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五古代诗歌的选择题
2019版高考语文课标版一轮复习题组优化训练: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含2018模拟题 含解析 精品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题组1 全国卷题组1.[2017全国卷甲卷(Ⅱ卷),14—15,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
B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D项,“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
这两项都是从苏轼要求弟弟苏辙谦虚处世的角度分析的。
结合诗歌内容及注释可知,苏轼用唐代李揆的典故是出于对弟弟的安全的考虑,告诫他要小心谨慎,希望他平安归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
诗人与弟弟情谊深厚,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
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首联点题,写苏轼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尽管兄弟情谊颇深,乐观旷达的苏轼却不作儿女之态。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
专题十九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一鉴赏形象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①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说明】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归纳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做简要剖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边这首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代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 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 使心伤。
【说明】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 (li ng)à:伤心。
诗中“清代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表现了“凤凰” 如何的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边这首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与歌者米嘉荣①(唐 )刘禹锡唱得《凉州②》不测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前辈,好染髭须过后生。
【说明】①米嘉荣:中唐有名的歌唱家。
②凉州:是拥有奇异之调的曲子。
归纳米嘉荣的形象,并简要剖析。
2019年高考语文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05诗歌鉴赏含解析
专题05诗歌鉴赏【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C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技巧
微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技巧古代诗歌的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各种抒情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微点突破一诗歌技巧——抒情方式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人物或事物的爱憎情感。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1.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抒发感情的方式。
包括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等方面,尤其要注意“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其目的是让“哀情”更悲。
2.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
借助自然界中某一物象所具有的特征,来表现作者的某种志向或情感。
3.用典抒情:剪接典型故事,借助典故来抒发情感,来讽喻时政。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商隐的《锦瑟》。
4.借古讽今:也称作咏史怀古诗。
借助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来隐喻、规劝当朝。
“借古”是手段,“讽今”是目的。
例题阅读下面唐诗,从写作技巧方面简析三四两句的艺术效果。
(4分)过三闾庙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松风起,萧萧枫树林。
答:剖析三、四句写三闾庙周围景色,点明季节是“松风起”的深秋,时间是“日暮”,景色是“枫树林”,再加上“萧萧”这一象声叠词的运用,更觉幽怨不尽,情伤无限。
答案①三、四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分)②通过“日暮松风”“萧萧枫林”等意象渲染出凄怨悲凉的意境氛围,烘托出屈子之怨的深重,从而突出了“怨”的主题。
(2分)技法透视针对练习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Word版含答案.doc
微案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古代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其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其次是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以下几点为考查重点:微点突破一炼字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
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和叠词等。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 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剖析解答此题,可按照阐释词义、明确表现手法、描绘“斗”“攒”所展现的图景、概括景物特征四个步骤进行。
“斗”“攒”两字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斗”字将高耸的山崖人格化,江流回转曲折,两岸山崖遥望对峙,如同相互争斗一样;而“攒”字将群峰人格化,描绘了太阳被遮挡时群峰聚集的画面。
答案①“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2分)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2分)技法透视1.常见题型(1)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这首诗(词)中的某字可否换为另一字?请阐述理由。
(3)请对某句中某字的妙处加以赏析。
(4)某句中的某字换为另一个字,你认为哪个更恰当?为什么?2.联系语境巧炼字(1)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及答案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一、对点练1.(2018·河北邢台市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草碧完颜璹几番风雨西城陌,不见海棠红、梨花白。
底事胜赏匆匆,正自天付酒肠窄。
更笑老东君[注]。
人间客。
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
望中倚栏人,如曾识。
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
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注】东君:神话中掌管春天的神。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2.(江西高考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苏轼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
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
②翁:苏轼自称。
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3.(2018·贵州贵阳市摸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严士元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4.(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此处化用杜诗。
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精练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精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问题。
(11分)归园田居(其五)陶渊明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①。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②。
漉③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④。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 ①榛曲:指草木丛生的小路。
②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句意。
③漉:水下渗,此指用布滤酒。
④近局:近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歌以诗人一天耕作完回家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为描写对象,描绘了归园田后的具体生活。
B.“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下道路的荒凉艰难,形象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重重阻挠。
C.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两句中可以看出作者与近邻农户相处友善,往来密切的景况。
D.“日入”两句说日落西山,室内暗然,于是燃起根根荆草权当明烛,写足了诗人在乡村的寒酸。
E.“欢”字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
此情此景,引得诗人竟怨起“夕”时短暂,兴致难尽。
答案BD解析B.“形象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重重阻挠”理解不当,作者是借此透露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和道路的荒凉和艰难。
D.“写足了诗人在乡村的寒酸”不当,这两句写的内容看似寒酸,实则表达的却是诗人的闲适和自得。
(2)这首诗是如何来表现诗人复杂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6分)答:答案①直抒胸臆。
“怅恨”二字从表面看,诗人辛苦劳作一天,且孤独无伴,只身奔家,难免怅然生恨。
就深层看,本诗意在抒写欣然自得之情,“怅恨”反衬下文欢快欣然的作用。
②用典抒情。
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典故显示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委身自然、与自然相得相洽的质性,写出归隐之志坚持不改之意。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含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南阳期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世俗生活,信奉佛教,晚年便归隐于终南山,“南山陲”指他的别墅所在地。
B.作者经常独自一人游山赏景,自得其乐,“胜事”指的是山中美景。
C.颈联具体描写游玩的情景,作者沿着山溪走到水的尽头,便坐下来欣赏白云从山间升起,闲适之情溢于言表。
D.作者在游山过程中偶然遇到一位老人,与之谈笑甚欢,竟舍不得让老人回去了,由此可见作者的悠闲和热情。
’15、颔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14. D(“舍不得让老人回去”错,“热情”之说不当)15. (6分)两个字是“独”“空”。
(2分,每个1分)“独”,只身一人,诗人独自游山,随兴而为,自由自在,满眼美景不需与人共享,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2分)两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归隐生活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2分)(意合即可)郑州市第一次质量预测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发剡中石城寺赵嘏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
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 首联写诗人宿于石城寺中暂息尘世奔忙,而次日黎明因要离去内心又为尘世思虑所扰。
B. 颔联写诗人辞别山中宿处时烟霞散去,他为辜负这水石静美的秋景而深感遗憾。
C. 尾联写诗人辞别之际想象明朝会为离别此地倍加惆怅,只能回望此山以慰藉情怀。
D. 作品以时间为序结构全篇,熔叙事、描写、抒情于一炉,情意自远,饶有韵味。
15. 请结合全诗,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答案】14. B 15. ①写景上视听结合。
竹编的门半开半掩,寺院晨钟声隐隐在回荡,松枝在雨后苍翠而宁静,白鹤刚刚飞回停歇,描绘了一幅山林清晨图景,营造出幽深、静谧、出尘的氛围。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含答案 精品
微案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微点突破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一)分类(二)常见人物形象例题(2014·山东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宋]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4分)答:剖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作答时,要结合诗中描写人物行为的诗句进行分析。
第一首诗中描写陈居士行为的有两句,“楚酒困人三日醉”和“亭角寻诗满袖风”;第二首诗中也有两句,“爱把山瓢莫笑侬”与“醒来推户寻诗去”。
综合分析四句诗,可以发现陈居士有两个特点:一是爱喝酒,二是爱写诗。
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其形象特点:行为洒脱,情趣高雅。
具体解答时要注意题干的问法,此题的设问方式已经明确要求考生要先概括,再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①行为洒脱。
“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2分)②情趣高雅。
“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2分)技法透视1.常见题型(1)这首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诗歌(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特点?(3)请简要概括(分析)诗(词)中诗人(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4)某一句(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2.见微知著赏人物(1)看标题、注释,揣摩形象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形象、情感都有所提示。
如《最爱东山晴后雪》,通过标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
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
如《劳停驿》是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时所作。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单元复习 第2部分 专题5 古代诗歌鉴赏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命题规律
年份/卷 别 选篇及作 者
体裁
题型 与分值
设问方式
涉及考点
①鉴赏诗歌的 形象、表达技 巧、思想内容; ②鉴赏诗歌的 语言、表达技 巧、思想感情 ①鉴赏诗歌的 表达技巧、思 想内容;②鉴赏 诗歌的形象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礼部贡院 一道双选题, 不恰当的两项是;②本诗 2017全国 阅 宋诗 一道问答题 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 Ⅰ 进士就试》 ,11分 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 欧阳修 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①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 《送子由使 一道双选题, 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 2017全国 契丹》 宋诗 一道问答题 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② Ⅱ 苏轼 ,11分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 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鉴赏古代
诗歌中的形象就是把握古代诗歌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
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出该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 从高考命题形式来看,高考对古代诗歌形象的考查,主要包括概括形象的特 点、赏析诗歌中的形象、概括或描述诗歌中的画面、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等。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题,类型多,难度大,考查频率高,因此考生应格外重视,加强
①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 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 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 ①鉴赏诗歌的 2016 全《内宴奉诏作》 两道问答题 要分析。②这首诗与辛弃疾的 语言;②评价诗 宋诗 国Ⅲ 曹翰 ,11分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 歌的思想感情 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 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第四联,写雉鸡中箭之后冲上空中又坠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试题:古代诗歌鉴赏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试题:古代诗歌鉴赏古诗词鉴赏共收集著名唐诗宋词元曲等七万余首,包含先秦,汉朝,魏晋,南北朝,隋朝,唐诗,宋词,辽,金,元朝,明朝等作品,一起来做一下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创新试题:古代诗歌鉴赏吧~1.(2019·河南郑州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旅居安南杜审言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1)请简要解说诗歌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围绕首联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诗歌的尾联与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中的后两句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回答问题,注重把握诗句描写的景物,然后分析景物的特点和与首联的关系。
先分析颔联的具体内容,上句写安南因为是亚热带气候,所以在冬天的时候还2)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写作手法和抒发情感两个角度分析。
写作手法方面,《旅居安南》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即故意夸张安南与京都的距离;《渡湘江》使用了反衬的手法,比如“南”“北”的反衬,人、水的反衬等。
抒发情感方面,《旅居安南》主要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渡湘答案(1)颔联描写的山果、野花是对“寒迟”“暖复催”的具体化表述,颈联描写的积雨、昏雾、震雷是对“交趾殊风候”的具体描写,中间两联围绕“殊风候”表现交趾四时不同的景色和气象。
(2)不同点:《旅居安南》尾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渡湘江》的两句主要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古代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
(9分)落花①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②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①本诗写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闲居永业,因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
②迢递:高远貌,此处指落花飞舞之高远者。
6.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吟咏“落花”,表明所写是暮春时节,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痴,委婉动人。
B.颔联从时间到空间的角度,写出了花影翻飞迷离连接着弯弯的小径,落花飞舞到达高远之处,迎来脉脉斜晖。
C.“沾衣”,是指落花的花瓣飘落在诗人的衣襟上,也指泪落衣襟,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在春尽花谢之时看花的心意,徒留伤感。
D.全诗基本采用白描,而落花与惜花者之情态全出,在淡淡的背景下,稀疏的笔意中,表达了诗人细致微妙的情思,把落花季节写得愁肠寸断。
解析B项,“颔联从时间到空间的角度”错误,从诗中来看,“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意思是“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可见应该是从空间到时间的角度。
答案B7.结合全诗,分析尾联中“芳心”的多层含义。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答案尾联运用了双关的手法,一是叹花,多情的花朵用自己的美艳点缀春色,最终得到的却是凋落飘零沾人衣裙的结局;二是叹己,“我”虽有怜惜芳菲之心,然而无计留春,最终只落得怆然泣下,泪沾衣襟的结果,借落花抒发自己素怀壮志,却不见用于世的凄婉和感慨。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9分)暮步至江上①吕本中客事久输鹦鹉杯,春愁如接凤凰台②。
树阴不碍帆影过,雨气却随潮信来。
山似敌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 微案五 古代诗歌的选择题
微案五古代诗歌的选择题古代诗歌的选择题是古代诗歌考查题型的变化,而非考查实质的变动。
由主观题变为客观题考查,读诗更容易了,试题难度更小了。
例题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赴洛道中作陆机①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案辔②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注] ①陆机:西晋文学家。
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
②案辔:案,同“按”。
按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走。
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紧扣诗题,概括写自己“远游”中历经了艰辛的跋涉。
B.“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写诗人行程的风尘仆仆,流露出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
C.“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采用互文手法,写出了朝夕均不能排遣的孤独和忧伤。
D.“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句用“悲”来修饰风,突出诗人情感中的孤寂和落寞。
E.全诗写赴洛途中所见,借嵩岩、悲风、清露、明月等来表达身在旅途的独特感受。
例题2 (2015·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醉翁操①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②。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
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
[注] 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②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④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 微案五 古代诗歌的选择题
微案五古代诗歌的选择题古代诗歌的选择题是古代诗歌考查题型的变化,而非考查实质的变动。
由主观题变为客观题考查,读诗更容易了,试题难度更小了。
例题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赴洛道中作陆机①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案辔②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注] ①陆机:西晋文学家。
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
②案辔:案,同“按”。
按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走。
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紧扣诗题,概括写自己“远游”中历经了艰辛的跋涉。
B.“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写诗人行程的风尘仆仆,流露出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
C.“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采用互文手法,写出了朝夕均不能排遣的孤独和忧伤。
D.“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句用“悲”来修饰风,突出诗人情感中的孤寂和落寞。
E.全诗写赴洛途中所见,借嵩岩、悲风、清露、明月等来表达身在旅途的独特感受。
例题2 (2015·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醉翁操①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②。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
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
[注] 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②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④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案五古代诗歌的选择题古代诗歌的选择题是古代诗歌考查题型的变化,而非考查实质的变动。
由主观题变为客观题考查,读诗更容易了,试题难度更小了。
例题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赴洛道中作陆机①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案辔②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注] ①陆机:西晋文学家。
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
②案辔:案,同“按”。
按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走。
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紧扣诗题,概括写自己“远游”中历经了艰辛的跋涉。
B.“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写诗人行程的风尘仆仆,流露出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
C.“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采用互文手法,写出了朝夕均不能排遣的孤独和忧伤。
D.“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句用“悲”来修饰风,突出诗人情感中的孤寂和落寞。
E.全诗写赴洛途中所见,借嵩岩、悲风、清露、明月等来表达身在旅途的独特感受。
例题2 (2015·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醉翁操①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②。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
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
[注] 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②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④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例题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还山宅[唐]杨师道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
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①。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注] ①槎:读chá,指小舟。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中“徙倚”意为徘徊流连,“玩年华”是指尽情享受美好春光。
B.第二联描写了暮春的衰败景象:芳草弥漫,空山寂静,落花飘零。
C.第三联写轻风吹拂垂藤扫过幽石,横卧的柳枝挡住了前行的小舟。
D.本诗第二、三联对仗尤为巧妙,既有上下句对仗,又有句内对仗。
E.第五联诗人想象回到山宅之后,看到烟霞如昔,再次突出了“还”字。
例题4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泊扬子津祖咏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过雨,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的“才”与“遥”呼应,才入扬州,就感到乡关已远;入题即抒发浓重的离情,简洁明快,调动了读者的情绪,起法高妙。
B.颔联抓住雨霁初晴的特征:上句写雨后初晴,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苍翠;下句写雨后风起,风吹退江面新涨的潮水为结句的“寒气”做了铺垫。
C.颈联由“明沙岸”引出下句“云帆碍浦桥”,一个“碍”字形象地写出了浦桥阻碍了诗人远眺家乡的视线,体现出诗人悲凉的情怀。
D.尾联的主要意思是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诗人枯坐舟中,衣衫单薄,更觉雨后的江风寒气侵入肌骨,不胜其寒。
E.尾联的“客衣”点明了游子身份,“薄”写出诗人生活的困窘;“客衣”之“薄”与“寒气”之“饶”形成了对比,细腻地表达了诗人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
技法透视针对练习1.(2018·甘肃兰州诊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问题。
雁门胡人歌崔颢高山代郡①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②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注] ①代郡;这里指雁门。
②代马,骏马的名称,产于古代漠北。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不仅交代了雁门郡内山势的高峻,还写出了雁门胡人居住地与燕国相接,靠近边地的位置特点。
B.颔联生动摹写了雁门胡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形象再现了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
C.颈联有版本作“雾里”,比“雨里”更能表现边地百姓误将“野火”和“峰烟”当作烽火而时时紧张的心理。
D.作者在诗中既写出了边地民族飞鹰走马、游猎塞上的独特生活场景,又写出了他们好酒安时的生活习惯。
E.全诗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既有“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的自然之景;也有“时时醉向酒家眠”的想象之景。
答案CE解析C.颈联描绘的是自然之景,对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来说,误将“野火”“雨雾”当作“烽烟”,很容易联想到战争。
没有选项中所说的“时时紧张的心理”。
E.“时时醉向酒家眠”是实景。
(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答:答案第一问:表达了对民族间相安无事,百姓尽情享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第二问:借边地安宁,民族和睦,百姓生活安闲、从容,含蓄地表达了凝重的反战主题;体现出对胡人的关注(表达了不能因为战争把胡人与汉人对立起来的民族观),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解析分析感情先要了解诗句意思,尾联是说“听说辽西并没有战事,马上又安定下来,时时买酒取乐,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而卧在酒家”。
然后通观全诗,把握情感。
标题表明是边塞诗,诗歌本应以战事为主,而尾联的意思则是说明没有战事的人们在享受生活,所以也就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分析作用时要从表达主旨的角度入手,闻的对象是“辽西”,不说自己,而说对方,明显体现了作者对胡人的关注,从而使诗歌的主题上升为关注对方,也使反对战争的主题从另一个角度表达出来。
2.(2017·陕西师大附中十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完成问题。
过郑山人所居[唐]刘长卿一径人寻谷口村,春山犬吠武陵源。
青苔满地无行处,深映桃花独闭门。
送陈靖中舍①归武陵[宋]王安石知君欲上武陵溪,水自东流人自西。
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
[注] ①陈靖,北宋时期人,做孝感令时,因公事忤逆了郡太守,遂弃官,最后以太子中舍的身份致仕。
(1)下列对以上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刘诗中“春山犬吠武陵源”一句以声衬静,以犬吠反衬春天山林的安静,写出了郑山人所居环境的幽静安谧。
B.刘诗中第三、四句中“无行”和“独闭”照应,写出郑山人所居地人迹罕至,也表现郑山人享受高逸出世的生活状态。
C.刘诗全诗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清新,全诗沉郁顿挫,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D.王诗中“水自东流人自西”一句暗喻时光、精力的流逝,也暗示友人逆势而行,自有追求。
E.王诗全诗为虚写设想,语言质朴平易,蕴含哲理,情感真切,饱含对朋友的真挚祝福。
答案CE解析C.刘诗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不准确。
E.王诗一、二句为实写,三、四句为虚写。
(2)两首诗中都有“武陵”和“桃花”,请据此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答:答案相同点:①两诗中的“武陵”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
“桃花”既点明了时令为春季也说明两诗主人公所居所归之处均是优美安谧的世外桃源。
②两诗均借“武陵”和“桃花”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清高自适人格的肯定与赞美。
不同点:刘诗通过描写郑山人所居环境的幽静安谧,人迹罕至,来表现对郑山人享受高逸出世的生活状态的欣赏。
王诗则在送别中表达了对友人保持独立人格的寄望与期许。
友人到武陵时也许桃花已谢,但是一个不会为花而迷的人,自然也不会迷乱于尘世之中。
解析(1)分析相同点时要结合“武陵”和“桃花”的出处,“桃花”的主人所居住的环境的特点等。
“武陵”运用了典故,即《桃花源记》,是隐逸的所在,所以相同点便是对隐逸安闲的生活的向往和对其人格的赞美。
(2)分析不同时要结合各自人物所处的环境和从中表现出来的旨趣。
前者“青苔”“闭门”说明人物的清高孤傲,后者“想君应不为花迷”则含有对人物的期望。
3.(2018·河南考前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完成问题。
临江仙朱敦儒①直自凤凰城②破后,擘钗破镜分飞。
天涯海角信音稀。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
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 ①朱敦儒:两宋之交词人,洛阳人。
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十四年后,作者避乱南方时。
②凤凰城:汉长安城中有丹凤阙,后因此称长安为凤凰城、凤城。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凤凰城”原指长安,这里借指北宋都城汴京,“凤凰城破”指“靖康之难”中宋都被金兵攻占。
B.“擘钗”化用白居易《长恨歌》“钗擘黄金合分钿”一句,借李、杨的悲剧表达了对统治者享乐误国的讽刺。
C.“信音稀”是说在南北交兵、形势险恶的情况下,亲人离散音讯难通,把词中饱受战难的主人公的惨痛心境更推进了一层。
D.“辽海”“玉关”代指遥远的地方,而“梦回”“魂断”写出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想要回归故乡的急切心理。
E.“月解重圆星解聚”用拟人手法,赋予“月”和“星”人的感情色彩,生动形象,并和下文的“不见人归”形成对比。
答案BD解析B.讽刺之说无中生有。
D.“对故乡的思念和想要回归故乡的急切心理”之说属于曲解原意。
这两句表现的是对远在天涯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2)结尾两句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什么作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第一问:最后两句是对全词感情的总括和深化。
第二问:这两句,写自北宋灭亡后,词人避乱江南十四年间,塞雁归去而自己却不能北归,用人与“雁”的对比,突出了国破家亡之恨。
“塞雁”这一典型意象,暗承前面的“天涯海角信音稀”,表现亲人离散、音信不通的苦闷。
“年年看”“一十四番回”,突出了时间之久、思念之苦、盼望之切。
解析解答第一问要明确答题的方向,即升华诗词的主旨或强化诗词的情感。
解答第二问时首先要明白结尾两句的意思,然后要结合注释以及词中的关键字眼把握情感。
注释里的“避乱南方”和上片的“魂断”等说明有亡国之恨;下片的“归”字说明有思乡之痛。
答题时要结合句子作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