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课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消化与吸收》PPT(第三课时)
【实验结果】
试 淀粉 管液
滴加
水浴 温度
加碘液
现象
A 2ml 2ml唾液 370C 1滴 不变蓝
B 2ml 2ml蒸馏水 370C 1滴 变蓝
2ml5%盐
C 2ml
酸
370C 1滴 变蓝
2ml唾液
结果 淀粉已分解 淀粉未分解 淀粉未分解
【实验结论】 1、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分解有催 化作用。 2、唾液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下,不具有催化作用。
大肠 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分析讨论: 在消化系统中,
消化、吸收的最主要 器官是哪一个?
小肠
人体消化系统
消化器官——小肠
小肠的内外表面积差异大:人体 小肠大约长6米,直径约3厘米,以此 可计算出小肠的外表面积大约是0.67 平方米,然而小肠的内表面积则有 200平方米以上。
小肠的内、外表面积为什么差异这么大? 皱襞和绒毛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3、营养物质被吸收后的进入哪里? 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到全 身各处。
水、无机盐、 维生素、葡萄 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少量水、 无机盐和部 分维生素
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不同
消化道
吸收功能
口腔、食道 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胃
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
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 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A、专一性
B、高效性
C、敏感性
D、都不是
3、以下是影响酶活性主要因素的是( C ) A.反应物的浓度、pH、压力 B.光照、温度、pH C.反应物的浓度、pH、温度 D.压力、温度、反应物的浓度
4、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请问该小组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及第三节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晚餐——清淡至上
晚餐的能量与早餐大致相同,要少于午餐。 1 晚餐宜选择的食物 适量主食。 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虾、瘦肉、豆类制 品等。 多吃绿叶蔬菜。 适量摄取粥类或汤类食物。
2 晚餐不宜选用的食物 各种油炸食物,如炸鱼、炸鸡、炸肉等。 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等。 高能量食物,如奶油蛋糕等。
糖类
平衡膳食宝塔利用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了 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咱们国家的城乡居民不仅需要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 食物,还需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而且每日摄取的 总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30%、40%和30%。 实际上是遵循了传统的“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的观念。
早餐——丰富多彩 让白色(牛奶)、橙色(果汁)、
巩固提升
1.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A、 小肠
B、 大肠
C、 胃
A D、 口腔
D 2.下列中哪项不是物理性消化( )
A、 牙齿咀嚼
B、 舌的搅拌
C、 胃肠蠕动
D、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
A 3.由消化道壁吸收的营养物质,首先进入的是( )
A、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运动系统
(3)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部位?为什么许多物
质在这里会神秘地消失?小肠 因为它们被消化吸收了 (4)“死胡同”是什么部位?盲肠或阑尾 (5)它在什么地方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 大肠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吸收无关的是( )。
B 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5~6米长
最新第二节-消化与吸收(讲)课件PPT
蛋白质、糖类、脂肪
须消化后被吸收
水、无机盐、维生素
无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
纤维素
不能被消化
消化与吸收的概念
❖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吸收的 营养物质的过程 。
❖ 吸收:食物经消化后其中的营养物质、 水分、无机盐等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 液循环的过程。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 腺
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
提示P27
1. 设计一组实验,有的只探究牙齿的咀嚼和 舌的搅拌,有的只探究唾液的作用,有的既探究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探究唾液的作用。
2. 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 3. 口腔的温度大概是37℃。 4. 淀粉是没有甜味的,淀粉分解后形成的麦 芽糖是有甜味的。 5. 淀粉遇碘变蓝,但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食品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
1.淀粉((口唾腔液))
麦芽糖( 肠液、胰
( 小肠)
液)
葡萄糖
2.脂肪((胆小汁肠))脂肪微粒
( 肠液、胰 (小肠)
液)
甘油+ 脂肪酸
3.蛋白质((
胃胃液))多肽
( 肠液、胰 ( 小肠)
液)
氨基酸
总结: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为口腔,脂肪开始消
化的部位为小肠,蛋白质的开始消化部位为胃。
结论: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
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
大肠 小肠
大部分水、 无机盐和维 生素、全部 葡萄糖、氨 基酸、甘油 和脂肪酸
技 能 训 练
解 读 曲 线 图
——
淀粉
脂肪
口腔 咽和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1、图中_Y___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脂肪、蛋白质各在消化道什么地方开始被消化? 答:淀粉(口腔)、蛋白质(胃)、脂肪(小肠)。 3、D(小肠)中含有胆__汁___ 、胰__液___ 、肠___液___等消化液。
部编版2022-2023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二节《消化与吸收》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共四套
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提问:食物被消化后,营养物质是如何被吸收的?各段消化道的吸收功能是
否相同呢?
教师列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不同。
消化
吸收功能
道
胃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 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
生素
大肠
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30 页的“资料分析”,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有何异
学法上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指导学 生运用直观、生动、形象的图表和生活体验,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同时创造 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淀粉消化过程的动画片,有关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的视频。 (一)、导入新课
部编版 2022-2023 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与吸收》 说课稿(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消化和吸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8 个 方面依次进行。 一、说教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 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体合作能力、思维能 力。
2.通过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向学生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回顾上一节,食物中都含有哪些人体生命活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G
F
α-胰液 α-淀粉酶
糊精
Page 38
寡糖(寡糖在小肠内不被消化进入到结肠中被微生物发酵) 棉籽糖 水苏糖 细菌利用 发酵产气 存在于豆类皮中 细菌利用比较低
寡糖还可以在体内被吸收后合成维生素,促进矿物质的吸 收
人体对各类糖的吸收速度 D-半乳糖>D-葡萄糖>D-果糖>木糖醇 >三梨酸 主动运输 易化扩散
Page 3
二 吸收 (一)概念: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到体内的过程。
食物经过消化后,食物中的成分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到血液 循环或者淋巴循环的过程。
(二)形式和特点:
1被动吸收:通过滤过、渗透、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等几种 形式。(不需要消耗机体的能量)
多肽、离子、电解质 高浓度 低浓度
Page 4
第1 狭窄
第2 狭窄
第3 狭窄 胃
食管腹部
贲门
Page 13
Page 14
(三) 胃 stomach
胃是消化管的膨大部分, 食管 贲门部 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 食管 贲门胃底 1. 胃的形态和分部 胃小凹 胃的形态可受多种因素 贲门 的影响。 胃小弯 胃分前、后壁, 大、小弯, 角切迹 入、出口。 角切迹 胃体 幽门瓣 通常将胃分为 4 部:贲门 十二 部、胃底、胃体、幽门部。 指肠 胃溃疡和胃癌多发生在幽 十二 幽门 门窦近胃小弯处。 指肠 胃大弯 幽门处的粘膜形成环形皱 幽门括约肌 襞称幽门瓣。幽门处的环形 幽门部: 幽门管 幽门窦 肌层增厚为幽门括约肌。
乳化
三酰甘油酯
二酰甘油酯+脂肪酸
肠、胰脂肪酶 单酰甘油酯+脂肪酸 肠、胰脂肪酶 脂肪酸+甘油
2023年《消化和吸收》教案
2023年《消化和吸收》教案2023年《消化和吸收》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操作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过程,锻炼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2、通过整理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提析,归纳,总结等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科学发现过程,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初步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难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flash动画《馒头历险记》,让同学们在观察的时候总结出馒头从被人们吃下去一直到被人体消化吸收直到排出体外分别经历了哪些部位,学生回答消化道及消化腺各部分的名称;教师进一步提问馒头在经过以上各部分的时候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学生无法回答,教师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消化与吸收》环节二、新课教学一、利用导入中视频所呈现的食物从摄取到被细胞吸收的画面,引导学生总结出消化的定义: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二、教师展示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型,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出消化系统的组成: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其中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构成,消化腺是由胰,肝唾液腺等构成。
并且让学生指出每个结构对应于身体的什么部位。
三、通过实际生活,带领学生回忆馒头嚼的时间久了会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引出本节课的探究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的变化。
1、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如果是这样,他们各是什么作用?馒头为什么会变甜?2、作出假设: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没有甜味,但淀粉分解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
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产生麦芽糖。
3、材料用具:新鲜的馒头,唾液,试管,碘液。
4、方法步骤:(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的切碎,拌匀,C块不做任何处理。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 三、 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 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 1、口腔、咽和食道没有吸收功能。 • 2、胃、小肠、大肠具有吸收功能。胃只 能吸收少量的水。大肠只吸收少量的水、 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 3、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吸收全部营 养物质,其中大部分脂肪成分由小肠绒 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其他营养物质 (全部营养物质)由小肠绒毛的毛细血 管吸收。
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1.你认为有些食物为什么必须要经过消化才 能吸收? 消化道哪些部位具有消化作用?请 你解释什么是“消化”? 食物不溶于水就不能被人体吸收。消化是指 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 吸收的成分(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你认为食物消化有哪些方式?它们之间有何 区别? 消化的方式有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前 者物质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只是食物的形状大 小发生变化,后者在消化酶的作用下物质的成 分发生了变化。
影响消化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提出问题:可能与食物的种类、形状、体 积、生熟等因素有关
作出假设:可能与形状有关 设计实验: 水的量 红糖 水温 形状 (毫升) (克) (00C) 1 20 5 20 方形 结论
2
20
5
20
压碎
研碎的方糖溶解快。原因:物质颗 粒小,与水的接触面大。 结论:物质形状、体积大小不同在水中 的溶解速度不同.
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 胃 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 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胰 分泌胰液 腺 消化和吸收 小肠 的主要场所 大肠 暂时贮存食物
残杂
阑尾 肛门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 消化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
生理学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促胃液素 括约肌舒张
胃-回肠反射
精选ppt
二、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1.胰液的分泌
胰腺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胰岛素
腺泡细胞:各种胰酶
组成胰液
小导管管壁细胞: H2O、HCO3
无色、无味、碱性
胰蛋白酶 胰淀粉酶 胰脂肪酶
2、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性质 无色的碱性液体,pH 7.8~8.4,
血浆渗透压接近,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④所含的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具有保护
消化道粘膜的作用,防止物理和化学因素造 成消化道损伤。
精选ppt
口腔内消化
一、咀嚼 由各咀嚼肌按一定的顺序收缩而实现。
二、吞咽 由一连串依一定顺序发生的反射动作实现,
称为吞咽反射。 第一期:由口到咽。 第二期:由咽到食管上段。 第三期:沿食管蠕动下行到胃。
②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最适pH7.0)可使食 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③排泄功能 ④清洁和保护口腔 ⑤杀菌作用
精选ppt
胃内消化
从功能上通常将胃分为头区和尾区。头区包括胃底 和胃体的上端,尾区包 括胃体的下端和胃窦(图 6-4)。 一、胃液的成分、作用 及其分泌的调节
胃的外分泌腺有三 种:①贲门腺。②泌酸 腺。 ③幽门腺。
麦芽糖 + 葡萄糖
胰淀粉酶(小肠)
双糖酶 小肠液
葡萄糖
胰脂肪酶(小肠)
甘油三酯
甘油 + 脂肪酸 + 甘油一酯
胃蛋白酶(胃)
蛋白质
䏡 、胨 、少量肽和氨基酸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小肠)
二肽酶、三肽酶、多肽酶
䏡+ 胨 + 多肽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PPT(第3课时)
甘油 脂肪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是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 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 _血__液___的过程。
思考讨论
消化管不同部位的吸收能力有很大差异,这主 要与消化管各部位的组织结构、食物在该部位停留 时间的长短和食物被分解的程度等因素有关。
想一想 小肠内的营养物质进入小肠绒毛壁内的
毛细血管,需要穿过几层细胞。?
开始消化 部位
最终 消化产物
需要的 消化液
淀粉
口腔
葡萄糖 唾液 肠液 胰液
蛋白质
胃
氨基酸 胃液 肠液 胰液
脂肪
小肠
甘油、脂肪酸 肠液 胰液 胆汁
1.吸收是指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消化后,
进入( B )的过程。
A.神经系统
在消化管当中哪些部位有吸收作用? 胃、小肠、大肠
消化管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不同
消化管 胃
吸收功能 吸收部分水、酒精
小肠
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 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 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微绒毛
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1.小肠细长,盘曲在腹腔内,长约5-6米; 2.小肠内壁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小肠绒 毛和微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面积;
内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吸收。
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 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很薄的上皮细胞构成。
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1.小肠细长,长约5-6米; 2.小肠内壁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小肠绒毛 和微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3.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 上皮细胞构成。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3课时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 能力目标 通过列表格的方式总结食物在口腔、胃、小 肠内的主要变化。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
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
描述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内的主要变化。
胰液、肠液
脂肪 胆汁脂肪微滴 胰液、肠液
甘油 脂肪酸
建议活动:观察胆汁的乳化作用
油层 水层
建议活动:观察胆汁的乳化作用
胆囊
建议活动:观察胆汁的乳化作用
胆汁
将胆汁放入油脂中
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脂肪微滴 胆汁
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滴
曲线1、2、3分别代表哪种物质 在消化管的消化过程?
未 100
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
物理性消化 消化方式
化学性消化
食物在口腔、胃、小肠消化后的产物是什么?
列表总结消化方式与消化后产物:
口腔
切断、撕裂、 磨碎、搅拌
淀粉
唾液淀粉酶 唾液
麦芽糖
胃
蠕动、混合
蛋白质
胃蛋白酶 胃液
多肽
小肠 消化的主 要部位 蠕动、混合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胰液、肠液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教学过程
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
二、食物的消化
(一)口腔内的消化是怎样进行的? 牙齿的咀嚼、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二)胃内的消化是怎样进行的? 胃壁肌肉发达; 胃腺分泌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结晶
胃溃疡
(三)小肠内的消化是怎样进行的? • 小肠壁内有肠腺。
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4章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学生版)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知道牙齿的种类,能描述牙齿的结构,阐明保护牙齿的重要意义。
2.分析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尝试解读营养素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图解,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素的吸收过程。
4.了解酶的作用和特点。
完成“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的实验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解读1:消化系统的结构,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及其结构特点,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难度较小。
解读2:酶的化学本质、功能及特点,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和简答题,难度适中。
知识点01 消化系统的组成人体摄入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素要经过消化和吸收后才能被人体利用,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是在人体消化系统内完成的。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 组成的,人体的消化道、消化腺的组成及其其功能如图所示。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消化系统:(一)消化道:从上到下有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主要功能是进行食物的和(二)消化腺:①分布于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脏、胰腺②分布于消化道壁上:胃腺、肠腺(二)牙(1)作用:牙是人体口腔内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可咬切和磨碎食物。
(2)分类:按出牙的时间,牙分为乳牙和恒牙。
幼儿时长出的一组牙称为乳牙,共20颗。
约6岁起,乳牙逐渐脱落,换上恒牙,共32颗,一般恒牙脱落后就不会再长出来。
(3)结构①牙釉质:包裹在牙本质外侧,它表面光滑而坚硬,是人体最坚硬的结构。
②牙本质:它是牙的主体结构,内部有一腔隙,内含牙髓。
当牙本质暴露后,就能感受外界冷、热、酸、甜等刺激,从而引起疼痛。
③牙髓:位于由牙本质围成的牙髓腔中,由小血管和神经组成。
(4)龋齿:龋齿俗称蛀牙,是青少年中发生率很高的牙病。
①形成原因: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酸性物质,从而引起龋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分子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小分子物质
酶
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 小芳同学,饭后感到肚子疼,上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 后诊断为消化不良,医生为他开了几片多酶片,该同学 按照医生嘱咐服用了两颗,半小时后症状明显减轻。
[成份]胰酶300毫克、胃蛋白酶13毫克 …… ……
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了一 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 后让老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这样,肉块就可以不 受胃的物理性消化的影响,而胃液却可以流入内。 过一段时间后,他把 小笼子取出来,发现 笼内的肉块消失了。于 是,他推断胃液中一定 含有消化肉的物质。
淀粉酶溶液 蒸馏水 NaOH HCl
淀粉溶液
结果现象
2mL
2mL
变蓝
2mL
变蓝
不变蓝
结论: 酶是蛋白质,遇到强酸、强碱、高温条件下会 被破坏,催化效率会降低。
针对本次实验结果绘制一个 坐标图,大致表示出唾液淀 粉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之间 的关系。
v/mmol· s-¹
0
37℃ 最适温度
v/mmol· s-¹
使酶的活性强
课堂练习:
1. 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可知道,唾液 麦芽糖 ,淀粉 淀粉酶能够将淀粉消化为___________ 加碘液后不显蓝色 已被消化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活细胞 催化 能力的 2. 酶是__________ 制造的具有________ 蛋白质 。人体中的酶在温度为______ ________ 37℃ 时催化 能力最强。 3. 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这说明 酶具有 ( A ) 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敏感性 D. 都不是
(第3课时)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组 成 消化腺:唾液腺 胃腺 消 化 系 统
唾液 胃液
肝脏 胆汁
胰腺 胰液
肠腺 肠液
功 能 (营养物质) 吸收 循环系统
唾液(口腔) 葡萄糖 肠液、胰液(小肠) 食物 胃液(胃) 蛋白质 氨基酸 消化 肠液、胰液(小肠) 胆汁 脂肪 肠液、胰液 甘油和 小分子 脂肪 脂肪酸 小肠 小颗粒 小肠 糖类
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生物体的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 化能力的蛋白质,又称生物催化剂
来源: 生物体的活细胞 本质: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人体细胞中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 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 唾液 唾液淀粉酶 胃液 胃蛋白酶
作用: 具有催化作用(在细胞外也可发生作用)
你认为唾液淀粉酶可能对哪种物质有催化作用? 淀粉 这种物质有什么特点? 淀粉遇碘变蓝色或者蓝紫色 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检验这种物质? 碘液 怎么用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是否有催化作用?
高效性 实验结论: 生物催化剂
效率更高
专一性 实验结论: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
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Hale Waihona Puke 胰酶中含有胰脂肪酶、 胰淀粉酶,胰蛋白酶、 胃蛋白酶……
多样性
酶为生活 添姿彩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催 化效率的107-1013倍。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 化学反应。 多样性:生物体内酶种类多。
3、设计实验方案: (控制变量法) 思考:要控制相同的量__________________ 要控制不同的量___ ___
■制定实验方案的方法
1.条目式…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图文式… 2.表格式…
加入甲 加入乙 加入丙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实验三、温度对酶催化有什么影响?
项目 淀粉溶液 水浴温度 稀释唾液 碘液
发散 随同食物咽入胃中的唾液还能在 思维:胃中消化淀粉吗?
人发烧时,消化功能会减退,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人生病后体温会有改变,或者酸缄度改变,影响体内 酶的活性.新陈代谢降低,所以胃口不好
加酶洗衣粉中一般含有蛋白酶,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 帮助消化蛋白质 渍和血渍? (2)使用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要用温水? (3)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宜用来洗涤下列哪类衣 料?( B、D ) A 化纤 B 纯毛 C 纯棉 D 真丝 (4)为了更好地除去衣物上的油渍,在洗衣粉中还 可以加入什么酶? 脂肪酶
小明发现自己家里面有一包加酶的雕牌洗衣 粉,他想知道加酶的洗衣粉在什么水温下洗衣效 果最好?你能帮助他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什么水 温洗衣效果最佳吗? 实验设计中,要 注意控制哪些变量不同? 要控制哪些变量相同?
t/℃
针对本次实验结果绘制 一个坐标图,大致表示 出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 用与pH之间的关系。
0 4
7 最适pH值
10 pH
酶是蛋白质,遇到强酸、强碱、高温条件下会被破坏。 需要适宜的条件:(1)温度37 ℃
淀粉酶----PH=7 胃蛋白酶----PH=I.8
(2)酸碱度 pH值
胰蛋白酶----PH=8
新鲜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 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看到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思考!
1:作为生物催化剂,它与无机催化 剂相比,哪个效率更高? 2:一种酶能催化所有反应吗?
实验二 、有关酶的特性探究活动
C
D
E
现象 比较C、D 研究问题:生物催化剂 (过氧化氢酶)与无机催 化剂(氯化铁)相比,哪 个效率更高? 比较D、E 研究问题:其他的酶可以 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吗?
结果现象 1 2mL 37 ℃温水 2mL 1滴
试管
2 2mL 沸水 2mL 1滴 3 2mL 冷水 2mL 1滴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结论:在最适宜温度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温度偏 高或偏低酶的催化效率都会明显降低。
实验四、pH对酶催化有什么影响?
项 目 1 1mL 1mL / / 试 管 2 1mL / 1mL / 3 1mL / / 1mL
各滴入8滴0.4%的碘溶液
A
B
一、实验中控制的变量: ①淀粉糊的量(4mL) ②注入的蒸馏水和唾液的量(2mL) ③滴加的碘液的量 ④所处的水温(37℃)(水浴法保温) ⑤保温的时间 二、实验原理是什么? 淀粉遇碘变蓝色 三、碘的作用是什么? 检验淀粉 四、试管B的作用是什么? 与试管A 作对比 四、实验现象是: A试管中物质不变色 B试管中物质变蓝色 A中淀粉很快分解掉了 另一只实验内物质不变蓝色的原因: 五、本实验说明什么?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催化作用
2、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在活细胞中提取了 消化蛋白质的物质(后来知道,这是胃蛋白酶) 3、1926年,美国的萨姆纳尔从刀豆中提取出 脲酶的结晶,并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一种 蛋白质。 4、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相继提取多种酶的 蛋白质结晶,指出酶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的蛋白质。 5、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
实验一: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催化作用吗?
一、实验准备 1%的淀粉溶液、唾液、清水、37℃水、碘溶液
二、设计实验
一、实验原理是什么?
二、实验中控制的变量: 三、碘的作用是什么?
唾液2毫升 清水2毫升
A
B
1%淀粉溶液4毫 升
A
B
摇晃均匀
将两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水 浴3-5分钟
四、实验现象是什么? 另一只实验内物质不变蓝 色的原因是什么? 五、本实验说明什么?
课堂小结!
1、酶:生物体的活细胞产生的一类 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又称 生物催化剂 酶的高效性 2、酶的特性
酶的专一性 多样性
[注意事项] 本品不易用过热的水或与酸性物质同时 服用,否则会影响药效。
1、提出问题: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作出假设: 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可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 酸碱性可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 假设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