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中教材比较
我国现行高中美术教材的特点
一、我国现行高中美术教材的特点:我国已通过国家审定的高中美术教材共有3套,分别由人美社,上海书画出版社等根据1994年制订的普通高中艺术欣赏教学大纲(初审稿)①编写出版的。
其目的是:(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2)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材编排方式基本上按时间顺序采用直线型或螺旋式的编排,一课一主题。
教材内容分中国部分和外国部分,其中欣赏基础知识占30%,中外美术名作欣赏占70%。
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绘画欣赏,中国现代绘画欣赏,中国古代建筑、雕塑、陶器等欣赏;外国各时期的绘画欣赏,雕塑欣赏等。
主要特点如下:(1)按时间顺序,进行直线型的鉴赏教育,涉及范围广;古、今、中、外、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都有涉及,内容丰实,图文并茂。
(2)教材编排的结构较严谨,系统性和知识性较强,例如:中国古代绘画分人物、山水、花鸟进行欣赏;中国古代工艺品欣赏分青铜艺术,陶瓷艺术,玉器和漆器进行欣赏。
同时,注意同一题材的对比欣赏,例如:中国古代雕塑与中国现代雕塑,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进行对比欣赏。
(3)每一课的编排也较有特色:题目选用诗化的语言浓缩主题,意境幽远,引人遐想,例如:“搜尽奇峰,卧游林泉”,“琼宫仙阙,黑瓦白墙”等,然后摘取名人的言语录自然导入正文,正文后有相应的提示及练习题。
二、外国现行高中美术教材的特点:美国:根据《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1994年公布),由美国戴维斯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高中美术教材分为三个分部:探索视觉设计??基础和原则;艺术鉴赏课程??视觉经历;了解艺术史的课程??探索艺术史。
其目的是强调体验,理解视觉设计的基础和原则;理解视觉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教材编排方式是单元式的题材排列,一个单元包括4~5课相关的学习材料,学习任务。
国内外高中化学主流教材比较_卢帆
因为国外教材很多都是由一些知名出版公司编纂的,所以,“一纲多本”的现象在国外非常普遍,这为中学教材的选择提供了很大空间。
同一出版社也可能出版不同的教材,如美国的Prent ice H all公司目前就有数种高中化学教材。
一、内容的多样性与系统性美国出版的主流高中化学教材内容都涵盖了化学学科的主要领域,由Prent ice H all公司的《化学———与变化着的世界相联系》、M cgraw H ill公司的《化学———物质与变化》以及M cgraw H ill公司的《化学》(国际版)的章名可以看出,它们都以学科内容为主,根据学科逻辑和教学规律编写教材,能使学生对化学学科有总体的了解。
这也许是高中生一生中最后一次系统地学习化学了,作为未来的合格公民,他们应该了解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科学基本知识,具备领悟科学的能力,能与朋友和同事交谈和沟通有关社会生活和政府政策中所涉及的科学内容,这样的教材体系有助于达到这一目标。
英国教材的内容和章节安排与美国教材相比,差别很大。
英国的化学教材分为“高水平”(A-L evel)和“一般水平”(O-L evel)两类。
“A”水平的难度较大,加入了很多我国大学“普通化学”教材中的内容,如:质谱、红外和核磁共振的原理和简单的读谱知识;1到54号元素电子层结构;轨道杂化;离域电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形状;有机物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由仪器测定结果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苯的结构;亲核取代的原理等。
二、强调方法的学习国外的英语版高中主流化学教材十分重视科学的方法论,强调科学的发展过程。
Prent ice H all公司的教材《化学———物质的研究》、《化学———与变化着的世界相联系》和M cG raw H ill公司的教材《化学———物质与变化》的第一章都不约而同地介绍“科学方法”。
例如,在《化学———物质与变化》(C hem ist ry-M at t er and C hange)的第一章中首先用测得的大气层中氟氯烃和臭氧层中臭氧的浓度变化关联研究为例介绍科学研究中的主要环节,然后解说科学方法中的主要名词,在列出观察、假设、实验、结论、理论、科学定理等名词后,将科学方法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在以后的章节中,还多次反复联系到各种科学方法,以巩固学生对科学方法的理解。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比较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比较摘要:对中美具有代表性的两套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展现中外物理教材在编写上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比较了中外高中物理教材系统结构上的异同点,最后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中美教材;高中物理;结构教材结构反映一个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性质,所以要对结构系统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本着这种思想理念,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套现行教材结构系统的研究比较,展示了美国优秀教材的特色,分析了我国教材与美国教材的结构差异,提出建议期望,对物理新课程改革中教材的编写及运用有所帮助和启示。
一、所选教材介绍1.国内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出版,全称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由必修和选修组成。
作为我国教材经典中的典型,人教版以它编排的科学性、知识的精炼性、专家组的权威性被广大师生所选用。
2.美国教材《物理:原理与问题》(Physics:Principles andProblems)是美国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经典,由University of Michigan-Dearborn的著名教授Paul W.Zitzewitz.Ph.D主编,麦格劳・希尔公司(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出版。
根据统计,《物理:原理与问题》一书自出版以来,在全美的选用率接近50%,并被其他许多使用英语的国家选用。
应该说这是受到教师广泛欢迎的一本教材。
本书曾多次修订改版,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颁布之后,作者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改写,与1999年版相比,这本书在章节结构、教材内容及插图上均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
二、引言的比较1.科学家的名人名言是人教版相对于《物理:原理与问题》引言部分最大的不同点。
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学生学习物理时,他们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会受到影响。
2.两套教材引言部分组成基本相同,包含了标题、主题图、本章内容及地位介绍,但是《物理:原理与问题》设置了“你将学到什么”“为什么这部分如此重要”和“考虑这个问题”,这种对话式的口吻更加贴近学生,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介绍本章的主要内容和地位。
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之比较
苏教版: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在语文学习中注重思维训练和 语言运用。
单击添加标题
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理念比较:各版本教材均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具体理念和实践方法略有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语文创新精神培养理念比较
人教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 北师大版:强调语文学习的探究性和实践性,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苏教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语文学习的开放性和多元性。 三个版本的语文创新精神培养理念各有侧重,但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材结构与特点
人教版:注重知识传授,结构清晰,知识点全面 北师大版:注重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内容丰富多样 苏教版: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语文学习的生活化与实践性 教材版本比较: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适合不同教学需求和学情
03
教材内容比较
课文选文比较
人教版与北师大版选文数量相当,苏教版略少 人教版和苏教版注重文学性,北师大版更注重人文性 三个版本的课文选文都涵盖了古今中外不同题材和体裁 苏教版更注重与初中的衔接,北师大版课文难度相对较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 Nhomakorabea标题北师大版课文难度:较高,适合 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
比较结论:人教版和苏教版课文 难度较为接近,北师大版课文难 度略高
04
教材编写理念比较
语文素养培养理念比较
人教版:注重语 文知识的系统性 和完整性,强调 语文素养的全面 培养。
北师大版:注重 语文学习的探究 性和实践性,强 调语文素养的自 主发展。
苏教版:注重语 文学习的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强 调语文素养的人 文内涵。
核心素养视角下中美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以“运动和力的关系”为例
核心素养视角下中美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以 运动和力的关系 为例王宝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ꎬ江苏苏州215000)摘㊀要:基于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ꎬ文章以中美两国物理教材中具有代表意义的 运动和力的关系 这一章节知识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ꎬ从情境创设㊁知识建构㊁实验设置和问题编制四个角度进行比较研究ꎬ明确了两版教材的优势与不足ꎬ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吸取的美版教材的优点ꎬ结合新人教版教材的特色ꎬ开展物理教学ꎬ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关键词:核心素养ꎻ中美教材ꎻ高中物理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36-0083-03收稿日期:2023-09-25作者简介:王宝成(1992.9-)ꎬ男ꎬ安徽省淮北人ꎬ研究生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基金项目:苏州工业园区 十四五 教育科研课题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中美高中主流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 (课题编号:SYK2021007)㊀㊀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ꎬ创新优化各个学科的教材设计已成为重中之重.同时ꎬ不少教育工作者开始了国内与国外教材的比较探究工作ꎬ通过分析中外教材存在的异同ꎬ找到优化本国教学方案的路径.本文选择了国内2019年修订的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和美国教材«物理:原理与问题»第二版ꎬ基于核心素养视角ꎬ比较分析运动和力相关内容呈现的异同点ꎬ希望能给高中物理教师们提供教学参考ꎬ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1情境创设的比较分析物理概念的建立㊁规律的探究㊁定理的发现等都需要在真实的物理情境中完成.以«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章节的教材为例ꎬ通过比较和提炼两版教材中关于物理情境的素材ꎬ我们可以发现ꎬ两者的章前部分㊁正文部分㊁章末部分都具有分析意义ꎬ具体对比见表1.从情境创设的数量上看ꎬ新人教版物理教材在章节初始阶段就加强了情境的导入.通过章前引言㊁名人名言㊁问题导入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ꎬ以问题为驱动力ꎬ进行主题式探究.而美版教材中的起步实验㊁物理在你身边也可以显化教学目标ꎬ从而让学生明确本章的大致内容.表1㊀中美两国教材 运动和力的关系 的情境创设数量对比版本中版美版类型章前部分章前引言名人名言问题导入背景概览内容提要起步实验物理在你身边正文部分思考与讨论拓展学习探究实验起步实验迷你实验物理实验物理挑战章末部分复习与提高测评数量1211㊀㊀引入环节ꎬ让学生能够对本章的重要内容有初步的了解ꎬ同时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ꎬ这种设置使教材内容逐步递进ꎬ结构清晰ꎬ更易理解ꎬ是一个极佳的编排方式[1].但在情境上的类型来看ꎬ美版教材列举了全部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ꎬ注重在知识38形成的过程中创设情境.而新人教版教材更着重问题驱动教学ꎬ能在实际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ꎬ有效落实物理核心素养.2知识构建的比较分析从知识构建方面对中美物理教材进行比对分析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ꎬ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通过比较中美物理教材中«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章节的知识点编排情况ꎬ如图1㊁图2所示ꎬ我们可以发现两版教材在知识点的展开顺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图1㊀美版物理教材中 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点构建流程图2㊀新人教版物理教材中 运动和力的关系 的知识点构建流程对比发现ꎬ中美两国物理教材关于 运动和力的关系 板块都设置了多个章节内容ꎬ但是在展开顺序上有明显区别.从图中可以看出ꎬ美版教材在一维力章节中介绍了力和受力分析图㊁合力㊁加速度和力㊁牛顿第二定律㊁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惯性和平衡状态6个小节ꎬ在二维力章节中又介绍了矢量㊁摩擦力㊁二维力.而新人教版教材中ꎬ在 运动和力的关系 这一章节内容开始之前ꎬ就先学习了上一章节相互作用 力的基本知识ꎬ进而开始下一章节牛顿第一定律㊁牛顿第二定律㊁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和超重与失重的学习.从总体上看ꎬ中美物理教材都采用了相同的知识编排结构ꎬ先简单介绍力学的相关知识ꎬ再详细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的具体内容.而新人教版教材在上一章节以重力㊁弹力㊁摩擦力等常见力切入ꎬ再讲解力的示意图㊁力的分解与合成以及力的运算的相关知识点.因此ꎬ我们可以发现新人教版物理教材更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ꎬ强调知识架构的逻辑完整[2]ꎻ而美版教材在知识编排顺序方面ꎬ讲究循序渐进㊁由易到难ꎬ两者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ꎬ在一定程度上均能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3实验设置的比较分析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ꎬ它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ꎬ提高科学探究水平ꎬ真实的物理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3].比较并提炼两版教材中«运动和力的关系»章节的相关物理实验可以发现ꎬ两版本教材在实验内容和实验环节均有差异.美版教材实验内容包括探究力㊁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㊁电梯里的力等ꎬ而新人教版教材涉及的实验包括探究加速度与力㊁质量的关系㊁用动力学方法测质量等多个物理实验.两者在这一章节的实验设计中ꎬ均选取了有关探究加速度与力㊁质量的关系的实验ꎬ但大部分实验内容还是有区别的.美版教材以探究定理和方法㊁研究经典物理知识为主ꎻ新人教版教材通过选择更贴近实际生活的实验内容ꎬ旨在让学生发现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ꎬ锻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各项物理知识的综合能力.实验环节部分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ꎬ除了实验必备的基础环节:实验思路㊁实验方案㊁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外ꎬ美国教材中的②③⑥⑦⑨等实验环节都是国内教材中缺乏的.其中ꎬ安全警示主要是为了提示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安全守则ꎬ保证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事故.实验器材是为了让学生对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提前准备ꎬ保证实验顺利完成ꎬ进一步拓展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点.生活中的物理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学知识灵活应用ꎬ在生活中完成知识点的闭环.物理在你身边则是48利用互联网拓展学生所学知识ꎬ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丰富学生眼界.这些环节都可以让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更有安全意识和责任感ꎬ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ꎬ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表2㊀中美两版教材实验环节对比物理教材版本中版美版实验环节①实验思路②物理量的测量③实验方案选择④进行实验⑤数据分析⑥方法汇总①实验目标②安全警示③实验器材④实验步骤⑤分析㊁结论与应用⑥进一步探索⑦生活中的物理学⑧数据交流⑨物理在你身边4习题编制的比较分析习题是物理课本的重要内容ꎬ也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的核心关键[4].考虑到习题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指导意义ꎬ有必要从习题编制方面对中美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对比结果见表3.表3㊀中美两版教材中习题对比通过对比可以发现ꎬ相较于美版教材ꎬ新人教版教材中课中习题形式多样ꎬ且都是需要学生自主交流的开放性问题ꎬ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思维ꎻ而美版教材中的课中习题数量较多ꎬ且以传统习题为主ꎬ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课后习题板块中ꎬ新人教版物理教材课后习题数量明显少于美版教材.美版教材的课后习题数量众多ꎬ形式多样ꎬ也有较详细的种类划分ꎬ包括分析题㊁解释题㊁概念题㊁选择题㊁填空题㊁图解题ꎬ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知识点掌握情况.设置过多的习题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ꎬ新人教版教材与实际结合较为紧密ꎬ虽然划分了不同层次但仍具有一定难度ꎬ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物理核心素养.同时ꎬ新人教版教材在习题素材的选择上更加生活化ꎬ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ꎬ习题的种类也更加的多样化ꎬ其中包含了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性问题㊁实验综合性问题等ꎬ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样化的科学思维方式.通过对比发现ꎬ中美高中物理教材在«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章节的情境创设㊁知识构建㊁实验设置和习题编制四个方面差异明显ꎬ各有优缺.新人教版教材注重知识编排的系统性和逻辑思维的严谨性ꎻ美版教材实验环节相对丰富ꎬ注重实验的开放性.因此ꎬ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美高中物理教材的对比分析ꎬ有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各版本教材的亮点ꎬ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ꎬ从而创造性开展物理教学.参考文献:[1]黄小敏.基于核心素养的中美高中物理教材比较研究[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ꎬ2019.[2]曾银标ꎬ徐斌ꎬ陈浩.对中美两套高中物理教材例㊁习题的比较分析[J].物理教学探讨ꎬ2015ꎬ33(05):71-74.[3]农艳鸯.中美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呈现方式比较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ꎬ2017.[4]廖伯琴ꎬ罗军兵ꎬ马兰ꎬ向娟.高中物理教材习题难度国际比较[J].物理教学探讨ꎬ2017ꎬ35(11):1-4.[责任编辑:李㊀璟]58。
版本比较高中历史教材选择指南
版本比较高中历史教材选择指南版本比较:高中历史教材选择指南在高中历史教育中,选择合适的教材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各有特点和优势,因此对于学生、教师和家长来说,了解和比较各个版本的教材是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高中历史教材的版本特点、内容重点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帮助读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一、版本特点1. 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品的人教版历史教材,以内容准确全面、语言简洁易懂而著称。
该版本教材强调对历史事件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进行解释,适合理性思维强的学生。
2. 北师大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旗下的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突出历史教育的多样性和思维拓展。
该版本教材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人大版:人大版历史教材由人大出版社出版,强调教材与时俱进,并结合了国内外新的历史研究成果。
该版本教材更新、广泛引用相关历史资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二、内容重点1. 人教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内容上注重国内外历史事件的梳理和解析,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案例和材料。
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2.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历史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更加全面,并注重贯通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强调历史的渊源和变革。
内容更具有广度和深度,适合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探究。
3. 人大版:人大版历史教材在内容上注重分析历史事件的内在发展规律和原因,强调对比和思考。
该版本教材内容涉及的领域更广泛,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历史变迁。
三、教学方法1. 人教版:人教版历史教材采用了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式的教学。
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点的传授和应用,适合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要求较高的学生。
2.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历史教材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意识。
3. 人大版:人大版历史教材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通过开展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外高中数学教材比较
中外高中数学教材比较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高中数学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不同国家数学教育的理念和特点。
本文将以中国和外国的高中数学教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点,以期为深入了解全球数学教育提供参考。
主体部分:1、中外教材特点对比中国高中数学教材的特点在于其内容丰富且结构严谨。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数学教材为例,内容涵盖了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多个领域,且知识呈现方式环环相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然而,由于教材内容较多,难度相对较大,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学习压力。
外国高中数学教材则更加注重实用性,通过大量的实例和问题解决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此外,外国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以美国高中数学教材为例,其中的问题设置往往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中外教材适用人群对比中国高中数学教材适用于15-18岁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重要的知识积累和应试阶段。
教材内容的设计针对高考要求,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然而,由于教材的普适性,个性化不足。
外国高中数学教材则更加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和呈现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例如,一些教材会针对数学特长生设置一些高级课程,以满足其深入学习和研究的需求。
3、中外教材的使用效果对比中国高中数学教材由于其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有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且其紧密的逻辑结构和清晰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在应试中取得好成绩。
然而,由于教材缺乏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外国高中数学教材则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外籍教材为例,其中的问题设置往往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然而,由于外国教材的开放性,一些学生可能难以找到学习的重点和方向,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高中历史时间轴中外对比
高中历史时间轴中外对比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中外历史的发展,我们首先需要整理出一个清晰的时间轴。
下面,我们将简要概述高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的一些重要事件,并对比中外在同一时间段内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
1、中国部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标志着封建社会的开始。
公元200年:三国时期开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唐时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2、西方部分公元前476年:古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的结束。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中世纪的开始。
公元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中世纪的结束。
从上面的时间轴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和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显著差异。
在秦朝建立时,西方正处于罗马共和国的繁荣时期。
当中国经历三国时期和隋朝统一时,西方正经历罗马帝国的衰落和中世纪的开始。
而当唐朝建立时,西方正在逐步走出中世纪,拜占庭帝国也即将灭亡。
这些时间点的对比突显了中外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例如,中国的封建社会持续了数千年,而西方的封建社会则相对较短。
另外,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如三国时期,也为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土壤,如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曹冲的称象等故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而西方在罗马帝国灭亡后的中世纪时期,主要是宗教和王权的斗争,这与中国的历史发展有着显著的不同。
在比较中外历史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到文化和地理的差异。
例如,中国的文化和科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成一体的,而西方则由于其地理位置和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中亚、西亚等地区有着更为密切的交流。
这种交流也影响了双方的文化和科技发展。
总结来说,中外历史的发展虽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独特的差异。
通过对比时间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差异,并深入探索各自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中英高中生物教材中pH值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比较
际考试 中心 的 认 可 , 为 剑 桥 高 中课 程 A —ee 作 SLvl
和 A L vl .ee 的合并 教 材 。该 课 程 源 于 英 国全 民 普
及 的高 中课程 。基 础课 程 ( SLv1 和核 心 课 程 A —ee)
( -ee) A L v1每年考两 次 , 学生统 一参加 5~ 6月份 的 全球 统考。对成绩不满 意的学生可参 加 1 月份 的 1 补考, 以最好的成绩 为准 。核心课程 的考 试成绩 可 作 为 申请 全球 各大 名校 乃至 免修 学分 的 依据 。该
? \
∥
、
、
i国外实验教学与仪器{
中英 高 中生物 教 材 中 p 值 对 酶 活性 H
影 响 实 验 的 比较
口 宿 卉
浙 江省杭 州 外 国语 学校
摘 要
3 0 2 103
通 过 对 我 国 浙 江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和 英 国剑 桥 大 学 出 版 社 出版 的 高 中 生 物 教 材 中 p 值 对 酶 活 性 影 响 实 验 进 行 比 H
表 1 p 值 对 酶 活 性 影 响 实 验 在 我 国 浙科 版 和英 国 C P教 材 中 的 比较 H U
及 如何 改进 实验 装 置 或 方 案 使 结 果 更 准 确 的 问 题, 以期 继续 启发 学生 的探 究思 维 。 浙 科版在 实 验结 束 后 的讨 论 中 , 独 提 出让 单 学 生设计 探究 温 度 对 酶 活性 影 响 的实 验 方 案 , 从
较 , 析 该 实验 在 两 种教 材 中的 地 位 、 现 方 式及 特 点 , 对 其 不 同做 出评 价 , 中外 教 材 的 互相 借 鉴 提 供 参 考 。 分 呈 并 为
中外高中物理教材对于电磁感应章节的比较分析
中外高中物理教材对于电磁感应章节的比较分析作者:严映佳来源:《赢未来》 2019年第12期严映佳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 210023摘要: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本文拟对电磁感应章节的中外教材进行比较,从章首页、具体内容与教学思路等方面加以分析,以取长补短,为我国高中物理教材提供改进意见。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中外比较;电磁感应随着新课改的颁布,高中物理教学越来越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基本目标。
但是,我国高中物理“难繁偏旧”,与生活脱节;学生只知解题,不知应用的现状仍旧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尤其电磁感应部分,难度大、学生在理解方面常有困难。
因此,本文拟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选修3-2》[1]第四章电磁感应,与美国McGraw-Hill公司出版的主流教材《Physics: Principles and Problems》[2](以下简称《Physics》)对应的第25章Electromagnetic Introduction进行比较分析,以取长补短,借鉴优质资源,提出教学建议供参考。
一章首页比较人教版教材的章首页展现了三峡电厂一台发电机的转子,以一首描绘三峡的唐诗,从古人眼中的秀丽的三峡风景引向如今的三峡电厂,从而提出发电机如何发电的问题。
在正式进入讲解前,引用了“电学之父”法拉第与当时英国财政大臣格拉斯的一端对话:“法拉第先生,它(电磁感应)到底有什么用呢?”“啊,阁下,也需要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对它收税了。
”生动而有趣,展现了电磁感应的广泛应用,同时对本章的主题有引导作用。
《Physics》的章首页直截了当的给出了内容提要(what you’ll learn)和学习本章的意义(why it’s important),与书内每个章节首页的结构都相同。
与人教版相同的是,其首页也展现了一幅大坝与发电机的图片,提出大坝内的发电机如何将流水的动能和势能转化为电能的问题。
由此可见,人教版教材更注重生动性和人文性,即知识的背景与引入;而《Physics》更注重目的性,即知识的构建及使用。
中外高中数学教材比较_4
中外高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一、香港、台湾地区及国外(以下简称“境外”)高中数学教材的特点1.提供丰富背景,引导探索感悟,强化应用意识境外许多优秀教材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突出数学的有用性。
如日本教材充分突出数学应用的工具性,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比如,其中的一套教材在每一章开头都配上与本章课题相应的图案,“平行与合同”一章的标题图是一架静电复印机在复印。
讲等式的性质时联系天平称量,讲函数时联系电灯的亮度等。
新加坡的教材也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不过,他们没有把“应用”单列成一块,而是体现和渗透于整个课程中,贯穿始终。
不是人为地拼凑应用问题,更不是先有纯粹的数学知识,然后才有数学知识的应用。
美国教材更是将数学的有用性发挥到极至,如其UCSMP教材中的三角函数部分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芝加哥1951年—1981年的月平均气温、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一年中有代表性的10天的白昼时间、单摆、风车等与三角函数有关的问题被安排在例题、习题中。
境外教材普遍重视数学交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探索、发现的机会。
如英国教材重视对问题的开放化,美国教材中有《数学万花镜》、《数学游戏》、《错在哪里》、《想想看》、《数学史话》等栏目,有的教材还在引入概念时提供启发发现的原型(思考题),以引导探索的方式进行知识呈现。
很多美国教材都有供进一步研究的参考书目、供进一步了解或研究的相关网址等。
在知识呈现方式上,同样也强调增强探索性。
如美国UCSMP教材中三角函数一章有这样一个问题:大风车的轮子顶点离地面45英尺,轮子以每分钟2周匀速运动。
某人登上车轮,10秒后到达顶点,……。
这个作业告诉你如何导出这个函数关系式。
……。
在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性活动结束后还给出了一个“实习作业”:到娱乐公园收集有关风车轮的尺寸和转速,并用一个模型来描述人在风车上离地面的高度与登上风车的时间的函数关系。
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于探索、发现,更是境外教材普遍使用的。
统编版与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对比分析——以秦朝为例
ZHONG XUE JIAO YU YAN JIU统编版与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对比分析——以秦朝为例杨 丽(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0047)2017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全国历史教材通行一版——统编版,意味着大象版、岳麓版、人教版(2007版)等版本的历史教材会逐渐消失。
2018年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出版。
2019年秋季在上海、北京、山东等六省(市)率先试用;全国其他省份最迟于2022年秋季使用新教材。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媒介和资源,而教科书是教学中最核心的教材,因此教科书编纂的质量关乎历史教学的质量。
本文试图通过将统编版和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进行对比,并以秦朝为例,分析统编版历史教材的创新之处,以推进目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一、两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比较分析(一)体例岳麓版必修高中历史教科书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三大模块,以时间为顺序,采用中外混合历史专题体例。
统编版必修教科书采用通史体例,以章节体形式将中国史与世界史分为上、下两册,每一节课介绍一个时期各方面的内容。
(二)正文系统岳麓版教材是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历史教材。
课程标准 (实验稿)对秦朝的内容要求是:“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统编版教材是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版)制定的,对其要求是:“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从两版课程标准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对于秦朝时期的内容要求有极大的不同。
岳麓版更加强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而统编版课标则更加强调秦朝对于民族交融、大一统国家建立的所做的贡献,有利于构建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感;通过分析秦朝速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素养。
高中新旧教材对比
二、高中新旧教材对比1、第三单元比较与感悟:从比较中可以体会到新旧教材除了在结构、体例、理念和史学观方面的重大区别外,特别想阐述的是:(1)、确立新政体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是进步、是文明。
(2)、迈向文明的道路具有坎坷和反复。
(3)、不同国情决定了政体确立中的形式不同,但都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相互间的借鉴、学习、影响,推动了世界民主政治的进程。
教学处理:在教学中,教师会感觉很不适应,会有没有历史脉络之感,总想补充事件过程。
根据课程时间安排,只要教材有事件的基本过程,就不必再增加,避免冲淡主题。
2、第四单元变化:新教材在鸦片战争前的因素分析上,采用了用导语分析世界发展和对殖民地的要求;对国内因素侧重在鸦片贸易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三派观点和林则徐的举措,说明英国动用武力解决矛盾的真实意图——打开鸦片贸易在中国的通道和获得可靠的殖民地,从而在市场和原料上获得持久利益。
新教材大大删减了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的内部因素分析的内容,强调了“中国独立道路被中断”“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
这是新的全球史观的渗透表现,强调世界发展的一体性。
如果你不跟随他的进程,它会迫使你走近民主走近现代化。
变化说明:新教材加大了起义前列强倾销商品对中国的经济结构的冲击;增加了天京变乱农民力量“封建化”因素加重导致内讧;削减了对《天朝田亩制度》所作的评价。
在意义阐述中增加了农民的新思想。
以大众的角度反映历史出现的新现象,是自下而上的史学新观念。
处理:老师们在教学中不一定补齐已删减的内容。
变化:1、甲午战争后中旧教材多次涉及到李鸿章的妥协态度和行为,在新教材中不再涉及。
并提及到为挽救危机,清政府军事改革等情况。
2、在阐述两个战争后签订的两大条约的影响中有较大的改动,特备注重了对社会下层的冲击,把关注视角放在人民这一力量上,直接体现了自下而上的新史观。
3、强化内忧外患主题。
处理:教师可以在这些变化的问题上引起讨论,增强一种读史研究的意识。
高中教材全解中外历史纲要下
高中教材全解中外历史纲要下《高中教材全解中外历史纲要下》是一本针对高中历史课程的辅导教材,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历史知识解析和讲解。
本书以教育部颁布的历史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全面、系统的知识梳理和分析。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单元导学:每个单元开始部分都有单元导学,对单元主题、核心观点、学习目标进行简要概述,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2. 教材解析:本书对历史教材的内容进行详细解析,包括历史事件、人物、地点、时间等,注重事实陈述和观点阐述的准确性,同时提供历史背景、原因、发展过程、影响等方面的深入分析。
3. 知识拓展:本书在教材解析的基础上,提供相关的历史知识拓展,包括历史典故、重要文献、历史人物评价等内容,旨在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4. 习题训练:本书针对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适量的习题训练,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解题能力。
5. 答案解析:本书提供了所有习题的答案和解析,便于学生自检和复习。
《高中教材全解中外历史纲要下》具有以下特点:1. 知识全面:本书涵盖了高中历史课程的全部内容,对历史事件、人物、地点、时间等进行全面、详细的解析,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2. 解析深入:本书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提供历史背景、原因、发展过程、影响等方面的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3. 拓展丰富:本书提供丰富的历史知识拓展,包括历史典故、重要文献、历史人物评价等内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4. 习题训练:本书提供适量的习题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解题能力。
5. 实用性强:本书内容翔实、解析详细,既适合学生自学,也可作为教师的参考资料。
通过阅读《高中教材全解中外历史纲要下》,学生可以全面、深入地掌握高中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学科素养,为高考和历史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中外阅读书单的差异
中外阅读书单的差异
中外阅读书单的差异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可能存在的差异:
1. 主题和内容差异:由于中外文化背景和知识体系的不同,阅读书单的主题和内容也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中国书单可能更侧重于传统文化和历史,而外国书单可能更侧重于现代文学和科幻作品。
2. 语言和翻译差异:中外阅读的书籍语言不同,翻译的质量也会影响对原著的理解。
有时候,中文版的书籍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导致理解上的差异。
3. 教育理念差异: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异也会反映在阅读书单上。
例如,中国教育可能更注重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外国教育可能更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育理念的差异也会影响阅读书单的选择和解读。
4. 推荐机制差异:中外推荐书籍的机制也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中国可能更倾向于根据考试要求或者教材推荐阅读书单,而外国可能更注重读者的兴趣和个性化需求。
5. 文化价值观差异:中外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也会影响阅读书单的选择。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孝道、忠诚、礼仪等美德,而西方文化可能更注重自由、民主、平等。
这些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会影响对书籍的理解和评价。
总之,中外阅读书单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文化、教育、语言等多个方面。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外文化背景和知识体系,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沟通。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外国历史纲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古代文明,教材会涵盖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
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古代文明,学生可以了解到不
同文明的特点、社会组织形式、科技进步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2. 中世纪欧洲,教材会介绍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宗教改革、十字军东征等重要事件和现象。
学生可以了解到中世纪欧洲社会的
组织结构、宗教信仰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欧洲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冲突。
3. 近代西方历史,教材会介绍近代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
工业革命、民主革命等重要事件和思潮。
学生可以了解到近代西方
社会的变革、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西方国家对世界的影响。
4. 世界两次大战,教材会详细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学生可以了解到这两次战争对世界格
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以及战争对各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5.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教材会介绍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东西方国家的分裂与对抗,以及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
学生可以了解到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紧张局势,以及后冷战时期的全球化、多极化趋势。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内容外,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还会涉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外国历史事件和人物,例如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英国工业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等。
通过学习这些外国历史纲要,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中国、南非高中历史教材比较——以岳麓出版社与马斯库·米勒·朗文出版社1945-1991年历史相关教材为例
中国、南非高中历史教材比较——以岳麓出版社与马斯库·米勒·朗文出版社1945-1991年历史相关教材为例作者:侯俊玲来源:《世界教育信息》 2017年第15期摘要:文章通过对中国和南非高中历史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对历史教材内容、形式等进行分析,指出了两者在体例、内容编排、习题处理及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异同;就中国、南非两国在教科书中对他国历史内容的体现,浅析当代两国间的国际政治层面的互动和交往。
关键词:中国;南非;高中历史教材;异同;关系互动迈克尔·欧克肖特曾说:“每一个社会,都通过在其历史书中做出的强调,建构了它自己命运的学说,它将其保持至今,其中隐藏着它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对这传说的历史研究必定是政治教育的一个突出部分[1]。
”通过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和探索,不仅可以理解各国在教材编写方面的异同,而且能够分析出各国的政治理念与国家间的政治互动和交往情况。
在选择历史教材时,考虑到当前两国的教材编写形势:新课程改革在两国均逐步开展,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逐步走向多元化,由全国统一版本、统一教材发展成为多个版本、多种教材已成为两国共同的趋势。
面对繁杂的教材版本,南非方面,笔者选择了开普省使用率最高的《焦点历史》(FOCUS Hi.story(CA PS》o版本,该书由马斯库·米勒·朗文( Maskew Miller Longman)出版社出版,中国方面造择了岳麓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历史教材。
下面笔者将对二者进行具体分析和对比。
一、体例岳麓出版社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是将高中历史教科书分为三册,分别是《政治文明历程》《经济成长历程》《文明发展历程》,也就是说将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关内容进行独立介绍。
而南非历史教材则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三册,在每册课本的叙述中,注意将政治、经济和文化看作统一的整体,彼此之间并不分离。
此外,中国高中历史教材主要是中外分编,将历史知识分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两大部分,彼此之间照应较少,同时中国历史的相关内容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世界历史的相关内容。
中外教材对比
美国语文和鲁人版语文教材对比分析摘要:本文以我国的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和《美国语文》(12—18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选文与知识系统、作业与助读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从美国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借鉴有益的启示,使中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与认知能力上更加完善,同时也希望对今后的语文教材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选文与知识作业与助读随着时代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尤其是各国的教育改革以及发展呈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各国教育的比较研究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教育界津津乐道的话题,而教材作为重要的研究资源,在各国的母语教育中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西方国家中,美国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近年来, 我国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 不少新教材引进了西方母语教材中的概念。
对国内外的中学语文教材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有利于编写符合我国的国情和适合学生语文学习需要的语文教材,也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中学语文教学。
因此对中美语文教材进行比较研究是非常有必要也有意义的,其目的是为了总结中美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 探究语文教材编写的新理念、新思路, 以美国经验为借鉴, 改进并提高汉语文教材, 从而更好的促进语文教学。
这里将对《美国语文》(12—18岁)和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必修)进行比较,将选文与知识系统合为一个整体,助读与作业系统作为另一整体,试从两大系统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
鲁人版高中教材与《美国语文》的简要分析:“鲁人版”必修教材有五个模块,每个模块由四个单元构成,共有20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组织选文,共20个话题。
20个话题涉及八大学习领域:人生、情感、生活、自然、社会、艺术、科教、文化。
不同领域的话题相互间隔分布,同一领域的话题在五个模块中循环出现,20个话题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关联。
同时,五个模块还各设计了一个“活动性学习专题”,编排在教材的后面,作为单元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和升华。
人教版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对比研究
人教版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对比研究发布时间:2023-01-15T05:26:27.65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6期第9月作者:肖雅薇[导读]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任务。
教师应注重学生语言能力、肖雅薇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00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任务。
教师应注重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共同发展。
教材作为主要语言输入来源,其文化内容的编排对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人教版和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课本中的文化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人教版教材中目的语文化占比最高,北师大版中其他文化占比最高;两套教材中世界文化占比最少。
关键字: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一、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0)将“文化意识”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体现了文化内容的教学在我国高中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
教材是落实课程目标、实现学科育人的重要载体,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大意义(王蔷,2019)。
文化内容在教材中的体现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课本和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课本中的文化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教师根据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素养。
二、文化和文化内容本文主要采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0)中对文化知识的定义:“文化知识即中外文化知识,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根据文化所在领域,Cortazzi & Jin(1999)将文化分为三类:本国文化、目的语文化和世界文化。
在这三种文化的基础上,张革承、张洪岩(2007)补充了对比文化和其他文化。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对比分析法对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和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对比,从目的语文化、本土文化、世界文化、对比文化和其他文化五个方面对教材的文化内容进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高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一、香港、台湾地区及国外(以下简称“境外”)高中数学教材的特点1.提供丰富背景,引导探索感悟,强化应用意识境外许多优秀教材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突出数学的有用性。
如日本教材充分突出数学应用的工具性,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比如,其中的一套教材在每一章开头都配上与本章课题相应的图案,“平行与合同”一章的标题图是一架静电复印机在复印。
讲等式的性质时联系天平称量,讲函数时联系电灯的亮度等。
新加坡的教材也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不过,他们没有把“应用”单列成一块,而是体现和渗透于整个课程中,贯穿始终。
不是人为地拼凑应用问题,更不是先有纯粹的数学知识,然后才有数学知识的应用。
美国教材更是将数学的有用性发挥到极至,如其UCSMP教材中的三角函数部分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芝加哥1951年—1981年的月平均气温、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一年中有代表性的10天的白昼时间、单摆、风车等与三角函数有关的问题被安排在例题、习题中。
境外教材普遍重视数学交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探索、发现的机会。
如英国教材重视对问题的开放化,美国教材中有《数学万花镜》、《数学游戏》、《错在哪里》、《想想看》、《数学史话》等栏目,有的教材还在引入概念时提供启发发现的原型(思考题),以引导探索的方式进行知识呈现。
很多美国教材都有供进一步研究的参考书目、供进一步了解或研究的相关网址等。
在知识呈现方式上,同样也强调增强探索性。
如美国UCSMP教材中三角函数一章有这样一个问题:大风车的轮子顶点离地面45英尺,轮子以每分钟2周匀速运动。
某人登上车轮,10秒后到达顶点,……。
这个作业告诉你如何导出这个函数关系式。
……。
在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性活动结束后还给出了一个“实习作业”:到娱乐公园收集有关风车轮的尺寸和转速,并用一个模型来描述人在风车上离地面的高度与登上风车的时间的函数关系。
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于探索、发现,更是境外教材普遍使用的。
美国的一本教材讲“函数图象的平移”时,让学生研究函数y=|x|,y=|x-3|,y=|x|+3等的图象,要求学生先手画,再用图形计算器检验,很自然地由学生自己发现了:其实都是由y=|x|“变”过来的,使学生真正成为建构知识的主体。
正如日本的课题标准中所描述的,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机会。
如实践操作(如实地测量)、社会调查、思考分析等,在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也发展了其积极的态度和自身数学上的成就感(新加坡的大纲中也有类似的提法)。
这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2.形式生动活泼,编排机动灵活,遵循认知规律从教学内容上看,境外优秀教材(如美国)重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可接受性,安排教学内容。
如大多数美国教材、香港教材和IB课程,在处理解析几何内容时,都把它分成直线、圆和圆锥曲线三部分,分别插入各个年龄段去讲授,直线方程在初二就全部解决了。
我国为了保证解析几何内容的完整性,直线方程一直到高二才出现在课本上。
从呈现方式上看,国外许多优秀教材的呈现方式丰富多彩,强调用丰富的背景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注意运用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渐近地深化,循序渐进地发展。
如美国教材《ELEMENTARY MATHEMATICAL ANAL YSIS》(Throdorc her berg and James.D.Bristol)通过系统整理和复习初等数学,介绍初等微积分的基本方法。
再如美国大多数教材在处理函数概念时,都是先定义关系,再将函数定义成一种特殊的关系,映射观点只是一带而过。
在这一点上,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研究人员以大人的认知能力去评价学生,总认为集合映射很容易理解,包括数列的“ε—N”定义。
可能这些人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的学习经历,或者也可能他们确实很聪明。
我们几十年来从教的经验得出的结论与他们大不相同。
台湾的一本教材在处理极限这部分内容时更是独具一格:不用严格的“ε—N”、“ε—δ”定义,而采用描述性的定义方式。
这样,他们先定义函数(连续)极限,后研究数列(离散)极限,因前者可用连续函数的图象引导,在直观图象的启发下,学生很容易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数列极限反而容易了。
这种从学生认知能力出发进行的别出心裁的设计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英国、新加坡的教材更是按学生能力和水平,将内容进行“多层次结构”的设计,对不同学生提不同要求,就是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也很灵活。
这种不仅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而且对同年龄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区别对待的做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另外,境外教材设计的灵巧,印刷的精美,形式的活泼,很强的可读性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3.目标取向多元,充分发展个性,注重横向联系德国中小学教育有多种形式,分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完全中学。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各自有着自己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这样的教育是多元化的。
这种教育目标多元化正是德国先进教育理念的体现。
这种多元化的教育观既体现了社会对人的需求的多元化,也能够根据学生各自对数学的兴趣、爱好、能力,尽量做到发展个性,以人为本。
日本教材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坚持“大众数学”的理念。
他们的学生小学二年级起就学习统计知识,初三进一步学习概率与统计,让学生在初中就懂得资料整理、资料比较、古典概率、样本调查等知识。
为了使这些重要知识的教学落到实处,他们采取了多轨制的形式,分层教学,使全体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
另一方面,日本的数学教材很强调内容的改革,大胆删去了平面几何的系统教学,只剩下最实用的部分,而且不自成系统。
他们将概率统计串于全套教材之中,既把它作为实用知识和方法,又把它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素材。
台湾教材的理念是:着重从实例出发,使学生有具体的概念,再做理论的推演,互相印证。
以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之功效。
他们高一、高二统一教材,题为《基础数学》,高三阶段,文科学《普通数学》,理科学《理科数学》。
总结构是分块组合混合编写。
这种做法与我们的新课程标准的处理方法有相似之处,两者比较,我们的可选择性更强,但操作起来可能复杂一些。
美国中学数学教材的多样化更是突出:象威士康星州的一个学校的教学计划,光是数学课程,就提供了不少于15种的学习程序,最浅的只达到我们初二的水平,高的则达到我国的大一结束的水平。
根据这种要求,教材的多样化就随之形成了。
尽管美国的中学数学教材种类繁多,系统多样,但其共性特征也很明显:都注意于学生自学,该详细处则详细,该放手时则放手:很重视探究问题的安排。
美国的这种让各种教材相互竞争,让不同的人选用不同的教材的做法,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西方的不少教材打破几何、代数、三角各分支之间的界限,混合在一起讲授,这样可减少内容的重复讲授,显得紧凑而便于学生掌握。
如美国Prentice Hall 出版的《Advanced Mathematics 》中的一章“Polar Coordinate and Complex Numbers”(极坐标和复数),这一章揭示了“极角和辐角”、“极径和模”之间的天然联系,使学生比较轻松地掌握了极坐标及复数这两个不太容易的数学内容,体会了这两个数学概念的联系。
4.文化氛围浓厚,材料新颖有趣,技术运用充分在美国的一本1989年出版的教材中的《逻辑》部分,教材在边沿空白 处介绍了英国数学家George Boole(1815—1864)。
他的著作《思想的规律》把逻辑发展为抽象的数学系统,出现了逻辑运算的规则,“且”“或”“非”的提出和符号。
用这一思想,他建立了逻辑代数。
又介绍了德国数学家 De Morgan(1806—1871)、英国数学家John Venn(1834—1922)的治学精神和贡献。
美国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一本几何课本中介绍了五位科学家的传记,他们并不是数学家(分别是女建筑家、测量学天文学家、工程数学家、经济学家等),重点介绍他们的治学精神和把数学应用到别的学科中去的事迹。
又介绍了地质工作者、普通计件工、制图工、木工、会计、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等不同工种的经历,着重说明数学的应用。
美国的Ray C.Jurgensen,Richard G.brown,John W.Jurgensem 等人所编的一本几何教材中向学生介绍了计算π值的几种不同途径(要求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十八世纪的Sharpe:)7315313311(3232 +⋅-⋅+⋅-=π 十七世纪的Waills:⋅⋅⋅⋅⋅⋅⋅⋅⋅≈79787656543432122π十七世纪的Leibniz : )111917151311(4 +-+-+-≈π 及十六世纪的Vieta 的一种计算方法。
以上这些事实说明一个问题:国外的很多优秀教材特别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很多国家的教材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
正是由于 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使其教材的内容始终体现出时代感,极大可能地将最新成果加以包容。
如当计算机进入教学后,美国的一些教材就将运用计算机进行函数拟合引进教材、用图形计算器画函数图象研究图象变换问题,等等。
由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COMAS (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组织专家编著的的一本教材《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athematics 》中在“线性代数”一节中的“背景聚集”栏目中介绍了“机器人和几何学”,并配了相关图片。
该书涉及的新颖有趣的“背景”材料还有很多,如“汽车面积计算”、 “是否正在发生全球变暖的情形?”,等等。
这些充满新意的材料既使学生及时接触到最新的科技成果、最紧迫的社会问题,也使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更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美国的教材《FUNDAMENTALS OF MATHEMATICS 》(1989年版)中有很多有趣的“游戏题”:通常使用的唱片,直径是12吋,转速是每分钟3331转,问唱片上有多少条槽?”这是一个不需计算的问题,只有一条槽,因为它是连通的。
肯定会有学生会拿起笔或计算器,结果令人捧腹。
更为有趣的是,上述的COMAS 编著的教材《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athematics 》在“向量”一节的“背景聚集”栏目中介绍了一张在正在飞行的飞机上打网球的图片:“我们不知道Ivan Ungen 和Gladys Roy 是否确实在一架正在飞行的飞机机翼上打网球。
若确实的话,设想一下她们该怎样处理速度向量和力向量。
当Gladys 将球直接击向Ivan 时会发生什么?如果她希望Ivan 将球击回的话她该向哪儿击球?飞机加速、减速和匀速时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既有探索性,又充满趣味,确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