准单位,让他们通过手工制作、画图等方式亲手体验量度的过程,并解决中途遇到的问题。
3.竞赛竞赛法:在专门设置的比赛场地,幼儿们要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自己想出来的非标准单位对指定物品进行测量,争取成为测量最准确的小专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出本单元主题并解释量这一概念的意义。
2.展示一些非标准单位,让幼儿了解实际生活中应用最多、最方便的衡量单位有哪些。
2. 讲授1.讲解非标准单位的原理并演示如何使用。
2.奖励对使用更加妙想天开的非标准单位的幼儿。
3. 训练1.让幼儿自主选择一些物品进行量度练习。
2.通过实际操作思考并解决遇到的问题。
3.鼓励幼儿在量度时要仔细、耐心、准确、认真。
4. 总结1.梳理幼儿们在本节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点。
2.强调量度的实际用途,让幼儿了解量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观察幼儿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其掌握使用非标准单位的能力。
2.集中测试:为幼儿设置一些测量问题,并使用适当的比较语言让他们回答,判断他们在本节课程中的掌握程度。
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通用
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和测量》第三节《量一量》。
主要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认识长度单位,学习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认识长度单位,了解直尺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测量物体长度。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的概念,直尺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测量板、各种长度不同的物品(如铅笔、绳子、玩具等)。
2. 学具:每人一把直尺、测量板、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长度不同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物品有什么不同?如何比较它们的长度?2. 讲解长度单位和直尺的使用方法(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演示,向幼儿讲解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的概念,并教幼儿认识直尺,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给出一个例题,如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边讲解边示范操作步骤,让幼儿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测量成果,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量一量》2. 内容:(1)长度单位:厘米、米(2)直尺的使用方法(3)测量步骤:放平直尺、对齐物体、读取数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身边的三种物品,记录长度,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答案示例:铅笔长度为10厘米,绳子长度为20厘米,玩具长度为15厘米。
2. 作业要求: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协助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长度单位和直尺的使用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直尺的放置和读取数值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导言:数学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学科之一。
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数学概念及运算能力等。
数学的教学要充分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
中班阶段的数学教学,要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适应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名称:量一量2. 适用年龄:中班幼儿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掌握量词的使用,学会使用尺子等工具进行简单的量度,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4. 教学时间:1节课,约40分钟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 不同大小的水果、玩具等对象- 尺子、称重器等量具工具- 数学活动卡片2. 教学环境准备:- 幼儿园教室- 教学黑板或白板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不同大小的水果和玩具模型,并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它们,问幼儿有没有特别的看法。
-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怎么来衡量这些东西的大小吗?”- 引导幼儿思考,了解他们对量度的认识。
2. 学习(20分钟):- 教师给幼儿演示使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让幼儿亲自体验并观察。
- 幼儿一边观察,一边简单记录测量结果。
-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并以此引出“长短”这一概念。
- 教师通过展示卡片,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物体的长度。
3. 操练(10分钟):- 教师给幼儿分发一些物品(如鲜花、玩具动物、彩色纸张等)。
- 教师给出简单的指示,要求幼儿根据不同的量词(如长、短、高、矮、多、少等),进行分类和比较。
-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并逐渐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描述词语。
4. 温故(5分钟):- 教师让幼儿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询问幼儿:“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引导幼儿回忆学过的描述词语和量词,并对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5. 结束(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提出下节课的预告。
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优质教案(通用
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与比较》第三节《量一量》。
主要内容为引导幼儿运用自然物(如小棍、绳子等)进行直接测量,学会比较物体长短,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用自然物进行测量方法,能够比较物体长短。
2. 培养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测量标准一致性和测量方法。
2.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运用自然物进行测量,比较物体长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卡片、测量工具(小棍、绳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测量工具(小棍、绳子等)、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故事《小熊量身高》,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熊用小棍量身高情景,激发幼儿对测量活动兴趣。
2. 讲解测量方法(10分钟)(1)展示PPT,讲解测量标准一致性和测量方法。
(2)邀请幼儿示范测量,引导幼儿观察测量结果。
3. 小组合作测量(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测量工具和记录表。
(2)引导幼儿用小棍、绳子等自然物测量桌面上玩具,记录测量结果。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测量方法,解答幼儿疑问。
4.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两根长度不同绳子,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2)讲解比较长短方法,让幼儿掌握如何判断物体长短。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练习题,让幼儿独立完成。
(2)教师批改练习题,针对错误进行讲解。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量一量》2. 板书内容:(1)测量标准一致性(2)测量方法(3)比较物体长短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用小棍、绳子等自然物测量家中物品,记录测量结果,并比较物品长度。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小组合作测量、例题讲解等形式,让幼儿掌握测量方法,能够比较物体长短。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教案标题:幼儿园数学活动——量一量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长度的基本认知,理解“长”和“短”的概念。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如纸条、小木棍等)进行测量的方法。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和理解“长”和“短”的概念。
2. 学习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3. 进行实际操作,测量日常生活中的物品。
三、教学准备:1. 各种长度不同的物品(如铅笔、尺子、书本等)。
2. 简单的测量工具(如纸条、小木棍等)。
3. 教学PPT或图片,展示“长”和“短”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引入环节:通过故事或者实物展示,引导幼儿理解“长”和“短”的概念。
2. 讲解环节: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纸条或小木棍等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并讲解测量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践环节:幼儿分组,每组选取一种物品进行测量,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环节:各组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和理解不同物品的长度差异。
五、教学延伸: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尝试测量其他物品的长度,如桌子、椅子、床等,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长”和“短”的概念以及测量的方法。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提升自己的测量技能。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践环节中是否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以及他们对“长”和“短”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分享环节,评估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对测量结果的理解。
3.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是否能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以此评估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次“量一量”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教案,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长度的概念及测量方法,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优秀4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优秀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及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及反思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及反思一、教案简介1.1 教案名称:量一量1.2 适用对象:中班幼儿1.3 教案目标:通过量的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量感和量度的概念,并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量度活动。
1.4 教具准备:杯子、小勺、小盒子、细线、秤等。
1.5 教学时间:1个课时。
二、教案内容概述2.1 导入环节:老师出示几个不同大小的杯子,引导幼儿观察杯子的差异,并提问:“这些杯子有什么不同?”2.2 操作体验:老师分发给每位幼儿一个杯子,让他们用小勺往杯子里盛水,引导幼儿探索如何量取适量的水量。
2.3 拓展延伸:通过比较容器的大小,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量度活动,如用小勺把水倒入小盒子中,观察小盒子的装满程度。
2.4 结束总结:老师请幼儿观察一个秤的样子,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用秤量物体的重量,并进行简单的量度。
三、教案详细步骤3.1 导入环节:引导幼儿观察杯子的差异,并提问在导入环节中,老师出示几个不同大小的杯子,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差异。
老师可以使用丰富的语言描述,比如形状、容量大小等,引导幼儿思考。
3.2 操作体验:让幼儿用小勺往杯子里盛水在这个环节中,每位幼儿都会得到一个杯子和一个小勺。
老师引导幼儿用小勺往杯子里盛水,并带领幼儿观察水的量。
老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这个杯子能盛多少水?”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杯子的容量大小。
3.3 拓展延伸:进行简单的量度活动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比较不同容器的大小,并进行简单的量度活动。
比如,让幼儿使用小勺将水从大杯子倒入小盒子中,观察小盒子装满的程度。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可以感知量的差异并培养量感。
3.4 结束总结: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秤量物体的重量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出示一个秤的样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如何用秤量物体的重量。
老师可以提问:“你们有没有看到过秤?它是用来量什么东西的?”通过问题引导,让幼儿思考量度的方式和方法。
四、教学反思4.1 教学亮点通过这个教案,幼儿能够亲自参与量的实际操作,感受实物量度的过程,从而培养量感和量度的概念。
幼儿园中班教案《量一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量一量》含反思中班教案《量一量》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会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学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探索并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积极参与测量活动,独立完成操作任务,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量一量》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学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探索并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会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
3.积极参与测量活动,独立完成操作任务。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大小不同的正方形、若干,回形针,长棒,记录表。
活动过程:一、讨论:怎样测量图形。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图形,看一看,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有多长呢?二、尝试用自然物——回形针,测量边长,在实践中感知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1.没错,我们可以用很多工具进行测量,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回形针,这个回形针也可以来测量正方形的边的长度。
2.如果我们要测量这条边的长度,该从哪里开始测量呢?我们要测量这一条边的长度又是到哪里结束呢?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①将一条边全部量完。
②把回形针一个接一个首尾相接排起来,再数一下用了几根回形针。
③记录在画黑线的边上。
4.交流:请小朋友拿起你的记录纸轻轻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谁愿意来说一说你的测量结果?你量到正方形的边有几个回形针长呢?你们测量的结果是这样的吗?5.教师小结:原来刚才由于两个小朋友放回形针的方法不一样,所以两个人测量出的正方形的变长不一样。
在测量的时候,要从边的这一头开始,把回形针一个接着一个,首尾相连,一直放到正方形边的最后。
这样量出来才准确。
三、用相同的工具测量不同大小的正方形的边长,知道不同长度的物体即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是不同的。
1.通过测量,我们发现我们测量的结果是一样的,如果用回形针去测量不同大小的正方形,测量的结果还会一样吗?2.后面桌子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和回形针,请小朋友再去试一试,量一量,你的正方形四条边各有多长?量好后把你的测量结果用数字记录在记录纸彩色线上。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量一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量一量》含反思《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量一量》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数学教案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一、活动目标:1、乐于参与测量活动,感受动手操作的欢乐。
2、知道记录测量结果。
3、学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学会用自然物测量物体的边长。
2、活动难点:驾驭正确的测量方法。
三、活动打算:1、幼儿相识正方形,对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2、假设干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和小长方形。
3、幼儿没人一张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1、出示正方形卡片导入。
〔1〕师:今日教师带来了一个图形宝宝,你们看看它是谁?〔正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四条边一样长吗?你怎么知道的?〔看的〕〔2〕用眼睛看也可以,但是不够精确。
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边的精确一点的长度呢?〔尺子量〕2、老师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操作要求。
〔1〕师:是的,我们可以有许多方法进展测量,今日教师请来了一个小帮手,你们看看是谁?〔长方形〕它也可以量正方形的边长。
〔2〕师:假如我们要测量这条边的长度应当从哪里起先测量呢?到哪里完毕呢?〔幼儿举手答复〕师:用小长方形量时应当留意什么呢?〔对齐〕嗯,其次个小长方形的头要和第一个小长方形的尾巴接在一起,一个接着一个,始终到正方形边的另一头。
〔3〕师:每个边量的结果应记录在对应的格子里,用了几个小长方形就画几个圈。
3、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1〕将一条边完整的量出来。
〔2〕把长方形一个接着以首尾相接,再数数用了几个长方形,然后记录下结果〔画圈〕。
4、沟通、评价幼儿的记录结果。
师:有哪位小挚友情愿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请幼儿上台发言〕师:你们的发觉都是这样吗?5、老师刚好小结及延长。
师:原来正方形的边是一样长的。
小挚友知道刚刚的测量方法还可以用来测量什么呢?〔幼儿举手回到〕好,小挚友回家后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量一量物体。
活动反思: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爱好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打算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
中班数学教案测一测量一量
中班数学教案测一测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测一测,量一量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幼儿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中班阶段,通过测量和量化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发展数学概念和数学思维。
本篇教案将介绍针对中班幼儿设计的测量和量化活动。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和理解“长短”、“大小”、“高矮”等概念。
2. 培养幼儿对物体进行测量和量化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4.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 尺子(长的、短的)。
2. 小球、木块等不同大小的物品。
3. 高低不同的容器(如瓶子、杯子)。
4. 图片或卡片,用于图形的比较。
5. 实物比较:水果、蔬菜、玩具等。
三、教学过程:1. 认识长度:长短(1)教师拿出尺子,展示不同的长度,引导幼儿说出长短的概念。
(2)请幼儿和教师一起找出教室中的物品,并根据长度进行分类(长的和短的)。
(3)幼儿自主观察教室中的物品,找出长的物品,放在一起比较;找出短的物品,放在一起比较。
2. 认识大小(1)教师展示不同大小的物品,如小球、木块等,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幼儿和教师一起找出教室中的物品,并根据大小进行分类(大的和小的)。
(3)幼儿自主观察教室中的物品,找出大的物品,放在一起比较;找出小的物品,放在一起比较。
3. 认识高矮(1)教师展示高低不同的容器(如瓶子、杯子),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高度。
(2)幼儿和教师一起找出教室中的容器,并根据高低进行分类(高的和矮的)。
(3)幼儿自主观察教室中的容器,找出高的容器,放在一起比较;找出矮的容器,放在一起比较。
4. 数量比较(1)教师出示图中的不同形状和数量,要求幼儿比较它们的数量。
(2)幼儿自主观察教室中的物品,找出数量多的物品,放在一起比较;找出数量少的物品,放在一起比较。
5. 实物比较(1)教师出示不同种类的水果、蔬菜、玩具等实物,引导幼儿比较它们的特征。
(2)幼儿自主观察实物,并进行比较分类,例如:水果是可以吃的,而玩具是用来玩的,蔬菜是植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含反思教学目标•能够使用不同的计量工具量物体的长度•能够使用不同单位的计量工具量物体的重量•能够理解轻重和长短的概念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涵盖以下内容:1.量长度–使用卷尺、尺子等计量工具进行长度测量–分享测量结果并进行讨论–对不同长度进行排序2.量重量–使用秤、天平等计量工具进行重量测量–解释不同单位的重量表示法–通过测量得出物体的重量并进行比较3.概念理解–讲授轻重和长短的概念–通过拼图和讨论游戏复习所学内容教学步骤步骤一:量长度1.讲解测量长度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认真聆听。
2.给每位学生分发卷尺、尺子等计量工具,并让他们各自找到一个物品进行长度的测量。
3.学生需要将测得的结果写在纸上,并用自己的语言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
4.安排学生把所测物品按照长度从短到长排成一列,让他们再次确认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步骤二:量重量1.介绍不同单位的重量表示法,包括千克、克、斤、两等,并提醒学生重量的表示方法是什么。
2.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测量工具,如秤、天平等,并让他们找到一个物品进行重量测量。
3.学生需要在纸上记录所测物品的重量,并与同桌分享。
4.给学生提几个问题,如“找到的最重的物品是多少重量?”“哪些物品重量相等?”等,引导他们进行比较。
步骤三:概念理解1.介绍“轻重”和“长短”这两个概念,并解释为什么这些概念很重要。
2.通过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轻重”和“长短”。
3.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交流中形成一定的认识。
反思•教学过程中有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本节课中,我发现某些学生使用工具的方式不是非常正射,导致测量的数据不是很准确,这就需要我不断引导他们,提醒他们加强注意力。
此外,我也需要更加明确课堂的时间分配,避免课堂太过拖长或过于紧张,影响教学效果。
•我的授课方式是否能够预期的达到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中,我使用了最为普遍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互动和体验中发现知识和问题,并引导他们在探索中不断深化理解。
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通用
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与比较》第三节《量一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学习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测量结果。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测量工具的名称,了解其用途,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
2. 能够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并能用语言描述测量结果。
3. 培养幼儿合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准确测量物体长度。
重点:掌握测量方法,用语言描述测量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卷尺、教学图片等。
2. 学具:幼儿用直尺、测量卡片、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礼物盒,引发幼儿好奇心。
请幼儿猜测礼物盒的长度,引导幼儿用身体部位(如手臂)进行估测。
2. 讲解测量工具及方法(10分钟)(1)教师展示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介绍其名称及用途。
(2)讲解测量方法,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卡片,示范如何使用直尺测量长度,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测量结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发一张测量卡片,使用直尺测量卡片上的线段,并将结果告诉教师。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量一量2. 内容:(1)测量工具:直尺、卷尺(2)测量方法:直线测量、曲线测量(3)测量结果描述:如“这个线段有10厘米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直尺测量家庭成员的身高,并记录下来。
(2)用卷尺测量房间内的一件家具(如桌子、椅子等)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身高测量结果:(幼儿自己填写)(2)家具长度测量结果:(幼儿自己填写)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测量工具的兴趣较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测量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
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导语:量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量一量是中班数学教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量一量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观察力、计数能力和量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能力;2. 提升幼儿的计数能力;3. 帮助幼儿了解量的概念与操作;4. 培养幼儿对物体大小和数量的感知。
二、教具准备:1. 不同种类的玩具、水果、蔬菜等实物;2. 计数卡片或计数棒。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回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水果、蔬菜、玩具等。
然后,教师询问幼儿,这些物体的大小和数量是否都一样,为引出“量一量”的概念做铺垫。
2. 学习量一量的方法: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个示范,将同一种物体排列起来,比如五个苹果。
然后,教师请幼儿们一起量一量,并将结果记录在黑板或白板上。
接着,教师提问幼儿,量到的物体是大还是小,多还是少,以引发幼儿思考与回答。
教师可以使用“多”、“少”、“大”、“小”等词汇,并指向相应的数量或物体大小,帮助幼儿理解这些概念。
3. 实物操作:教师将不同种类的物品放在教室的中央,然后请幼儿们依次到前面来,选择一个他们喜欢的物品。
接着,幼儿们按照教师的指示,将各自选择的物品按照大小排列起来。
然后,教师请幼儿们量一量,观察记录物品的数量以及大小。
幼儿可以用手拿物品,也可以用眼睛观察物品的大小,并用语言表达。
4. 数量比较:教师将两种不同的物品放在教室中央,并请幼儿们观察两种物品的区别,并用语言表达。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相似的物品,如苹果和橘子,让幼儿们进行数量比较。
教师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比如“苹果比橘子多还是少?”、“橘子比苹果大还是小?”等,引导幼儿思考与回答。
5. 应用拓展: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去校园的操场、食堂、图书馆等地方,进行量一量的活动。
教师可以让幼儿们观察和量一量不同种类的物体或场景,如球场上的球,食堂里的食物等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量一量》含反思中班教案《量一量》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会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学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探索并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积极参与测量活动,独立完成操作任务,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量一量》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学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探索并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会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
3.积极参与测量活动,独立完成操作任务。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大小不同的正方形、若干,回形针,长棒,记录表。
活动过程:一、讨论:怎样测量图形。
(出示正方形)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图形,看一看,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有多长呢?(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正方形的边的长度呢?)(知道,你是通过什么办法知道的呢)二、尝试用自然物——回形针,测量边长,在实践中感知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1.没错,我们可以用很多工具进行测量,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回形针,这个回形针也可以来测量正方形的边的长度,2.如果我们要测量这条边的长度,该从哪里开始测量呢?我们要测量这一条边的长度又是到哪里结束呢?(幼儿自由讨论,交流。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①将一条边全部量完。
②把回形针一个接一个首尾相接排起来,再数一下用了几根回形针。
③记录在画黑线的边上。
4.交流:请小朋友拿起你的记录纸轻轻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谁愿意来说一说你的测量结果?(请2-3个幼儿交流)你量到正方形的边有几个回形针长呢?你们测量的结果是这样的吗?5.教师小结:原来刚才由于两个小朋友放回形针的方法不一样,所以两个人测量出的正方形的变长不一样。
在测量的时候,要从边的这一头开始,把回形针一个接着一个,首尾相连,一直放到正方形边的最后。
这样量出来才准确。
三、用相同的工具测量不同大小的正方形的边长,知道不同长度的物体即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是不同的。
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通用14篇)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识别物体的长、宽、高。
2、激发幼儿进行测量活动的兴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1只空纸盒、1把自制多用尺(见图7—12)。
图7—12自制多用尺活动过程:1、教师介绍(1)教师以空纸盒、桌子、教室为直观演示教具,让幼儿分别感知它们的长、宽、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们的长、宽、高?在幼儿议论后教师归纳:用测量的方法。
目测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较,但不精确。
测量法:用尺子来量一量。
幼儿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师提醒幼儿数一下,多用尺上有几个小格子,幼儿数后发现多用尺由10个彩色小方格组成:红一黄一蓝一绿一橙五色相间。
教师再提示幼儿,这把多用尺可用来量物体的长、宽、高。
2、演示(1)教师用钢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长、宽、高。
(2)个别幼儿用多用尺量空纸盒的长、宽、高,说出长、宽、高分别是几个小方格。
3、操作(1)幼儿用各自的多用尺测量空纸盒,分别量出空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2)幼儿合作用多用尺测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长、宽、高是几尺(10个小格为1尺)或几尺零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3)幼儿尝试进行自然测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篇2活动过程:一、激发用脚测量的兴趣。
(教师示范跨步测量的方法)小朋友,我们来玩个游戏,看好我是怎么过来的?(跨一步、并一步)我从大椅子跨到小朋友这儿,跨了几步呢?二、幼儿感受用脚测量的乐趣。
(1)请个别幼儿练习跨步测量。
想试一试吗?我请一个小朋友从你的小椅子跨到前面的大椅子要跨几步?我们可以边跨边数。
(2)请男小朋友练习跨步测量。
现在我请男小朋友从你的小椅子跨到黑板要跨几步?(3)请女小朋友练习跨步测量。
《量一量》教案精选六篇
《量一量》教案《量一量》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自然物测量长度的方法,并学习记录。
2、对数学操作活动感兴趣。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1、纸条、冰糕棒、筷子、毛线、彩笔等若干。
2、不同的测量工具分放在教室四周。
3、记录纸、记录笔每人一份。
活动重难点:学习正确的用自然物测量的方法。
知道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不同的。
活动过程:一、提出任务导入。
用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引出测量的概念。
宝宝幼儿园想做一些和咱们一样的桌子,可是不知道每张桌子该做多长,想请小朋友帮他们量一量。
二、幼儿自由探索操作,学习自然测量的方法。
1、请幼儿用同样长的纸条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
2、教师根据幼儿测量的结果提出问题:小朋友用同样长的纸条,测量同样长的桌子,测量的结果怎么样?(结果可能不相同)为什么?3、与幼儿讨论正确的测量方法。
(测量时纸条的一端要和桌边对齐,并在纸条的另一端做好标记。
第二次测量纸条的一端要与标记处对齐。
测量工具要放平,并记录测量次数。
)(这一环节,教师可请幼儿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以显示榜样的力量。
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4、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儿歌:头对头做标记,对齐标记放平量,量几次记几次。
5、幼儿再次用纸条测量桌子的长度并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
6、幼儿用筷子,测桌子的长度并做记录。
(交流测量结果,共同解决问题,教师或幼儿完整示范正确的测量过程,幼儿通过观察说出自然测量的方法,并利用儿歌帮助幼儿记忆测量方法。
)三、幼儿尝试用正确的方法分组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1、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张桌子的长度并做好记录。
(记录要求标记出自己所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2、教师巡回观察、倾听,了解幼儿的测量情况并对个别幼儿做出指导。
(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3、鼓励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幼儿分组探索,提供不同的测量工具冰糕棒、毛线、水彩笔等,幼儿互相合作,测量桌子长度,从中得出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1
活动名称:量一量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识别物体的长、宽、高。
2.激发幼儿进行测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1只空纸盒、1把自制多用尺(见图7―12)。
图7―12自制多用尺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
(1)教师以空纸盒、桌子、教室为直观演示教具,让幼儿分别感知它们的长、宽、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们的长、宽、高?
在幼儿议论后教师归纳:用测量的方法。
目测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较,但不精确。
测量法:用尺子来量一量。
幼儿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师提醒幼儿数一下,多用尺上有几个小格子,幼儿数后发现多用尺由10个彩色小方格组成:红一黄一蓝一绿一橙五色相间。
教师再提示幼儿,这把多用尺可用来量物体的长、宽、高。
2.演示
(1)教师用钢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长、宽、高。
(2)个别幼儿用多用尺量空纸盒的长、宽、高,说出长、宽、高分别是几个小方格。
3.操作
(1)幼儿用各自的多用尺测量空纸盒,分别量出空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2)幼儿合作用多用尺测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长、宽、高是几尺(10个小格为1尺)或几尺零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3)幼儿尝试进行自然测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活动建议:
1.启发幼儿在使用多用尺测量时,可以1个小方格作单位,也可以1尺作单位(10个小方格为1尺)。
量同样长的物体,单位小,测量的数大;单位大,测量的数小。
例如,空纸盒的长可以说是2尺长,也可以说是20个小方格长。
2.可再让幼儿想想,除了用多用尺测量外,还可以用什么作为度量工具?(小棍、绳子、筷子、脚步、手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2
活动过程:
一、激发用脚测量的兴趣。
(教师示范跨步测量的方法)小朋友,我们来玩个游戏,看好我是怎么过来的?(跨一步、并一步)我从大椅子跨到小朋友这儿,跨了几步呢?
二、幼儿感受用脚测量的乐趣。
(1)请个别幼儿练习跨步测量。
想试一试吗?我请一个小朋友从你的小椅子跨到前面的大椅子要跨几步?我们可以边跨边数。
(2)请男小朋友练习跨步测量。
现在我请男小朋友从你的小椅子跨到黑板要跨几步?
(3)请女小朋友练习跨步测量。
看,女小朋友也等不及了。
我们也来试一下从你的小椅子到黑板要跨几步呢?
三、引导幼儿初步学习记录的方法。
我来考考小朋友,刚才你从小椅子跨到大椅子,跨了几步?那我们把这个结果记录下来。
那小椅子到黑板呢?小朋友想一下,从你们的小椅子还可以跨到哪里呢?
四、幼儿在情境中练习用脚测量,并进行简单记录。
(1)练习用脚测量,进行简单记录。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动物朋友,看一看有谁呀?小朋友要去小动物家,还必须有一张邀请卡,就是让小朋友知道从你的小椅子到小动物家要跨几步,然后到前面的桌子上找一个相应的数字贴上去。
那如果我们要去第二个小动物家,应该还是从哪儿出发?现在邀请卡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请你们从椅子底下拿出来。
请小朋友看一下,你第一个去谁的家?第二次呢?好,现在我们开始吧!
(2)通过提问,幼儿得出测量结果。
你去了哪个小动物家?用了几步?谁来说说你到哪个小动
物的家近,到哪个小动物的家远?
五、幼儿自主选择测量的距离,并进行记录。
小朋友,想想看,还可以从哪些别的地方开始吗?谁来试一试,我们把这个结果也记录下来。
现在我们都来尝试一下,你从哪个地方开始到哪个地方结束,把它量一量、画一画,并在纸上记录下来。
刚才,我们都是在教室里面量的,那现在我们带着纸和笔去外面量一量、跨一跨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3
有益的学习经验:
学习8的形成,进一步了解7添上1是8,7比8少1,8比7多1。
准备:
贴绒卡片:小圆片7个,三角形8个。
活动与指导:
1.出示小圆片7个,贴成一行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再出示三角形7个,一一对应地贴在小圆片下面,让幼儿目测后说出总数,启发幼儿比较两组图形的多少,说出圆片和三角形片一样多,都是7个。
2.出示1个三角形片,添在7个三角形后面,让幼儿点数,三角形有几个,说出7添上1是8。
将8个三角形和7个圆形比较,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比圆形多1,圆形比三角形少1,8比7多1,7比8少1。
3.教师敲铃鼓,第一次敲7下,第2次敲8下,问幼儿两
次各敲了多少下,哪一次敲得多些?多几?哪一次少些?少几?
4.让幼儿根据数字8,画出自己熟悉的8个物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圆圈涂色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圆圈涂色
有益的学习经验:
熟练地掌握7以内数字的'顺序,理解相邻的两个数,前面的一个数比后面的一个数小1,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数多1。
准备:
1.每个幼儿一张画有圆点和数字的卡片,卡片上每行的左边是1―7中间的一个数字,右边是7个圆圈,数字1―7从上往下按序排列。
2.数字1―7的卡片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与指导:
1.给幼儿发卡片,让幼儿按每行左边的数字将右边的小圆圈涂上颜色,涂完后,与幼儿一起小结:按顺序排列的数,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大1,比它后面的数小1。
2.让幼儿把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到最小的数,把它放在最前面,然后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数卡。
仔细观察数卡的排列顺序是否正确,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狗骨头吃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狗骨头吃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理解9、10之间的关系,知道9比10少1,10比9多1。
2.从许多物体中找出1-10个物体并根据数字的大小由小到大将数卡排序。
2.准备:
1.贴绒卡片,狗9只,骨头10根。
2.每个幼儿1―10的数字卡片、实物卡片各一套。
活动与指导:
1.出示9只狗的卡片,用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小狗排成队要出去找骨头吃,数数小狗有几只?让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教师出示9根骨头的卡片,告诉幼儿:小狗找到骨头了,请1个幼儿上前来给小狗分骨头。
问幼儿每只小狗是不是能分到1根骨头,指导幼儿将骨头一一对应放在小狗下面,数数骨头有几根,说出小狗和骨头一样多,1只小狗l根骨头。
3.教师再出示1根骨头,放在一行骨头的末尾,让幼儿说出骨头共有几根,将数卡10贴在旁边,比较小狗和骨头的数量,骨头多些,9比10少1,10比9 多1。
4.发给幼儿数卡和实物卡,让幼儿将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出相应的实物卡,摆在每张数卡两边,然后将他们按数字大小由小到大排队。
5.指导幼儿做练习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知道9添上1是10。
(2)让幼儿按群数数,说出总数:花生、蚕豆、豆芽都是10。
(3)首先让幼儿理解1只青蛙吃1条虫,10只青蛙要有10条虫,数数青蛙和虫各有多少,比较青蛙与小虫的数量,小虫少几就添画几。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