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2川教版

合集下载

川教版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川教版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川教版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引导学生认识列强的侵略本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第二次鸦片战争。

2.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影响。

3.讲解与分析(1)教师详细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影响。

(2)分析列强的侵略本质,引导学生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4.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图片、文献等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争的性质。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详细讲解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1)国际背景: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纷纷寻求新的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

(2)国内背景: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民族矛盾尖锐。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1)战争爆发:1856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战争爆发。

(2)战争扩大: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3)战争结束:1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战争结束。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1)割地赔款:清政府割让香港岛、九龙司地方,赔偿巨额战争赔款。

(2)开放通商口岸:清政府开放多个通商口岸,允许列强在华贸易。

(3)领事裁判权:列强在华设立领事馆,享有领事裁判权。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加剧了民族危机。

(2)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战争促使清政府进行改革,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川教版8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

川教版8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课标要求】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讲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勇事迹。

【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及标志;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知道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的情况;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列举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主要事迹。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编演历史短剧,让学生初步掌握收集、整理、运用历史材料和创新思维的方法和能力、与他人合作做事的能力;通过学习“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一目,培养学生从历史表格和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写作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吸取历史教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和用文章表达自己历史情感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

【重点难点】一、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和《北京条约》;了解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概况1.爆发根因2.起讫时间3.发动者4.重大事件5.结果二、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1.火烧圆明园①时间和纵火者②侵略者的暴行③影响2.沙俄侵占中国领土①时间②主要条约③范围面积④影响三、战争引发的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①背景②英雄事迹③历史意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老师旁白)1840年,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屈辱战争——鸦片战争的炮火,打破了清王朝的“天朝上国”梦,也惊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当清政府惊魂未定时,要推翻清政府统治的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场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于1851年发生,使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

川教版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精选)

川教版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精选)

川教版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精选)第一篇:川教版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精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知道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记住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情况;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列举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的暴行;了解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主要事迹。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分析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和借口,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写作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吸取历史教训、用文章表达自己的历史情感的能力。

通过动手绘制《清朝前期疆域》简易地图,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表述历史问题能力,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学生对历史资料(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的阅读与分析,指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英法发动战争的借口,帮助学生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光荣传统。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二、难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运用地图学习历史的技能。

课型常规新课教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阅读和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绘制《清朝前期疆域图》简易地图、安排学生分组。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阅读和收集相关资料;绘制《清朝前期疆域图》简易地图(图上只标注边界线、长江、黄河和京师)。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图示法、读书指导法、谈话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自制《清朝前期疆域图》简易地图、课文及地图册中相关插图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万里长城永不倒》视频歌曲,以烘托气氛,设置教学情景。

导入新课:以游戏的方式导入:[考考你的眼力],出示一张《清朝前期疆域图》和一张现在《中国疆域图》。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2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2川教版

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关天培英勇抗敌
半殖民化程度加深了
1.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于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爆发时,已经过了多少年( B ) A.12 B.14 C.16 D.18
2.1860年洗劫焚烧圆明园的两个强盗是( BC ) A.俄罗斯 B.法兰西 C.英吉利 D.美利坚
3.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地区。割给沙俄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
共计 150多 万平方 公里
三、中国人民的抗争——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主要领袖是谁?定都在哪里? 2.打击的目标是什么?
3.取得了那些成果?
4.结果怎么样?为什么?
5.太平军为什么要把抗击清朝统治作为首要目标?
洪秀全
的不平等条约是( D )
A.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改订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4.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它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 B.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 C.它历经14年,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内外反动势力 D.它所击毙的洋枪队头目名叫华尔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 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 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不能搬运的就棒 打棍敲,任意毁坏。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 (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 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 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 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 个叫做英吉利。 —— (法)雨果
5.下列关于第一、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精品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精品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重庆市万州中学蒋赛莲教材分析与教学思路1、教材分析教材淡化了列强侵略的过程,强调了列强侵略罪行的影响。

教材的主题是“列强对中国肆无忌惮地侵略激起中国人民英勇抗争”。

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

2、教学思路——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

教学目标是: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的能力;认识“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不挨打,必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罪行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是:分析战争根因、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式是:激趣——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资料包括:师生合作分工收集、整理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

知识结构(即授课思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根本原因、起讫时间、发动者、重要事件、结果影响)——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领土)——战争引发的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的第二课。

本课下设三个子目: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从教材编排的结构来看,本课完全是围绕“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主题展开,强调的是外国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生存危机,中国人民面对外国侵略不断地起来抗争。

很明显本课的教学重点和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揭露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罪行,歌颂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勇斗争精神,让学生从圆明园被毁和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被俄国蛮横强占、太平军英勇抗击洋枪队史实的启示中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不挨打,必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标要求】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教学目标】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借口、时间、战争的性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比较教学,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较思维能力。

3.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教学,增强学生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联系香港地区的割失和回归,让学生明白,祖国的富强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我们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

【教学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沙俄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新课导入】第一幅是圆明园兴盛时局部图,第二幅是英法联军焚毁后的圆明园远瀛观残迹。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经150余年,在这里建起这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

如今的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还屹立在那里。

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那么,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是怎么回事?【新课探究】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起因教师:(展示材料,提出问题)材料一 英国输华货物(正当贸易商品)统计表材料二 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

材料三 中国人不能同时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1)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呈现出什么状况?(2)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3)英国怎样认为呢?为此英国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9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问题1】阅读教材第一段内容和第八页“相关史事”,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此次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问题2】阅读教材第二段,结合观看图片“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场景”,回答: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样爆发的?英法联军逼近天津后,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什么条约?内容是什么?

篇章二: 罪行累累——
师: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生:观看圆明园被毁坏前后的图片,带着疑惑进入本课的学习。
自主
探究
完成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
师:明确要求,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和解决学生所出现的疑难问题。
生:阅读课文、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篇章一 :烽火再起——英法再次发动鸦片战争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华罪行。
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情境
引入
在北京西郊有一座“万园之园”──圆明园。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艺术精品。然而,当我们前往北京参观游览时,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园内的古籍珍宝荡然无存。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历史,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
【问题一】观察《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比较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你认为今天中国疆域最大的变化在哪里?
【问题二】结合教材最后一段,概括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师:提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教学任务】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2.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反抗侵略和压迫永远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2.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流程】解决方案情境引入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其中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哪几条?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过:“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在北京近郊就有这么一座废墟,每一个中国人走近她,都会感到惊慄和愤郁,那就是圆明园。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一诗中曾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那么圆明园如何遭劫,那璀璨的文明又是如何在强盗掩盖罪恶的烈火中化作残灰的?今天我们就走进圆明园,去揭露百年前的那次强盗的兽行。

自主探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主完成导学学案或者《历史同步学习与探究》〈探究过程〉内容,(填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只作了解即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一、目标1、知识与技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借口及实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形成归纳说明英法美“修约”要求与战争爆发关系的思想方式。

通过学生了解《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形成分析论述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思想方式。

通过图表分析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方位、面积和后果,形成读图理解能力的思想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的学习中,认识到英法等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从而形成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

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鉴证资本主义列强血腥掠夺的罪恶面目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二、要点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华危害。

三、教学建议导入新课,建议教师讲授新课之前,可向学生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攫取了哪些侵华权益?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进行如下概括:通过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英、美、法等国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他们并不满足。

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又寻找借口,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因此,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时,建议教师:从整体出发扼要讲明战争的基本进程,点明战争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爆发到《天津条约》签订;第二阶段,战争再起到《北京条约》的签订。

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战争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教师可教给学生编制"小年表";把知识系列化的方法,如:1856年英舰炮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卅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天津条约》签订1859年大沽之战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北京条约签订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和"割九龙司地方一区"图,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第1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川教版八年级上)

第1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川教版八年级上)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了解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圆明园+领土),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能力和方法:自主学习(听、看、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肆无忌惮的根源),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重点、难点】重点: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难点: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学、探究。

学法:阅读、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二、新课教学(一)火烧圆明园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阅读并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目的。

得出结论:…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性质是一样。

学生找一下两次鸦片战争的不同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英法联军。

2、战争经过:指导学生通过辨析历史地图的方法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简单经过。

3、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阅读史实,一方面认清:英法侵略者的强盗嘴脸;另一方面认清遭受列强欺辱的重要原因是政府的腐败无能。

通过以下层层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问题:①圆明园是一座什么样的园林?②侵略者对它进行了怎样的抢掠?③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④面对侵略者的野兽行为,统治者又如何对待?⑤通过这个事件,你认为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然后采用启发、引导,鼓励学生阐述看法,并正确评价。

培养学生敢于阐述自己想法的勇气和能力。

4、《北京条约》的签订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1、指导学生掌握“列表法”、“识别历史地图法”,来充分强调沙俄的趁火打劫。

首先,借助《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回忆中俄之间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及其简单内容。

指出:战争期间,清政府既要面对侵略,又要镇压太平天国,使沙俄在北方有可乘之机。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1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1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认识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对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有一定的了解。

但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在时间、过程和影响上有所不同,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理清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认识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

2.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知识。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个案,引导学生深入剖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4.历史地图:利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地理范围和战争路径。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的图片、文字资料。

3.历史地图: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地图。

4.视频资料: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视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历史地图,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引出第二次鸦片战争。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

引导学生关注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区别和联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中国在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内外压力。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鸦片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第二次鸦片战争较为复杂,涉及的人物、事件和条约较多,学生需要更深入地掌握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了解其主要人物和重要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增强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课件、图片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生动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场景。

2.教材:准备教材,以便学生随时查阅。

3.问题清单:制定问题清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重点突出其主要人物和重要事件。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学生根据问题清单,分组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问题。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被强暴割占,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本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听、看、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不彻底消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赶走“法兰西”“英吉利”,明天还有新的“法兰西”“英吉利”接踵而至)。

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鸦片战争,我们知道,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然而,朝野上下并没有因炮声震撼而惊醒,十几年光阴在昏睡中悄然而逝。

英法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新的侵略战争。

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那么这场战争究竟因何爆发?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方面的内容:火烧圆明园。

二、学习新课(一)火烧圆明园1.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思考: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鸦片战争,还有没有同学记得,英国为什么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

点拨:不错,无耻的英国侵略者在对中国的正当贸易中失利后,竟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希望通过鸦片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

但林则徐虎门销烟打破了英国的企图,同时也为英国发动战争提供了一个借口,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因为这场战争跟鸦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被称为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八年级历史上册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目标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次战争实质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英法为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不择手段而发动的又一次侵略战争,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的独立与富强是弥足珍贵的。

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及其部分官员、将领腐败无能表现的了解,以及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的史实,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

2、能力目标通过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教学,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战争中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内容,分析其社会影响,认识到这场战争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提高学生依据史实推理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3、知识目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战争的爆发;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及<天津条约>的签订;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为烧圆明园及<北京条约>的签订;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重点难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其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重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为难点。

教法、学法充分利用地图提供的信息组织教学,让学生从空间上认识这场战争。

通过谈话法,比较法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严重危害。

备注:教学活动——投影《火烧圆明园》图片,请问:圆明园在哪次战争中被侵略军烧毁?鸦片战争的炮声刚刚沉寂,西方为什么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联系《南京条约》对比说明两次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路线:当英法联军进攻广州时,广东巡抚以何种态度面对侵略军?说明了什么?你有何感想?假如你是广东巡抚,你将如何迎战!这一路打到天津,迫使清政府签定《天津条约》,为什么美俄也横插一刀?阐述美俄插足的原因为什么英法联军没有结束战争,而是再次发动进攻?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并火烧圆明园,投影圆明园被毁前的宏伟壮丽与被毁后的废墟作对比引导学生对圆明园到底是重建还是在遗址上建公园进行辩论,然后分组进行收集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第二次鸦片战争讨论,得出结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认识英法联军结合地图学生讲述讨论,进行回答以疑激思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性分析其危害思考,讨论谈感想下一堂课进行汇报交流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性的角度去分析第二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参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2.培养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两幅圆明园对比图片,介绍第一幅是圆明园兴盛时局部图,第二幅是英法联军焚毁后的圆明园残迹。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经150年时间,在这里建起这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

如今的圆明园,只有几根石柱还屹立在那里。

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那么,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是怎么回事?今天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讲授新课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原因课件出示三段材料:中国和洪都拉斯棉纺织量消费对比,马克思分析妨碍对华出口贸易扩大的原因,1837-1854年英输华货物总值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中国自然经济自给自足,购买力低下,抵制外来商品,因此使得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下降,英国提出修约遭到拒绝,以马神甫事件,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总结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学生根据提示完成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过程(1856-1858)教师课件展示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并分析条约内容及影响学生根据提示完成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过程(1860.8-1860.10)教师课件展示《泰晤士报》中和雨果描述的火烧圆明园的史实,让学生感悟列强的罪行,并回答问题: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教师总结过渡:火烧圆明园后,英法联军以焚烧紫禁城作为威胁,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被强暴割占,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本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听、看、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不彻底消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赶走“法兰西”“英吉利”,明天还有新的“法兰西”“英吉利”接踵而至)。

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是一个重点,对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只须掌握其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及发动战争的国家即可,但教师应抓住课文的标题,讲述这次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它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使课文内容上下衔接。

“列强侵华罪行”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也是本课大量篇幅所叙述的内容,为使学生化繁为简,轻松掌握这一段史实,可把其罪行归纳为八个字“洗劫空前”(英、法)、“割地最多”(俄)。

本课的难点可以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上,这里应讲清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农民起义军的斗争目标首指清政府,即推翻清朝的统治(清政府的腐朽,是国难当头的罪魁祸首);一是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讲述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学法指导
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看看有哪位同学从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中,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如果能由学生来述说最好,否则就由教师介绍,学生通过听,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么发生的。

第二部分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是看和议。

学生的议,可以有两个主题:“痛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谴责沙俄野蛮割土占地”。

让学生通过“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且加深对这段史实的印象。

第三部分,教师可以将问题打在屏幕上,让学生思考,而后四个小组的学生分别上台书写答案,每人写一题,一个接一个上来写,看谁写的既快又准确,教师最后评分。

教法过程
复习提问: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导入新课
1.正文的授课思路可采用一条线索三大板块的结构方式:
①一条线索:即课文的标题“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三大板块:由全课板书设计构成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具体的授课方式
①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本课极为简略,但为什么把它单列一个板块,一是整体线索的思路结构分明,顺理成章。

二是因为不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学生就无法理解这次侵略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而不是类似“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虽然这是后话),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肯定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联系。

所以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从课目引入,即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权利,但他们贪婪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理提出“修约”的要求,遭拒绝后,
在此发动侵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

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在第二板块“列强罪行”中,可做如下处理:
a.讲“火烧圆明园”,可采用说看议的形式进行。

说,即教师的解说: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其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可谓当之无愧(详细内容见资料)。

让圆明园这精湛艺术的宝库在学生脑子里占据先入为主的位置。

看,即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让学生产生对圆明园的直观印象。

通过视觉,目睹侵略者的野蛮、贪婪与罪恶。

通过听、看活动加深对侵略者罪行的痛恨。

议,即让学生发表议论,谈谈感想,引导学生痛责思恨、激发爱国情绪。

b.对沙俄割地行径,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
教学手段可利用一图一表,先“以表带图”(看表识图),后“以图代表”(采用地理方位的识记法)。

③第三板块,可采用连环提问法: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联系“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内容: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人民做出什么反应?(引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农民政权抗击的目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最后教师可把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间、侵略者、主要内容及结果做个小结,这样层层归纳,步步巩固,使学生了解,由于二次鸦片战争主权再丧失、领土被强占,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此外巩固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对掌握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五大侵华战争知识的完整性做好铺垫。

活动与探究
动脑筋
根据《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比一比,看谁叙述的更清楚、准确、全面。

这个题目课结合到“谴责沙俄割土占地”中进行。

学生可示图解说(《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练一练规定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