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幼儿师资科学素养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幼儿师资科学素养调查报告
王长倩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女子中等专业学校,南京210004)
[摘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而幼儿师资的素质是影响幼儿教育的核心因素。
公众的科学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
然而,调查表明,幼儿师资的科学素养水平亟待提高。
本调查主要以南京市的幼儿教师及五年制师范生为调查对象,以了解其科学素养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思路。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师生;科学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92年开始,中科院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多次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研究,并进行了国际比较。
发现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整体水平明显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
同时还发现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和性别的差异。
其中“我国的妇女文化水平和科学素养水平与男性公民相比,要低很多。
”这一结论尤其值得从事幼儿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的教育者关注。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以及幼儿教师实际经济收入水平不高,当前我国幼儿教师绝大多数是女性,只有极少数幼儿园中有个别男教师。
因此,幼师生也是以女生为绝对多数,甚至于全部都是女生。
如果女性科学素养水平总体偏低这一情况在幼儿教师中也普遍存在的话,那么必然直接影响当前幼儿教育的水平,并从起点上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南京市是江苏省的省会,属于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
我市的教育发展水平,其中包括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也可算是名列前茅的。
我国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所创办的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具有实验性质的幼儿园就是南京市鼓楼幼儿园的前身——“鼓楼幼稚园”。
近年来,在“科教兴省”、“科教兴市”及“两个率先”思想的影响下,幼儿教育也有长足的发展。
每年省级示范园等所谓名园生源数量爆满,甚至于为了能给孩子报上名,家长要通宵排队或参加只有几十分之一机率的摇号。
由此可见,整个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日益重视与旺盛需求。
那么幼儿教育的师资水平,尤其是科学素养水平究竟如何,是否能适应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下“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呢?根据这一情况,作为培养幼教师资的幼儿师范学校应如何应对,以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呢?
二、过程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市在职幼儿教师及幼儿师范学校的在校生。
一共发放调查问卷93份,回收问卷87份,有效问卷87份。
其中,在职教师均为今年各区县推选参加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的学员,共43人。
发放调查问卷43份,回收37份,有效问卷37份。
在校生为以随机抽样方式选出的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三、四年级的学生共50人。
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科学素养并不是指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某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或对所有的科学技术状况都具有高水平的了解,而是指对科学技术与知识的最基本的了解。
这种基本的科学素养应包括三个方面:1、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2、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3、对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的基本了解。
公众对科学术语和概念有基本了解,那么,就能理解大众传媒中的科学技术进展的报道和科学信息。
如果对科学研究的过程
有一定了解,就能分辨伪科学和科学之间的区别。
如果一个公众能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那么,就能自觉和有效地认识到科学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及科学的局限性,从而也就会加强公众对科学的作用的理解,使科学事业能得到公众的支持。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以1996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内容为主体,并同时参考了我市对小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的内容。
其中针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共有25道选择题。
针对科学常识共有4道选择题。
同时还针对科学术语的了解,选了4道题,并为方便调查结果的统计,将原调查问卷中的这四道开放题改为了选择题,因此也就降低了题目的难度。
此外,还有4道选择题是用于了解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认识程度。
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加选了2题。
三、主要结论
1、幼儿教师及幼师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其水平高于普通公众,但尚待提高。
在与幼师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教师的谈话中,常听到教师们抱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严重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进度与效果。
我市一所省级示范园的园长在看到这份调查问卷后,也表示结果肯定不乐观。
从此次调查的结果来看,这一情况的确存在。
从幼儿教师与幼师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情况来看,在超过一半的题目上正确率均高于我国普通的公众(见表1)。
但作为教师,情况则的确不容乐观。
从对科学概念正确选择的得分情况来看,只有8%的幼儿教师与6%的幼师生正确率能达到80%,即得分在21分以上。
而大部分的正确率集中在60-70%(见表2)。
这一情况与近年来我国学者的调查结果相符合。
2006 年11 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亚太地区传媒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来自中华女子学院的王练副教授公布了一项针对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相关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共484 人。
结果显示,这两类人群中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3%和3.2%,高于2001 年我国公众平均水平的1.4%,但低于同期大学生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素养水平(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6.29%;商业人员比例为5.81%;办事人员为4.7%)。
此外,幼儿教师与幼师生对科学常识的了解情况较好。
这一情况也与其它相关的调查结果相符合。
另一方面,概率也是测量公众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方面,调查中也有一个选择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92%的幼儿教师和82%的幼师生具有概率知识。
表1 幼儿教师与幼师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程度(%)
表2 幼儿教师与幼师生对科学概念正确选择的得分情况(%)
2、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水平略高于幼师生,但相差不大。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幼儿教师相对于幼师生,在对科学概念、科学常识、科学术语等的了解程度上略高,但总体相差不大(见表3、表4)。
这一结果不同于王练等学者的调查结果。
可能因为本次调查中,所有的幼儿园教师均来自市级骨干培训班,属于各园派出的骨干教师,其知识水平与能力方面均应高于普通幼儿教师。
由于南京市对幼儿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本次调查中的所有幼儿教师的学历均是大专或以上学历。
但高一级的学历却没有带来更高一级的科学素养水平。
表3 幼儿教师与幼师生科学常识了解程度比例(%)
表4 幼儿教师与幼师生对科学术语的了解程度(%)
3
测量公众对科学方法理解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了解公众是否具备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标准。
为了了解被调查者是否具有比较的思想和了解对照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被怀疑治疗效果不好,下面是科学家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使用的三种方法,您认为科学家最有可能使用哪种方法?”对于这个问题,被调查者有四种选择:(A)征求患者的看法;(B)用医学知识来断言此药有效;(C)将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服药,一组不服药,然后观察各组服药后的结果。
(D)不知道。
按照科学研究的比较对照方法,应该选择第三种答案为正确。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师选择第三种答案的比例为76%,幼师生为66%。
多数的被调查者能够答对这个问题。
然而,与此同时,有高达76%的幼儿教师与68%的幼师生不能正确理解“科学研究是指建立理论并进行实验来验证理论”。
对于科学研究的理解程度是了解公众分辨生活中的科学与迷信活动能力的重要方面。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在日益加快,与此同时,迷信也在打着科学的旗号蒙骗着公众。
如果公众不了解科学与打着科学旗号的迷信的区别,不了解科学研究的本质,不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就不可能有效地防止伪科学和迷信学说的欺骗,公众就不可能有效地摆脱愚昧的束缚,不可能真正地崇尚科学和热爱科学,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因此另一道题的结果就更发人深省:只有14%的幼师生与幼儿教师声称自己完全不相信算命或星相学之类的说法,大多数处于半信半疑的状态。
可以想见,如果遇到自己不太懂的情况,面对打着科学旗号的各种迷信,幼儿教师们会做何选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完全不知所措?答案如下(见表5)。
调查中另有一题是这样的:“要肯定一个数学命题的正确性,您认为一个数学家应该如何选择?”共有四个选择:(A)数学界大多数人的肯定;(B)数学权威的肯定;(C)一位学生给出的证明;(D)不知道。
结果显示,多数被调查者选择了“随大流”或“听权威的”,而只有不到1/5的被调查者相信一位学生给出的证明。
由此可见,当幼儿教师们不知所措时,她们很可能采取“从众”或“服从”的行为,而不是寻求科学探究。
在这种情况下,“大胆质疑”、“批判反思”等科学精神就更无从谈起了。
这就给“伪科学”、“迷信”、“盲目个人崇拜”等错误或愚昧留下了极大的生存空间。
表5 对“如何肯定一个数学命题的正确性”的回答(%)
此外,本次调查还对幼儿教师追加调查了两个关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
一、“某教学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假设,可使用哪种方法验证?(A)直接验证(B)间接验验(C)循环验证(D)不知道。
二、在某校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的是哪一个?(A)教学方法(B)教师(C)考试成绩(D)不知道。
结果,第一题的正确率
仅为8%,第二题高了不少,但也只有30%(见表6)。
由此可见,幼儿教师们虽然对基本的科学测量与概率等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是相当不深入的,同时也是与自己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缺乏联系的。
表6 幼儿教师对联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情况(%)
四、分析与讨论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一)原因分析
1、幼师生的知识结构有缺陷
在一次全国性的幼儿双语课题研究的总结汇报课上,一位教师就犯了科学错误。
她在讲到“昆虫”时,分别举了四个例子:蝴蝶、蜜蜂、蜘蛛和蜗牛。
课件作得非常精致,活动设计也十分有趣,但却错将节肢动物蜘蛛和软体动物蜗牛一并归入昆虫类了。
就这一问题,我多次问过幼师生,发现对“昆虫”的特征有错误理解的学生也不少。
幼儿生以女生为绝大多数,普遍重文轻理,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缺陷。
在幼师招生中,选择报考幼师的学生普遍文科成绩优于理科成绩。
因此,在学习中已经形成了学习成绩不理想与学习兴趣缺乏之间的恶性循环。
这一情况对她们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持续的不良影响。
2、幼师课程设置的不足,导致问题的加重。
幼师课程体系由四块组成:基础文化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实践课程。
一直以来,幼师课程在设置中存在两大特点:一是重艺术技能训练,轻文化学习;二是科学类课程的内容偏难、重理论轻实用。
为了在五年时间中,尽可能地培养出一名能胜任幼儿园各项保教工作的幼儿教师,学校更重视专业类课程的教学用时。
同时,在文化课程的教学中,语文、英语、政治这三门课在五年中持续开设。
而数学只开设三年,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分别只开设一年。
总体而言,语、数、外、音乐、舞蹈、美术等工具类学科开设时间长、门类多、要求高,而科学类课程与实操类课程开设时间短,要求低。
另一方面,科学类课程一直采用高中教材,内容偏难,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加重了幼师生对科学类课程兴趣缺乏的问题。
当然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与幼师专业相适应的科普教材。
由幼师的教师自主开发新教材则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3、在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方面,重教育理论轻科学文化知识的更新
幼师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重点在科学文化学习方面一脉相承,均不重视科学文化学习。
也许是认为幼儿教师在学校学习期间已经通过了各门科学课程的考试,就不用再学习了。
在职后培训中,重点放在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新课改成果的推广等方面。
殊不知,若缺乏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任何理念的更新、方法的改革都会走样或落空。
(二)几点建议
1、在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中,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综上所述,为了将素质教育精神落到实处,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人才,幼师课程应将眼光放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上,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
在课程改革中,努力贯彻职业教育的精神,提高学生对职业的适应性。
在尽量保证科学教育的课时的同时,下大力气教材建设,或开发校本课程。
2、在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中,适当增加科学类课程,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科学精
神。
幼儿教师在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缺陷,这一点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幼儿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就必须努力查缺补漏。
在对幼儿教师进行职后培训时,也应当适当增加科学类课程的学习,以帮助她们补上这欠缺的一课。
因为,科学的思考能力、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目的不只是让幼儿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经验,重要的是使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发展其思考问题的能力。
幼儿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一定的思考、反思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幼儿科学教育的方向,不断提高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
另一方面,当前大家都已认识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已成为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获得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也可以结合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并逐渐培养科学精神。
3、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时,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为主。
当然要在短时间内补上科学素养不高的缺陷,这并非易事。
作为幼儿教师,也许眼下自己无法在这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什么也做不了。
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科学简史》的引论中说到:“我们需要本生灯和解剖针去完成复杂、高深的科学实验。
可是普通人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欣赏科学、欣赏科学的思维产生的奇迹和科学观点的发展历史。
科学是神奇而美妙的,更充满诗意。
”是的,我们不必为了弥补与科学的差距而去当一名科学家,我们要做是可能只是学会欣赏。
作为幼儿教师,当我们学会欣赏科学时,就一定能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这才是教师真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格里宾顾问编辑.科学简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王素菊.我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现状分析综述.理论前沿,2007(5).
[3]王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