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动手能力
浅议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 的千 言万 语 。因此 让学 生动 手操 作 ,对理 解 和掌 握新 知识 起 平均 分 ”的道 理 。这 样不 仅把 抽象 的 数理 知识 具体 化 、直观 化 ,
百度文库
着 积 极的 作用 。例 如我 在教 学 “圆 的面积 计算 ”时 ,放手 让学 生 便于学 生理 解和掌 握,更培养 了学生 的合 作意识和 创新精神 。
利 用 学具 圆,动 手用 “割 ”、 “补 ”、 “拼 ”的 方法推 导 出 圆的
苏霍 姆 林 斯 基 说 : “在 手 和脑 之 间有 着 千 丝 万缕 的联 系 。
面 积计 算 公式 。学生 们个 个情 绪 高涨 ,积 极操 作 ,大胆 实 践 ,课 手 使脑 得 到发 展 ,使 它更加 明智 ;脑 使 手得 到发 展 ,使 它变 成创
学科教 育
教育科学
2010年 第8期
浅议数学教学 中学 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徐花珍 (河北省邢 台市开发区东汪学区前晋祠小学 054000)
美 国心 理 学 家 罗 杰 斯 认 为 :“教 学 不 用 于 外 部 控 制 人 的 行 和 灵 活运 用,收 到 良好的 教学效 果 。
为 ,而应该 用 于创 造条 件—— 能够促 进人 独立 自主 和 自由学 习 的
从 不 同的角度 推 导 出圆 的面积 计算 公式 。整 个 推导 过程 充分 发挥 使 学 生主动 参 与学 习 ,发展 思维 ,培 养 能力 的一 种重 要措 施 。只 了学生 的主 体作 用 ,使他 们 品尝 到了成 功 的喜悦 。这 种 做法 , 既 有 让学 生积 极 主动 参与 教学 的全 过程 ,教师 才能 顺利 完成 教 学任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一
精心选择有价值的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动手操作,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操作学习。从操作的难度上讲,要注意选择适合低年级学生,能被学生所接受的。从操作的内容上讲,要注意与教材的教学要求相吻合,即能恰当地反映教学内容的本质及特点。操作既不能由老师包办,也不能一味地全部推给学生,应重视操作的目的和难易程度,来选取操作的对象。难度大、精确度高的应由老师来做;稍难一点的,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做;比较简单的应放手让学生去做。
比如在教完《米和厘米的认识》后,我安排了一个测量活动,发给每位学生一张“小小体检表”,要求每人量出自己的身高、头围、胸围、臂长等。活动前,我先向学生示范了每个部位的正确量法,量头围、胸围、臂长并不难,学生间只要互相合作就能完成。只是学生的身高都已超过一米,量起来很困难。我帮学生在墙壁上画好刻度,让学生站过来背靠着墙壁,量出身高。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方法,还主动帮学生测量。这样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测量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正确把握动手操作的时机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璇图,它表明认识的螺璇是开放性的,其开口越来越大,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毫无疑问,这个认识螺璇中布满很多的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如果当这些结点正在生长时。就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荆门 4 4 8 0 0 0
文章 编 号 : 1 0 0 2 . 7 6 6 1 ( 2 0 1 3 ) 2 4 . 0 0 8 2 . 0 2
课文是学习语言知识 ̄ D i ) l l 练 听、 说、 读、 写 四种技能的 综合材料 。 但是 由于传统 的教学方法“ 重知识 、 轻能力” , 多 数教师仍然沿用“ 注入式” “ 满 堂灌” 的方法 , 强迫学生机械 地 反复操练, 整个课堂没有一 点轻松、 愉快 的气氛, 老师每 教一课要花费大半时间解决词汇、 语法的障碍, 而学生实践 很少 , 导致词汇得不到巩固, 语法得不到理解 , 课文无法 消
2 0 1 3 年第2 4 期( 总 第2 1 6 期)
怎样 在数学教 学 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刘秋 香
博爱县玉祥 中学,河南 博爱 4 5 4 4 5 0
中图分类号: G 6 3 3 .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2 - 7 6 6 1 ( 2 0 1 3 ) 2 4 — 0 0 8 1 - 0 2 醒学生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 要探索多边形 的外角和, 你 有什么方法吗 ?学生们积极动手, 量的量, 拼的拼, 量时, 量 角器如何正确摆放 , 怎么读刻度 ?剪角时, 角的两边都要剪 直, 拼图时, 注 意做到不重不漏 ; 同时注意记录下每组每人 所得的结论等等。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 中, 要加强这方面 的指导 , 使得动手操作过程合理、 有序 , 最终取得理想 的效 果。 二、 注重动作操作的实效性 根据中学生好奇、 好动的特点, 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实 践操作的机会, 其 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 抽象性很强的知 识变为可操作 的、 可感知的具体 内容。 学生在实际操作 中, 手、 脑、 口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 主动地去获得知识。要避 免把数学课上成手工课。 如: 在教学“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 角相等” 这一性质时, 教师可先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等腰 三角表纸片,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并对两个底角的关系 进行直观地猜测 。学生通过 自己的感官反应马上得到 “ 两 底角相等” , 在教师的肯定和赞扬声中, 师追 问, 你有什么方 法能证 明吗?学生们又动手操作起来 : 有 的拿出了量角器 来进行测量, 有 的通过对折来看这两个角能否重合, 有 的干 脆把两个撕下来放在一起 比看……在学生动手操作完后, 教师及时对各种方法进行表扬 , 并且分析 比较它们 的优劣 性和误差产生的原因, 使学生明白操作的真正 目的, 即验证 自己的直觉, 逐步养成 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猜测——验证
数学教学中培养动手能力
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动手能力
摘要:现代数学倡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培养学生数学动手能力的学习过程。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尤其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因素,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关键字: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的数学教育多数是以班级为单位,以教室为地点,教师靠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来演绎数学,学生则坐在固定的座位上,静静聆听教师的讲解和记诵笔记,全然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单凭教师灌输去学习支离破碎的与生活毫无关系的数学定理、法则,学生所有的探索都是坐在教室里随着教师的粉笔在黑板上完成。造成这种自我孤立、自我封闭的数学教学景观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数学不像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性强的学科那样,具备相对完善的实验所需的物质设备;另一方面,是由于很多数学教师已经习惯于直接传递知识,或者说很多教师自身懒于动手,更直接地说,很多数学教师本身就缺乏实验的能力而只能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讲
授数学。
现在教学改革的新课程标准《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分析》中强调并建议: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因此,学习之初,应先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先动手、后思考,再则应鼓励学生先想
象,再动手。那么,如何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巧设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动
手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已被广
大教育者和家长所重视。创新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发展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从教学方法、
课程设计和学校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
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实践能力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 提供自主学习机会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独立思考、探索问题。例如,
在物理实验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基本的实验设备和问题,然后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开展团队合作项目
通过开展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
在数学课上,组织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或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合
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实践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竞赛与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与活动,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参加竞赛和活动,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二、动手能力的培养
动手能力是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1. 实践性学习
在教学中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掌握技能和知识。例如,在生物课上,利用显微镜让学生观察细胞结构,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学科的建设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这一点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本文
将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等方面
进行谈论。
一、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动手操作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
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培养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
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数学是一个抽象的学科,很多概念和
公式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通过
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学习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手工模型、使用几何工具来加深对各种几何概念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几
何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方法。数学学习离不开具体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而这些问题通常需要学生动手进行具体的操作和计算。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
掌握数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代数方程的解法时,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
来理解方程中未知数的概念,掌握方程的求解方法,从而提高解决代数方程问题的能力。
动手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数学学习不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和
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解决一些数学拓展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动
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多动手去做,那么在数学活动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动手能力;提高方法
一、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
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学设计就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不足,特别是反思能力与发现矛盾能力尚处在发展初期,因此教师
提问题要有针对性,要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步骤等。有些问题应要求学生自己多动手、多观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他们参与了整个学习过程,不仅对学习结果记忆深,还大大提高了他
们的学习兴趣。
二、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多动手去做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解,看教师提供的教具、图片或录像,在听或看的过程中思考记忆等。新课程提倡“做中学”,这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方法,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操作实验或深入实际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上网或到图书室去浏览查阅与数学有关的知识,让他们在参与动手去做的过程中提高各方面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也要求学生多动手去做。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课题学习《拼图与勾股定理》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课
程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八个直角三角形,然后,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拼正方形,通过求面积的方法来进一步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拼图如下:
图(2)我们称为“弦图”,最早是由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在为《周髀算经》做注时绘出的。
让学生在参与拼图的过程中,既锻炼拼图能力,又提高学习兴趣,把以前单调死板的数学教学变成了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成为了活动的主人,这样的实验效果很好。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成绩,进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其实在数学中的许多知识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让他们去完成,教师适当指导,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或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或疑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
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示,直观地展示解题过程和思路,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4.讨论教学法:通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引导学生进行
互动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表达能力。
5.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互助学习能力。
6.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
极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7.信息技术教学法: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个性化、多媒体化的学习环境,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8.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分层教学,给
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9.情感教育法: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
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0.评价教学法:通过及时准确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灵活组合和运用,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论文
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获取的绝大多数的数学知识都是在形象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小学数学中“图形”的教学主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发展。因此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图形、模型、学具进行演示,有意识的设置让学生动手的情况,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将抽象的空间与几何图形具体化、形象化,使问题化难为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激发学生动手的欲望,使人人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并重视教具、学具的自制与使用
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概念、性质、求积公式,形成空间概念,都必须有大量具体的、形象的感性材料的积累。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几何图形的概念、性质等,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二、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的指导,使学生的操作有目的、规范,真正为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服务
“动”是学生的天性,每个学生都充满了“动”的欲望。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指导方法:如操作演示法、小组合作、充分利用多媒体模拟指导操作等。把握恰当的指导时机。处理好独立操作与指导的关系,会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动手操作还能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图形”的教学具抽象性,如何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呢?在教学中,我体会到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通过围一围加深学生的印象。再通过折一折、搭一搭等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充分感知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特点,并感受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操作、练习的同时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摘要】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通过增加实际操作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计算、绘图等,可以提高他
们的动手能力。利用教学工具和教具可以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帮助
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倡团队合作可以让学生共同解决
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培养他
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动手能力的培养是
数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通过实践和动手操作,学生才能真
正理解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他们
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数学课堂、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教学工具、团队合作、
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数学教育、实践、动手操作、理解数学知识
1. 引言
1.1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动手能力是
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
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如何
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呢?
增加实际操作课程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
计算、绘图、建模等活动,能够帮助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
概念。利用教学工具和教具也是不可或缺的。数学教学工具如几何工具、计算器等,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地解决问题,并激发他们对数学
的兴趣。
提倡团队合作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小组活动中,
学生需要共同讨论、合作完成任务,这有助于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
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所有的认识和智慧都要从动手、动作开始”。在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长期以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始终是数学教学的短板。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提高认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1在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必要性
关于动手的重要性,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真正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脱离了动作和体验去谈思维,是不科学的”。在知识学习中,动手操作是加深学生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具体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知识性,许多知识都枯燥、抽象,要想单纯的依靠知识灌输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理解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过去,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都是以理论教条、机械训练为主,根本不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培养也受到影响。这种教学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教育,因为真正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以受教者为主体、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而动手操作恰恰为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协作提供了机会,并且,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看清问题的本质。因此,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的要求。
2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策略
2.1立足于教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初中数学教材是专家学者共同合作、研发的结果,教材知识体系安排整体,内容的前后关联、融合性较强。并且,在初中数学教材中,还安排有许多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内容。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面,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二十一世纪,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呼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思维活跃、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的全方位人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然后,认真研读教材,灵活运用教材,以教材为基础,深挖教材中可以进行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或利用教材中的实例,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如在“图像的初步认识”章节,人教版初中教材上安排有“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方面的内容。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准备好篮球、台体水杯、长方形、圆柱、圆锥等实物模型,让大家根据实物开动脑筋,从不同角度、方向去观察立体图形,并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自己所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使学生在看、画过程中学会看三视图。当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M,让每个小组以抽签的形式决定自己要制作的图形,并让各小组提前准备硬纸片和剪刀,让学生以小组为中心去裁剪、制作立体图形。再让大家从前面、左面、上面三个角度去研究立体图形。然后,让学生思考问题:要从哪几个角度向别人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长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征等等。在此基础上,让每小组选出一个学生,让学生进行展台展示和总结,通过实践培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
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猜想,敢于设疑,敢于自主动手操作论证,能充分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
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
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精心设计动手操作的
步骤,使教具、学具等直观手段发挥应有的作用。动手操作前,先让学生明白动手操作的目标,即研究什么事物、观察什么现象或分析一种什么关系;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清楚的
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动手操作要求,提示操作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
兴趣,使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学以致用。
二、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
在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
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
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在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
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
操作真正掌握和理解知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形象的具体的知识。这样的操作活动符合
儿童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在操作中动得其所、动有所获。教师创设合理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学习就会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而且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针对以往教学忽视学生实践的、感性的、操作的活动的状况,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尤其是通过动手操作解决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得到长期从事低年级教学的教师们的共识,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都是经历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这样三个阶段。同时,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逐步上升。他们的思维是一个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只有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积极思考,才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的矛盾。因而现在课堂上呈现较多的操作活动,这是合理的。
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特别是公开课、比赛课中,都喜欢让学生“动动手”。可从一些课堂教学状况看来,在这些动手操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操作只是一种“摆设”而已,在这种操作情境中,学生被迫沦为是一个熟练的、机械的操作工。这些操作活动流于一种形式,有些课堂上甚至出现了操作错位的现象。因为动手操作毕竟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如果本末倒置,把手段当作目的来追求,势必导致为操作而操作;形式上热热闹闹,内容上乱七八糟,该讲的没讲清,该听的没听懂,课堂秩序失控,使动手操作的功效发生变异。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搭一搭活动,看起来很简单,却深含着学生质疑、猜想、实验、验证、体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是一种很可贵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的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氛围,创造条件,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创设和谐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行为最直接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亲身感受,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有兴趣地去发现事物的奥秘,从而激发动手操作的兴趣。钟表是学生不陌生的物件,在教学《时、分、秒的初步认识》一课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制钟表,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尽管有的同学制作得不是很精致,但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动了脑子,想了办法,从中知道了一天24个小时,知道了时针、分针、秒针;学会了钟表的面上有12个小时,时针转一圈是12个小时,分针转一圈是一个小时,秒针转一圈是一分钟,表示几点的两个格里有5个小格等等,这样,每个学生通过操作,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活动方案第一节:引言
在当今社会,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然而,目前很多学生缺乏实践和动手的机会,导致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困扰。因此,开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活动十分必要。
第二节:课内实践活动
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课内实践活动是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比如,在物理课上,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简单的电路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三节:实验室实践活动
除了课内实践活动,实验室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方式。学校可以建立各种实验室,提供各种实践机会给学生,如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通过实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
第四节:社区实践活动
除了学校的实践活动,社区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义务劳动、社区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学到很多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第五节:创新实践活动
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比赛、机器人制作等。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六节:课外兴趣小组
课外兴趣小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校可以设立各种兴趣小组,如手工制作小组、摄影小组等。通过参加这些小组的活动,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培养动手能力。
第七节:工艺制作活动
工艺制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工艺制作活动,如陶艺制作、木工制作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锻炼手部协调能力,培养动手能力。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
.
加强动手操作 是现代的数学 教学与传统 的数学 教学的重要 区别之一 。从新课 改后的教材 中可 以看 出数学教 学 中引导学生 去通过操作学具 ,学 习数学的实践活动 占有 很大的 比例 ,加强 动手操作是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 的发展趋势之一 适 当地引导学生动 手操作 ,对 培养学生求知 的欲 望 、激发 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引导学 生主动学 习、主动操 作 ,会收到 良 好的教学效果 。 实 施 素质 教育 要 以培养 学 生 的创新 精神 和 实践 能力 为重 点 ,数学教学应不断提供 给学生动手操作机会。一方面,有利 于学 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使 抽象的公式 、定理 、法则等得 以验 证 ,发展学生思维 ,提 高实践能力 。另一方 面 ,及时提供 了课 堂教学信息反馈 ,使学 生思维过程在动手实 践中显示 出来 ,教 师可 以采取相 应的措施 ,纠正学生 的思 维错 误。因此 ,加强动 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思 维的有效方法。 兴趣 是学生学 习的原动力 。在数学教学 中 ,如果教师 能结 合具 体 的实践 活动 ,以新颖 的教学 内容 来 吸引学 生 ,并注重 培 养 学生 的动 手操作 能力 ,就 会极 大程 度 的调动 学生学 习 的 积 极 性 ,使 其 1主 的 进 行 学 习 尝 试 。这 在 我 教 学 七 年 级 上 册 9 华师 版 的 《 画立方 体 图形》 的三 视 图时深有 感触 。在 第一堂 课从 不 同角度 来观察 物 体的 教学 中 ,由于教 学用 具 的有 限 , 只 是教师 在讲 台上 进行 了演 示 ,由学 生在下 面观 察 ,然后说 明 自己看 到 的物体 形状 。 当观察 物体 的左 面 、右面 、上面 的 时 候 ,教 师 也 只 是 把 那 一 面 转 向 学 生 , 以此 让 学 生 来 观 察 说 明 的 。学 生 的 参 与 面 不 广 ,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也 不 高 。 因 此 第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动手水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的和有效的方式。小学生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思维占着绝对优势,对于数学知识的最为深刻的体会莫过于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听,让学生看,更要让学生亲手操作,在动手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知识。小学生的年龄小,坐不住,好动又好奇,教师正好能够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样实施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水平,而且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1)动手操作的课堂氛围需要师生共同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是教学中最为活跃的因素,都是围绕教材实行活动的。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引导他们去学习新的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用生动形象的、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表现教学内容、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习的动机以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感兴趣为导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数学知识的特点,着意创设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的生活情境,故事情境,语言环境,游戏情境等,让学生在动手动口中去动脑,探究和学习数学知识,把枯燥的数学教学寓于快乐的活动之中,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动手操作活动,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内驱力,同时也促动了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课堂教学也所以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2)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挖掘教材的动手因素。小学生具有好奇又好动的心理特点,小学数学教材中又有很多可动手操作的因素。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意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观察的水平,动手操作的水平,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学习数学的水平。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几何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和特征以及相关的计算,形成相对应的空间概念,都必须通过对大量的具体的、形象的感性知识的认知。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水平,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这个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规律。根据从感性理解到理性理解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让学生先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做一做,使他们在观察和实践的过程发现规律,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圆的周长”时,能够让学生各自做直径为2、3、4、6厘米的硬纸圆片。上课时,各人用这些圆片在有刻度的厘米尺上滚动一周,并依次记下数据,让学生分别算出每个圆片滚动一周的长度除以相对应圆的直径,再比较四个结果,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后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时,告诉学生:这个三倍多一些就是“圆周率”,进而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得出概念、公式,既发展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水平,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提升了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数学知识,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抽象难懂,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到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这样一次次地自我探索,自我发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动手操作水平的培养是为学生学到数学知识而服务的,动手操作仅仅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动手操作的使用还要与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数学,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整体提升学生素质,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