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考前必记必背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考点总复习整理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必备
(原创)考前必记必背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考点总复习整理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必备
原创范文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学(所占比重较大,应重点复习)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第五章课程
第六章教学
第七章德育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
第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第1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地培养人(严格说,动物界没有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相对于先天而言,必须是后天获得的),是传承文化.传承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例如小孩生下来就会吸奶不属于教育(先天的);小孩无意识间学会了用火不属于教育。基本属性目的性.育人性.社会性“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易出单选题。从两种角度对教育的定义(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年书)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名词解释)更狭义的教育德育(思想品德课)个体角度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综上,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个体社会化的对立面是个体自由化(学习很多的社会规范)社会个体化共同的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的个体化表现(2)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育人性(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单选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多选题)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目的性)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社会性)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记住此处不能换成“学校教育”。(2)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纵向的不同,即不同的历史时期)。(3)继承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相同的)(4)长期性“ 年树木百年树人” 。(5)相对独立性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特定的教育形态不一定跟其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6)生产性特殊性(物质加精神)判断题(7)民族性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教育(横向的不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包括什么内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包括什么内容
教育理论基础是指教育学科中的理论基础,它是指导和支撑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据。教育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的基本目的、意义、价值、原理和方法的学科。教育哲学的内容主要包括:
•教育目的:研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包括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社会适应等不同层面的目标。
•教育价值:探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关注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教育理念:包括不同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如启蒙主义、实证主义、建构主义等,这些理念指导着教育实践的方向和方式。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关注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教育社会学的内容主要包括:
•教育制度:研究教育体制、学校组织和管理、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文化:考察教育与文化、价值观念、社会结构等之间的关联,探究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不平等:研究教育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包括性别不平等、阶级不平等等,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发展和学习的学科,它关注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
•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的过程和机制,包括认知理论、建构主义、行为主义等不同的学习理论。
•发展心理学:探究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和阶段,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心理特征。
•教育评估:研究评价学习者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测验、考试、评估工具等。
教育经济学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育理论基础
教育学(所占比重较大,应重点复习)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五章课程第六章教学第七章德育
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第十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地培养人(严格说,动物界没有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相对于先天而言,必须是后天获得的),是传承文化、传承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例如:小孩生下来就会吸奶——不属于教育(先天的);小孩无意识间学会了用火——不属于教育。
基本属性:目的性、育人性、社会性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易出单选题。
从两种角度对教育的定义(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名词解释)更狭义的教育:德育(思想品德课)个体角度: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综上,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个体社会化的对立面是个体自由化(学习很多的社会规范)
社会个体化——共同的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的个体化表现
(二)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育人性(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单选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大全(非常全面)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终结版)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名词解释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育理论基础
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包括教育的基本规律、目的、制度、师生关系、课程、教学、德育、班级管理、课外校外教育、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等内容。以下是教育学的主要章节。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是一种目的性、育人性、社会性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其目的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教育的属性是育人性,即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目的性、社会性和育人三个方面。
教育的定义可以从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两种角度来看。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指
学校教育。更狭义的教育是德育,即思想品德课。个体角度上,教育等同于个体研究与发展的过程。
教育的社会属性是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和生产性。教育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然现象,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特定的教育形态不一定跟其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包括教育的普及规律、发展规律、差异规律和相互作用规律。教育的普及规律是指教育的普及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教育的发展规律是指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育的差异规律是指教育的发展不同于地区、不同于个体;教育的相互作用规律是指教育与社会、教育与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有用的人才。教育制度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教育的类型、层次、阶段和课程设置等。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是一门关于教育原理和方法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的本质、目标、价值观、发展规律、教学理论与方法等方面。以下是教育学的
基础知识点总结:
1.教育的概念和本质:教育是指人类社会通过有意识地进行的活动,
以培养和发展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和道德等各方面的潜力和能力的社会
过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
2.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指教育活动所要实现的预期结果。教育
的目标可以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3.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价值观是指教育活动所倡导和传承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等。教育的价值观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有所差异,但普遍的价值观包括人的尊严、自由、平等、民主、进步等。
4.教育的类型:教育可以分为形式教育和非形式教育两种类型。形式
教育是指经过组织、计划和管理的正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等;非形式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的非正式教育,如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5.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的发展规律是指教育活动在历史和社会发展
过程中所呈现的普遍规律。教育的发展规律包括个体发展规律、社会发展
规律和教育制度发展规律等。
6.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学理论是指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体系,包括学
习理论、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
具体教学手段和方式,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7.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机制的学科,主要包括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学习理论对于
指导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基础知识包括哪些
教育基础知识包括哪些
教育基础知识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
原则、方法和技能等知识,它是教师职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之一。教育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教育心理学涉及学习、记忆、思维、情感、态度、发展、人格等多个方面的心理过程,而这些过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方式,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断优化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二、课程与教学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涉及课程设计、教学
方法和评价等多个方面。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教师们应该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能力培养,对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和改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定期评价。
三、教育管理学
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主
要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领导力、组织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教育管理学的目标是提升教育组织的整体管理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优质的教育服务。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管理需求,
发挥自己的管理能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管理水平。
四、教育法律
教育法律是指涉及到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法规,
以及常见的教育纠纷和处理方式。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教育工作行为,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五、教育技术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背考点1. 教育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教育学的概念及其特点
•教育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教育学的发展和演变
•教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世界教育学派别及其代表人物
•中国近现代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3. 教育目的与确立
•教育目的的分类
•教育目的与价值观念
•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
4. 教育活动要素与方式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活动方式和形式
•教育活动评价指标
5. 教育方法与手段
•教育方法的种类及特点
•教育手段的分类与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6. 儿童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
•儿童认知和情绪的发展特点
•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
7. 教育管理与领导
•教育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教育领导的基本要素及能力
•教育机构组织与管理模式
8. 教育制度与政策
•教育制度的组成和功能
•教育政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及措施
9. 教育伦理与教育法律
•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
•教育法律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教育工作中的伦理和法律挑战
10. 教育学研究方法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学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教育学研究的应用与推广
以上是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背考点的相关内容,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为未来的教育工作和研究打下基础。
教育理论基础必背知识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
必备知识点(教育学和心理学)
一、教育学知识点: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关于人物:
1)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2)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3)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4)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5)、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3、关于教育知识点:
教育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4、关于著作: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2)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5.关于思想:
1)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2)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关于遗传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教育理论基》必背知识点
《教育理论基》必背知识点
一、教育基础知识
1孔子的教学思想:学而知之、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温故知新、有教无类、以身作则、诲人不倦、身体力行、“庶、富、教”2.《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阐述的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蹬等、藏息相辅等。
3.苏格拉底(妇产科医生)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4.柏拉图(游戏哥)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亚里士多德(自然帝)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5.昆体良(辩论哥)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班级授课制的萌芽。【苏婆理柏政治德,传承自然教育性原则,昆体良雄辩西方第一】
6.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7.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开山老祖)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8.卢梭(孩子王):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爱自然】
裴斯泰洛奇: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理论是指对教育行为以及教育目标和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和总结的一系列学说和原则。它是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在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本文将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教育的定义和目标
教育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旨在培养和发展个体的智力、品德、体质等方面的能力,使其成为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具备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等。
二、教育的理论基础
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认为教育是一种对个体行为的塑造和控制过程,强调外部刺激和反馈对学习和行为的影响。
2. 构造主义理论:构造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个体的思考、探究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学习是社会交往和认知过程的结合,强调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能力。
4.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自由、尊重和发展,认为教育应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三、教育的方法和模式
教育的方法和模式是指在实施教育活动时所采取的具体方式和组织
形式。常见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包括:传统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
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这些方法和模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教育场景和学习目标。
四、教育的评价与改革
教育评价是指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教育
改革是指对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的
过程。评价和改革是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促进教育的质量提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是指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途径对人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训练和教导的过程。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是了解教育发展、教育心理学、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教育发展理论:
1.教育发展的历史:从古代希腊、罗马的教育制度,到现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了解教育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2.教育思想流派:介绍孔子的儒学教育、罗素的自由教育、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等不同的教育思想流派,了解各种教育思潮的特点和影响。
3.教育运动和:介绍现代教育的历史,如美国的普鲁士教育、芬兰的教育等,分析教育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二、教育心理学:
1.学习理论:介绍不同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并分析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2.心理发展理论:了解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波音达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等,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
3.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了解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如教师如何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
三、教育理论:
1.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了解教学目标的设定原则和教学内容
的选择原则,了解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根据学生发展特点的调整。
2.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介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示范法、
讨论法等,并了解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如考试评价和综合评价等。
3.教师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了解教师教育的重要性,如培养教师专
业素养、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等,并介绍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要求。
教育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教育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一、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是教育学的基础,包括不同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家的贡献。重点包
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的定义、特征、目的、性质、原则等;
•教育学派:自然主义、实证主义、修辞教育学、行为主义等;
•教育思想家:例如孔子、彼得·彼德洛夫、杜威等。
二、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区位发展理论等;
•教育评价:评价理论、评价方法等。
三、教育学、教学法与教育技术
•教学法: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管理等;
•教育技术:教学媒体、教学技术应用、远程教育等。
四、课程教学与教材教法
•课程:课程开发理论、课程设计、课程评价等;
•教材:教材编写原则、教材分析、教材评价等。
五、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理论、幼儿教育方法、幼儿园管理等;
•基础教育:小学、初中教育理论与实践、素质教育等;
•高等教育:大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教育模式等。
六、教育制度、学校管理与教育政策
•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规划、教育法规等;
•学校管理:学校领导、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等;
•教育政策:国家教育政策、教育改革政策等。
结语
以上为教育基础知识考试的重点内容,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应对考试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希望考生认真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
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辅导教材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学必考知识点
心理学必考知识点
新课程理论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教材教法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育法规基础知识
说课基础知识汇编
第一部分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全)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
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教育理论必考知识点总结
教育理论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教育理论是研究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它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教育的本质和规律问题,它涉及到教育的哲学基础、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在教育领域,教育理论对于指导教育实践和提
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二、主要理论
1. 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一大重要理论,它研究的是人的行为动机和动机的来源。动机理
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学
生的内在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学习的过程和规律。学习理论认为,学
习是一种积极的认知活动,学习者通过感知、体验、思考和记忆等过程,不断地获取新的
知识和技能。
3.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教学的本质、规律和方法。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它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作,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4. 教育评价理论
教育评价理论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
评价理论认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的科学评判,它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全面、客观地评价教育质量。
三、教育学家
1. 杜威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提出了“经验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倡导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部分考试要点一】
一、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1、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萌芽、独立形态、多元化、现代化
2、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四个阶段: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
⑴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①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②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③教育具有原始性。
⑵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⑶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⑷现代教育的特点: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教育专专著;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现代教育学之父”;1939年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1930年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二、了解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
1、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
主要是受到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2、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上的要求: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⑵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
⑶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教学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⑷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⑸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教育学部分考试要点二】
五、了解学制的历史沿革,掌握现代学制的类型。
1、教育制度:广义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2、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旧中国:
1902 壬寅学制(未实行) 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1903 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1912 壬子癸丑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 壬戌学制留美派主持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20 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全国行列)
3、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六、了解课程的类型,理解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含义,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课程的类型
⑴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⑶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⑷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⑸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⑹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3、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4、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5、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⑴改革课程功能,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⑵改革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⑶改革课程内容,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⑷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建构的学习。
⑸改变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⑹改革课程管理,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教育心理学部分考试要点一】
一、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
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心理学之上;
1868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 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03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13~1914 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因此,桑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发展时期(20世纪20~50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70末) 布鲁纳罗杰斯奥苏贝尔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4、完善时期(20世纪80以后) 布鲁纳
二、了解行为主义和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解并运用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并促进教学。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①、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发现经典性条件作用,并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原理;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泛化与分化、消退、恢复。
②、华生将经典性条件作用运用于学习,将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
③、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
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④、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正强化;负强化
【教育心理学部分考试要点二】
四、理解学习迁移的含义,了解学习迁移的类型和学习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
1、学习迁移的含义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学习迁移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